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關於邱縣的歷史文化美食

關於邱縣的歷史文化美食

發布時間:2021-03-14 06:28:24

❶ 請問什麼美食有歷史故事,需要寫一篇跟文化美食有關的文章

作為魚米之鄉的湖北,這樣蘊含歷史文化的美食有很多,因為個人對老謀深算的諸葛亮特別喜版歡,相權傳曾經諸葛亮隱居山林時,劉備來拜訪他,家中無好物去招待他,只有鍋中殘存一些鍋巴,妻子黃月英靈機一動,將鍋巴入油鍋炸,劉備吃後大為贊賞,向諸葛亮問這道美食的名字,諸葛亮回答卧龍鍋巴。現在卧龍鍋巴有了企業在經營,成為手工鍋巴的佼佼者,題主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寫。

❷ 邱縣的名優特產

地方風味小吃:香油餅卷、邱縣酥肉、燒麥、新井頭高氏驢肉、手工掛面、饊子、邱縣臭豆腐、羊湯、牛羊肉鹵、美味水餃、馬保玉醬牛肉、馬保玉燒雞、麻辣燙、馬家大骨頭、雞蛋布袋、餛飩、紅蓋燒餅、缸爐燒餅、東平湖酥魚、點心,回民的傳統美食——油香。
邱城手工掛面:邱城手工掛面系河北邯鄲地區邱縣邱城鎮地方特產主要分布在西街南街一帶。 邱城手工掛面是選用當地小麥,經篩選後粉碎。純手工掛面,完全手工製作,秉承祖傳工藝。
邱城劉四酥魚:劉四在家排行老四,所以大家把他做的酥魚叫做劉四酥魚。它的做法首先要把鮮魚摳腮退鱗挖去內臟反復凈洗後,置於大砂鍋內,輔以蔥、姜、蒜、醋、白糖及數十味佐料,用淘米水慢火煨之3-6小時,大火料窨,武火收汁。
陳村牛羊肉鹵:邱縣回族獨創,已有500多年歷史。選用羊脂油,家制豆醬,鮮羊肉,配各種佐料炒制而成,暑天存放兩三個月不變質。牛脂油、牛肉亦可制牛肉鹵。
霍庄粉皮:明初,永樂皇帝吃到粉皮菜時連連贊道:「霍庄粉皮真乃佳餚,佳餚。」
香油餅卷:用衛生油,芝麻油較好,小麥精粉在文火上烙制,簿而軟,牛肉、豬肘、驢肉等剁碎卷其中,邱縣人俗稱吃餅卷為「吹啦叭」。
姑頭燒雞:馬秀雲,回族,祖傳鹵制雞秘方,下料講究,武火、文火要求嚴格,出鍋拿起一抖即可脫骨。
馬保玉燒雞、醬牛肉:馬保玉,回族,靠祖傳工藝與現代先進技術相結合,選用無病活雞,加配20多種天然植物香料,文火煮制燒雞。醬牛肉選用北方優質黃牛肉為原料,加配15種名貴肉料,文火煮制。
蟹蓋燒餅:精細麵粉發酵後,配花椒面、香油、鹽、芝麻、製成園形,周圍用刀割斜花紋若干,貼在吊爐上,下用米糠或鋸沫燒烤。
手工老粗布:粗布又稱「土布」,手工粗布紡織工藝極為復雜,從采棉紡線到上機織布經軋花、彈花、紡線、打線、漿染、沌線、落線、經線、刷線、作綜、闖杼、掏綜、吊機子、栓布、織布、了機等大大小小70餘道工序,以二十幾種其本色線經過設計可以變幻出近兩千餘種圖案。

❸ 關於中國的美食文化

從古至今我國的飲食文化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可以說人們的一日三餐都離不開一個「吃」字,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對於吃的講究也就更高了,現在好多經典的傳統美食都是古人無意間發現的,帶上故事的美食就富有了靈魂一樣讓人想吃,看看這些美食的精彩小故事吧!

臭豆腐對於大家來說很受歡迎,它的故事也富有傳奇色彩,傳說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個叫王致和的人,開了一家豆腐房,以此謀生。有一年夏天,王志合因為要給兒子娶媳婦,很缺錢,就讓家人拚命的做豆腐,豆腐做的太多了,可是買的人卻很少,大熱的天眼看著豆腐都要變壞了。王致和很著急,後來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把豆腐切成小塊兒,往豆腐上都撒上一些鹽,為了蓋住餿味還撒上一些花椒粉之類的,把它們放在後堂陰涼的地方。過了幾天卻飄來了一股異樣的香味,全家人都非常驚奇,王致和一下子就想到了發霉的豆腐,趕快跑到後堂一看,白白的豆腐都變成一塊塊青黑色的了。拿起一塊放在嘴裡嘗一嘗,簡直太好吃了,後來一傳十,十傳百沒有多長時間,所有的臭豆腐就賣完了。有一天慈禧太後知道了這個消息,想要嘗一嘗,就派人去王致和的豆腐房買這種豆腐臭,「臭豆腐」由此而來了。王致和就把它製成了秘方,根本不外傳的。

中國的美食太多了,關於美食的故事也很多,大家都知道多少呢?

❹ 邱縣的地名文化

邱縣是革命老區,富有光榮的革命傳統。邱北抗日根椐地,1000平方公里范圍內,沒有敵人一個炮樓,全國亦屬罕見。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僅抗日戰爭時期,就有1156名熱血青年血灑疆場。英雄的人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勇往直前,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催人淚下的篇章。在那腥風血雨、災難深重的年代,硝煙彌漫,外敵入侵,頑匪橫行,民不聊生。無數青年懷著一顆顆赤誠的愛國心,為國家和民族的獨立,為解救廣大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挺身而出,勇往直前投身到抗日的大潮中,表現出了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他們的英勇氣概和獻身精神,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英烈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精神永遠值得贊頌,正如不滅的烈火,照耀著今天邱縣每一寸美麗的土地!
據統計,邱縣地域上以革命烈士命名的縣、村有8個。每一個名字的背後,都有一段英雄的故事,一支英雄的贊歌,和這片土地連在一起,永遠留在當地人民的心中。1949年,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為防止黨內的驕傲、腐化、個人崇拜,規定了「不以人名作地名」。1951年12月,中央有關部門又發出了《關於更改地名的指示》,「紀念革命先烈,一般用碑、塔等方式,不更改地名。但已經更改,並經該地上級人民政府批准或群眾稱呼已成習慣的,仍可沿用。」至此,這些來自烈士名字的地名陸續在地圖上消失。保留至今的僅有2村,即:白六寨村、新太鎮村。地名中的英烈,連同他們那感天地泣鬼神的英勇事跡,再現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邱縣人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英勇戰斗的歷史畫面。一幕幕軍民浴血奮戰,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劇,提醒我們在和平年代,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用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
企之縣,為紀念郭企之烈士命名。1939年2月9日,曲周縣抗日政府縣長兼基幹大隊大隊長郭企之,帶3名幹部到村裡部署反敵工作,被漢奸坐探發現。次日拂曉,敵人進村挨戶搜查。郭企之率領大家向外突圍時,被敵人擊傷肩膀,倒在一片小桑林里,被敵人逮捕。敵人用鐵絲穿透他的兩個手腕,擰在一起,鮮血順著手指往下流,把地上的白雪染紅了一大片。當日軍得知他的身份後,隨即用汽車押到縣城,囚禁在憲兵隊一間陰暗的牢房裡。敵人費盡心機達不到目的將他殺害。為了表彰其英雄業績,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命名他為「模範縣長」,並以邱縣香城固為中心設企之縣,1945年該縣建制撤銷後,一、二區劃歸邱縣。
興祿鎮村,為紀念郭興祿烈士命名。1942年5月16日,企之縣三區區委書記郭興祿,在威縣王王目駐防,因敵特告密,臨明,村被包圍,突圍沖至村口時,他腿部中彈,伏地斃敵五六人後,中彈犧牲。敵出於仇恨,將其肢體挑爛,身首異處。冀南行署、企之縣抗日政府在香城固舉行公祭大會,與會萬人,授予其家雙烈屬牌匾,給予扶恤,並改仁義庄為興祿鎮。
杜平鎮村,為紀念杜平烈士命名。1943年8月1日,邱縣縣大隊副政委、縣委常委杜平,帶領縣大隊駐防賈寨村,因漢奸告密,夜間被百名日偽軍包圍,與日偽進行激烈戰斗,敵人傷亡嚴重,但終因寡不敵眾,三次突圍未成,在與敵肉搏戰中壯烈犧牲。邱縣抗日政府決定將賈寨村更名為杜平鎮。
泰和村,為紀念石泰和烈士命名。1944年4月28日,晉冀魯豫邊區參議員石泰和,由壞人出賣被合圍於大槐樹村,當即把身上帶的文件撕碎,用嘴嚼爛咽到肚裡,被捕後未暴露黨的任何秘密。日軍放狼狗撕咬、刺刀挑腹,壯烈犧牲。邱縣抗日政府決定將西常屯村更名為泰和村。
白六寨村,為紀念白清和烈士命名。1943年,邱縣西布寨第一任黨支部書記白清和,小名白六,大災荒中帶領群眾從財主家借出四五萬斤糧食,分給窮人。1944年春天,根據抗日政府指示,成立「贖地委員會」,白清和任主任。贖回土地300多畝,房屋幾十間。1944年冬天,冀南四分區派幹部在西布寨抓開展民主斗爭試點,帶領群眾揭露了本村幾個充當偽軍、勾結漢奸無惡不作的壞人。對敵斗爭堅決,被壞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1944年11月29日夜,由本村壞人路觀印帶領臨清馬廠炮樓8名偽軍潛入西布寨,冒充「八路軍」把白六槍殺在一個井中。1945年初,企之縣(當時西布寨屬企之縣轄)抗日政府在西布寨召開了萬人大會,處決了殺害白六的兩個兇手,同時決定:將西布寨更名為白六寨,沿用至今。
延握村,為紀念孫長安烈士命名。1945年1月16日,冀南三分區滏西基幹團二營營長孫長安,又名延握,奉命率領全營攻打大名城,在大名東關一個小巷裡追殺敵人,一人擊斃日偽軍9名後,身負重傷,被轉送永年縣劉灣養傷,因傷勢過重去世。營首長在雞澤縣為其召開追悼大會,屍體暫柩於蔡庄。1945年3月部隊又將其屍骨運至邱縣東關村北安葬,曾決定,改東關為延握村。
新太鎮村,為紀念霍新太烈士命名。1945年5月26日,企之縣四區區長霍新太,化名王成志,在威縣阻截敵軍運糧戰斗中,隻身與四十多名日本鬼子戰鬥了一個多小時,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人們將他的犧牲地威縣陳庄村改名為成志庄,將他的出生地東孝固村改名為新太鎮村,沿用至今。
蘭茂寨村,為紀念王蘭茂烈士命名。抗日戰爭時期,南寨村王蘭茂,在一次日偽軍大掃盪中被抓。遭嚴刑拷打,為掩護八路軍戰士和公糧,堅不吐實,被日軍槍殺。邱縣抗日政府通令改南寨為蘭茂寨。
每一個人在歷史長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但當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義無返顧地將每滴鮮血交付給國家和民族的振興、交付給正義真理、交付給歷史的使命和責任時,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會迸發出永不熄滅的光華。

❺ 邱縣的黃漳河文化

邱縣歷史上黃漳河徑流,水產豐富,黃漳河沿岸的居民,飲黃漳水,行黃漳堤,在黃漳河淤積的黃土地上勞作,日夜與黃漳河打交道。風俗民情也因此帶有濃重的黃漳河文化色彩,如養育新生嬰兒的「穿土」風俗。飲食文化中留下了千年吃魚習俗,因而縣人又有「無魚不成宴」之說,邱縣一怪「吃魚兌湯」成為飯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邱縣村名有7屯、3營、50庄,95個冠姓氏村。僅居住地的村莊地名就有39個涉水而名的古村落,與黃漳河有關。據家譜和地名普查資料考證,黃漳河故道兩側多為古老村莊,其他多為移民立村。有以黃河決口命名者,有以標示村莊相對於黃河方位者等等。這些黃漳河地名生動形象,多姿多彩,從獨特角度反映了黃漳河的歷史。
歌頌大禹治水命名者。如雨庄,西靠老漳河(古為黃河)故道,大禹治水曾住該村,始稱禹庄,有水塘、蘆葦,村民打魚為生,村中有魚市,後改名為魚市庄,演變為雨庄。
標示村莊相對於黃漳河方位者。邱縣的許多村莊依黃漳河而建立,有居河套者,有居河堤者,有居河沿者,因此,這些村莊多以相對黃漳河的方位命名。像黃河套、大河套、小河套、漳河村、大臨河、小臨河、閻(沿)村、賀堡(河東堡)、波流固皆因臨近或環繞黃漳河而得名。如黃河套村,始建於漢末,因村東、南、西三面環黃河故道,人稱黃河套。
以治黃等除害興利命名者。長期以來,邱縣人民同黃漳河進行了頑強的斗爭,戰勝了洪水,取得了勝利,因而這里也誕生了一些治黃的村名。像梁固、聶山固、布固、韓固、留固、留善固、石彥固、劉雲固、張雲固、焦雲固、馬固、孟固等村莊,皆因某姓管理的這一段河堤固若金湯而得名。固,河堤的意思。
以黃漳河決口命名者。在古代,黃漳河屢屢在縣境決口,淹莊稼,毀房屋,給人們造成巨大災害,所以,在邱縣以黃漳河決口事件命名的地名很多,如布固,西靠老漳河,村南有蔣口、牛口、虞公堤。
形容河勢形態者。邱縣地區系由黃漳河沖刷淤積而成,故而一些村莊以黃漳河地勢形態命名。像張漳逯、李漳逯、霍漳逯、杜林疃、宋八疃、潘坡、劉坡、棗坡等等。如潘坡,明遷民潘姓來此建村,因地處河坡,故取村名潘坡。
此外,還有一些以黃漳河碼頭、城邑命名的地名。如邱城、香城固、古城營、南營、馬頭皆是古代黃漳河兩岸的重要城鎮而得名。如邱城坐落在平丘山頂,黃漳河東南西三面環繞,版圖恰似卧牛狀。夜深人靜可聽見神牛悠揚溫和的叫聲。當時此地市場繁榮,水運興盛,百姓富庶,名人輩出。鴉片戰爭後,卧牛城整體建築遭侵略者破壞,鎮風塔拆毀,從此日趨凋零。如馬頭,宋代叫白家灘,因地處黃漳河東岸,為黃漳河沿岸的貿易聚集地,是一處水陸碼頭,河裡舟來船往,碼頭上人來車往,十分繁華,故名碼頭,後演變為馬頭。在宋金之交,發生一幕氣壯山河的抗金大戰,北宋末年皇族趙士珸依託黃河天險,在此聚眾踞守抗金,至宋建炎二年四月,始南撤,白家灘為北宋最後抗金據點。留下了千古傳頌的「白家灘抗金」歷史典故。如錨寨,緊靠黃河故道,古時常遭水患,有兄弟二人以打造鐵錨為生,後發展成村落取名錨寨。

❻ 關於古代美食介紹

細說中國古代飲食
(實在太長了……我節選了一小部分……)

原文連接:
http://blog.5d.cn/user2/eee/200705/402755.html

食物:周秦時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穀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當時早田作業主要是A、稷(最重要)是小米,又稱穀子,長時期佔主導地位,為五穀之長,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黃梁。B
黍是大黃粘米僅次於稷,又稱粟,是脫粒的黍。 C麥,大麥多。D 菽,是豆類,當時主要是黃豆,黑豆。
E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窮人吃的,麻又叫苴。
F南方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後中原才開始引種稻子,屬細糧,較珍貴。G菰米,
是一種水生植物茭白的種子,黑色,叫雕胡飯,特別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裡揉來脫粒。
其貴族之飲食。有六穀、六牲、六獸、六禽、六清(飲品)、庶羞(補品)、八珍(葯膳)、五齊、七醢〔hai3肉醬〕、七菹〔zu1腌菜〕、三腩(麋鹿麇)等。其魚物、互物、臘物,均有長官掌之。其食以時,其會以宜。

大約一萬年前,我國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就是他們做為鍋使用。把以肉類為主的食物通通都丟入鼎內,然後在底部生火將食物煮熟。成為一鍋燴,當時叫做「羹」,這是最早的火鍋。
但那時侯沒有現在所謂的鹽,調味料,更沒有沾醬,只是把一堆肉煮熟而已。
據《史記》、《漢書》等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就通過絲綢之路同中亞各國開展了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活動。張騫等人除了從西域引進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蘿卜、石榴等物產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葉等物產以及飲食文化傳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區的漢墓出土文物中,就有來自中原的木製筷子。我國傳統燒烤技術中有一種啖炙法,也很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亞和西亞,最終在當地形成了人們喜歡吃的烤羊肉串。

飲料:茶成為飲料,「聞於魯周公」。表明飲茶始於春秋戰國。三國•陳壽的《吳志•韋嚼傳》中 「以茶代酒」的典故,認為飲茶始於三國。北宋•
歐陽修的《集古錄》中,提出我國飲茶始於魏晉。
但從西漢王褒《僮約》中要家僮煮茶、買茶、凈具等茶事活動來看,可見自秦至漢,我國長江中下游的江、浙一帶,飲茶之風已逐漸流行開來。而
巴蜀地區,飲茶更早,應始於秦代。
晉人江統《酒誥》曰:「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以空桑,郁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可見最初的酒是剩餘米飯經自然發酵而釀成的。商代出土文物中,酒器佔七成。商代甲骨文里,還有酒精中毒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百酒雜陳,穀物釀酒工藝愈趨高超。《呂氏春秋》中有越王勾踐在會稽卧薪嘗膽時,曾把酒倒在江中,百姓喝了勇氣陡增的故事,可知當時紹興已產酒了。

零食:泡菜算不算……那時據說有了,修長城的建築工人怕蔬菜變壞,所以就發明了泡菜……:p

實在喜歡那時候的話,飲食馬馬虎虎也能將就了……不過要提醒諸位男豬腳的是,那時候的酒根本就是蘆柴湯!

7.漢
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引進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胡蘿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於馬糧,萵蓮即萵筍、大蔥、大蒜,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如炸油餅,胡餅即芝麻燒餅也叫爐橈。東漢時期,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使豆類的營養得到消化,物美價廉,可做出許多種菜餚,1960年河南密其發現漢墓有大畫像石,其中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東漢還發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動物油,叫脂膏,帶角的動物油叫脂,無角的如犬,叫膏。脂較硬,膏較稀軟,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實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後植物油的品種增加價格也便宜。

在飯、菜的食用上都有嚴格的規定,通過飲食禮儀體現等級區別。如王公貴族講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麥,魚宜漲,凡君子食恆放焉"。糧食有稻、小麥、黍,粟,大豆,赤豆,麻子等:蔬菜瓜果有芥菜,葵、芋、姜、筍、藕、菱角以及梅、楊梅、梨、柿,棗、橙、枇杷、甜瓜等;肉食品屬於獸類的有黃牛、綿羊、狗、豬、馬、兔,梅花鹿;屬於禽類的有雞、野雞、野鴨、雁、鷓鴣、鵪鶉、鶴、天鵝、斑鳩、鷸、鴛鴦、竹雞、火斑雞、鴞、喜鵲、麻雀等;屬於魚類的有鯉、鯽、鱤、刺鯿、銀鯝、鱖等。此外,隨葬的食品和飲料還有雞蛋、各種餅食和酒。烹調時使用的調味品有鹽、醬、豆豉、糖、蜜、曲、醋等。而貧民的日常飯食則以豆飯藿羹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有菜餚二十餘種。"凡王之饋,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飲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醬用百有二十瓮"。這告訴我們,進獻王者的飲食要符合一定的禮教。《禮記•禮器》曰:"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而民間平民的飲食之禮則"鄉飲酒之禮,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鄉飲酒,是鄉人以時會聚飲酒之禮,在這種慶祝會上,最受恭敬的是長者。

禮產生於飲食,同時又嚴格約束飲食活動。不僅講求飲食規格,而且連菜餚的擺投也有規則,《禮記•曲禮》說:"凡進食之禮,左餚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疏醬處內,蔥片處右,酒漿處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譯成現代的文字,就是說,凡是陳設便餐,帶骨的菜餚放在左邊,切的純肉放在右邊。乾的食品菜餚靠著人的左手方,羹湯放在靠右手方。細切的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在近處。蒸蔥等伴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陳干肉、牛脯等物,則彎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這套規則在《禮記•少儀》中也有詳細記載。上菜時,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於左手上;上魚餚時,如果是燒魚,以魚尾向著賓客;冬天魚肚向著賓客的右方,夏大魚脊向賓客的右方。

在用飯過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縟禮。《禮記•曲禮》載:"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搏飯,毋放飯,毋流歌,毋吒食,毋嚙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齒。客絮羹,主人辭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辭以簍。濡肉齒決,於內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這段話的大意是講: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只顧自己吃飽。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就要檢查手的清潔。不要用手搓飯團,不要把多餘的飯放進鍋中,不要喝得滿嘴淋漓,不要吃得噴噴作聲,不要啃骨頭,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盤碗里,不要把肉骨頭扔給狗。不要專據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黍蒸的飯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圇的喝湯,也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調和菜湯。不要當眾剔牙齒,也不要喝瞻漬的肉醬。

如果有客人在調和菜湯,主人就要道歉,說是烹調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醬類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說是備辦的食物不夠。濕軟的肉可以用牙齒咬斷,於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個要撮作一把來嚼。吃飯完畢,客人應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債物的碟子交給旁邊伺侯的主人,主人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再坐下。

飲料:茶。
酒,但是很渾濁,度數很低。(有位寫玄幻的大人回到三國去造酒呢)
零食:開始利用腌制的方法保存水果。

假如豬腳在《禮記•曲禮》版飲食禮儀養成課程結束前還沒有餓死的話,倒也是可以去走走的……

8.食物:唐宋元:飲食文化的高峰,過分講究。如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代表唐代的是燒尾宴。這一時期的菜餚分高、中、低三個檔次,高檔為宮廷宴用菜,中檔為一般官吏日用菜,低檔為市民普遍用菜。高檔菜如韋巨源燒尾宴食單所列的58種菜餚,以及唐玄宗時奸相李林甫家所用甘露羹、唐懿宗同昌公主所食「消靈炙」、唐玄宗請安祿山所食野豬

❼ 歷史美食的資料

北京的傳統美食豆汁

豆汁是北京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具有色澤灰綠,豆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獨特風味的冬、春季流食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對它有特殊的偏愛。過去賣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兩種。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車,同麻豆腐一起賣;售熟者多以肩挑一頭是豆汁鍋,另一頭擺著焦圈、麻花、辣鹹菜。

景東傳統美食

據史書記載景東已有500多年的燒烤歷史了,已發展為一道地方名菜。有烤牛肉、羊肉、豬肉、雞肉、魚肉、洋菜、韭菜、茄子等,其中最有名氣的是火烤豬和火烤烏骨雞。

火烤豬的做法為:選用40公斤左右的細骨豬(也稱核桃豬),宰殺洗凈後,在豬周身擦上食鹽、酒、花椒、大蒜等調料,用特殊的鐵叉穿住豬身,在栗炭火上翻烤,待豬皮烤得微黃時,邊翻烤邊擦上鹵水、麻油,繼續再烘烤。約4個小時左右,待整個豬身烤得金黃,達到皮脆肉酥時,火烤豬即成。之後把火烤豬切成坨,再用醬、醋、胡椒、芫荽、蔥配成調料蘸著吃,味道清香,肉皮酥脆,別有一番風味。

(7)關於邱縣的歷史文化美食擴展閱讀

饅頭相傳三國時候,蜀國南邊的南蠻洞主孟獲總是不斷來襲擊騷擾,諸葛亮親自帶兵去征伐孟獲。瀘水一帶人煙極少,瘴氣很重而且瀘水有毒。

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個迷信的主意:殺死一些「南蠻」的俘虜,用他們的頭顱去祭瀘水的河神。諸葛亮當然不能答應殺「南蠻」俘虜,但為了鼓舞士氣,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軍中帶的麵粉和成面泥,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當作祭品來代替「蠻」頭去祭祀河神。

水晶餅是陝西渭南的名點,特色是金面銀幫,起皮掉酥,涼舌滲齒,甜潤適口。傳說宋相寇準為官清廉,辦事公正,深得民心。寇準有一年從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鄉下探親,正逢五十大壽,鄉黨們送來壽桃、壽面、壽匾表示祝賀,寇準擺壽宴相待。

酒過三巡,忽然手下人捧來個精緻的桐木盒子,寇準打開一看,裡面裝著50個晶瑩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點心。在點心上面,還放著一張紅紙,整整齊齊地寫著一首詩:「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與奸,清白不染塵。」落款是渭北老叟。後來,寇準的家廚也仿照做出了這種點心,寇準據其特點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水晶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傳統美食

❽ 舌尖上的歷史文化之旅你知道那些呢

中國歷史悠復久,幅員遼闊,各制地的風土人情,各地的民俗習慣,衣食住行都有著各自的歷史傳說。民以食為天,只要不是神仙,都是要張嘴吃飯。俗話說的好,老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吃就是各地歷史和文化民俗的歷史文化傳承。

❾ 美食起源與歷史

相關圖書
簡介
作者:星尚傳媒,旅行者傳媒 編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0-1 字數: 版次:1 頁數:277
內容簡介
星尚書系以「引領時尚文化,倡導優質生活」為定位。 《人氣美食》以上海生活時尚頻道的平民時尚節目《人氣美食》為藍本,關註上海新鮮的民間美食,精選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弄堂美食餐廳和主題美食餐廳,結合記者的采訪手記以及精彩的店主訪談,既帶來實用信息,又講述奇妙的民間美食故事,分別呈現上海腔調、白領健康、隱市美食、節日歡聚和世界風味五大美食旅程。 該書由星尚傳媒和旅行者傳媒共同為讀者奉上,呈現一個最真實最地道的人氣美食之旅。
世界美食之都——中國成都
中國成都市於2010年2月獲批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並被授予「美食之都」稱號。 「美食之都」的標准有: 1、在城市中心地區有高度發達的美食行業; 2、擁有活動積極的美食機構、大量傳統餐廳和廚師; 3、擁有本國特有的傳統烹飪配料; 4、擁有在工業時代科技進步情況下依然留存的當地烹飪訣竅、方式和方法; 5、擁有傳統食品市場和食品產業; 6、舉辦過美食節、烹飪比賽、相關獎項等活動; 7、尊重當地傳統產品的生產氛圍,注重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8、注重提高公眾對傳統美食的關注程度,在烹飪學校推廣關於傳統烹飪和保護烹飪方式多樣性的課程。

編輯本段中國美食文化
前言
推薦國家的歷史有長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實力有強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故而各國的飲食文化是不一樣的。
中國飲食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美食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葯膳和進補),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閱讀全文

與關於邱縣的歷史文化美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