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民族交融共同發展歷史論文

民族交融共同發展歷史論文

發布時間:2021-03-13 13:28:20

1. 以民族關系為話題寫一篇歷史小論文

唐代的變化體現出南朝化傾向,是指十六國北朝以來逐步形成、後來為隋唐所繼承的一些有別於東晉南朝的制度因素隨著唐代社會的變化漸次消失,這些變化相對北朝來說十分巨大,卻不過是南朝歷史發展傾向的繼承。但唐代的變化,有的是新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新變化。即使是具有南朝化傾向的變化,也不是南朝的簡單重復,而是在南朝的基礎上得到新的發展。如唐代的均田制崩壞後,大土地所有制的發展一如南朝,但唐代大地產的經營形式和勞動者身份卻與南朝有很大不同。南朝大土地上的勞動者是依附性很強的部曲佃客,其中合法蔭占的田客為數不多,大部份屬於非法投附或非法蔭占的依附人口,這種情況直到唐前期大抵如此。兩稅法頒布以後,封建國家既允許土地的無限兼並,也不再阻止佃農隊伍的擴大。按照「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的原則,佃客可以就地附籍,與莊田主之間不再存在庇護的關系;按照「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的原則,客戶多為「貧窮不支濟戶」,他們可以准制放免兩稅,不存在逃避賦役問題,其身份不再是非法逋逃。宋代客戶正是唐代兩稅制下客戶的發展。又如兩稅制以資產為宗,繼承了南朝計資的傾向,但南朝租調據田畝、據資與據丁並行,有如唐前期租庸調與地稅、戶稅並列。兩稅法則完全不以人丁為本,開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賦役征納向財產轉移的先河。唐代商品經濟的發展,雖上接南朝,卻遠過南朝,其中如茶稅、飛錢便換等,則是南朝沒有的新事物。南方的開發,無論就廣度還是深度而言,均遠邁南朝,中唐以後下至兩宋,經濟重心、人口重心、文化重心全部移至東南。東晉南朝的常備軍仍是承自魏晉的世襲兵。宋齊以後興起的募兵,由將帥自行召募部曲,部曲與將領的關系,仍帶有私家部曲的烙印[41]。開元二十五年以後,唐朝軍隊全部改為召募,國家從各種征行人及客戶中召募的職業僱傭軍,由國家財政保證其生活來源,故號稱「官健」。至於官制上的使職差遣制,文學上的古文運動,以韓愈、李翱為代表的思想學術的變化,總的來說還是唐代的新事物,其意義在於下啟兩宋。科舉制特別是進士科的崇重,在制度上為寒門入仕開辟了道路,較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有根本的區別。但在唐代,很多舊族子弟仍利用科舉制重新獲得失去的特權,只有到了宋代,科舉制「草澤望之起家」的功能才充分發揮出來。
有鑒於此,並綜據前述,我們可以這樣看待唐代的南朝化傾向的意義:其一,形成於漢魏之際的中國封建社會,由於晉末動亂和北族政權的建立,在北方走上了一條特殊道路,與直接繼承三國西晉傳統的南朝出現顯著差異。隋唐間南朝因素在制度、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顯示出南北社會的整合和歷史的初步銜接。唐代變化中的南朝化傾向,則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已越過北朝的迂迴而重新回到魏晉南朝以來的正常發展軌道。其二,唐代中葉的變化「結束南北朝相承之舊局面」,「開啟趙宋以降之新局面」,具有劃階段的意義[42],但變化中的南朝化傾向顯示出中唐前後歷史的銜接性和連續性,表明唐代中葉的變化雖然具有劃階段的意義,但這種階段仍是封建社會內部的階段。其三,漢魏之際中國封建社會的形成過程中,並未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而是封建社會因素在古代社會母體內自然發展的結果。所謂「五胡亂華」以及諸北族政權的建立,使封建社會的進程出現迂迴和曲折。唐代變化中的南朝化傾向說明,盡管不無曲折和迂迴,仍不能阻遏中國封建社會遵循自己固有的合乎規律的進程發展。
唐代變化中的南朝化傾向,表明前承北朝的隋唐歷史與東晉南朝相銜接,但這樣一個過程又似乎表明,北朝的歷史雖然絕非徒然無意義,卻不一定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環節。中外學者每將蠻族入侵下羅馬帝國解體與「五胡亂華」下西晉帝國崩潰作比。但西晉帝國崩潰後不足三百年,所謂「五胡」等少數族已完全融合、同化於漢民族,並孕育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唐帝國。而約略在同一個時期,西方的羅馬帝國解體後出現的蠻族王朝,並沒有很快走上羅馬化道路,帝國廢墟上形成許多民族國家,曾經高度發達的希臘、羅馬文化長期湮沒不彰,分裂割據傾向,統一帝國瓦解,經濟、文化衰退,被看作歐洲中世紀的一些重要時代特徵。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唐代的文化構成中,大量吸收了西北、北方諸少數民族以及國外天竺、波斯東傳的文化,當時稱之為「胡化」。對此中外學者已作過大量的研究。又如北朝剛勁雄渾的詩歌,尚武騎射之風,以及婦女的相對開放,亦為唐代所繼承。唐代制度、文化以南朝要素為主,但南朝以外的因素絕不是無關重要的。唐代之所以成就輝煌,氣魄恢宏,正在於她既繼承了以南朝文化為代表的華夏傳統文化,又廣采博取各種外來文化營養,提煉消化,弘揚以為己用。

2. 論述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意義,,2000字左右的論文!,,,,十萬火急!!!

民族團結,是中國處理民族問題的根本原則,也是中國民族政策的核心內容。

在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維護民族團結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其一,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的重要保證。只有實現了民族團結,才能維護國家統一。沒有民族團結,必然是民族矛盾、沖突不斷,導致國家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其二,民族團結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前提。只有實現了民族團結,社會才能安定和諧,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其三,民族團結是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各民族只有團結一心,才能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使經濟社會取得長足進步、各族人民生活不斷得到改善。

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高度重視民族團結,視民族團結為全體中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多年來,中國各族人民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觀念。在中國,每一個公民的命運都和國家的命運緊密連接,每一個公民都有堅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堅定自覺地反對民族分裂,堅定自覺地為建設國家貢獻力量。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堅信,各民族團結友愛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在中國,民族團結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團結,各少數民族之間的團結,以及同一少數民族內部成員之間的團結。維護民族團結,就是要求在統一的祖國大家庭里,在一律平等的基礎上,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學習、互助合作,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共同致力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多年來,國家採取各種措施,努力消除一切不利於民族團結的因素,堅定不移地維護民族團結,努力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國家採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著力消除歷史遺留下來的民族歧視和民族隔閡,促進各民族團結發展。國家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在維護民族團結的實踐中,國家既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也反對地方民族主義。中國政府多次開展全國范圍的民族政策執行情況大檢查,推動民族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的少數民族人口流動更加頻繁,城市化、散居化趨勢日益明顯。為保障城市和散居地區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國家制定實施《城市民族工作條例》、《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切實加強服務與管理,重點幫助他們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滿足他們在節慶、飲食、喪葬等方面的特殊需要。

——國家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國從自己的國情和實際出發,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把國家的集中統一與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區域自治有機結合起來,是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一大創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於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產生了巨大作用。多年來,國家充分保證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切實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

——國家堅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解決民族地區的困難和問題歸根結底要靠發展。多年來,國家從戰略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在不同時期針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實際,提出工作方針,作出戰略部署,從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多方面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國家始終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千方百計加快發展,切實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努力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經過不懈努力,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國家不斷加強民族團結的宣傳教育。國家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過程,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堅持不懈地在各族幹部群眾中進行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和民族知識的教育,注重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僅教育群眾,更注重教育幹部;不僅教育少數民族幹部,更注重教育漢族幹部;不僅教育一般幹部,更注重教育領導幹部。國家特別重視在青少年中進行民族團結教育,要求民族團結教育進學校、進課堂、進教材,使民族大團結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2008年國家頒行了《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9年,國家將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全國小學階段考查和中考、高考及中等職業教育畢業考試范疇。國家注重對新聞媒體、出版從業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引導、鼓勵他們准確理解、積極宣傳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和民族基本知識,又好又多地推出宣傳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作品。同時,注意加強對出版物、廣播影視作品和互聯網的管理,防止出現傷害民族感情、損害民族團結的內容。

——國家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表彰活動。1988年以來,國家先後召開了四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共表彰56個民族的民族團結進步模範4993個,其中模範集體2474個、模範個人2519名,在全社會產生了廣泛影響。各級地方政府採取「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月」等形式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制定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表彰辦法,在全社會樹立典型,弘揚正氣,推動形成了以維護民族團結為榮、以損害民族團結為恥的社會風尚。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將每年五月、內蒙古自治區將每年九月、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將每年九月、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將每年七月定為「民族團結月」。

——國家妥善處置影響民族團結的矛盾和問題。國家堅持團結、教育、疏導、化解為主的方針,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避免事態擴大和矛盾激化。國家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利益,凡屬違法犯罪的,不論涉及哪個民族、信仰何種宗教,都依法處理。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都建立了處理影響民族團結問題的長效機制和應急預案,及時妥善地處置了各種影響民族團結的矛盾糾紛和事件,維護了民族團結和社會大局穩定。

中國的民族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中國政府堅決反對和抵制一切外部勢力打著「民族」、「宗教」、「人權」的旗號插手、干預中國的民族問題,嚴密防範和依法打擊境內外各種恐怖主義勢力、分裂主義勢力、極端主義勢力對中國的滲透、破壞、顛覆活動。歷史和現實表明,民族團結友愛,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民族沖突紛爭,則社會動盪、人民遭殃。

3. 尋找民族交往的遺跡(歷史論文)

千百年來,古代人民給我們留下了多少瑰寶:蘇美爾人開辟了最早的農業文化,至今仍在使用;古巴比倫人的紅色染料,歷經千年仍不褪色;拿破倫。波拿巴金戈鐵甲橫掃歐洲;古埃及人民製造的金字塔、帝王洞、木乃伊,至今仍然完好無損;還有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愛迪生發明的電燈------古人的神奇智慧真令人費解。現在,讓我們走進神奇的古遺跡館,參觀古人神奇的遺跡吧。
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城堡的模型,你可能會好奇地問:「一座城堡模型有什麼神奇之處呢?」你可不要說這樣的話,它是新巴比倫城的城堡,裡面藏有特殊的取水系統,只要將國王的床體旋轉,便會使幼發拉底河的水送入射水管內,把水閘的發射口打開,水便洶涌而出,把敵人淹死,因為現代科學技術都想不到這樣引水,而他們卻想到了,真是一個奇跡。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飛機模型展廳。這個綁著鞭炮、拴著風箏的藤椅便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飛行器,可惜,它的主人萬戶卻在試飛中犧牲了,但是,它的設計原理卻啟發了後來的科學家;再看這個寬大的、酷似鳥翼的滑翔傘,曾經讓勇敢的試飛英雄短暫地在天空中翱翔過。瞧,這個僅有兩片薄翼、幾根鋼架靠汽車發動機驅動的「小傢伙」,便是當年萊特兄弟研製成功的第一架飛機。而那個張牙舞爪的「怪獸」則是二戰時英國的烈火式戰斗機。
看了這兩樣,你就目瞪口呆了吧?現在,我們繼續往裡走------

4. 關於北魏民族交融的論文

北魏統治集團民族界限的淡化及其對鮮漢民族融合的影響


作者:錢國旗


摘要:正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民族關系復雜動盪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中華民族經歷了一個大融合的重新組合過程,南下中原漢地建立北魏王朝的拓跋鮮卑與漢族的融合則是這個過程中歷史意義最為深遠偉大的一環.這次融合繼承並總結了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成果,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推向了高潮.中國南北的再統一格局以及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空前盛世,皆因這次鮮漢民族融合所帶來的充滿朝氣的力量勃興而透露最早的曙光.拓跋鮮卑與漢族的融合經歷了漫長曲折的歷史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南遷洛陽的拓跋鮮卑與漢族的融合為主旋律,漢化是融合的基本特徵;第二階段的融合是隨著北魏末年的六鎮起兵而開始的,即六鎮鮮卑與漢族的融合,經過胡化和漢化的反復扭纏達到統一是融合的基本特徵.本文所論僅限於拓跋鮮卑與漢族融合的第一展開


關鍵詞:統治集團 拓跋鮮卑 六鎮 南北朝時期 鮮卑人 將相大臣 組合過程 《魏書》 民族關系 民族大融合


被引量: 9


年份: 1994



學術堂提供更多論文知識

5. 求一篇關於如何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 的論文,要求3000字左右,急著要的~各位大神幫幫忙~

先秦時代尤其是戰國時期楚、秦就被認為是蠻夷,到漢朝時期中原人民逐漸形成漢族。但是後來唐、元、清都是身上都有游牧民族的血統和基因,這些游牧民族逐漸吸收中原農耕文化的精髓,完成封建化,然後入主中原。還有些民族雖然沒有統治過整個國家,但是也為民族的融合做出過貢獻,如渤海國、吐蕃...
中國的少數民族除了回、滿、畲用漢語外,其他都有自己的語言,蒙、藏、維吾爾等十幾個民族還有自己的文字。各少數民族同漢族一樣,為創造祖國燦爛的文化,為全人類的文明,做出了自己寶貴的貢獻。中國各民族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互相融合成為偉大的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華文化是全人類共同的文明財富,為全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過分強調漢族的作用,忽視少數民族的貢獻,是片面的。比如入主中原的任何一個少數民族政權,都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同時,延襲和發展的前朝的制度,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就是那些完成了局部統一的少數民族同樣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比如匈奴統一北方游牧民族、吐蕃統一青藏高原等.中華民族的各族人民具有反對封建主義統治和帝國主義侵略壓迫的光榮傳統。他們贊成平等的聯合,反對壓迫剝削。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各族人民為了反抗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曾多次聯合起來進行反抗斗爭。例如,東漢杜琦、杜季貢領導的漢、羌族人民聯合起義,嶺南各族人民聯合起義,西晉巴氐人李特領導的關西六郡人民起義和蠻族張昌領導的荊州蠻漢各族人民起義,北魏匈奴人破六韓拔陵領導的「六鎮」起義,鮮於修禮、杜洛周、葛榮領導的河北各族人民起義等,都是幾個民族起義軍互相聯合,互相聲援。唐末的黃巢起義,宋代漢、壯、苗、瑤、侗等族人民的多次起義,也都是各族互相響應,配合作戰。元代,各族人民共同反抗的斗爭,更是史不絕書。明代,大藤峽瑤、壯等族人民的起義,老回回馬守應領導的回民義軍積極配合李自成農民軍一起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清初,作為張獻忠農民軍的繼續,李定國、李來亨領導的西南苗、瑤、彝、壯各族義軍前後敗敵數十萬,此後的苗民起義、回民起義,也都是有許多民族共同參加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邊疆地區和中原經濟文化聯系的加強,中華民族各族人民相互了解和依存關系的加深,進一步導致政治上的接近和結合,從而逐步為組成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而奠定基礎。全國統一集中的發展趨勢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結束了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群雄爭霸的局面,統一了戰亂頻仍的中國,第一次建立起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這給中華各民族進一步加強聯系,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6. 怎樣認識民族形成及發展的情況論文1500

一、中華民族是歷史融合的產物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正如費孝通先生所指出的:「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幾千年的歷史過程所形成的.」(見《費孝通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602頁.)
中華民族是歷史融合的產物.早在新石器晚期,在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已經出現了許多部落和部落聯盟,產生了互不相同又互相影響的文化.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黃帝戰勝炎帝、擊殺蚩尤,炎、黃聯合戰勝太昊、少昊,以及堯、舜、禹禪讓,都是中原先民各部落在向外發展中互相沖突、融合的歷史痕跡.
考古發現已證明,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黃河下游的新石器文化——山東龍山文化,已經對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後繼者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發生相互滲透的聯系.與河南龍山文化階段大體相當的良諸文化(長江下游)與山東龍山文化關系更為密切.
夏、商兩代,漢民族的發展已具雛型.據有的史學家考證,夏的先民是從長江下游發展至黃河下游,商的先民是由遼河下游發展至中原,周的先民是由渭水流域向黃河下游發展.夏、商、周三代已經形成統一的分封制的奴隸制國家.中華民族的先人,在一萬年前已有百萬之眾.至夏初(公元前21世紀)已有1 355萬人口.在西周(公元前11—前8世紀)全盛時期人口約達2 000萬左右.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1—前221年)中華民族的融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經過500多年的戰爭兼並,原來的東夷、西戎、南蠻、 北狄都與中原華夏族相互融合,形成「五方之民共構天下」的局面.原來的秦、楚、吳、越,都已華化.盡管戰爭連綿不斷,由於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加上疆域的擴大,到西漢初年(漢平帝元始2年,即公元2年),人口數已達5 959萬人.漢代繼秦在全國推行郡縣制, 實現了空前的統一.漢族在漢代已基本形成.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9年)是中華民族融合、發展的又一個高峰期.這一時期,不僅中原地區的居民融合程度更深,而且西北和北方的大量少數民族與中原進一步融合.五胡十六國時期,由匈奴、鮮卑、羯、氐、羌5個少數民族先後建立的13個政權,使東北、內蒙、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居民與中原居民得以廣泛深刻地交往、融合.至唐代(公元618—907年),中華民族的活動疆域和人口,都空前地擴大和增加起來.盛唐時期,人口總數約8 000萬左右.
宋、元、明、清(公元960—1911年)的近千年時間里, 中華民族的發展更趨成熟.宋代(公元960—1279年)北方先後建立的遼、 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使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得以進一步統一、融合.其中女真人建立金國(公元1115—1234年)曾將勢力推至淮河以北,先後在北京、開封建都.元朝(公元1271—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清朝(公元1644—1911年)是由滿族建立的朝代.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擴大和密切了他們和漢族的關系,還帶動了其征服地區各族和漢族的融合.
元代的疆土極其廣闊.在元朝統治下,不僅中原居民、北方居民得以進一步融合,而且西北、西南的民族和中原民族的關系也得以進一步密切.同時,在中國還湧入了信奉伊斯蘭教的中亞居民,以他們為主體,在吸納土著居民的基礎上,形成了人口眾多的回族.清代已形成今天中國的版圖(因清末被列強侵佔許多領土,當時的疆域比現在要大).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由幾十個民族共同形成的中華民族已發展成熟.清代乾隆31年(公元1766年)的人口已達到20 809萬,至道光 13年(公元1833年)增長到近4億人(39 894萬人).
近代(公元1840年以來),在與帝國主義列強的斗爭中,中華大地上的各民族更加覺醒,民族意識不斷增強.「四萬萬同胞共赴國難、共御外侮」,成為一致的呼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更標志中華民族的完全成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的半個世紀中,由56個民族構成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國家的徹底統一和民族的真正平等,各民族的融合也發展到嶄新的階段.這是一個既有鮮明個性又有深刻共性的民族共同體,這是一股積蓄了近萬年而形成的偉大力量.
二、中華民族歷史融合的特點
世界上所有歷史較久、人口較多的民族,都是長期廣泛融合的產物,也都有共同的規律.而中華民族的融合,更具有典型性.中華民族的歷史融合,至少有以下四個特點:
1.融合的向心性 綜觀近萬年的中華民族發展史,其融合的腹地是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其融合的核心是華夏族,繼而是漢族.
春秋戰國之前,是夷、戎、蠻、狄競相伸入中原,最後為華夏族所融合,「五方之民,共構天下」,漢族也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
秦漢之後,是更遙遠的地方,主要是塞北、西域的少數民族入侵乃至入主中原.最後,他們也大部甚至全部被漢化,使漢族在數量上擴大、質量上提高,中華民族得以在此基礎上形成.漢族人口佔中華民族總人口的90%以上,這是因為漢族在長期的發展中先後融合了大量其他成分.因這種融合,漢族的活動范圍也逐漸擴大.
2.內容的深刻性 華夏族最先是由黃河中下游以種稷等旱田作物為主的部落及部落聯盟與長江中下游以種稻為主的部落及部落聯盟融合而成的.華夏族的主要生產方式是農業.華夏族的西北部、北部是對立的戎、狄等游牧部落及部落聯盟.農業生產方式是較游牧生產方式穩定和先進的.因此,華夏族戰勝並融合戎、狄,並不奇怪.華夏族的西南部和南部,雖然也是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的部落(稱為蠻、夷),但由於受自然條件的限制,那裡生產力水平也較低下,因而最終也被生產力水平相對發達的華夏族所戰勝,並融合為華夏族的一部分.
自秦漢以降,漢民族的主要對手,是北部,包括東北、西北的游牧民族.這些游牧民族和漢族互相沖突、消長、融合.有的游牧民族曾在軍事上十分強大,如匈奴、蒙古、契丹等.但游牧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被漢化.這不僅是因為漢族的人口眾多,更深層的原因,還是因為漢族從事的農業生產方式更為先進.遼、金、元、清等朝代建立的結果,都使漢族融合進了更多的其他民族成分,也使農業地區向外擴大了.華夏族生長為漢族,以及漢族在歷史上的發展,都是與農耕范圍的擴大、農業技術的發展相伴隨的.所以,中華民族融合的向心性,是以追求先進的生產方式為目標的.
被漢族融合的其他民族不僅接受了漢族的先進生產方式,而且接受了漢族的先進文化,包括生活方式.尤其是作為漢族統治思想的儒家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思想指針.這一點,在滿族入關後的清代,表現得最為充分和完備.還應當指出的是,歷代,包括少數民族成為統治者的朝代,漢族的語言和文字都被列為官方的語言和文字,也是聯系一個多元民族的極重要條件.在今天的中國,象回族、東鄉、保安等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所以與漢族等其他非伊斯蘭民族有很強的親和力,通用漢語言文字,顯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散,是與其融合中經濟根基和文化根基的深厚相聯系的.
3.歷史的連續性 中華民族的融合經歷了上萬年的歷史.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有4000年以上.在這么長的歷史時期中,中華民族雖然在發展中也屢遭挫折,但總的趨勢是越來越強大的.
中華民族在發展中呈梯次推進.先是由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向黃河、長江的上游及主要支流推進,再由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向南推進到珠江流域及東南海濱,向西南推進到橫斷山麓和青藏高原,向西推進到天山南北,向東北推進到黑龍江流域,向北推進到杭愛山脈.雖然中華民族活動過的地方不等於今天的中國版圖,但其活動的范圍之廣、歷史之久,在世界民族中是罕見的.世界上的四大文明發祥地,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民族,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民族、印度河及恆河流域的古印度民族、都被外來民族所同化,其原始的文化都中斷了,惟有中華民族的古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和發展.
中華民族內部各民族的融合,其突顯的階段是戰爭.春秋戰國時代的500年混戰,南北朝時期的胡漢沖突,宋、遼、夏、金、 元及清代的非漢族入主中原,都是融合中的質變階段.而每次戰爭、征服後,各民族間互相消化、吸收彼此的優長,克服自己的短處,則是為下一次更大的融合進行量的積累.正是這種一張一弛的波浪式推進,形成幾千年的連續鏈條.
4.方式的交互性 中華民族的融合,是以漢化為主,但絕不是單純的漢化,而是交互融合.正是這一點成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來源之一.
漢族融入少數民族的情況,早在漢代就有大規模發生.有的學者估計,漢代匈奴盛時,有奴隸達30—50萬人,占匈奴人口少則1/7,多則1/3,這些奴隸的大部分是漢人.南匈奴於公元109 年一次向漢朝送還萬餘人,可見其規模.這些奴隸的大部,以及自動逃往匈奴的漢人,都融入匈奴.在後來的歷史中,匈奴之大部又返融中原,成為漢族新成分.漢末袁紹之子兵敗,率幽冀之殘部十萬余戶、數十萬人投奔烏桓;隋末楊氏政權傾覆後,亦有大量王族人口逃往突厥.
公元399—440年建於吐魯番盆地的高昌國,其主體居民是漢人.可見漢族早在1500多年前已開始融入新疆各民族.今天的苗族中有宋家苗、蔡家苗,自稱其先人是先秦的宋國、蔡國人,其習俗還有一些漢人古禮,應是其言不妄.朝鮮族自稱祖先是漢人者不寡.
人種學家的研究證明,中華民族絕大多數屬蒙古人種,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呈漸變狀態.內眥褶的體質特徵,其出現頻率,從南向北遞增;波形發的出現率,從南向北遞減.從北向南,是從蒙古人種東亞類型向南亞類型過渡——傣族屬南亞類型,哈尼、瑤等民族屬過渡類型,藏、彝、白、漢等屬東亞類型.在西北地區,尤其是新疆,則有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的混合跡象.所有這些,都說明中華民族的歷史融合是源遠流長、根深蒂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尤其是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民族的融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全國各地區、各民族日益緊密地結成一個經濟利益整體.從90年代開始的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的產業轉移,使遙遠的西部和濱海東部的關系空前密切起來.這一趨勢還將在深度、廣度上日益加大.一個民族只有在經濟結構、生產方式上形成內在的利益關系和統一整體,才能保持其牢固的聯系和持久的統一.伴隨著對外開放、文化教育的發展,具有科學內容和時代特色的生活方式,正逐漸滲入各民族的原有生活方式,使各民族生活方式中共性的新成分不斷增加起來.現在,全中國范圍的物資交流和人口流動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每年省際人口遷移數以千萬計.「川軍」、「湘軍」下廣東,已成為川、湘、粵三省共同重視的大事.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每天的流動人口都在200萬以上. 由於人口的大流動,通婚范圍越來越廣.因此,不僅在生活方式上,在語言上、血緣上,我國東與西、南與北的差距也在縮小.勿庸置疑,再過幾十年、幾百年,中華民族的統一性,將達到今天難以想見的高度.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已是鮮明的、不可逆轉的趨勢.幾個大的地區經濟——政治聯盟的形成,是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一體化的前奏和必經階段.在世界范圍內,商品、資本、技術、人才大流動.
由於科技進步,交通越來越便捷.以前從太平洋西岸到東岸,輪船要走幾個月.現在只要乘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就可以了.超音速客機的出現,將進一步縮短這個時間.衛星通訊、全球電視網路、信息高速公路,這一系列的新手段,使地球上各個角落發生的事情,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五大洲.
由於貿易在全球范圍擴展,產生了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乃至政治秩序的要求.一國或少數國家控制世界、謀取私利的時代終將成為歷史.聯合國的作用日漸突出,是一個生動的證明.全球性的共同利益、共同要求越來越多.和平與安全、禁毒與環保,甚至一些重要國家的經濟增速和幣值穩定,都成為全球各國關注的熱點.
伴隨著商品、資本流動的,是人口的大遷徙.1891 年至1920 的30年間,歐洲向北美、澳洲移民達2700餘萬.進入本世紀60年代,由於殖民統治的陸續結束,人口流動的限制放寬;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產生了人口流動的需要;還有局部地方武裝沖突造成大量難民,人口向發達地區流動的速度大大加快.據聯合國有關部門估計,「國際難民」數最低是1970年,為250萬;1993年達1890萬人,是逐年增加趨勢. 到國外從事勞務的人數,1991年是5000餘萬,1994年增加到7000萬,也呈逐年增加趨勢.在整個90年代,僅歐盟國家的外國人,就以每年50萬的數目在增加,1999年更達71.7萬人.這種趨勢表明一個世界范圍的民族融合時代已經到來.可以預見,再過幾百年、幾千年,地球上的人類將融合成一個「民族」,將形成一個新的人種、形成一套共有經濟活動方式和生活方式,包括一種新的共同的語言文字和交流方式.到那時,地球將成為真正的地球村,人類將成為真正的親兄弟.
中華民族的起源:
(1)中華民族的起源:原始社會至奴隸社會的過渡時期,炎、黃部落的融合,華夏族的產生.
(2)多民族融合的開始:春秋戰國時期,華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觸頻繁,促進了民族融合,也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准備了條件.
(3)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秦的統一,標志著我國多民族國家已初步建立.
(4)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初步發展:兩漢時期,實現了對西域、西南以及華南兩廣的統治,既大大擴展了疆域,又有效地開發了邊疆.
(5)多民族的大融合: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民族遷徙,各民族聯合斗爭以及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民族融合加強.
(6)多民族國家的大發展時期:隋唐時期是我國古代史上一個重要時期,隋唐高度繁榮的經濟文化,對周邊少數民族有很強的吸引力,加上統治者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所以與少數民族的聯系范圍更廣,數量更多,形式多樣,關系也融洽,特別是在西北和東北奠定了祖國疆域的基礎.
(7)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周邊各少數民族藉助自己政權力量,加強了與漢族的交往,相互學習,逐步縮小了與漢族的差距,為元朝更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國家的重新統一作了准備.
(8)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時期: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採取有力措施,解決了周邊少數民族問題,特別是在清朝,粉碎了少數民族貴族與西方侵華勢力分裂國家的陰謀;同時採取了得力措施加強了地方行政管理和中央集權,我國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形式鞏固下來.

7. 尋找關於中國少數民族歷史的論文~越多越好~

《中國民族史》

《中國民族史》由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江應梁主編,林超民任副主編。1990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北京)出版,上中下三冊,115萬字。現民族出版社擬於近期出版修訂本。
20世紀開始,民族史逐步從政治史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中國民族史學是中國史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也是民族學的重要分支學科。梁啟超先生在20世紀初開始倡導新史學,即提出了民族史的科目,並作了初步研究。至20世紀30年代開始,呂思勉、林惠祥、王桐齡、呂振羽等學者,先後編撰出版數種《中國民族史》。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和民族史研究工作,由國家民委直接領導和主持編纂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為55個少數民族各編了一部本民族的簡史。近年來,諸多學者專家共同編寫的《大網路全書?民族卷》問世,先後出版了翁獨健教授主編的《中國民族關系史綱要》、王鍾翰主編的《中國民族史》等。許多民族史學工作者所撰寫的族別史、地區民族史、斷代民族史論著相繼問世。這些成果,為進一步深入、系統地研究中國民族史奠定了基礎。
江應梁主編的《中國民族史》出版後,不少知名學者發表書評,給與高度評價,認為是研究中國民族史難得的創造性碩果,是我國民族史著作林中一株挺出的新秀,為中國民族史學的發展做出了可貴的貢獻。本書榮膺中國圖書獎、國家教育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首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三等獎)。

本書具有以下主要特色:

第一, 它突出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整體性。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悠久的歷史;從秦漢至清滅亡,不論封建王朝如何更迭,不論哪個民族是統治民族,中國都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我國各民族和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都是在各個歷史時期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上的疆域是不斷變遷的,有時統一,有時分裂,但是我國的疆域大體上還是穩定的。我國疆界早在漢代,由於匈奴、鮮卑的內附,就包有北至漠北與外興安嶺的廣闊地域;由於南粵的臣服,而囊括南至南海的遼闊地區;由於西域各國的歸降,西域都護府的建立, 而管轄西域之地;由於夫余、挹婁的內附,使疆界東至於海上;由於在西南夷地區設置郡縣,將版圖擴展到怒江以西至伊洛瓦底江流域。歷代王朝大體保持了這個疆域。我國今天的多民族國家正是從這個傳統發展而成。中國傳統疆域是由南部水田農業區、北方旱地農業區與北部草原游牧區組成的。我國歷史上畜牧民族和農業民族之間,自然形成了經常和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這是我國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經濟基礎。正是這個經濟基礎,促使我國各族共同締造了多民族的國家。盡管多次分裂,最終仍歸於統一,每次統一的版圖大體相近。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有時受中原王朝直接統治,有時受間接統治,但各民族間的聯系並未因此中斷,仍然在相互依存中共同發展。

由於邊疆地區的社會經濟與中原相比較為落後,歷代王朝為適應當地的社會經濟基礎,在這些地區設置的政權,其形式與內地不同,如秦漢時期的屬國、道、邊郡,唐宋時期的羈縻府州,元明清時期的土官、土司,史稱「羈縻政權」,政權形式不同,屬於中國統一的整體則毫無差異。有些少數民族雖也建立過獨立的政權,但沒有脫離中國整體歷史的發展。中國是以漢族為主幹的多民族國家,歷史上的中國不因為建立王朝的民族不同而異;歷史上的中國不僅包括漢族和中原王朝,也包括各少數民族及其建立的地方政權。中國的歷史疆域,不僅包據中原王朝的轄區,也包括少數民族政權的轄區。統一的概念,主要是指政權而言;整體的概念,則是各民族之間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內在聯系與凝聚。政權的統一,是在整體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而不同的歷史時期,由於各種具體原因,有時只有一個政權,有時有幾個政權存在,但整體並沒有改變。本書將中國歷史上的各民族納入一個整體的社會歷史背景中論述,各民族的個性恰到好處地顯示於共性之中。

第二, 本書突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性。本書按照中國歷代王朝的順序來敘述中國各民族歷史。歷代王朝尤其是中央王朝的更迭演進及其幾千年不斷的連續性,是中國歷史有別於世界其他各國歷史的一個明顯特徵。王朝的興衰更迭,是歷史上經濟、政治、文化變遷以及各民族活動的產物。它反過來又影響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及各民族的發展。以王朝發展的順序這一客觀存在為線索來籠括中國各民族的發展,不惟脈絡清晰,而且多民族國家的同一性連貫性也由此上升到突出地位。事實上中國的歷代王朝都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元、清等大一統王朝就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歷代王朝的興亡大都與中國各民族的歷史有著內在的聯系;少數民族的興衰與中央王朝的統治也緊密相關。本書不是簡單地以王朝更迭為線索編寫各民族歷史,而是在具體闡釋中,將二者結合融會於一體,深刻揭示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和歷史規律。這正是本書有別於以往中國民族史和一般中國通史著作的顯著特點

第三, 本書突出各民族之間相互聯系的有機性。中國各民族成長的過程同時也就是各民族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過程。任何民族都不是孤立的地發展演變的。每一個民族都必須與周圍的民族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關系,民族關系對每一個民族的形成、發展都產生重大影響,有時甚至起到決定性作用。各民族間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共同締造和發展了統一多民族的偉大祖國,也使各民族得到發展和進步。將民族關系史作為民族史研究的主要內容,實事求是地反映各民族之間的不可分離的有機聯系和日益強化的凝聚力,並進而揭示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發展的客觀規律,使本書的學術價值與社會意義更加鮮明。

第四,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不僅十分注意漢文文獻,也注意吸收少數民族文字文獻,尤其注意採用20世紀50年代以來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的豐富資料,盡可能多地吸收近年來考古學、古人類學、民族學、語言學等多學科研究成果,使本書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8. 結合史實說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華民族自我完善發展的強大推力。從歷史上看,我國各民族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在交融中和諧共贏,在每一次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後,都會產生更加強大的、比原來的民族更加優秀的群體,其結果都是形成更加強大的政權和更大范圍內的統一多民族國家。
一是經濟的交流發展。驢、騾,小麥都是由少數民族經西亞傳入中原的,玉米、高梁(也是由少數民族傳入內地的,而游牧民族生活必需品則全部來自中原地區。中原的糧、絲、茶與游牧民族、漁獵民族的肉類、奶類、油類等產品,構成整個中華古代農業生產的基本產品。這種經濟上相互補充,互相依存的兼容性,必然形成經濟上的民族親合力,由此而產生政治上的凝聚力。

二是科學文化的進步。普通話的形成和發展歷經了遼南語、燕京語與通古斯語等語系的相互沖擊、吸收和錘煉。漢字也吸收了不同民族文字和宗教文化的內容。各民族通過文化及科學上的相互交流和促進,共同推動了中華文化和科學的發展。

三是各族群眾生活水平的提升。各民族的衣、食、住、行也都程度不同地相互吸收、相互促進。漢族的菜餚製作方法和以穀物為主的飲食結構,逐步被其他民族所接受。同樣由周邊民族地區傳來的磨面技術、燒酒製作技術也被漢族充分利用並得到了發展,從而豐富了各自的飲食文化。中原地區的磚、瓦結構的建築已被幾乎所有的民族接受並付諸實施,而由少數民族傳入中原的床、桌、椅等,又被各民族所喜愛並廣泛使用。

9. 結合某個具體民族的歷史演變,談談你對民族發展規律的認識。(論文2000字) 誰幫我做做啊 跪求 。啊急用

我寫完了,,哈哈

閱讀全文

與民族交融共同發展歷史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