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第一章歷史文化素養

第一章歷史文化素養

發布時間:2021-03-13 22:01:11

⑴ 如何提高歷史文化素養

「修養」一詞原意是修身養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養道德的意思。社會主義道德賦予了「修養」新的含義,就是要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這種教育和改造離不開一定的社會實踐,離不開在實踐中個人的主觀努力。「修養」一詞,從廣義上說是指人們政治、道德、學術以至技藝等方面進行的勤奮學習和涵養鍛煉的功夫,以及經過長期努力達到的一種能力或品質;從狹義上看,「修養」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養。思想品德修養是以人的政治態度、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為基本內容的。修養是一個完整的人應該具備的素質,良好的自身修養不僅可以使你得到平和的心境以及由健康的心理所帶來的快樂,也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和社會的認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給自己制定的修養內容是:一、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計劃,有重點,有條理。三、習作合一,要注意時間、空間和條件,使之配合適當,要注意檢討和整理,要有發現和創造。四、要與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堅決的斗爭。五、適當的發揮自己的長處,具體地糾正自己的短處。六、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並幫助他們。過集體生活,注意調研,遵守紀律。七、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的物質基礎。在革命烈士惲代英的日記里,也有關於修養的內容:一、 談人過失。二、 失信。三、 不惡待人。四、 不做無益事。五、 不浪費。六、 不輕狂。七、 不染惡嗜好。八、不驕矜。 源靜則流清,本固則豐茂;內修則外理,形端則影直。大學生的自我修養包括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道德修養靠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熏陶和自身的世界觀價值觀來形成的。文化修養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科學知識,文學,藝術等等。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就是提高自身文化修養的一種方式,比如要提高文學修養就要多讀文學作品,特別是中國古典詩歌,外國文學名著等,提高藝術修養可以學習一種樂器,多聽聽西方古典音樂和中國民族音樂來培養音樂自己的氣質,還可以學習畫畫或者雕塑等等。一般的大學都開設文化素質類的通選課,多則上百門,少則也有幾十門,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人生發展的目標,選修這方面的課程,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⑵ 文化素養

文化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概念。泛指一般知識、禮儀、習俗。它包括知識、科學、品德、情感、方式、方法、作風、文風、學風、紀律、機構、制度、傳統、習 俗、 生活、飲食、娛樂、休閑等。包括人類所創造的全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包括意識形態:政治、法律、道德、哲學、藝術、宗教等;包括國家和社會的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包括人際關系、國際關系以及各種交往、交換、交流關系,還有人與自然的關系;包括人的文性、理性、修養、本質、形象等;

包括人的文化品味。
素養是平時經常有意識的學習、實踐和修養,以及社會輿論、環境暗示的影響,從而使自己的知識、能力、作風、品德、胸懷、境界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素養的養成,是在素質的基礎上不斷積累和沉澱的過程,不斷理解和深悟的過程,不斷提高和豐富的過程,不斷完善和完美的過程。

素養,不可能一蹴而就。

積極的素養,是綜合性的,既是知識,又是能力,還是品德作風,又是胸懷境界
什麼是文化素養?

一、文化品味

(1)、一身正義、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始終一貫、實事求是,有智者的純真;

(2)、對人真誠、講誠信、講原則、無虛偽、無欺詐、有時尚之新風;

(3)、創造性強,有新鮮味;

(4)、思維方式奇特,有哲理味;

(5)、人品正直廉潔,無腐敗味;

(6)、講樸素、講簡潔、講清淡、講透明,無貴族味;

(7)、有文學藝術修養、舉止高雅,言談能勵志壯行,有新儒之風;

(8) 心理健康、形象得體、方式靈活、謹慎;氣質自然、性格穩健,得不狂,遷變不驚,見難不怕,臨險無畏,決策果敢幹練,對人有禮有節,凡而不凡,有光有色。保持平常心,只求社會功利,不求個人功利,有高境界的坦盪之志。

(9) 情真、心善、愛美、好學,有人氣、有骨氣、有志氣,無氣、惡闊氣、忌俗氣,形象清晰;

(10) 風格成熟,有情與才的結合,朴實與高雅的結合,自然與修養的結合。能強化自己的長處,能轉化自己的短處。敢於直面問題,敢於追求完美。風度從容,格調高雅,趣味高雅,追求凈化,愛好時尚,傾向凈化,敢斗困難,敢闖禁區,熱愛自然,人生淡澄。能把物質利益、經濟關系,人格化、高雅化,形象不俗。

二、知識視野

(1)、基本知識豐富;涉獵領域多、寬、新;

(2)、有系統知識;有規律性知識;

(3)、能解釋常見的現象;能從常見現象中看出問題的症結;

(4)、生活誤區少;不是井底蛙。

三、情感態度、人文情懷、生命觀:

情感的表現形式是感受和體驗。通過感受和體驗,如果符合自己的需要,就會產生積極傾向和態度;如果不符合自己的需要,就會產生消極傾向和態度。其靈魂雖是心理,實是文化素養。

人文情懷,是對人報以充滿人性人道的情意。

符合情理的生命觀: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都有生存、遺傳、發展的要求和權利;都是人類的夥伴;人類有責任保護他們;人類的文化,不容加害他們;人類的覺悟,要善待他們與他們和諧共處。也就是說:

(1)、對先進事務和先進文化,要抱以滿腔熱情。

(2)、自己能內化情緒,控制欲求,適應社會需要和限制。

(3)、力求自己的情感是德、智、體、美的完善結合,泛化、凈化、單純化,深刻穩定,對自己的追求,能天天堅持,終身不懈。

(4)、識美醜,明是非,辨,知榮辱;有責任感、義務感和犧牲精神;愛真理、學英雄、爭先進。

(5)、不被浪漫、低級、膚淺、粗糙、貧乏、庸俗的縱情所左右。

四、審美情趣

(1)、追求真、善、美,反感假、惡、丑;

(2)、對詩、書、畫有基本修養;

(3)、實踐哲理與人生的結合;

(4)、不求物趣,愛而無欲,只求理解與溝通,樹立無私有光的形象;

(5)情審理勝;不粗、不俗、不迷、不狂;

(6)、崇敬英雄、羨慕義舉、見賢思齊、造福創美。

五、思想觀念

(1)、頭腦清醒、冷靜、理智;

(2)、概念明確、准確、正確,認識符合客觀實際;

(3)、意識凈化、現代化、有限進行;

(4)、追求理想,關注社會;

(5)、價值觀凈化,有社會性;

(6)、尊土愛鄉,保家衛國,盡心盡力,不辱使命;

(7)、講學習,講勞動,講實踐,講服務,講創造,講奉獻;

不比地位,不比財富,不比享受。

六、道德修養,規則意識,誠信做人

道德修養,是知識文化的淀積。

社會是復雜的,必須要有一定的規范。為了立足社會,為了做一個符合自己理想的人,必須要有修養。

當今,規則意識,游戲規則特別熱,這是道德的發展。

人,無誠不真,無信不立。人,要真誠可信和誠實守信,要推誠樹信和竭誠置信,要開誠見信和坦誠取信。這既是傳統美德,又是時尚規范,還受法律約束。

誠信能創造友誼,創造聲譽,創造資本,創造成功,創造人生。

無論你有多能、多強,只要無誠信,以票就否決了,就不再受歡迎了。

七、胸懷境界

(1)胸懷狹窄,境界低俗,必然自私自利,唯利是圖,損人利己。抒展的胸懷,上升的境界——變小為大,敢負歷史使命,有限生命可爭無限風光;

(2)、變求存為奉獻,敢負社會責任,平凡人生能創非凡價值;

(3)、識大體,顧大局,順大勢,求大同。

(4)大胸懷、高境界,必養大德,揚大志,為大同,為大成;理解一切,包容一切,承受一切,成全一切;自然,充實,樂觀,滿足。

八、傳統習俗:

(1)、人生態度,老成持重;

(2)、文學藝術,成熟多采;

(3)、科學技術,既要講分析,重個例,又要講綜合,重整體;

(4)、家的倫理觀:講溫靜,講溫和敦厚;

(5)、道家的自然觀:講虛靜,求純真無為;

(6)、佛家的人生觀:講寂靜,求了悟超晚;

(7)、馬列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8)、人民群眾的審美意識:講真求佳,樹德揚善,獻愛創美。

(9)、民間風俗習慣:(衣、食、住、行、樂、游、手工工藝等)

(10)、經濟適用,得體、合格、美觀、安全、熱烈、朴實。

九、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然觀,發展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然觀,發展觀是傳統文化和先進文化的凝結。

價值觀:在價值取向和價值認定中,要堅持勞動的凝結,要堅持真理,要堅持實踐標准;不能強調金錢、利益、權益、私交、實惠的凝結;要以勞動、服務、創造、奉獻論價值;強調社會價值、凈化價值。堅持理性的是非觀、公私觀、幸福觀、生死觀、審美觀、利益觀。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利;只有利他,才能實現義。

自然觀: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善待自然,保護自然,實現自然的生態平衡。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建設美好家園。

發展觀:人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可持續性發展;資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再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是無知識,無文化,無覺悟的表現;要搞知識經濟,高優化配置,搞均衡發展;真正明確發展是硬道理。

⑶ 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一章1~4課知識點

◇ 【知識整合】

一、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⑴、目的:為了進行有效的統治, 鞏固奴隸主國家政權。

⑵、分封的對象:王族、功臣、先代貴族;

⑶、諸侯的權利和義務:①、服從周天子的命令

②、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

③、在自己的封疆內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加強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有利於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有利於周朝開

發邊遠地區,擴大統治區域;.但後來出現了諸侯爭霸戰爭,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分封制逐漸瓦解,後被郡縣制所取代。(春秋戰國時期)

2、宗法制:

⑴、宗法制的基本內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

②、確立了嚴格的大宗、小宗體系。

③、由血緣關系的親疏,形成森嚴的「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制度。

⑵、特點:嫡長子繼承製(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分封制(互為表裡)。

⑷、實質: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

⑸、影響:穩固秩序,防止爭奪;鞏固分封制;宗法觀念成為傳統思想內容之一。

【拓展:宗法關系有利於凝聚宗族,強化王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級森嚴的宗族網,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3、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①、形成完備的分封制、宗法制,互為表裡維護統治。

②、族權與政權的合二為一,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

④、最高決策集團尚未形成權力的高度集中。

【拓展】

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關系及對西周統治的作用

①、關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為表裡,相輔相成。宗法制維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現。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內核和紐帶。

②、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為表裡,既防止貴族之間因為權力的繼承問題發生紛爭,又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維護貴族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與團結。既強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進地方之間的聯系。

⑵、宗法制對我國社會有什麼深遠影響?

消極:成為數千年封建統治者享受特權的憑借 ,傳宗接代,重男輕女的思想,任人唯親,裙帶關系……

積極:它形成了認祖歸宗的思想,構成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孝順長輩、恪守孝道…

◇ 【專題縱橫】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2、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1)、秦朝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機構,確保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統治,標志

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朝所沿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2)、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一,以及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國力增強,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國。

(4)、強化皇帝的專制權威,激化階級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三、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主要政治制度

⑴、漢朝郡國並行制

漢初:在地方這繼承秦朝的郡縣制,同時又分封諸侯王國,郡國並行制(漢景帝、漢武帝逐步削弱王國勢力)。郡設守,後稱太守,王國設丞相,分別作為郡和王國的最高行政長官。

⑵、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職能:三省:中書省掌決策(草擬頒發皇帝詔令) 門下省掌審議(審核政令) 尚書省(執行政令)。尚書省下設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戶部(戶籍、土地和賦稅)、禮部(禮儀、科舉)、兵部(軍政)、刑部(刑獄)、工部(國家工程建設)。

②、作用:相權一分為三,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了君權的獨尊,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補充:唐朝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又相互制約,提高了行政效率。)

⑶、元朝的行省制

①、原因:元朝的統一,統一後幅員遼闊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

②、內容:在地方設置行省,作為中書省的派出機構,行省之下設路、府或州、縣,對邊遠民族地區設置宣慰司進行管理。

③、意義: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行省制度是中國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2、漢到元政治制度的特點

①、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

②、從地方來看是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強,中央集權,地方分權。




四、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1、君主專制的加強

⑴、明朝廢丞相設內閣

①、過程:廢丞相,權歸六部(明太祖時期)。明太祖時設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明成祖時內閣制度正式形成。

【宰相制與內閣制比較:宰相,被制度賦予決策權,地位十分鞏固; 內閣,只是皇帝的咨詢機構,無決策權,升降由皇帝決定,對皇權起不到制約作用】

②、影響:中國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制度達到新高度。

【評價:A、廢丞相:①、廢丞相,權分六部,皇帝操權柄,有利於防止權臣專政,鞏固統治;有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②、缺少制約君權的機制,社會興衰維系於皇帝個人素質;有助於君主獨裁專制。君主專制發展到新的高度。B、設內閣:①、內閣不是中央一級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備皇帝顧問的內侍機構。②、大學士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③、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對皇帝起到制約作用。】

⑵、清朝軍機處的設置

①、時間、目的:清雍正年間,輔助皇帝處理政務。

②、地位: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中樞機構。軍機大臣均由欽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辦事。(軍機大臣基本職能:只是跪受筆錄,上傳下達,連建議權也沒有。)

③、特點:機構簡單、人員精幹、辦事效率高、保密性強。

④、意義:是封建社會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標志。

2、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積極、消極):

(1)、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有利於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

(2)、絕對君主專制,使皇帝的決策具有個人獨斷和隨意性的特點,難免出現失誤;絕對專制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盛行;極大地妨礙了社會進步,中國社會在近代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國家。

【拓展】:比較明朝的內閣制度與西方近代的內閣制度:主要區別:明朝的內閣是皇權專制強化的產物,它加強君主的絕對權力,保證君主對全國的統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的內閣是政治民主監督機制,有助於防止專制獨裁。

五、【專題知識整合】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特點

1、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演變過程

A、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演變過程:

☆ 形成——秦朝;

☆ 鞏固、發展、完善——從西漢到元朝;

☆ 空前強化(頂峰)——明清時期;

☆ 結束——1912年宣統下詔退位。

B、中央制度:秦漢: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漢武帝時中外朝制;

☆ 隋唐:三省六部制;

☆ 宋:增設參知政事為副宰相;

☆ 元:設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最高軍事機構);

☆ 明:明太祖廢丞相,權分六部;明成祖設內閣制;

☆ 清:雍正帝設軍機處。

C、地方制度:秦:郡縣制;西漢初期:郡國並行制;元朝:行省制度。

2、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歷史特點

A、君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消失;

B、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

3、中央集權制度的歷史作用與社會影響

作用:中央官僚機構日益完善並形成嚴密體系,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加強君權,削弱相權,中央嚴格控制地方行政,使地方服從於中央,有利於鞏固統一;

4、影響:

A、在君主專制制度下,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和司法者,不受任何約束和監督。這種絕對君主專制,使皇帝的決策具有個人獨斷和隨意性的特點,難免出現失誤。

B、絕對君主專制,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從,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難以實施有效的管理,助長了因循守舊之風。

C、造成官僚機構的膨脹,從而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盛行。

D、極大妨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造成了中國社會發展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國家。


望採納!

⑷ 高二上冊政治第一章文化與生活的重點和總結

第一單元 文化與生活
第一課 文化與社會
第一框 體味文化
1.文化現象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1)普遍性
①回顧人類社會發展歷程,文化現象無時不在。
②環顧我們身邊的生活,文化現象無處不在。
(2)特殊性
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區域的文化,無不呈現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2.文化的內涵
文化生活中所講的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3.文化的特點
(1)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2)每個人的文化素養,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知識文化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
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也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
(3)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3.文化的形式
(1)思想、理論、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都屬於文化。
(2)人們進行文化生產、傳播、積累的過程,都是文化活動。
4.文化的作用
(1)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2)文化的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3)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一個民族,只有物質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強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框 文化與經濟、政治(關系)
1.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
(1)經濟、政治決定文化
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
(2)文化反作用於經濟、政治
文化反作用於一定的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
①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別,又有先進與落後、腐朽之分。
②不同的文化,對經濟、政治的影響不同,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響不同民族和國家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③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2.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①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文化,科學技術、教育、人才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②文化產業迅速崛起,文化消費更加豐富,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③簡單地說,文化與經濟的相互交融是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
(2)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①從國內來說,隨著民主和法制建設的發展,人們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養。
②從國際來說,隨著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奉行霸權主義的國家,藉助文化滲透的方式,竭力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念,企圖削弱和取代別國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強權政治。世界范圍內的反霸權主義的斗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
③簡單地說,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是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
3.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1)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2)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於弱勢地位的發展中國家,不僅在經濟發展上面臨嚴峻挑戰,在文化發展上也面臨嚴峻挑戰。
4.我國應對文化挑戰的措施
我國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優先發展教育和科技,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課 文化對人的影響
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響
1.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與表現
(1)來源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表現
①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A.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階級、階層的人們,進行各種社會交往的方式,都帶有各自的文化印記。
B.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響,有的取決於價值觀念,也有的源於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等,人們交往方式的差異,見諸交往時使用的語言、符號、器物等,也見諸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舉止。
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A.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知識素養、不同的價值觀念,都會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影響不同思維方式的形成。
B.思維方式是人們在認識和實踐的過程中,在一定知識、觀念、情感和習慣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體現各種文化影響的思維方式,具有相對穩定性,反過來又影響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活動。
2.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
(1)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
A.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圍中,這些文化氛圍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
B.人們從事文化活動,或得到思想的啟示、精神的享受,或產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許多是發生潛移默化的過程中的。
C.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不僅能夠使人獲得一定的專業知識,增強勞動技能,而且能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情操上的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即使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發生的,也不都是消極被動、無目的地接受的。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熏陶的過程。
(2)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無論表現在交往方式、思維方式上,還是表現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個方面,都是深遠而持久的。
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是各種文化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1.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現
(1)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2)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而由此產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歷久不衰,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優秀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關系
(1)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
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2)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綜合探究 聚焦文化競爭力
1.文化競爭力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1)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2)國際經濟和科技競爭,越來越圍繞人才和知識的競爭而展開。
(3)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各個國家不僅面臨經濟發展的嚴峻挑戰,而且面臨著文化發展的嚴峻挑戰。
(4)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國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民族精神,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競爭力是維護經濟安全的精神武器
(1)現代科技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進了資本、技術、知識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的優化配置,給發展中國家以新的發展機遇。
(2)當前經濟全球化基本上是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世界經濟的「游戲規則」主要是由它們制定的,這使發展中國家面臨不平等競爭的極大壓力。
(3)冷戰結束後,國外敵對勢力把中國當作意識形態的主要對手,加緊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以實現西化、分化我國的政治圖謀。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顯得更加重要。
3.科技與教育在文化競爭力中佔有重要地位
(1)有關科技發展的指標,已成為衡量各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
(2)科技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成長靠教育。
(3)無論就提高經濟實力、國防實力還是增強民族凝聚力而言,教育都居於基礎性的地位。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作用。
(4)科學技術實力和國民教育水平,作為衡量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日益受到各國高度重視。

⑸ 視程度作了分析.整體來講,按照第一章演變的討論,不管怎麼美化,中國傳統文化

⑹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什麼是中國歷史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第5版)》主要內容簡介:為適應旅遊業的發展要求,滿足旅遊高等教育的需要,我們根據高等院校旅遊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學目標,在國家旅遊局人事勞動教育司的主持下,集合國內旅遊高等院校的眾多專家學者,自20世紀90年代起,先後出版了系列旅遊高等院校教材。該套教材出版以來,得到了廣大院校師生和業界的普遍好評,至今仍是眾多院校的首選教材,一版再版。迄今為止,該套教材不僅為眾多院校廣泛使用,而且是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一套高等院校旅遊專業教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中國歷史文化
第二節 中國歷史文化的創造者——中華民族
第三節 中國歷史文化的自然環境
第四節 中國歷史文化的社會經濟環境
第五節 中國歷史文化的社會制度環境
第六節 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
第二章 中國歷史文化傳播的媒介
第一節 中國的各民族語言
第二節 中國的各民族文字
第三節 中國的文房四寶
第四節 中國的古代書籍
第五節 中國的古代史學
第六節 中國的古代教育
第三章 中國的民俗文化
第一節 民俗文化
第二節 衣食住行民俗
第三節 婚姻家庭
第四節 節日娛樂
第五節 禁忌習俗
第四章 中國的宗教文化
第一節 中國的宗教信仰
第二節 中國的道教
第三節 中國的佛教
第四節 中國的伊斯蘭教
第五節 中國的基督教
第五章 中國的歷史古跡
第一節 中國文物及保護
第二節 中國古代建築概述
第三節 中國古代建築城市規劃與城防建築
第四節 中國古代宮殿、壇廟、祠堂建築
第五節 中國古代園林建築
第六節 中國古代宗教建築
第七節 中國古代橋梁及水利工程建築
第八節 石窟寺與摩崖造像
第九節 古墓葬
第十節 古遺址石刻及其他
第六章 中國的館藏文物
第一節 古玉石器
第二節 古陶瓷器
第三節 古青銅器
第四節 古木什漆器
第五節 古絲織刺綉品
第六節 古代繪畫
第七節 古代書法篆刻
第七章 中國的烹飪文化
第一節 中國烹飪概述
第二節 中國的地方風味菜餚
第三節 中國的少數民族風味菜餚
第四節 中國的仿古風味菜餚
第五節 中國的特殊風味菜餚
第六節 中國的風味小吃、點心
第八章 中國的特產文化
第一節 中國特產概述
第二節 中國的名茶
第三節 中國的名酒
第四節 中國的中葯
第五節 中國的工藝品
第六節 中國的花木盆景
主要參考書
第5版後記
……

⑺ 總結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一章1~4課知識點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政治制度
一、中國早期政治制度
1.了解先秦時期的王朝變遷:[夏 → 商 → 西周 → 東周(春秋、戰國) ]
(1)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
禹死後,其子啟奪得王位。政治權力由「傳賢」演化為「傳子」,「家天下」制度由此開始。夏朝統治維持了四百多年。
(2)後來商滅夏,商朝統治歷時六百年左右。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都鎬京,史稱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
2.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內容和影響
A西周分封制
(1)開始實施者:周武王
(2)基本內容:
①分封對象:將土地和人口分封給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後代等,成為諸侯。
②權利義務:享有世襲統治權;拱衛王室,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有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等義務。
③主要封國:魯、齊、燕、宋、吳
(3)影響:
積極作用:它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它使西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消極性:受封諸侯在領地內有很大的獨立性,隨著諸侯勢力的壯大,到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力量日盛,王權衰落,分封制被破壞。(春秋:楚王問鼎)
B西周宗法制
(1)含義: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的制度。
(2)目的: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維護奴隸主統治。
(3)特點:
①嫡長子繼承製(最主要特點)。
周王稱「天子」,世代以嫡長子相傳,餘子分封為諸侯;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長子繼承,其餘諸子分封為卿大夫;從卿大夫到士,也形成類似的關系。
②大、小宗關系: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最高領袖。 (政治上,上下級關系; 血緣上,兄弟關系。)
③宗法等級:形成「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四個宗法等級。
④血緣關系同政治關系相結合(家、國結合)
(4)意義:
①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②對後來中國社會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內涵體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觀念中(如注重家庭建設、提倡尊老愛幼、尊宗敬祖,重男輕女觀念、過分重視人情關系、人為劃分遠近尊卑等)。
★3.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徵:
(1)神權與王權結合(2)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3)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這些是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鮮明特點。
二、 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了解秦朝的統一
(1)原因:
①商鞅變法奠定秦統一的基礎; ②統一符合歷史發展趨勢;
③人民渴望國家統一; 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時間、策略: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遠交近攻」策略
(3)順序: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
(4)秦朝疆域:東臨東海,西到隴西;北達長城,南到南海;東北到遼東。
(5)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陽。
(6)意義:結束了長期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了解「始皇帝」的來歷
(1)名稱來源:
秦王嬴政滅六國後,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為了加強統治,採用「皇帝」稱號,自稱始皇帝,希望從自己開始,子孫傳承,永掌政權,創立了皇帝制度。
(2)特點:
①皇權獨尊——顯示了皇權的不可僭越(如「朕」「制」「詔」「玉璽」等詞)
②皇位世襲——顯示了皇權的不可轉移
③皇權至上——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核心
(3)影響:被中國古代歷代王朝所沿用,影響中國兩千多年。
[前221年,秦始皇;1912年,清宣統帝(溥儀)]
3.了解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政權組織。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個最高官職,史稱「三公」。
(1)「三公」職能:
①丞相——百官之首,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行政權,君權和相權的矛盾產生。)
②太尉——主管軍事(虛職)
③御史大夫——丞相助手,負責監察百官、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等。
丞相之下還有諸卿,分別掌管著國家的各項具體事務,是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三公九卿」通過「朝議」的方式參與朝政。
(2)「三公」制的實質:三公相互牽制,從而集權於皇帝。
4.理解郡縣制的建立和作用
(1)建立過程:春秋、戰國,開始出現 秦朝時,在全國推行。
(2)概況:
①郡: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郡的最高行政長官為郡守。
②縣:郡的下級行政機構,縣的長官是縣令或縣長。
③縣以下有鄉、里等基層行政機構,還有負責地方治安並兼管公文傳遞的「亭」。
(3)特點:
①實行了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
②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
(4)影響:
①加強了中央集權
②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③削弱地方割據勢力,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④奠定了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深遠)。
5.認識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的影響
(1)建立:秦始皇時期,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形成。
(2)核心:君主專制
(3)影響:
A.積極方面:
①加強了中央對地方控制,有利於國家統一、對初步奠定祖國疆域和中華民族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②有利於推動封建經濟文化發展。
③建立了地主階級對人民群眾的初步統治,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
④秦朝中央集權專制統治具有開創性,它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統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B.消極方面:
①皇權至高無上,容易導致暴政。
②地方自主性和能動性受到壓抑。
③皇帝的決策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難免失誤。
④助長官場因循守舊之風,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盛行,阻礙社會進步。
三、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了解漢朝的郡國並行制
漢初在地方上繼承秦朝的郡縣制,同時分封諸侯王國,郡縣制、封國制並行。
郡國並行制,一度影響到中央集權,漢武帝時期頒布「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割據勢力,形成大一統局面。
2.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
(1)三省: 中書省掌決策(草擬頒發詔令);
門下省掌審議(審核政令);
尚書省負責執行(執行政令)。
(2)六部:尚書省下設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戶部(戶籍、土地和賦稅)、禮部(禮儀、科舉)、兵部(軍政)、刑部(刑獄)、工部(國家工程建設)。
(3)特點: ①三省互相牽制,互相監督 ②分散相權,加強皇權。
(4)影響:
①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使相權一分為三,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了君權的獨尊;
②是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被歷代王朝所沿用。
(5)示意圖:
3.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權力的舉措
設中書門下作為最高行政機構,長官稱「同平章事」,相當於宰相。
為了制約相權,又增設「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事權和財權。
4.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1)概況:
①在地方上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共設10行省,行省長官由朝廷任命;
②大都及其周圍地區(河北、山東、山西),歸中書省直轄,稱之為「腹里」;
③設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區。
(3)意義:
①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②是中國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地方省制的開端。
4.古代選官制度的變化
(1)世官制:
我國夏、商、周時期實行的一種選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祿制」。根據爵位的高低授以不同的官職,由於爵位可以世襲,這樣就形成世官。
(2)察舉制:
漢武帝時開始實施、由下而上推薦人才為官的制度。孝廉成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徑。
西漢時主要是以才能和品德為推薦標准,東漢初重孝廉;但發展到東漢後期,門第族
望成為選舉的依據,使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發展形成並發展起來。
(3)九品中正制:
魏晉南北朝時期推行,標準是門第、出身,不注重才能。它使世家大族子弟壟斷高級官職。隨著世家大族的沒落,該制度無法繼續下去。
(4)科舉制:
①建立:隋朝時,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吏。隋煬帝時,政府開始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形成。②發展:唐宋元各朝繼承並完善了科舉制。
明清時期,演變成「八股取士」;清末「新政」時(1905年),科舉制廢除。
②意義:
積極性:①有利於打破世家大族對官場的壟斷;擴大官吏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
②把選官權從世家大族的手裡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③該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局限性:
明清八股取士,選拔的多是缺乏進取精神、創造意識的人,制約科技文化發展與社會進步。
四、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1.明朝廢丞相、設內閣
(1)廢丞相:
①原因:明太祖朱元璋鑒於宰相「專權亂政」,妨礙皇權行使,正式廢除丞相制。
②目的:加強君主專制
③過程:明太祖朱元璋時,廢中書省和丞相,權歸六部→秦以來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
④影響:中國歷史上延續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
▲中國的宰相制度設立於秦代秦始皇時期,廢除於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時期。
(2)設內閣:
①背景: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導致皇帝叢雜政務集於一身。
②經過:明太祖設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
明成祖(明永樂帝)時,內閣制度正式形成。
後來內閣的地位逐漸上升,有了專門的衙署和屬官,可以幫助皇帝起草對大臣奏章的 批復意見,稱為「票擬」,最後再由皇帝用朱筆批示裁定,稱為「批紅」。
③職能:內閣作為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
④影響: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它只是皇帝的咨詢機構,無決策權,升降由皇帝決定,對皇權起不到制約作用。
2.清朝設置軍機處
(1)設置:清朝雍正皇帝時,為辦理西北軍務設立軍機處。
(2)職責:軍機大臣由皇帝欽定,跪受筆錄、秉承皇帝旨意辦事,傳達詔令。
(3)特點:簡(機構簡單)、速(效率高)、密(決策封閉性)。
(4)評價:
不僅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而且使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3.明清君主專制制度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1)積極性:
①有利於各民族的團結與發展; ②有利於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
③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促進多統一民族國家的發展和鞏固。
(2)消極性:
妨礙礙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壓制民主思想的產生,阻礙中國社會進步,使中國社會發展大大落後於西方。
★ 古代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演變的脈絡和特點:
1.概念:
(1)含義:包含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兩部分。前者指:皇權至上,專制獨裁;後者指:地方無權,必須無條件服從中央。
(2)基礎:
①經濟:封建自然經濟 ②思想:(最初)法家思想,(後來)儒家思想
(3)發展歷程:
戰國,萌芽 → 秦朝,開創 → 漢、唐、元發展和完善 → 明清 頂峰
(4)兩大矛盾:①君權與相權的矛盾;②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2.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演變脈絡:
(1)中央政治制度:秦朝三公制→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設軍機處
(2)地方行政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縣制→漢朝郡國並行制→元朝行省制
3.演變特點:
(1)中央:君權逐漸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消失。
(2)地方: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
(3)制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發展完善。

⑻ 要有多高的文化素養才能寫好網路小說

目前正在寫小說,就是想寫我就能寫,並不是不負責的態度,反正火啦之後說明文筆好。不火也過過癮而已。從小文科好,寫起來倒不是腦殼痛,惱就惱在想法太多靈感太多但大綱實在是難弄。其實有時候知道劇情寫下來無非磕磕絆絆,就是語句串通不來。有時候還會洋洋灑灑寫下來那麼多字,越寫越覺得是廢話,然後再刪掉,,剛開始寫更新兩章,第一章一發就有一個收藏的,我看著可激動可感激,但第二天就又空空如也。

⑼ 高一 歷史第一章 總結

第1課 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
知識結構:
1.夏:出現公共權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點。
2.商:政治制度是內服與外服制度,具有濃厚的神權色彩。
3.西周: 分封制 定義:
目的:鞏固周的統治(奴隸主的統治)
主體:同姓親族
宗法制 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長子繼承製
內容:確立大宗、小宗體系
作用: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
工具:禮樂制度

第2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知識結構:
1.統一
(1)群雄割據 A.春秋爭霸 B.戰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2)統 一: 時間:前221年;人物:贏政。
2、中央集權的確立
(1)確 立: A. 「皇帝制」:皇權至上、皇位繼承製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縣制(地方)
(2)加強皇權的措施:制定官吏選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細苛、嚴密的法律。
(3)影 響: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統王朝制度基礎。

第3課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
知識結構:
1. 漢初郡國並行,導致諸候尾大不掉,引發七國之亂。
2. 漢武帝集權措施:建中朝、設刺史、頒布推恩令。
3. 藩鎮割據與五代十國:唐朝中後期,地方勢力增強,出現藩鎮割據局面;唐滅亡後,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五代十國是藩鎮割據的繼續和發展;這一時期,南方經濟得到較大發展;後周世宗改革,為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
4. 宋加強中央集權
(1)措施 ①收精兵:「三衙」、樞密院、原則;
②削實權:設通判、文臣任州郡長官;
③制錢谷:財賦大部分運往京師;
(2)影響 利:改變藩鎮割據分裂局面,加強中央集權;
弊:造成「積貧積弱」的後患。

第4課 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知識結構:
1.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
(1)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2)宋分割相權:設「中書門下」省(宰相辦公機構)、樞密院管軍政、「計相」管財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 丞相制度的廢除:明太祖誅殺胡惟庸,廢除丞相;明成祖設立內閣。
3. 清朝的軍機處
(1)清初: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
(2)雍正設立軍機處
A.特點:軍機大臣品級不高,受皇帝召見,跪奏筆錄
B.影響: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專制皇權高度發展

1. 君主專制特點:由君主個人全權佔有和控制整個國家機器,其統轄范圍內的任何人物對君主都是絕對隸屬和臣服的關系。
2. 中國封建制度發展的內在邏輯:一方面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另一方面各種權力結構和權力關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這一權力的軸心上。二者關系:中央集權與君主專制相輔相成,中央集權是君主專制的前提和基礎,君主專制是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其目的都是要從政治制度上保證中央政府的權威和君主個人的絕對權威。
3. 中央集權化進程大致體現在 :
(1)財政上,「利出一孔」,歸於中央
(2)剝奪地方人事權,官吏自帝出。
(3)司法上,法由帝頒,律由國掌。
(4)軍事上,「強干弱枝」,中央宏觀調配全國軍隊,皇帝總攬兵權
(5)意識形態領域,推行「別黑白而定一」的文化專制主義。
4. 君主專制的加強突出表現在相權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權力轉移和分散機制上。
秦漢:三公制度
隋唐:三省體制,則把相權一分為三,體現皇權的加強
宋朝:削弱宰相實權(三省長官沒有實權)
明朝:明太祖廢中書省,罷丞相不設;明成祖設內閣
清朝又設軍機處

5. 秦至清的中央與地方機構
朝代 中央機構特點 中央機構 地方機構
秦 傳承開創 三公九卿 郡縣制
漢 漢承秦制 中朝 外朝(三公九卿) 郡、國並行
隋唐 承前啟後,有所創新 三省六部 道州縣三級
宋 進一步加強 二府三司 路州縣三級
元 有新發展 一省二院 行省制
明 空前加強 廢丞相、設內閣 省府縣
清 達到頂峰 設軍機處 省府縣

6. 評價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使得整個國家都處於皇帝的一元化領導之下,皇帝具有絕對權威和至高無上的權力。正如美國費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樣:在這樣一個專政社會里,皇帝把教會和國家的職能集為一身,他是軍事也是精神的領袖,是行為的楷模和正義的主宰。他的全能總括了國家的一切主要職能,包括國家對於全人類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會政治殿堂前的帥旗。

(1)積極作用
它在維護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抵禦外來侵略、組織水利工程、發展社會經濟、防止分裂割據、加強民族交流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
(2)消極作用
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十分殘酷;導致了思想禁錮和文化專制主義,使科技的運用和發展受到抑制;為了爭奪皇權,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間不惜血刃;宦官專權、外戚干政是君主專制統治的伴生物;在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以後,它還束縛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延緩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而當時西方許多國家則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從而有力地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中國社會的發展步伐,從此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從而埋下日後被動挨打的禍根。

第二單元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兩條線索,一是希臘、羅馬的政治體制演變;二是羅馬法的制定與演變。注重三個重要知識點:一是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二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三是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三要形成一個觀念:西方政治文明的源頭,在於古希臘和羅馬。無論是古希臘的民主制,還是古羅馬的共和制與元首制,無論是他們創造的法律制度,還是哲人們的政治智慧,都給後人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

第5課 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知識結構:
(一)愛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宮建築、象形文字
2.邁錫尼文明:王宮、衛城、王室陵墓、線形文字B、尚武好戰
(二)黑暗時代:300年
(三)城邦時代
1.城邦的定義:前8~前6世紀,一種國家形態
2.城邦殖民
原 因:多山多島、人多地少;航海業發達
影 響:促進發展,開拓眼界,為創造自己的獨特文明奠定了基礎
城邦特點:小國寡民,各邦長期自治
政治類型:貴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第6課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識結構:
1. 發展歷程
君主制:終身制、世襲制
貴族制:集體領導的任期制、選舉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倫改革將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軌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確立。
2. 特點: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通過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和民眾法庭等機構的設置來體現其特點)
3. 評價:創造了一系列民主運作的方式,有利於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才智,為後世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隸、他國公民和婦女沒有享受到民主權利,了這一部分成員的自身發展能力。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又是社會不估的暴力機器。

第7課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知識結構:
一、政制發展
1. 共和制
(1)貴族共和制:由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三層機構組成
(2)保民官的設置:監督政府,維護平民利益
2. 帝制
(1)元 首 制: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
(2)君主統治:公元3世紀,戴克里先
二、法律制度
1.《十二銅表法》
背景:共和國時期平民長期斗爭的結果
內容:基本上是習慣法的匯編,維護了貴族利益。
評價:沒有給平民帶來多少好處,但仍是平民的勝利;貴族再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始終是羅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會》
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查士丁尼學說匯纂》《查士丁尼新敕,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查士丁尼法典》
對羅馬法的評價:以《十二銅表法》為開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為總結的羅馬法,是世界史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後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一條線索:從新航路開辟到工業革命,從英國到德國,在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後都建立起以議會的設立為標志的資產階級政治統治。把握四個重點:一是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二是美國1787年憲法的誕生與聯邦政府的建立;三是法蘭西共和制的確立;四是德意志統一的完成與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發展。 理解一個重要觀點:盡管英、法、美、德各國民主政治發展程度不相同,但在形式上都建立以議會為核心的代議制度,並且議會的權力在不斷發展。

第8課 漸進的制度創新(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和發展)
知識結構:
一、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大憲章》:給王權設定了界限
2.《權利法案》
背景:1688年「光榮革命」
內容: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明確限
影響: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從人治走向法治)
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1. 1721年,羅伯特•沃爾波成為第一任首相
2. 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
3. 兩黨制逐漸形成,首相和內閣從多數黨中選出
三、民主化趨勢:1832年議會改革法,擴大的選舉范圍,確保資產階級民主正體穩定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第9課 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美國的新體制)
知識結構:
一、聯邦憲法的制定
背景:鬆散的州際聯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制定了1787年憲法
原則:中央集權原則;分權制衡原則;民主原則
發展:1789年制定出憲法的前10條修正案
二、聯邦制的鞏固
1. 1787年聯邦憲法頒布後,美國建立了聯邦制國家,政體為資產階級總統共和制,但州權主義觀念仍很活躍。
2. 內戰結束後,美國憲法修正案進一步肯定了聯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國家的統一,鞏固了聯邦的統一。
三、兩黨制的形成和發展
1.兩黨製成為美國分權制衡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美國的兩黨有其截然不同的歷史傳統和基本群眾;
3.兩黨操縱著美國生活的政治選舉。

第10課 走向共和的艱難歷程
知識結構:
一、共和國的建立
1.法國大革命
①1789年法國制憲議會通過《人權宣言》
②1791年9月,制憲議會頒布1791年憲法,規定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2.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792年9月,國民大會宣布法國為共和國
二、政體的曲折發展
1.1804年,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2.1848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
3.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
三、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1875年1月,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法國為共和國,標志著法國共和政體的最終建立。

第11課 民族國家的統一之路(德意志的統一之路)
知識結構:
一、德意志國家的統一:
1.統一的背景:德意志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使德意志境內各地經濟連成一體
2.統一的方式:王朝戰爭
3.統一的標志:1871年德意志帝國的成立
4.統一的意義:結束割據局面,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使德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二、德意志帝國的統治
1.德意志帝國憲法帶有濃厚專制色彩的帝國憲法正式頒布
2.德意志帝國的統治: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
三、「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國」
1. 一戰後,德意志帝國覆滅
2. 1919年8月,魏瑪共和國建立(沒有共和主義者的共和國)
3. 20世紀30年代德國建立起法西斯專政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學習本單元,要把握兩條基本線索:從鴉片戰爭開始。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伴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中國各階層勢力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中華民族奮起。五個重點:鴉片戰爭及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日甲午戰爭及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五四愛國運動。理解兩個觀點:落後就要挨打;中國人民堅貞不屈,最終勝利一定屬於中國。

第13課 鴉片戰爭
知識結構:
一、鴉片戰爭
1.原因:1840年6月,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戰爭,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
2.經過:1842年,中國戰敗,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3.影響: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中國被迫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產品銷售市場、原料產地;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英法為了擴大在華利益聯合發動戰爭,中國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三、清政府的變化
1.權力結構:設總理衙門、總稅務司、同文館。
2.思想:官員出現了林則徐、魏源等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新思潮;奕欣、張之洞等人發起的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洋務運動。

第14課太平天國運動
知識結構:
一、 運動的興起
1. 背景:人禍(外國侵略者及清政府給人民造成極大痛苦)、天災(自然災害)
2. 准備: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會)
3. 開始:1851年金田起義
二、 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全盛時期的事件:
1. 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權與清政府對峙)
2. 北伐西征(軍事全盛)
3. 《天朝田畝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會
評價:進步性(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要求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局限性(沒有真正實行過,因為一沒有安定的環境,
最主要是絕對平均主義,違背了歷史發展規律,是空想,根本無法實施)。
三、 天國的衰敗
1.天京變亂(由盛轉衰)
2.重建領導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4.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
⑴它掃盪了王朝秩序,沖擊了舊綱常名教,動搖了清朝統治的政治基礎;⑵它表達了農民群眾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國第一個具有發展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資政新篇》;(3)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勢力。

第15課 從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
知識結構:
一、中日甲午戰爭和民族危機的加深
1.戰爭爆發的原因
2.爆發及經過
3.影響
4.民族危機的加深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各階層都以自己的方式開展救亡愛國的運動,有清政府的軍事改革、愛國知識分子的維新變法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發起辛亥革命、農民階級的義和團運動
二、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
1.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民族危機嚴重。影響:)
2.八國聯軍侵華(時間、目的、影響)

第16課 辛亥革命
知識結構:
一、 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 興起的背景
2. 興中會的成立與同盟會的建立
3. 革命派與立憲派的論戰
4. 發動武裝起義
二、武昌起義及其對全國的影響
1.武昌首義和湖北軍政府的建立
2.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三、民國的建立和帝制的終結
1.中華民國的建立和《臨時約法》的頒布
2.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成果
3.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17課 五四運動
知識結構:
一、運動爆發的原因(國際、國內)及導火線
二、過程(兩階段,前後期的主力運動中心)
三、意義(五四精神)
第五單元
把握一條基本線索: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無論是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以及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都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息息相關,反過來它們又在實踐的過程中,。印證、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突出四個重點:一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基本理論和意義;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歷史條件、政權的性質、失敗原因和教訓;三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重大歷史意義;四是中共成立的歷史條件、內容及意義;革命統一戰線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過程;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及意義;土地革命。理解一個重要觀點:馬克思主義在指導各國革命實踐的同時,又通過各國的實踐印證、豐富和發展了自身。
第19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知識結構:
一、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
二、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1.《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
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意義:成為國際工人階級斗爭銳利的思想武器,促進工人運動蓬勃發展。
三、巴黎公社
1.公社建立的背景
2.公社政權的性質

第20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知識結構:
一、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
二、革命的前奏
1.二月革命(結果、性質)
2.四月提綱
三、十月革命的過程
1.開始
2.結果
四、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歷史意義

第21課 新民主義革命與中國共產黨
線索:
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社會變革產生的影響
1.中國一大(中共誕生)、中共二大(指明中國革命的任務:反帝反封)、國共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南昌起義(建軍)、井岡山道路(找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努力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礎)、堅持全面抗戰路線(抗戰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領導人民解放戰爭(結束國民黨獨裁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當家作了主人)。

第六單元
把握一條線索:我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首先是從鞏固新生政權開始的;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建立起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政治制度,構成中國政治體系的基本框架,但政治建設既有曲折又有發展;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歷史發展的潮流。總之社會主義建設並不是一帆風順,它既有曲折又有發展。突出三個重點: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頒布;二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基層民主制度;三是「一國兩制」的構想,香港、澳門回歸和解放台灣問題的意義。理解一個重要觀點:政權的鞏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發展、祖國的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

第22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線索:
一、新中國的成
1. 新政協會議(新中國成立的籌備會)
2. 新中國的成立
二、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1. 《1954年憲法》中國政治制度基本建立起來(規定我國的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其他一些重要制度)
2. 中國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人民代表大會制
(2)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第23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線索:
一、「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破壞(曲折)
二、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發展)
1. 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的成就
2. 基層民主選舉

第24課 祖國統一的潮流
線索:
一、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形成、含義)
二、香港、澳門的回歸(一國兩制構想的實施)
三、海峽兩岸關系的新發展

第七單元
理清一條線索:二戰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瓦解,六起七十年代以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出現並加強。把握三個重點: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過程及其主要對抗形成「冷戰」興起的原因和表現;六七十年代以來西歐的聯合自強、日本的崛起,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中國的振興等多個力量中心的出現,使世界格局開始從兩極對立走向多極化;當今的世界格局正處在新舊交替之中,多極化趨勢加強。
形成三個觀點和認識:20世紀世界格局經歷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多極化趨勢三次大的變動,每次新舊格局的交替,都有一個緩慢的過程;當今世界格局還沒有完全形成,多極化只是一種趨勢,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根源於世界經濟力量的多極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漸明朗,九十年代初兩極格局瓦解,多極化趨勢更加不可逆轉。

第25課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知識結構:
一、「冷戰」的興起
1.「冷戰」興起的背景
2.「冷戰」的表現
(1)杜魯門主義的出台(興起的標志)
(2)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3)北約和華約的建立(兩極格局的形成)
二、「冷戰」時期的「熱戰」
1.朝鮮戰爭
2.越南戰爭

第26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
線索:
一、歐洲共同體的形成
1.形成的背景
2.過程
3.影響
二、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1.日本經濟迅速騰飛的原因
2.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3.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三、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1.興起的背景
2.興起的標志
3.含義及宗旨
4.意義
四、跨世紀的世界格局
1.蘇聯解體與兩極格局瓦解
2.緩和與動盪並存
3.多極化趨勢加強(多極化趨勢的表現、意義)
第27課 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國外交
時間 主要對手 外交政策 外交活動

50年代
美國
三大政策,一邊倒 1.中蘇友好
2.獨立自主
3.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提出、實踐)
60年代 蘇、美 爭取兩個中間地帶
70年代 蘇 三個世界,一條線 1.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
2.中美關系的改善、中日建交(1972年)
3.中美建交(1979年)
80年代 霸權主義 兩個重要轉變 加強與世界各國及組織的經貿交流與合作、參加各種經濟組織(WTO、APEC)
90年代以後 霸權主義 多邊外交

是全書的哦
給我哦

閱讀全文

與第一章歷史文化素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