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洛陽的歷史簡介
洛陽,因為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起,歷史上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時間長達1500多年。悠久的歷史留給洛陽光彩奪目的文化遺產和取之不盡的旅遊資源。
『貳』 關於洛陽的歷史故事
關於洛陽的歷史故事:
伊闕,是伊河流域的最後一段峽谷,由熊耳山東端懸崖和嵩山西端峭壁夾峙而成。它南臨伊川盆地,北系洛陽盆地,為兩個盆地間之咽喉。因其兩山對峙,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被稱為「伊闕」。
與其它峽谷不同,伊闕所系的兩個盆地幾乎處在一個地平面上,因而這個峽谷幾乎不見落差。
伊水從上游山區瀉出,進入低平的伊川盆地,形成幾度彎曲,經過狹窄的伊闕水道緩緩北流,至洛陽盆地腹部與洛水匯合成「伊洛河」。伊洛河繼續向東北流,至盆地邊緣的神堤穿過黃土丘陵溝谷,注入黃河幹流。
伊水、洛水滋潤的兩個盆地,土質肥沃,自流灌溉便利,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是著名的兩大糧倉。散居在嵩山周圍的崇部落是開發這兩個糧倉的主人。以兩個糧倉為經濟支柱,崇部落是當時「萬國」之中經濟實力最強者。
距今約4000多年,由於氣候變熱,西部高山冰雪融化,黃河流域大小河流暴漲,發生了上古史上史無前例的洪水大災難。黃河中游南岸的伊川盆地、洛陽盆地成了重災區。伊河在伊闕之南的伊川聚成湖海,洛河在伊闕以北、神堤之南的洛陽盆地匯成汪洋。
湖海汪洋淹沒了崇民的家園、良田,阻絕了崇民的交通,威脅著崇民的安全:為了生存,崇部落在首領鯀領導下,與洪水展開了殊死的搏鬥。由於鯀治水失當,處處防堵,治水九年不成,還造成重大損失。部落聯盟首領舜按律行事,將鯀處死。
鯀的兒子禹,處事謹慎有謀略,悉心為公不辭勞苦,在崇民中享有厚望;為發揮崇部落治水的骨幹作用,帝舜令禹繼承父職,為崇部落首領。
禹繼首領之位後,首先要解決的是威脅祟部落生存的伊洛水患問題。他登上高山,舉目望去:伊河受阻於伊闕,洛河受阻於神堤,兩個咽喉造成了兩個陸中海洋;欲使兩處湖水消退,必先疏通兩個咽喉部位。鑒於伊闕是石質峽谷,神堤是土質溝谷,禹決定先易後難——先治洛後治伊。
他率眾北赴神堤,掘溝挖谷,拓寬疏通神堤水道,十日之後,洛川之水瀉人黃河,洛陽平原重見天日。此後,禹揮師伊闕。由於伊闕水道太狹,即使洛陽盆地湖水瀉去,伊水出伊闕的流量仍然不大。而要疏通拓寬這岩石峽谷,僅憑他們的石制、銅質工具談何容易!
禹愁眉不展,在伊闕山上轉來轉去,驀然間,一顆斗大的石頭被蹬動,那石頭向山下滾去,接著發出一聲巨響!禹十分驚訝,尋聲趕到崖底,只見一個山洞被砸毀。原來,這伊闕山下有許多溶洞,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峽谷底部。由於長氣水浸和風蝕,這些溶洞質地鬆脆,一經重擊,便成碎石。
這一發現,使禹感奮不已,他立即調動人馬,一部分持石錘、銅釺打擊溶洞;一部分搬運碎石,清理谷底。他身先士卒,揮動大錘,砸擊之聲震撼峽谷。
這是華夏先民力戰洪水的英雄史詩中扣人心弦的一幕:
一個個溶洞被銷毀,一筏筏碎石被運出,一月之後,奇跡出現,湖水從峽谷中呼嘯而出!急流搬走了峽谷中淤積的泥沙,急流動搖著失去溶洞根基的懸崖峭壁,破裂後的岩石不斷落人急流被捲走,狹窄的伊闕逐漸開闊,久積的湖水迅速消退,伊川終於亮出了肥壤沃土。
伊河象一條玉帶從伊川盆地伸向洛陽盆地,在伊洛平原上靜靜地流淌。
久困於嵩山的崇民們終於重返伊洛平原,恢復了他們的自流灌溉農業,一年後,伊洛平原上五穀豐登,人丁興旺,呈獻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2)洛陽歷史發展脈絡擴展閱讀:
打開塵封的歷史畫卷
洛陽從史前時期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到夏、商、周三代,從氏族社會到3000年間迭相更替的封建王朝,文化淵源一脈相承。源於洛陽的河洛文化體系影響著整個中國的文化脈絡。
自夏朝起,先後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歷時三四千年,積淀了以五大都城為代表的古城遺址,以龍門、白馬為代表的佛教勝跡,以北邙山為核心的貴族墓地,以傳統文化為內涵的名人故里等。它們都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透過風霜雪雨熠熠閃耀著華夏歷史文明的光輝。
截止到1996年,洛陽的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家級8項,省級54項,市縣級1074項,一般文物不計其數。僅洛陽出土的文物數量就占河南省的1/3,約佔全國的1/13,堪稱「地下文物寶庫」。
其龍門石窟、五大都城城址(夏、商、周、漢魏、隋唐)、白馬寺等都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另外洛陽自然資源也別具特色,正在建設的小浪底水庫區、黃河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等,都是生態旅遊中的精品。
漢魏洛陽城位於洛陽市與偃師縣、孟津縣的相鄰處。早在東漢以前,西周成周城曾修建於此。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又一次將都城建立在此。東漢以後,曹魏、西晉也曾建都於此,「永嘉之亂」洛陽城毀於戰火,北魏孝文帝再次將都城遷至這里。
漢魏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政治、軍事、民族沖突頻繁的時期,以漢魏洛陽城為背景,既有中原漢臣的雄才大略,也有草莽英雄的赫赫神威;既有文壇俊秀的不朽篇章,也有影響世界的科技發明。
這一切不但使漢魏洛陽城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而且使留在這里的不僅限於城市遺址,還有許多文化、科技遺址。
『叄』 洛陽的歷史淵源
這題簡單,我就是洛陽人,呵呵
洛陽這個城市實際上建成很早,至少在殷商時代就版應該有了,權不過因為沒有史料記載,還沒有確鑿證據。周代的洛陽叫「洛邑」,邑,也就是城的意思
之所以叫洛陽,是因為這座城市南面臨著洛河,北面臨著邙山。古人唱罷山南水北的地帶稱作「陽」,而山北水南稱作「陰」,除了洛陽外,類似的還有渭陽(渭河北面),衡陽(衡山南面)等等
『肆』 河南洛陽的位置與歷史經濟發展
位置: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伊河、洛河之間及附近。
歷史:由周公營建,建於公元前12世紀,是八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洛陽具有厚重的歷史積淀,見證了中國古代的興衰歷程,正所謂: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
經濟發展:
歷史上,九朝古都的洛陽,曾經長期是全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宋代以後逐漸衰落。新中國成立後,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復興,具有一定的實力,但已無法進入一線城市行列。
洛陽是國家「一五」建設的重點城市之一,曾有5個重點項目。構成了洛陽工業城、科技城的主要基礎。
經濟數據
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2321.2億元,比上年增長13.2%。三次產業結構比為8.1∶60.1∶31.8,全年工業增加值1243.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014.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19.4億元,比上年增長29.4%。利稅總額和利潤總額分別達到356.7億元和189.4億元,分別增長28.7%和39.6%。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8.8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全年進出口總值15442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7.7%。全年全口徑財政收入376.7億元,比上年增長38.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7.3億元。
工業科技
大中型骨幹工業企業集中,擁有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輕紡、食品等6大支柱產業,洛陽一拖、洛陽浮法玻璃、大陽摩托、HJD04程式控制交換機、白馬棉紗、牡丹銅材等一批國際國內名牌產品。洛陽科技實力雄厚,國家級科研院所14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工程技術(企業)研究中心6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級工程實驗室1個。現有「兩院」院士5名,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20%。洛陽先後被命名為「中國製造業名城」、「新材料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 洛陽是航空航天領域企業的集中地,眾多中央企業企業,比較著名的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中航光電、中鐵隧道集團、中航鋰電、中鋼洛耐、中鋁洛銅、中建洛玻、中信重工、中船重工、中硅高科、中國一拖、中集凌宇、中色科技、中油一建、中德重工、河柴重工、洛陽石化、萬基控股、洛陽伊電、洛鉬集團、兵裝集團下屬北企集團、大陽摩托等,它們處於行業尖端水平,引領我國航空航天和中國製造業的發展。
以上,希望對你有用!
『伍』 求洛陽歷史簡介
以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較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
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 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 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
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 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
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 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
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 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 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 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
隋唐城麗京門景區
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很可能是唐朝中後期設置的),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圍。 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 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 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范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 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 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
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1932,日軍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
1948年,洛陽解放,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並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
『陸』 洛陽為何有近三千年的歷史
沿黃河東去,在大河南岸,洛水之陽的平原上有座被稱為十三朝古都的大城,這便是洛陽。四水穿流而過,藍天白雲覆蓋巍巍古城。
殷、商兩代,屢屢遷都,傳說中的都邑於今何在,至今也不能盡數說得明白。遷都的原因一是要化解統治者上層的尖銳矛盾。新王往往借遷都壓抑舊勢力,穩固和張揚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當時經濟水平的低下。一個地方長久做為都邑,使脆弱的農業經不起社會特別是統治者無休止的索取,因此不得不遷新都,以便社會經濟活動的順利展開。然而,當時的條件又不允許大規模長途遷徙,所以,都邑搬來搬去,都是在安陽、洛陽附近游弋,離不開這肥沃的中原。於是,如今的洛陽一帶,處處塵土掩坍殿,夜夜星月照圮城,遺跡遍地,蔚為壯觀。新建的商城博物館更將地下的珍寶陳列在眼前,令人痴迷。那青銅、陶瓷文化的彩光,讓古老的商朝活躍在現代人之前。當然,如何把考古的成就與今人素質的提高和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融為一體而超越經濟的籬笆,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商紂王的朝代為周武王消滅,周原是黃帝的後裔起於陝西咸陽附近的岐山,姬姓。公元前1027年,武王伐紂,建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當時,象徵國家政權的「九鼎」卻在洛陽,使洛陽成為西周王朝的陪都,名為東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為避犬戎之亂遷都洛陽,史稱「東周」。
東周的洛邑,是當時世界的名都,真正是富冠海內,令人永久敬仰的古代哲學家老子曾為商邑國家圖書檔案典籍館館長(守藏室吏、柱下史)孔子千里投學向老子求教於萇弘,至今洛陽老城東關大街還有一道「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碑」。一位當時名滿天下的教育家、哲學家,肯於殫精竭力步行千里來問學,不能不令人肅然起敬。這通碑在潑向孔子的污水中兀立,很有點「水落石出」的意味,證實了一位平凡的偉人是經得住歷史的說三道四的。戰國時合縱家蘇秦生於洛陽東南太平庄,這位靠智慧與口才、膽略吃飯的人物,頗可以作為那個時代社會風氣的代表。智識者要依靠權貴的權力,權貴者也靠智識者的知識。智囊團和傑出的謀略幕僚在政治的風雲中從來是不可或缺的。只要這智謀者是為民為國的,他們都可以在時代的浪濤中游泳。當然,也要有權貴者的肚量氣度與魄力,能用人,敢用人,會用人,否則,智者還沒游泳就會被權力的浪濤淹沒。所以唐朝詩人賈島路過蘇秦墓時感慨萬端,寫下一首頗為凄涼的詩,「沙埋古篆拆碑文,六國興亡事系君;今日凄涼無說處,亂山秋盡有寒雲。」
秦始皇統一中原,劃天下為四十郡,洛陽稱三川郡。呂不韋曾被封為文信侯,食十萬戶,他的封地就是洛陽這地方。
洛陽文化的發達,當在東漢以後,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大亂,群雄蜂起。劉秀乘機起兵,統一全國,建都於洛陽,史稱「東漢」。那時,洛陽建立了規模空前的國立最高學府--太學,學生曾達到3萬餘人,很像今天的一座大學。考古發現這座太學的規模令人瞠目。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孫權殺死了關羽,把「關老爺」的頭送給在洛陽的曹操。曹操的氣量要比傳說中的大許多,他以王侯之禮葬關羽首級,明代又修建墓宇,稱之為關林,今天成了旅遊之地。憑弔古跡,你會覺得輿論的力量有時真也大得很,竟將一位俊傑曹操說成白臉的奸雄。而在歷史上並沒什麼了不起作為的關羽卻成了享盡尊榮的「武帝」,這奧妙夠好好研究一番的。「關羽崇拜」這一橫跨中華民族各支系,豎穿歷史千數年的人文現象是中華文明史上一個重要的課題。
曹操死後,魏建都洛陽。晉也在此建都。文學家左思的《三都賦》據說構思十年,一朝問世,競相傳抄,於是留下「洛陽低貴」的美談。西晉陳壽在洛陽寫出《三國志》,張華寫出《博物志》。西晉之後的北魏也建都於此,北魏的龍門石窟也是使洛陽一帶昂首挺胸的文化瑰寶。
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在洛陽另建新都。他的兒子隋煬帝則以洛陽為中心,修了一道南達杭州,北抵涿郡(北京)的大運河,一路煙波浩淼,長達2000餘里,雖有勞民傷財之過,卻也留下了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的世上罕見的大工程。如今,南運河有舟楫之便,灌溉之功;北運河卻未能通航,相信總有一天,人們會從北京登舟,游覽兩岸風光,直抵蘇杭,那時候,我們或許會更全面地理解暴君隋煬帝。
大唐以來,洛陽地位漸次低落。但武則天這位歷史上傑出的女性卻格外看重洛陽。她取得政權後,將洛陽立為「佛都」,常常「臨幸」洛陽,寫詩著文,她曾有詩描寫嵩山,說「刀刃高崖藏日色,千尋幽間浴雲衣」,大約唐朝詩風勁吹,使得這位才女也下筆不凡,絕不像今天的影視劇里描寫的那樣,只是個色迷迷專橫跋扈的女皇帝。武則天死在洛陽上陽宮,時年82歲。她與高宗合葬於陝西乾陵,那無字的石碑讓她永久地招人議論。洛陽自然是唐朝詩人歌詠之地,有西域血統的白居易甚至定居在此,終老一生,留下他的墓與詩一道讓人憑吊與品味。
唐後的幾個小朝廷,也有的建都於此,但都不如宋朝的開國之君趙匡胤,更有影響於洛陽,因為有傳說他是洛陽夾馬營人。(又一說其為涿郡人)北宋許多重臣,如呂蒙正、司馬光、文彥博、富弼、歐陽修等大多終老洛陽,大約是欣賞洛陽的牡丹。
從洛陽到開封,我們進入了黃河文明的又一高峰,黃河文明經歷了關中文明和伊洛文明,在黃河上游、中游孕育、發展,以凝重、粗獷、渾厚,豪放的風格,創造了漢唐文明的高峰。當黃河文明的中心移到中原地帶之後,廣闊無垠的沃野又為黃河文明增添了嫵媚雅逸的色彩,以開封為中心的東京文明成為汪洋恣肆的市民文化的開端,也完成了漢唐以來中外文化交融的過程,使東京文明成為黃河文明的第三個高峰,進入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東京文明的輝煌期是在北宋(公元960-1126)作為中原統一王朝大宋的國都,東京汴梁(開封)是那個時期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城,人口竟達150萬人以上,即使在今天,這也是不小的數字。
開封又名汴梁,還有過啟封、大梁、浚儀、東京、汴京、祥符等名稱。開封有久遠的歷史,它附近也有早期文明的遺址。
開封形成城市大約在西周的時代,傳說是周文王之子畢公高所築。春秋時鄭庄公(前743-701年)命大臣鄭邴築「倉城」位置在今開封城南,定名為啟封。這是開封建城的信史,後來,漢代為避景帝劉啟之諱,將啟封改為開封,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戰國時代,原在山西安邑建都的魏國,為避強秦,於公元前364年遷都大梁(即今之開封)從此開始了開封作為名都的歷史。
大梁時代,開封與齊都臨淄,趙都邯鄲、楚都郢都、秦都咸陽等齊名,梁惠王招賢納士,銳意進取,使大梁城內商賈雲集,東轂相接,經濟相當繁榮。
亞聖孟子曾在大梁對梁惠王宣講仁義王政,「王顧左右而言它」,不願聽亞聖的意見,於是「顧左右而言它」,便成了流行至今的成語,但這並不能減弱孟子的光榮。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 那時的信陵君府是座闊大的宅邸。130多年的魏都大梁,已經有了很像樣子的大梁文化。可惜,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攻魏決河水以灌大梁,使戰國名城毀於洪水,大梁城的遺跡僅有梁惠王的墳冢默默地矗立荒野,這是開封第一次遭黃河滅頂之災。
從那時起,悠悠數千年,開封度過了最沉悶無奈的歲月,公元前168年,西漢文帝封子劉武為梁孝王,開封曾有過一度發展,梁孝王修築的梁國算是那時的一個傑作。漢代大文學家枚乘和風流倜儻的司馬相如曾在這里流連賦詩,也算是開封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魏晉時期,曹操主要在洛陽一帶活動,但他大開汴河以通江淮,使漕運通暢,也給開封地區位置的提升創造了條件。南北朝時期佛教大熾,開封地區寺院眾多,佛事不斷,大相國寺就建於那個時代,至今成為開封城的象徵性建築之一。
開封真正的勃興是在北宋年間。公元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開封城北40里的陳橋驛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兵不血刃就改朝換代的事變。宋朝定都東京,在開封府下又設祥符縣治,於是一城內一府一縣的格局一直沿襲至民國初年。經宋太祖、太宗兩世皇帝的努力,天下大亂的局面得以結束。中原統一昇平,商品經濟獲得極大發展,東京成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名城。稠密的人口使市場愈加繁榮,漢唐以來的都市坊市制被打破,而且戰亂既久民心思和,加上統治者的倡導,北宋的民風為之一變,使活潑恣肆、濃歌艷舞、競富斗奢成為一時之尚。開封城內勾欄瓦舍等游藝場所如春筍遍地,商鋪店號、酒樓飯庄林立於長街短巷,處處羅綺,天天飄香。達官貴人,富商巨賈或流連花衢柳巷,或弦歌在茶坊酒肆,就是一般市民也醉心於安泰與歡樂。這種活潑的市民文化由此開端到明代而漸入高潮,從《水滸》到《金瓶梅》、《紅樓夢》都可窺到這種市民文化的端倪。
開封,水網如織,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四河貫城。橋路遍布城中,舟楫往還市內。不僅使大宋與吳、蜀、晉、齊海內四方交通商賈,而且與海外異邦商人、使節、宗教界人士禮尚往來。北宋的東京是一個開放性的世界商業大都會。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太平盛世東京城內水陸商業生活的真實寫照。那無言的畫面直到今天還彷彿縷縷不絕地傾訴往昔的繁盛。由此,還可知道,北宋的造船、造橋技術在當時執世界之牛耳,《清明上河圖》中的幾座拱橋,是令人瞠目的寫照,而今日被福建省博物館展示的北宋商船更令人叫絕,那時已經盛行隔水密艙技術,而西方學會這一技術則在800年以後。
對世界人類發展起決定作用的中國四大發明,除造紙一項外,其餘三項都在北宋破土而出,那時,中外交通,已由漢唐時代的陸上絲綢之路轉向東南的海路,北宋的船隊開始裝備指南針(羅盤)駛向了廣闊的海洋。火葯的出現,使得中國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擁有熱兵器的國度,除了燃放色彩絢麗的禮花之外,宋朝已經有了火炮,《水滸》 中梁山泊義軍攻城拔寨施放火炮,那位能工巧匠「轟天雷」,燃放的絕不會是「二踢腳」。活字印刷使經文、著述得以保存流布,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發展。北宋商人使用的全世界最早的有價證券「交子」,說不定就是活字印刷在紙或帛上的流通貨幣。
北宋執行相對寬容大度的政策,訂立了一整套文官制度體系,又實行科舉考試,施行「優待知識分子」的政策,「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英國將它的考試及文官制度全盤照抄以至於今,而其它國家又從英國轉抄而去。
北宋的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使北宋成為漢唐的以來又一個璀璨的文明高峰。深邃精妙的哲學,風采灼灼的文學,通達厚重的史學,相互促進的宗教,在一種大度寬載的氣氛中得到發揮。有宋一代文化上的雍容博大又婉雅俊逸的特色讓今人猶自稱羨不已。那一顆顆使明星暗淡的名字,同漢唐以來的俊傑一樣是我們民族的驕傲:蘇軾、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范仲淹、曾鞏、周敦頤、晏殊、梅堯臣、柳永、李清照、米芾、張擇端、沈括、程頤、程灝 、包拯、寇準等等各自給中華文明的寶庫刻下自己的印痕,北宋東京文明是一個令人仰視的高峰。
然而,北宋科學、經濟、文化的繁榮無助於它的軍事,由於開封地處平原無險可據,東京城內數十萬大軍的長期駐扎也消耗了王朝的元氣,更重要的是統治階級的腐敗與政治上的無能,使得北宋呈現出某種「假態的繁盛」頗有泡沫化的意味,公元1126年,北方女真族(金人)的鐵騎橫掃中原,在幾乎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渡黃河,占東京,使一代天朝大宋,頃刻間崩潰,宋欽宗,宋徽宗被擄為戰俘,王室還美其名曰,「二王北狩」。名都化為瓦礫,風流付諸黃河,只有北宋的皇陵如今還在山河之間沉思。
黃河曾創造了關中、然而,黃水無辜,那些被盪滌了的文明,是人禍的產物。一個文明的興衰除了自然地理環境的因素,還要視人的因素是否適應和促進主流文明的發展。與北宋輝煌的文明相對應的歐洲,當時正捲入狂熱的十字軍團東征之中,從地中海東岸到巴爾干半島和小亞細亞都在顫抖呻吟,無數人類文明的傑作毀於戰火,有的從茲斷落,這正是號稱「文明」者以殘暴和野蠻毀滅文明的例證,而在此之前「神聖羅馬帝國」的崩坍,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統治者無窮無盡的貪婪與腐敗。
今日的開封步入了新的時代,一個可以予見的璀璨的前景正擺在眼前。然而,倘把開封做為尋古鑒今的好課堂,也是當前重要的課題。從那些荒丘古墓上,從那些漫漫黃沙中,我們探索汴京的滄桑和奧秘,我們求得黃河水患與水利的規律,我們求索時代興衰更迭的秘密從而讓我們能對黃河文明由始至今的發展找出清晰的脈絡,得出明確的認識,而為今日與以後的發展樹立參照物,則開封的功績更會卓著。
走過秦川八百里
黃河流域的文明,在古代和中世紀曾經有過三個高峰。依照順序,便是關中文明、伊洛文明和東京文明。分別以咸陽、長安和洛陽以及開封為代表,經歷了自夏商周秦漢唐宋以至明清的數千年歲月。
所謂關中文明是指以咸陽、長安(今西安)為中心的秦川八百里地區的文明發展。這個地區東有幽谷關(東漢後被潼關取代)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居四關之內,故稱關中。不過這是戰國之後的稱謂,因為居四關之首的幽谷關是秦國設置的。關中地區實際是指以長安為中心的渭河平原。
渭河橫貫關中,東流潼關而入黃河,是我們母親河的重要支流,滋潤了八百里沃土。滑水與涇、 、灞、灃、 、 、澇八水環繞長安滋潤了一方膏腴之地。而關中之南的秦嶺又是我國南北氣候地域的分界,嶺南氣候溫和,雨水豐沛,嶺北四季分明。為秦嶺中的一段,名曰華山是五嶽之一,險峻雄奇名貫天下。這樣一片憑山靠水的沃野,自然是古代先民生息的好地方,是中世紀王朝建都據守的寶地,關中文明成為黃河流域的第一個文明高峰就是歷史的必然。
其實,早在約80萬年以前,這里就有藍田人,生息勞作,他們粗糙的石器和木棒做為文化遺存,述說著這塊土地上人類進化的歷史;7000年前,黃河岸邊也活躍著一支母系氏族公社的先民,這就是「半坡人」,他們那規模宏大,布局有序的村落遺址和生活生產勞作的遺存,都證明了他們的智慧與靈巧,他們的文明程度令後人瞠目。而5000年前的黃帝、炎帝與蚩尤的傳說,更讓我們仰視這些英雄的先輩,奉上永恆的虔敬。
黃帝姓姬,號軒轅氏或有熊氏,起於陝西北部,後在關中一帶活動,最後達於今河北涿州。炎帝發祥於關中,後達於山東。而山東地區有東夷部落,其首領之一便是蚩尤。涿鹿之戰,蚩尤戰死,炎黃部落聯盟統一了中原。後來,傳說天降黃龍傳天帝御旨,要已經118歲的黃帝歸天,於是黃帝騎上龍背飛升。行到故鄉一帶,黃帝要向父老鄉親告別,百姓圍住黃帝,哀求他不要走,奈何天命難違,黃帝又重登龍背飛天而去,百姓只拽下了黃帝的衣襟,抖落了他的冠,於是起衣冠冢於黃帝飛天之地橋山,而稱黃帝陵。橋山位於黃陵縣北,距縣城約1公里,令人稱奇的是四周黃土山嶺都是童山,光禿禿的,惟有橋山古樹參天,柏木森森,令人不免神飛遐想,或許真有黃帝,他的生命力真個永葆青春,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祭黃帝陵,有文字記載的信史出於《史記》。漢武帝北巡朔方凱旋長安時曾於橋山祭黃帝之陵,距今已有兩千年了。今天,祭黃帝陵是華夏子孫,地無分南北,人無論何族共同維系同胞之情的象徵性儀式,其庄嚴與神聖的內涵早已越過時空。
關中文明的初始當是周部落的興起。周族是黃帝的後裔,姬姓,起於岐山周原。大約在公元前1136年,周文王姬昌消滅了商的屬國崇國,由此東進,在灃河西岸建立了豐京。這是關中地區的第一個部城。後來,周武王姬發繼承文王未償之宿願,准備大舉滅商。為了能容納四方盟友,又在灃水東岸建立了鎬京與豐京隔岸相望,這是中國第一座雙子城;豐鎬。武王由此出發,在姜尚(姜子牙)等人協助下,攻陷朝歌滅掉商朝,建立了強大的西周。
豐鎬存在了約3000年,大約毀於犬戎的入侵。周武王為求褒姒一笑而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就產生在此時。周平王為逃犬戎而遷都洛陽,名曰東周,周朝已名存實亡,中國進入春秋戰國時期。這時關中地區興起的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勵精圖治,國力大增,逐步吞並齊楚燕韓趙魏六國而統一中原。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中央集奴制國家,自稱始皇帝。他建都咸陽, 使關中文明步入了一個輝煌期。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一個雄傑,他生於公元前259年,13歲踐登王位,22歲親理朝政,38歲成為中國歷史上千古一帝。他開創了兩千多年的中世紀封建王朝法統,直至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才推翻帝制,創立共和。他平息朝廷內部叛亂,執掌軍國大權,兵掃六合,威加海內,遠交近攻,統一中原;又統一法律,統一貨幣,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修長城,築馳道、開溝洫,拓疆土,建立中央集權政府,設立三公九卿,而於地方建立郡縣制,這種格局的遺留今天依稀存在。他鞏固民族團結建立中華民族統一國家的功勛是輝煌而卓著的,他的殘暴與專橫也罄竹難書。但是,作為一代英傑,他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是不能抹殺的。秦都咸陽,又稱渭城,唐人王維的詩句:「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將它的美名傳揚至今。秦代,咸陽城裡大修宮殿,原有的咸陽宮(荊軻刺秦王的悲壯故事就發生在此)已不能令秦王滿意,為了顯示兵掃六合的偉業,每消滅一個諸侯國,便仿建該國風格的宮殿。因此有了六國宮殿,六國既滅,始皇又在渭河之南修建信宮,擴大上林苑,更修建了名垂史冊的阿房宮,豪華壯麗。又遷六國貴族及富豪12萬戶入咸陽,使咸陽人口驟增至百萬人之多,於是秦人之名遠達四海,今天還有外國語言以「秦人」稱謂中國人,以秦作為中國的代稱。
可惜,秦朝暴政,二世而亡,項羽的軍隊攻進咸陽,一把火燒毀了秦都,大火三月才止,壯麗的阿房宮就成了一片歷史的舊夢,永遠無法再現於世上。修建了二十九年的始皇陵也遭焚燒,至今成了難以解開的謎底。不過1974年和1976年發掘的秦始皇兵馬俑坑還是震撼了世界,被稱作世界第八奇跡。兩千多年前掩埋的那威武雄壯的戰陣,不但是研究秦代強大的軍隊和發達的軍事科學的實物,而且每一座陶俑,戰車,戰馬都是極有價值的藝術品,從那些無言而又英武豪邁的兵俑身上,我們看到了秦代那粗獷雄健的風氣,體會到秦始皇那千古一帝的霸氣,越過數千年風雨,這雄渾的陽剛之氣正應當是我們邁進新時代的民族氣魄。
秦都咸陽在大火中崩坍,取得政權的劉邦聽從謀士的意見,選擇了被山帶河、土地肥沃、易守難攻、物產豐富的關中做都城,修建未央宮。於公元前200年,未央宮初成之時,遷都長安。長安先有王宮後建城牆。因為漢初實行「與民休息」的撫恤政策,所以長安城牆修了五年(前194-前190年)才算完工。城牆既成,城市建築也有了格局,以王宮為中心,建立市場、作坊和居住區,雖有東西兩市作為商業活動的場所,但基本上是王都,政治、軍事的中心。
漢代「獨尊儒術,置罷百家」。提出這主張的董仲舒更提出「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的建議。於是長安城裡建起最高學府,太學,設置五經博士,教授儒家經典。
董仲舒所獨尊的儒術,是經過他改造的「新儒學」,他一面推崇孔子的「尊王」主張,提出諸侯不得擅權,一切服從朝廷,而皇帝又是天意的體現,他把君權,神權(天)、父權、夫權串在一起,提出「天人感應」說。天意授予皇帝,皇帝體現天意,神聖不可侵犯。他提出「三綱五常」實際上是一切服從皇帝。他宣揚「人性論」主張對百姓不僅要「正法度」,還要行「德教」,使人人德行高尚,心悅誠服地恭順天子。他的這些主張,自然符合漢武帝的需要。漢初,本來實行黃老之術,無為而治與民休息。但要進行開拓性的統治,穩固中央集權,顯然要有另一種政治哲學。董仲舒的新儒學正是這種政治需求的產物。毫無疑問,董仲舒的學說對漢朝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他對孔子學說的改造特別是「三綱五常」說的確立也給孔子學說蒙上了灰塵。太學的設立無疑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漢代也建圖書館,重史學,文化的發展與農業的進步使得漢代有一種浩大宏闊的風度。
漢代同周邊的民族爭戰不已。與匈奴的戰爭持續了多年,著名的將軍霍去病,24歲暴病身亡,漢武帝異常悲痛,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他的墓,後來成為漢武帝茂陵的陪葬墓之一。他墓前的石刻碑像,特別是馬踏匈奴雕像是漢代美學渾朴風格的代表,永遠值得人們參觀。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倒行逆施,激起四方的反抗。劉秀中興,建都洛陽,史稱東漢。長安失去都城的地位。東漢末年,漢獻帝又遷都長安。統治階級內亂不止,長安城遭到空前浩劫。
南北朝時代,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都曾在長安建都。但這些如過眼煙雲般的小王朝並沒給長安帶來興盛,長安的文明經隋代的再造,步入了再次復興的階段。一直到唐朝建都長安,長安才真正進入了它歷史最輝煌的階段。
唐代的長安依隋朝的格局為藍本,建起規模宏大的城市,其郭城面積達84平方公里,幾乎是今天西安城的七倍。
唐朝是封建王朝的鼎盛期,軍事強大,經濟發達,交通四海,連接八方,文化、藝術、工藝無不繁榮,中外文化的融合為世界之冠。僅以宗教而言,東漢時開始傳入中國的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都在大唐立腳。尤其佛教,經隋代六世祖慧能的改造已經徹底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三大支柱之一。寺廟遍長安、佛塔接白雲,武則天對佛教更情有獨鍾,一生與寺廟結下不解之緣。
1984年4月,因重修法門寺寶塔,而發現法門寺地宮。被掩埋了1100多年的大唐的輝煌重現在人們眼前。地宮里藏的真身佛骨舍利和奇珍異寶讓人們思考許多問題。不僅弄清了佛學東漸的歷史,確定了法門寺佛教密宗中心道場的地位,而且證實了佛學上許多理論於實踐上的問題。此外,許多具體的學科如紡織、瓷器、金、玉工藝、玻璃、茶道等等,在大唐的發展水平都有了可以供研究的實物。同時,也是中唐向晚唐過渡階段歷史最實在的寫照。我們今人很難想像的唐代的輝煌都在地宮里一一展現。無疑使一門新的學科「法門學」的誕生成為現實。
唐文化的光芒因這一活標本的問世而震驚世人。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唐代的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文化交流的中心。
自漢以來開辟的絲綢之路,沿著黃河,經過戈壁,一路駝鈴叮當,在大唐的上空響個不停。
黃河入海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沖積平原,黃河三角洲的名字正愈益響亮。這是一個年年增長土地的地方,黃河平均每年為東營市增加23.6平方公里的肥沃的處女地,海岸線每年平均向外延伸0.15公里。一個有豐富石油資源和現代農業的海口城市,共和國最年輕的新城市東營市正以美麗、繁榮的面貌在黃河三角洲上興起,到東營一游,你會對新的生活充滿無限的信心。
縱觀黃河150萬年和5464公里的時空流動,我們得出如下的結論:
第一、從黃河上游的藍田人--我國最早的直立人,到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存,證明黃河全流域是中華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同其它地域文化,互相影響互相融匯形成統一的中華文明的故鄉。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
第二、從炎黃,蚩尤的傳說到二里頭文化所發掘出的夏文明;從夏商周以至北宋,歷代大小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時間長達3000年以上,說明黃河流域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中華民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第三、黃河乃黃金之河。全流域水土資源豐富,光照充足,雨熱同期(雨季正值植物的生長期),是農業的生產基地,同時又兼漁獵之便,具有多種生態因子,不是只有灌溉農業一種手段。因此中華文明雖歷經風雨卻始終在大河上下生生不息;
第四、黃河兼有水利之便。河水通大海,河岸也是陸上較為便利的通道。同時黃河自古至今都是聯系地域文化的走道,也是通向外部世界的通途。那種認為「黃色文明」,封閉保守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第五、黃河雖歷七次大的改道,黃水泛濫,禍及百姓,但也年年造田,禍福相當,至今經東營入海,或是黃河最佳的選擇,已歷百餘年而無大災。在同黃河泛濫的搏鬥中,我們積累了經驗、教訓,靈魂也受到鑄造。黃河的氣勢正是我們民族的精神,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第六、黃河全流域,水能理論蘊藏量4000餘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水利資源2800萬千瓦,居全國七大河流的第二位。煤炭儲量僅山西、內蒙古就佔全國的60%以上,石油儲量佔全國25.6%,有色金屬產量佔全國的25%左右,這是我們新時代建設事業的物質基礎。
黃河由西向東,流入大海,將中華文明的優秀結晶傳向世界。外部世界和人類的優秀文明結晶,也被我們偉大的胸懷所接受融合,黃河三角洲正是現代經濟由沿海向西推進的過渡帶。
黃河在未來的建設事業和新文明的締造中起著不可替代的紐帶作用。
『柒』 洛陽古都的歷史發展是什麼樣的
洛陽位於黃河中游以南的伊洛盆地,東有虎牢關險地,西有函谷關要塞,北依邙山,南對龍門,伊、洛、餭、澗等河蜿蜒穿行其間,自古就有「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的說法,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建都立國的理想之處。從公元前770年開始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等朝代先後在洛陽建都,因此它有「九朝古都」之美稱。從東周到後唐,在長達1000餘年的時間里,洛陽都是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里,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都曾活動在這里。
從很早的古代起,我們的祖先就在洛陽一帶勞動、生息。遠古傳說中,有一個「河圖洛書」的故事,說的是伏羲氏從黃河裡得到一張畫有八卦的圖,能預知先兆,推算吉凶;大禹在治理洛水時,得到一塊刻有文字的龜殼,上面以九為最大數,他就把天下分為九州。另外,還有黃帝、堯、舜曾在洛水一帶活動的傳說。這些表明,在原始社會時期,黃河、洛水一帶就存在著文化相當發達的氏族部落。從考古發現看,大約在六七千年前,洛陽一帶就已進入母系氏族的繁榮階段,在5000年前父系氏族公社已經形成,當時伊、洛、鰉、澗兩岸,散布著許多原始部落。
洛陽城市的真正興起,始於周公營建洛邑,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建立了周朝,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史稱西周。周武王曾打算遷都洛陽,但由於他很快就死了,沒有如願。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後,政權由周公掌管。不久發生了以武庚為首的商朝貴族叛亂,周公經過三年東征,鎮壓了武庚叛亂。此時,他更加意識到洛陽在政治、軍事、經濟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於是他請求周成王遷都洛陽,得到成王的同意。他派人把九鼎(一種象徵王權的重器)從商朝舊都殷(今河南安陽)遷到洛陽,作為定都的前奏。周公和召公動用了大批奴隸經過艱苦的勞動,很快營建好了洛邑。自此,西周有了兩個都城,西邊的鎬京稱為宗周,東邊的洛邑稱為成周。事實上,周公營建的洛邑有兩座城池:西面的一座叫王城,方圓有30里,建築井然有序,四面各有3門,共12座門,城內有經緯道各9條,王宮築在中央大道上。左邊是宗廟,用來祭祀祖先;右邊是社稷神壇,供王登基典禮和祭祀天地神靈之用。前邊是朝會群臣諸侯的殿堂,後邊是商業市場。由此可見,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的城市建設已有了較合理的布局。全國解放後,為了保護古代遺址,在這里開辟了一個王城公園。東面一座叫成周城,略小於王城,又名下都,位於王城以東10多公里的地方。史書上有「城內南北九里七十步,東西六里十步」的記載。春秋的時候,周敬王曾逃到這里避難,並加以擴建。後來成周城曾是東漢、曹魏、西魏、北魏四個朝代的都城。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歷史上稱為東周,這是正式在洛陽建都的第一個王朝。東周時代的洛陽,有「天下名都」之稱。這里住著許多手工業奴隸,設有許多宮、私作坊,手工業相當發達。近年來在洛陽一帶就發現了制陶、石料、骨料、鑄銅等作坊遺址。作為西周陪都和東周都城,洛陽揭開了其城市發展歷史的序幕,而且為古代中原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奠定了基礎。
秦朝時,統治者在洛陽置三川郡。漢高祖劉邦在建立漢朝初期,曾在洛陽建都5個月。西漢末年的綠林、赤眉起義軍曾先後占據洛陽,洛陽還一度做過更始政權的都城。直到東漢時,洛陽才又成為統一的封建國家的首都。25年,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定都洛陽後,首先興修水利,在京城挖了一條陽渠,又派人整治了汴河。這樣,洛陽的漕運便與鴻溝水系相連。江淮地區的糧食可以沿河直送京都,使東漢王朝有了較穩定的經濟基礎。東漢洛陽城是在周代成周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這座古城有12座城門,城內的主要建築是南北二宮,皆金碧輝煌。宮城以外,有縱橫24條大街,每街都設有兩個街亭,負責管理。明堂、辟雍、靈台,是當時洛陽城郊的三大重要建築,分別作為祭祀祖先、皇帝行禮和觀察天象之用,規模宏大,雄偉而又庄嚴。當時洛陽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都市,城市有三個交易市場,「牛馬車輿,填塞道路,游手偽巧,充盈都邑。」當時洛陽設有東觀、白虎觀、平樂觀、蘭台、石室等藏書館和研究機構,城南設有最高學府——太學,學生多達3萬多人,裡面講堂寬闊,僅學生宿舍就有1000餘間。東漢末年,戰亂不斷,洛陽被董卓焚燒,東漢以來經營150多年的一代名城被毀於一旦。
曹魏、西晉都以洛陽為都。魏晉洛陽城是在東漢都城的廢墟上興建起來的。經過魏晉統治者的多次整修和擴建,洛陽又恢復了昔日的盛況。當時城內的主要建築有宮城和金墉城,人口也逐漸增加到11.44萬戶。西晉統一全國後,經濟有所發展,京都洛陽物質豐富,商業發達,富商大賈很多,連一些官僚貴族也經營商業。
西晉滅亡後,北方陷入了五胡十六國的長期動亂之中,洛陽又一次遭到毀滅性的破壞。494年,統一了北方的北魏孝文帝把首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到洛陽。北魏時的洛陽城,是在魏晉都城的基礎上重建的,規模比魏晉時更大,史書稱其「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宮殿集中建在舊城中部稍偏西北的地方。宮城以外修建了322街坊、220里弄,全城有10.9萬多戶。有三個熱鬧的市場,其中四通市是國際貿易市場,這里住著萬余家從中亞細亞以及大秦國來的商人。北魏盛行佛教,洛陽佛寺林立,多達1300多所。位於宮前御道西的永寧寺和東漢時創建的白馬寺最為著名。永寧寺內有一座高達60丈的佛塔,幾十里外都能看見。位於洛陽城南25里的龍門石窟也是北魏時開創的,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宋諸朝,相繼大規模營造長達500多年。龍門石窟藝術絢麗奪目,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但魏孝文帝死後不久,北魏王朝瓦解,興隆了40多年的洛陽再次遭到踐踏而變為廢墟。
隋唐兩代,我國的首都是長安,但洛陽同樣佔有重要的地位。隋煬帝派楊素和宇文愷營建東都洛陽,每月征夫200萬人,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正式完工。隋代東都是洛陽歷史上最宏偉壯麗的一頁。城郭周長50多里,由宮城、皇城、東城、含嘉城、圓璧城、外郭城等組成,城內有103個里坊,縱橫各10條大街,有豐都、大同和通遠三市,「市四壁有四百餘店」,「招致商旅,珍奇山積」。城西建有西苑,周圍200里。顯仁宮富麗堂皇。據記載,當時洛陽的人口已經達到百萬以上。隋代東都是南北大運河的中樞,北通涿郡(今北京),南達餘杭(今杭州),糧食、絲緗和各種物資可以通過水上從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源源不斷地運到咨陽。洛陽既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又是聞名世界的繁華都市。
唐初以洛陽為行宮。自唐太宗起,洛陽先後被稱為洛陽宮、東都、神都、東京等,皇帝常來比居住。唐代有6個皇帝曾先後移都洛陽,歷時40多年。女皇武則天在洛陽居住的時間最長,唐玄宗也曾居住10年之久。可見唐朝是以長安、洛陽兩京並重的。唐時的洛陽,在隋代東都的基礎上曾設了許多壯麗奇偉的建築,比較著名的有上陽宮、上林苑、明堂、銅鐵天樞等。唐代詩人王建是這樣贊美勝似仙境的上陽宮的:「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曾讀列仙王母傳,九天未勝此中游」。明堂又叫萬象神宮或通天宮,是武則天朝會群臣之地。武則天還在城南和城北分別修建了興泰宮和避暑宮,用以遊玩賞樂。唐代洛陽商業貿易極其發達,城市內有南、西、北三個貿易市場,特別是北市,聚集了中外的富商大賈,商船、車馬眾多,時常阻塞道路。
洛陽齊雲塔唐朝滅亡後,中國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在中原地區先後建立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為時短暫的政權。其中前三個王朝都曾先後在洛陽建都,後兩個王朝也曾把洛陽作為陪都。北宋時以洛陽為西京。宋太祖趙匡胤對洛陽的宮室、城郭、漕渠都多次進行修葺,因而北宋時的洛陽仍然具有相當大的規模。這個時候的洛陽盡管在政治、經濟地位上沒有先前那樣重要,但卻是全國的學術文化中心。
金代和元代,洛陽遭到了嚴重破壞,隋唐以來的城郭宮室已難覓其跡。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曾把他的兒子朱彝分封到洛陽,稱為伊王,同時,在城東北部興建規模宏大的伊王府。後來朱元璋又把福王朱常詢封到這里,遷封伊王於汝州。明朝末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曾攻佔洛陽。
洛陽鍾靈毓秀、人文薈萃,歷代科學泰斗、學術流派、鴻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冊,燦若繁星。中國傳統文化儒、佛、道的產生和發展與洛陽密切相關,中國四大發明與洛陽息息相聯,自古以來,墨客騷人雲集,有「詩都」之稱。周易八卦在此發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經》,孔子問禮至此,三班(班彪、班固、班昭)在此修成《漢書》,司馬光在此編成《資治通鑒》,張衡在此發明渾天儀、地動儀等;虞初的《周說》,陳壽的《三國志》,許慎的《說文解字》,歐陽修的《新唐書》等鴻篇巨制,也無一不得助於洛陽這塊沃土。東漢的「洛陽太學」學生逾3萬人,為當時世界之最;晉人左思的《三都賦》名聲之噪,曾使「洛陽紙貴」。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程顥、程頤二兄弟,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等無不在此留下享譽九州的名篇;大詩人杜甫、白居易、李賀、劉禹錫等,或生於此,長於此,或游歷於此,終老於此,留下了多少千古絕唱。
『捌』 千年古都洛陽的歷史文化究竟有多厚重
如今的洛陽只是隸屬於河南省的一個市,很多人甚至已經忘了它的存在,它沒有北京那麼有名氣,沒有上海這么有錢。但是在古代,它的地位不可撼動,是任何一個城市都比不上的。深扒歷史上的每一個偉人,或多或少都與洛陽有那麼一點關系。你知道它的歷史文化底蘊到底有多厚重嗎?
酒樽
它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當時有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明,有一本像外星文字的河圖洛書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其中伏羲八卦太極圖都是由此衍生過來的,由此可見洛陽就是中華文明開始的地方。它是文學的誕生發展地。道學、儒學、玄學、理學的源頭都是在此處,經學是在這里繁榮發展,古代聖賢都在此處雲集,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為我們留下了很多歷史典故、古跡等。細數洛陽的古跡,絕對是你想像不到的多。這里有許多的古墓,盜墓賊在這里挖了數千年,至今為止這里還不斷地有新發現。修路蓋樓隨便一挖都是古跡,可以說在這里挖到古跡的概率比在市區遇到紅燈的概率還高,農民鋤地都不敢太用力,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出現一個唐三彩,走路也要小心,不然容易被青銅器絆倒,舊貨市場上買東西,不起眼的玩藝可能就有數百上千年的歷史。這些話雖然有點誇張,但是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玖』 歷史上洛陽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洛陽是兩晉南來北朝時期自的政治和軍事重鎮。洛陽在東漢時已經成為首都及中原最大的商業中心。東漢末年,洛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後,從河北等地遷居民數萬以充實洛陽,並在漢宮的基礎上重新建築洛陽宮城和外城。隨著北方地區的逐步統一,洛陽的經濟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洛陽城中的絲織業、制鹽業、冶鐵業比較發達,商業已逐漸興盛。全城有3個主要市場:金市、馬市和羊市。西晉統一後,以洛陽為國都,人口有了顯著增加,並成為全國貿易中心,全國各地的珍貴商品在洛陽市場上都有出售,從絹布、糧食、葯材、器皿到生產工具,應有盡有。西晉八王之亂,使洛陽腹地經濟受到很大破壞,公元310年,匈奴劉曜攻破洛陽,縱兵劫掠,洛陽再次毀於戰火。永嘉之亂後,16國100餘年間,幾成廢墟。
『拾』 古都洛陽在歷史發展中有什麼城市影響力
在歷史發展中其實有很大的城市影響力,因為洛陽之前有國家的治理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