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措施

浙江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措施

發布時間:2021-03-13 22:21:43

① 2013年浙江省S縣響應省政府「保護和建設歷史文化村落」的要求,啟動「修老屋,傳文化」活動,為此採取四


(1)精神產品離不開相應的物質載體。S縣對古村落資源普查,對古建築、古樹名木保護,有利於當地文化的傳承和發展。(2分)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S縣政府財政的專項資金撥付和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為古村落保護工作的穩步推進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4分)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S縣在保護古村落同時,發揮著生態民宿、旅遊觀光村落等文化產業,有利於促進當地經濟發展。(4分)
(2)政府的責任在於對人民負責。(2分)S縣政府對古村落加強保護性搶救,把古村落保護工作落到實處,真抓實干,充分體現了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4分)同時充分整合項目、資金,滿足古村落居民對改善住房的需求,關注民生,為人民謀利益,堅持了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4分)

② 如何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很大的問題,有很多流派、觀點。可以參考《歷史城市保護學導論》張松,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

③ 浙江省03年開始推進村莊建設有什麼成果

2003年到年發生局部變化,從整治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入手,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建成「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1181個、整治村10303個。
2008年到2012年發生整體變化:按照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以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治理等為重點,從源頭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16486個村環境整治,全省絕大多數村莊得到較好整治。
2010年至今發生質的變化,按照生態文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正式作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這一決策,明確了從內涵提升上推進四個美(即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和三個宜(宜居、宜業、宜游)的建設,到去年底已經成功培育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24個。
具體成效:
1、村莊規劃方面:全省85%的規劃保留村、43個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217個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一般村、200個中心鎮、3468個中心村完成了規劃編制。
2、環境整治方面:全省新增村內主幹道2.5萬公里,添置垃圾箱(池、房)40萬個,改造農戶廁所172.4萬戶,建設改造農村公廁1.7萬個,實現生活污水治理235.6萬戶,種植綠化苗木1902.7萬株。 縣和鄉鎮每年安排保潔經費約12億元。全省已拆除國省道沿線違法廣告4648個,清除陳年生活、建築垃圾3805處,新增河道保潔3000公里,完成通道綠化里程4777公里。成功打造了二批共24個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規劃建設了60多條景觀帶、240多個整鄉整鎮創建鄉鎮和180多個特色精品村落。
3、公共服務方面:全省行政村等級公路實現了「村村通」,廣播實現「村村響」,用電實現了「戶戶通、城鄉同價」,客運班車通村率達到93%,安全飲用水覆蓋率達到97%,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91%。
4、就業經營方面:全省累計發展農家樂特色旅遊點2800多個,農家樂經營從業人員11.5萬人,2012年直接營業收入88.4億元。
5、風貌保護方面:全面啟動了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第一批43個重點村和217個一般村的各項工作已經順利展開。摸清了全省971個歷史文化村落的種類分布、建造年代、建築類型、古樹名木、民俗風情、集體經濟等現狀,確定了歷史文化村落保有重要市、集中縣、重點村和一般村,明確各地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目標值、路線圖和時間表,形成了時間縱向明確、重點區域突出、任務銜接緊密的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目標責任體系。對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分別給予每村500-700萬元左右的資金扶持;對一般村,每村也給予30-50萬元左右的支持。
6、建設投入方面:十年來浙江投入村莊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資金已經超過1200多億元,省財政安排的專項資金從起初的4000萬元增加到目前的5.6億元,每年還另外安排1個億的資金用於美麗鄉村創建的以獎代補;全省當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總量的10%以上用於新農村建設,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周轉指標優先滿足美麗鄉村建設。 2003年以來,村集體和農民投入占總投入的57%。

④ 如何普及古村落保護開發知識

①鄉村是傳統文復化的重製要載體,透過傳統村落可認識傳統文化,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3分)
②保護傳統村落對於展現中華民族多樣的歷史文化成就具有重要作用,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有重要作用。(3分)
③能夠傳承中華民族精神,體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創造力。(3分)
④有利於培養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實現文化強國。(3分)

⑤ 浙江是如何打造美麗鄉村的

山鄉巨變十五年,詩畫江南盡村野。浙江省自2003年推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以來,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取得了顯著成效,也為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建美麗中國帶來了豐富的經驗啟示。

「美麗鄉村」千姿百態

西部翠竹茂林、山青水凈,中部田園小城、宜業宜居,東部古鎮悠悠、傳唱千年……美麗公路串起「整鄉整鎮美麗鄉村」「精品村」「美麗庭院」,江南小城德清如詩如畫。

春風又綠江南岸。暮春四月,行走在浙江大地,一道道旖旎清麗的美麗鄉村風光接連呈現,千姿百態、各美其美。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

「廢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村頭有樹蔭,河裡有魚蝦……」在富春江沿岸村莊,定時收集垃圾的環衛車成了村裡的一道風景,以前城市才有的垃圾箱、垃圾車等公共設施,如今在農村隨處可見。

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的「三美融合」場景,正在浙江萬千美麗鄉村徐徐展開,但質變非在一朝一夕,背後一招一式頗有講究。

作為基礎性、前置性環節,「道路硬化」伴隨著「千萬工程」,至今經歷了一段久久為功、持續升級的建設歷程。

2003年浙江實施「鄉村康莊工程」,2006年所有鄉鎮通等級公路,2011年實現「農村公路村村通」,2016年全面創建「萬里美麗經濟交通走廊」,2017年實現「農村客車村村通」。

15年間,浙江累計投入資金超過2000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9萬公里,農村交通總體水平居全國前列。如今,浙江省又實施3年提升行動、高水平建設「四好農村路」,為進一步推動「千萬工程」提供更好支撐。

從道路硬化、垃圾收集、衛生改廁,到面源污染整治、農房改造建設,再到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從「示範引領」,到「整體推進」,再到「深化提升」……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是浙江「千萬工程」生動實踐帶來的突出經驗。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計有2.7萬個建制村完成村莊整治建設,佔全省建制村總數的97%;74%的農戶廁所污水、廚房污水、洗滌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處理的建制村全覆蓋,41%的建制村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群眾所需施策所向

「謝謝師傅,今年的用電問題終於解決了!」在變壓器裝配現場,茶農們由衷感激正在施工的電力工人。臨海市白水洋鎮界嶺村是產茶大村,村民80%的收入源於茶葉,全村700多戶幾乎家家都有炒茶機。

在配合「千萬工程」、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過程中,國網臨海市供電公司及時消除茶農的用電之憂,界嶺村2006年只有兩台80千伏安的變壓器,如今10台變壓器總功率超過3000千伏安。有了充足電力,茶農種茶之餘自己制茶,每斤收益是原來的三倍以上。

麗水市遂昌縣舉淤口村的「村級鄉村振興計劃」近日正式公布。今年初,村裡報賬員發出的徵求意見表收集了90多條建議,經過村幹部十幾次開會、座談,篩選出「振興之路建設」「栽植萬株『富民桃林』」「打造版畫文化村」等「十大實事」,作為今年「千萬工程」任務表。

衛生改廁、垃圾分類、畜禽糞便處理……在推進「千萬工程」進程中,浙江始終堅持「群眾視角」,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一件件民生小事成為一個個著力點,讓廣大農民直接感受到了獲得感、幸福感。

群眾所需,施策所向。浙江省農業廳副廳長唐冬壽認為,推動「千萬工程」需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農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參與者、推動者。

⑥ 古村落旅遊的開發與保護該如何進行

古村落旅遊的開發與保護-綠維創景-指出,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需要了解古村落旅遊開發的特點,包括以下幾點:
1、旅遊開發處於初級階段:古村落的旅遊開發相對較晚,除少數幾個古村落外,一般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順應我國旅遊業的迅速發展而得到開發的,還處於初級階段,主要表現在古村落的民居旅遊點往往都是只經過簡單處理後就開門接客,旅遊經濟效益在部分古村落雖然初見成效,但旅遊開發的帶動作用還不是很明顯,總體來說對飲食、住宿、購物等的發展未帶來很大影響,門票收入是其旅遊收入的主要部分,通過旅遊開發獲得收益的也還只是極少數的村民。
2、具有獨特的旅遊資源:古村落至少是民國以前建村,保留了較長歷史沿革,即建築環境、建築風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的民俗民風。我們目前所見的古村落跟遺址不同,它是農村鄉土環境的重要活見證,是鄉村建設和發展的歷史縮影,也是傳統文化的凝固和遺跡。古村落可以使人從現代都市的喧囂中走出來,進入一種田園牧歌式的古老空間,去感受「小橋、流水、人家」那種恬靜、淳樸、和諧的自然情調,領略東方文化的獨特神韻。濃厚的鄉村文化和古村落建築特色交織在一起,使古村落旅遊具有顯著的吸引力。
3、古村落一般由於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幽靜,交通不太發達,因此與其他知名度高的人文旅遊勝地相比遊客數量不多,現代社會的喧囂和商業氣息都還沒有進來,古村落里的居民大部分仍照常生活,民俗風情都保留的較為完整。但同時,也由於古村落里的生活方式與現代社會迥異,基礎設施也不太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給遊客帶來了諸多不便,再加上交通的不便,這些都給古村落的旅遊開發和宣傳帶來困難。
4、古村落旅遊資源的易損性決定了古村落旅遊開發還要注意保護和開發相結合。古村落對外開放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生活的刺激,古村落的居民也在向現代化生活邁進,這會使古村落發生很大改變。而保護古村落,目的是正為了延續古村落的獨特價值。 古村落的保護應立足於古村落歷史的悠久性,古村落的完整性,建築的鄉土性,環境的協調性和典型文化的傳承等方面進行全面的保護,這樣,傳統古村落的價值才不會受很大的影響。「以游興村,以游保村」,旅遊收入的增加,也使當地政府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古村落的修繕和環境的整治,這也是古村落旅遊的生命力所在。

⑦ 中國傳統古村落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問題上的幾點思考

1.解決古村落產權困擾,建立和完善古村建設開發的管理工作機制
產權問題是古村落保護困擾已久的難題。目前不少古村成為空心村,保護、修繕工作難以開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古村中大部分老建築都屬於私人所有,修繕所需大量資金,村民自己沒有承擔能力,同時也缺乏對老建築進行保護和維修的動力,但如果是由政府投入進行修繕,一方面古村落中大量的老建築需要修復,政府未必能承擔大量的資金,而另一方面老建築的所有權並沒有改變,用公共資源用於私人物業的修繕存在不合理,在現實中很難開展。
為解決古村落中的產權問題,部分古鎮古村落的保護開發中都傾向於採取通過收回老建築的產權進行保護開發。
2.統籌新村和古村建設
新村、古村統籌建設應首先明確定位新村和古村的不同功能,做好相互銜接,其中一個重要思路應該是「利用古村吸引遊客,利用新村完善的設施服務遊客」,一方面要保護舊村的原生態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舊村的歷史文化價值,開發旅遊特色資源;另一方面是做好新村的規劃、整治,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並建設完善古村旅遊服務的各項設施,如餐館、旅店、商品等,這些設施應大部分建在新村,避免在古村過度的建設而破化古村的古樸氛圍。
3.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的號角吹響了神州大地,各項政策和措施紛紛出台。我們認為農村城市化建設的精髓和關鍵在於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能片面地理解為農村的拆舊建新,絲毫不保留農村的特點。我國很多農村的城市化多為大拆大建,將原來很多富有鄉村韻味及歷史價值的元素無形中抹殺,興建了大量現代的建築,使大部分村莊千篇一律,沒有了自己的特色和歷史底蘊,這也是當今農村城市化建設過程中的一大誤區。
完善的農村基礎設施是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農民生產生活改善,傳統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物質基礎。現階段我國大部分村鎮(鄉村)的基礎設施不完善是城鄉環境反差較大的一個重要表現,同時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長期以來,由於一方面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對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沒有一抓到底,很多村鎮(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處於管理真空狀態;另一方面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投入不足,以各種臨時性的補助居多,而沒有一個穩定、持久的財政投入機制,致使我國村鎮(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較城市滯後,歷史欠賬較多,不能滿足現代人日常生活的需要。要縮小城鄉差別,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首要就是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道路、下水道、飲水工程、電網改造、網路通信等方面。
對古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應該以保護古村的整體風貌為前提,改善居住環境。古村內的麻石巷道、紅粉石巷道是古村建築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進行保護,切不可全部鋪上水泥或大理石,對部分破爛,凹凸不平的古巷道可進行平整,固定石塊,清理雜草碎石,完善路燈等照明設施;對排水系統的整治應維持原狀,不進行上蓋密封,以清理淤泥雜物、疏通渠道為主,以保留巷道特色;對供電線、網路線、電視信號線等應盡量埋底鋪設,避免亂拉亂扯。
新村的基礎設施應按較高的標准進行建設,以滿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及未來一段時間的需求。
4.維持古村的整體風貌,對老建築進行適當修繕,採取措施活化
結合股份合作式模式,對所有的古建築進行詳細的摸底調查,登記造冊,詳細了解古村內每棟老建築的現狀如權屬、破損程度、市場價值、需修繕的工作量、資金投入量等,在進行全面普查的基礎上聯合有關文化部門,聘請專業的設計單位,制訂老建築的詳細修繕方案,一是在保留原有建築風貌前提下,採取原來的特色建築材料和傳統的建築工藝,對老建築進行適當修葺和改裝,維持老建築原來的古樸外觀和建築裝飾;二是可根據老建築的用途,在盡量保留原有建築結構和風格的前提下,大力改善內部的生活設施,如廁所、水電、網路、照明等,滿足現代日常生活、辦公的需要。
古村內的老建築長期空置,將不利於古村的保護和文化的傳承,因此除了對老建築進行修繕外,還需結合古村的發展方向,在完善老建築內部現代設施的基礎上,採取各種手段合理活化古村內的老建築。
在古跡、古建築活化方面,北京、香港都有許多值得借鑒的例子。如北京皇家糧倉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色建築,始建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是目前全國僅有、規模最大、現狀保護最完好的皇家倉廒。歷經600年滄桑,如今的「皇家糧倉」成為一座展示文化與時尚的會所,承辦新聞發布、慶典、論壇、年會、首映、演出、酒會等商務活動。北京三里屯1949會所原是1949年北京機電研究院在這里開設了一家紅磚廠房的工廠,在荒棄多年後,經過改造,成了中西合璧的酒吧及餐廳綜合建築,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鬧中取靜的休閑去處。皇家糧倉、1949會所的做法對南社古村古建築的活化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5.結合傳統的風俗習慣,加強古村的文化建設
文化保護和建設是古村保護開發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原居民逐漸遷出古村,古村的生活氣息、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逐漸流失,最終使古村變成一個只有歷史建築物,而沒有軟文化的空殼。在馬丘比丘憲章中關於文物和歷史遺產的保存和保護部分中提出「城市的個性和特性取決於城市的體型結構和社會特徵。因此不僅要保存和維護好城市的歷史遺址和古跡,而且還要繼承一般的文化傳統。一切有價值的說明社會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須保護起來。保護、恢復和重新使用現有歷史遺址和古建築必須同城市建設過程結合起來,以保證這些文物具有經濟意義並繼續具有生命力。」
加強古村的文化建設一個重要的措施是要給傳統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為傳統文化注入活水的源泉就是為了保留並延續原生態的生活氣息、風土人情、傳統習俗,使其與現代文明適應,在村鎮(鄉村)的不斷建設、發展中傳承下去,並散發出新的活力,而不僅僅是保護和修繕其物質載體——原來的古村落、老建築,否則將會陷落「有文物沒文化」的尷尬。
6.加強對古村周邊自然環境資源的整治利用,營造與自然和諧融合的氛圍
古村落的自然地理環境反映了祖先在建村立圍時的智慧。因此古村落自然地理環境的保護和整治也是古村落的保護開發一個重要方面。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營造親近自然的氛圍,開辟生態旅遊對於古村落的開發也極具意義。

與浙江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措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