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發布時間:2021-03-13 11:56:13

⑴ 本人誠意跪求《中國歷史地圖》(1980台灣編)圖片完整版

手上有郭沫若版的,估計和你的一樣,沒這么全~

⑵ 台灣的歷史資料,短一點,70字左右

台灣

通行語言

標准漢語(中華民國國語)
台灣話(台灣閩南語)
台灣客家語
台灣原住民族族語

土地面積 35,882.6258 平方公里[1]
(世界第 38 大面積的島嶼)
水域率 10.34%
海岸線 1,239.5756 公里[1]
人口 23,461,708人(2015年7月底)[2]

所屬國家 中華民國
行政中心 台北市
最大城市
(人口數)
新北市

海拔最高點 玉山

最高建築物 台北101

最大湖泊 曾文水庫
通用電壓 110V 、220V
供電頻率 60Hz
最大港口

高雄港(海運)
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空運)

人口密度 648.24人/km²(世界第10名)[2]

人口密度最高城市 台北市
族群

漢族(佔98%)[3][4][5]
原住民族與其他(佔2%)

通行貨幣 新台幣(TWD)

書面常用作「NT$或NTD」

時區 國家標准時間(UTC+8),無夏時

通行歷法 民國紀年、西元紀年與農歷[6]

道路通行方向 靠右行駛
地理區碼 TW、TWN
網域縮寫 .tw
長途電話代碼 +886[7] 史前時期編輯

主條目:台灣史前時期

台灣至遲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已開始有人類居住,在澎湖水道所發現的澎湖原人之生存時代則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前。[52]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後的史前文化普遍認為屬於南島語系民族[53]。主要的文化有舊石器時代的台東長濱文化、苗栗網形文化、台南左鎮人以及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營埔文化、卑南文化、十三行文化。

而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在也於13世紀以前就存在於台灣島上,這些原住民族分布於台灣全島,屬於南島語系。台灣原住民的缺齒、紋身、口琴、卉服、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親族外婚、父子連名、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占、獵首、靈魂崇拜、室內葬等特徵,都屬印度尼西亞古文化特質。[54]

雖《三國志》記載三國時代吳國曾派軍登陸夷洲,《隋書》則有隋煬帝派兵攻打流求國的記載。但並無任何資料可證明這些中國古籍所載地名是今日的台灣(參見夷洲、流求國)。

外來族群開始移入編輯

宋朝統治澎湖編輯

11世紀,已經開始有宋朝的漢人在澎湖群島開墾。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正式駐兵澎湖群島,隸屬福建路晉江縣。1225年,趙汝適所著諸蕃志提到「泉有海島,曰澎湖群島,隸晉江縣。」,正式確認澎湖群島屬南宋版圖。

13世紀漢人開始在澎湖群島定居,但因與原住民族部落的敵對,以及原住民貿易資源對漢人缺乏吸引力,雙方少有互動,僅有少數漢族冒險家或漁民與原住民從事貿易,這樣的情況維持到16世紀[55]。

更多資料:澎湖寨巡檢司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元軍東征日本因台風失敗,迂迴琉求國,道經澎湖設澎湖巡檢司,企圖進取琉求國,作為征日本之准備,然使者僅至澎湖而返。該地方區劃隸屬於福建泉州路,主官為澎湖寨巡檢。澎湖巡檢司不但是澎湖群島的首次行政區劃,也是台灣的首次官署設置。

明朝仍依循前例於澎湖設置該官署,直至1384年因為實施封海政策,予以廢除。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澎湖巡檢司。此官署直至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澎湖為止,但在1624年,明朝福建巡撫南居益又派兵進攻澎湖,並取得了澎湖之戰的勝利,從而將荷蘭勢力驅逐出澎湖,收復了澎湖列島。

海賊在台灣的活動編輯



16世紀歐洲的台灣古地圖,16世紀前的台灣均被描繪為三塊分開的島嶼

到了16世紀中期,包含倭寇在內的海盜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活動,並將台灣作為躲藏地點。海盜在中國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擊,就逃至澎湖,然後再到台灣,成為除了少數漢族拓荒屯墾移民之外的另一部份住民。同一時期,葡萄牙人是最早抵達東亞與殖民台灣的歐洲探險者,但是與台灣的實質關系僅止於用鴉片和稻米來交換一些原住民族的物品,並沒有進一步殖民的企圖。

1624年,顏思齊在魍港(另一說在笨港,今雲林北港及嘉義新港地區)設立十寨作為據點[56],其繼承人鄭芝龍後來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勢力最大的海盜,並在1628年接受明朝招撫。同年閩南大旱,鄭芝龍曾提議招募飢民移殖台灣[57],亦有學者認為此提議從未執行[58]。這段期間鄭芝龍曾強力控制中國東南沿海的商船,以及中國大陸對台灣的貿易[59]。

⑶ 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及分布

世界四大文明分別是古巴比倫(位於西亞,今伊拉克)、古埃及(位於北非,今埃及)、回古印度答(位於南亞,地域范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和中國(位於東亞,今中華人民共和國)。

四大文明古國實際上對應著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分別是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印度、中國這四個大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而稍後的愛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3)台灣歷史文化地圖擴展閱讀:

國際認可:

《全球通史》(美國斯塔夫里阿諾斯)中提及:「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這些文明使歐亞大陸成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歷史中心地區。

更明確地說,中東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原;古中國的文明中心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歐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區——這一地區從米諾斯文化時期至中世紀末期,一直在經濟和文化上佔有明顯的優勢。

應該說明,這里所說的歐洲包括北非。」而在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觀點里,中東文明即包括了尼羅河文明和兩河文明。

⑷ 台灣的歷史

根據考古遺址的發掘,台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較能夠確定的,是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來的史前文化,是台灣南島系民族的遺留。
16世紀以前,早已有馬來波里尼西亞土著民族存在。他們雖然同屬馬來波里尼西亞民族,但是並非同一種族。這些原住民各有不同的語言與風俗習慣,構成獨自的社會。 這些最早定居在台灣的原住民分布於台灣全島,其文化與海洋息息相關。據中華民國行政院的資料,以及語言學和人類學的一些研究,台灣原住民與太平洋區域住民(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玻里尼西亞等地)的語言同屬於南島語系(也稱「印度尼西亞語系」),而中國華南地區並不屬於南島語系。由人類學及古文化的角度,台灣原住民的缺齒、紋身、口琴、卉服、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親族外婚、父子連名、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占、出草(獵首)、靈魂崇拜、室內葬等特徵,都屬印度尼西亞古文化的特質。

16世紀的台灣古地圖《三國志》記載三國時代吳國曾指派軍隊登陸夷洲,《隋書》則有隋煬帝派兵攻打流求國的記載。但目前還欠缺考古學的證據可確認夷洲與流求國的真實位置,只能當做研究古代台灣的一種參考而已。(參照:夷洲、流求國)
到了16世紀中期倭寇及海盜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活動,由於地理關系,台灣成為倭寇與海盜的躲藏地點。倭寇或海盜在中國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擊,就逃至澎湖島,然後再到台灣,成為台灣除了少數漢族拓荒屯墾移民之外的另一部份住民。

同一時期,葡萄牙人是最早抵達東亞與發現台灣的歐洲探險者,但是與台灣的實質關系僅止於用鴉片來交換一些原住民的物品,並沒有進一步殖民的企圖。直到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

荷西殖民時期
主條目:台灣荷西殖民時期

《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約翰•芬伯翁繪,約1640年,73×103cm,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藏,16世紀前地圖均被描繪為三塊分開為島嶼
熱蘭遮城(Fort de Zelandia)/1875年台灣荷西殖民時期,從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算起,一直到1662年鄭成功擊退荷軍部隊為止,前後一共有38年。

1624年,原佔領澎湖的荷蘭人和明軍簽約,放棄其在澎湖的經營,轉而登陸台灣南部,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人首先在「北汕尾」(今台南四草)建立簡易的商館並於1625年,在「一鯤鯓」(今台南安平)築起了「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以此作為統治台灣的中心,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開始招募中國福建沿海一帶的居民遷往台灣開墾種植。
1626年至1642年北部也曾經為西班牙佔領[13],1626年佔領了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並於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城而稱之為「聖救主」城(即聖薩爾瓦多城)。之後佔領蛤仔難(今宜蘭),並在滬尾(今淡水)興建「聖多明哥城」(位於今紅毛城原址)。
後來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東亞展開競爭,於是荷蘭人對日本政府散播西班牙企圖顛覆日本政府陰謀,引起日本鎖國政策(僅僅允許清帝國與荷蘭)。為了進一步驅逐西班牙勢力,於是荷蘭人於1642年派艦北上攻佔了西班牙的佔領的雞籠地區,趕走了西班牙人。

荷蘭以熱蘭遮城為中心所建立的殖民王國,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有系統統治台灣的政權,並有少量對平埔族的教育與傳教事業。佔領台灣的目的是為對中國、日本、韓國與東南亞貿易據點的樞鈕,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約有35個據點,台灣據點獲利25.6%成為第二名,但獲利主要是配送給荷蘭的股東,而非用回饋當地人或用於當地的建設。

荷蘭人在台灣島上的統治,由於對漢族移民及平埔族等民族的百般苛徵、限制,終於在1635年與1636年分別爆發麻豆溪事件與蕭瓏事件兩次大型的原住民反抗活動。1652年,在荷蘭人的殖民統治下,以郭懷一為領袖的漢族系移民對台灣的荷蘭人政府展開大規模的反抗事件,不幸失敗,隨後荷蘭人興建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以加強防範反抗事件。

隨後鄭芝龍也大規招募移民渡海拓殖台灣。1661年鄭軍圍熱蘭遮城,最後終於在1662年2月攻下熱蘭遮城,將荷蘭人驅逐出台灣,結束荷蘭統治台灣。

鄭氏治理時期
主條目:鄭氏王朝
鄭氏治理時期從1662年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領軍圍降荷蘭之部隊,經鄭氏三代統治台灣至1683年降清為止,統治時間前後共23年。

以反清復明為口號的鄭成功經過九個月的苦戰,迫使荷蘭殖民總督揆一於同年黃歷12月13日(西元1662年2月1日)簽字投降,撤離台灣,自此台灣歸為鄭氏政權治理,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鄭氏改赤崁建都為東都明京,即今台南市所在之地,設一府二縣,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司。鄭成功於同年6月23日病逝死後,其子鄭經繼位後於1664年改東都為東寧,外人以東寧王國稱全台。英國、日本等國家也將台灣視為一個獨立國家進行貿易往來;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條約,當時英國人直稱其為「台灣王國」或「福爾摩莎王國」,英國東印度公司上書鄭經時,則稱呼其為「陛下(Your Majesty)」[14]。 在陳永華的輔政下,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體制,撫土民,通商販,興學校,進人才,定製度,境內大治。 之後鄭成功之孫克塽繼位,於1683年康熙年間鄭軍水師在澎湖海戰為清軍所敗,鄭克塽被迫投降。清廷官員雖曾建議放棄台灣,但康熙仍將台灣劃入清朝版圖,歸福建省管轄。

清治時期
主條目:台灣清治時期

沈葆楨於1874年於台南海濱所建之「二鯤鯓礮台」(億載金城)。台灣清治時期始於清朝將領施琅於1683年攻取台灣,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給日本為迄,實質統治台灣的時間計212年。

1684年4月,台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台灣有史以來首次正式被收編為中國的一部分。在17世紀初期清朝政府起初對於台灣的統治采消極政策,治台政策主要仍是依循內地的統治情況,盡量以較低的成本來經營建設,並且視情況鼓勵人民開墾,先是將十幾萬在荷鄭時期就已居住在台灣的居民強制遣返大陸原籍,對大陸人民移民台灣嚴格限制,禁止攜帶家眷,但中國大陸沿海省分仍有不少人民冒險偷渡來台,在台灣西半部各地落腳定居,後來慢慢開始有向台灣東部開墾的行列,但為數不多。由於初期清廷從大陸派來的官吏素質粗劣、官民間語言的隔閡、以及清廷對台灣住民的高壓政策等,造成武裝起義或騷擾事件不斷發生,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被稱為清朝統治下台灣的三大「叛亂案」。

到了18世紀乾隆後期開始出現大量開墾移民,而此台灣移民,又以漳州人與泉州人居多。由於先來後到的土地分配沖突而相繼發生泉漳械鬥武裝沖突,如灌溉水權、爭取墾地、建屋蓋廟等等爭執。清治官衙控制力薄弱,無法禁絕遏止,地方官甚至藉漠視兩方爭斗與分化,造成兩敗俱傷以削減可能的叛亂力量。這種族群間的對立,造成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更加困難。經19世紀末期兩族群許多地方仕紳努力,才漸次有所改善。不過到如今,族群仍多少還是受其影響。

1867年的打狗港哨船頭19世紀中葉以後,隨列強逐步由海路進逼中國,台灣在1860年起,開放部分港口開放對外通商。鴉片戰爭期間,自1841年9月起英國艦隊數度出現台灣外海,試圖佔領北部基隆港與西海岸中部梧棲港,但都歸於失敗,這是帝國主義列強對台灣清治時期第一次野心的行動。 1874年,日本藉台灣南部原住民殺害琉球漁民事件,出兵恆春半島,即「牡丹社事件」。這對清廷以往消極的台灣經營成為一種警訊。清廷在日軍出兵台灣後的1874年5月27日,迅速派遣沈葆楨來台,顯著地強化台灣的防衛力量,並革新台灣行政、以積極政策使台灣發展。由其繼任者、福建巡撫丁日昌繼承下來。隨後1884年,中法戰爭中法國軍隊出兵澎湖群島及台灣北部。這都讓清朝更加重視台灣在海防上的重要性。 1885年,清朝設立台灣省,並由劉銘傳出任台灣首任巡撫,在勵精圖治下,使台灣在短短五年間成為當時中國最西化的省份。

繼任的台灣巡撫邵友濂,基於地方財政問題,因而未能承繼劉銘傳之改革事業,其改革事業遂中途而廢,然其澄清台灣吏治,對台灣亦有其功。而後1894年12月邵友濂離職,代之由唐景崧就任台灣巡撫。時已正發生中日甲午戰爭,由於1894年到1895年清廷在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之主權讓給了日本政府。

日本統治時期

1911年時的日本地圖,其中包括台灣主條目:台灣日治時期和台灣民主國
台灣日治時期為1895年至1945年之間台灣被日本管轄的時期。

1894年日本接收台灣初期,台灣官紳如丘逢甲等人抗拒割讓日本,成立「台灣民主國」,推舉末代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抵抗日本軍隊的接收,結果日軍甫登陸唐景崧立刻逃至廈門,6月26日劉永福繼任台灣民主國總統。將台灣民主國中部以北防務委由台灣知府黎景嵩指揮,派遣統領楊戴雲、提督李惟義、督辦吳澎年扼守苗栗尖筆山與彰化八卦山。之後三個月,民主國和日軍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並共造成台灣方面14000名兵勇戰死,史稱乙未戰爭,同時也是台灣史上最大一次戰爭。

初期日本治台任用軍人為台灣總督,以敉平當時各地的動亂組織,1898年,日本明治政府任命陸軍將領兒玉源太郎中將為第四任總督,並派才幹卓越的政治家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以為輔佐,從此採取軟硬兼施的政策治理台灣。後到日本大正年間,台灣政局趨轉穩。 在日本治台將近50年的期間中,最大的成就莫過於1908年,鐵路縱貫線全線貫通,形成台灣首次「空間革命」,讓過去台灣南北需時數日的交通,縮短至朝發夕至的1日內。
1919年日本政府 ,田健治郎被派任為殖民地台灣的首任文官總督,開始大量建造各項基礎建設,如自來水、電力、公路、鐵路、醫療、教育。並大量開采台灣自然資源,如金銅煤礦、森林、樟腦、蔗糖、稻米、食鹽等,用來作為日本重工業的發展。同時,日本重新劃定台灣行政區域,對重要的區域都市開始進行「市區改正」工作,擬定都市計畫,改變過去台灣常見的清末閩南地區的鄉鎮風光,使得街道風貌漸為西洋化,並規劃道路橋梁、公園綠地、自來水與下水道、電力工程、衛生機構、公家廳舍等。

日治時期鐵道部廳舍,普見的巴洛克式建築與整齊街景成為主要特色另一方面,受制於殖民政策,日本對台灣人進行殖民教育。雖然在教育制度上對台灣本地人並沒有明文限制,但是台灣人受到與在台日人的差別待遇或歧視則時有所聞。但日治時代的台灣人,除了能接受醫學、農牧等技術性質高等教育,不乏是在日治時代修習文、法科而成就卓著者:如台大文學院長林茂生、高等法院推事吳鴻麒、新竹地檢處檢察官王育霖(為台灣人在日治時代第一位檢察官),台南市名律師湯德章等等,不勝枚舉。對推廣台灣教育之普及亦有其功。

台灣人民對於日本殖民政府的反抗,初期多為激烈的武力沖突(以中、南部地方勢力居多),如1915年第一次以宗教力量結合反抗日本統治的西來庵事件,最後都以被鎮壓瓦解或被誘導歸順收場。
自192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民族自決」主張的影響,台灣的知識分子也展開一連串要求自治與制度改革的運動,結合偶發的勞工運動,並向民間廣為宣傳,但到了後期,因為左、右兩派的分裂,及日本殖民政府加強壓制力道而逐漸消沉。蓬勃的日治黃金時期在的台灣博覽會達到頂峰,鐵路路線擴建、米糖產量增加、郵信電信普及等等經濟成果也導致台灣社會人口增加、公學校普及和放足的徹底實施、現代衛生環境建立與守時守法觀念養成等重大民生改革,進而舉行了台灣首次選舉。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37年起),日本為加強對台灣的控制,推行皇民化運動,皇民化運動系分成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強調挺身實踐,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鼓勵」台灣人說日語並推行日式教育,改姓日本姓氏,穿日本服飾,奉祀傳統日本信仰神道教,全盤接受日化生活。另外日本當局也在1942年開始在台灣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1943年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並於1945年全面實施徵兵制,召集台灣人從軍或負擔軍隊勞役,投入中國及東南亞戰場,並在脅迫、欺騙或是不可抗力的情況下徵集許多慰安婦。

1944年後,受到盟軍25次大空襲影響,受波及的台灣農工生產值於戰爭結束前的1945年降到最低點。比方,與1937年相比,農業產值只有1937年的49%,工業產值更不到33%。煤礦由20萬公噸降到1萬5千公噸,電力供應從戰前32萬瓩,戰後僅能供應3萬瓩。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發表終戰詔書,二戰結束,台灣確定結束日治時期。

⑸ 歷史上有關台灣和大陸的史跡和了解海峽兩岸近期形式勢

中國有超過4千年的文字記載歷史,而記載台灣島的文獻距今1700年,那是三國時期吳國人沈瑩對東南沿海風土人情的記錄,書名為《臨海水土志》。公元7世紀隋朝政府派萬餘人渡海去台灣,有相當一部分人留居島上,成為大陸到台灣的又一批居民,雖然此前800餘年,中國沿海百夷部落有人登島,先後與該地波里尼西亞島族人混血成為台灣土著。

12、13世紀中國的宋朝和元朝已經在台灣島鏈中的澎湖島設立行政機構,將台灣島納入行政治轄和版圖。14、15世紀中國沿海出現了有組織的海盜與政府對抗,鄭氏家族一度占據台灣島,成為海盜集團主力,後被政府招安成為明朝沿海貿易官員,扮演著中國與外部世界貿易的中介角色。

17世紀初,荷蘭海盜以欺騙手段登陸台灣,在台南港建立軍事城堡,此後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又用傳教方式在台灣南部、北部的中國人居住地建立農場,殖民擴張。1662年鄭成功率領明朝海軍力量驅逐了荷蘭殖民者,設立承天府,全面治理台灣島。這種承天府的治理直到清朝統一中國之後,變為福建省的一部分,1714年清政府派人到台灣測繪地圖,以後一直將台灣島視為「東南沿海七省之門戶」。

19世紀以後,列強以武力對東亞各國脅迫開關,中國、日本的海港城市先後遭到英國、美國艦隊和登陸部隊的侵略,其後中日兩國採取「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發展軍力,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以求自保。1871年,維新後的日本派出偽裝成漁民的武裝人員登上台灣島東部,遭到土著居民抵抗,日本借機威逼清政府讓出對硫球島政權的保護權,並對台灣提出領土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絕。此後,為了鞏固台灣島防禦,清政府增加對台灣島的移民,並在1885年正式成立了台灣省,派出劉銘傳治理台灣,劉任內鋪設了中國第一條鐵路、第一條海底電纜、第一條輸電線路,建立了第一家發電廠、第一家電報局,台灣工商業興盛,現代教育發達,成為當時清政府「洋務運動」中最為先進的一省,為台灣日後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次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島,當時的記者報道,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清政府官員也紛紛留守原職,與當地駐軍、民眾一道拚死抵抗日本軍隊的佔領,大陸東南沿海人民也出錢出力出人參加抗日斗爭,以後在日本統治的50年中,近60萬台灣同胞因反抗日本佔領,犧牲在日本的屠刀下和監獄中。即使在20世紀20年代以後,為了抵制日本殖民統治,林獻堂代表的勢力運用議會抗爭方式爭取做中國人的權力,而蔣渭水等知識分子和教師也用報紙和圖書的中文寫作和陳述中國歷史,向台灣同胞弘揚中國人的意識。

日本殖民統治者竭力建設台灣的目的,是讓這個富庶島嶼充當它向東南亞和西太平洋擴張的跳板。日本統治期間從台灣掠奪了大量資源和勞動力,台灣工人工資僅僅是日本工人工資的七分之一,大量的木材、煤炭、礦產、鋼鐵、蔗糖、大米運往日本。日本甚至將台灣土著人視為野獸,使用鐵絲網圈圍其居住地,並使用迫擊炮和毒氣彈對其反抗進行種族滅絕。日本教育台灣人的目的是讓他們成為馴服的奴隸,日本人從來就不允許台灣人報考大學的政治、法律類,只能學工科和醫科,成為日本人的工具。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對台灣實施高壓統治和類似希特勒納粹文化的「皇民化運動」,逼迫台灣同胞改掉中國人姓名、放棄語言和效忠日本天皇及軍國主義,而李登輝家族和辜敏寬家族就是日本政策的最好服從者和繼承者。日本還征調大批台灣青年加入日本侵略大陸和東南亞的軍隊,甚至參與對美國珍珠港的襲擊。

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中國的抗日戰爭勝利,台灣及澎湖列島依照中、美、英簽署的《開羅宣言》和中、美、英、蘇簽署的《波茨坦公告》規定,歸還中國。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台北市舉行,中國政府向世界宣布台灣及澎湖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當時在台灣的西方記者報道說,台灣島到處是鞭炮和歡聲笑語,到處張燈結綵,人民歡欣鼓舞,慶祝自己又重新成為中國人,他們流著歡喜的淚水,祭告祖先亡靈,慶祝台灣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近代以來,台灣同胞經歷的歷史和中國大陸同胞所經歷的一樣,都深受列強殖民侵略的苦痛,同時台灣同胞也與中國大陸一道艱苦地抗爭,尋求中華民族的復興與發展。在經歷了歷次戰亂之苦後,兩岸同胞都認識到,中國大陸與台灣分離的歷史,完全是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和殖民的結果,完全是中國長期衰弱和內亂的結果。中國的統一,不僅是民族復興的標志,更是兩岸中國人走向全面現代化必須要面對的客觀事實。追問關於歷史很詳盡,謝謝了。請分析一下海峽兩岸近期形勢

⑹ 求 完整版的《中國歷史地圖》【台灣中國文化大學1980年出版 發郵箱 [email protected]

絕塵穿來雲行源,歷史地圖大全
http://muxiang37.blog.163.com

⑺ 中國名勝古跡地圖

中國十大名勝古跡,是指年由中國旅遊報社發起並組織全國人民於當年9月9日評選出的,有萬里長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故宮、蘇州園林、安徽黃山、長江三峽、台灣日月潭、避暑山莊、秦陵兵馬俑等十個風景名勝區.
萬里長城: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建築,它規模浩大,被譽為古代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主要景觀有: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山海關、嘉峪關、虎山長城、九門口長城等.
桂林山水: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位置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南嶺山系的西南部,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經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被世人美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
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西湖有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評出的「新西湖十景」.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位於北京市中心.皇宮建築群為世界之最.是中國古建築中的傑作.
蘇州園林:她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期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至今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古典園林代表有: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獅子林、怡園、滄浪亭、耦園、藝圃等.
安徽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世界游覽勝地.
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的黃山四絕著稱於世.
長江三峽:中國長江上游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簡稱三峽.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台灣日月潭:是台灣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國少數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
避暑山莊:是中國清朝皇帝的夏宮,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位於河北省承德市,距離北京230公里.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它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89年建成.
秦陵兵馬俑:位於陝西省臨潼縣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陵墓的陪葬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之一.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⑻ 台灣的景點有哪些 地圖

1、日月潭

推薦1

昆蟲科學博物館:是亞洲最大的昆蟲博物館之一。在中國台灣省台北市成功中學內。面積約600多平方米。1968年籌建,1971年建成。該館收藏世界各地昆蟲標本,包括許多模式標本,約5萬余件。另有台灣的昆蟲生態影片和幻燈片,昆蟲鳴叫的錄音帶以及有關昆蟲的民俗工藝品等。陳列廳的昆蟲展品約1萬種3萬件,分別放在600個標本盒內。該館收藏世界各地昆蟲標本,包括許多模式標本,約5萬余件。另有台灣的昆蟲生態影片和幻燈片,昆蟲鳴叫的錄音帶以及有關昆蟲的民俗工藝品等。陳列廳的昆蟲展品約1萬種3萬件,分別放在600個標本盒內。其中有世界聞名的珍貴蝴蝶標本──雌雄合為一體的陰陽蝶。該館還有台灣的「蝴蝶谷」地區的立體模型。該館放映蝴蝶的生態電影,展出蝴蝶生態照片。春夏期間有時還展出活的昆蟲。該館的中國古典式豪華客廳,從地面到天花板擺設著經過特殊加工的1.6萬只蝴蝶和昆蟲標本,有昆蟲宮殿之稱。該館的科學普及活動相當活躍……[

⑼ 搜索台灣的歷史資料有哪些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 寶島台灣
25〃至25°56′30〃之間。面積3.6萬平方公里,包括台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 在行政區劃上,台灣省全省原本共轄基隆、新竹、台中、嘉義、台南5個省轄市,台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澎湖16個縣。後來台灣當局於1967年將台北市定為「行政院院轄市」。之後,在1979年又將高雄設為行政院院轄市。此外,還設有所謂「福建省政府」,轄金門、連江(馬祖)2個縣。
名稱由來
在有據可查的史料上,「台灣」這一名稱的出現不過300多年。但是史書證明兩岸人民對台灣寶島早有稱呼,歷史上對台灣的稱呼有近十個,不同的稱呼卻反映了中華民族對台灣寶島的關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國出現國家機器時,就把中國劃分為九州管理,記載這一史實的是中國最早的史書之一《尚書·禹貢篇》。九州中的揚州管轄范圍北至淮河,東面至海。書中的「島夷卉服」就是指台灣。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台灣府志》中表示,夏商時期的揚州包括台灣。日本學者尾崎秀真也認為「島夷」就是台灣最早的名稱。「島夷」,台灣的第一個名稱。 人們對海的知識逐漸增加,從水中走出來的人類開始把大海為人所用。春秋戰國時,近海交通有所發展,因此出現許多關於海上的傳說,其中方士徐福為秦始皇求長生不老之葯的傳說流傳至今。《史紀·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徐福上書中所稱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後人認為「瀛洲」即為台灣。徐福沒有回來,但是兩岸的來往在以後的歲月中越來越多。 作為專門的歷史地理書籍記載台灣的是在《前漢書》。進入漢代,關於台灣的記載開始多起來。在《前漢書·地理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在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20餘國,「以歲時來獻見」。後來許多學者認為「東鯷」應該指的就是台灣。在《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更是把台灣分為三部分,「東鯷」即為北台灣,「夷州」為中台灣,「澶州」為南台灣。在三百年前的荷蘭人連少挺(Linschoten)所繪的台灣地圖中,也把台灣分為三個島。把台灣分成三部分,說明對台灣的認識在加深。 直接描述台灣情況的是在三國時期。三國鼎立時期,東吳位於江南,管轄范圍包括會稽和東南沿海地區。東吳和海外的關系較為密切。《三國志》中談及在孫權黃龍2年(230年)派軍隊出海遠征夷洲。不少學者認為「夷洲」就是台灣。三國東吳臨海郡太守沈瑩可以稱之為最早的台灣學者,在他的《臨海水土志》對當時被稱為「夷洲」的台灣情況有著專門記載,只是此書已經流失,主要內容記載在《太平御覽》之中。從所記內容來看,這是當時最完整的關於台灣的文字資料。當然也有人說此時的「夷洲」就是廣東或海南某地,但是從方位、氣候、地形、古跡、物產、習俗等方面考證,應該是指台灣。通過《臨海水土志》,使得遠離台灣海峽的許多內地人,知道了盡管是有限的、但是極為難得的台灣的具體情況。 頗有大志的隋煬帝,施政並無多少值得誇耀的紀錄,但對外對內征戰卻有特殊的喜好,當然也對早有前朝前代所關注的台灣起兵。據《隋書·東夷傳》所載,隋煬帝曾於大業6年(610年)發動遠征琉求之戰。「琉求」是何處?歷來爭議較大。但絕大部分學者都認為「琉求」即為台灣,而非日本琉球。不管如何,隋代對台灣已經相當了解。在《宋史·外國列傳》中則明確記載,琉求國在泉州之東,有海島稱「澎湖」,煙火相望。趙汝適的《諸蕃志》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當然所記內容不詳細。 對於台灣的名稱,有不少人進行過研究。台灣政治名人連戰出生於當地世家,他的祖父即為著名歷史學家連橫。連橫在代表作《台灣通史》中說,「台灣原名『埋冤』,為漳泉人所號。」因為明代時期的閩南人歷盡艱辛到達台灣後,因水土不服和勞累困苦,病死者眾多,死後連屍骨都無法運回故鄉,「故以『埋冤』名之。」因為「埋冤」不吉利,而閩南話「埋冤」又與「台灣」同音,所以易名為「台灣」。這種分析不無道理,因為移民確實有過令人難以忘懷的痛苦經歷。 但是,連橫先生的結論也有牽強附會之處,因為同音的字很多,為什麼用「台灣」代替「埋冤」?「埋冤」不吉利,「台灣」吉利又表現在什麼地方呢?「台灣」名稱的由來並非如此。 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因此對台灣的稱呼最初起於對台南地區的稱呼。最初在台南一帶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紹台灣時稱為「Tayan 」或「Tai-An」,荷蘭人拼為「Taioan」,從大陸來的移民則讀作「Tai-Oan」。因此,由於讀音不同,在台南一帶稱為「台員」、「大員」、「大圓」、「大灣」、「大冤」。以後由閩南話的「台員」轉音為「台灣」,所指地區也由台南一地擴及整個台灣地區。自明代起,「台灣」之名正式流行。 在明代閩人周嬰所著《遠游篇·東蕃記》中,以「台員」稱台灣。在明代萬曆年間(1573至1619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現「台灣」。清代張眉的《瀛濡百詠》一書指出:周嬰把台灣稱為「台員」,「這是閩南語所造成的錯誤,從此台灣之名始進入中土。」「台灣」名稱由此而來,應該是比較客觀的。 [1]
歷史概要
封建社會興盛起來後,中原的王朝與台灣之間有著許多來往。中國人發明的造紙術,極大推動了人類文化的傳播,當然也記下了中華兒女共同開拓台灣、建設台灣、保衛台灣的辛勤和犧牲,也記下兩岸來往的史實。 第一次遠征台灣發生在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國君主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水軍一萬到達被他們稱為「夷洲」的台灣,這是歷史上有書為證的中國王朝第一次與台灣的聯系。他們的台灣之行歷時一年,最後因為疾病流行,水土不服,官兵死傷十之八九,最後則帶著數千名台灣居民回到大陸。事實上,這類軍事遠征並非是殺人越貨,而是封建王朝確立和鞏固統治范圍的常用手段。 帶回來的台灣人,介紹了許多台灣的情況。幾十年後,吳國臨海郡太守沈瑩根據從台灣返回的吳國官兵和帶來的台灣居民介紹的情況,在公元264至280年間寫下《臨海水土志》(見《太平御覽》第780卷 )一書。他稱這片海上的土地是「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還介紹了當地的物產、人民、風情、工具、古跡等,其中的「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則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期,台灣為越國的版圖。 書中地描述讓人們對當時的台灣有了形象的認識:夷州在臨海郡東南2000里,當地氣候炎熱,沒有霜雪,草木四季常青,四面是山,土地肥沃,種植五穀,多產魚肉,紡織細布,冶煉銅鐵。居民為在高炎熱氣候中保存食物,把魚肉鹵在在大陶罐中,不僅自己當作佳餚,還用來招待客人。男女婚嫁乃由父母決定,女孩子出嫁後都要打掉上面的門牙。居民分為不同部落,各有自己的土地和首領。首領召集民眾時,用木棍敲擊中間掏空的木頭,聲音可傳四、五里遠,居民聽見後紛紛趕來。打仗時將敵人的頭砍下來,掛在院中的大木杵上,幾年都不摘下來,以彰顯自己的戰功。 這是世界上第一次較為完整記載台灣風情的文字,中原人對台灣有了肯定、明確的認識。 到隋代,隋煬帝在大業3年(607年)先後派出羽騎尉朱寬、海師何蠻等人兩次前往當時被稱為「流求」的台灣,因語言不通,第一次帶回一名台灣人,第二次帶回一些布甲。大業6年(610年),隋煬帝又派出武賁郎將陳稜及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萬餘人,從廣東義安(潮州)起航,前往台灣,當地人以為這是中原的商船,這說明當時大陸商人經常前往經商,也說明台灣人已經熟悉經商貿易。只是陳稜與當地酋長談判不順利,刀槍相向,並帶了數千名當地居民返回大陸。在台灣中部地區的彰化市,有一條街名叫「陳稜街」,它就是為了紀念這位隋朝將領的。 經過三國到隋唐的長時期的演變,閩粵一帶向台灣的移民也逐漸增加,到宋代時已經出現較多的往來和經濟活動,為便於管理,開始在台澎地區設立管理機構,澎湖已列入福建晉江縣版圖,這在台灣開發史上是第一次。台澎地區正式納入宋代版圖,盡管在後來的千年中,朝代更迭,皇者變換,但是台灣歸屬從來沒有改變過。 中華少數民族第一次控制中原的是元朝。元朝控制中原地區後,按照慣例需要進軍沒有到達過的疆土,故於至元28年(1291年)10月,派出海船副萬戶楊祥為宣撫使,與禮部員外郎吳志斗和兵部員外郎阮鑒率兵6000餘人進軍台灣。由於語言不通和航海知識不足,無功而返。到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設立「巡檢司」。巡檢司,級別不高,屬九品。「職巡邏,專捕獲」,捕捉罪犯,兼辦鹽課,但這是中央政府派駐台澎地區的第一個行政執法機構。自此以後,中央王朝開始派員管理台澎地區。 元朝有一位旅行家,名叫汪大淵,他到過許多地方游歷,在至正年間搭商船到台灣和澎湖,後寫出《島夷志略》。書中說台灣:「地勢盤穹,林木合抱,土潤田沃,宜稼穡。氣候漸暖,地產沙金,黍子、硫磺、黃臘、鹿豹……海外諸國,蓋始於此。」從人們可以到台灣旅行及兩岸商業活動中,可以看出當時台灣和大陸的來往已經很多,已經成為互補性的經濟活動和日常性的社會往來。 鄭成功
明朝的海禁政策,導致東南沿海海盜盛行,為保衛沿海地區不受海盜侵擾,明朝朝廷在基隆、淡水二港派駐軍隊,防止海盜利用台澎地區作為搔擾東南沿海的基地,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島內駐扎軍隊,保衛海防。高雄鳳山有特產「三寶姜」,就是明代鄭和下西洋到達台灣時留下的,這是中原到達台灣的第一支大規模的商隊。為保衛台灣,在以後的歲月中,先後出現了鄭成功收復台灣、康熙皇帝統一台灣等重大軍事活動。 1683年,清政府統一台灣後,在台灣本土內正式設立台灣府,下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管轄,後改為2府8縣4廳。清政府對台灣地區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統治機構、制度,進行有效管理。 西方殖民者東侵以來,美國、日本、法國等列強先後在台灣進行軍事挑釁,加劇了中國邊疆領土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上層在如何治理台灣的態度和方式開始出現變化,由「防內變為主」改為「防禦外侵為主」,清朝督辦南洋海防事務的福建船政大臣、後任欽差大臣的沈葆楨、福建巡撫丁日昌等人,把台灣稱為「七省藩籬」、「南北洋關鍵」、「中國第一門戶」,一再反復強調台灣地位的重要性。他們還多次上奏摺,建議在台灣設立行省,以加強吏政,有效管理孤懸海外的台澎地區,鞏固海防。 在台灣設省的建議在當時的邊疆危機下,有了實現的可能。這一建議最早是丁日昌在1874年間提出來的。第二年11月沈葆楨提出,在閩浙總督名下設立「福建巡撫」,「冬春駐台灣,夏秋駐福州」。1876年春新任巡撫丁日昌無法按期駐台灣,奏請朝廷另派重臣常駐台灣,改設「台灣巡撫」,這樣實行3年的「冬春駐台」改為台灣單設巡撫。 劉銘傳
直到1884年6月,清朝才派出直隸提督劉銘傳加封巡撫銜,督辦台灣政務和防務。不管影視作品把他說成什麼樣子,劉銘傳確實是一個有作有為的官員。 劉銘傳到任不久,正逢中法戰爭爆發,從總體上看軍事上沒有失敗的中國,在政治上再次慘敗,面對危機,加強台灣防務尤為必要。閩浙總督楊昌浚、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左宗棠,於7月再次上書,要求在福建台灣兩地「巡撫分駐」、「建省分治」。光緒11年(1885年)10月12日,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後,在下旨創建海軍的同時,下旨同意詔請左宗棠的奏請,福建政務由閩浙總督兼管,將福建巡撫改為台灣巡撫,正式下詔在台灣建省。到1888年正式實現閩台分治,台灣單獨設省,由原來的2府8縣4廳增為3府11縣4廳1直隸州,後又增設南雅廳。首任福建台灣巡撫為劉銘傳。正是這位巡撫,打開了台灣的近代經濟發展之門。 歷史沿著應該有的軌跡走到現在,在「巡檢司」設立、充滿風雨的550年之後,台灣成為清朝的第20個行省。台灣省建制的建立,對外主要是為了鞏固東南海防,防禦外國列強的侵略,加強軍事防務;對內則開始近代工業化過程,開礦、郵政、交通、墾荒、教育事業等相繼發展起來。從此,台灣社會進入了大規模開發時期。 正是歷史上兩岸的來往,聯結起兩岸人民的心靈,台灣與大陸不可分離。大海向我們訴說的大陸在台灣的這么多「第一」,不僅僅是時間先後的意義,而是包含著多少先行者的勇氣,開拓者的艱辛,奮斗者的犧牲;包含著多少台灣對中原腹地的嚮往,多少大陸人民對台灣同胞的關懷。同樣也告訴我們,正是在這種延綿千年的交往中,中華文化浸透了台灣;台灣同胞則在連續持久的中華文化的環境中,也成為這一令世界感到驚奇、甚至有些不可思議的中華文化的創造群之一。因此,台灣與大陸的關系,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沉澱。

⑽ 台灣歷史發展的簡史(急需!!!)

無人居住
孫權譴使
荷蘭強占
明將收復
清廷設省
被割日蠻
8年回歸
蔣氏敗逃
努力一統

閱讀全文

與台灣歷史文化地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