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會澤縣歷史文化簡介

會澤縣歷史文化簡介

發布時間:2021-03-13 12:26:14

㈠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

會澤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典型的山區農業大縣。省列為肉牛羊、商品豬、脫毒馬鈴薯種薯基地。大型企業—雲南會澤鉛鋅礦的鉛鋅產量居全國同行業前六強,鍺的產量和質量居全國之首。精品「小熊貓」卷煙十分走俏。兩個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是雲南最大的黑頸鶴種群棲息地。世界有名的蔣家溝泥石流,是研究地質災害的重要標本。
概 況
位置面積 會澤縣位於雲南省東北部、金沙江東岸、曲靖市西北部,地處東經103°03′~ 103°55′、北緯25°48′~27°04′之間。東鄰宣威市、貴州省威寧縣,南與沾益縣、尋甸縣毗鄰,西接東川區、巧家縣,北與魯甸縣接壤。縣境東西最大橫距8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38公里,國土面積5854平方公里,山區佔95.7%。縣城鍾屏鎮,海拔2120米,距曲靖市區254公里,距省會昆明273公里。
歷史沿革 會澤之名,源於境內金沙江、牛欄江、小江、以禮河等數水匯合而得名。開發歷史悠久,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堂琅縣,屬犍為郡。隋朝屬恭州地。唐初設唐興縣。南詔置東川郡。大理國設東川大都督。元代為東川路。明朝時為東川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隸雲南省,開置會澤縣駐巧家,翌年遷到鍾屏。民國二年(1913年),裁東川府,改名東川縣;1927年又復會澤縣。1947年屬曲靖專署。新中國後改屬昭通專署;1958年10月撤會澤縣並東川市;1964年12月恢復會澤縣,改隸曲靖地區至今。
行政區劃 2003年,轄金鍾、大井、娜姑、迤車、羅布古、者海、礦山、待補8個鎮和紙廠、梨園、馬路、火紅、樂業、新街、雨碌、大海、魯納、老廠、上村、五星、駕車、大橋、田壩15個鄉,下設361個村民委員會、15個社區。
人口民族 2003年底,總人口數為90.4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3.49萬人,非農業人口6.93萬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54人。共有2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4.55萬人,占總人口的5.03%。
地理氣候 會澤地處滇東高原與黔西高原結合部,位於烏蒙山系主峰地段,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境內最高海拔4017.3米,最低海拔695米,相對高差3322.3米。境內主要河流有牛欄江、小江、以禮河,流域面積5854平方公里。有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北溫帶等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2.6℃,極端最高氣溫31.4℃(1958年6月1日),極端最低氣溫-17℃(1999年1月9日)。年平均降雨量817.7毫米。年均無霜期210天。年平均日照數2109.8小時,年總輻射每平方米厘米133.4千卡。高海拔地區年平均氣溫4.6℃,年降雨量1500多毫米;低海拔地區年平均氣溫20.8℃,年降雨500多毫米。

㈡ 請問有誰知道雲南省會澤縣有哪些特色傳統文化

「十里不同俗,一巷不同音」的文化特色。

㈢ 誰有關於會澤歷史文化的介紹!!!急需呀!!

東漢銅洗
會澤縣名為雍正五年(1727 年)東川知府黃士傑所命。會澤一詞,含義豐富,有三種說法。一說,東川知府義寧認為,會、惠相通,為惠澤於民之意。一說,是因境內小江,金沙江、牛欄江數水交匯而得名,詞意本身就有匯集百川,澤潤天下之意。「治滇有善政、護國立奇功」的近代名人唐繼堯創立的雲南第一所現代高等學府—東陸大學(今雲南大學),就以「會澤百家、至公天下」作為校訓沿用至今。一說,是因會澤的地理位置位於「會川都督府以東(東川),府治臨澤」得名。 會澤 開發歷史悠久,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堂琅縣,屬犍為郡。隋朝屬恭州地。唐初設唐興縣。南詔置東川郡。大理國設東川大都督。元代為東川路。明朝時為東川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隸雲南省,開置會澤縣駐巧家,翌年遷到鍾屏。民國二年(1913年),裁東川府,改名東川縣;1927年又復會澤縣。1947年屬曲靖專署。新中國後改屬昭通專署;1958年10月撤會澤縣並東川市;1964年12月恢復會澤縣,改隸曲靖地區至今。 會澤秦漢時為古夜郎地,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995年被雲南省政府列為歷史文化名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會澤曾因銅礦的開采冶煉鑄幣而鼎盛一時。東漢時期,會澤鑄造鍛打的"堂琅銅洗"聞名遐邇,銅洗的銘文和圖案,為滇中最早使用漢文字的實物,是研究中原漢文化對雲南影響的實物,

㈣ 雲南省會澤縣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唐繼堯,一代梟雄、蔣開榜,劉堯民

㈤ 曲靖市會澤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古城嗎

第一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於1982年2月8日公布:20.昆明,21.大理。
第二批38座國家歷史內文化容名城於1986年12月8日公布:30.麗江
第三批37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於1994年1月4日公布:31.建水,32.巍山
2013.5.18增加會澤縣。
雲南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昆明市 大理市 麗江市 建水縣 巍山縣 會澤縣

㈥ 會澤顯為什麼被稱為「錢王之鄉」

歷史上的會澤被封為「天南銅城」,以銅礦資源的開發、冶煉、京運而著稱。保存完好的明朝開爐紀念幣「嘉慶通寶」乃世界最大最重的金屬古錢幣,已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因此會澤也獲得了「錢王之鄉」的美譽。

㈦ 會澤的十個旅遊景點是

1、大海草山

大海草山,位於會澤縣大海鄉東南部,屬烏蒙山系主峰段,草山地勢平緩,廣闊無垠,屬亞高山草甸,面積18萬畝,海拔在2570--4017米之間。春天山花爛漫,桀驁芳香,碧波盪漾。

2、以禮河

位於會澤縣境內,由以禮河片區、金鍾山片區、長海子、大橋黑頸鶴自然保護區等兩片五區111個景點組成,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

3、黑頸鶴自然保護區

黑頸鶴是我國的三大國寶(大熊貓、金絲猴、黑頸鶴)之一,是人類發現最晚,也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地帶生活的珍稀鶴禽。

4、娜姑古鎮

地處滇川古要沖,是雲峰古驛道的起點。雲峰古驛道西起娜姑東至會澤,全長67公里,現保存完好的一段長2.8公里,寬2米,坡道及彎道處均由石階鋪築而成,是明清時期運銅的主要官道。娜姑古鎮現保存有「三聖宮」台樓、聖若瑟堂、陳氏住宅等文物古跡。

5、會澤古城

會澤歷史悠久,是歷史上雲南最早設置的四個郡縣之一。古代就以盛產銅、鉛聞名,清朝時,銅的開采和冶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成為中國西南的鑄幣中心。

6、會澤大地縫

會澤大地縫旅遊景區位於縣城東南60千米的雨碌鄉。入口處稱「生命之門」。洞內頂部呈弧形,有上億年岩漿形成的道道褶皺

7、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

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位於金鍾鎮水城村,會澤十景之一的「水城漁笛」景緻及水城漢代古墓群所在地。「水城」之名,因當時該城四面環水,故稱「水城」。

8、毛家村土壩

毛家村土壩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大土壩。1958年國家投資4.2億元開工建設,十萬大軍歷時十年建成。壩型為粘土心牆式多種土寬壩,壩高80米,壩底寬491米,頂寬8米。集雨面積868平方千米,總庫容5億立方米。

9、大海草山

草甸、鮮花、小溪、藍天、白雲、羊群,構成了一幅優美迷人的圖畫。小溪如帶,泉水清澈,綠草茵茵,山花爛漫,形成了碩大的七彩草場。

10、湖廣會館

湖廣會館俗稱壽佛寺、東岳宮,系湖廣籍同鄉在會澤所建會館,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㈧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的情況,介紹一下下!!

會澤縣概況
會澤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典型的山區農業大縣。省列為肉牛羊、商品豬、脫毒馬鈴薯種薯基地。大型企業—雲南會澤鉛鋅礦的鉛鋅產量居全國同行業前六強,鍺的產量和質量居全國之首。精品「小熊貓」卷煙十分走俏。兩個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是雲南最大的黑頸鶴種群棲息地。世界有名的蔣家溝泥石流,是研究地質災害的重要標本。
位置面積 會澤縣位於雲南省東北部、金沙江東岸、曲靖市西北部,地處東經103°03′~ 103°55′、北緯25°48′~27°04′之間。東鄰宣威市、貴州省威寧縣,南與沾益縣、尋甸縣毗鄰,西接東川區、巧家縣,北與魯甸縣接壤。縣境東西最大橫距8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38公里,國土面積5854平方公里,山區佔95.7%。縣城鍾屏鎮,海拔2120米,距曲靖市區254公里,距省會昆明273公里。

歷史沿革 會澤之名,源於境內金沙江、牛欄江、小江、以禮河等數水匯合而得名。開發歷史悠久,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堂琅縣,屬犍為郡。隋朝屬恭州地。唐初設唐興縣。南詔置東川郡。大理國設東川大都督。元代為東川路。明朝時為東川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隸雲南省,開置會澤縣駐巧家,翌年遷到鍾屏。民國二年(1913年),裁東川府,改名東川縣;1927年又復會澤縣。1947年屬曲靖專署。新中國後改屬昭通專署;1958年10月撤會澤縣並東川市;1964年12月恢復會澤縣,改隸曲靖地區至今。

行政區劃 2003年,轄金鍾、大井、娜姑、迤車、羅布古、者海、礦山、待補8個鎮和紙廠、梨園、馬路、火紅、樂業、新街、雨碌、大海、魯納、老廠、上村、五星、駕車、大橋、田壩15個鄉,下設361個村民委員會、15個社區。

人口民族 2003年底,總人口數為90.4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3.49萬人,非農業人口6.93萬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54人。共有2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4.55萬人,占總人口的5.03%。

地理氣候 會澤地處滇東高原與黔西高原結合部,位於烏蒙山系主峰地段,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境內最高海拔4017.3米,最低海拔695米,相對高差3322.3米。境內主要河流有牛欄江、小江、以禮河,流域面積5854平方公里。有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北溫帶等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2.6℃,極端最高氣溫31.4℃(1958年6月1日),極端最低氣溫-17℃(1999年1月9日)。年平均降雨量817.7毫米。年均無霜期210天。年平均日照數2109.8小時,年總輻射每平方米厘米133.4千卡。高海拔地區年平均氣溫4.6℃,年降雨量1500多毫米;低海拔地區年平均氣溫20.8℃,年降雨500多毫米。

㈨ 曲靖歷史文化性格

1、爨[cuàn]文化。是指分布在中國雲南曲靖陸良地區自東晉經南北朝至唐天寶七年,爨氏統治南中地區長達400餘年間所造就的歷史文明。有禮樂、詩歌、習俗、典祀、服飾、飲食、醫葯、建築、工藝等。

2、爨鄉古樂。爨鄉古樂是一種獨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樂種。洞經音樂則是雲南特定歷史,特定社會的文化產物。明朝萬曆年間(1579年),隨著佛教的盛行,人們世界觀、人生觀的改變和生活習俗的要求,將《文昌大洞仙經》的經文作為唱詞而填入部分曲調中,故稱「洞經」。

3、銅商文化。曲靖會澤地區秦漢時為古夜郎地,因銅礦的開采冶煉鑄幣而鼎盛一時。東漢時期,會澤鑄造鍛打的"堂琅銅洗"銘文和圖案,為滇中最早使用漢文字的實物。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會澤在銅的開采、冶煉、鑄幣、運輸等方面盛況空前。

4、吸引了贛、浙、桂、川、黔等十省八府的中原漢族雲集到會澤,帶來了不同地域的多元的漢文化、贛文化、秦文化、楚文化、閩文化、川文化,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銅商文化和會館文化。

(9)會澤縣歷史文化簡介擴展閱讀:

曲靖民族

1、曲靖是雲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東部,處珠江源頭,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區交界處,素有「滇黔鎖鑰」、「雲南咽喉」之稱,距省會昆明市120公里,地區面積2.89萬平方公里,占雲南省面積的13.63%。

2、截至2017年末,曲靖有49種少數民族,共計538609人,佔全市總人口的8.15%。其中,曲靖7種世居少數民族人口有510761人,分別為彝族294944人、回族87746人、苗族39799人、壯族39153人、布依族36671人、水族9772人、瑤族2676人,其他少數民族人口有27848人。

3、在全市9個縣(市、區)中,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宣威市117332人,最少的是陸良縣15314人;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師宗縣81494人,占該縣總人口的18.79%;其次是羅平縣93911人,占該縣總人口的14.5%。

閱讀全文

與會澤縣歷史文化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