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簡述西方服裝畫的歷史與發展演變特點
歐美服裝的文化特點,我們按演變歷史的順序加以分析如下:
一、【拜占庭藝術風格與服飾】
由於羅馬帝國的東遷,使得有機會出現融合東西方藝術形式的拜占庭藝術。在藝術的成就上,此時所強調的是鑲貼藝術,追求繽紛多變的裝飾性。
同樣,這種特色也反映在服裝上。例如:在男女宮廷服的大斗篷、帽飾以及鞋飾上都出現了鑲貼、光彩奪目的珠寶和充斥著華麗圖案的刺綉。這些情形有別於同時期在歐洲地區的服飾,營造出一種既融合東西方又充滿華麗感的服飾裝飾美。
二、【國際哥特藝術風格與服飾】
"哥特式"原本是指源自20世紀的一種建築風格,很快這種風格便影響到整個歐洲,而且反映在繪畫、雕刻、裝飾藝術上,形成一種被譽為國際哥特風格的藝術形態。
這種風格主要的表現是建築上的"銳角三角形",同時也深深的影響了當時的服飾審美及服飾創造。例如:在男女服飾的整體輪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等,都充分呈現出銳角三角形的形態。
三、【巴洛克藝術風格與服飾】
巴洛克藝術風格原本是指17世紀強調炫耀財富、大量使用貴重材料的建築風格,也因此牽動影響到當時藝術全面性的變革。
"巴洛克"的字義源自葡萄牙語,意指"變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為脫離規范的形容詞。巴洛克雖然承襲矯飾主義,但也淘汰了矯飾主義那些曖昧的、鬆散的形式。由於受到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影響,在西洋服裝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風格"一詞,來代稱17世紀歐洲的服裝款式。
四、【洛可可藝術風格與服飾】
"洛可可"一詞源自法國字匯「Rocaille」,由此演變而來,其意思是指岩狀的裝飾,基本是一種強調C型的漩渦狀花紋及反曲線的裝飾風格。這種風格源自1715年法國路易十四過世之後,所產生的一種藝術上的反叛。
洛可可藝術風格與巴洛克藝術風格最顯著的差別就是,洛可可藝術更趨向一種精製而幽雅,具裝飾性的特色。這種特色當然影響到當時的服裝,甚至以"洛可可"一詞代表法國大革命之前18世紀的服裝款式。
五、【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與服飾】
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興起於18世紀的中期,其精神是針對巴洛克與洛可可藝術風格所進行的一種強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復古希臘羅馬所強烈追求的"莊重與寧靜感"之題材與形式,並融入理性主義美學。這種強調自然、淡雅、節制的藝術風格,與古希臘羅馬的題材形式結合所發展出來的服飾,也隨即在法國大革命之後,躍升為服裝款式的代表。
特別是在女裝方面。例如,以自然簡單的款式,取代華麗而誇張的服裝款式;又如,排除受約束、非自然的"裙撐架",等等。因此從1790年到1820年之間,所追尋的淡雅、自然之美,在服裝史上被稱為"新古典主義風格"。
六、【前拉斐爾派藝術風格與服飾】
前拉斐爾藝術風格"源於19世紀中期的英國,其藝術精神主要是追尋一種自然但是浪漫主義色彩的表現。
這種藝術風格是對冷淡、生硬的藝術的一種反駁。痛斥"人與自然的疏離感",希望透過藝術將"人性化"、"自然化"、"理想美"的特質結合表現出來。因此,當時的服裝被譽為"理性美感式"的服飾。這種服飾風格與當時"維多利亞風格"極端的相對,成為英國社會追尋服飾改革的代表款式。
七、【20世紀初期蘇聯藝術風格與服飾】
20世紀初期蘇聯藝術風格是指"絕對主義"、"構成主義"以及"塔特林派"的藝術主張,這些藝術風格都源自20世紀初期的10年代,由蘇聯的藝術家所引導而成的。這些藝術家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將之表現在幾何式的抽象藝術之中。
這種藝術風格也深刻的影響到當時的服裝,特別是在當時的蘇聯,將這種"幾何抽象的藝術風格"與"充滿濃厚政治意味"的主張相互結合,表現在服裝的款式以及面料的花色設計上,形成一種特殊的服裝審美特色。
八、【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與服飾】
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的法國,是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潛意識心理學理論的影響而發展出來的。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們主張"精神的自動性",提倡不接受任何邏輯的束縛,非自然合理的存在,夢境與現實的混亂,甚至是一種矛盾沖突的組合。
這種任由想像的模式深深影響到服裝領域,帶動出一種史無前例、強調創意性的設計理念。
九、【波普藝術風格與服飾】
這種藝術風格源自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美國,但確鼎盛於50年代中期的美國。"POP"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通俗性的、流行性的"。至於"POPArt"所指的正是一種"大眾化的"、"便宜的"、"大量生產的"、"年輕的"、"趣味性的"、"商品化的"、"即時性的"、"片刻性的"形態與精神的藝術風格。
這種藝術風格影響到服裝領域中,體現在服裝面料以及圖案的創新,改變了過去服飾裝飾圖案的特點,在歐洲服裝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記。
十、【歐普藝術風格與服飾】
歐普藝術風格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歐美。"OP"是"Optical"的縮寫形式,意思是視覺上的光學。"歐普藝術"所指代的是利用人類視覺上的錯視所繪制而成的繪畫藝術。因此"歐普藝術"又被稱作"視覺效應藝術"或者"光效應藝術"。
歐普藝術影響下的服裝服飾,按照一定的規律形成視覺上的動感,服飾圖案的設計上以歐普藝術的視覺感為最大的特點。
十一、【極限主義藝術風格與服飾】
極限主義藝術風格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它強調的是一種"理性、冷峻、簡約"的藝術風格。這種強調"單純、簡單"的觀念,逐漸成為20世紀90年代美國時裝界所追求表現的一種具代表性的服飾風格。
極限主義藝術風格影響下的服飾以簡單的設計理念影響到國際時裝的流行趨勢,成為20世紀末的一項具代表性的服飾風格的變革。
『貳』 20世紀西方服裝發展史
20世紀初,(又稱新女性時裝潮流)在起始階段,巴黎引領著潮流的同時很多國家的宮廷服裝還在作為流行源頭,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服裝產生變化,衣服的結實耐用,色深耐臟,穿著方便,便於快速行動已成為人們考慮的第一因素,裝飾的時髦性已經退居次位,女裙也進一步縮短(女裝的設計主調確立了適用,簡練,樸素,活潑而年輕)
20世紀30年代,(新外觀女裝潮流) 男孩風開始消失,曲線代替直線,女性優美線條又重新顯現(美國發明了松緊帶和針織女裝,拉鏈也廣泛的運用到了女裝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衣開始普及)20世紀40年代,在經歷過戰後緊張、勞累之後,婦女們急切的想擺脫掉「簡陋」,所以適度誇大縮小的新外觀女裝應運而生(領導這一潮流的是著名設計師迪奧)
20世紀50年代,(自由求新時裝潮流)直立衣領重新出現,女裙仍然到小腿肚中間,工裝褲開始流行(說明1850年李維斯特勞斯創造的牛仔褲得到了普遍的認同)。1954義大利風行結實的厚線衫,式樣屢變,色彩也時時更新追求美而富麗。20世紀60年代(瑪麗.匡特設計的)超短裙受到追捧,1966年英國(尼龍紡織協會)生產出透明和半透明面料。20世紀70年代,服裝的面料、款式、色彩更加豐富,人們的著裝觀念也更加開放多樣。
20世紀80年代,(中時裝設計注意國風時裝潮流)進入時裝設計多元化時期,1988年末約翰加利亞諾推出「中國軍服」系列,由此引發了東方熱,民族風情。
20世紀90年代,(環保自然時裝潮流)歐美國家經濟一直處於不景氣的狀態,能源危機進一步加強環保意識,伴隨著環保的熱潮,消費的意識、審美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①強調新簡約主義的實用性與機能性。②「貧窮主義」時裝(故意未完成的半成品)故意把服裝做舊。(中性時裝潮流)由於女子和男子一同參與社會競爭,所以人們淡化性別,追求個性思想使得女裝男性化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服裝現象。
21世紀,人在著裝過程中總在尋求一種價值,同時又在共同的前提下尋求差異。
『叄』 二十世紀初歐洲女子服飾風格
簡述一下:另附上一篇關於西方服裝發展史的PPT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這篇PPT是我以前在網上找的,裡面有圖片)
1870-1890年期間
合體連衣裙的普林塞斯(princess dress),突出特點是臀部突起,這種與上世紀出現過的臀墊巴斯爾相似,都認為是巴斯爾的復活,所以把這一時期稱為巴斯爾時期。此時與突出臀部相呼應的是要求女子挺胸收腹,為達到這種前挺後翹的外形特徵,緊身胸衣仍是不可少的重要服裝。極端的這種追求外形特徵就把女性身體側面輪廓改變成具有S型特點的柔美曲線
1890-20世紀初
這一時期藝術領域出現了新的思潮即新藝術運動。其特點就是否定傳統的造型樣式,採用流暢的曲線造型突出線性裝飾風格。服裝受新藝術運動影響能體現曲線美的女裝最受欣賞。女子上身用緊身胸衣把胸部托起,腰部勒細,背部沿脊背自然下垂至臀部外擴,劃出優美的曲線。連衣裙的袖子為羊腿袖,稱作gigotsleeve。
20世紀初
第一階段:
一次世界大戰
1900-1907
服裝仍然流行上世紀末S型樣式,服裝的造型基本相同,緊湊的上身、寬大的裙子、高聳的衣領,強調胸部、臀部突出,小腹平直,誇張的帽子上有復雜而龐大的鴕鳥毛或鸚鵡毛裝飾。
整個設計的核心內涵,就在於緊貼身體,把女性的身體都束縛成為一個標準的式樣。
如: 緊身胸衣————這個在西方女裝舞台上雄霸了300多年的塑身衣具,為塑造女性理想形象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它即將退出歷史舞台以前無疑是這個時期不可缺少的一種時尚。
第二階段:
1907-1914( 傳統型到現代型女裝)
把婦女從緊身胸衣中解放出 這階段女裝變化最顯著的特點是流行了數十年的S型服裝逐漸消退,緊身胸衣得到改良,其線條趨於直線,在年輕女性與中老年婦女穿著行為的激烈較量中,女裝從豐胸、束腰、翹臀的傳統形態向平胸、松腰、束臀的現代形態轉變。
1907年,特別強調s型曲線的服裝之風逐漸趨緩,女裝長度向下延伸,腰圍放大,臀圍收縮。
1908年女裝繼續向放鬆腰身的直線形轉化,裙子也開始離開地面,露出鞋面。
1909年以後緊裹臀部和腿部的蹣跚裙出現,迅速成為流行時尚。女裝的領口變大,配飾品也流行新藝術風格的珠寶和用絲帶串起來的彩珠鏈等。
第三階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至戰後)
女裝向簡潔、輕便的方向發展。
1914年戰爭爆發以後,優雅繁冗的服飾很快被適應戰時環境的著裝所取代,裙子長度變短,露出雙腳和踝關節。
1915年,女裙長度縮短至小腿部位。戰爭期間婦女參加工作穿起了工作服,常見的工作裝造型為寬松、有袋、長及小腿肚的大衣,有的還穿長褲,與衣服配套的是長統靴。
在戰前幾年和戰爭期間,衣服和裙子都變得瘦而短,兩件套的衣服很常見。帽子在戰爭期間,逐漸變小。而且女士服裝的樣式也模仿男士的制服。總的來說,時裝變得更加直挺,去除了不必要的裝飾。
戰爭徹底改變了這一時期女性的整體形象,西方女裝從此趨於功能化和輕便化,初步完成向現代形態的轉變。在西方女裝由傳統型邁向現代型的發展進程中,不難看出變化的關鍵是對緊身胸衣的改造及處置;變化的基礎是生活方式與著裝觀念改變;變化的契機是婦女地位的提高與第一次。
20世紀以來,婦女服裝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長褲逐步成為重要內容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視長褲為正式服裝,時裝設計師也把長褲作為一個設計的要素來看待。女性長褲的發展與普及和婦女的解放程度是相輔相成的。可以說婦女越解放,長褲也就越流行。
此時 在歐洲一直作為內衣的襯衫被美國人作為外衣穿著,並開始在世界普及開來。
20世紀30年代,女裝「男孩似的」風格開始消失,直線被曲線所代替,女性身體的優美線條又重新顯現。特別是晚禮服,後背袒露幾乎至腰,無袖,腰和臀部都是緊裹的,有時在肩部還要飾以狹窄的緞帶或碩大的人造花,至臀部展寬。
20世紀50年代的女裝更加趨向隨意、自由。這期間,除了出現腋部寬松,袖口收緊的「主教袖」以外,直立衣領重新出現。女裙仍到小腿肚中間,而且比較寬松
『肆』 論述20世紀歐洲的服裝發展史
由厚到薄,由長到短 20世紀初期蘇聯藝術風格是指"絕對主義"、"構成主義"以及"塔特林派"的藝術主張,這些藝術風格都源自20世紀初期的10年代,由蘇聯的藝術家所引導而成的。這些藝術家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將之表現在幾何式的抽象藝術之中。 7|-J M'_9m n)g 這種藝術風格也深刻的影響到當時的服裝,特別是在當時的蘇聯,將這種"幾何抽象的藝術風格"與"充滿濃厚政治意味"的主張相互結合,表現在服裝的款式以及面料的花色設計上,形成一種特殊的服裝審美特色。 )p:d I [(s p6~ [b][img=108,179] http://cn.cl2000.com/fashion/culture/images/08/dl99.jpg[/img]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與服飾[/b] 1t3q1A$t Q 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的法國,是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潛意識心理學理論的影響而發展出來的。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們主張"精神的自動性",提倡不接受任何邏輯的束縛,非自然合理的存在,夢境與現實的混亂,甚至是一種矛盾沖突的組合。 /J/I7x/g e } 這種任由想像的模式深深影響到服裝領域,帶動出一種史無前例、強調創意性的設計理念。 j3k#a%V D e;| [b]波普藝術風格與服飾[/b] 1t P;V ? { [table][tr][td=1,1,80][img=69,150] http://cn.cl2000.com/fashion/culture/images/08/bp1.jpg[/img][/td][td=1,1,80][img=71,150] http://cn.cl2000.com/fashion/culture/images/08/bp2.jpg[/img][/td][/tr][/table] 這種藝術風格源自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美國,但確鼎盛於50年代中期的美國。"POP"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通俗性的、流行性的"。至於"POP Art"所指的正是一種"大眾化的"、"便宜的"、"大量生產的"、"年輕的"、"趣味性的"、"商品化的"、"即時性的"、"片刻性的"形態與精神的藝術風格。 [ ^ [-a N t C 這種藝術風格影響到服裝領域中,體現在服裝面料以及圖案的創新,改變了過去服飾裝飾圖案的特點,在歐洲服裝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記。 y-]2y.z u m e/i/o S z R [b]歐普藝術風格與服飾[/b]8M&m `1} L L*s t e*X$p-o:l q B [table=190][tr][td][img=181,280] http://cn.cl2000.com/fashion/culture/images/08/op.jpg[/img][/td][/tr][/table] 歐普藝術風格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歐美。"OP"是"Optical"的縮寫形式,意思是視覺上的光學。"歐普藝術"所指代的是利用人類視覺上的錯視所繪制而成的繪畫藝術。因此"歐普藝術"又被稱作"視覺效應藝術"或者"光效應藝術"。 p6g u)` v S(^ 歐普藝術影響下的服裝服飾,按照一定的規律形成視覺上的動感,服飾圖案的設計上以歐普藝術的視覺感為最大的特點。 d x _ Sb3v0X r l X"w7h _ f Z x V!r.d H ^ r [b]極限主義藝術風格與服飾[/b] "o w6n't4A Y N1X s 極限主義藝術風格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它強調的是一種"理性、冷峻、簡約"的藝術風格。這種強調"單純、簡單"的觀念,逐漸成為20世紀90年代美國時裝界所追求表現的一種具代表性的服飾風格。 3A6q-f M q b)s 極限主義藝術風格影響下的服飾以簡單的設計理念影響到國際時裝的流行趨勢,成為20世紀末的一項具代表性的服飾風格的變革。
『伍』 求一本外國的書,內容是介紹世界各國士兵服飾的發展史求
朋友,這可不是一本書。而是魚鷹社的一個系列,每本都有個主題,如拿破崙時期法國軍隊、抗戰中國軍隊等等,保守估計已出版一百多本了吧
『陸』 歐美歷史上流行過的服裝風格有哪些
拜占庭藝術風格與服飾
由於羅馬帝國的東遷,使得有機會出現融合東西方藝術形式的拜占庭藝術。在藝術的成就上,此時所強調的是鑲貼藝術,追求繽紛多變的裝飾性。
同樣,這種特色也反映在服裝上。例如:在男女宮廷服的大斗篷、帽飾以及鞋飾上都出現了鑲貼、光彩奪目的珠寶和充斥著華麗圖案的刺綉。這些情形有別於同時期在歐洲地區的服飾,營造出一種既融合東西方又充滿華麗感的服飾裝飾美。
國際哥特藝術風格與服飾
「哥特式」原本是指源自20世紀的一種建築風格,很快這種風格便影響到整個歐洲,而且反映在繪畫、雕刻、裝飾藝術上,形成一種被譽為國際哥特風格的藝術形態。
這種風格主要的表現是建築上的"銳角三角形",同時也深深的影響了當時的服飾審美及服飾創造。例如:在男女服飾的整體輪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等,都充分呈現出銳角三角形的形態。
巴洛克藝術風格與服飾
巴洛克藝術風格原本是指17世紀強調炫耀財富、大量使用貴重材料的建築風格,也因此牽動影響到當時藝術全面性的變革。
「巴洛克」的字義源自葡萄牙語,意指"變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為脫離規范的形容詞。巴洛克雖然承襲矯飾主義,但也淘汰了矯飾主義那些曖昧的、鬆散的形式。由於受到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影響,在西洋服裝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風格」一詞,來代稱17世紀歐洲的服裝款式。
洛可可藝術風格與服飾
「洛可可」一詞源自法國字匯「Rocaille」,由此演變而來,其意思是指岩狀的裝飾,基本是一種強調C型的漩渦狀花紋及反曲線的裝飾風格。這種風格源自1715年法國路易十四過世之後,所產生的一種藝術上的反叛。
洛可可藝術風格與巴洛克藝術風格最顯著的差別就是,洛可可藝術更趨向一種精製而幽雅,具裝飾性的特色。這種特色當然影響到當時的服裝,甚至以「洛可可」一詞代表法國大革命之前18世紀的服裝款式。
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與服飾
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興起於18世紀的中期,其精神是針對巴洛克與洛可可藝術風格所進行的一種強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復古希臘羅馬所強烈追求的"莊重與寧靜感"之題材與形式,並融入理性主義美學。這種強調自然、淡雅、節制的藝術風格,與古希臘羅馬的題材形式結合所發展出來的服飾,也隨即在法國大革命之後,躍升為服裝款式的代表。
特別是在女裝方面。例如,以自然簡單的款式,取代華麗而誇張的服裝款式;又如,排除受約束、非自然的「裙撐架」,等等。因此從1790年到1820年之間,所追尋的淡雅、自然之美,在服裝史上被稱為「新古典主義風格」。
前拉斐爾派藝術風格與服飾
「前拉斐爾藝術風格」源於19世紀中期的英國,其藝術精神主要是追尋一種自然但是浪漫主義色彩的表現。
這種藝術風格是對冷淡、生硬的藝術的一種反駁。痛斥「人與自然的疏離感」,希望透過藝術將「人性化」、「自然化」、「理想美」的特質結合表現出來。因此,當時的服裝被譽為「理性美感式」的服飾。這種服飾風格與當時「維多利亞風格」極端的相對,成為英國社會追尋服飾改革的代表款式。
20世紀初期蘇聯藝術風格與服飾
20世紀初期蘇聯藝術風格是指"絕對主義"、"構成主義"以及"塔特林派"的藝術主張,這些藝術風格都源自20世紀初期的10年代,由蘇聯的藝術家所引導而成的。這些藝術家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將之表現在幾何式的抽象藝術之中。
這種藝術風格也深刻的影響到當時的服裝,特別是在當時的蘇聯,將這種"幾何抽象的藝術風格"與"充滿濃厚政治意味"的主張相互結合,表現在服裝的款式以及面料的花色設計上,形成一種特殊的服裝審美特色。
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與服飾
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的法國,是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潛意識心理學理論的影響而發展出來的。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們主張"精神的自動性",提倡不接受任何邏輯的束縛,非自然合理的存在,夢境與現實的混亂,甚至是一種矛盾[怒放智能詞語替換]的組合。
這種任由想像的模式深深影響到服裝領域,帶動出一種史無前例、強調創意性的設計理念。
波普藝術風格與服飾
這種藝術風格源自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美國,但確鼎盛於50年代中期的美國。「POP」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通俗性的、流行性的」。至於「POP Art」所指的正是一種「大眾化的」、「便宜的」、「大量生產的」、「年輕的」、「趣味性的」、「品化的」、「即時性的」、「片刻性的」形態與精神的藝術風格。
這種藝術風格影響到服裝領域中,體現在服裝面料以及圖案的創新,改變了過去服飾裝飾圖案的特點,在歐洲服裝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記。
歐普藝術風格與服飾
歐普藝術風格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歐美。「OP」是「Optical」的縮寫形式,意思是視覺上的光學。「歐普藝術」所指代的是利用人類視覺上的錯視所繪制而成的繪畫藝術。因此「歐普藝術」又被稱作「視覺效應藝術」或者「光效應藝術」。
歐普藝術影響下的服裝服飾,按照一定的規律形成視覺上的動感,服飾圖案的設計上以歐普藝術的視覺感為最大的特點。
極限主義藝術風格與服飾
極限主義藝術風格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它強調的是一種"理性、冷峻、簡約"的藝術風格。這種強調「單純、簡單」的觀念,逐漸成為20世紀90年代美國時裝界所追求表現的一種具代表性的服飾風格。
極限主義藝術風格影響下的服飾以簡單的設計理念影響到國際時裝的流行趨勢,成為20世紀末的一項具代表性的服飾風格的變革。
『柒』 20世紀90年代左右,歐美服飾為什麼突然改變了
服裝變化一般受環境和功能的因素改變,轉變的時間不是固定的,就如環境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例如受二戰影響,二戰後婦女開始穿褲裝直至今日;去年就算受自然災害影響人們穿冷色調。但是同時也受漸變影響,就拿裙子的長短來說吧,當流行到一定的短度時又會向長度發展。其實你提的第一個問題就算受一定的功能因素的影響,前幾年人們因工作原因必須的穿寬松的方便工作。而近幾年電腦信息快速發展的原因工作只要坐著就可以完成了。受電腦信息的影響流行的更替也越來越快速了。
『捌』 求在CCTV9中播出過的那部介紹歐美服裝發展史的紀錄片的名字。
你好,是不是「時尚風雲錄 Histoire look」 望採納!
『玖』 歐美服飾
ZARA是西班牙Inditex集團旗下的一個子公司,它既是服裝品牌,也是專營ZARA品牌服裝的連鎖零售品牌。1975年設立於西班牙的ZARA,隸屬於Inditex集團,為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裝商,在世界各地56個國家內,設立超過兩千多家的服裝連鎖店。ZARA深受全球時尚青年的喜愛,設計師品牌的優異設計,價格卻更為低廉,簡單來說就是讓平民擁抱High F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