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山西省陵川縣歷史文化

山西省陵川縣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3-12 17:10:44

『壹』 陵川縣的歷史沿革

陵川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塔水河遺址、西瑤泉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2.6萬年前舊時期晚期人類就在此居住.塔水河遺址位於今陵川奪火鄉塔水河畔,1985年出土了一個六齡童頭蓋骨化石及大量哺乳類動物化石、石製品、灰燼層、燒骨、破碎骨片等。
陶唐時代,堯分天下為九州,屬冀州之域,陵川地區是堯舜兩個部落的地盤。
舜建虞朝,舜帝繼承堯制,肇啟天下為十二州,此屬冀州。
夏商兩代,均為冀州所領,且屬於 「王畿」之地。
西周初期,陵川地區屬於晉國的封邑。後為北狄所據,至春秋中期復為晉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韓、趙、魏被正式冊命諸侯,三分晉地,陵川地區當時隸屬於韓。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將白起伐趙,上黨太守馮亭為了聯趙抗秦,即以17城歸趙,陵川地區為趙所有。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長平大戰後,陵川地區歸於秦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天下,推行郡縣制,陵川地區屬上黨郡。
西漢初期,漢武帝始置並州,領上黨、雁門、河東等郡,陵川地區劃歸上黨郡泫氏縣。
東漢大致沿用西漢舊制。
三國時期,陵川地區屬曹魏。
西晉政權建立後,泫氏縣仍屬並州上黨郡。晉光熙元年(306年),陵川地區為北漢領土。晉永嘉五年(311年),劉淵族人劉翟攻陷長安,北漢之平陽以東地區皆歸羯人石勒,陵川地區也在其內。
東晉大興二年(319年),石勒建趙國於邯鄲,史稱後趙,陵川地區屬後趙。東晉孝武十一年(383年),西燕慕容永稱帝,始置建興郡(郡治陽阿城),陵川地區屬建興郡,稱泫氏縣。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罷建興郡為建州,領高都、安平、長平、泰寧四郡。由原泫氏縣分置平高縣,二縣都隸屬建州長平郡,郡治設於泫氏。陵川地區當時劃歸平高縣。北齊末,改平高縣為高平縣,並把泫氏縣並入。
北周滅北齊後,於周建德三年(574年)並高都、長平二郡置高平郡,屬建州,陵川地區為建州高平郡所轄。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天下郡,改建州為澤州。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劃高平縣東之一始部置陵川縣。陵川立縣不久,於隋大業三年(607年)又廢州改郡,澤州改置為長平郡,陵川屬長平郡。隋義寧元年(617年),長平郡復改為澤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分澤州為蓋、建、澤三州。於高平置蓋州,領高平、丹川、陵川、蓋城等四縣。其中的蓋城縣為設置蓋州的同時,在陵川境內西南部新置縣,其范圍大部在陵川,包括高平、丹川兩縣接近陵川邊境的一些地方。蓋城縣治在今陵川西南21.5公里的蓋城村。唐武德六年(624年)建州廢入蓋州。武德九年,並廢丹川、蓋城兩縣。原蓋城縣所領的地區,分別劃歸陵川和高平二縣。
唐貞觀元年(627年),蓋州廢入澤州,全國分為10道,澤州陵川縣屬河東道所轄,州治由端氏遷回晉城。
唐天保元年(742年),澤州改高平郡,陵川縣屬高平郡所轄。唐乾元元年(758年),高平郡復為澤州,陵川縣復屬澤州。
五代十國時期,陵川沿革時有變更。唐末屬澤州、隸昭義節度、河陽節度等。後晉屬澤州、昭義軍。當時因梁、晉時常爭奪澤州,陵川縣時屬梁,時屬晉,時屬時間都不長久。
宋太宗時,劃全國州郡為15路,陵川歸河東路澤州(或稱高平郡)所領。
金天會五年(1128年),澤州改南澤州,陵川屬南澤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復為澤州,陵川縣屬之。
金元光二年(1224年),升澤州為忠昌軍節度,陵川屬忠昌軍節度。
元紀祖中統元年(1260年),置澤州司侯司。陵川縣隸澤州司侯司,屬河東山西道,為腹里。元代確立行省制度後,陵川仍隸澤州司侯司,屬中書省平陽路。元大德九年(1305年)改屬中書省晉寧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澤州直隸州,直屬於山西布政使冀寧道,陵川縣隸屬於澤州直隸州。
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澤州府,陵川為山西省澤州府所轄鳳台、高平、陽城、陵川、沁水等5縣之一,直至清末未變。
民國三年後,撤銷澤州府。山西分為雁門、河東、冀寧3道。陵川屬山西省冀寧道管轄。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裁道,實行省、縣二級制,陵川又直接歸山西省政府轄領。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山西實行專署建制之後,陵川屬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該專署原為閻錫山所轄政權機構,不久變為共產黨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行政機構。閻錫山發動「十二月事變」爆發後,陵川成了國民黨晉東南和豫北一帶的活動中心。國民黨在其所佔領的地區,設立了軍區設計委員會。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日軍侵佔陵川後,把陵川劃歸上黨道。1943年,太行抗日根據地為適應抗戰形勢需要,在原陵川和高平兩縣邊境劃出一部分,設立陵高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陵川全境解放,太行解放區日益擴大,行政區劃作了新的調整,廢陵高縣,恢復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以前的建置。1945年12月,屬太行第四專區。轄7縣1市(除陵川之外其餘都在豫北),專區初駐沁陽紫陵鎮,後移焦作。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人民解放軍主動撤出焦作之後,一度遷至陵川蓋城。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下半年,撤銷邊區建制,成立華北人民政府之後,陵川劃歸太行第三專區。專區所轄各縣在原晉東南地區。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之後,撤銷太行行署,恢復原山西省建制,陵川歸屬山西省第三專區。
1958年省府調整行政區劃,改為晉東南專區,陵川仍歸其屬。1958年11月,於原陵川地區設陵川聯社。
1959年2月,改為陵川公社。1959年7月20日,陵川縣恢復原建制。
1985年晉東南地區撤銷,陵川歸晉城市管轄。 2001年,調整陵川縣鄉鎮行政區劃,由5鎮13鄉調整為9鎮3鄉,鄉鎮平均人口2.09萬人,平均面積146.43平方千米:撤銷曹庄鄉、城關鎮,合並設立崇文鎮。撤銷丈河鄉、附城鎮,合並設立新的附城鎮。撤銷侯庄鄉、潞城鄉,合並設立潞城鎮。撤銷橫水河鄉、馬圪當鄉,合並設立新的馬圪當鄉。撤銷馬武寨、古郊鄉,合並設立新的古郊鄉。撤銷冶頭鄉、六泉鄉,合並設立新的六泉鄉。撤銷楊村鄉,設立楊村鎮。原禮義鎮、平城鎮、西河底鎮、秦家莊鎮、奪火鄉鎮建制保持不變。
2012年,陵川縣轄7鎮5鄉,410個行政村,1312個自然村,總戶數量級61729戶,其中農戶57903戶,總人口2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2.6萬。 2013年,陵川縣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22534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0882公頃,比2012年減少310公頃。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17399公頃,小麥種植面積278公頃。 2013年,陵川縣全年糧食總產量11.83萬噸,比2012年減產3.43%;其中,夏糧產量791噸,比2012年減產24.5%;秋糧11.75萬噸,比2012年減產3.3%。2013年,陵川縣全年油料產量1011噸,比2012年增產0.8%;葯材產量3289噸,比2012年增產52.8%;水果產量2137噸,比2012年減產46.1%;蔬菜產量31480噸,比2012年增產2.55%。 2013年,陵川縣全年肉類總產11923噸,比2012年增長36.8%。其中,豬肉產量10345噸,比2012年增長39.2%;牛肉產量88噸,比2012年下降44%;羊肉產量669噸,比2012年增長25.7%。2013年年末生豬存欄96595頭,比2012年增長4.1%;生豬出欄116085頭,比2012年增長13.9%。2013年年末牛存欄235頭,比2012年下降75.2%;牛出欄155頭,比2012年下降86.1%。2013年年末羊存欄59453隻,比2012年增長18.4%;羊出欄49863隻,比2012年增長40.5%。2012年年末禽存欄67.51萬只,比2012年增長4.1%;禽出欄56.76萬只,比2012年增長44%。2013年全年禽肉產量822噸,比2012年增長39%;兔肉產量95噸,比2012年增長69.6%;禽蛋總產量8099噸,比2012年增長37.8%;蠶繭總產量84噸,比2012年下降27%。
2013年年末,陵川縣全縣森林面積13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2.07%。2013年全年木材產量2528立方米,比2012年下降45.65%。2013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320公頃,比2012年下降28%;四旁植樹65萬株,比2012年下降35%;育苗面積380公頃,與2012年持平。 2013年年末,陵川縣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31.48萬千瓦,比2012年增長2%。機械耕地面積15840公頃,比2012年增長0.57%;機械播種面積12860公頃,比2012年增長3.71%;機械收獲面積9660公頃,比2012年增長5.11%。全陵川縣縣農機化經營總收入達到10920萬元,比2012年增長7%。 2013年末,陵川縣全縣規模以上工業15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17216.7萬元,比2012年同比下降2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9.3%,其中國有控股企業比2012年增長8.2%,非公有制企業比2012年增長15.8%。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比2012年增長0.58%,重工業比2012年增長10.2%。
2013年,陵川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7209萬元,比2012年下降4.36%,其中:煤炭行業36898.7萬元,比2012年下降36%;農副食品加工業15630.7萬元,比2012年增長16%;化工行業17007.8萬元,,比2012年下降1.4%;非金屬礦物製品業21808.9萬元,比2012年下降1.7%;冶煉行業35862.9萬元,比2012年增長60%。 2013年,陵川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6969.1萬元,比2012年下降79.1%;實現利潤-1252.9萬元,比2012年下降105.7%;虧損企業虧損額6934.7萬元,比2012年增長44.2%。 2013年,陵川縣全縣鄉鎮及民營經濟增加值22.42億元,增長4%;總產值67.89億元,增長4.2%;營業收入58.13億元,增長3.7%。 2013年,陵川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53億元,比2012年增長29.2%。2013年年末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共有2家,,完成總產值9224.2萬元,比2012年增長102.9%;竣工產值5569.3萬元,比2012年增長60.9%。 2013年,陵川縣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9.98億元,比2012年增長31.2%。其中:第一產業46870萬元,比2012年增長11.8%;第二產業114356萬元,比2012年增長24.3%;第三產業138532萬元,比2012年增長46.6%。2013年,陵川縣全年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3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5個,2013年完成投資10.1億元,佔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3.7%。
2013年,陵川縣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39682.3萬元,比2012年增長13.4%。分地域看,城鎮92962.8萬元,比2012年增長13.6%;鄉村46719.5萬元,比2012年增長13.1%。
2013年,陵川縣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比2012年增長24.5%,服裝鞋帽、針、紡織類比2012年增長12%,化妝品類零售額比2012年增長9.7%,日用品類比2012年增長22.9%,汽車類比2012年增長2.9%,石油及製品類比2012年下降8.7%,文化辦公用品類比2012年下降57.2%,書報雜志類比2012年增長9.8%,機電產品及設備類比2012年下降16.2%,其它類比2012年增長22%。
2013年,陵川縣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582.5公里,2013年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86億元,比2012年增長6.7%。 2013年,陵川縣全縣郵電業務總量11953.94萬元,比2012年增長22.6%;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541萬元,比2012年增長13.73%;電信業務總量10412.94萬元,比2012年增長23.98%;新增行動電話用戶47840戶,2013年年末達到185754戶,比2012年增長34.7%;陵川縣全縣寬頻接入用戶達到27308戶,增加5654戶,比2012年增長26.1%。2013年,陵川縣全年旅遊企業個數為16個,共接待旅遊人數275萬人次,比2012年增長173.2%,實現旅遊總收入6.25億元,比2012年增長46.4%。
2013年年末,陵川縣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93106萬元,比2013年年初增加19179萬元,比2012年增長2.85%。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48479萬元,,比2013年年初增加48293萬元,比2012年增長12.07%。各項貸款余額261198萬元,比2013年年初減少2178萬元,比2012年下降0.83%。

『貳』 山西的歷史古跡

世界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涌現出一批風景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遙(第二批)、祁縣 、新絳、代縣(第三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一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汾市(13處)
丁村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臨汾縣丁村,位於襄汾縣城南五公里的地方
丁村民宅 明至清 山西省襄汾縣山西襄汾縣城南4公里丁村
陶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
牛王廟戲台 元 山西省臨汾市臨汾縣魏村
霍州州署大堂 元 山西省霍州市霍州市東大街北一側
千佛庵 明 山西省隰縣城西一里許的鳳凰山巔
山東岳廟元至清山西省蒲縣城東二公里的柏山之巔
柿子灘遺址舊石器時代山西省吉縣東城鄉西村
曲村--天馬遺址 周 山西省曲沃縣曲村、翼城縣
大悲院宋、金山西省曲沃縣曲村北
侯馬晉國遺址 東周 山西省侯馬市遺址在侯馬市汾、澮兩河交匯處
廣勝寺 元、明 山西省洪洞縣東北17公里霍山南麓
洪洞玉皇廟元山西省洪洞縣
晉城市 (14處)
姬氏民居 元 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8公里的陳慪鎮中庄村
崇明寺北宋至明山西省高平市東南15公里的聖佛山東麓
開化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7公里的舍利山腰
遊仙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
定林寺元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
南、北吉祥寺 宋~清 山西省陵川縣城西15公里的禮義鎮
龍岩寺金、明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梁泉村
小會嶺二仙廟北宋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小會村
崔府君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禮義鎮
西溪二仙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西溪村
青蓮寺 唐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南17公里的澤州縣硤石山腰
玉皇廟 宋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13公里府城村後的黃土崗上
晉城二仙廟 宋 山西省晉城市東12公里的澤州縣金村鄉東南村
澤州岱廟宋至明山西省澤州縣晉城市冶底村
長治市 (18處)
正覺寺金至明山西省長治縣看寺村
觀音堂明山西省長治市
潞安府城隍廟元至清山西省長治市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1938年 山西省武鄉縣
洪濟院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沁縣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北隅
武鄉縣大雲寺宋至清山西省武鄉縣
會仙觀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東25公里的監漳村西
沁縣大雲院宋至清山西省沁縣郭鎮
原起寺宋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市辛安村
法興寺 唐 山西省長子縣 城東南15公里的慈林山
崇慶寺 宋 山西省長子縣紫雲山
三嵕廟金至清山西省壺關縣鄉南陽護村
天台庵 唐 山西省平順縣東北25公里王曲村
大雲院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23公里的實會鄉實會村北龍耳山中
龍門寺 五代~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65公里的石城鄉源頭村北二里許的龍門山腰
淳化寺金山西省平順縣
明惠大師塔五代山西省平順縣長治市平順縣虹霓村
九天聖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順縣城西10公里處的北社鄉東河村西的土丘上
呂梁市(6處)
馬茂庄墓群東漢山西省離石市
安國寺明山西省離石市
太符觀金至清山西省汾陽市
興東垣東岳廟金至清山西省石樓縣
香嚴寺金至明山西省柳林縣
則天廟 金 山西省文水縣
晉中市(11處)
榆次城隍廟 元~清 山西省榆次市
喬家大院清山西省祁縣
平遙城牆 明 山西省平遙縣
鎮國寺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遙縣
雙林寺 明 山西省平遙縣
慈相寺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平遙文廟金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祆神樓 清 山西省介休市
介休後土廟明、清山西省介休市
旌介遺址 商 山西省靈石縣
資壽寺明山西省靈石縣
陽泉市 (2處)
關王廟 宋 山西省陽泉市
大王廟金至明山西省盂縣
朔州市(3處)
廣武漢墓群 漢 山西省山陰縣
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遼 山西省應縣
崇福寺 金 山西省朔縣
運城市(22處)
馬村磚雕墓宋、金山西省稷山縣
青龍寺元山西省稷山縣
絳州大堂 元 山西省新絳縣
福勝寺元、明山西省新絳縣
稷益廟明山西省新絳縣
太陰寺金山西省絳縣
萬榮東岳廟 元至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後土廟 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稷王廟金山西省萬榮縣
臨晉縣衙元至近代山西省臨猗縣
禹王城遺址 東周至漢 山西省夏縣
司馬光墓 北宋 山西省夏縣
西陰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夏縣
東下馮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商山西省夏縣
解州關帝廟 清 山西省運城市
泛舟禪師塔唐山西省運城市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濟縣
永樂宮 元 山西省芮城縣
西侯度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芮城縣
清涼寺元山西省芮城縣
廣仁王廟唐山西省芮城縣
芮城城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芮城縣
忻州市(11處)
洪福寺金山西省定襄縣
阿育王塔元山西省代縣
邊靖樓明山西省代縣
雁門關明山西省代縣
平型關戰役遺址 1937年 山西省繁峙縣
岩山寺 金 山西省繁峙縣
南禪寺大殿 唐 山西省五台縣
佛光寺 唐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縣
顯通寺 明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廣濟寺大雄寶殿元山西省五台縣
大同市(12處)
雲岡石窟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善化寺 遼、金 山西省大同市
華嚴寺 遼、金、清 山西省大同市
平城遺址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方山永固陵北魏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九龍壁明山西省大同市
懸空寺 明 山西省渾源縣
荊庄大雲寺大雄寶殿金山西省渾源縣
渾源永安寺元山西省渾源縣
曲回寺石像冢唐山西省靈丘縣
覺山寺塔遼山西省靈丘縣
許家窯一侯家窯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陽高縣、河北省陽原縣
太原市 (5處)
晉祠 宋 山西省太原市
龍山石窟 元 山西省太原市
晉陽古城遺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
竇大夫祠元至清山西省太原市
天龍山石窟東魏至唐山西省太原市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歷山、交城龐泉溝、寧武蘆芽山、陽城莽河、五鹿山
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五台山、壺關太行山大峽谷、大同火山群
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

『叄』 我來當導游寫自己的家鄉我家在山西晉城陵川

陵川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南端最高地帶,北靠上黨盆地,西連晉城,東與河南輝縣接壤,南與河南修武毗鄰。全縣總面積1751平方公理,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1300米最高海拔1791米素有「太行屋脊」之稱。最低海拔僅有628米,海拔相對高差較大,年平均氣溫7.9度,夏天平均氣溫僅有22度左右。以王莽嶺為代表的東南部山區,山高林密、氣候涼爽,氣溫較全縣的平均值還要低2-3度,早在金元時期元好問就稱其為「清涼聖境」是一處天然避暑勝地。其年降雨量為700-1000毫米,是山西省水資源最豐富的縣區之一,其東部山巒重疊、山高林密為主要的林業產區,也是一處絕佳的旅遊勝地。

陵川歷史悠久,隋開皇十六年(記公元596年)始建陵川縣。據境內發掘出的塔水河人類遺址考證,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之一。全縣轄七鎮五鄉,378個行政村,1322個自然村,全縣總人口25.17萬人。陵川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城,全縣耕地面積45萬畝,人均耕地面積為1.62畝。其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土豆、小米。全縣森林面積為7.6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46.6%,東部山區覆蓋率為60%以上居全省之首,是全國「綠化百強縣」「全省生態環境十佳縣之一」。

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境內現存古建築1300多處,建築面積為11萬多平方米,大家都知道全國文物北方最多北方文物山西第一,那麼你知道陵川文物在全國的地位嗎?陵川被專家稱為「中國金元時期古建築藝術博物館」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3處、市級5處,燦爛的文化孕育了數以百計的哲人賢士,僅宋、金、元、三代就出現過7名狀元和93名進士。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政治家郝經曾在元代政治舞台上舉足輕重,還有金元時期文壇巨匠元好問,少年時代就求學於陵川郝天挺,更令人稱道的還有陵川武氏武明輔、武天佑、武天和叔侄三人三狀元。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史冊上作為老區的陵川人英雄輩出,曾留下2463名英烈的名字。陵川縣還是首批被國家確定為十九家最具有旅遊價值的縣地之一。

大山阻絕,交通閉塞,人跡罕至,使這塊風水寶地名不見經傳,但也因此為我們保存了一塊十分完好的原始自然生態環境,讓我們今天能有仙境之旅,真實體驗反樸歸真、心曠神怡的樂趣。

『肆』 山西省陵川縣八大景有哪些

崔府君 又名顯應王廟。在山西陵川縣城西15公里禮義鎮。據《長治縣志》載,府君姓崔,名珏,字元靖,樂平(今昔陽)人,唐貞觀進土,為長子縣令,有功德於潞地,因而建廟祀之。廟始建於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均有修葺。規模壯觀,山門前平台凸起,兩側石階對峙,左右配以廊廡。山門高居正中,門側又各建掖門一道,門樓秀麗,雕刻精巧,與一般佛寺外觀截然不同。山門最古,為金時原構,五開間,兩層,下層磚砌高台,中柱上裝青石門框及板門,門框上線刻花紋,圖案秀美。上層施平座及勾欄,粱架現整簡潔,結構已具元代爬梁的雛形。屋頂琉璃為明代補制,鮮麗勁秀。這種高台以上的門廡或殿宇,見宇敦煌壁畫,實物中少有。

北吉祥寺 在山西陵川縣城西15公里社義鎮西隅。創建地唐大歷五年(公元770年),宋、元、明、清歷代重修。寺周細流環繞,寺前古柏四株,人稱四大天王。寺宇規模宏敞,布局嚴謹,三進院落,皆且卡牆相隔,原門不存,現將天王殿稱之為山門,兩側有掖門和鍾鼓樓,內有廂房、中殿、左右配殿、東西廊廡,後大殿等。天王殿、中殿歷史最古,後殿及兩廂尚存元制,余皆明清重修。天王殿殿寬深各三間,單檐九脊頂,斗拱五鋪作,結構簡練,斷面規整,屋頂舉折平緩,出檐深遠,整個形制還是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原構。中殿三間,懸山式屋頂,僅施柱頭斗拱,無補間鋪作,外觀甚為古樸,與天王殿同為宋構。殿頂三彩琉璃脊獸為明代所制。寺內碑碣數通,記述寺史建築年代等。

南吉祥寺 在山西陵川縣城西20公里平川村。原宋家川,唐貞觀年間奉敕建造,宋天聖年間遷此重建,金、元、明、清屢有修葺。寺宇規模完整,前後兩進院落,有山門(即天王殿)、中殿、後殿、左右配殿及兩廂廊廡。中殿歷史最古,宋建,後殿金建元修,山著眼點是經明代重修,還保存著元代手法,余皆明、清遺構。中殿三間見方,單檐九脊頂,檐下斗拱碩大,殿內梁架規整,形制古樸,結構嚴謹。據碑文記載,宋代「潞城裡崔氏寄居平川,年邁乏嗣,自捐資財,創修中央殿三間」,現存中殿確為宋構。

崇安寺 亦名丈八佛寺,俗稱凌煙寺,位於陵川縣城西北隅之卧龍崗上,大有居高臨下,俯瞰全城的雄偉氣魄。崇安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佛子山區風景區 以陵輝公路為主的要旅遊線路的風景區,西起陵川縣楊寨河,東至晉豫兩省交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陵川人民改造大自然的奇跡。該路全長33.3公里,蜿蜒穿行於太屋脊的崇山峻嶺、深澗峽谷之中、沿路蒼山秀水如詩如畫,奇橋異洞巧奪開工,車過沙場,如入蓬萊仙境,如過洞天福地,上空壁立千仞、壁岩如削,腳下泉水叮咚、吐璣噴玉,弘業門、靈佛洞、卧龍洞、踞虎關、淳江洞、飛瀑長廊等14個遂道競相爭秀,30多座形態各異的橋涵紛紛比奇。 穿行此路,有時峰迴路轉,山重水復;有時聊暗花明,別有洞天。登覽山巔,萬象林列,千載之秘,開懷顯露。在舊時關隘「嘴上隧道」附近,兩岩峰崇嶺峻,懸崖壁立,漳谷深險,坡度急陡,河水從落差65米的峭壁上直瀉而下,漾如飛煙,形成了著名的古稱八景之一——「靈泉瀑布」。這里修建的東雙腦水電站,造福人民之餘,工程險巧也構成了一大奇觀。在路北隔河以下,二十里秀水隨路而下,繞山轉壁,波瀾不驚,被人們稱為「小灕江」。

西溪真澤二仙廟 位於陵川縣城西2.5公里的城關鎮嶺常村,此地群山拱翠,松柏掩映,繁花似錦,春色宜人,人稱「西溪春色」,是陵川古八景之一。該廟創建於唐乾寧年間(984-897),宋崇寧年間加封真澤宮。金皇統二年(1142)擴建為現今規模。二仙廟代分兩院,中軸線前有山門(上即戲樓),左右各有小旁門。中軸線一進院為過殿,過殿面寬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式屋頂,殿內保存有做工精美的佛道帳,殿前有卷棚式拜亭一座,做工也十分考究。正殿、東西梳妝樓做法古樸,用材較大,為金代建築。前面院中挺立著四棵古老的檜柏,人們可以從樹上找出各自屬相的生動造型,如龍、蛇、鼠、錫、猴、牛羊等,被稱為十二生肖柏。整個建築寵偉壯觀,布局整齊嚴謹,加之崇樓高閣,古柏青松,彩色琉璃,顯得最重要的是金代著名詩人元好問的游詩碑:「期歲之間一再來,青山無恙畫屏開。出門依舊黃塵道,啼殺金衣喚不回。」陵川真澤二仙廟屬省級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不僅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也是一處開發價值較大的旅遊勝地。

十里卧佛 陵川縣城東南30餘公里處的馬圪當鄉西閘水村附近,近年來發現一自然山體(山名窯頂山)猶如沉睡千古、仰面橫卧的睡佛,惟妙惟肖。在距此山十公里處的西閘水村邊公路上望去,卧佛頭北腳南長約10華里,頭、身、足比例勻稱,而且面部五官端正,眼瞼微瞌,慈祥安靜,如靜修入定之神態,仔細體味,似有勻細鼻息相聞,其天生妙成,讓人嘆為觀止。

紅葉風景區 位於陵川縣城南20公里的老槐樹嶺至奪火嶺北段,是陵川縣面積最大的紅葉區。該景區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寬約10公里。陵(川)修(武)公路蜿蜒於山巒之間。紅葉區內崇山峻嶺,溝谷深邃,植被茂密。主要樹種有柞木、槲樹、千捭榆、白皮鬆、油松、栓皮櫟、側柏、槐、榆、楊等;灌木品種更為豐富,較廣泛的有黃櫨、山榆、小葉杜鵑、野薔薇、沙棘、連翹、山桃、胡榛子、山槐、葛等幾十種。春夏進節,濃綠淺翠,繁復紛呈的植物將200平方公里的山巒溝舊社會覆蓋得象綠毯一般;而當秋季來臨,這里便呈現出派燦爛壯闊、色彩紛呈的彩色世界-層林盡染,五彩斑瀾。該縣紅葉節1999年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與北京香山紅葉齊名的生態環境游30個節慶之一。

『伍』 親們,誰知道關於陵川的歷史啊

歷史據境內發掘的塔水河等處人類遺址考證,陵川縣早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就有人類居住。夏商兩代為冀州之城,春秋屬晉國,戰國時期,先屬韓、後屬趙,秦代屬高都縣。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陵川縣,元至元三年(1266)並入晉城,至元三十一年(1294)復置。抗日戰爭時期曾分置陵川、陵高等縣,1945年恢復陵川縣。1958年,11月並入晉城縣,1959年7月恢復陵川縣建制。 從境內塔水河古人類遺址的發掘可以斷定,陵川地區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人類居住。傳說中的堯舜時代,陵川地區是堯舜兩個部落的地盤。夏商兩代,均為冀州所領,且屬於 「王畿」之地。西周初期,陵川地區屬於晉國的封邑。後為北狄所據,至春秋中期復為晉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403),韓、趙、魏被正式冊命諸侯,三分晉地,陵川地區當時隸屬於韓。 周赧王五十三年(262),秦將白起伐趙,上黨太守馮亭為了聯趙抗秦,即以17城歸趙,陵川地區為趙所有。周赧王五十五年(260),長平大戰後,陵川地區歸於秦國。秦始皇二十六年(221),秦統一天下,推行郡縣制,陵川地區屬上黨郡。西漢初期,漢武帝始置並州,領上黨、雁門、河東等郡,陵川地區劃歸上黨郡泫氏縣。東漢大致沿用西漢舊制。 三國時期,陵川地區屬魏。西晉政權建立後,泫民縣仍屬並州上黨郡。南北朝混戰時期的建置沿革時有變動。晉光熙元年(306),陵川地區為北漢領土。晉永嘉五年(311),劉淵族人劉翟攻陷長安,北漢之平陽以東地區皆歸羯人石勒,陵川地區也在其內。東晉大興二年(319),石勒建趙國於邯鄲,史稱後趙,陵川地區屬後趙。東晉太元十一年(386),西燕慕容永稱帝於長子,從並州上黨郡中又分置建興郡。陵川地區屬建興郡,北魏和平五年(464),復置建興郡,仍設有泫氏縣。北魏永安二年(529)又罷建興,改置建州,並由原泫氏縣分置平高縣,二縣都隸屬長平郡,郡治設於泫氏。陵川地區當時劃歸平高縣。北齊末,改平高縣為高平縣,並把泫氏縣並入。北周滅北齊後,於周建德三年(574),設置高平郡,長平郡並入高平郡。高平縣也是高平郡所轄。 隋開皇三年(583),曾廢郡,高平郡改為澤州。隋開皇十六年(596),劃高平縣東之一始部置陵川縣。陵川立縣不久,於隋大業三年(607)又廢州改郡,澤州改置為長平郡,陵川屬長平郡。隋義寧元年(617),長平郡復改為澤州。唐武德元年(618),在高平置蓋州,領高平、丹川、陵川、蓋城等四縣。其中的蓋城縣為設置蓋州的同時,在陵川境內西南部新置縣,其范圍大部在陵川,包括高平、丹川兩縣接近陵川邊境的一些地方。縣治在今縣城西南21.5公里的蓋城村。唐武德九年(626),廢丹川、蓋城兩縣。原蓋城縣所領的地區,分別劃歸陵川、晉城和高平三縣。唐貞觀元年(627),全國分為10道,澤州、陵川縣。屬河東道所轄。澤州州址遷於晉城。 五代十國時期,陵川沿革時有變更。唐末屬昭義軍,後晉仍屬昭義軍。當時因梁、晉時常爭奪地盤,陵川時屬梁,時屬晉,時屬時間都不長久。 北宋初,改昭義軍為昭德軍,仍轄澤州。宋太宗時,劃全國州郡為15路,陵川歸河東路澤州所領。金正大元年(1224),升澤州為忠昌軍,轄晉城、端氏、高平、沁水等4縣,廢陵川,不久又復置為縣。元紀祖中統元年(1260),置司校司,轄晉城、高平、陽城、沁水、陵川、端氏六縣。元至元三年(1266),廢司校司,陵川並入晉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陵川又從晉城分出,復置為縣。元代確立行省制度後,陵川即屬於中書省平陽路。元大德九年(1305),晉寧路澤州所轄。 明洪武元年(1368),澤州隸屬於山西布政使司。洪武九年(1376),改澤州為直隸州,直屬於山西布政使冀南道,後改冀寧,共轄4四縣,即陵川、陽城、高平和沁水。清朝初期,仍沿明朝建制。清雍正六年(1728),升澤州為澤州府,在原澤州所轄地區置鳳台縣(即前晉城縣)。當時山西省澤州府轄有鳳台、高平、陽城、陵川、沁水等5五縣。府治即設於鳳台,直至清末未變。 民國成立後,山西分為雁門、河東、冀寧3道。陵川屬山西省冀寧道管轄。民國23年(1934)裁道,實行省、縣二級制,陵川又直接歸山西省政府轄領。民國26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山西實行專署建制之後,陵川屬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該專署原為閻錫山所轄政權機構,不久變為共產黨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行政機構。民國28年(1939),長治淪陷,專署撤出長治,分為東西兩區,並各設有一個辦事處,西區辦事處駐陽城、東區辦事處駐壺關,陵川屬於東區辦事處所領導。閻錫山發動的「十二月事變」爆發後,陵川成了國民黨晉東南和豫北一帶的活動中心。國民黨在其所佔領的地區,設立了軍區設計委員會。民國32年(1943),日軍侵佔陵川後,把陵川劃歸上黨道。同年,太行抗日根據地為適應抗戰形勢需要,在原陵川和高平兩縣邊境劃出一部分,設立陵高縣。民國34年(1945),陵川全境解放,太行解放區日益擴大,行政區劃作了新的調整;廢陵高縣,將陵高、長治、壺關3縣中原屬陵川所轄地區重新劃歸陵川,恢復了民國32年(1943)以前的建置。同年12月,屬太行第四專區。轄7縣1市(除陵川之外其餘都在豫北),專區初駐沁陽紫陵鎮,後移焦作。民國35年(1946)10月,人民解放軍主動撤出焦作之後,一度遷至陵川蓋城,到民國37年(1948)10月收復焦作之後,再遷焦作。民國37年(1948)下半年,撤銷邊區建制,成立華北人民政府之後,陵川劃歸太行第三專區。專區所轄各縣都在原晉東南地區,專區駐長治。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之後,撤銷太行行署,恢復原山西省建制,陵川歸屬山西省第三專區。1950年,第三專區改名為長治專區,陵川屬長治專區。1958年省府調整行政區劃,長治專區改為晉東南專區,陵川仍歸其屬。1958年11月,陵川、高平、晉城三縣合並為晉城縣。原陵川地區設陵川聯社。1959年2月,改為陵川公社。1959年7月20日,陵川從晉城縣分出,恢復原建制。1985年晉東南地區撤銷,陵川歸晉城市管轄。 2001年,調整陵川縣鄉鎮行政區劃(晉政函[2001]9號;1月10日晉市政發[2000]6號),由5鎮13鄉調整為9鎮3鄉(文件中是7鎮5鄉),鄉鎮平均人口2.09萬人,平均面積146.43平方千米: 一、撤銷曹庄鄉、城關鎮,合並設立崇文鎮。區劃調整後崇文鎮人口52483人,面積142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西關村。 二、撤銷丈河鄉、附城鎮,合並設立新的附城鎮。區劃調整後附城鎮人口33144人,面積190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附城村。 三、撤銷侯庄鄉、潞城鄉,合並設立潞城鎮。區劃調整後潞城鎮人口17751人,面積144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潞城村。 四、撤銷橫水河鄉、馬圪當鄉,合並設立新的馬圪當鄉。區劃調整後馬圪當鄉人口8573人,面積236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古石村。 五、撤銷馬武寨、古郊鄉,合並設立新的古郊鄉。區劃調整後古郊鄉人口11690人,面積230.8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古郊村。 六、撤銷冶頭鄉、六泉鄉,合並設立新的六泉鄉。區劃調整後六泉鄉人口15682人,面積237.9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六泉村。 七、撤銷楊村鄉,設立楊村鎮。區劃調整後楊村鎮人口16053人,面積31平方千米,鎮人民政府駐場村村。 八、原禮義鎮、平城鎮、西河底鎮、秦家莊鎮、奪火鄉鎮建制保持不變。 附:撤並鄉鎮摸底統計資料(註:與上述文件最終批復內容略有不同

『陸』 山西有哪些名勝古跡

1、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2、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3、平遙古城: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4、五台山: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介於北緯38°55'—39°66'、東經113°29'—113°39'之間,景區規劃面積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轄面積436平方千米。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5、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柒』 山西哪有些革命舊址、遺址、歷史古跡

山西的古跡

世界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涌現出一批風景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遙(第二批)、祁縣 、新絳、代縣(第三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一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汾市(13處)
丁村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臨汾縣丁村,位於襄汾縣城南五公里的地方
丁村民宅 明至清 山西省襄汾縣山西襄汾縣城南4公里丁村
陶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
牛王廟戲台 元 山西省臨汾市臨汾縣魏村
霍州州署大堂 元 山西省霍州市霍州市東大街北一側
千佛庵 明 山西省隰縣城西一里許的鳳凰山巔
山東岳廟元至清山西省蒲縣城東二公里的柏山之巔
柿子灘遺址舊石器時代山西省吉縣東城鄉西村
曲村--天馬遺址 周 山西省曲沃縣曲村、翼城縣
大悲院宋、金山西省曲沃縣曲村北
侯馬晉國遺址 東周 山西省侯馬市遺址在侯馬市汾、澮兩河交匯處
廣勝寺 元、明 山西省洪洞縣東北17公里霍山南麓
洪洞玉皇廟元山西省洪洞縣
晉城市 (14處)
姬氏民居 元 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8公里的陳慪鎮中庄村
崇明寺北宋至明山西省高平市東南15公里的聖佛山東麓
開化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7公里的舍利山腰
遊仙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
定林寺元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
南、北吉祥寺 宋~清 山西省陵川縣城西15公里的禮義鎮
龍岩寺金、明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梁泉村
小會嶺二仙廟北宋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小會村
崔府君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禮義鎮
西溪二仙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西溪村
青蓮寺 唐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南17公里的澤州縣硤石山腰
玉皇廟 宋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13公里府城村後的黃土崗上
晉城二仙廟 宋 山西省晉城市東12公里的澤州縣金村鄉東南村
澤州岱廟宋至明山西省澤州縣晉城市冶底村
長治市 (18處)
正覺寺金至明山西省長治縣看寺村
觀音堂明山西省長治市
潞安府城隍廟元至清山西省長治市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1938年 山西省武鄉縣
洪濟院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沁縣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北隅
武鄉縣大雲寺宋至清山西省武鄉縣
會仙觀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東25公里的監漳村西
沁縣大雲院宋至清山西省沁縣郭鎮
原起寺宋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市辛安村
法興寺 唐 山西省長子縣 城東南15公里的慈林山
崇慶寺 宋 山西省長子縣紫雲山
三嵕廟金至清山西省壺關縣鄉南陽護村
天台庵 唐 山西省平順縣東北25公里王曲村
大雲院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23公里的實會鄉實會村北龍耳山中
龍門寺 五代~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65公里的石城鄉源頭村北二里許的龍門山腰
淳化寺金山西省平順縣
明惠大師塔五代山西省平順縣長治市平順縣虹霓村
九天聖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順縣城西10公里處的北社鄉東河村西的土丘上
呂梁市(6處)
馬茂庄墓群東漢山西省離石市
安國寺明山西省離石市
太符觀金至清山西省汾陽市
興東垣東岳廟金至清山西省石樓縣
香嚴寺金至明山西省柳林縣
則天廟 金 山西省文水縣
晉中市(11處)
榆次城隍廟 元~清 山西省榆次市
喬家大院清山西省祁縣
平遙城牆 明 山西省平遙縣
鎮國寺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遙縣
雙林寺 明 山西省平遙縣
慈相寺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平遙文廟金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祆神樓 清 山西省介休市
介休後土廟明、清山西省介休市
旌介遺址 商 山西省靈石縣
資壽寺明山西省靈石縣
陽泉市 (2處)
關王廟 宋 山西省陽泉市
大王廟金至明山西省盂縣
朔州市(3處)
廣武漢墓群 漢 山西省山陰縣
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遼 山西省應縣
崇福寺 金 山西省朔縣
運城市(22處)
馬村磚雕墓宋、金山西省稷山縣
青龍寺元山西省稷山縣
絳州大堂 元 山西省新絳縣
福勝寺元、明山西省新絳縣
稷益廟明山西省新絳縣
太陰寺金山西省絳縣
萬榮東岳廟 元至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後土廟 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稷王廟金山西省萬榮縣
臨晉縣衙元至近代山西省臨猗縣
禹王城遺址 東周至漢 山西省夏縣
司馬光墓 北宋 山西省夏縣
西陰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夏縣
東下馮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商山西省夏縣
解州關帝廟 清 山西省運城市
泛舟禪師塔唐山西省運城市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濟縣
永樂宮 元 山西省芮城縣
西侯度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芮城縣
清涼寺元山西省芮城縣
廣仁王廟唐山西省芮城縣
芮城城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芮城縣
忻州市(11處)
洪福寺金山西省定襄縣
阿育王塔元山西省代縣
邊靖樓明山西省代縣
雁門關明山西省代縣
平型關戰役遺址 1937年 山西省繁峙縣
岩山寺 金 山西省繁峙縣
南禪寺大殿 唐 山西省五台縣
佛光寺 唐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縣
顯通寺 明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廣濟寺大雄寶殿元山西省五台縣
大同市(12處)
雲岡石窟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善化寺 遼、金 山西省大同市
華嚴寺 遼、金、清 山西省大同市
平城遺址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方山永固陵北魏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九龍壁明山西省大同市
懸空寺 明 山西省渾源縣
荊庄大雲寺大雄寶殿金山西省渾源縣
渾源永安寺元山西省渾源縣
曲回寺石像冢唐山西省靈丘縣
覺山寺塔遼山西省靈丘縣
許家窯一侯家窯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陽高縣、河北省陽原縣
太原市 (5處)
晉祠 宋 山西省太原市
龍山石窟 元 山西省太原市
晉陽古城遺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
竇大夫祠元至清山西省太原市
天龍山石窟東魏至唐山西省太原市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歷山、交城龐泉溝、寧武蘆芽山、陽城莽河、五鹿山
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五台山、壺關太行山大峽谷、大同火山群
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

『捌』 介紹陵川縣標的作文

陵川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南端最高地帶,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人民政府駐崇文鎮。西連高平,西南連澤州縣,北、西北與長治市的壺關,長治縣毗鄰,東部和南部與河南省輝縣市、林州市、修武縣毗鄰,轄7鎮5鄉。總人口233719人(2013年),總面積1751平方公里。2013年,陵川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2.3億元。

旅遊資源
編輯
崇安寺

崇安寺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陵川縣城中的卧龍崗上,居高臨下,俯瞰全城,為陵川大寺之首。歷經重修和擴建,崇安寺現存主要建築為明、清遺物,但也部分地保留著宋、金原作。全寺分為兩進院,中軸線前為山門「古陵樓」,面闊五間,進深六架椽,二層三重檐,彩色琉璃剪邊。兩側為鍾樓二樓,鍾樓內現存宋崇寧年間所鑄一大鐵鍾,上飾文字和花紋,中軸線一進院為過殿,兩側為東西插花樓,東插花樓毀於抗戰前兵火。二進院為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架椽,屋頂形制分別為單檐歇山頂和懸山頂,大雄寶殿後有一隨唐浮雕石佛龕,為一佛二弟子。
棋子山

棋子山,棋子山古名棋子嶺、

謀棋嶺,位於距山西省陵川縣城17公里的六泉鄉西南。相傳為殷商貴族箕子封地。周武王滅商後,箕子曾避居於此,擺布石子,推演天文。棋子山正在成為世界圍棋起源紀念地、歷史文化名人箕子紀念地、當代圍棋文化與賽事活動中心。
棋子山山勢平緩,主峰海拔1488米。山上松樹成林,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經國家有關部門考察論證, 陵川棋子山為中國圍棋發源地。棋子山方圓數十里之內,顏形成酷似班固《奕指》及《圍棋辭典》所稱的天然棋石俯拾即是。

景區以圍棋起源地、箕子紀念地、度假療養和森林避暑景觀為特色,是融圍棋文化和自然風光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玖』 陵川縣的古陵樓有哪些歷史文化古跡和來歷

「古陵樓」是陵川縣崇安寺的山門,始建於宋代。

古陵樓面寬五間,進深六架椽,平面形制為長方形,屋頂為重檐歇山式。房坡為灰色多筒、板瓦鋪制,琉璃剪邊。在一層檐下,正面懸有「行山鍾秀」、背面有「留月時棲雲」共兩塊匾額。兼左右鍾、鼓二樓拱衛烘托,遠遠望去,巍峨挺拔,氣象崔嵬,實為陵川山城壯色不少。

此樓雖改建於明代,但大門上仍用的是宋代青石門框,尚門框上刻有「嘉佑辛丑六月三日」等字樣。用青石作門框,在我國寺院中實屬罕見。

古陵樓中間是一座雕刻精美的佛龕,內供奉著彌勒佛,意含著佛的宗旨是快樂高院興,笑口常開,笑迎九法界眾生。佛龕上有一幅對聯,上聯:大肚能涵斷卻許多煩惱礙,下聯: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四大天王分開兩旁,寓意風調雨順,國泰完民安。背面韋馱護法仗劍而立。對聯為,上:受如來囑衛教安僧,下:顯將軍身摧邪輔正。山門東側為鍾樓,西側為鼓樓。兩邊的鍾、鼓二樓,均為重檐歇山頂,琉所璃剪邊。此鍾鑄於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鍾高200公分,徑長170公分,上面鑄有銘文和方格紋及八卦圖案,是國內罕見的大鐵鍾。鼓樓原有大鼓一面,惜清代已毀。

古陵樓內有陵川北宋名士馬驤用駢體文撰寫的崇安寺三門碑一通。碑高兩米,寬一米五,踞坐於大石龜上。其文章優美,書法圓潤,文字俱佳 ,實屬珍貴。

閱讀全文

與山西省陵川縣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