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資本主義制度發展歷史

資本主義制度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12 20:14:23

⑴ 怎樣理解資本主義制度是看做歷史過渡的發展階段

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必需經過一個過渡時期,是由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產生和形成的特點所決定的。在社會主義以前的歷史發展中,新社會的經濟關系基本上是在舊社會內部產生和逐步形成的。無
論是封建主階級推翻奴隸主階級的革命,還是資產階級革命,它的任務就是奪取政權,建立起與業已產生的新的經濟基礎相適應的政治上層建築,為新經濟基礎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掃清道路(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

⑵ 如何看待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

如何看待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
我們所說的當代資本主義,是指以二戰結束為起點,處在國家壟斷階段上的資本主義。其中,北美、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最為典型,是我們的考察重點。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主要表現在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三個方面。生力方面的變化經濟加速發展。戰後各主要西方國家經濟都獲得了較快的發展速度,發展的波動性越來越小。二戰以前,美國平均每個周期的時間長度為50個月,後則延續為75個月,而且每個周期中經濟增長的時間也延長了。與此同時,危機持續的時間卻越來越短,所造成的破壞力也大大下降。現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已經很少有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前經濟產值下降近一半那樣的大起大落,經濟衰退主要是增長型的衰退。產業結構產生了深刻變化。產業結構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國民經濟一、二、三產業所佔比重的變化上。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第一產業的比重已不到3%,美國只有2%。第二產業的比重在不斷下降。而第三產業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在新科技革命的推進下,西方國家產業結構已完成了從勞動密集型到資本密集型再到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轉化。總的趨勢是整體經濟結構逐漸軟化,社會生產重心從物質生產部門轉向非物質生產部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信息產業在資本主義國家迅猛發展,美國信息產業的年產值已達萬億美元以上,占它總產值的1/7。這說明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正在由傳統的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轉變。生產關系方面的變化在產權關繫上,當代資本主義在堅持私有制不變的前提下,對財產所有形式進行了調整,出現了所謂資本社會化的趨勢。資本的社會化是通過兩種渠道來實現的。一是根據經濟形勢的需要建立和發展一定比重的國有經濟。資本社會化的最主要的形式是企業股權的分散化。戰後,社會個人購買股票和企業法人之間互相購買股票的越來越多,出現了所謂股權分散化、社會化的趨向。這種趨向既是經濟發展的自然結果,也是國家政策主動調節的產物。股權的分散化、社會化,意味著資本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傳統的資本家開始從生產領域中退出來。新型的經理資本家的人數和作用隨之迅速增加,形成了所謂的「專家集團」、「經理階層」。在勞資關繫上,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在堅持不損害資產階級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採取包括允許部分工人參加企業管理等多種形式改善勞資關系,緩和階級矛盾。按規定,企業必須吸收一定比例的工人代表進入董事會,否則將屬違法行為。在分配關繫上,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在堅持以剝削為特徵的按資分配的前提下對收入分配政策進行調整,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比如戰後德國每一次大的罷工風潮的解決,幾乎都有政府出面調停的背景。與此同時,國家也加大了國民收入二次分配調節的力度。目前,西方國家每年通過稅收能夠集中起來的國民收入一般都在1/3以上,其中歐盟國家已接近50%。在以國家財政形式集中起來的這一部分國民財富中,大約有60%要用於貧困救濟、免費醫療、失業補貼、養老金發放、教育等社會福利開支。上層建築方面的變化在堅持資產階級統治不變的情況下,對上層建築的若乾重要環節進行了調整。這突出地表現在:第一, 實現了政治制度與法制的有效結合。並且二戰以後,制度的運行已經實現了法律化。第二, 國家管理經濟和社會的職能大大增強,對經濟和社會各領域活動的滲透空前增強,國家開始承擔起越來越多的社會公共事務。與此相應,國家在調節社會各階層矛盾方面的作用也越發突出。第三,資產階級的民主形式進一步擴大,在消除選舉的種族、性別歧視並實現較為完整意義上的普選制的基礎上,西方國家公民權利的內涵與外延又有新的拓展,公民權利相對地得到擴大。這表明資本主義發展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已經建立起了比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這些制度在實際生活中發揮了協調資產階級內部關系及其與無產階級矛盾的作用。
造成當代資本主義發展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第二,新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動。第三,國家參與下的現代市場體制。二戰後,資本主義在承繼其上百年市場經濟經驗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多方面的創新和發展,使當代資本主義的市場和市場運行機制達到了空前完善的水平,特別是國家的適度調控,極大地提高了市場的內在質量。第四,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與發展。這一事實,一方面給資本主義的生存以壓力和挑戰,造成了一種使它不能不認真對付的競爭局面;另一方面給資本主義以某些啟示,它自覺或不自覺地吸收和借鑒了社會主義的某些內容。第五,客觀上有利的國際環境。世界人民對持久和平的強烈要求,社會主義中國為實現社會主義本質所作的不懈努力,發展中國家對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熱切期望,發達國家對國外資源和市場的追求和依賴,等等。另外,不平等的國際經濟舊秩序,也是戰後資本主義繼續發展的重要原因。第六,工人階級的歷史作用。工人階級整體素質的提高,反剝削、爭民主的階級意識的增強,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當代資本主義所發生的一系列積極變化,都直接或間接體現著工人階級作為歷史創造者的巨大作用。
(三)
當代資本主義出現的新變化扭轉不了它的必然發展趨勢。馬克思、恩格斯作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結論,既不是出於痛恨資本主義的道德義憤,也不是源於嚮往社會主義的良好願望,而是基於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科學分析。「兩個必然」之所以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就在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存在和運動。歷史發展到今天,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僅依然存在,而且以更多的形式表現出來。第一,生產和資本集中進一步發展。這表現為壟斷化的進程明顯加快,壟斷組織的規模越來越大。一浪高過一浪的兼並浪潮,已由過去的「大魚吃小魚」發展為「大魚吃大魚」。第二,無產階級仍處於被剝削的地位。剩餘價值率是勞動者受資本家剝削程度的准確體現,戰後並沒有改變不斷提高的趨勢。第三,經濟增長仍然不斷被周期性經濟危機打斷。當然,戰後危機也表現出周期的波動性減弱、危機比較緩和、結構性危機增多的特點。第四,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內部各種力量的矛盾進一步加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發展中國家間的矛盾,各國家集團間的矛盾,各跨國公司間的矛盾,跨國公司與民族國家的矛盾,等等,這些大都在戰後新出現的矛盾,反映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深化。
基本矛盾的深化,導致當代資本主義中的社會主義因素增多。列寧指出:「辯證發展過程在資本主義范圍內確實就包含著新社會的因素,包含著它的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社會主義現在已經在現代資本主義的一切窗口中出現,在這個最新資本主義的基礎上前進一步的每項重大措施中,社會主義已經直接地、實際地顯現出來了」。事實上,資本主義的調整改革的確有意無意地吸收了一些社會主義的因素。資本主義吸收社會主義的文明成果,是為了挽救資本主義的滅亡,但在客觀上造成了社會主義因素的存在。社會主義因素的出現和發展,使當代資本主義離社會主義更近了。
當代資本主義中的社會主義因素,最重要的是日臻完善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把它視為資本關系發展的頂點,並預言在頂點是要發生變革的。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怎樣實現變革?根據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一是通過暴力的方式,二是通過和平的方式。到底採用哪種方式,只能取決於社會實踐的選擇,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變革總歸是要發生的,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當代世界歷史的進程表明:資本主義固有的基本矛盾沒有也絕不可能在資本主義體系內部得以解決。經濟全球化將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張達到極限,也將使緩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餘地達到極限。完全可以肯定,而今而後,它緩解矛盾、延長壽命的手段將越來越少,面臨的矛盾和危機將越來越多。不管前面的路還有多長,資本主義必然要走向滅亡的深淵。代替資本主義的那個「平等的世界」是什麼?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個半世紀之前就作了石破天驚的回答: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⑶ 試述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發展和趨勢

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算起,至今已有360多年的歷史。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制度產生以後,先後經歷了原始積累、自由競爭、私人壟斷和國家壟斷等階段,逐步達到成熟的程度。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後一種剝削制度,資本主義必然走向滅亡,並被社會主義制度所代替,這是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和客觀規律。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資本主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生產力、生產關系等方面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出現了許多新現象、新特點,表現了一種垂而不死甚至起死回生的態勢,給人們的思想帶來了種種疑慮和困惑。

因此,我們必須用變化、發展、全面的觀點和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辯證地分析資本主義的歷史、現狀和本質,從而得出科學、正確的結論。

一、客觀、辯證地看待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

—2—

(一)戰後資本主義發生的新變化、新特點

1、經濟發展相對穩定。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50多年的發展,西方發達和比較發達國家所創造的生產力,遠遠超過以往數百年所創造的世界紀錄。它們的國民生產總值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3/4,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所造成的破壞力也有所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前91年間,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產生過22次,平均每次危機周期時間長度為50個月,二戰後延長為75個月。所以5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普遍處於相對穩定發展的時期。

2、產業結構、勞動力結構走向信息化、服務化、高科技化。由於科技的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西方發達國家中以金融、信息和其他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上升到2/3,第一、第二產業比重下降到1/3。2000年,美國第三產業佔72%,英國佔66%,農業勞動力總數的比例下降到5%。直接從事物質產品生產的工人數量下降,從事服務業的工人增多,產業工人不到30%。

3、出現新的經濟運行方式。電子網路的興起,促進貿易發展,使生產、流通、消費聯成一體,解決了產、供、銷脫節問題。電子商務引起企業經營革命,網上購物開始流行。新科技革命拓展了國際貿易空間,導致了生產經營和資本流通的國際化,推動了經濟全球化。2000年全球有6.3萬家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70萬家。它們的經營活動,擴展到世界所有國家的所有經濟領域。

4、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有所緩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推行社會福利政策,實施有利於限制貧富差距擴大的稅收政策和社會再分配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勞動者的物質生活水平,緩和了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貧困救濟、免費醫療、失業補貼、養老金發放,使工人生活狀況得到改善,對社會穩定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客觀、全面、辯證地分析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要客觀、全面地分析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這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基本原則。二戰後,資本主義的發展只是少數資本主義國家,而不是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是一個世界體系,當今世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和地區有近200個,但二戰後顯著發展的只有20多個,佔10%,真正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寥寥無幾。聯合國最近公布的48個最不發達國家中,除寮國外,其他都是資本主義國家。這些國家經濟困難、政局動盪、外債累累、糧食短缺,人民生活困苦,許多國家人均日生活費不足1美元。目前,少數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而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莫三比克人均GDP僅80美元,人均每天0.2美元,是瑞士的1/500。

—3—

2、要客觀、辯證地分析演變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蘇聯東歐。蘇聯和東歐劇變後,陸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經過近10年,資本主義並不如人們想像中那麼美妙。近10年,俄羅斯GDP下降50%,物價上漲3000倍,惡性通貨膨脹使人民群眾在幾十年積累起來的銀行存款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約有55%的資本和8%的股票落入犯罪集團和俄羅斯貴族手中,54%的人口低於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水平。一位叫卡德納爾的祖父在《美州記事》雜志上發表文章說:「新聞界洋洋得意地宣布社會主義失敗,但他們不提資本主義的更大失敗。資本主義僅在10%多一點人口中取得成功,對於第三世界,對於占人口大多數的窮人來說是災難性的。而資本主義的失敗先於社會主義的失敗。我們可以作如下區分,失敗的是虛假的社會主義而不是真實的社會主義。相反,失敗了的資本主義是真實的資本主義而不是虛假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失敗是因為沒有實現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失敗是因為實行了資本主義。」這段話反映了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真實現狀。

⑷ 如何從資本主義所有制的演變,看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

一、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

資本主義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與前面幾個社會制度相比較,它不但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還創造了空前燦爛的社會文明,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梯。正如馬克思、思格期所指出的「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① 這是資產階級在歷史上的巨大功績,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歷史進步性的重要表現。

(一)資本主義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通過資本原始積累和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起來的。在資本用暴力迫使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的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它把個體勞動者的私有財產轉化為社會的生產力,實現了生產資料使用的社會化。同時,它又把喪失了生產資料的勞動者變成了「一無所有」的僱傭勞動者,實現了勞動力的商品化,這從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創造了經濟條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之後,資本家按照分工、協作原則,把各種不同的勞動,組織成一系列有序的社會行動,共同製造同一種產品。由這種社會化生產組織形式所創造的物質財富是以往任何分散的個體生產都無法比擬的。

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和經濟商品化的發展,打破了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之間的閉關自守狀態,擴大了人們之間的經濟聯系和相互依賴關系,形成了以普遍的商品交換為內容的國內統一市場,進而通過商品輸出擴大為世界市場。國內統一市場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資本主義經濟成為開放的經濟形式,為生產要素在更大范圍內的流動和合理有效配置,為資本主義再生產的擴大和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建立在僱傭勞動基礎之上的資本主義制度,以追求盡可能多的剩餘價值作為生產的目的和實質。這樣,在資本主義剩餘價值規律和商品經濟優勝劣汰競爭規律的共同作用下,各資本家必然通過不斷提高對雇傭工人的剝削程度來實現資本的價值增殖。那麼,採取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就成為資本家提高剝削程度的重要方法。在這種剝削形式下,資本家不斷進行技術革新,改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方法,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使勞動生產率得到極大提高。這樣,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不僅成為資本生存和發展的一種手段,也同時成為推動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向前發展的重要因素。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榨取剩餘勞動的方式和條件,同以前的奴隸制、農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② 因此,正是這種無限制的對剩餘價值的佔有,構成了資本主義生產無限增長的動力。

隨著生產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其自身范圍內的自我調整,也成為推動資本主義生產力不斷進步的重要因素。建立在自由競爭基礎上的資本主義,在追求剩餘價值的過程中,有力刺激了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極大提高。但自由競爭市場經濟的盲目性、自發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導致了社會經濟運行的紊亂並干擾了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使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中更加尖銳起來。這客觀上要求有一種超市場的社會機構來調節市場活動,減少經濟運行的無序狀態。正是適應生產社會化不斷發展的這種要求,在自由競爭所推動的生產集中、資本集中的基礎上,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了壟斷階段。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其自身范圍內的這種自我調整,推動了生產技術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資本主義國家和壟斷資本主義相結合形成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社會經濟實行穩定的、經常性的調節,逐漸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宏觀調控機制,又在相當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壟斷資本的局限,緩解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成為戰後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能夠較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了適應生產國際化發展要求,資本主義對其自身的生產關系進行了國際調整。在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商品輸出是資本國際運動的主要形式,到了私人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借貸資本的國際化成為資本國際運動的主要形式,伴隨著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出現,產業資本的國際化又成為資本國際化運動的主要形式。因此,隨著資本國際運動在廣度和深度上的發展,資本主義各國經濟的相互聯系和依存在更廣泛的領域全面展開,客觀上要求資本、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國際范圍內進行合理配置,從而要求有關國家協調它們的生產和經營活動。正是為了適應這種要求,戰後發達國家之間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經濟調節日益發展起來。實際上,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適應經濟國際化的發展在國際范圍內所作的一種調整,實踐也表明,這種調整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發達國家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增長。

資本主義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在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是當代資本主義能夠保持不斷發展的生產力基礎。馬克思指出:「只有資本主義生產才第—次把物質生產過程變成科學在生產中的應用——變成運用於實踐的科學。」 ③ 因此,只有把科學應用於生產過程,科學才能成為生產財富的手段,成為資本家致富的手段。從產業革命開始,資本主義發生過三次以科技革命為標志的生產力革命。即18世紀下半葉以蒸氣機的發明和應用為標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19世紀下半葉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及20世紀中期以後以信息技術、原子能技術、電子計算機、合成材料、宇航技術和生物工程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生產力領域的革命都會使資本主義經濟獲得充分的發展,據統計,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實現第一次飛躍(1820一1871)年)的半個世紀里,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增長了 9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實現第二次飛躍(1883—1913年)的20年時間里,資本主義世界工業增長了近1.5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第三次飛躍(1950一1973年)的近1/4世紀里,資本主義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近5%。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中,科技貢獻率已由二十世紀初的20%—30%增加為70%左右。新科技革命的直接後果就是它所創造的巨大生產力為社會矛盾的緩和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實際上,在很多時候資本主義的社會矛盾已經非常尖銳了,但由一次次科技革命所創造的社會財富把資本主義財富分配的蛋糕做大了,它可以在不改變財富分配比例甚至提高資本家的比例的前提下增加勞動者收入的絕對量,這大大減緩了資本主義的自身矛盾,延長了它的壽命。因此,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一方面體現了生產力自我發展的規律,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資本主義生產實質對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深刻影響。它不僅使發達國家在當代一直保持著發達的生產力水平,而且仍將對資本主義未來的發展產生持續而深遠的影響,成為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因素。

以上分析表明,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資本主義經濟的運行機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和資本主義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都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比以往的生產方式更能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並且已經把人類社會生產推進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資產階級在促進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創造了資本主義的精神文明。

資本主義處於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的啟蒙思想家適應資本主義制度發展的需要所創造的資本主義精神文明,對於沖破封建主義思想的桎梏,促進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的建立、鞏固,起過巨大的進步作用。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資產階級,由於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發展,由於交通運輸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 ④ 資產階級早期的啟蒙思想家,在政治、哲學、倫理、道德、藝術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思想、新學說。資產階級為了擺脫封建主義的束縛,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障礙,在向封建主義進行斗爭的過程中,舉起了自由、平等、人權的旗幟。十七世紀,英國啟蒙思想家洛克最早提出來了「天賦人權」學說。到了十八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又加進了「主權在民」的新的思想內容。這種自由、平等、人權和民主的思想,正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在政治、思想意識上的反映。這些新思想、新學說,都是資產階級向封建統治階級奪取政權,推翻封建主義制度的精神武器,它反映了資產階級在經濟上要求發展資本主義,在政治上要求奪取政權的階級要求。同時,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也促使教育、科學、文化等方面有了新的飛躍和發展。教育方面,用資本主義的教育制度代替了封建主義的教育制度。科學事業方面,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以後又進入原子時代,以致當今的信息時代,完成了一個又一個歷史性飛躍。文化方面,隨著資本主義物質技術發展,人類文化知識水平也得以迅速提高。在藝術的各個領域與封建社會相比,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確實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一級重要進步階梯。但是,由於它的本質弊端,決定了資本主義的文明程度越高,社會各種矛盾會更加激化,其歷史的局限性也就進一步彰顯出來。

二、資本主義的歷史局限性

資本主義制度的每一個進步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由於它處在上升階段,資產階級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利用社會化大生產和科學技術進步的成果,大規模開發自然資源,調整社會經濟生活運轉方式,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和大量物質財富的創造,在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性。但是,資本主義作為生產資料私人佔有的剝削制度,又在製造著新的社會不平等,所以,資本主義制度在顯示其歷史進步性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包含著歷史局限性。這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所固有的基本矛盾的必然反映。

第一,資本主義制度無法克服自身所產生的異化現象。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在法律上是具有獨立人權的自由人,但工人的這種獨立性是以人對物的依賴為前提的。本來,勞動產品是工人自己創造出來的,應該由工人支配自己的生產物,可現實卻是,由勞動者製造出來的生產物卻變成一種外在的異己的力量,反過來支配和控制勞動者,工人自己的產品變成了奴役工人的工具。比如,機器在生產中的應用,本來是解放生產力、減輕工人勞動強度的物質手段。但在資本主義機器大生產的條件下,機器的應用不是減輕勞動,而是為了提高勞動強度;不是增加勞動者的財富,而是為了縮減工人人數,使工人走向失業和貧困;不是人做物的主人,而是人受物的奴役。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對物的依賴性表現為勞動對私人資本的依賴性和依附性。從表象看,工人不像奴隸社會的奴隸那樣,終身屬於某個資本家,他可以在社會上自由流動,自由擇業,但事實上他卻屬於整個資產階級。因為在生產資料與勞動者分離的條件下,工人一旦離開了整個資產階級就無法生存。在這種制度下,一個人可以不受另一個人控制,但不能不受私人資本的控制。從人與人的關系來看,每個人是平等的;從人與物的關繫上看,各個人又是不平等的。因此,人的獨立性使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發揮,從而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而人對物的依賴性又抑制了人的活力,給資本主義社會帶來災難,也正是這種社會對抗阻礙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

第二,資本主義無法根除它內在的對抗性矛盾。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特點,不只是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包含著絕對發展生產力的趨勢,它同時又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包含著一系列無法解脫的內在矛盾。這些矛盾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

資本主義生產是高度的社會化生產,它要求由社會佔有生產資料,實行社會化的組織、管理和調節,以此保證國民經濟各部門、各企業按比例協調發展,保證整個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也只有這樣,社會生產關系才能適應生產力社會化發展的性質和要求。然而,資本主義社會化生產在隨著資本積累不斷發展的同時,資本和生產資料的實際佔有和控制卻日益集中在少數大資本或資本集團手中,從而產生了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之間的尖銳矛盾。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歷史局限性最深刻最集中的暴露,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最激烈的表現。危機,作為生產和消費失調的現象,早已蘊藏在商品生產的內部矛盾之中,只有商品生產發展到了資本主義階段,危機才從可能性變為必然性。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條件下,商品不是作為勞動產品而是作為資本產品進行交換的,資本家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需要而是為了攫取利潤,這就使生產呈現出不顧市場需要而無限擴大的趨勢。然而,資本主義不但要求剩餘價值的不斷生產,還要求剩餘價值的不斷實現。而剩餘價值的實現則取決於社會的消費能力。社會消費能力的大小,不是取決於生產商品的數量和人們的消費意識,而是取決於以所有制為基礎的分配關系。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和產品,工人只得到了勞動力價值,因此,生產和消費的對抗也就產生了,這是根源於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佔有制之間的對抗。經濟危機的發生就是現代生產力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范圍內反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深刻表現,它企圖通過破壞社會生產力而不改變所有制關系這種強制的方式,緩解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和消費之間的內部矛盾,以保護資本主義再生產的順利進行。每一次經濟危機的爆發不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反而使資本主義的矛盾以更高的形式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是不斷追求剩餘價值,實現資本價值的最大增殖,即最大利潤,利潤是推動資本主義生產的動力。而實現這一生產目的的主要手段,是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因為只有更大的生產規模和更高的勞動效率,資本才能擴大剝削范圍和提高剝削程度,實現資本價值更大的增殖。但是,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必然降低產品的社會價值,生產技術的進步又伴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從而導致利潤率下降的趨勢。由此可見,實現資本主義生產目的所採用的手段卻反過來與它所要達到的目的產生沖突,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目的與生產手段的矛盾。這一矛盾又必然形成對資本主義生產的一種限制,正是這種限製表明:「資本主義生產不是絕對的生產方式,而只是一種歷史的、物質生產條件的和某個有限的發展時期相適應的生產方式。」 ⑤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形成和發展,反映了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已經不能適應生產力社會化不斷發展的要求,迫使資產階級對資本佔有關系進行不斷調整。但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對抗性的,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無法徹底解脫的,這一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的各種矛盾的發展,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與停滯、繁榮與衰落。由此可以看出,這個社會在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高度發展和文明的同時,也在產生並不斷產生出無數有悖於社會發展的現象和趨勢。總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包含著一系列自身無法克服的矛盾和沖突,這些矛盾和沖突不斷產生出對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的限制。正是這些限制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終因無力駕馭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而表現出歷史的局限性和過渡性。

⑸ 如何理解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

1、進步性,資本主義促進了生產力發展,資本追逐剩餘價值的本性為生產無限擴大提供了強大動因。資本主義為市場經濟充分發展拓寬了廣闊空間。新城市興起、生產率不斷增長、薪酬穩定攀升、就業率普遍較高。所有或幾乎所有社會成員畢生的前景得到改善。

2、局限性,資本主義社會人口規律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決定的,是在競爭、無政府狀態與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中,在勞動者經受貧困與勞動的折磨中實現的。它反映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局限性。

(5)資本主義制度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不確定性是資本主義的最大缺陷

從一開始,資本主義就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創造性冒險活動不僅給企業家,也給全球經濟的每一個成員帶來了不確定性。冒險活動的波動製造出一種起伏不定的經濟環境。法蘭克·奈特(Frank Knight)在他1921年的著作中對美國的資本主義進行了觀察。

他表示,除了一些常規決策,一家企業在做出任何決定時,都面臨所稱的「奈特不確定性」(Knightian uncertainty)。在創新型經濟體中,沒有足夠的先例來幫助你估算這種或那種結果出現的機率。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6年強調稱,用於衡量投資價值的許多「知識」都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投資者的信念是脆弱的。


⑹ 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地位

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和 競爭規律,為社會化大生產和廣泛應用科學技術開辟了道路,促使了科學勞動組織和管理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加之剝削形式和調節機制的作用,這些都極大地推 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資產階級適應生產力發展規律的要求,推動了勞動方式的變革,開拓了世界市場,不斷進行佔有制形式的調整,對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 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另外,資產階級在政治、法律和意識形態領域也有一定的革命建樹。 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和競爭規律促進生產力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是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商品經濟是以社會分工為基礎,以生產資料和產品屬於不同的生產者為決定條件的,是直接以市場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式。市場是商品經濟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條件,因為商品生產者只有通過市場的交換,才能把私人勞動或局部勞動轉化為社會勞動,才能確定和實現商品的價值,從而確定是否為其生產者帶來物質利益。如果商品賣不出去或只賣出去一部分,商品的價值就不能全部實現或只能實現一部分,私人勞動或局部勞動也就不能全部轉化為社會勞動或只能部分地轉化為社會勞動,勞動耗費就得不到全部補償,這樣很容易導致生產者的賠本或破產。
如果商品能夠全部或及時地賣出去,體現在商品中的價值才能全部實現,私人勞動或局部勞動才能全部轉化為社會勞動,勞動耗費才能得到全部補償,商品生產者才能發財致富。所以,市場的需求狀況同商品生產者的物質利益和命運密切聯系在一起,因為只有適合市場需求的商品生產者才能獲利,這樣商品生產者之間必然會為爭奪有利的生產銷售條件展開劇烈的競爭。同時,由於商品的價值取決於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生產者就必然要使自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縮短。 首先在於,促進了因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展開的良性競爭局面。
再者,由於商品交換的比例是以價值為基礎,而供求關系的變化必然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商品生產者又必然為市場上供不應求的商品展開競爭。
可見,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不論是生產領域還是流通領域,社會經濟到處都是劇烈的競爭,生氣勃勃,蘊含著不斷發展和前進的動力。 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為創造新的生產力和廣泛應用自然力和科學技術開辟了道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之前,在社會經濟中占統治地位的是小私有制的個體經濟。個體經濟是以生產資料的分散為條件的,它不僅排斥協作和分工,而且排斥對自然的統治和社會生產力的自由發展。只是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在小商品生產者兩極分化的基礎上產生出資本主義經濟,又經過資本原始積累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迅速建立和發展起來,這樣,社會生產力便獲得了迅速的發展。
一方面,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是以社會分工的存在和發展為前提的,而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又必然反過來推動社會分工的更大發展。社會分工的發展、擴大,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
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在自由競爭時期所經歷的簡單協作、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三個階段,是資本主義勞動生產力發展的基本階段。簡單協作的勞動者協同勞動本身就創造出了新的生產力——集體力。以分工為特點的工場手工業使工具專門化、勞動操作簡單化,不僅有利於提高勞動者的勞動熟練程度和推動勞動工具的改進及革新,而且為機器大工業的出現准備了必要的條件。
機器大工業的發展產生了資本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使生產過程中利用巨大的能源和動力、廣泛運用科學成就有了可能,從而擴大了人們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資本主義生產適應並促進了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也促進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科學勞動組織和社會管理制度的不斷發展及完善。
社會生產力只有在人與物即勞動力同勞動資料實現有機結合的時候,才能成為現實的生產力,因而社會生產力中必然包括勞動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制度,簡單協作是許多人在不同的但互相聯系的生產過程中協同勞動的一種勞動組織形式,這種勞動組織形式擴大了勞動的空間范圍和生產的規模,從而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工場手工業是一種由許多單個的局部工人組成的社會生產機構的勞動組織形式,這種勞動組織形式是根據產品的特點和手工勞動的操作程序組成的。機器大工業時期,生產社會化的發展和科學技術在生產力中的廣泛應用,勞動者的技巧更加片面化、專業化,生產工具普遍專用化,生產過程更加復雜,各環節的聯系也更加密切了,這在客觀上就要求建立同這種生產特點相適應的科學的勞動組織。如果勞動組織不符合生產過程的要求,生產力的提高將會遇到阻礙。
可見,機器大工業時期勞動組織已經成為生產力的直接的主要因素,在直接生產過程具有社會結合過程的形態時,不僅需要科學的勞動組織,而且需要對勞動過程進行有效的指揮和管理。馬克思指出:「凡是直接生產過程具有社會結合過程的形態,而不是表現為獨立生產者的孤立勞動的地方,都必然會產生監督勞動和指揮勞動。」[1]馬克思還認為,生產過程需要指揮與管理, 就像戰場上需要將軍的命令和一個樂隊需要指揮一樣,它本身就是一種生產勞動。在現代社會中,資本主義企業積極開展經濟民主化活動,吸收職工參與企業的決策,建立工人參加企業管理的制度,這種勞動組織和管理的變化,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向前發展。 資本主義生產制度更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者必須在生產資料上是一無所有的人,同時又必須是擺脫了一切人身依附關系的自由人,他們作為勞動力商品的出賣者出現在市場上,同以勞動力購買者的身份出現在市場上的資本家一樣,在人格上和在交易活動中都是平等的、自由的買賣關系。盡管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資本對勞動的需求相對甚至絕對減少,但平等、自由的買賣關系卻依然保持著。人們在這里不能不承認,勞動者作為生產力中的人的因素,在資本主義剝削下,同奴隸制、封建制相比,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獲得解放了。另外,在勞動力商品的價值中,除了勞動者及其家屬的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以外,還包括為適應資本主義生產的需要,勞動者應受的教育和專業訓練的費用。這種教育和訓練的費用無論怎樣受到削減,但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生產中日益廣泛地被使用,它總是呈不斷增加的趨勢,這種狀況同以往剝削制度下勞動者只是被強迫地從事笨重的體力勞動相比,是前進了一大步。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所固有的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的調節機制對社會生產的促進作用。在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運行過程中,價值規律始終充當著調節經濟的角色,資本家從追求更多的剩餘價值出發,都在爭取較好的生產和銷售條件。這樣一來,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不僅使資本主義經濟各部門的主要比例關系在大體保持平衡的狀態下運動和向前發展,而且推動了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同時,在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的不斷發展中,社會生產有計劃地發展不僅有客觀的要求,而且科學技術的進步又為實行計劃化提供了可能性條件。半個多世紀以前,列寧就曾經認為,龐大的壟斷組織能夠估量到國內乃至世界生產和銷售的情況來組織生產活動,現在大多數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都在制訂並實行著經濟計劃。另外,經濟危機除了確是資本主義矛盾尖銳的表現外,它還強制性地緩和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著比例關系失調和不平衡的問題,這就為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和經濟的更加繁榮創造了條件。
總之,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由於其固有的內在的各種條件的作用,極大的推動了社會生產力極其迅速地向前發展,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2 ]世界進入二十世紀以後,資本主義社會創造的生產力遠遠超過了馬克思一百多年以前所估計的狀況。

⑺ 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什麼時候

19世紀五六十年代,通過美國內戰、德意的統一、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等,一大批國家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

一、資本主義制度:

資本主義制度和其他社會制度一樣,它繼承了以往社會所創造的生產力,並且在繼承的基礎上又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在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方面,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二、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地位:

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和 競爭規律,為社會化大生產和廣泛應用科學技術開辟了道路,促使了科學勞動組織和管理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加之剝削形式和調節機制的作用,這些都極大地推 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資產階級適應生產力發展規律的要求,推動了勞動方式的變革,開拓了世界市場,不斷進行佔有制形式的調整,對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 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另外,資產階級在政治、法律和意識形態領域也有一定的革命建樹。

⑻ 制度的發展歷史

最簡略地說:來
中國的制度發展源史是:氏族制度(文化為「宗教」)--封建制度(文化為「階級」)--王朝制度(文化為「行為」)--社會主義制度(文化為「行為」)
外國的制度發展史是:氏族制度(文化為「宗教」)--封建制度(文化為「宗教與階級」)--資本主義制度(文化為「階級」)--民主制度(文化為「階級」)

⑼ 資本主義制度形成的歷史背景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
商品經濟的矛盾
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同以往其他社會的更替一樣,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也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也經歷了長期的過程。
(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
資本主義萌芽於14世紀末15世紀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現,其途徑有兩個:一是從小商品經濟分化出來;二是從商人和高利貸者轉化而成。
(二)資本的原始積累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之後,其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15世紀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發現,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要求商品生產以更大的規模和更快的速度發展,這一任務只能靠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來實現。新興資產階級便開始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利用暴力手段為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條件。
所謂資本原始積累,就是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貨幣資本迅速集中於少數人手中的歷史過程。在西歐,資本原始積累開始於15世紀後30年,經過16世紀的高潮,一直延續到19世紀初才告結束。資本原始積累主要是通過兩個途徑進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剝奪農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奪貨幣財富。資本原始積累的事實表明,資產階級的發家史就是一部罪惡的掠奪史,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之後不斷發展和成熟,反過來又促進了生產力 的進一步發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對上層建築的徹底變革提出了強烈要求,這就是:在政治上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用資產階級政權取代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權。在地主階級同農民的矛盾極端尖銳,封建統治已被農民戰爭嚴重動搖的情況下,新興資產階級利用廣大農民和其他城鄉勞動者的力量,通過暴力手段,展開奪權斗爭。17世紀中期和18世紀後半期,英、法等國先後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經過復辟和反復辟的長期斗爭,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進而在資產階級政權的幫助下,實現了產業革命,機器大工業代替了工場手工業,促進了社會生產力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空前大發展,最終建立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的過程,與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社會財富表現為一種驚人的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它的元素形式。因此,剖析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內在矛盾及其運動規律,就自然成為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質的出發點。
(一)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
商品經濟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作為自然經濟的對立物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自然經濟是一種以自給自足為特徵的經濟形式。自然經濟以分散的、自給自足的家庭生產為基礎,生產規模狹小,社會分工低下,以使用價值為生產目的。這就決定了自然經濟是同社會生產力水平低和社會分工不發達相適應的。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上,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生產力水平都很低,社會分工極不發達,因此自然經濟是這些社會形態的基本經濟形式。
商品經濟是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它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商品經濟得以產生的歷史條件有兩個:一是社會分工的出現;二是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
商品是用來交換的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關系,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一切勞動產品所共有的屬性。使用價值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馬克思指出:「不論財富的社會的形式如何,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財富的物質的內容。」商品的使用價值,不是用來滿足生產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過交換用來滿足別人的、社會的需要的。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交換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決定商品交換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價值。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類腦力和體力的耗費。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會屬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價值,但只有這種有用物品是勞動產品並作為商品時,它才具有價值。使用價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換,就是因為它們都具有價值。商品的價值在質上是相同的,因而它們可以相互比較。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商品的價值是勞動創造的,其實體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商品交換實際上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勞動的關系,商品的價值在本質上體現了生產者之間的一定的社會關系。
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其對立性表現在: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獲得商品的價值,就必須放棄商品的使用價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價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價值。對於商品生產者而言,他生產商品並不是為了取得使用價值,而是為了取得價值,只是為了取得價值,才關心使用價值。商品生產者只有將商品的使用價值讓渡給商品購買者,才能取得價值。其統一性表現在:作為商品,必須同時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寓於使用價值之中。一種物品如果沒有使用價值,就是無用之物,即使人們為它付出了大量的勞動,也沒有價值。一種物品盡管具有使用價值,但如果不是勞動產品,也沒有價值。
商品是勞動產品,生產商品的勞動可區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體形式的勞動,馬克思也稱之為有用勞動。抽象勞動是指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的體力和腦力消耗。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實體。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同一勞動的兩種規定。任何一種勞動,一方面是特殊的具體勞動,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勞動,這就是勞動的二重性。正是勞動的二重性,決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也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一方面,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不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兩種勞動或兩次勞動,它們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統一的,是商品生產者的同一勞動過程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另一方面,具體勞動所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它是勞動的自然屬性,而抽象勞動所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系,它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三)價值量與價值規律
商品的價值包括質的規定與量的規定兩個方面。價值的質的規定回答的是價值的實體是什麼,價值的量的規定則回答價值的大小由什麼決定和怎樣決定。馬克思指出,商品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而勞動量則按照勞動時間來計量。決定商品價值量的,不是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而只能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這里的「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是指勞動力的正常性質,即「勞動力在它被使用的專業中,必須具有在該專業占統治地位的平均的熟練程度、技巧和速度。……這種勞動力必須以通常的平均的緊張程度,以社會上通常的強度來耗費」。它意味著形成價值量的勞動力和生產條件都必須具有正常的性質。
生產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勞動生產率指的是勞動者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用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來測量,也可用單位產品中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測量。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勞動者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等。
商品的價值量同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有密切的關系。簡單勞動是指不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的一般勞動者都能從事的勞動。復雜勞動是指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技術專長的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形成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是以簡單勞動為尺度的。復雜勞動等於自乘的或多倍的簡單勞動,也就是說,少量的復雜勞動等於多量的簡單勞動。在相同的勞動時間里,復雜勞動創造的價值大於簡單勞動創造的價值。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條件下,復雜勞動轉化為簡單勞動,不是商品生產者自覺計算出來的,而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自發實現的。
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形成價值規律。價值規律是貫穿於整個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它既支配商品生產,又支配商品流通。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在私人勞動產品的偶然的不斷變動的交換比例中,生產這些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作為起調節作用的自然規律強制地為自己開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頭上時重力定律強制地為自己開辟道路一樣。因此,價值量由勞動時間決定是一個隱藏在商品相對價值的表面運動後面的秘密。」在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商品的價格圍繞商品的價值自發波動。由於供求關系變動的影響,商品價格總是時而高於價值,時而低於價值,不停地圍繞價值這個中心上下波動。從較長時間來看,價格高於價值的部分和價格低於價值的部分能夠相抵,商品的平均價格和價值是相一致的。
價值規律是在市場配置資源的過程中體現它的客觀要求和作用的。價值規律的作用表現在:
第一,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為了進行生產和再生產,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個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都應該遵循一定的比例,否則就會造成某些部門發展過快,浪費社會資源,或某些部門發展過慢,不能滿足社會生產和消費的需要。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會勞動的客觀要求,是通過價值規律的自發作用實現的。
第二,自發地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社會價值進行交換的。那些勞動生產率較高、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的生產者,就可以獲得較多的收入,在競爭中就處於有利地位。反之,只能獲得較少的收入,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商品生產者為了獲得較多的利益,並在競爭中獲勝,必然要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第三,自發地調節社會收入的分配。在實際的生產活動中,生產同種商品的各個生產者,由於生產條件和技術水平不同,生產中實際耗費的勞動時間也不一樣。那些生產條件好、技術水平高的生產者,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耗費較少,仍按照較高的社會價值出賣,因而可以獲得較多的收入。相反,那些生產條件差、技術水平低的商品生產者,生產同種商品的個別勞動耗費較大,但還要按照社會價值出賣,所以不僅無利可圖,甚至可能虧本或破產。這樣,就調節了社會收入在不同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分配。
價值規律在對經濟活動進行自發調節時,必然會產生一些消極的後果。其一,可能導致壟斷的發生,阻礙技術的進步。因為首先採用先進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辦法,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的商品生產者,為了保持其在競爭中的優勢,往往會限制技術的擴散,嚴守經營秘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技術的推廣和生產經營的普遍改善,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條件的生產者可能積累大量的財富,而一部分處於不利地位的生產者可能虧損甚至破產。其三,價值規律自發調節社會資源在社會生產各個部門的配置,可能出現比例失調的狀況,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時代,是工業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現在人類進入了21世紀,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社會經濟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新的情況,必須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根據變化了的實踐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前進。
第一,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對生產性勞動作出新的界定。由於所處的時代所決定,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重點考察的是物質生產部門,認為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才是生產性勞動並創造價值,而絕大部分非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屬於非生產性勞動,不創造價值。在當今時代,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服務性勞動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生產性勞動應當包括大部分非物質生產領域的服務性勞動。因此,應當在理論上充分肯定服務性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以利於推動第三產業更快的發展。
第二,深化對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在社會生產和價值創造中所起作用的認識。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關於「總體工人」的論述中,對腦力勞動(包括科技人員和管理者的勞動)給予了肯定,認為這些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但他重點研究的是物質生產領域的體力勞動。在當今社會,在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越來越重要的條件下,科技勞動和管理勞動等腦力勞動,不僅作為一般勞動在價值創造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作為更高層次的復雜勞動創造的價值要大大高於簡單勞動。因此,應充分肯定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在創造價值中付出的勞動,在收入分配方面使他們的勞動報酬與其勞動貢獻相對稱,以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第三,深化對科技、知識、信息等新的生產要素在財富和價值創造中作用的認識。應該堅持馬克思關於人的抽象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這一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同時,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識、信息等新的生產要素在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使用價值和價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科學技術本身並不能創造價值。但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可以使勞動對象的范圍更廣、性能更好,從而有利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科學技術還可以為人所掌握,而掌握了科學技術的人可以提高勞動效率,創造出更多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所以,應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作用,把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擺到重要的位置。

第四,深化對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關系的認識。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范疇。價值創造屬於生產領域的問題,而價值分配是屬於分配領域的問題。價值創造是價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價值創造也就沒有價值分配;但價值分配又不僅僅取決於價值創造。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價值分配首先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決定的,體現一定的生產關系。有什麼樣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就有什麼樣的分配關系。

第二節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一、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以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和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經濟制度。資本主義僱傭勞動制度的形成是以勞動力成為商品為前提的。所以,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必須從理解勞動力成為商品人手。
(一)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
勞動力是指人的勞動能力,是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勞動力的使用即勞動。人的勞動是任何社會進行生產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基本要素,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
勞動力成為商品,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勞動者是自由人,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做自己的商品來支配;第二,勞動者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自由得一無所有,沒有任何實現自己的勞動力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兩個條件,並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會後期發生的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勞動力成為商品,標志著簡單商品生產發展到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新階段。在這一階段,資本家與工人的關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買賣關系,而實質上是資本主義的僱傭勞動的關系。馬克思說,「羅馬的奴隸是由鎖鏈,雇傭工人則由看不見的線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裡」。
二、資本主義所有制
資本家之所以能夠購買工人的勞動力,把工人變成雇傭工人,其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權
生產資料所有制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具有根本意義的問題。所有制與所有權二者既有區別,也有密切的聯系。所有制是所有權的基礎,所有制的性質和特點只能從現實的生產關系的實際運動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從所有權出發去認識。所有制決定著所有權,所有權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態,它反映著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這種意志關系或者法的關系的性質在根本上是由這種經濟關系本身決定的。
(二)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
資本家憑借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在等價交換原則的掩蓋下,雇傭工人從事勞動,佔有雇傭工人的剩餘價值,這就是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實質。
三、生產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
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決定性動機,就是無休止地採取各種方法獲取盡可能多的剩餘價值。這樣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必然性,就是剩餘價值規律。馬克思指出:「生產剩餘價值或賺錢,是這個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
※※(一)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和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剩餘價值生產中的作用
剩餘價值是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中生產出來的。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是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即勞動過程,另一方面是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即價值增殖過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
物質資料生產過程,即勞動過程,包括三個基本要素: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勞動過程是勞動者通過有目的的活動,即運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改變自然界的物質形態,創造出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使用價值的過程。由於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要素都被資本家所佔有,由此決定了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兩個特點:其一,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他們的勞動隸屬於資本家;其二,勞動的成果或者產品全部歸資本家所有。
價值增殖過程是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主要方面。所謂價值增殖過程,是超過勞動力價值的補償這個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①價值形成過程既是物化勞動即生產資料的舊價值的轉移過程,又是活勞動所創造新價值的過程。這兩重過程是以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為基礎的。在生產過程中,工人的具體勞動創造了新的使用價值,並把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與此同時,工人的抽象勞動創造了新價值,即把生產過程中所支出的勞動凝結在新產品中。工人的勞動一方面把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另一方面又創造了新價值,二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商品的總價值。②如果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剛好補償資本家所預付的勞動力價值,那就是單純的價值形成過程;如果價值形成過程超過了這個一定點,就變成了價值增殖過程。馬克思指出:「作為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生產過程是商品生產過程;作為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生產過程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形式。③在價值增殖過程中,雇傭工人的勞動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勞動,用於再生產勞動力的價值;另一部分是剩餘勞動,用於無償地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用於再生產勞動力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叫必要勞動時間;用於無償地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叫剩餘勞動時間。雇傭工人的剩餘勞動是剩餘價值產生的源泉。剩餘價值是雇傭工人所創造的並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它是雇傭工人剩餘勞動的凝結。體現了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剝削關系。

閱讀全文

與資本主義制度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