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於謙是什麼朝代的人
明朝。
於謙(1389~1457),明代大臣。字廷益,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進士。初任御史,歷官兵部尚書。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為瓦剌俘去,於謙擁立明景帝,擊退瓦剌的侵擾,捍衛了北京,功炳史冊。
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後徐有貞、石亨等迎明英宗復位,將他殺害。明孝宗追謚肅愍,明神宗改謚忠肅。
(1)於謙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於謙的事跡:
正統十三年(1448年),明朝邊防日益吃緊,兵部事務日加繁忙,於謙奉命入京,任兵部左侍郎,期間,邊防戰亂不斷。
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遣使兩千餘人貢馬,向明朝廷邀賞。由於王振不肯多給賞賜,並減去馬價的五分之四。瓦剌借機就製造釁端,於這年七月率大軍向邊境騷擾。
明軍的敗報不斷傳到北京,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率五十萬大軍親征,結果在土木堡慘敗,明五十萬大軍「死傷過半」,英宗本人也被瓦剌俘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盡管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同時得晉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之軍。不久,加封少保,總督軍務。
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征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里外無不惕息。
瓦剌進攻北京失敗後,其部族首領「也先」挾英宗逼和。於謙認為「社稷為重君為輕」,堅決不同意,瓦剌被迫釋放了英宗。英宗回來後,被弟弟景帝囚禁在南宮。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徐有貞、石亨等人誣陷於謙謀立襄王之子,於謙被逮捕下獄,以和岳飛同樣的罪名「莫須有」被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於謙
『貳』 於謙的歷史資料
於謙(1398.5.13-1457.2.16),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於少保,漢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永樂十九年進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遷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四年召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變,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於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師,身自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太上皇得歸。天順元年謙以「謀逆」罪被冤殺。弘治謚肅愍,萬曆改謚忠肅。有《於忠肅集》。於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祖籍考城(今民權縣),故里在今民權縣程庄鄉於庄村。於謙的曾祖於九思在元朝時離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遷至錢塘太平里,故史載於謙為浙江錢塘人。於謙少年立志,七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所見人無若此兒者,異日救時宰相也。」十二歲時於謙即寫下明志詩《石灰吟》。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為進士。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叛,於謙隨宣宗朱瞻基親征。待高煦出降,宣宗讓於謙數說他的罪行。於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朱高煦在這位御史的凌厲攻勢下,被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不停地發抖(伏地戰栗),自稱罪該萬死,宣宗大悅,任命於謙為御史,當即下令派其巡按江西。巡按外地正是御史的職責,也不算什麼高升,但皇帝的這一舉動明顯是想歷練此人,然後加以重用。
於謙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幾百個囚犯。他上書奏報陝西各處官校騷擾百姓,詔令派御史逮捕他們。皇帝知道於謙可以承擔重任,當時剛要增設各部右侍郎為直接派駐省的巡撫,於是親手寫了於謙的名字交給吏部,越級提升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於謙到任後,輕裝騎馬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訪問父老,考察當時各項應該興辦或者革新的事,並立即上書提出。一年上書幾次,稍有水旱災害,馬上上報。
正統年間,宦官王振專權,作威作福,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而於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於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只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手(絹)帕蘑(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兩袖清風」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閭閻就是里巷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說長道短。此詩寫成後遠近傳誦,為一時佳話。於謙如此不阿,自然引起了宦官王振的極度不滿。
『叄』 歷史人物於謙大傳概括
於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大臣,祖籍考城[1] ,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永樂十九年(1421年),於謙登辛丑科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後,身為御史的於謙因數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頌聲滿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2]
正統十一年(1446年),進京覲見因不向王振獻媚送禮,引起王振不滿遭其暗地指使其黨羽李錫給他加上對明英宗不滿的罪名下獄論死。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復任。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額森)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征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里外無不惕息。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成化初,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謚肅愍。萬曆中,改謚忠肅。有《於忠肅集》。於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肆』 歷史上,明英宗為什麼要殺死於謙呢
明英宗朱祁鎮殺死救時名臣於謙,原因其實就一個字:蠢。
↑徐有貞是害死於謙的直接兇手↑
但小人的最大特點就是能折騰,臉皮厚,徐有貞通過討好大學士陳循(此人也是主戰派,但明顯不是於謙那種清廉之人),得以升遷。徐有貞還特意拉攏於謙門人,於謙不知內情,但他還是替徐有貞說話了,奏請景帝朱祁鈺讓徐有貞擔任國子監祭酒。
於謙之所以這么做,絕不是因為他接受了徐有貞的賄賂,而是他打心眼裡就不認為徐有貞有多壞,盡管徐有貞提議遷都逃命,但當時情況危急,有這種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可朱祁鈺不幹了,他對徐有貞印象深刻,反問於謙:“這傢伙就是提議南遷的那個徐有貞吧,不是什麼好人!” 朱祁鈺的判斷是對的,徐有貞真的不是什麼好人
『伍』 求歷史上對於謙的評價。。。
贊曰:於謙為巡撫時,聲績表著,卓然負經世之才。及時遘艱虞,繕兵固圉。回景帝既推心置腹答,謙亦憂國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偉矣。變起奪門,禍機猝發,徐、石之徒出力而擠之死,當時莫不稱冤。然有貞與亨、吉祥相繼得禍,皆不旋踵。而謙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卒得復官賜恤。公論久而後定,信夫。
這段摘自張廷玉版的明史·卷一百七十 列傳第五十八 於謙列傳。
『陸』 於謙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於謙(1398年—1457年),字廷益,浙江錢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七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專於他的相貌,說:「這屬是將來救世的宰相呀.」永樂十九年,於謙考中了進士.
宣德初年,任命於謙為御史.奏對的時候,他聲音洪亮,語言流暢,使皇帝很用心聽.顧佐任都御使,對下屬很嚴厲,只有對於謙客氣,認為他的才能勝過自己.護從皇帝駐扎在樂安時,高煦出來投降,皇帝讓於謙口頭數說他的罪行.於謙義正詞嚴,聲色俱厲.高煦伏在地上戰保,自稱罪該萬死.皇帝很高興.班師回朝北京,給於謙賞賜和各大臣一樣.
於謙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幾百個囚犯.他上疏奏報陝西各處官校騷擾百姓,詔令派御史逮捕他們.皇帝知道於謙可以承擔重任,當時剛要增設各部右侍郎為直接派駐省的巡撫,於是親手寫了於謙的名字交給吏部,越級提升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於謙到任後,輕裝騎馬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訪問父老,考察當時各項應該興辦或者革新的事,並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幾次,稍有水旱災害,馬上上報.
『柒』 關於於謙的豐功偉績
於謙,字廷益,浙江錢塘人,生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在年少時,他就展露出卓爾不凡的氣質。據說於謙七歲時,一個僧人見到他,覺得這個孩童日後必有大的作為,斷言他是將來的「救時宰相」。少年於謙,機智過人,能詩善對。八歲時,一次他穿著紅色衣服,騎馬玩耍。鄰家老者覺得很有趣,戲之曰:「紅孩兒,騎黑馬遊街。」於謙應聲而答:「赤帝子,斬白蛇當道。」下聯不僅工整,而且還顯露出他非同尋常的氣勢。
永樂十九年(1421),二十四歲的於謙中進士。宣德元年(1426),漢王朱高煦乘新君嗣位未穩之際在樂安州起兵謀叛,於謙隨宣宗朱瞻基親征。漢王未戰而降,宣宗命於謙口數其罪。於謙義正詞嚴,聲音朗朗,朱高煦趴伏於地,戰栗不已。宣宗非常欣賞於謙的口才。在宣宗的安排下,於謙以兵部右侍郎銜巡撫河南、山西,有政績。正統十三年(1448),於謙應召入京。如果不是第二年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事變,於謙也許終其一生都是明廷一個兢兢業業的官僚而已。這場大事變將於謙推上了政治前台,做出了非常事業,似乎應驗了早年僧人的預言。由此,於謙在歷史長廊里留下了他動人心魄的身影。
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率領鐵騎分四路大舉南犯。年輕氣盛的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蠱惑下,幻想著像其曾祖父成祖朱棣那樣數入漠北建立赫赫軍功,所以不顧群臣勸阻,貿然親征。八月十五日,在土木堡,明朝數十萬大軍被蒙古軍隊一舉擊潰,英宗也成了也先的階下囚,史稱「土木之變」。土木之變,影響深遠。它標志著明朝失去了對蒙古軍事力量的優勢,也是明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土木之變,使得明朝面臨的局勢極其危險。英宗為也先俘獲,明朝陷入了國無君主的窘境。同時,英宗成為也先手中的一個籌碼,隨時隨地可以向明廷要挾索價。也先挾持英宗,乘土木新勝之餘威,率眾直趨北京,欲一鼓作氣攻取明朝的京城。而數十萬明軍在土木堡一役土崩瓦解,北京守備空虛,形勢岌岌可危。
當時北京城內人心惶惶,許多大戶人家紛紛南逃。朝廷上下,群臣驚愕,束手無措。皇太後孫氏和英宗的皇後錢氏將宮中的財寶搜刮一番,用八匹健馬馱赴也先大營,幻想能夠以此換取英宗的自由之身。當然,這種婦人之見是不會產生任何實際效果的。
正是在這種關乎國家存亡、民族安危的緊要關頭,以於謙為代表的一批忠義大臣處變不驚,迅速而果斷地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徹底粉碎了也先的陰謀,穩定了大局。於謙此刻挺身而出,成為抵抗派的領軍人物。他果斷採取了以下幾個措施,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
第一,禁南遷之議。面對也先軍隊直撲北京的嚴峻形勢,是戰是守,大臣們的意見存在很大的分歧。侍講徐珵(chénɡ)善於星象之數,託言星象有變,朝廷應當南遷。對此,於謙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堅決反對南遷。他厲聲說:「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監國郕(chénɡ)王朱祁鈺(yù)支持於謙的看法。由此,南遷之議才被廢棄,守衛北京之策乃定。
於謙言南遷者可斬也,絕非聳人聽聞,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正確建議。試想,明朝雖實行南北兩京之制,南京為陪都,但是一旦南遷,則北京勢必不保,長江以北將不為明廷所有。有史為鑒,當年宋朝徽、欽二帝被俘,宋高宗趙構逃至江南而失國土大半,只能偏安一隅。如果真的接受了徐珵的主張,恐怕中國歷史就要重演南宋偏安的一幕。
『捌』 於謙的歷史評價
《明史》贊曰:於謙為巡撫時,聲績表著,卓然負經世之才。及時遘艱虞,內繕兵固圉。景容帝既推心置腹,謙亦憂國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偉矣。變起奪門,禍機猝發,徐、石之徒出力而擠之死,當時莫不稱冤。然有貞與亨、吉祥相繼得禍,皆不旋踵。而謙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卒得復官賜恤。公論久而後定,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