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孔子認為的仁的含義是什麼啊
1、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為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餮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范等。
2、在經濟方面,他反對封建的田賦制度而極力維護西周以來的田賦制度。
3、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合乎「禮」的等級制度。
4、孔子主張克己復禮。《論語·顏淵》記載:顏淵問仁。
② 如何看待孔子的仁與德
孔子的仁主要是倫理學范疇,怎樣做人與調節人際關系是仁的思想的核心。孔子的仁不是單一的道德,而是以忠孝為本、包羅眾德的總道德。仁則是孔子追求的理想人格。孔子的修養理論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強調「為人由己」發揮主觀能動性,並且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兩條基本的道德原則。
③ 「仁」的涵義和積極意義是什麼
孔子「罕言利」,但是「與仁」。(《論語·子罕》,以下凡引《論語》,只注內篇名。容)即孔子很少講「利」,但是贊許「仁」。又說:「人而不仁如禮何?(《八佾》)他認為人要是不「仁」,是談不上「禮」、「樂」的。還認為,人必須「依於仁」。即按照「仁」的要求來行動。而且他還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即仁的品德必須貫徹始終。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如此。君子要是一時離開仁,哪裡還能成名呢!(《衛靈公》)即做合於「仁」的事,連對老師也不必謙讓。
孔子在答子貢問仁時說:「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同上)可見他把「仁」作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工具。孔子「仁」的基本意思是「愛人」,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首先是要相愛。
④ 孝悌之德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古老民族,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美德我們應該把它發揚光大,作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部分。而其中的眾多內容來自於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具體表現為「孝、悌、忠、信」等。
其中儒家視「孝悌」為「仁*的根本。孝,指還報父母的愛;悌,指兄弟姊妹的友愛,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間的友愛。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條,是培養人性光輝的愛,是中國文化的精神。談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對的。
並不只是單方面的順從、尊敬。就道德社會關系中基本道德情感的培養需要從「孝悌」提升出來而言,它是道德根「本」。「孝悌」本意雖然是一個家庭觀念,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國家的基本單位。有了家庭的安定和睦,才能有社會的和諧發展,國家的長治久安。
中國是以孝治天下的。中國的封建社會,實際上是家族封建制度,家族禮教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悌之德,恰恰就是五千年文化中的不可逾越的規則。傳承傳統,維護家族穩定和促進繁衍,保持中華文化的可持續性而不至於斷層,鞏固族群的同一性。
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保守,頑固,不容易接受開放的文化與文明的缺點。「孝悌」唯以誠為貴。中華民族本有數千年的「孝悌」文化傳承,歷史上感人的孝親事跡舉不勝舉。然而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社會風氣受到夜來越多金錢、利益的侵蝕。
社會人心逐步脫離了「孝悌」為本的人性之道,民眾「愛錢」之心與日俱增,而「愛人」「孝悌」之心則逐步被削磨彌散。「本」壞則「道」毀,全社會的誠信體系、道德素養、俠義正氣都受到了嚴重的挑戰,這和二千多年前春秋末期孔子所處的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倒有了幾分相似。
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有關的一系列社會觀念、行為底線、信仰體系、價值取向日漸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已經直接影響到了中華民族崛起的歷史大業,直接侵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肌體和整體智慧,直接破壞了中華民族的團結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21世紀合理的道德價值:
其一、「孝悌思想是人們日常倫理關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則,它根植於中國深厚的哲學和文化土壤中,並貫穿於幾千年的中國社會,最終發展成為維系家族和睦與社會穩定的紐帶和基石。正是由於人們對哮悌」思想的重視,才使得中國傳統中以家族為中心的倫理道德體系長盛不衰。
在家庭中,「孝悌」思想是根基,只有做到最基本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長,才能使其他事情有條不紊地進行。在現代家庭中提倡父慈子孝、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可以增強每-個家庭成員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感,有助於家庭的穩定。
同時成年人孝敬自己的父母,就是對自己未成年子女最好的言傳身教。人們只有將「孝悌」思想內化吸納,自覺接受並踐行最基本的道德行為准則,才有利於他們將來在社會上遵循其他倫理道德規范。因此,「孝悌"思想是人們接受其他道德規范的基礎。
其二,「孝悌*思想有助於整個社會的穩定,對我國構建和諧社會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由於社會的和諧包含多個不同的要素,所以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需要妥善處理和協調社會多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協調和緩解各種社會矛盾。
讓「孝悌"思想內化為內心的自覺規范,人們就很少做出犯上之事,更不會有忤逆為亂之舉。「孝悌」思想注重在家庭中形成一種長幼有序、尊老愛幼的風氣,這一點升華到整個社會中,就是對每一層級管理規章制度的認可和服從。
這不僅體現出了博大的仁愛之義,而且反映了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和為貴」。我國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必須牢牢抓住最根本的道德倫理,只有這樣才能使和諧社會的建設走上康莊大道。
其三、孝悌*思想在變化的社會中保持恆久的存在價值。當今社會,在社會制度、社會環境和社會組織形式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孝悌」思想對於現代社會的意義非比尋常,可以說,它在當今社會中依然保持恆久的存在價值。
「孝悌」思想作為儒學的根本,曾為了封建社會的統治而存在,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以孝治天下」。但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孝悌」思想的基本精神已經融入到了我們文化的各個領域和各個階段,最終化為了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部分。
這種思想在兩千多年的時間里給中華民族奠定了民族心理的共同基礎,我們是不能也不可以隨隨便便將其拋棄的。可見,作為一種傳統的精神文明和文化類型,「孝悌」思想具有恆久的存在價值。
其四、孝悌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從人的道德修養和社會的發展來看,-切倫理道德又是人類社會和諧發展不可缺少的內在機制。作為一種文化傳統,「孝悌」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有其儒雅、智慧、淳樸、和諧的一面。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開放,孝又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如:「孝悌」所倡導的孝敬父母、敬老愛幼等禮儀文明,有利於社會的和諧、有序、穩定的發展,這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孝悌」要求人們一心一意撲在事業上。
勤勤懇懇工作、建功立業,這是現代化建設中十分重要的敬業精神;「孝悌」是愛國心的根源,它要求把國家和民族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對國家、對民族充滿神聖的愛。事實證明,世界各國的現代化沒有一個是在完全排斥或放棄自己傳統.文化的條件下完成的。
另外,「孝悌」所體現的人文精神、人文傳統是人類在21世紀發展中的寶貴財富總而言之,「孝悌」思想作為儒家思想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化的精髓。我們應該剔除其中的一些糟粕,並繼承和發揚其中的精華部分。
當今社會所講求的「和諧」,其淵源就是孔子的「孝悌思想,在家熱愛父母和兄弟姐妹,在外熱愛他人、社會和祖國。可見,「孝悌」之道,「作為家庭倫理規范,充滿了中國倫理所蘊涵的建立在以家庭模式為本位、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基礎上的和睦精神,體現了中國傳統倫理始於家庭而擴向社會的基本特點,具有調節親情、維持家庭、穩定社會的獨特功能。」
⑤ 以德行仁」是否有現實意義
當然有,而且是唯一的路,不行道德,只會是死路一條
⑥ 關於「仁」的歷史典故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請教說:「先生,您講的仁德、忠義都是極好的。人人相愛,以仁義待人,確實是一種美德。仁德我很想得到,但活在世界上也是我的慾望。假如仁德與生命兩者發生了沖突,該怎樣處理呢?」
孔子嚴肅地回答說:「這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會因為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義,應該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弟子恭敬地給孔子施禮,表示敬服。這時,孔子的學生子貢又問先生說:「仁德一定是很難得到的吧?我們應當怎樣去培養它呢?」
孔子回答說:「培養仁德可以從頭做起。比如說,工匠要做好他的活計,必須先有得心應手的工具。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應該選擇那些大夫中的賢者去敬奉他;對於自己來說,就應該挑選那些士人當中的仁者交朋友。這樣,才會培養起仁德來。」
(6)德和仁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孔子的仁義學說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范,「仁」為最高道德准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
⑦ 孔子的「仁」和「德」分別是指什麼,它們之間是什麼關系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仁」字始見於儒家經典《尚書·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范,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仁的內容包涵甚廣,核心是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儒家把仁的學說施之於政治,形成仁政說,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孟子在孔子仁說的基礎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說,要求把仁的學說落實到具體的政治治理中,實行王道,反對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樂業.孟子提出一些切於實際的主張,重點在改善民生,加強教化.其首要之點是「制民之產」,要求實行「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說與王道政治聯系起來.認為人皆有仁愛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張「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則天下難以治理.孟子認為,即使是百里小國,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會歸之而王.他對梁惠王說:「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行仁政須落實到「省刑罰,薄稅斂」,發展農業生產等要事上來,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國家經濟政治生活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修德行教,使仁愛之心推而廣之,即使是堅甲利兵也能戰而勝之.強調以仁政統一天下,進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評暴力,反對戰爭.這是儒家仁政理論的基本出發點. 與仁政學說及重視人權,滿足人的基本物質生活需求的理論相聯系,從政治治理的實踐和人的生存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儒家重視民生,主張滿足人們求生存的基本物質欲求,並倡富民思想,強調先富後教,使民從善,然後政權得以穩固.孟子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乃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儒家認為,民生是治國之本,民以食為天,衣食足,有恆產才有恆心,滿足了百姓的衣食需求,國家才能穩固而得到治理. 儒家從重視民生出發,倡富民思想.儒家經典《周禮》提出「保息養民」的六項措施,即「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富而安之,體現了儒家早期的富民思想.孔子提出富而教之的思想,「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使眾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滿足而富裕,然後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把富民作為施教的前提和基礎,可見對富民的重視.孔子還把富民與利民、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利益聯系起來.他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強調利民、富民、保民、愛民,體察和順應民心的向背,這是儒家富民思想的特徵.孟子還設想,物質財富得到很大的豐富和滿足,百姓還有不仁的嗎?他說:「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滿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使之富足,就會使民眾達到仁的境界而國安.而民窮則爭,爭則起暴亂,國難以治.可見民富才能國安,使老百姓安居樂業,民富而國富,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