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科舉制小論文
以下來自網路 論科舉制的影響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對中國以至東亞、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隋唐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舉的影響。
科舉原來目的是為政府從民間提拔人材。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材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東亞日本、韓國、越南均有效法中國舉行科舉,越南科舉的廢除還要在中國之後。十六至十七世紀,歐洲傳教士在中國看見科舉取士制度,在他們的游記中把它介紹到歐洲。十八世紀時啟蒙運動中,不少英國和法國思想家都推崇中國這種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國在十九世紀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務員敘用方法,規定政府文官通過定期的公開考試招取,漸漸形成後來為歐美各國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國文官制所取的考試原則與方式與中國科舉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納了科舉的優點。故此有人稱科舉是中國文明的第五大發明。今天的考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舉制度的延續。
從宋代開始,科舉便做到了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加。這樣不但大為擴寬了政府選拻人材的基礎,還讓處於社會中下階層的知識份子,有機會透過科考向社會上層流動。這種政策對維持整體社會的穩定起了相當的作用。明清兩朝的進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沒有讀書、或有讀書但未作官的「寒門」出身。但只要他們能「一登龍門」,便自然能「身價十倍」。歷年來千萬莘莘學子,俯首甘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過希望能一舉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說,科舉是一種攏絡、控制讀書人的有效方法,以鞏固其統治。
科舉為中國歷朝發掘、培養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間科舉產生的進士接近十萬,舉人、秀才數以百萬。當然其中並非全是有識之士,但能過五關斬六將,通過科考成進士者,多數都非等閑之輩。宋、明兩代以及清朝漢人的名臣能相、國家棟梁之中,進士出身的佔了絕大多數。明朝英宗之後的慣例更是「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科舉成為高級官員必經之路。利瑪竇在明代中葉時到中國,所見負責管治全國的士大夫階層,便是由科舉制度所產生。
科舉對於知識的普及和民間的讀書風氣,亦起了相當的推動作用。雖然這種推動是出於一般人對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對知識或靈性的渴望;但客觀上由於科舉入仕成為了風尚,中國的文風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兩朝時,中國的讀書人以秀才計,大部份時間都不下五十萬人;把童生算在內則以百萬計。當中除少數人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外,多數人都成為在各地生活的基層知識份子,這樣對知識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於這些讀書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產物,學習的亦是相同「聖賢書」,故此亦間接維持了中國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統一和向心力。
科舉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主要在其考核的內容與考試形式。由明代開始,科舉的考試內容陷入僵化,變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實際學識。大部分讀書人為應科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迂腐的八股文所朿
B. 科舉制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隋唐以來中國實行的科舉取仕制度是那個時代的一個重大創制,這種制度一直實行到專1905年清朝下令廢除屬為止,它在皇朝政治中扮演著開明政治和機會平等的角色,對皇朝的統治是有利的,但這種制度也同時發揮著削弱社會的思想文化活力、遏止學術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的功能。這種制度創造了一個客觀的取仕標准,也算是一個偉大的文化發明,但這一偉大發明在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並不僅僅起理想的作用。
C. 科舉制的歷史意義是什麼謝謝
第一、由於統治者改變考試內容使科舉成為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明太祖將源於元朝的八股文體正式定為科舉考試文體。這種文體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段落組成,後四個段落中均有兩股對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題須代聖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導寫文章。清朝將聖人擴大到孔門弟子及朱熹等理學家在內的聖賢,並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語氣為樣式。乾隆以後,試帖詩成為科舉考試的重要項目。試帖詩與八股文一樣,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聯十六句,不過八股變為六股。首聯如破題,次聯如承題,三聯如起講,四五聯如中股,六七聯如後股,八聯如束股。而且必須發揚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發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來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寫,便於考官評分,以示「公平」。否則,各人有各人的寫作風格,必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難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後來卻成了統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於考八股文,壓抑了那些本來不擅長科舉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識分子,無法在學術上、思想上進行創新。從而導致了思想上的落後,使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停滯不前。甚至產生像孔乙己那樣的科舉犧牲者。
第二、科舉制度也產生了家庭悲劇。由於科舉制度及第者享有豐富的優待的榮譽,而且科舉也是普通人出頭的重要途徑,因此經常會有貧士高中之後拋妻棄子的悲劇發生,相信陳世美(首先,這只是戲曲中的人物,據考證純為子虛烏有,況古之帝王豈容如此欺君之人哉;其次,這也是個人的私德問題。)的醜名是無人不知曉了。這雖然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當事人的思想價值觀,和責任感,但是科舉畢竟給了它這樣一塊生存的土壤。
最後,科舉制度導致官場腐敗。科舉制度隨著歷史車輪的推進,出現了科舉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親師的教育又造成了師門關系的盛行。這樣造成了嚴重的師門裙帶關系現象。這些師門關系在官場中互相拉幫結派,並且官官相護。清朝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紳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借著乾隆皇帝對他的寵愛而一手遮天,收受賄賂,富可敵國。而且就多次利用科舉考試的題目為餌收取考生賄賂的錢財。這就不利於國家建設一個公正公平公開的社會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場的黑暗和社會的混亂。
D. 歷史的論文和科舉制的影響
早期:使寒門子弟也能做官,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庶族地主力量的崛起,同時也有利於維護統治。
後期:成為統治者加強思想控制的工具。考試內容單一,阻礙了科學文化的進步
E. 科舉制度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哪些影響論文
一、科舉制度與國家治理
(一)科舉制度對國家治理的積極作用
科舉制度興起於隋唐時期,當時的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封建地主經濟進一步繁榮,封建社會開
始進入鼎盛階段,封建制度也日臻完善。隨著自身經濟力量的壯大,中小地主開始要求政治上的權利。統治者對官僚機構進行了調整,設立了三省六部制,使官僚機構更加完備,分工也更加細密,從而需要補充大量官吏。為迎合中小地主和統治者雙方的需要,科舉制度應運而生。
科舉制度作為中國傳統社會治理龐大國家過程中的一種理性選擇,對於國家治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科舉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國「文官制度」的基礎。
科舉考試是選拔官員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堅持的是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士的原則,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其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公平。不管科舉制實際上是否能夠真正做到「至公」,但至少其制度設計是體現「至公」精神的。因為科舉考試選官制比世卿世祿制及其他選官取士制度(如漢代的察舉和徵辟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更先進,更公平,也更適應當時社會的需求,所以自隋唐以來歷代統治者皆將其作為選拔人才的首要途徑。
它給廣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過讀書入仕登上政治歷史舞台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條件和平台。過去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而今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以說,科舉制是封建社會的「平民政治」。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強宗法勢力對於政治權力
的壟斷,促進了社會的良性流動,從而擴大了統治階級政治統治的合法性基礎。正因為如此,自五代以後,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或遲或早都採用了科舉制。可以說,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具開創性和平等性的官吏和人才選拔制度。
2.科舉制度帶來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穩定
統治者要想更好地治理國家,就需要有一種整合社會的主導思想。秦始皇採用的是法家思想,但
由此帶來的嚴刑峻法、橫征暴斂使人民不堪忍受,致秦二世而亡。漢初統治者吸取秦代的教訓,採用黃老之學,「無為而治」,至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便成為封建專制國家的社會意識形態,有效地發揮著維護封建統治、實現社會整合的作用。美國學者吉爾伯特·羅茲曼在其主編的《中國的現代化》一書中指出:「科舉制在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居於中心的地位,是維系儒家意識形態和儒家價值體系之正統地位的根本手段。」
統治階級統治地位的維持,一是憑借國家暴力機器,二是依靠制度的力量,三是通過意識形態的整合,而這些也都離不開儒家思想滋養出來的官員和知識分子。科舉制度作為一種國家制度,考試以儒家經典為唯一標准,所謂「以孔子的是非為是非」,就使得儒學這一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通過科舉制度的推行得以制度化。
儒家思想與封建專制制度和科舉制度相結合,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強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科舉成為中國封建社會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制度因素。
(二)科舉制度對社會進步的消極影響
歷史地看,科舉制度一方面奠定了古代中國文官制度的基礎,帶來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穩定;
另一方面也因其制度設計的價值取向和自身的缺陷,給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帶來許多弊端。隨著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以儒學為基礎的科舉制度對中國社會的進步也日益成為一種障礙。
1.科舉制度是強化封建專制獨裁的工具
科舉制的價值取向首先是維護和強化封建專制制度,它體現的是封建統治階級的意志,其目的
是通過把讀書、應考、做官三件事緊密聯系在一起,培養和選拔甘心俯首帖耳地服務於封建王權和政治統治的奴才,即所謂「牢籠英才,驅策志士」。
由於科舉制在封建社會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統治者便不斷擴大科舉范圍,相應地造成日益嚴重的冗官問題。在宋代,每次科考均以幾倍、十幾倍於唐代的規模大量取士,凡被錄取者都要授官,結果是封建官僚機構日趨龐大,人浮於事,效率低下。
隨著科舉制的成熟與發展,讀書做官的思想日益凝固化,相伴而生的官本位現象也日趨嚴重。中
國古代社會從先進變落後、從文明變愚昧,與此關系甚大。到了封建社會後期,科舉制最終被封建保守派用來抵制思想進步,反對社會變革,成為社會進步的一大障礙。
2.科舉制度的公平性並不是無可置疑的
隨著科舉制的不斷發展,雖然形成了迴避(包括籍貫迴避、親屬迴避)和保密(包括鎖院、糊名、謄錄等)制度以防止作弊,保證公平,但這也只是限制了那些沒有門路的下層百姓。南宋學者洪邁談到科舉之弊時說:請人代答試卷雖被明文禁止,但「禁之愈急,則代之者獲賂謝愈多,其不幸而敗者百無一二」。考生夾帶、傳遞、換卷、割卷、頂名、冒籍、賄買、鑽營等等,無所不用其極,科場舞弊的現象與科舉制度共始終。在很多有關科舉的博物館里就陳列有古代科舉考試中用於作弊的各種形式的夾帶品,上書蠅頭小楷,密密麻麻,令人嘆為觀止。當權者採取各種防止舞弊的措施,追求細節上、形式上的公平,但這並不意味著真正的公平。
事實上,當權者利用手中權力,提拔親信子弟,培植自己的黨羽,致使政治腐敗的現象極為普遍。科舉在制度設計上也有不少弊端。在唐代,士人可以在考前請托社會名流將自己推薦給主考官,即所謂「行卷」。常科登第後,還要參加吏部的「釋褐試」,合格後方能脫去平民服裝換上官員衣冠。其言、身、書、判四個環節,除「身」是天生的,其他都取決於主考官的意志。因此,士人鑽營、請托、逢迎拍馬、趨炎附勢、上書獻賦、攀附權貴之風極為盛行。所有這些,都使得科考作弊的各種防範措施常常成為掩人耳目的虛文。
此外,科舉制度還有對考生身份的限制,如從事娼、優、隸、卒等「賤業」者,其子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而且女性也是被排除在科舉考試之外的。科舉制的所謂公平性由此可見一斑。
二、科舉制度與學術發展
科舉制度在中國的文化和學術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古代文明與文化學術的發展
和繁榮都與科舉制密切相關。比如,中國文化在宋代的南移,科舉制就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徐曉望先生的研究,科舉制極大地推進了東南地區的文化普及,促進了該地區理學的發展、出版業的興盛、文史藝術的繁榮,使長期處於中華文明邊緣的「南蠻」之地呈現出「巷南巷北讀書聲」及「家有詩書,戶藏法律」的景象,由此形成了東南地區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的文化優勢。
科舉在古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明末清初在中國居住過22年的葡萄牙人曾昭德(Alvaroz Semedo)所言:中國人熱衷科舉考試,是因為只有通過科舉考試才能取得秀才、舉人、進士這三種學位,「這些科舉考試構成了國家最重要的事務,因為它事關權位、聲望、榮譽及財富。它們是人們全力關注、魂系夢縈的事物」。科舉考試憑成績取士,注重才能,這就在全社會特別是社會中下層形成了一種惜時勉學、自覺求學的風氣。無論是仕宦望族、
商賈階層,還是一般平民百姓,都極為重視科舉教育。科舉制還顯然促進了明清時代農、工、商家庭出身的「士人」群體的涌現,使得當時社會知識階層人數大增,從而對古代中國學術文化與教育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無論中國古代學術文化興盛還是衰落,都無法排除科舉制的影響。隨著封建統治的沒
落,科舉制度的弊病也愈加明顯。由於考試內容局限於儒家經義,考試方法注重死記硬背,科舉制日益流於形式,不但不能選拔有真才實學之士,而且束縛了學術思想的發展。
1.科舉制度下「八股取士」的弊端,抑制了中國學術文化的創新
科舉制度發展到明清時代,實行八股取士,考試形式越來越程式化、格式化,最終形成「八股文」。八股文是一種非常刻板僵化的文體,限定論題、格式等,被魯迅先生諷刺為「原是蠢笨的產物」。它極大地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泯滅了人們的個性,銷蝕了人們的創造力。考生不能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也無法展示自己的才華,只能熟讀四書五經以應付科舉考試。八股取士使得天下千萬學子都把精力放在學做八股文上,學問由此而衰敗,學風也由此而變壞,社會的學術思維創新的環境也因此走到了黑暗的極致。
這使得人們即便有了新的思想和創見,也無力或無法彰顯於世。科舉制度不利於知識創新,將許多知識分子的精力與研究都束縛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這種反對獨創,只尊孔孟朱程理學的做法,極大地抑制了讀書人的創新精神,甚至到今天還有影響。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中國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2.科舉制度下考試內容狹窄單一的弊端,阻礙了中國自然科學的進步
科舉考試的內容狹窄單一,不外四書五經,而且只能為「聖賢」作注,不能越雷池一步。科舉考試
以儒家經典為基本內容,儒學被封建統治者奉為聖典,其他均被視為異端而排除在科舉之外。儒學與科舉制結合,顯然也大大抑制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古代中國歷來重治術輕技術,人文學科高度發達,自然科學地位低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側重宏觀而相對忽視微觀,擅長思辨而相對拙於實證,這種現象實際上與科舉制互為表裡。
唐代科舉系統中曾設有進士、秀才、明經、明法、明算、武舉及吏道等科,雖然對考試內容限制並不太嚴,但明算科是錄取人數最少、地位最低的科目。到了宋代,考試科目的設置變成了「精貢舉、罷諸科」,獨存進士科,即「詩賦取士」和「經義取士」,法、道等體系的思
想受到排斥。明清時期考試范圍則進一步縮小,僅限於四書五經。清末受西洋堅船利炮的震撼,曾開設算學科,然而所取人數極少。當時多數人在思想觀念上根本就不重視自然科學。明代名醫李時珍在三次鄉試不第後棄舉從醫,嘔心瀝血寫成《本草綱目》進獻皇帝,卻被束之高閣。這種狀況除了與中國人傳統思維方式有關之外,顯然還與科舉制度的長期影響密切相關。
科舉考試在內容上基本把自然科學排除在外,這使得資本主義「分權時代」到來、相應的「分科之學」(西方科學的基本特徵)開始主導世界科學發展潮流的時候,富有創新精神的中華民族卻無法展現自己的聰明智慧。因此,明清以後中國科技大大落後於西方,科舉制或許是難辭其咎的。
3.科舉制度「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弊端,扭曲了知識分子的價值取向
「學而優則仕」的價值取向使得人們認為受教育、讀書的目的只是為了「做官」,科場功名往往成為讀書人的原動力和畢生追求。「白發童生」、「壽星舉人」這樣的現象不僅僅體現個體的不幸,更是整個社會的悲哀。「學而優則仕」的政治制度和價值取向也極大地縮小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思維空間。特別是到了明代實行的八股文考試,更是把科舉制度的弊端推向了極致。同時,因為學習儒家經典的目的是應付科舉考試然後做官,所以與之無關的知識都被視為「形下之器」,是君子不屑的「奇技淫巧」。例如經商,許多讀書人只是為了改變自己在經濟上的貧困地位才「棄儒經商」、「棄文經商」的,一旦他們的經濟地位有所改變,他們就往往會由商
返儒。
自然科學和其他學術文化在中國不發達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但知識分子只重科舉的價值取向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明朝末年的著名科學家宋應星在其科學巨著《天工開物》的序言中就很
有感慨地寫道:「此書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顯然,這是科舉時代注重實際的知識分子所發出的充滿郁悶的感嘆。
三、科舉制度與人才培養
科舉制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取士選官制度,屬於文官考試制度,同時還兼有教育考試性質,所以它
最直接地作用於教育與人才培養,其進步影響是無法抹殺的。據記載,唐代共開進士科263科,取進士近7000人,有姓名可考的狀元148人,10人位至宰相,其他的也多為能人志士。如初唐「四傑」中的楊炯、王勃,其後的陳子昂、岑參、王昌齡、韋應物、白居易,中唐的孟郊、劉禹錫、韓愈、柳宗元,晚唐的杜牧、李商隱、皮日休等等,都是進士出身,王維、柳公權還是登科狀元。北宋和南宋共有118榜進士,取進士30000餘人、狀元118人。北宋71名宰相中,有64名是進士或制科出身。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曾鞏、晏殊、梅堯臣、黃庭堅、范成大、楊萬里、朱熹、程顥、文天祥、范仲淹、司馬光等都是進士出身。明清時代的進士中也不乏有文韜武略的人才。
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科舉制度造就了古代中國的人才,塑造了古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群體形象。然而,物盈則虧,法久終弊。科舉制度歷經千年,正如康有為所說:「凡法雖美,經久必弊。… …
而不與時消息,改弦更張,則陷溺人才,不周時用,更非立法求才之初意矣。」雖然歷代統治者都對
科舉制進行過改革,但大都是治標不治本,致使科舉制弊端叢生。科舉制度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最大弊端在於:
1.導致人才知識結構有缺陷
科舉考試對於當時的知識分子來說,是一根強有力的指揮棒。由於考試只限於經書的內容,只注
重經義的解釋,使得考生脫離實際而專注於那種空疏之學,知識面越來越窄。對此一些西方傳教士看得很清楚。英國傳教士韋廉臣認為:中國士人在科舉的指揮棒下,「謬於一偏之見,而不能達觀,拾五經之糟粕,拘八股為文章,而於天文、地理、算學、化學、重學… …置諸不論不議之列」。另一位英國傳教士麥嘉溫批評那些所謂秀才、舉人、進士、翰林:「用西方的觀點看,獲得以上學位所需要的知識是貧乏而有限的。在我們英國學生的眼裡簡直少得可憐」。
2.造成知識分子人格扭曲
前面已經講到在科舉制下人們讀書就是為了做官,這種思想對讀書人的危害尤其嚴重,不僅使
他們的知識殘缺,而且使他們的人格扭曲。他們夢想著經過十年寒窗,一旦及第就可一步登天。為了實現讀書做官的夢想,他們不惜採取夾帶、代考、行賄等舞弊手段,卻還滿嘴講著正誠格致、修齊治平的漂亮話;或者像范進那樣為求取功名,皓首窮經,
耗盡了青春年華,最終中舉卻成了一個瘋子。
3.科舉制度本身具有非人性化特徵
科舉考試從產生之日起錄取率就很低,而且科考間隔時間也很長,競爭異常激烈,在科場上脫穎
而出者為數甚少,大部分人終身沒有出頭之日。因此,科舉制的非人性化特徵首先在於嚴重地埋沒人才。對此,顧炎武在其《日知錄·擬題》中給予了猛烈抨擊:「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同時,儒家經典常常晦澀難懂,它遠離人們的現實生活,更不會激發人們對於自然科學的興趣,所以在科舉制度下,整個學習過程枯燥乏味,成為對讀書人身心兩方面的折磨。此外,科場考試環境也是非人性化的。為了防止舞弊,作為考場的貢院號舍被設計得狹窄封閉,只給每人約一米見方的空間,形同地獄。
更有甚者,「在明英宗年間的一次考試中發生了火災,由於考生被鎖在號舍里不能逃脫,使90餘名考生葬身火海」。
在科舉制度下,教育最主要的功能被異化了,它已經演變成了奴化、禁錮知識分子的工具,使社會的這部分最活躍的精英力量萎縮、沉寂。科舉時代出身於八股科舉的「人才」,有很多是低眉屏息、蠅營狗苟而絕無信仰、原則可言的庸才。他們除了功名富貴以外別無所求,不想也無力反抗黑暗的朝廷。所以,科舉制度在近代教育潮流的沖擊之下被廢除就是毫不奇怪的事情了。
綜上所述,科舉制度的影響是深遠的。可以肯定地說,中國古代文明曾經「先於天下」,「超於亞
洲」,但後來落伍了,這都不能排除科舉制度的重要影響。科舉制度在中國畢竟存在了1300年,這
本身就說明它有一定的合理性。科舉制度不僅僅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筆,還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亞洲的朝鮮、日本、越南,歐洲的英、法等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這種影響。孫中山先生曾十分欣賞英國通過考試選拔文官的制度,並設想以此來改造中國的官吏體系。但他考察研究的結果是:「英國行考試制度最早,美國行考試制度才不過二三十年,英國的考試制度就是學我們中國的。中國的考試制度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事實上,真正要評價科舉這么一個復雜精細、影響重大的制度,需有一定的時空距離。離廢科舉
越久遠,人們越冷靜客觀,就看得越清晰全面。對科舉制這么一個選拔了中國從隋唐到明清大部分政治家、文學家和著名學者的制度,對一個與1300年間幾乎所有知識分子、所有地區和絕大部分書籍都有關的制度,對一個中國發明的被西方國家所借鑒的制度,在其存在1300年、廢止1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不應僅僅將它作為批判的靶子,而應對它進行全面的清理和研究,把它放入歷史的長河中加以理性的考察,過濾其陳腐僵化的東西,肯定其合理積極的因素,並從中吸取對當今社會有益的智慧。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F. 說說科舉制誕生的歷史意義(共三點)
1.打擊了腐朽的士族勢力,擴大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基礎。
2.科舉制度從隋唐時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對中國封建社會的教育事業,人才的培養和文學藝術的的發展都產生的深遠的影響。
3.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明清時期科舉制走向了極端,成為摧殘人才和統治者培養忠實奴僕的工具,阻礙了知識分子的思潮的發展。
4.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試制度,對世界文明產生的重要的影響。科舉制度所流傳下來的部分優秀的措施,至今仍然被我國和世界各國所沿用和發展。
科舉制度:
是中國古代讀書人參加國家人才選拔考試的制度。它是從隋朝以後的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為止。
科舉制度創立和完善:
1.原因:
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士族門閥的子弟中選拔,而庶族子弟但是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做高官,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的注重門第九品中正制,已經無法進行下去了。
2.目的:為了緩和階級矛盾,招攬人才,打擊豪強地主,加強中央集權
3.創立:
隋朝時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到隋煬帝時,正式設立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創立。
4.發展:
唐朝時,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擴充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武則天大力提倡科舉,增設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科舉考試的地位,並以詩賦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
科舉制度的意義:
1.科舉制度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它沖破了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門閥的作用;
2.科舉制擴大了官吏的來源,大批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和知識分子,通過科舉考試參加了政權,「大著登台閣,小者任郡縣」;
3.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做官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
4.科舉取士把選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權利,從地方豪門士族的手裡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
G. 我了解的中國古代科舉制寫一篇歷史小論文
出類拔萃的科舉制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利於選拔人才,那種機會均等,公平競爭,擇優錄用的原則,達到了「學而優則仕」的境界,有利於中國古代的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科技發達,也備受西方人推崇對歐洲文官制度的確立產生積極影響。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說:「中國只有通過嚴格考試的人才能出任官職『中國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者』,政治清明,經濟繁榮。」
科舉制產生於隋朝,唐朝時得到發展,宋代得以完善。科舉制的推行,打擊了腐朽的士族的勢力,符合庶族地主經濟發展的趨勢,適應了鞏固國家統一的需要。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
文化
素質,也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穩定、政治清明廉潔。同時,也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使唐朝學制完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也推動了宋代科技革新,使得宋代科技領先於世界。科舉制度對中國封建社會達到高度繁盛發達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新航路開辟以後,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潛心研究中國的典章制度,不斷向歐洲傳遞東方的信息。16世紀中期來華傳教士克魯茲在他的游記中把中國科舉制介紹到歐洲。歐洲人了解到中國科舉制度以後,都異口同聲的稱贊。16世紀的門多薩認為,中國是世界各國中治理得最好的一個,他把原因歸於中國競爭性的科舉制度,說中國通過競爭開放一切官職,從而利用了所有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牛津大學教授紐曼說:中國行政制度是迄今為止存在於東方的無與倫比的優秀制度。他們認為科舉制是一種出類拔萃的制度,值得效法。法國首先師承中國,在1791年進行了文職人員的考試,德國在1800年。1833年,英國確認了通過考試擇優錄用的原則,但直到1847年,英國某一駐外機構為聘任辦事員,才進行了最早的競爭性的考試。1855年,英國成立第一個文官委員會、主持普通文職人員競爭性考試。1855年,英國頒布法令,使文官的競爭性考試正常化,英國文官考試制度最終確立。英國文官考試面向公眾,定期舉行,強調入選者必須備有良好的品行和確定試用期,與中國科舉制度的形式非常相似。《大英網路全書》對英國文官制與中國科舉制的淵源關系也有公允的結論:「在歷史上,最早的考試制度出現在中國,它用考試來選拔行政官員,並對已經進入仕途的官員進行定期考核。」英國文官制吸收中國科舉制的精華,又影響了歐洲其他國家。
可見,中國科舉制對中國乃至於世界都發揮其積極作用。中國的科舉制是一種出類拔萃的制度啊!科舉制最大的功,在於給草根平民出人頭地提供了一條通道,為維護封建統治立下大功.剩下都是過了.反觀我們當今社會,平民百姓當官到底從何渠道進入?連個游戲規則都沒有了,老子當官兒子跟著當,老子種地兒子跟著種,這還不如科舉制呢!請諸位注意,我們同學們這些當官當吏的,可還是20年前高考制度的產物,那時還是科舉制的殘余,"學而優則仕"哪!
H. 求!歷史科舉制度的利與弊800字論文!
1905年9月2日,實行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由光緒皇帝下詔廢止。但科舉的影響並未從此消失,對它的是非得失,許多評論失之偏頗,缺乏歷史唯物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應該如何評價它呢?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一種制度存在一千多年,不被別的制度所取代,說明它本身的優越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它是當時先進的選拔人才的方法,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兩漢時期,中國的封建制度正在逐漸完備,如何選拔人才,統治者起先採取的是徵辟、薦舉的辦法,由地方官或世家豪族向上級以至中央政府推薦人才,被推薦的往往是世家子弟。推薦的標準是門第高貴,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魏晉實行九品中正制度,把人才分為九等進行品評,但主要根據仍是家庭出身,道德、文章、才幹都是次要的。主持品評的大小中正也都是世家豪族,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因此從東晉到南北朝,北方的崔、盧、王、謝,南方的朱、張、顧、陸,這些名門大族高踞政府的要津,連皇帝老子也要退讓他們三分,這種門閥政治造成貴族與平民之間有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堵塞了平民百姓中優秀人才的晉身之路。隋朝以後實行科舉制度,開科取士,「十年窗前勤苦讀,一舉成名天下知」,寒素之家的子弟也能由讀書科舉進入仕途,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做官權利的局面,國家選拔人才也就有了更廣闊的天地,而且一個人中了舉人、進士,改變了自己的地位,也鼓勵了十個人、一百個人勤奮讀書,對提高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也是有好處的。唐和兩宋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巔峰的時期,也是科舉制度逐步完備的時期,當時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其中就有科舉制度的一份功勞。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統治者起先不懂得科舉的作用,後來有所認識,也加以恢復使用。明太祖朱元璋雖然自身沒有多少文化,但很了解實行科舉有利於鞏固他的統治,即位之後很快開科取士。清朝統治者也是這樣。
經世致用含華咀英
從整個封建社會來說,讀書人不敢談經世致用的時間是不長的,因此,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科舉考試,也大都不是脫離實際的。
南宋寶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狀元的那一科,考試題目有五百八十六字之多,最後幾句說:「天變至臻,民生寡遂,人才乏而士習浮,國計殫而兵力弱,荷澤未靖,邊備孔棘,豈道不足以御世歟?抑化裁推行有未至歟?」題目毫不隱諱地指出了國家的嚴重情況,要士子們出謀劃策,化解危機。
清光緒壬寅科(1902年)福建鄉試(考舉人),主考官是閩浙總督許應騤。這次出了三個題目:《漢唐宋開國用人論》、《勾踐焦思嘗膽論》、《子貢使外國論》。第一個題目評論歷史,有古為今用的意義。第二個題目很有現實意義,當時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之役中國一敗塗地,慘遭割地賠款的屈辱,提倡發揚勾踐卧薪嘗膽的精神,誓雪國恥,這和形勢結合得多麼緊密。第三個題目很有趣,也很高明。子貢是孔子學生中善於理財會做生意的,漢朝為什麼不能派像子貢這樣的人到匈奴做生意,進行經濟交流使雙方都有利,求得邊境的長期安寧。接下來的會試(考進士),因為北京的貢院遭到八國聯軍的破壞還沒有修好,便改在開封舉行。大總裁盛宣懷出了個題目《論鐵路收歸國有》。這是當時的熱門話題,後來還成為武昌起義的導火線之一。
中國的科舉,歷來是以儒家學說作為指導思想的。儒家從孔子開始,就是講經世致用的。孔子思想的精髓在於《論語》,如果《論語》沒有經世致用的作用,就不可能有「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的說法。儒家學說是經過不斷改造的,每次改造都與當時的思想政治相聯系,因此說儒家學說和經世致用脫節,是片面的。在封建社會中,讀書人不敢評論時政,這種情況也是有的,但一旦文網鬆懈,情況就變了,道光年間,經世致用的呼聲高入雲霄,因而出現了像龔自珍、魏源這樣開一代風氣之先的思想家。
選拔精英機制完善
像李白、杜甫這樣的曠世奇才,都沒有考中進士,因而有人認為科舉並不公正。其實,在我國實行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目的是讓讀書人通過統一考試,擇優錄取,分配他們做各級官吏,實現學而優則仕原則的精英選拔機制。
首先,科舉的錄取率很低,除恩科而外,正科三年一次,每省鄉試只取一二百人,全國的會試取三百多人,絕大多數人是要落榜的,這樣的錄取率,怎能做到像唐太宗所說的「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其次,有人興趣在於走「終南捷徑」,不願意一個台階一個台階走科舉的路。第三,科舉選拔的是做官的人才,不是培養詩人。當然,詩人文學家符合科舉選拔人才條件的,也能夠入選。唐宋八大家中,除蘇洵以外,其他七人全是進士出身。總的來說,科舉一般是公正的,但不可能完全公正。
科舉從隋唐起直到清末,實行一千多年,各種制度都比較完善。比如進入考場,要經過嚴格的搜查,搜身而外,用具(筆墨硯)也要檢查,帶進去的午餐干糧都要切開來看看,要夾帶進入號房是很難的。收買考官也不容易,每次考試,一位主考三四位同考,只要遇到一個剛正不阿不要錢的,把你揭發出去,就要被判重罪。而且考試的文章是要公布的,稱為「闈墨」,還要刊刻印書,賣給參加考試的人做範文。《儒林外史》中馬二先生就是干這個行當的。文章不太像樣,拿不出手,刊刻出來更會惹禍。朝廷對科場作弊都用重典,被處以極刑的屢見不鮮。咸豐年間大學士柏俊就因科場作弊被腰斬。魯迅的前輩也因涉及科場案弄得傾家盪產,身陷囹圄。因此除偶爾有人鋌而走險外,人們大都不敢以身試法,考試作弊的現象實屬少見。
科舉考中的狀元以及進士、舉人等,在社會上大都是一時俊彥,頗能幹出一番事業。清朝260多年中,舉行殿試112次,中狀元的有112人,其中出了不少人才。比如乾隆庚辰科狀元畢沅,除官至湖廣總督而外,經、史、文字學、金石學造詣都很深,並且主持編纂《續資治通鑒》220卷。咸豐丙辰狀元翁同龢,官至軍機大臣、尚書,是同治、光緒兩朝的帝師,甲午戰爭中堅決主戰,戊戌變法時堅決支持光緒皇帝,以致被慈禧太後革職,其膽識為時人稱贊和景仰。毛澤東說過,談到中國的現代工業,不能忘記四個人。這四個人中有一個叫張謇的,是中國民族工業的奠基者之一,此人就是光緒甲午科的狀元。中狀元也有靠運氣的,光緒癸卯科殿試時,適值慈禧太後70大壽,進士王壽彭名字吉利(古代傳說中彭祖壽高八百歲),因而中狀元。乾隆甲辰、丁未、庚戌三科,屈居榜眼的王鳴盛、孫星衍、洪亮吉都是名噪一時的大學問家,而狀元則不太出色,有人譏諷考官有眼無珠,說三個狀元都是撞上了大運,但這畢竟是少數。
其實,科舉中最大的不公正是對生員的出身有一些不合理的限制。上輩或本人要過飯,可以參加科舉並中狀元,如宋朝的呂蒙正和明朝的范際昌;可是有的職業卻被視為「賤業」,如剃頭的和唱戲的,子孫不能參加科考,這是毫無道理的規定,是科舉制度中嚴重的不公正。
廢除科舉興利除弊
科舉制度本身也存在著許多弊病。唐宋時代,限制還沒有那麼多。明清以後,解釋儒家經典要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准,不能越雷池一步,這就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明清兩朝還規定,科舉考試的文體為八股文,這種死板僵化的文體,對人們思想的束縛更為嚴重,這兩項頗為世人所詬病。
科舉制度最致命的弱點,是清朝中後期它選拔出來的人才不能適應國家和社會的需要。清朝同治、光緒年間,一部分官僚推行洋務運動,創辦了一些新式企業,如招商局、電報局等。這些企業是要用西方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來經營管理的,出身於科舉的舉人秀才對這些東西十分陌生,無法勝任工作。西方的學校正是培養這方面人才的,它們有小學、中學、大學,各種專門學科齊全,這顯然比我們的科舉制度優越。如果我們還是八股取士、策論取士,新的人才從何而來?再說,西學東漸之後,各門自然科學如物理、化學等向全世界傳播,我們的知識分子茫然無知,還在整天子曰詩雲,如何跟得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因此我國的有識之士抨擊科舉,提出「廢科舉,興學堂」,這是完全正確的。這不僅是一種主張,而且已付諸實踐。1895年,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天津創辦北洋西學堂(北洋大學前身),1897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後來各省也陸續創辦了新式學堂。在這種情況下,1905年正式廢止科舉,由學校取而代之,就是順理成章、勢所必然的了。至此,科舉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法律史博士生沈大明:中國的科舉制度的特點及利與弊
中國的科舉制度主要表現出三個特點:賢能治國,為我所用;標准客觀,競爭公平;立法保護,穩定延續。其作用和價值主要體現在:統一了價值,延續了文化;推動了教育,培養了人才;穩定了政治,推動了發展。其負面作用表現為導致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的脫離,內容單一,文體要求走向極端等。總之,因為有科舉考試,才有中國官僚體制的穩定中的延續,也因為有科舉考試,才有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曲折中的發展。
I. 科舉制度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哪些影響 論文
一、科舉制度與國家治理
(一)科舉制度對國家治理的積極作用
科舉制度興起於隋唐時期,當時的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封建地主經濟進一步繁榮,封建社會開
始進入鼎盛階段,封建制度也日臻完善。隨著自身經濟力量的壯大,中小地主開始要求政治上的權利。統治者對官僚機構進行了調整,設立了三省六部制,使官僚機構更加完備,分工也更加細密,從而需要補充大量官吏。為迎合中小地主和統治者雙方的需要,科舉制度應運而生。
科舉制度作為中國傳統社會治理龐大國家過程中的一種理性選擇,對於國家治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科舉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國「文官制度」的基礎。
科舉考試是選拔官員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堅持的是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士的原則,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其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公平。不管科舉制實際上是否能夠真正做到「至公」,但至少其制度設計是體現「至公」精神的。因為科舉考試選官制比世卿世祿制及其他選官取士制度(如漢代的察舉和徵辟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更先進,更公平,也更適應當時社會的需求,所以自隋唐以來歷代統治者皆將其作為選拔人才的首要途徑。
它給廣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過讀書入仕登上政治歷史舞台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條件和平台。過去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而今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以說,科舉制是封建社會的「平民政治」。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強宗法勢力對於政治權力
的壟斷,促進了社會的良性流動,從而擴大了統治階級政治統治的合法性基礎。正因為如此,自五代以後,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或遲或早都採用了科舉制。可以說,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具開創性和平等性的官吏和人才選拔制度。
2.科舉制度帶來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穩定
統治者要想更好地治理國家,就需要有一種整合社會的主導思想。秦始皇採用的是法家思想,但
由此帶來的嚴刑峻法、橫征暴斂使人民不堪忍受,致秦二世而亡。漢初統治者吸取秦代的教訓,採用黃老之學,「無為而治」,至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便成為封建專制國家的社會意識形態,有效地發揮著維護封建統治、實現社會整合的作用。美國學者吉爾伯特·羅茲曼在其主編的《中國的現代化》一書中指出:「科舉制在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居於中心的地位,是維系儒家意識形態和儒家價值體系之正統地位的根本手段。」
統治階級統治地位的維持,一是憑借國家暴力機器,二是依靠制度的力量,三是通過意識形態的整合,而這些也都離不開儒家思想滋養出來的官員和知識分子。科舉制度作為一種國家制度,考試以儒家經典為唯一標准,所謂「以孔子的是非為是非」,就使得儒學這一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通過科舉制度的推行得以制度化。
儒家思想與封建專制制度和科舉制度相結合,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強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科舉成為中國封建社會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制度因素。
(二)科舉制度對社會進步的消極影響
歷史地看,科舉制度一方面奠定了古代中國文官制度的基礎,帶來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穩定;
另一方面也因其制度設計的價值取向和自身的缺陷,給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帶來許多弊端。隨著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以儒學為基礎的科舉制度對中國社會的進步也日益成為一種障礙。
1.科舉制度是強化封建專制獨裁的工具
科舉制的價值取向首先是維護和強化封建專制制度,它體現的是封建統治階級的意志,其目的
是通過把讀書、應考、做官三件事緊密聯系在一起,培養和選拔甘心俯首帖耳地服務於封建王權和政治統治的奴才,即所謂「牢籠英才,驅策志士」。
由於科舉制在封建社會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統治者便不斷擴大科舉范圍,相應地造成日益嚴重的冗官問題。在宋代,每次科考均以幾倍、十幾倍於唐代的規模大量取士,凡被錄取者都要授官,結果是封建官僚機構日趨龐大,人浮於事,效率低下。
隨著科舉制的成熟與發展,讀書做官的思想日益凝固化,相伴而生的官本位現象也日趨嚴重。中
國古代社會從先進變落後、從文明變愚昧,與此關系甚大。到了封建社會後期,科舉制最終被封建保守派用來抵制思想進步,反對社會變革,成為社會進步的一大障礙。
2.科舉制度的公平性並不是無可置疑的
隨著科舉制的不斷發展,雖然形成了迴避(包括籍貫迴避、親屬迴避)和保密(包括鎖院、糊名、謄錄等)制度以防止作弊,保證公平,但這也只是限制了那些沒有門路的下層百姓。南宋學者洪邁談到科舉之弊時說:請人代答試卷雖被明文禁止,但「禁之愈急,則代之者獲賂謝愈多,其不幸而敗者百無一二」。考生夾帶、傳遞、換卷、割卷、頂名、冒籍、賄買、鑽營等等,無所不用其極,科場舞弊的現象與科舉制度共始終。在很多有關科舉的博物館里就陳列有古代科舉考試中用於作弊的各種形式的夾帶品,上書蠅頭小楷,密密麻麻,令人嘆為觀止。當權者採取各種防止舞弊的措施,追求細節上、形式上的公平,但這並不意味著真正的公平。
事實上,當權者利用手中權力,提拔親信子弟,培植自己的黨羽,致使政治腐敗的現象極為普遍。科舉在制度設計上也有不少弊端。在唐代,士人可以在考前請托社會名流將自己推薦給主考官,即所謂「行卷」。常科登第後,還要參加吏部的「釋褐試」,合格後方能脫去平民服裝換上官員衣冠。其言、身、書、判四個環節,除「身」是天生的,其他都取決於主考官的意志。因此,士人鑽營、請托、逢迎拍馬、趨炎附勢、上書獻賦、攀附權貴之風極為盛行。所有這些,都使得科考作弊的各種防範措施常常成為掩人耳目的虛文。
此外,科舉制度還有對考生身份的限制,如從事娼、優、隸、卒等「賤業」者,其子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而且女性也是被排除在科舉考試之外的。科舉制的所謂公平性由此可見一斑。
二、科舉制度與學術發展
科舉制度在中國的文化和學術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古代文明與文化學術的發展
和繁榮都與科舉制密切相關。比如,中國文化在宋代的南移,科舉制就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徐曉望先生的研究,科舉制極大地推進了東南地區的文化普及,促進了該地區理學的發展、出版業的興盛、文史藝術的繁榮,使長期處於中華文明邊緣的「南蠻」之地呈現出「巷南巷北讀書聲」及「家有詩書,戶藏法律」的景象,由此形成了東南地區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的文化優勢。
科舉在古代中國的社會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明末清初在中國居住過22年的葡萄牙人曾昭德(Alvaroz Semedo)所言:中國人熱衷科舉考試,是因為只有通過科舉考試才能取得秀才、舉人、進士這三種學位,「這些科舉考試構成了國家最重要的事務,因為它事關權位、聲望、榮譽及財富。它們是人們全力關注、魂系夢縈的事物」。科舉考試憑成績取士,注重才能,這就在全社會特別是社會中下層形成了一種惜時勉學、自覺求學的風氣。無論是仕宦望族、
商賈階層,還是一般平民百姓,都極為重視科舉教育。科舉制還顯然促進了明清時代農、工、商家庭出身的「士人」群體的涌現,使得當時社會知識階層人數大增,從而對古代中國學術文化與教育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無論中國古代學術文化興盛還是衰落,都無法排除科舉制的影響。隨著封建統治的沒
落,科舉制度的弊病也愈加明顯。由於考試內容局限於儒家經義,考試方法注重死記硬背,科舉制日益流於形式,不但不能選拔有真才實學之士,而且束縛了學術思想的發展。
1.科舉制度下「八股取士」的弊端,抑制了中國學術文化的創新
科舉制度發展到明清時代,實行八股取士,考試形式越來越程式化、格式化,最終形成「八股文」。八股文是一種非常刻板僵化的文體,限定論題、格式等,被魯迅先生諷刺為「原是蠢笨的產物」。它極大地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泯滅了人們的個性,銷蝕了人們的創造力。考生不能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也無法展示自己的才華,只能熟讀四書五經以應付科舉考試。八股取士使得天下千萬學子都把精力放在學做八股文上,學問由此而衰敗,學風也由此而變壞,社會的學術思維創新的環境也因此走到了黑暗的極致。
這使得人們即便有了新的思想和創見,也無力或無法彰顯於世。科舉制度不利於知識創新,將許多知識分子的精力與研究都束縛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這種反對獨創,只尊孔孟朱程理學的做法,極大地抑制了讀書人的創新精神,甚至到今天還有影響。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中國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2.科舉制度下考試內容狹窄單一的弊端,阻礙了中國自然科學的進步
科舉考試的內容狹窄單一,不外四書五經,而且只能為「聖賢」作注,不能越雷池一步。科舉考試
以儒家經典為基本內容,儒學被封建統治者奉為聖典,其他均被視為異端而排除在科舉之外。儒學與科舉制結合,顯然也大大抑制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古代中國歷來重治術輕技術,人文學科高度發達,自然科學地位低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側重宏觀而相對忽視微觀,擅長思辨而相對拙於實證,這種現象實際上與科舉制互為表裡。
唐代科舉系統中曾設有進士、秀才、明經、明法、明算、武舉及吏道等科,雖然對考試內容限制並不太嚴,但明算科是錄取人數最少、地位最低的科目。到了宋代,考試科目的設置變成了「精貢舉、罷諸科」,獨存進士科,即「詩賦取士」和「經義取士」,法、道等體系的思
想受到排斥。明清時期考試范圍則進一步縮小,僅限於四書五經。清末受西洋堅船利炮的震撼,曾開設算學科,然而所取人數極少。當時多數人在思想觀念上根本就不重視自然科學。明代名醫李時珍在三次鄉試不第後棄舉從醫,嘔心瀝血寫成《本草綱目》進獻皇帝,卻被束之高閣。這種狀況除了與中國人傳統思維方式有關之外,顯然還與科舉制度的長期影響密切相關。
科舉考試在內容上基本把自然科學排除在外,這使得資本主義「分權時代」到來、相應的「分科之學」(西方科學的基本特徵)開始主導世界科學發展潮流的時候,富有創新精神的中華民族卻無法展現自己的聰明智慧。因此,明清以後中國科技大大落後於西方,科舉制或許是難辭其咎的。
3.科舉制度「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弊端,扭曲了知識分子的價值取向
「學而優則仕」的價值取向使得人們認為受教育、讀書的目的只是為了「做官」,科場功名往往成為讀書人的原動力和畢生追求。「白發童生」、「壽星舉人」這樣的現象不僅僅體現個體的不幸,更是整個社會的悲哀。「學而優則仕」的政治制度和價值取向也極大地縮小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思維空間。特別是到了明代實行的八股文考試,更是把科舉制度的弊端推向了極致。同時,因為學習儒家經典的目的是應付科舉考試然後做官,所以與之無關的知識都被視為「形下之器」,是君子不屑的「奇技淫巧」。例如經商,許多讀書人只是為了改變自己在經濟上的貧困地位才「棄儒經商」、「棄文經商」的,一旦他們的經濟地位有所改變,他們就往往會由商
返儒。
自然科學和其他學術文化在中國不發達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但知識分子只重科舉的價值取向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明朝末年的著名科學家宋應星在其科學巨著《天工開物》的序言中就很
有感慨地寫道:「此書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顯然,這是科舉時代注重實際的知識分子所發出的充滿郁悶的感嘆。
三、科舉制度與人才培養
科舉制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取士選官制度,屬於文官考試制度,同時還兼有教育考試性質,所以它
最直接地作用於教育與人才培養,其進步影響是無法抹殺的。據記載,唐代共開進士科263科,取進士近7000人,有姓名可考的狀元148人,10人位至宰相,其他的也多為能人志士。如初唐「四傑」中的楊炯、王勃,其後的陳子昂、岑參、王昌齡、韋應物、白居易,中唐的孟郊、劉禹錫、韓愈、柳宗元,晚唐的杜牧、李商隱、皮日休等等,都是進士出身,王維、柳公權還是登科狀元。北宋和南宋共有118榜進士,取進士30000餘人、狀元118人。北宋71名宰相中,有64名是進士或制科出身。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曾鞏、晏殊、梅堯臣、黃庭堅、范成大、楊萬里、朱熹、程顥、文天祥、范仲淹、司馬光等都是進士出身。明清時代的進士中也不乏有文韜武略的人才。
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科舉制度造就了古代中國的人才,塑造了古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群體形象。然而,物盈則虧,法久終弊。科舉制度歷經千年,正如康有為所說:「凡法雖美,經久必弊。… …
而不與時消息,改弦更張,則陷溺人才,不周時用,更非立法求才之初意矣。」雖然歷代統治者都對
科舉制進行過改革,但大都是治標不治本,致使科舉制弊端叢生。科舉制度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最大弊端在於:
1.導致人才知識結構有缺陷
科舉考試對於當時的知識分子來說,是一根強有力的指揮棒。由於考試只限於經書的內容,只注
重經義的解釋,使得考生脫離實際而專注於那種空疏之學,知識面越來越窄。對此一些西方傳教士看得很清楚。英國傳教士韋廉臣認為:中國士人在科舉的指揮棒下,「謬於一偏之見,而不能達觀,拾五經之糟粕,拘八股為文章,而於天文、地理、算學、化學、重學… …置諸不論不議之列」。另一位英國傳教士麥嘉溫批評那些所謂秀才、舉人、進士、翰林:「用西方的觀點看,獲得以上學位所需要的知識是貧乏而有限的。在我們英國學生的眼裡簡直少得可憐」。
2.造成知識分子人格扭曲
前面已經講到在科舉制下人們讀書就是為了做官,這種思想對讀書人的危害尤其嚴重,不僅使
他們的知識殘缺,而且使他們的人格扭曲。他們夢想著經過十年寒窗,一旦及第就可一步登天。為了實現讀書做官的夢想,他們不惜採取夾帶、代考、行賄等舞弊手段,卻還滿嘴講著正誠格致、修齊治平的漂亮話;或者像范進那樣為求取功名,皓首窮經,
耗盡了青春年華,最終中舉卻成了一個瘋子。
3.科舉制度本身具有非人性化特徵
科舉考試從產生之日起錄取率就很低,而且科考間隔時間也很長,競爭異常激烈,在科場上脫穎
而出者為數甚少,大部分人終身沒有出頭之日。因此,科舉制的非人性化特徵首先在於嚴重地埋沒人才。對此,顧炎武在其《日知錄·擬題》中給予了猛烈抨擊:「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同時,儒家經典常常晦澀難懂,它遠離人們的現實生活,更不會激發人們對於自然科學的興趣,所以在科舉制度下,整個學習過程枯燥乏味,成為對讀書人身心兩方面的折磨。此外,科場考試環境也是非人性化的。為了防止舞弊,作為考場的貢院號舍被設計得狹窄封閉,只給每人約一米見方的空間,形同地獄。
更有甚者,「在明英宗年間的一次考試中發生了火災,由於考生被鎖在號舍里不能逃脫,使90餘名考生葬身火海」。
在科舉制度下,教育最主要的功能被異化了,它已經演變成了奴化、禁錮知識分子的工具,使社會的這部分最活躍的精英力量萎縮、沉寂。科舉時代出身於八股科舉的「人才」,有很多是低眉屏息、蠅營狗苟而絕無信仰、原則可言的庸才。他們除了功名富貴以外別無所求,不想也無力反抗黑暗的朝廷。所以,科舉制度在近代教育潮流的沖擊之下被廢除就是毫不奇怪的事情了。
綜上所述,科舉制度的影響是深遠的。可以肯定地說,中國古代文明曾經「先於天下」,「超於亞
洲」,但後來落伍了,這都不能排除科舉制度的重要影響。科舉制度在中國畢竟存在了1300年,這
本身就說明它有一定的合理性。科舉制度不僅僅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筆,還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亞洲的朝鮮、日本、越南,歐洲的英、法等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這種影響。孫中山先生曾十分欣賞英國通過考試選拔文官的制度,並設想以此來改造中國的官吏體系。但他考察研究的結果是:「英國行考試制度最早,美國行考試制度才不過二三十年,英國的考試制度就是學我們中國的。中國的考試制度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事實上,真正要評價科舉這么一個復雜精細、影響重大的制度,需有一定的時空距離。離廢科舉
越久遠,人們越冷靜客觀,就看得越清晰全面。對科舉制這么一個選拔了中國從隋唐到明清大部分政治家、文學家和著名學者的制度,對一個與1300年間幾乎所有知識分子、所有地區和絕大部分書籍都有關的制度,對一個中國發明的被西方國家所借鑒的制度,在其存在1300年、廢止1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不應僅僅將它作為批判的靶子,而應對它進行全面的清理和研究,把它放入歷史的長河中加以理性的考察,過濾其陳腐僵化的東西,肯定其合理積極的因素,並從中吸取對當今社會有益的智慧。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收起
本回答由提問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