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三產業發展的原因
:有利於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促進一、二產業的發展;可以擴大就業領域和就業人數(最主要途徑),保證社會安定;可以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措施:
1創造就業機會就要改善對中小企業、民營經濟、鄉鎮企業等的金融服務,大力推廣小額信貸,鼓勵創業和自謀職業。
2明確個體、私營經濟是創造就業的一個最重要的渠道,解決其市場准入問題,並減輕稅費負擔。
3研究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與擴大就業結合。現在轉移支付的數額不小,但對落後地區的支持還是太少。
4高度重視職業培訓工作,尤其是農村勞動力的培訓。
5一定要取消城鄉壁壘。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的城鄉關系,不合理的就業限制一定要取消,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的步伐。
6對於第三產業在促進就業崗位增加上的作用問題,專家還有一些爭論,但總的看來,認為我國的第三產業還有一定的潛力可挖。有專家認為,中國第三產業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是缺信息、缺眼光、缺組織、缺老百姓的可支付能力。就如何發展生活服務業而言,解決的辦法是社會分工細化,創造新型的社區服務組織,找到更多的服務內容,發掘更多的就業崗位。對於老百姓支付能力太低這個制約第三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可以多學習國外類似的經驗,並積極進行探索。
7如何使中國的教育體制對擴大就業產生積極的影響,專家們認為,關鍵在於教育如何與促進就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如擴招政策不要盲目,要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
8就業與失業統計體系的不完善,信息失真與傳遞不暢通,也是影響就業政策的一個重要原因。專家們建議,要正確認識不同地區的就業形勢,對不同地區要制定不同的就業政策。
㈡ 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別是什麼
國家統計局以國統字[2003]14號文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局,以及國務院各部門印發了《三次產業劃分規定》。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三次產業劃分范圍如下: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
三次產業:根據社會生產活動歷史發展的順序對產業結構的劃分,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門稱為第一產業,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門稱為第二產業,為生產和消費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稱為第三產業。它是世界上通用的產業結構分類,但各國的劃分不盡一致。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是: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副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工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由於第三產業包括的行業多、范圍廣,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第三產業可分為兩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具體又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流通部門,包括交通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
第二層次: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咨詢服務業和綜合技術服務業,農、林、牧、漁、水利服務業和水利業,公路、內河(湖)航道養護業等。
第三層次: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等。
第四層次: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和警察等。
㈢ 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都是什麼
產業劃分,世界各國不完全一致,但基本均劃分為三大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第一產業主要指生產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直接以自然物為生產對象的產業。
比如,糧農、菜農、棉農、豬農、豆農、漁民、牧民、瓜農、茶農,以利用生物的自然生長和自我繁殖的特性,人為控制其生長和繁殖過程,生產出人類所需要的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一類行業。
第二產業主要指加工製造產業,利用自然界和第一產業提供的基本材料進行加工處理。
比如,注塑工、操作工、壓鉚工、縫紉工、焊工。傳統產業經濟理論中對產業劃分中的一個產業部門,指以對第一產業和本產業提供的產品(原料)進行加工的產業部門。按「三次產業分類法」劃分為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是指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范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通訊產業、商業、餐飲業、金融業、教育產業、公共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
比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等行業。
(3)歷史發展第三產業標語擴展閱讀:
第一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數國家呈不斷下降的趨勢。直至70年代,在一些發達國家,如英國和美國,第一產業增加值和勞動力所佔比重下降的趨勢開始減弱。
第二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占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大多數國家都是上升的。但進入60年代以後,美、英等發達國家工業部門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開始下降,其中傳統工業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
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工業部門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不斷上升。
第三產業擁有20萬億元左右的潛力,即使在第二產業增長減速的情況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能夠保持近中期經濟持續增長,且經濟總量有望超過美國,而要長期保持世界最大經濟體地位,必須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成為世界新的創新中心。
㈣ 歷史中說歐洲第三產業具體指什麼
一二三產業的稱呼是通用的,高中政治教科書就有,泛指除去農業和工業以外的所有行業。
㈤ 服務理念口號大全
1、服務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滿意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2、充分理解客人的需求、過錯、抱怨、投訴。
3、微笑是最具振撼力的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
4、對客人細心服務;對客人耐心服務;對客人真心服務;對客人熱心服務;對客人誠心服務。
5、服務全天候。
6、我面帶笑容,因為我熱愛工作。
7、我充滿自信,因為我做得最棒。
8、管理堅持正常化、日常化、習慣化、自然化、真實化,能提升自我品質與效率。
9、我服裝整潔,因為是專業服務。
10、用我們真誠的微笑換取客戶對我們服務的滿意。
11、充分理解客人的需求過錯、抱怨、投訴。
12、恪守並踐行一個最朴實的理念——為人民服務。
13、禮貌待人,微笑待人,真誠待人。
14、寧肯自己千辛萬苦,不讓用戶一時為難。
15、天天處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掃,天天規范,天天檢查,天天改進。
16、語言到位、微笑到位、衛生到位、設備到位。
17、審批要有規有矩,服務要全心全意。
18、請妥善保管好您的隨身物。
19、我樂於助人,因為客人是朋友。
20、腦筋活一點、效率高一點。
㈥ 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有何意義
1、第三產業的加快發展為生產力提高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
2、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化經濟的一個必要特徵。
3、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有利於增強農業生產的後勁,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社會化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優化生產結構,促進市場充分發育,緩解就業壓力,從而促進整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6)歷史發展第三產業標語擴展閱讀
第三產業包括的行業多、范圍廣,根據中國的實際,分為流通、服務兩大部門,計四個層次:
1、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等。
2、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業、保險業、房地產業、旅遊業、咨詢服務和各類技術服務業等。
3、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研、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等。
4、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警察等。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第三產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由於社會歷史的原因,我國現階段第三產業總的來說分布不盡合理,發展滯後,尤其是廣大的中西部地區,相對於東部地區說來,矛盾更為突出。
因此,在建設中必須徹底改變忽視第三產業產值的傾向,真正把第三產業作為一種產業來興辦。
㈦ 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開回答,沒個產業最好先說一下現狀,再說一下歷史,要是有數據和表格的話就太謝謝了。
各國的具體情況不太相同,但大致相同,中國的產業分類是:
第一產業為農業:林,牧,漁業
第二產業為工業和建築業:工業包括採掘,製造,自來水,電力,蒸汽,煤氣的製造和供給業
第三產業指出一,二產業外的其他產業
一般來說,三個產業分別是農業,工業,服務業。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的現狀 「九五」期間,黨中央提出了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方針,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也提出了《關於發展第三產業擴大就業的指導意見》等,要求在繼續發展批發零售貿易業和社會服務業等傳統產業的同時,積極發展旅遊、信息、咨詢服務等新興產業;規范和發展金融、保險業;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健全資產評估、業務代理、行業協調等中介服務;改革管理體制,建立適應市場競爭的運行機制等等。各級地方政府,據此制定了一系列發展第三產業的計劃、方針、政策,使我國第三產業進入了一個較快的發展時期。更多產業專題 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生產率與生產水平的提高,以及「九五」期間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和國有企業改革,使第一、第二產業轉移出大批富餘勞動力。加上人口自然增長使新的勞動力不斷增加,「九五」期間前四年全國從業人員共增加2639萬人,第三產業吸收了其中的81%共增加2136萬人,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渠道,為順利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減輕社會就業壓力做出了貢獻。 「九五」期間, 隨著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繼續深化和住房消費各項政策的陸續出台和落實,我國住房舊體制基本被打破,住宅建設尤其是經濟適用住房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商品房個人消費不斷擴大,有力的促進了房地產業的發展。
㈧ 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強調兩點:
1、這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從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促進了為生產服務的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一、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第三產業提供了勞動力來源;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為第三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國際經濟技術交流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等五個方面論證。
2、它的發展程度已成為衡量現代經濟發展程度的主要標志。
在經濟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很大,並且繼續呈上升趨勢,已經成為這些國家最龐大的產業部門。第三產業的就業在發達國家持續上升,尤其是在二戰之後,上升趨勢更為明顯,說明發達國家工業化已趨於成熟,並開始邁進所謂「後工業化社會」。
我國第三產業的狀況:與其他國家橫向比較,我國第三產業相對滯後,第三產業在GNP和GDP中所佔比重較低,不僅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甚至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而且就業人員在總就業人數中所佔比重比較低。與我國第一、二產業在GNP和GDP中所佔比重的縱向比較,第一產業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20年間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穩中波動,無論是上升還是波動變化趨勢都不大。第三產業的產值比重是基本上呈現上升趨勢,改革開放20年間,上升了近9個百分點。可見,中國的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之中,朝著合理的方向發展。
我國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重要意義:這一內容是本框題的重點內容。書中從三個角度論述了我國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第一、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有效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人類生產活動發展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第二個階段以工業的大規模發展為標志,即所謂工業化階段;第三個階段以資本和勞動力大量湧入信息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等為特徵,即現代化階段。我國現在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面臨著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的雙重任務,必須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第二、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擴大就業,保證社會安定。就業問題既是一個經濟問題,又是一個政治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直接關繫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關繫到社會的穩定。我國現在一年的犯罪率高於建國後十年的犯罪率,就說明了這一問題。第三、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㈨ 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各指什麼
一、農業:
GDP: 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在其領土范圍內,本國居民和外國居民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總量的貨幣表現
GNP: 一國在一定時期內,所有部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總量的貨幣表現
農業的地位:國民經濟的基礎
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重要性:
1.農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國民經濟中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 (1)農業是人類社會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2)農業是工業等其他物質生產部門與一切非物質生產部門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3)農業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與進步的保障
2.由我國農業現狀決定: (1)技術裝備水平與勞動生產率水平較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差(2)農產品供給尤其是糧食供給處於基本平衡但偏緊的狀態(3)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體國情
3.由建國以來我國歷史經驗證明:農業發展快,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就快
農業基礎地位的重要性:1. 關繫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會的安定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能否保持獨立自主的地位2. 我們要高度重視農業生產,在經濟發展的任何階段,農業的基礎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強
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途徑:1. 含義:粗放向集約轉變
2. 核心: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3.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道路:
(1)靠政策
(2)靠科技:靠科技:a教育,提高全體農民的文化素質和科技素質b農業、科技、教育結合,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才能推動農業現代化
(3)靠投入:資金投入和物質投入,國家、集體和農民個人共同投入
(4)靠產業化經營::a措施: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b目標:把農業生產改造為與市場經濟相銜接的社會大生產c重要性:現代化農業的重要保證
(5)靠產業結構調整
二、工業:
分類: 1. 重工業: 生產資料 2. 輕工業: 消費資料
地位 :國民經濟的主導 表現在: 工業是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技術改造的物質基礎
作用: 1. 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技術和裝備(2)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能源和原材料(3)為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種消費品(4)國家積累的主要來源(5)加強國防的重要條件
重要性: 1. 一個國家工業的發展水平,直接決定這個國家技術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
2. 要實現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大力發展工業
三、第三產業:
層次: 1. 流通部門 2. 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 3. 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 4. 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
發展條件: 1. 科學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提高2. 社會分工細化和專業化程度提高3. 一二產業產率高,就業人口比重下降,為第三產業提供勞動力4. 居民消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變化,提供市場5.國際經濟技術交流
作用: 1. 方便消費者,提高人民生活質量2. 促進一二產業3. 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
重要性: 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
1.第三產業在世界各國蓬勃發展,成為全球性的經濟發展趨勢
2.第三產業的繁榮與發展程度高低,已成為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主要標志之一
發展第三產業的必要性: 1. 由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
2.由目前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的現狀決定: 原因:(1)一二產業產率低,勞動力束縛(2)認識上重視工業,輕視流通、服務行業
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1. 有效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
2. 擴大就業領域和就業人數,保證社會安定
3. 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發展第三產業的途徑、措施:1. 發展現代服務業2. 改組改造傳統服務業3. 面向居民消費,促進服務業的市場化和社會化4. 明顯增加服務業增加值明顯增加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和服務業從業人員占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
四、三大產業的關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
1.第一產業為二三產業奠定基礎
2.一二產業為第三產業創造條件
3.第三產業發展促進一二產業進步
㈩ 如何發展第三產業
1、從舊的產品觀、產業觀和財富觀中解放出來,提高對服務產品、服務產業和服務財富的認識 要充分認識到:現代產業不僅包括有形產業工農業,而且包括無形產業服務業,現代社會產品不僅包括工農業生產的實物產品,而且包括第三產業生產的服務產品,現代社會財富不僅包括工農業創造的實物財富,而且包括第三產業創造的非實物財富。[詳細]
2、從工農業是「當家長子」的舊觀念中解放出來,提高對第三產業戰略地位的認識 要清醒認識邁向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的前景,在分析服務業演變歷史、趨勢和成因的基礎上,把握第三產業比重上升規律;在服務型生產資料、服務消費品、GDP貢獻份額、就業貢獻份額、第三產業比重增大趨勢和資源制約的程度等層面,全面認識第三產業的戰略地位。[詳細]
3、從發展實物經濟的傳統觀念束縛中解放出來,提高對推動服務經濟發展的方法和途徑的認識 實際上,服務業因提供的服務產品具有生產消費的同時性、非存儲性、非移動性等非實物屬性,在生產上既與實物經濟有很多共性,又有不少特性。因此,必須按服務經濟發展規律來發展。就廣東而言,要通過服務業體制創新和供給創新,擴大服務業發展空間;堅持生活服務業和生產服務業並舉,提升傳統服務業、拓展新興服務業,實現數量擴張和質量提高;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推進服務業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國民經濟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