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古代詩詞的演變史
中國古代的史學家和文學家早已注意到文學的發展與變遷,並作了許多論述。 這些論述散見於史書、目錄學著作、詩文評、文學總集或選集的作家小傳中;在 一些序跋、題記及其他文章中也有所涉及。
就現在所能看到的資料而言,史家的記述是比較早的。司馬遷的《史記·屈 原賈生列傳》不但為屈原、賈誼這兩位文學家立傳,而且筆墨涉及宋玉、唐勒、 景差等屈原之後賈誼之前的辭賦家,已經算是有了文學發展過程的初步描述。此 後,(東漢)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贊》中對司馬遷《史記》以前史官之文的 發展過程有簡單的追述;齊梁時的沈約在《宋書·謝靈運傳論》中,回顧了南朝 宋以前詩歌的發展歷程,可以看成是關於詩歌史的比較詳細的論述。(南朝宋) 范曄撰《後漢書》,始創《文苑傳》,將22位文學上有成就的人的傳記合在一 起,按時代先後排列,提供了文學發展的線索。此後,一些正史中的《文苑傳》 或《文藝傳》,大都沿襲《後漢書》的體例。在目錄學著作方面,斑固在劉歆 《七略》的基礎上撰成《漢書·藝文志》,其中的《詩賦略論》對詩和賦的發展 有初步的描述。此後,一些目錄學著作,如《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 志》、《新唐書·藝文志》大都繼承《漢書·藝文志》的傳統,在著錄書目的同 時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可算是這類書中的集大成者。在 詩文評方面,(梁)劉勰《文心雕龍》中《明詩》以下20篇論及許多文體的形 成過程,《時序》等篇也有關於文學發展的精彩論述。(梁)鍾嶸的《詩品序》, 對文學的發展作了相當詳細的論述。此後,在一些詩話、詞話,以及詩紀事、詞 紀事之類的書中,也有關於詩詞發展的論述。
此外,(東漢)鄭玄《詩譜序》追述詩歌的起源,歷數周文王、周武王、周 成王以至懿王、夷王、厲王、幽王時政治的變遷與詩歌的關系,從政治的角度對 詩歌的發展作了較細致的描述。(西晉)摯虞的《文章流別論》從文體流變這個 新的角度,論述了文學的發展。(唐)白居易的《與元九書》對《詩》、《騷》 以來詩歌發展的歷程作了總結。(宋)李清照的《詞論》追述了詞的發展概況。 (元)辛文房的《唐才子傳》為398位唐代詩人作傳,間有評論,從中可以看 出唐詩發展的因革流變。(明)張溥所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的題辭,已經 勾勒出漢魏六朝文學發展的脈絡。(清)錢謙益的的《列朝詩集小傳》,對明代 詩人一千六百餘家作了評述。清代所修《全唐詩》,為唐代詩人逐一作了簡介, 從中可以看到唐代詩歌的發展線索。
毫無疑問,上述種種著述都是我們今天撰寫文學史應當借鑒的。然而,這些 還不能算是對文學發展過程的系統完整的論述,因而還不是專門的文學史著作, 更不能說已經建立了獨立的文學史學科。中國學者所寫的文學史著作,是20世 紀初受了外國的影響才出現的,一般認為林傳甲在京師大學堂編寫的講義《中國 文學史》為濫觴之作。謝無量的《中國大文學史》、胡適的《白話文學史》上卷、 鄭振鐸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劉大傑的《中國文學發展史》、中國科學院文 學研究所的《中國文學史》、游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分別代表了20 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學史著作所能達到的成就。王國維的 《宋元戲曲史》、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在分體文學史中是最早的、最有影 響的著作。
由此我們可以說,進入20世紀以後,特別是二三十年代以後,文學史才成 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然而,各家對這門學科的理解並不相同,因此文學史的寫法 也有很大差異。只要是嚴肅的學術研究,因不同的理解與不同的寫法而形成各自 的特色,都可以從不同的方面豐富和完善文學史這門學科。即使現在或將來,也 不可能只有一種理解、一種模式、一種寫法,而只能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那麼,我們對文學史是怎樣理解的呢?我們認為:文學史是人類文化成果之 一的文學的歷史。
這是一個最朴實無華的、直截了當的回答,意思是強調:文學史是文學的歷 史,文學史著作要在廣闊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學本身演進的歷程。它包括以下幾 方面的意思:
B. 詩歌的演變過程
我國詩歌形式的演變過程
我國的詩歌,從現有的可資依據的史料來看,最早的是公元前六世紀的《詩經》中收集的作品。其中的詩以四字一句的佔多數,另一部分是詩句字數不等的長短句。而從句數上看,不論四字一句的詩或是長短句詩,都是有多有少,並不一致。既然《詩經》中的作品是我國最早的詩歌,所以《詩經》作品的形式也就是我國詩歌最早的形式。
到了公元前三——四世紀,有楚國的屈原、宋玉等人寫的楚辭流傳下來。楚辭的形式是句數多少不定,句子字數不等,並在句中或句末加語助詞「兮」、「些」或「只」這一類字。
從漢代開始,通篇是五字一句的五言詩形式形成,取代了四言詩和楚辭的地位。當時的五言詩不限句數,可長可短,後人稱為五言古體詩。與五言古體詩同時出現的還有樂府詩,樂府詩有五言詩,也有長短句。
到三國時,曹丕寫了兩首完整的七言詩。七言詩一直到齊、梁時才開始逐漸流行,而詩的格律也在這個時期開始萌芽。
以後到了初唐,近體詩的形式已經確立,從此五言近體詩和七言近體詩形式一直保存下來,與不受格律限制的古體詩並列。近體詩分絕句和律詩兩類,絕句詩每首限定四句,律詩限定八句。另有一種排律,又稱長律,不受句數限制,只須保持近體詩的格律,可以由十句到上百句不等。公元七世紀末到八世紀中期,即唐玄宗開元前後,逐漸形成詞這種文學形式。經過五代到兩宋,是詞的全盛時期。
宋亡以後,在元代流行的詩歌形式是散曲。散曲分小令和套數兩類,套數又稱套曲,小令只是一首曲,而套數是由幾首曲組成。曲的形式接近於詞,它與詞的主要區別在於用韻上比較靈活,也比詞更口語化。
在新詩出現以前,我國的詩歌再沒有新的形式出現。
C. 詩歌的發展史
發展順序:詩經——楚辭——樂府——賦——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代詩、新詩。
發展歷程如下:
1、歷史演變
人類許多民族在語言的發展中產生了適合本民族語言的詩歌形式。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其中最早的詩作於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時期中葉。
到了戰國時期,在南方的楚國華夏族和百越族語言逐漸融合,其詩歌集《楚辭》突破了《詩經》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體現南方語言的特點。
2、漢代的古體詩
漢代時樂府詩形成。樂府詩是為了配音樂演唱的,相當於現代社會的歌詞。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三國時期以建安文學為代表的詩歌作品吸收了樂府詩的營養,為後來的格律更嚴謹的近體詩奠定了基礎。
3、唐宋的近體詩
到了唐代,中國詩歌出現了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律詩押平聲韻,每句的平仄、對仗都有規定。絕句的規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達到頂峰的詞也是詩歌的一種重要形式。詞的格式要依從一些固定的詞牌,以便於配以樂曲演唱。
4、後期發展
自元代開始,中國詩歌的黃金時期逐漸過去,文學創作逐漸轉移到戲曲、小說等其他形式。
5、明代的「復古」與革新
明代初期,詩歌復興,代表作家劉基、高啟。明朝中期,台閣體、前七子、後七子相繼興起,作品多為歌功頌德、復古、學習古人等。明後期詩歌成就不高。明朝詞、曲成就不高。
6、清代的虛假「中興」
清朝詩歌作品、作者數量巨大,濫作之多,觸目驚心,代表人物,乾隆帝。後期有龔自珍等人,詩作不佳。
清代詞作較多,有朱彝尊、納蘭性德等,作品很多,號稱中興。然缺少佳作,內容無聊,境界不高。
7、近現代的虛大與危機
近代詩歌初,沿習古制,但產生了黃遵憲等怪胎。詞作有王國維等,然作品不佳。
新文化運動之後,新詩興起,即現代詩。民國現代詩除新月派外,多是自由詩,格調不高、不押韻、內容貧乏、矯揉造作。
新中國建立以後,詩歌創作一度陷於停滯。1978年後,十年內朦朧詩大為盛行,代表人物北島等。20世紀開始以後,網路詩歌興起,雖然水平錯落,但是佳作頻多。
(3)詩歌和詞發展演變的歷史擴展閱讀:
現代(當代)詩歌的主要流派:「五四」詩歌、新月派、現代派、湖畔派、九葉派等。
1、「五四」派
現代詩歌是「五四」運動以來的詩歌,其主體是用白話寫作,以打破舊詩詞格律為主要標志的新詩。最早試驗並倡導新詩的雜志是《新青年》,1917年2月2卷6號上刊出胡適的白話詩8首,1920年胡適《嘗試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話新詩集。
代表初期新詩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義詩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中大部分作品寫於1920年前後,傳達著五四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開一代詩風。
2、新月派
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
3、現代派
「現代派」詩歌流派,是指1932年之後圍繞《現代》雜志的一批詩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廢名,林庚,等等。何其芳的《預言》等詩華麗,精緻。
4、湖畔派
因該流派詩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國新詩最早的一個流派。愛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內容。
代表詩人是馮雪峰、汪靜之、應修人、潘漠華等。代表作品:馮雪峰《伊在》《賣花少女》,汪靜之《惠的風》《我是死寂的海水》,應修人《含苞》,潘漠華《離家》等。
5、九葉派
「九葉派」則是40年代以《中國新詩》等刊物為中心的另一風格趨向的詩人群(又稱「中國新詩派」),代表詩人是辛笛,穆旦,鄭敏,杜運燮,陳敬容,杭約赫,唐祈,唐湜,袁可嘉等。
D. 中國古代詩歌,詞,小說的發展演變
中國古代的史學家和文學家早已注意到文學的發展與變遷,並作了許多論述。 這些論述散見於史書、目錄學著作、詩文評、文學總集或選集的作家小傳中;在 一些序跋、題記及其他文章中也有所涉及。
就現在所能看到的資料而言,史家的記述是比較早的。司馬遷的《史記·屈 原賈生列傳》不但為屈原、賈誼這兩位文學家立傳,而且筆墨涉及宋玉、唐勒、 景差等屈原之後賈誼之前的辭賦家,已經算是有了文學發展過程的初步描述。此 後,(東漢)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贊》中對司馬遷《史記》以前史官之文的 發展過程有簡單的追述;齊梁時的沈約在《宋書·謝靈運傳論》中,回顧了南朝 宋以前詩歌的發展歷程,可以看成是關於詩歌史的比較詳細的論述。(南朝宋) 范曄撰《後漢書》,始創《文苑傳》,將22位文學上有成就的人的傳記合在一 起,按時代先後排列,提供了文學發展的線索。此後,一些正史中的《文苑傳》 或《文藝傳》,大都沿襲《後漢書》的體例。在目錄學著作方面,斑固在劉歆 《七略》的基礎上撰成《漢書·藝文志》,其中的《詩賦略論》對詩和賦的發展 有初步的描述。此後,一些目錄學著作,如《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 志》、《新唐書·藝文志》大都繼承《漢書·藝文志》的傳統,在著錄書目的同 時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可算是這類書中的集大成者。在 詩文評方面,(梁)劉勰《文心雕龍》中《明詩》以下20篇論及許多文體的形 成過程,《時序》等篇也有關於文學發展的精彩論述。(梁)鍾嶸的《詩品序》, 對文學的發展作了相當詳細的論述。此後,在一些詩話、詞話,以及詩紀事、詞 紀事之類的書中,也有關於詩詞發展的論述。
此外,(東漢)鄭玄《詩譜序》追述詩歌的起源,歷數周文王、周武王、周 成王以至懿王、夷王、厲王、幽王時政治的變遷與詩歌的關系,從政治的角度對 詩歌的發展作了較細致的描述。(西晉)摯虞的《文章流別論》從文體流變這個 新的角度,論述了文學的發展。(唐)白居易的《與元九書》對《詩》、《騷》 以來詩歌發展的歷程作了總結。(宋)李清照的《詞論》追述了詞的發展概況。 (元)辛文房的《唐才子傳》為398位唐代詩人作傳,間有評論,從中可以看 出唐詩發展的因革流變。(明)張溥所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的題辭,已經 勾勒出漢魏六朝文學發展的脈絡。(清)錢謙益的的《列朝詩集小傳》,對明代 詩人一千六百餘家作了評述。清代所修《全唐詩》,為唐代詩人逐一作了簡介, 從中可以看到唐代詩歌的發展線索。
毫無疑問,上述種種著述都是我們今天撰寫文學史應當借鑒的。然而,這些 還不能算是對文學發展過程的系統完整的論述,因而還不是專門的文學史著作, 更不能說已經建立了獨立的文學史學科。中國學者所寫的文學史著作,是20世 紀初受了外國的影響才出現的,一般認為林傳甲在京師大學堂編寫的講義《中國 文學史》為濫觴之作。謝無量的《中國大文學史》、胡適的《白話文學史》上卷、 鄭振鐸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劉大傑的《中國文學發展史》、中國科學院文 學研究所的《中國文學史》、游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分別代表了20 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學史著作所能達到的成就。王國維的 《宋元戲曲史》、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在分體文學史中是最早的、最有影 響的著作。
由此我們可以說,進入20世紀以後,特別是二三十年代以後,文學史才成 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然而,各家對這門學科的理解並不相同,因此文學史的寫法 也有很大差異。只要是嚴肅的學術研究,因不同的理解與不同的寫法而形成各自 的特色,都可以從不同的方面豐富和完善文學史這門學科。即使現在或將來,也 不可能只有一種理解、一種模式、一種寫法,而只能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那麼,我們對文學史是怎樣理解的呢?我們認為:文學史是人類文化成果之 一的文學的歷史。
這是一個最朴實無華的、直截了當的回答,意思是強調:文學史是文學的歷 史,文學史著作要在廣闊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學本身演進的歷程。它包括以下幾 方面的意思:
把文學當成文學來研究,文學史著作應立足於文學本位,重視文學之所以成 為文學並具有藝術感染力的特點及其審美價值。當然,文學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 取決於它反映現實的功能,這是沒有問題的,但這方面的功能是怎樣實現的呢? 是藉助語言這個工具以喚起接受者的美感而實現的。一些文學作品反映現實的廣 度與深度未必超過史書的記載,如果以有「詩史」之稱的杜詩和兩《唐書》、《 資治通鑒》相比,以白居易的《賣炭翁》與《順宗實錄》里類似的記載相比,對 此就不難理解了。但後者不可能代替前者,因為前者是文學,具有審美的價值, 更能感染讀者。當然也可以以詩證史,將古代文學作品當成研究古代社會的資料, 從而得出很有價值的成果,但這並不是文學史研究,文學史著作必須注意文學自 身的特性。
緊緊圍繞文學創作來闡述文學的發展歷程。文學史研究有幾個層面,最外圍 是文學創作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背景研究很重要,這是深入闡釋文學創作的 一把必不可少的鑰匙。但社會政治、經濟背景的研究顯然不能成為文學史著作的 核心內容,不能將文學史寫成社會發展史的圖解。第二個層面是文學創作 的主 體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態等。應當充分重視作家研究,但作家研 究也不是文學史著作的核心內容,不能將文學史寫成作家評傳的集成。正史里的 《文苑傳》、《文藝傳》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文學史。第三個層面是文學作品,這 才是文學史的核心內容。因為文學創作最終體現為文學作品,沒有作品就沒有文 學,更沒有文學史。換句話說,文學史著作的核心內容就是闡釋文學作品的演變 歷程,而前兩個層面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的。
與文學創作密切相關的是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文學鑒賞。文學理論是指導 文學創作的,文學批評和文學鑒賞是文學創作完成以後在讀者中的反應。文學的 發展史是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鑒賞共同推進的歷史。這並不是 說要在文學史著作里加進許多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文學鑒賞的內容,在文學理 論史和批評史已經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今天,撰寫文學史更沒有必要這樣做了。 我們只是強調撰寫文學史應當關注文學思潮的發展演變,並用文學思潮來解釋文 學創作,並注意文學的接受,引導讀者正確地鑒賞文學作品。
與文學創作密切相關的還有文學傳媒。古代的文學媒體遠沒有今天多,只有 口頭傳說、書寫傳抄、印刷出版、說唱演出等幾種,但已足以引起我們的注意。 文學作品靠了媒體才能在讀者中起作用,不同的媒體對文學創作有不同的要求, 創作不得不適應甚至遷就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文學創作的狀況是取決 於傳媒的。從口頭流傳到書寫傳抄,再到印刷出版,由傳媒的變化引起的創作的 變化很值得注意。先秦兩漢文學作品之簡練跟書寫的繁難不能說沒有關系。唐宋 詞的演唱方式對創作的影響顯而易見。印刷術發明以後大量文獻得以廣泛而長久 地流傳,這對宋代作家的學者化,進而對宋詩以才學為詩這個特點的形成有重要 的影響。宋元說話藝術對小說創作的影響,宋元戲曲的演出方式對劇本創作的影 響,更不容忽視。傳媒對創作的影響以及傳媒給創作所帶來的變化,應當包括在 文學史的內容之中。
總之,文學創作是文學史的主體,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鑒賞是文學史 的一翼,文學傳媒是文學史的另一翼。所謂文學本位就是強調文學創作這個主體 及其兩翼。
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學史屬於史學的范疇,撰寫文學史應當具有史學的思維 方式。文學史著作既然是「史」,就要突破過去那種按照時代順序將一個個作家 作品論簡單地排列在一起的模式,應當注意「史」的脈絡,清晰地描述出承傳流 變的過程。文學史著作既然是「史」,就要靠描述,要將過去慣用的評價式的語 言,換成描述式的語言。評價式的語言重在定性,描述式的語言重在說明情況、 現象、傾向、風格、流派、特點,並予以解釋,說明創作的得失及其原因,說明 文學發展變化的前因後果。描述和評價不僅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習慣,而且是兩種 不同的思維方式。描述並不排斥評價,在描述中自然包含著評價。文學史著作既 然是「史」,就要尋繹「史」的規律,而不滿足於事實的羅列。但規律存在於文 學事實的聯系之中,是自然而然的結論,而不是從外面帖上去的標簽。
我們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注意文學史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研究,從廣闊的 文化學的角度考察文學。文學的演進本來就和整個文化的演進息息相關,古代的 文學家往往兼而為史學家、哲學家、書家、畫家,他們的作品裡往往滲透著深刻 的文化內涵。因此,藉助哲學、考古學、社會學、宗教學、藝術學、心理學等鄰 近學科的成果,參考它們的方法,會給文學史研究帶來新的面貌,在學科的交叉 點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例如,先秦詩歌與原始巫術、歌舞密不可分;兩漢文 學與儒術獨尊的地位有很大關系;研究魏晉南北朝文學不能不關注玄學、佛學; 研究唐詩不能不關注唐朝的音樂和繪畫;研究宋詩不能不關注理學和禪學;保存 在山西的反映金元戲曲演出實況的戲台、戲俑、雕磚、壁畫是研究金元文學的重 要資料;明代中葉社會經濟的變化所帶來的新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氣氛,是研究那 時文學的發展決不可忽視的。凡此等等,都說明廣闊的文化學視角對於文學史的 研究是多麼重要!有了文化學的視角,文學史的研究才有可能深入。
文學史的存在是客觀的,描述文學史應當力求接近文學史的實際。但文學史 著作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這一點呢?這實在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由於文學史的資 料在當時記錄的過程中已經有了記錄者主觀的色彩,在流傳過程中又有佚失,現 在寫文學史的人不可能完全看到;再加上撰寫者選用資料的角度不同,觀點、方 法和表述的語言都帶有個性色彩,純客觀地描述文學史幾乎是不可能的,總會多 少帶有一些主觀性。如果這主觀性是指作者的個性,這個性又是治學嚴謹而富有 創新精神的,這樣的主觀性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如果這主觀性是指一個時代大體 相近的觀點、方法,以及因掌握資料的多少有所不同而具有的某種時代性,那也 沒有什麼不好。我們當代人寫文學史,既是當代人寫的,又是為當代人寫的,必 定具有當代性。這當代性表現為:當代的價值判斷、當代的審美趣味以及對當代 文學創作的關注。研究古代的文學史,如果眼光不局限於古代,而能夠通古察今, 注意當代的文學創作,就會多一種研究的角度,這樣寫出的文學史也就對當代的 文學創作多了一些借鑒意義。具有當代性的文學史著作,更有可能因為反映了當 代人的思想觀念而格外被後人注意。但是無論如何,決不能把主觀性當作任意性、 隨意性的同義語。
撰寫《中國文學史》應該借鑒外國的文學理論,但必須從中國文學的實際出 發,不能將外國時髦的理論當成公式生搬硬套地用於解釋中國文學。有志氣的中 國文學史研究者,應當融會中國的和外國的、傳統的和現代的文學理論,從中國 文學的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闡述中國文學的歷史, 而不應先設定某種框架,然後往裡填裝與這框架相適應的資料。
文學史史料學是撰寫文學史的基礎性工作。所謂文學史史料學,包括與文學 有關的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作家生平的考訂,作品的辨偽,史料的檢索等 等,是以資料的鑒定和整理為目的的資料考證學。這是撰寫文學史必不可少的基 礎性工作,沒有這個基礎,文學史所依據的資料的可靠性就差多了,但嚴格地說, 文學史史料學並不完全等於文學史學。著眼於學科的分工,為了促進學科的發展, 應當在文學史學之外另立一個分支學科即文學史史料學;然而就學者而言,史的 論述和史料的考證這兩方面不但應該而且也可以兼顧,完全不懂得史料學是很難作好文學史研究的。
參看:《中國文學史》http://www.guoxue.com/Newbook/book22/zgwxs/zgwxsML.htm
E. 詩由來和演變
詩的起源與上古時代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並是伴隨著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同時進步的。原始人類對許許多多的自然現象,如風、電、雷、雨等無法理解,於是統統把這一切歸於神明。出於敬畏,原始人類唱歌跳舞地對神明唱出頌歌,表達了人們的期望——風調雨順,獲得豐收等等。這便是詩的起源。
還有一種形式,起源於勞動。遠在文字、文學產生之前,我們的祖先在勞動中的號子是其最初形式。最初,遠古的人們們在勞動中用「啊、兮、哦、唉」等感嘆詞來解除枯燥,去除疲憊,增加勞動情趣。漸漸這種單純而有節奏的呼叫聲,發展成為模仿勞動本身的聲音和表達勞動者本身感情詩歌。
詩的演變歷史
《詩經》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奠定了我國詩歌的優良傳統。其中的勞歌、戀歌、戰歌、祭歌、哀歌、頌歌、節令歌等等,為後世提供了抒情敘事的多種詩歌樣式。
承接《詩經》而下的是《楚辭》,它最初泛指楚地各種民間歌謠,特指屈原、宋玉創作的詩體,《楚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離騷》,這首長篇抒情詩反映的是屈原對楚國黑暗腐朽政治的憤慨,以及熱愛宗國甘願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發了自己遭到不公待遇的哀怨。
到了兩漢時期,詩歌有了一個專門搜集管理的部門,進而形成了漢樂府詩。代表作品有《上邪》、《陌上桑》、《孔雀東南飛》等,其中《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辭》被稱為「樂府雙璧」,是漢樂府敘事詩中最傑出的代表。
進入東漢之後,文人詩歌創作以五言取代了傳統的四言成為了新的詩歌樣式,完整的七言詩篇也在這時候產生,如張衡的《四愁詩》,最早進行五言詩創作的是班固的《詠史》,秦嘉的《贈婦詩》是漢代文人五言抒情詩的成熟之作。
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阮籍和嵇康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兩晉詩壇熠熠生輝,出現了以王羲之《蘭亭集序》為代表的蘭亭詩,更對後世文人雅集、詩酒唱和產生了影響。隨著時局的動盪,出現了以陶淵明為代表的田園詩派,陶詩承應了《古詩十九首》,魏晉詩歌在這一時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南北朝民歌與地方統治密不可分,這一時期的詩風主要以水鄉為主,代表作有《西洲曲》,全詩四句一換韻,並且運用連珠格的修辭法,是南朝民歌中藝術性最高的一首詩,北朝的詩以《木蘭詩》為代表,其多書寫北方景色與以鮮卑為主的各民族風習。
魏晉至南朝,詩歌注重語言的形式美和音樂美,是詩歌發展的重要趨勢,「永明體」的產生,更為律詩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齊梁陳三代是新體詩形成和發展的時期,代表人物有沈約、謝朓。東晉到劉宋之際,門閥制度下的家族文學興起,詩人集團形成,南朝民歌從市井流入宮廷,「宮體詩」應運而生。
(5)詩歌和詞發展演變的歷史擴展閱讀
詩,又稱詩歌,是一種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詩乃文學之祖,藝術之根。詩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
孔子認為,詩具有興、觀、群、怨四種作用。
《詩》也是我國古代文學作品《詩經》的本名(西漢時期《詩》被命名為《詩經》)。
詩的本質的特徵是抒情美。無論是小說、散文、戲劇,最優美之處,無不閃現出詩的光環來。因而詩是文學中的文學。在藝術領域中,詩無所不在。詩美是藝術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體現。
F. 中國詩歌的發展與演變
縱觀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演變的歷史,可以看出它主要歷經了從二言到四言,到騷體楚辭,到五言七言已經及雜言,到前格律詩,到最終形成的格律詩。(包括古白話詩,以及詞,散曲,和新詩,本文不作深究)這十一種主要形式。
中國詩歌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古代文學的河流里追本溯源,詩歌恐怕是最古老的文學形式。如果從魯迅所說的「杭育杭育」派的原始詩歌開始算起,那麼,詩歌的歷史也就幾乎等同於人類語言的歷史。流傳至今的《彈歌》就是遠古時候最美的詩歌。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相傳黃帝所作的《彈歌》就是典型的二言詩,短短八個字概括了從製作工具到獵取動物的整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二言古謠,也可稱為原始歌謠,遠古歌謠,太古歌謠或上古歌謠等等。《禮記》和《易經》等古籍中也有類似的作品。這類詩歌的基本形式就是歌謠,它產生與先民的集體生活密切相關,他們通過歌謠來傳授生產技能,協調勞動節奏,表達內心感受,娛樂群體生活等等。清代沈德潛選編的《古詩源》收錄了許多遠古和上古時代的歌謠,如:
《堯戒》:戰戰慄慄,日謹一日。人莫躓於山,而躓於垤。
《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伊耆氏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卿雲歌》: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夏商時期已經形成了相當成熟而發達的文化。這個時期的詩歌漸漸離開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征服自然的人的頌歌。
如《大學》中記載:「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但流傳下來極少,部分保存在甲骨文和大型青銅器上。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大戰中取得完全勝利,建立了新的奴隸制王朝。周王朝起初定都鎬京(今西安附近),史稱西周。西周是奴隸制社會的鼎盛時期。由於歷代統治者的重視,周文化對中國的歷史進程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周王朝建立了采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保留了大量的民歌。春秋時期,四言詩已經十分成熟,作詩言詩蔚然成風,舉凡廟堂祭祀、外交應對、親朋酬答,都離不開詩歌的創作和應用。中國文化進入了第一個繁盛期。 經過孔子的刪定,形成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是最初一部以詩的藝術形式獨樹一幟的,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從音韻學上說它仍然屬於上古歌謠,但是它與二言古謠有明顯的不同點,賦比興三大手法的運用已經相當成熟。感情充沛,和現代作品幾乎沒有隔閡。如愛情詩歌《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共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詩」,有目無辭,不計在內),最初稱《詩》,漢代儒者奉為經典,此後才稱《詩經》。《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共十五《國風》,詩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頌》包括《周頌》三十一篇,《商頌》五篇,《魯頌》四篇。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也是中國歷史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是封建制逐步取代奴隸制的轉變時期。由於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儒、墨道、法、兵等各個學派紛紛著書立說,宣傳政治主張,並互相辯論,形成了學術繁榮的「百家爭鳴」局面。春秋末期,北方的主要文化典籍,如《詩》、《書》、《禮》、《樂》等,相繼傳入楚國,巫風盛行的這個地方,詩歌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屈原的創作使詩歌有了飛躍,創造了一種新詩體「楚辭」,詩歌獲得了飽滿的生命力,把先秦文學推向了又一個新的高峰。西漢劉向把屈原及其宋玉等人的作品匯編而成《楚辭》,它是繼《詩經》之後的第二部詩歌總集。與《詩經》相比,《楚辭》砌詞以托意,詞藻華麗,想像力豐富,開創了浪漫主義先河。
《漢書·藝文志》載屈原賦二十五篇,未列篇名。東漢王逸《楚辭章句》所載也是二十五篇,為《離騷》、《九歌》(十一篇)、《天問》、《九章》(九篇)、《遠游》、《卜居》、《漁父》,而把《招魂》列於宋玉名下,漢代就存在爭議。大致說來,現代研究者多認為《招魂》仍應遵從《史記》,視為屈原之作。《史記》本傳中提到的有《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懷沙》五篇為屈原的作品。
其間荀子還著有篇幅相當長的雜言體的《成相篇》,以七言句為主。
「請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墮賢良。人主無賢,如瞽無相何悵悵。」
詩中已經出現典型的上四下三結構的七言詩句,這種形式節奏明快,音韻順口,便於流傳。近年秦墓出土的竹簡中,也有好幾首類似的歌辭,可見這種歌謠體在戰國後期曾經很流行,已經存在形成七言詩體的萌芽。
秦王朝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劉邦戰勝了項羽,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西漢開國君臣多為楚人,所以楚辭和楚歌興盛一時。楚辭孕育了漢賦,楚歌孕育了五言詩的雛形。辭賦如司馬相如和《子虛賦》、《上林賦》這樣典型的漢代大賦。但賦作為一種獨立的文體始終存在,其語言整飭華麗、注重鋪陳的特點也貫穿始終。新興的樂府詩開始顯示出生命力,五言詩正在登上文學舞台,七言詩也開始萌芽。「樂府」收集整理的民歌就叫樂府民歌,多同民間的音樂舞蹈相結合。如《江南》、《鐃歌十八曲》、《十五從軍征》等。最早的五言詩是虞姬的《和項王歌》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李延年的《佳人歌》
「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班婕妤的《怨歌行》
「新裂齊絝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西漢後期,五言詩形式在民間已經普遍流行。不過,五言詩在西漢始終沒有成為通行的主流的詩歌形式,直到東漢以後才逐步興盛起來。
與五言詩一樣,七言古體詩起源也較早,七言詩在舊體詩中,是形式最活潑,體裁最多樣,句法和韻腳處理最自由,而且抒情敘事最富有表現力的一種形式。在《楚辭》中已經有不少的七言句子。在戰國時期已經很常見。《文選》注引劉向的《七言》詩尚有六句,是完整的七言詩歌,
「朅來歸耕永自疏」、「結構野草起屋廬」、
「宴處從容觀詩書」、「山鳥群鳴我心懷」。
較早的如曹丕的《燕歌行》,句句押韻,即所謂的「柏梁體」,如《柏梁台詩》、《四愁詩 》等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宋代詩人鮑照,他是我國第一個大量寫七言的詩人,其《行路難》十八首其中就有著名的純七言詩,與此同時的還有謝惠連和謝庄,自此時起,七言這種形式就已經奠定了基礎。七言詩在南北朝發展緩慢,入唐以後,一支律化,成為格律詩的主要形式。另一支被稱為「歌形體」。這些詩很多地方不講究平仄,仍舊只能算是古體。
五言古體詩產生以後,成為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間的主要詩體。曹丕、曹植、王粲等人詩歌追求修辭華美,普遍運用藻飾、駢偶、聲律、用典等表現手段,增強了詩歌藝術性,使文學語言更富於表現力,以後愈來愈成為魏晉南北朝文學的普遍風氣。隨著佛教的影響,中國人逐漸開始自覺地研究起聲調來,相傳最早的專著魏.李登的《聲類》,但本書已經失傳,齊武帝永明年間沈約和周顒提出「四聲八病」之說,古代詩歌自此開始走向格律化。根據口音把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類,提出了「四聲說」,並提倡在詩中應用。形成了「永明體」。但「永明體」的格律要求尚不成熟,如律句模式以及粘未定,故稱為前格律詩。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最著名的「竟陵八友」等人的詩歌。
隋唐時期建立並完善了科舉制度,尤其是唐朝進士科重視詩賦考試,極大地促進了詩歌的繁榮。詩歌創作的高度繁榮使唐代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中國真正成為「詩的國度」。初唐以後,涌現了一批對詩歌創作產生重大影響的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陳子昂,孟浩然,王維,王之渙,王昌齡,高適,岑參,韓愈,李賀,元稹,劉禹錫,柳宗元,杜牧,李商隱,溫庭筠等人,詩人數以千計,作品數以萬計,形成群星璀璨的盛大局面。由於唐代詩人來自於社會的各個階層,其中許多詩人來自社會中下層,他們對社會各方面情況有更深刻的了解和體驗,自身的經歷也往往更為曲折豐富,因而,唐詩廣泛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從詩歌的題材與內容來說,詠史懷古、飲酒賦詩、壯麗河山、農家田園、邊塞戰爭、塞外風光、友誼愛情、琴棋書畫、音樂舞蹈、參禪禮佛等,都在唐詩中得到具體而生動的反映。唐詩中各種傳統詩體兼備,無論古體詩,還是近體詩,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格律詩——五律、七律、五絕、七絕、排律進一步成熟並定型。
《唐書》有曰:唐興,詩人承隋、陳風流,浮靡相矜。
至宋之問、沈佺期等,研揣聲音,浮切不差,而號律詩。
經過唐人的努力,此時格律詩在句內搭配、粘對,對仗,句言等方面都有了完備的規范。
古白話詩是人民群眾生活的語言,受官僚文人的排斥,一般書籍不予收錄,所以流傳的極少。
詞產生於晚唐,興盛於宋。宋代的詞從風格上看,豪放派最傑出的代表是辛(棄疾)蘇(軾);婉約派的代表是姜(夔)柳(永)、李清照。
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是金、元兩代興起、由「詞」蛻化出來的一種歌曲,體式與詞相近,較為自由,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地使用口語。散曲有小令和套數兩種形式。小令只用一曲,套數則合一個曲調中許多曲子為一套。套數也叫套曲,是戲曲或散曲中連貫成套的曲子。它少則兩曲,多則二十曲,沒有定數限制。每一套數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
新詩是「五四」時期新興的自由體白話詩,從形式上講除了簡單的押韻外,幾乎沒有其他要求。
G. 詩歌發展歷程
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乎情而施乎藝也——摘自趙缺《無咎詩三百序》。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孔子認為,詩具有興、觀、群、怨四種作用。陸機則認為:「詩緣情而綺靡」。在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後世將兩者統稱為詩歌。
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於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後發展為民歌)以及祭祀頌詞。詩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吉爾、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詩歌發展經歷了《詩經》→ 《楚辭》→漢賦→漢樂府詩→建安詩歌→魏晉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代詩的發展歷程。
H. 中國詩歌發展史
發展階段如下:
1、先秦啟蒙
詩歌在中國源遠流長,綿延數千年。早在西周至春秋時代,我國詩歌就已產生了大批輝煌篇章,其標志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出現。
戰國後期,在南方的楚國產生了一種具有楚文化獨特風採的新詩體——楚辭(騷體)。楚辭句式長短參差,以六言、七言為主,多用「兮」字。
《詩經》和楚辭,是後世詩歌發展的兩大源頭,在文學史上並稱「風騷」,共同開創了我國古代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並駕齊驅、融匯發展的優秀傳統,並垂範於後世。
2、漢代興起
漢代前期,文人詩壇相對寂寥,民間樂府頗為活躍。「樂府」原指國家音樂機構,後代將樂府所收集與編輯的可以配樂演唱的歌辭也稱為「樂府」。漢樂府民歌是漢樂府的精華。
在漢樂府的影響下,文人五言詩逐漸發展成熟,其標志是東漢末年出現的《古詩十九首》。
3、魏晉成熟
三國、西晉時期留下的詩歌不多,僅有嵇康等人的詩歌作品。東晉詩歌漸多,產生了大量文辭絢麗的作品,而陶淵明獨以其清新的詩風為後世推崇。南朝文風絢爛,詩歌靡麗,大量用典,以齊梁的詩歌為盛。北朝詩歌樸素、有風骨,以《木蘭辭》為最好。
這段時期產生了大量的詩歌評論,對詩歌的內容、思想、鑒賞產生了巨大作用。南朝文人提出四聲說、八病說,對後來的詩歌創作、鑒賞產生巨大影響。
4、隋唐興盛
隋唐時期,詩風極盛。唐前期以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陳子昂為最。李白、杜甫為盛唐詩歌最好的作者,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等作品,杜甫的《兵車行》等作品為盛唐的天空增加了許多雲彩。
中唐詩歌有大歷十大才子等人創作,白居易為中國詩歌的又一高峰,代表作《長恨歌》、《琵琶行》。唐朝晚期,杜牧、李商隱的詩歌成就很大,詩歌創作多憂國傷時。
唐朝中期,詞定型。唐中晚期產生了不少詞作,大量寫詞的有溫庭筠。
5、宋元繁榮
五代好詩較少,北宋詩歌以蘇軾為最好,黃庭堅及其「江西詩派」影響很大。南宋前半期,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尤袤詩作極多,成就很大。
五代十國時期,詞興起,馮延已、李煜為極好的詞作家。北宋詞成就極大,代表人物歐陽修、蘇軾、柳永、晏幾道、李清照等。
6、明代的「復古」與革新
明代初期,詩歌復興,代表作家劉基、高啟。明朝中期,台閣體、前七子、後七子相繼興起,作品多為歌功頌德、復古、學習古人等。明後期詩歌成就不高。
7、清代的虛假「中興」
清朝詩歌作品、作者數量巨大,濫作之多,觸目驚心,代表人物,乾隆帝。後期有龔自珍等人,詩作不佳。
8、近現代的虛大與危機
近代詩歌初,沿習古制,但產生了黃遵憲等怪胎。詞作有王國維等,然作品不佳。
新文化運動之後,新詩興起,即現代詩。民國現代詩除新月派外,多是自由詩,格調不高、不押韻、內容貧乏、矯揉造作。
新中國建立以後,詩歌創作一度陷於停滯。1978年後,十年內朦朧詩大為盛行,代表人物北島等。20世紀開始以後,網路詩歌興起,雖然水平錯落,但是佳作頻多。
(8)詩歌和詞發展演變的歷史擴展閱讀:
現代(當代)詩歌的主要流派:「五四」詩歌、新月派、現代派、湖畔派、九葉派、朦朧詩、第三代、中間代、70後,80後等。
1、新國風
新國風即國風精神在新時代的體現。新國風的基本定義是:秉承「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傳統精神,站在民眾的立場,用凝練的語言、流轉的韻律、表達抒發自己對於當代生活的切實感悟,並力求達到曉暢明白卻又內蘊深厚的藝術效果。
2、「五四」派
現代詩歌是「五四」運動以來的詩歌,其主體是用白話寫作,以打破舊詩詞格律為主要標志的新詩。代表初期新詩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義詩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中大部分作品寫於1920年前後,傳達著五四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開一代詩風。
3、新月派
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
他們不滿於「五四」以後「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制情感」,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
I. 詩歌的發展過程
中國古代詩歌發展史概述
上古——口頭歌謠
先秦——詩歌發展的兩大源頭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體制:「風、雅`、頌」三部分,「國風」現實主義的精華
表現手法:賦(鋪陳敘述)、比(比喻)、 興(起興)
句式四言為主,語言雙聲疊韻
中國浪漫主義的先河——楚辭
在楚地歌謠的基礎上創造出的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新詩體。
楚辭體的特點:
1、帶有想像豐富、文辭華美、風格絢麗的浪漫主義色彩
2、「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辭的語句參差,富有變化,篇幅一般比較長
4、常用語氣助詞「兮」(句末:加強整體語氣,句中:錶停頓)
奠基人、最早影響最深遠的愛國詩人——屈原。
代表作:《離騷》《九歌》《天問》《天問》
漢代——漢樂府《上邪》《陌上桑》《孔雀東南飛》
樂府:採集民歌加以整理,配樂演唱的機構
樂府民歌內容:繼承《詩經》現實主義傳統《上邪》《陌上桑》。語言:樸素自然,活潑生動。句式:五言為主。
(漢末)文人五言詩《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古詩十九首》代表了漢代五言抒情詩的最高峰。
魏晉南北朝——
1、建安文學:
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文學特徵:建安風骨、漢魏風骨)
2、正始文學: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兩晉文學:
西晉:左思
東晉: 陶(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派)謝(謝靈運 :開創了山水詩派)
4、南北朝時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發展)
南朝民歌:文學特徵:題材狹窄(愛情)、風格艷麗,喜用雙關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學特徵:題材廣泛、風格剛健、語言直率
《木蘭辭》(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詩創作:代表詩人:鮑照、謝朓、庚信
隋唐五代——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陳子昂建立高峻雄渾、剛健有力的新詩風。 《登幽州台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橫絕」
盛唐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
山水田園詩派:王(王維)、孟(孟浩然)
邊塞詩派: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
中唐 韓孟(韓愈、孟郊——詩歌的風格特徵:奇崛險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詩歌的風格特徵:語言平易直白)
李賀(人稱「詩鬼」——詩歌的風格特徵: 詩境詭譎)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宋代——宋詩重理趣
江西詩派: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楊萬里(「誠齋體」)、蘇軾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陸游、尤袤、范成大、楊萬里
宋詞(婉約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蘇軾、辛棄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和白樸)
清代——清詩(龔自珍)、清詞(納蘭性德)
綜上所述,中國詩歌的發展史大致是:歌而詩,詩而詞,詞而曲。中國詩詞歌曲均源於民間,它們雖然各自盡經歷了漫長的演變發展過程,各有其不同的表達方式,但其血脈相通,都是借客觀事物抒發主觀情感。
J. 詩歌的歷史變遷
先秦詩歌主要以詩經和楚辭為代表,詩經是中國民間詩歌和現實主義詩歌的源泉,楚辭則是文人創作詩歌和浪漫主義詩歌的源泉,詩經中的國風部分內容朴實,語言自由貼近生活,楚辭瑰麗浪漫,汪洋恣肆,反映了楚地的方言和信仰。
漢魏六朝,主要是樂府詩歌,既有民間創作,也有文人創作,既有敘事詩歌,也有抒情詩歌,字數以四言五言為主,這一時期出現了「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辭》,以及《古詩十九首》。魏晉時期的詩風開始趨向清新健朗,即「魏晉風骨」,三國時期開始出現後來的邊塞詩萌芽,兩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出現了後來山水田園詩的萌芽。
唐宋是詩詞發展的高峰期,唐詩主要有山水田園派和邊塞派兩大創作流派,體例上古體詩與近體詩(格律詩)齊頭並進,風格多樣,異彩紛呈,涌現出了一大批傑出詩人。唐中後期韓愈柳宗元的「古文運動」推行「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思想。宋代詞這種形式得到了空前發展,並逐漸由五代和北宋早期的婉約風格開始向豪放派轉變,南宋詞多懷念故土和收復失地的內容,情感。
元明清時期單獨的詩歌創作逐漸衰落,更多的是與曲、戲劇、小說等文學形式融合,清代由於文字獄的影響,詩歌創作走向沒落。
總體來說,詩歌在字句、格律、體制等方面是日漸發展的,從先秦的三言四言到後來的五言七言,格律的要求也日益嚴格。從內容上講,每個時代的詩歌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社會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