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帝制轉民治重大歷史意義

帝制轉民治重大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13 15:36:04

① 中華民國的建立具有什麼重要的歷史意義

中華民國成立於1912年,是 孫中山先生及同盟會領導中國人民了推翻260多年滿清統治,建立在中華大地上的,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的建立,在20世紀初的中國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政治上,中華民國的成立宣布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誕生。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發,然後全國形成連鎖反應,各地革命黨人紛紛響應,清政府的統治土崩瓦解。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政府在南京成立。在孫中山的主持下,3月11日,參議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按照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在中國建立了一個實行議會制和責任內閣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同時,中華民國政府宣布焚毀刑具,停止刑訊,嚴禁買賣人口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人民自由和權利。
經濟上,中華民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措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民國成立後,南京臨時政府頒布措施,獎勵和保護工商業,鼓勵人們興辦實業,鼓勵華僑在國內投資,廢除清朝的苛捐雜稅。這樣,國內實業團體紛紛成立,開設工廠、設銀行都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裡有了顯著的增大,實現了自身的第二次發展,無產階級隊伍也日益壯大。
民族關繫上,中華民國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民族的平等。中華民國採用五色旗為國旗,由紅、黃、藍、白、黑組成,分別象徵中國漢、滿、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雖然和我們今天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策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不足,但是和滿清政府的一族獨大相比,已經是個明顯的進步。
文化教育上,中華民國政府主張學校不拜孔子,不讀四書五經,禁止用清政府頒行的教科書,教科書必須符合共和民國宗旨,這些措施使得新生的國家的教育不再是培養只會讀書的無用文人,有利於西方民主思想的進一步傳播。在這樣的教育下,民主共和的觀念占據了人民的大腦,封建帝制的思想被逐步拋棄。中國人的身份開始由臣民向公民轉變
社會風氣上,中華民國倡導「自由、平等、友愛」的公民道德,「老爺」、「大人」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先生」,男子不再蓄辯,頭上可以出現多種的發型,女子不再纏足,以大腳示人也不為丑。
對外關繫上,中華民國雖然在《告各友邦書》中承認不平等條約繼續有效,但新生的政權不再是洋人的走狗,而且革命的暴力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的勢力,使其無法在中國建立起有效的統治秩序;同時,中華民國的建立,也為同一時期亞洲其他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起到了示範和推動作用。在中華民國的影響下,亞洲形成了新一輪的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當然,由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加上外有帝國主義的干涉,內有立憲派和舊官僚的破壞,中華民國的政權很快就被袁世凱篡奪,中國並沒有因為政權的變更而改變社會的性質,但辛亥革命後,民主主義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中國人民革命的洪流洶涌澎湃、勢不可當。正如江 澤 民同志在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上所說: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人民為改變自己命運而奮起革命的一個偉大里程碑。

② 第一次神會大轉型,封建轉帝制,第二次帝制傳民治,兩次轉型存在怎樣的不同

四千年來我民族之社會政治型態之發展.蓋可綜合之為三大階段,亦即封建、帝制與民治是也。從封建轉帝制,發生於商鞅與秦皇漢武之間,歷時約三百年。從帝制轉民冶則發生於鴉片戰爭之後,吾儕及身而見之中國近現代史之階段也。(一)思想變遷與第一次社會轉型
社會轉型 思 想(禮樂文化到百家爭鳴) 影 響
經濟結構
政治結構
思想變化 道家 無為而治、樸素辯證法 儒術獨尊,外儒內法
自耕農經濟
中央集權政治

儒家 仁、禮、義
法家 法治、中央集權、獎勵耕戰
(二)20世紀初東西方文化論戰與社會轉型
社會轉型 思 想(傳統文化到新文化) 影 響
經濟結構
政治結構
西方文化的傳入 民主、科學、新道德、新文學,五四後宣傳馬克思主義 思想解放
馬克思主義傳播
(三)兩次轉型及思想變遷的主要差異
內部發展所至/外部沖擊與內部發展雙重影響;
封建—帝制/帝制—民治;
治理社會安定人心/盪滌封建文化促進社會發展;
中國傳統思想/近代西方民主思想;
封閉/開放;
影響面小/影響面大。
(四)總結
正如馬克思所說的,思想家的任務是為社會和本階級編造幻想,……思想家或理論家編造幻想並不是出於好奇或別出心裁,而是現實社會矛盾激化的產物。中國史上兩次社會轉型時期的各種思想主張都是在原有的社會政治、經濟結構發展變化而導致社會矛盾激化的背景下產生,是社會矛盾的反映,具有很強的時代性;但因其出發點不同,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而產生差異性,由此而導致了文化影響的擴大和深入,並進而影響社會轉型。
還有一個 孫孫 可不可以不寫錯別字???????????

③ 封建帝制民治分別是什麼制度

封建制度是在中國西周時期和西歐中世紀出現的,以貴族統治階層層層分封,佔有土地和農民(或農奴)等財富為基礎的社會制度。其基本形式是封建等級制和庄園制。中國的封建制正式形成於公元前11世紀,結束於秦朝統一六國之後,也就是始自周朝建立,止於秦統一六國。
帝制,就是君主專制政體,以一人終身擔任國家元首,並且國家元首通過家族世襲的方式進行更替的政體形式,小至有名無實,大至絕對專制。中國自秦始皇時期起,形成了一整套由皇帝制度為中心的中央集權體制,沿用兩千餘年。直至辛亥革命才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民治,即人民參與治理。主要包括三層含意:一、法律本身來源於人民的權利,是人民共同意志的反映;二、國家的一切權力起源於人民的權利,國家立法、行政、司法機關都起源於人民,經人民選舉產生。它們的一切行為都要受法律調整,要接受人民的監督,不得有任何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權力;三、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理國家,人民不僅是立法主體,更應當是實施法律的主體。——常識制度篇。

④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有什麼重大的歷史意義

1 成祖遷都後,北京及其周邊成為明朝的核心統治地域,漢族政權對華北的控制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2 由於首都距離長城很近,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調動軍隊抵禦侵略。成祖本人就曾以北京為基地五次北伐元朝的殘余勢力,北京在軍事指揮上的優點是處於後方的南京無法比擬的。同時,天子戍邊的氣勢以及皇宮和先帝陵寢俱在前線的事實,使朝廷上下在面對危機時更有抵抗的決心;例如土木堡之變、京軍覆滅之後,明朝堅決地組織了北京保衛戰,而不是像西晉、北宋一樣放棄北方。 3 北京的營建使北方的生產和人口迅速恢復。但是,作為一個巨大的消費城市,京師對物資的大量需求無法就近解決,必須依賴於大運河從江南轉輸。因此在明清兩朝,漕運均具有極其重要的經濟地位。漕運的繁盛帶動了運河沿線市鎮的發展,如揚州、臨清和滄州等,進一步促進了北方經濟的恢復。

⑤ 封建 帝制 民治 分別是什麼時期

先秦以來的中國政治社會制度變遷分為「封建、帝制與民治」三個大的階段,共出現兩次轉型。 第一次大轉型,自公元前4世紀「商鞅變法」起至漢武帝和昭帝之間,實現了從封建轉帝制,歷時約三百年。此次轉型是自動的,內部矛盾運行的結果。第二次大轉型,發端於鴉片戰爭之後的辛亥革命,此一轉型時間至少為二百年,順利的話,到本世紀中葉方能基本完成。此次轉型是受外來刺激而行,是被迫的。 源出唐德剛「歷史三峽」政治理論

⑥ 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封建轉帝制和帝制轉民制兩次轉型存在怎樣的不同

(1)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封建轉帝制」和「帝制轉民治」「兩次轉型」存在怎樣的不同?(4分)
(2)根據材料二,選擇「兩次轉型」中任一次,試論述這一轉型是如何完成的?(6分)
(3)綜合以上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某一「社會轉型」歷史時期的理解。(10分)
答案
(1)原因和方式不同:第一次由「經濟大變革」引發「政治體制」上的主動轉型,即「由於我們內部的社會發展到某一階段,促使我們的社會政治結構非轉型不可,那是主動的」;而第二次由「外來侵略」引發「政治體制」上的被動轉型,即「發生於鴉片戰爭之後,實在是從割讓香港之後才被迫開始」。(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
(2)第一次:春秋戰國,連年征戰,社會動盪,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發生了急劇變革。歷經500年的逐漸積累,由西周的「封邦建國」體制變為秦漢的中央集權大一統體制,完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一次重大的社會轉型。(其他能圍繞核心知識展開敘述也可,如西周「封邦建國」體制的確立——春秋戰國的連年征戰——秦的統一——中央集權體制的建立。) (3)本小題採用SOLO評分法。(按五個不同層次回答給分)
第一層次,前結構:沒有形成對問題的理解,回答與問題無關或同義反復。 第二層次,單點結構:找到一個線索或材料即得出結論。 視角:僅結合某一社會轉型期某一方面進行論述。
第三層次,多點結構:使用多個線索或綜合上述兩則材料,進行單一維度地解釋。
視角:能結合材料一「社會轉型」概念或材料二「兩次轉型」的說法,就某一社會轉型歷史時期的多方面表現進行論述。
第四層次,關聯結構:能在多個線索或材料之間建立起聯系,並對此作出解釋。
視角:能綜合材料一、二的觀點,在第三層次基礎上,進一步提煉出「社會轉型」歷史時期的某些普遍性現象或規律性認識。
第五層次,抽象拓展結構:能夠擴展材料本身的意義,並進行更為抽象的提煉和概括。
視角:能對問題的核心概念——「社會轉型」,作出比較准確的理解,如可以就和這一概念的廣義、狹義方面進行把握和理解;也可以就「社會轉型」時期普遍性與特殊性等特點進行論述;還可以從「社會轉型」歷史時期發生原因和背景、表現、啟示與思考等方面進行分析。

⑦ 概述中國共產黨在1927年1949年1978年三次工作重心轉移的背景,內容和每次轉移的重大歷史意義。

1927年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起義失敗後,毛澤東的文家市決策,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
(意義)開創了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是」工農武裝割據」形成的前提條件.

1949年七屆二中全會提出黨的工作衷重心必須由農村轉移到城市.
(意義)有利於奪取城市政權,促進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同時也解決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轉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方向問題.

1978年黨的工作重心由階級斗爭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意義)促進農村\城市中的經濟體制改革,生產力發展,促進人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形成.

閱讀全文

與帝制轉民治重大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