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和依據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和依據

發布時間:2021-03-13 08:43:58

㈠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科學發展觀是前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年7月28日的講話中所提出的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寫入黨章,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之一,在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上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容包括:

第一,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第二,全面發展觀。

第三,協調發展觀。

第四,可持續發展觀。

發展歷史

2003年4月15日,胡錦濤在廣東視察時首次提出:「要堅持全面的發展觀」。同年7月28日,胡錦濤在全國防治非典的工作會議上又一次比較完整地提出了:「要更好地堅持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這被認為是科學發展觀一詞的首次出現。

2003年10月14日,胡錦濤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並提出了「五個統籌」。該次會議將胡錦濤的講話精神寫入最後決議,科學發展觀概念得到了完善,並正式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之一。

其後,中共中央迅速組織了「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專題研究班」,2004年2月29日,在研究班的結業式上,溫家寶要求全黨「統一思想,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科學發展觀提高到全黨「統一思想」的高度。

2004年3月10日,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就科學發展觀發表講話,「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堅持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將科學發展觀提到與「三個代表」並列,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對科學發展觀最完整、最全面的闡述。

2007年11月21日,科學發展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被寫入黨章。

2008年9月開始,2008年9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從2008年9月開始,用一年半左右時間,在全黨分批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第一批:2008年9月開始,2009年2月基本完成。包括:中央和國家機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黨政機關;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政協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人民團體機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機關;中管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

黨中央、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中央直屬機關、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管理的事業單位,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事業單位。

第二批:2009年3月開始,2009年8月基本完成。包括:市(地、州、盟)、縣(市、區、旗)黨政機關;市(地、州、盟)、縣(市、區、旗)人大、政協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人民團體機關;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師、團機關;中央企業;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企業,市(地、州、盟)直屬企業事業單位;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

第三批:2009年9月開始,2010年2月基本完成。包括:鄉(鎮)、街道;村、社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基層單位;中小學校;未參加第二批活動的企業、社會團體、社會中介組織等。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上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和依據擴展閱讀:

如何落實

第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國正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階段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這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需要長期保持較快的速度,並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這樣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第二、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加快社會發展,努力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存在的「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

第三、堅持城鄉協調發展。要站在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決「三農」問題,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第四、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第五、堅持可持續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

第六、堅持改革開放。統籌推進各方面改革,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體制和機制保障。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處理好內需與外需、利用外資與利用內資的關系,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第七、堅持以人為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㈡ 試論述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內涵及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現實條件與實現路徑

(一)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發展,不是單一方面的發展,而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等在內的各方面的發展,是所有這些方面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其中,經濟的發展處於中心的地位。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為其他方面的發展奠定物質的基礎,創造必要的條件,從而帶動其他方面的發展。沒有經濟的發展,所有其他方面的發展都要受到影響和限制,甚至不可能實現。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目的並不是為經濟本身,而是為了人,為了切切實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是發展的目的,當然也就是經濟建設、經濟發展的目的。而經濟建設則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目的的手段。沒有這個手段,目的就不可能達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始終著眼於人的全面發展這個根本目的;而堅持以人為本,則要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
以人為本是我們制定一切發展戰略的基本出發點,但人民利益和要求的實現是一個過程。以人為本無疑是科學發展觀首要的基本內涵。除此,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都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規定和基本內涵。第一,科學發展觀在構成上包括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全面的發展觀、協調的發展觀、可持續的發展觀,但這四個方面是絕對不能分開的。它們之間必須用以人為本作為核心來通而觀之,圍繞「人本」這個核心來展開其全面性、把握好協調性、保證可持續性。「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需要從三層含義來把握[1]:(1)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的實踐為本。馬克思確立了「人是實踐的存在物」這一關於人的本質的科學命題,他指出,人從勞動實踐中「走來」,靠勞動實踐而生存,人的本質是人在實踐中表現出來的「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從這個意義上講,以人的實踐為本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所在和根本出發點。(2)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才為本。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一個伴隨著人類及個體的本質力量或人的才能的不斷生成與升華的歷史,是以人民為主體的一代又一代人才推動著社會發展的。在當代社會,發展依靠人才、人才推動發展尤為突出。(3)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民利益為本。以人為本最為重要的含義是以人民利益為本。人民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為經濟社會發展盡責任、作貢獻、創業績,就是以自己的品德與才能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而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而「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3]從這個意義上講,以人民利益為本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價值所在和根本落腳點。第二,科學發展觀內涵著對唯物辯證法和現代系統論原理的運用。全面性和協調性是聯系和發展的內在要求,要防止片面性和單一性;現代系統論的基本原理是系統作為一個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服從而不能脫離整體,作為系統的整體與部分在縱向演進與橫向推進中必須遵循整體性原則和協同性原則。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中正是貫徹與體現了這些原理與原則。社會發展的實踐已經表明,社會進步是通過協調發展來實現的,是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協調發展的結果,是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的結果。可以說,只有做到協調發展,全面、可持續發展才有可能。第三,這一科學發展觀從價值目標上講,體現了人的全面發展目標與社會全面發展目標的統一,體現了馬克思所期望的「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4]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全面發展的前提條件,社會全面發展是通過人的全面發展來實現的,社會全面發展又能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充分條件從而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因而可以說,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就是關於人的全面發展觀與社會全面發展觀內在統一的新發展觀或新價值觀,就是社會發展要以人為本,社會發展是由人實踐並最終都是為了人自身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二)科學發展觀的現實條件
發展觀的演進總是以特定社會共同體的發展條件為前提。科學發展觀的提出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也是直接相關的。改革初期,多數經濟學家所主張的發展觀是「以GDP總量和人均GDP增長為中心,走歐美已經走過的工業化道路,唯資本積累、政府計劃分配資源和政府主導經濟發展,強調進口替代式的發展,強調非均衡對發展的推動作用」。但是,到90年代後,經濟發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人均GDP雖然增加了,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區發展差距卻拉大了;工業化程度提高了,但由於依靠犧牲農業來推進工業化,農業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城市化程度提升了,城鎮失業率卻上升了;人力資本的投資,特別是教育投資被長期忽視,知識和技術的進展緩慢;重發展,輕治理,導致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由於漸進改革強調政府計劃主導和集中發展經濟,導致政府機構膨脹,政府權力擴張,滋生腐敗;國有經濟改革步履維艱,金融體系壞賬趨增,內部資源分配效率低下。
針對後發展經濟所出現的問題,經濟學家對經濟發展觀重新反思,基本達成了以下共識[5]:1、發展應當是一個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的全面進步的過程,它包括人的身體、技能和智能等素質的提高,適度的失業率,收入和發展差距的控制,逐步健全的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等等,而不僅僅是GDP的增長;2、重新重視農業的發展,認為損害和忽視農業的發展,會導致工業化進程條件惡化;3、提出經濟發展的人力資本推動理論,認為經濟持久和節約資源地發展,決定於知識和技術的進步,進而關鍵的是要加大教育等人力投資的比例;4、生態環境學家和發展經濟學家總結二戰後發展在損害生態環境方面的教訓,提出了可持續和安全的發展理論;5、認識到改革開放和市場一體化也是發展的重要動力。
基於以上認識,經濟發展被定義為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從不發達狀態向發達狀態轉變的過程,包括三個層次的含義:城鄉、就業、產業等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的質量得到改善,比如人的素質得到提高;人均GDP持續增長。
改革開放26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GDP從1978年的5689億元增長到2003年的116694億元,GDP年均增長率達9.4%,增長了20.5倍,人均收入達到了1090美元。根據世界銀行《世界發展報告(1997)》中公布的數據計算:在1980-1995年期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分別達11.1%和8.2%,在世界經濟中獨領風騷。其中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長率高出6.5個百分點。[6]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全國財政支出從1978年的1122億元增長到2002年的22053億元,財政收入從1978年的1132億元增長到2002年的18904億元,25年財政收入增長了16.7倍,支出增長了19.7倍。[7]
但世界銀行和克魯格曼在贊揚中國經濟的同時,也明確指出:「亞洲取得了卓越的經濟增長率,卻沒有與之相當的卓越的生產率增長。它的增長是資源投入的結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同時,漸進改革由於政治體制改革的相對滯後,和市場化改革中各項體制的兼容性問題也導致了一些負面效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貧富差距拉大。根據世界銀行報告,1979年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歷了兩個收入差距擴大的時期。第一個時期是1985-1993年,由於農產品價格上漲幅度低於部分價格開放後的工業品價格漲幅,城鄉貿易條件惡化。基尼系數從1980年的0.1上升到1993年的0.42,成為世界基尼系數上升最快的國家之一(World Bank,2003)。第二個時期是1997年到2000年後,由於部分開放了農產品價格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城鄉收入差距繼續擴大,直到2000年後才有所緩和。
(2)地區差距拉大。中國改革開放過程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社會分化和地區分化。從經濟總量上看,1980到2003年,東部地區在全國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從50%增加到59%,總西部地區所佔比重相應下降。1980年,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GDP總量佔全國GDP總量的比重為50.2:29.72:20.04,1990年三者比例擴大為51.5:28.26:20.24,到2000年該比例擴大為58.86:24.58:16.56。[8]
(3)經濟發展仍然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發展模式。經濟總量雖然只佔世界的4%,而能源消耗卻佔世界的三分之一。去年我國創造的GDP僅佔世界GDP總量的4%,竟消耗了全球48%的水泥、27%的鋼鐵、35%的鐵礦石、20%的鋁和銅,經濟增長過分依靠資源消耗與犧牲環境。2003年中國GDP總量達到11.58萬億元,消耗能源約16億噸煤、2.5億噸石油、2億多噸鋼材、8億噸水泥。我們對資源的消耗量大於GDP總量比我國多兩倍的日本(石油除外)。 中國已成為煤炭、鋼鐵、銅的世界第一消耗大國,石油和電力的第二消費大國(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人均資源佔有量很低,人均水資源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石油探明儲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天然氣人均水平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 ;在中國,重點鋼鐵企業噸鋼可比能耗比國際水平高40%,電力行業火電煤耗比國際水平高30%,萬元GDP耗水量比國際水平高5倍,萬元GDP總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中國發電裝機總容量將達3.7億千瓦,而日本只有2.2億千瓦卻創造了4倍於中國的GDP。中國每創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德國和法國的7.7倍,日本的11.5倍。全球10大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中國佔8個;中國城市河段70%受到污染;2/3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超標的環境中;中國的國土荒漠化以每年26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自西向東推進。[9]
基於以上問題,王夢奎撰文將我國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歸結為四個原因,他認為:第一,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在新的發展階段,人們各方面的需求也比過去高得多,並且日益多樣化;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為逐步滿足這種要求提供了可能性。現在提出的許多問題過去提不出來,提出來也解決不了。過去那種基於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價的發展觀念,需要有相應的轉變。第二,體制環境的變化。現在發展中的許多問題,是體制轉軌過程中的問題。過去那些植根於計劃經濟體制的發展觀念,經濟體制改革初始階段所產生的發展觀念,需要有相應的轉變。第三,20多年發展提供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發展面臨許多矛盾和問題。這些矛盾和問題,有些是在中國發展現階段難以完全避免的,有些則是由於發展觀的偏差所導致或者加劇的。新的發展觀,正是針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就是說,針對發展中實際存在的不全面、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提出來的。第四,世界潮流。當今世界,國際社會更加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的永續利用,強調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在世界生態環境保護和文明發展方面還要承擔起應負的責任。惟有積極實現發展觀的轉變,才能趨利而避害,在更高的水平上推進我國的對外開放和現代化建設。[10]
(三)科學發展觀的實現路徑
中國雖然實現了令人矚目的經濟高速增長和大幅度減少貧困,但是也出現了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經濟發展中的非均衡趨勢日益成為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隱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非均衡的發展戰略,提倡先富帶動後富,盡管最終目標在於實現共同富裕,但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並未得到有效遏制,並逐漸演化為日益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時期,及時轉變發展觀無疑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現實要求我國在新時期必須調整增長方式,即從少數人分享型的增長轉向全體人民分享增長成果的發展模式,從不公平的非均衡增長模式轉向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公平增長模式。
最近世界銀行在《中國:推動公平的經濟增長》一書中提出了中國政府促進公平增長的一攬子政策建議,是我國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參考。報告建議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進一步推動中國國內市場的一體化和增加市場靈活度;推動公平的經濟增長,以及應對威脅中國為了發展和分配的風險。報告認為,中國政府有機會也有能力使更多的人從改革和發展的成果中收益。對於中國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居民和政府來說,提高收入和縮小差距的主要途徑在於進一步促進勞動力的流動、技術創新和深化制度改革。報告建議,政府推動公平的經濟增長,將利於降低改革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成本,並有效縮小收入差距和地區差距,降低未來發展的社會成本和風險。
報告指出,在一體化的進程中需要處理的主要問題包括:第一,地方保護主義造成的國內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的分割,這是由於地方政府對所屬企業的依賴,以及地方政府對市場監管、企業運作管理和法院仲裁的控制所造成的。第二,必須進一步克服阻礙勞動力流動的障礙,包括解決城鎮地區缺少面向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供給、農村土地使用權的侵害,以及對流動人員的各種歧視等。第三,必須有效解決阻礙資本有效配置的因素,放寬政府對資源配置的控制,改善銀行金融體系的結構,並加大企業效益信息披露機制的改革力度。報告認為中國未來市場一體化改革和靈活度的提升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1)明確地方政府對當地企業、金融結構和仲裁機構的職責,明確地方政府在市場監管和市場競爭政策方面的責任;(2)加快制度改革,減少對勞動力流動的限制,改善社會保障制度,切實保障土地所有權並整頓城鎮土地市場;(3)繼續推進金融體系的商業化和市場化改革,改善治理結構,放寬私人資本進入的范圍。對此,報告建議創造生產性就業機會,提高農業勞動力的回報率對機會分配和收入公平和非均衡經濟至關重要。報告認為,改善落後地區的經濟增長條件,全面對動公平的經濟增長,取決於提高人口素質、推動技術進步和促進技術擴散以及推動城鎮集約化、發展服務員也和提高農民收入等一攬子政策的實施和貫徹。
具體而言,我國實施科學發展觀必須在思想認識和改革實踐中成功實現以下幾個重要的轉變[11]:1、要從過分突出經濟增長、特別是實際上存在的「GDP中心論」,轉向保持適度經濟增長基礎上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尤其是在政府政績、官員政績的評價上建立一整套衡量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考核體系。2、要從過分突出發展的物質成果的增加、特別是GDP總量的增加,轉向更加突出地注重全面降低發展成本、減少發展代價,特別是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生態環境成本。3、要從過分突出發展過程中物質財富的積累,轉向更加突出地注重全面提高人的發展能力,強化人力資源開發,較大幅度地增加人力資本投資,也就是從實際上存在的「以物為本」真正地轉向以人為本。4、要從過分突出以物質資本投入促進經濟發展,轉向更加突出地注重以制度創新、提供體制保障來促進經濟發展。5、要從過分突出政府直接參與經濟發展的職能,轉向更加突出地注重政府通過履行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職能來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6、要從過分突出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轉向更加突出地注重大多數人分享發展成果,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化程度,加快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步伐。7、要從過分突出城市發展、城鄉發展的相對隔離,轉向更加突出地注重農村發展。8、要從過分突出經濟發展向東部沿海地區傾斜,轉向更加突出地注重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9、要從過分突出對外開放中引進外資擴大生產規模,轉向更加突出地注重通過對外開放促進結構升級,增強參與國際競爭與世界分工的能力,拓展開放發展的空間,提高整個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地位。

㈢ 科學發展觀的歷史背景

背景:
政治: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國企業、國內企業等內對我國環境破容壞變得更加嚴重,人民生活水平想得到進步的提高,我國經濟能夠進步發展,時代要求必須要實現人與自然協調。因此,科學發展觀提出了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以及根本方法:統籌兼顧。與此同時,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代表廣大人們最根本的利益,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充分說明了,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為人民謀福利的,是為人民服務的。
經濟:科學發展觀追求的是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當中實現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它促進了我國經濟進一步邁向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並且使「綠色GDP」觀念逐步的深入人心。
文化:科學發展觀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同時它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這一理論是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進步升華,對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㈣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背景是什麼都包含哪些內容

科學 發展 觀通常是指 黨的 十六 屆三中全 會中提出的「堅持 以人 為本,樹立 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觀,促進經濟 社會和人的全面 發展」,按照「統籌 城鄉 發展、統籌 區域 發展、統籌 經濟 社會 發展、統籌 人與自然 和諧 發展、統籌 國內 發展 和 對外 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 事業的 改革 和發展 的一種方法 論。 在黨的 十七 大上,胡 錦濤 同志在《高舉 中國 特色 社會 主義 偉大 旗幟 為奪取 全面 建設 小康 社會 新 勝利 而奮斗》的報告中提出,科學 發展觀 第一要義 是發展,核心 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 是全面 協調 可持續 性,根本方法 是統籌 兼顧,指明了我們進一步 推動 中國 經濟 改革與 發展的思路 和 戰略,明確了 科學 發展觀 是指導 經濟 社會發展 的根本 指導 思想,標志著 我們 黨 對於社會 主義 建設 規律、社會 發展 規律、黨的 執政 規律的 認識 達到了新的 高度,標志著 馬克思 主義 的中國 化,標志著 馬 克思 主義 和新的 中國 國情 相結合達到了 新的 高度和 階段。 科學 發展 觀的具體內容包括: 第一,以人為本 的發展觀。 第二,全面 發展觀。 第三,協調 發展觀。 第四,可持續 發展觀。 根據黨的 十七 大 部署,黨中央 決定從2008年9月開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在全 黨 分批開展深入 學習實踐 科學 發展觀 活動。 科學 發展觀是中國 共產 黨黨 章規定的黨的 指導 思想,是胡 錦濤 為總 書記的黨 的第 四代 領導 集體對 馬克思 主義、毛澤東 思想的發展,是中國 特色社會 主義 理論體 系的重要 組成 部分。

㈤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

十六大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既面臨著歷史性機遇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
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科學
發展觀,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發展、為什麼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賦
予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科學發展觀
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
於發展的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
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科學發展觀是在准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
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提出的。進人21世紀後,我國
面臨的仍將是一個總體上有利於我國發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環
境。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加快發展,就要把中國的發展放在世界的大局中
來思考,發揮比較優勢,把握有利條件,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努力取得發展
的主動權。科學發展觀反映了當代最新的發展理念,順應了當今世界的發
展潮流,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和高度概括。我國社會主義建
設的實踐經驗,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歷史根據。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
狀況和發展要求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現實依據。

㈥ 如何認識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依據和時代意義

1.首先要明白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科學發展觀通常是指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中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容包括:第一,以人為本的發展觀。第二,全面發展觀。第三,協調發展觀。第四,可持續發展觀。
從孔子、孟子時代儒家就講求要以人為本,中國共產黨也一直強調要執政為民。另外,國內外的發展表明,只有堅持社會協調發展,這個社會才有可能持續健康的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對這些思想的發展延伸。

2. 馬克思主義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唯物辯證法,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組成。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是工人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階級爭取階級解放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
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說科學發展觀是黨的第四代領導集體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㈦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時代背景是什麼

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在全面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具體地講,大致分為如下幾點:
背景之一,是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成就,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是,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面臨著一個艱巨的任務,就是如何解決好城鄉差別問題、區域發展差距問題,以及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協調問題。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有著直接的、內在的聯系。2003年春發生的非典疫情以及抗擊非典斗爭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一個重要的、直接的因素,促使我們對發展問題給予認真的思考。

背景之二,是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六大作出了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的戰略部署。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明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指導思想和原則。科學發展觀是對我們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踐經驗全面、深入的總結。

背景之三,是為了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就是根據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新要求,大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特別是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和領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調發展的能力的過程。經過20多年的改革發展,我國經濟社會進入了一個既有巨大發展潛力和動力、又有各種困難和風險的關鍵的發展階段。黨中央在這個時候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與樹立科學發展觀聯系起來,是為了更好地解決改革發展關鍵時期遇到的各種問題,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背景之四,是認真總結了世界各國在發展問題上的經驗教訓。實踐證明,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處於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間的時期,往往是「黃金發展期」與「矛盾凸顯期」並存的時期。我國正處於這樣一個特殊的發展時期,必須處理好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問題。人類社會自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發展觀念發生了急劇而深刻的變化。伴隨著工業革命和現代化過程中各種問題的暴露,人們對發展問題的認識也逐步深化,並形成了一系列發展理論。我們黨大膽地吸收其中有益的成果,運用到我們的實踐中來。

㈧ 科學發展觀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提出的

網路知道里就有啊,不少人回答過了的。

十六大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既面臨著歷史性機遇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發展、為什麼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賦予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科學發展觀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發展的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科學發展觀是在准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提出的。進人21世紀後,我國面臨的仍將是一個總體上有利於我國發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環境。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加快發展,就要把中國的發展放在世界的大局中來思考,發揮比較優勢,把握有利條件,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努力取得發展的主動權。科學發展觀反映了當代最新的發展理念,順應了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和高度概括。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歷史根據。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發展要求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現實依據。

㈨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

十六大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既面臨著歷史性機遇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發展、為什麼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賦予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科學發展觀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發展的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科學發展觀是在准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提出的。進人21世紀後,我國面臨的仍將是一個總體上有利於我國發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環境。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加快發展,就要把中國的發展放在世界的大局中來思考,發揮比較優勢,把握有利條件,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努力取得發展的主動權。科學發展觀反映了當代最新的發展理念,順應了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和高度概括。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歷史根據。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發展要求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現實依據。

㈩ 提出科學發展觀的背景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背景:

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是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根本依據。我國在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時候,就生產力發展水平而言,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因此,必須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去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

2、我國在新世紀新階段的階段性特徵是提出科學發展觀的現實基礎。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隨著經濟體制深刻改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

3、當代世界的發展實踐和發展理念是提出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借鑒。但是,由於一些國家在社會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弊端,由於單純追求經濟增長,不重視社會發展,不解決社會公平問題,忽視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致使世界發展遇到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

(10)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和依據擴展閱讀: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

國家發展戰略的整體構想,既從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環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標出發,也從哲學觀念更新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理性化目標出發。

是全方位地涵蓋了「自然、經濟、社會」復雜系統的運行規則和「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四位一體的辯證關系,並將此類規則與關系在不同時段或不同區域的差異表達,包含在整個時代演化的共性趨勢之中。

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國家的戰略,必然具有十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哲學內涵。

面對實現其戰略目標(或戰略目標組)所規定的內容,各個國家和地區,都要根據自己的國情和具體條件,去規定實施戰略目標的方案和規劃,從而組成一個完善的戰略體系,在理論上和實證上去尋求國家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滿意解」。

閱讀全文

與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和依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