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介紹中國長城文化遺產
長城,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1)北京建築歷史文化長城擴展閱讀
長城建築結構:長城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
牆身是城牆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為7.8米,有些地段高達14米。凡是山崗陡峭的地方構築的比較低,平坦的地方構築得比較高;緊要的地方比較高,一般的地方比較低。
牆身是防禦敵人的主要部分,其總厚度較寬,基礎寬度均有6.5米,牆上地坪寬度平均也有5.8米,保證兩輛輜重馬車並行。牆身由外檐牆和內檐牆構成,內填泥土碎石。
② 「北京是歷史文化久遠的城市之一,它那裡有萬里長城和故宮等古代建築物」幫我把這句子翻譯為英文」
Beijing is one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ncient cities, with the Great Wall, the Palace Museum and some other ancient buildings.
③ 長城在政治,歷史,文化,建築等方面的資料
已解決問題 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給我一些有關長城的資料 [ 標簽:長城,資料,greatwall ] 媚ō乄寶◇o4 回答:2 人氣:6 解決時間:2008-10-11 15:20 長城
長城修築的歷史悠久,工程雄偉浩大,是世界少有的奇跡。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綿延伏於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現在我國新疆、 甘肅、 寧夏、 陝西、 內蒙古、 山西、河北、北京、 天津、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峰火台的遺跡。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里。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關」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折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而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秦始皇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除運土、運磚可以用毛驢、山羊能爬山的牲畜外,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萬里長城的工程量,據粗略估計,僅以明朝修築為例,若將其磚石、土方用修築一道厚1米、高5米的大牆,可環繞地球一周有餘。如果用來鋪築一條寬5米、厚35厘米的馬路,那就能繞地球三四周了。如果把所有朝代所修的總計10萬里來計算,則這道長牆可繞地球十幾周,這條馬路,可繞地球三四十周。
「因地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把它肯定下來,司馬遷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以後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築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選擇在「四顧要之處」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有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收「易守難攻」之效。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牆、劈山牆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 了。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了
長城,作為一頂偉大的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產。
④ 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長城
長城是古代中國為抵禦不同時期塞北游牧部落聯盟的侵襲,修築規模浩大的隔離牆或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是自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築物。
1、春秋長城,「長城之父」齊長城是伴隨著霸權而產生的防禦工程,長城是城池的擴大,《易經》上說:「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山川的險要為敵我共用,城塹的險要則專為我用,隨著各諸侯國的強大,有了修築長城的實力,同時齊長城也是齊魯劃分實力范圍的界限。
2、戰國長城,白狄建的長城,中山長城,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春秋時期白狄所建的鮮虞國,隨著後期各諸侯國的的權利紛爭及其權臣之間的復雜關系,中山築長城,實際上是為了防禦趙國的,同時,魏建有三道長城、趙建有三道長城、燕建有二道長城和諸侯國秦國修築的長城。
3、明朝是中國長城修建的鼎盛時期,防禦體系進一步完善,結構龐大復雜,猶如堡壘,明長城分為內外兩道,外長城,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全長一萬二千七百多里;內長城,初為北齊時所建,也叫「次邊」所以明長城也分為「內三關」和「外三關」。
(4)北京建築歷史文化長城擴展閱讀: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21196.18千米。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
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中國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台的遺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城(中國古代第一軍事工程)
⑤ 多位作家從政治,歷史,文化,建築等不同角度談論長城的價值他們的共同認識是什麼不同指點又在哪裡
有點長,要耐心呀!
以雄峙中國北方大地的萬里長城為中介的南北廣大地域所構成的長城帶,橫貫今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和吉林、黑龍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區)的相當一部分地區,也包括歷史時期處於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朝鮮半島的若乾地區。其范圍南北寬約數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東西長約數千公里。長城帶自遠古至今居住著眾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關系的發展,是觀察和理解長城帶一切事物的關鍵所在。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長城帶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們都與當今分布在長城帶的20多個民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無論已經消失的還是至今繼續發展的各民族,都對中國的歷史發展作出過重要的貢獻。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發展的產物,但目前對於長城南北民族關系內在發展規律的研究尚不充分。總結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寬研究領域,揭示長城與中國民族關系發展的內在聯系,對於長城學、民族學及中國民族關系史等學科研究的發展,對於促進民族團結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
長城帶的經濟結構與民族格局
經濟文化結構 中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點所構成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決定了整個中國大陸古代經濟、文化大致分為東西兩大區和南北三帶的天然布局。東西兩大區即北起興安嶺,經燕山、陰山、賀蘭山、岷山至橫斷山脈一線,以東為農業經濟發展地區,其西是畜牧業(間有河谷或綠洲小塊農業)經濟發展地區。三帶即秦嶺、淮河以南為水田農業經濟發展帶;秦嶺、淮河以北至陰山、燕山以南和東北平原是旱作物農業經濟發展帶,陰山以北,賀蘭山以西為畜牧業經濟發展帶。兩區三帶的天然布局,構成中國大陸古代農、牧兩大經濟、文化類型。長城帶包含了整個旱作農業經濟發展帶和畜牧業經濟發展帶的大部,構成一個完整獨立的經濟體系。經濟上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畜牧業是農業的重要補充,兩種經濟相互依存,互相補充。文化上以農耕文化為主導,農、牧兩種文化相互滲透和吸收,不斷匯聚與輻射。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農業首先在黃河中下游發展起來,成為整個中國農業經濟、文化的腹心,並成為全國經濟、文化交流匯聚的中心。在整個畜牧業經濟區,自興安嶺以西、陰山以北的內蒙古大草原,憑借得天獨厚的條件,發展成為畜牧業經濟、文化的腹心。長城就坐落在這兩個經濟、文化腹心的自然交匯處,它是一定的經濟發展基礎的產物。長城既將
兩種經濟、文化隔開,又將兩種經濟、文化聯結在一起。
民族格局 民族格局總是反映著地理的生態結構。兩大經濟、文化腹心的形成,標志著兩大系統民族的初步形成。西周以降,長城以南的農業區形成華夏民族,近長城以南的黃河中下游,經濟文化處於領先地位,建立起以早期漢族為主體的強大秦漢多民族統一的封建大帝國;長城以北畜牧業地區,也於戰國末形成以匈奴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統一的匈奴奴隸制政權。長城的修建,成為中國古代民族形成的標志。而秦漢的長期統一,鑄就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雛形。自秦漢至明清,匈奴、氐、羌、東胡、烏桓和鮮卑、突厥和回鶻、黨項和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民族反復匯聚長城帶,逐鹿中原,形成古代民族發展的一個又一個高峰,進行一次次民族融合,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一些民族實體消失,又一些新的民族實體誕生。到元、明後期,長城帶的近代、現代民族實體都先後形成,構成長城帶當代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
長城帶的民族關系
長城帶古代的經濟、文化結構與古代民族的構成格局,決定了中國古代農業經濟地區與畜牧業經濟地區的關系集中表現於長城一線,其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對立統一也沿長城一線展開。與此相適應的中國古代的民族問題也集中於長城一線,表現得異常突出,無論是民族間的聯合與交流——政治的、經濟的和文化的——還是民族間的斗爭——軍事的、政治的——都沿長城一線展開,它對於主體民族的形成與發展,主體民族與長城帶各民族的關系,以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都曾起過重要作用。這是由於中國古代經濟體系一分為二、農業經濟與畜牧業經濟的對立統一所決定的。
長城帶經濟、文化的對立統一與發展 農業和畜牧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產方式,農業需要人員定居穩定生產,而畜牧業人員卻在流動中放牧,兩種生產方式各有其不同特點,因而農、牧兩大類型的經濟、文化,自古就有矛盾的一面。畜牧業生產的單一性和不穩定性,使之對農業有很強的依賴,又常常造成兩種經濟、文化的失衡,出現嚴重的對抗。而古代牧區保留的部落亦兵亦民的集群社會組織,很容易形成軍事優勢,有時進入農業區掠奪,給農業區造成極大破壞。長城的修築與存在,便起到了把農、牧兩個民族隔離開來,藉以增強對畜牧業民族掠擾的抗禦能力,使之不能輕易得逞,從而有利於保護中原地區的農業經濟和先進的生產方式,有益於社會生產力和封建文明的發展與積累。自秦漢至明,控制中原地區的歷代統治者,多數都利用農業社會的強大組織力量,不斷修築長城,同時採取大規模向長城帶沿線移民、修築交通通道、開拓邊疆新區域的舉措,促進了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而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交通孔道的打通,長城的延伸,使畜牧業經濟地區一分為二,削弱了游牧民族對中原農業區的威脅,使中原農業區與新疆南部農業區聯結成為統一體。隨著歷史的發展,這條通道進而形成為聯結中亞、南亞、西亞以及歐洲、非洲的走廊和重要樞紐,成為中西經濟、文化交流和國內東、西部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與輻射的極其重要的輸送線。所有這些,為中原經濟、文化的發展與擴散提供了廣泛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農、牧兩大經濟、文化類型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進的關系。農業經濟既需要畜牧業為自己提供農耕、運輸用的畜力和戰馬、牲畜、皮毛、珍貴葯材等畜
力和物力,也需要不斷向畜牧經濟區出賣農副業及手工業產品等,使畜牧業經濟地區成為農業經濟地區的重要商品市場;而畜牧業經濟不僅需要農業經濟地區提供糧食、布疋和鐵、銅、錫、金、銀、陶器等各種手工業品,而且也需要出賣自己的皮毛、葯材等產品,這樣便促使了兩種經濟的貿易交換沿長城一線不斷展開。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在歷史上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加之特殊情況下的民族之間的搶掠,使農、牧業產品沿長城一線集散,長城一線也就成了國內最大的貿易市場和物資供求、集散基地。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許多關口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可見,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城又是農、牧經濟的匯聚線。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更重要的還曾擔負著將兩種經濟、文化聯結在一起的重任。
⑥ 北京萬里長城全史歷程
北京萬里長城全史歷程 目錄 一 …………………………………………………………………………………簡介二 …………………………………………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及歷史的過程簡述三 ……………………………………………………………………………分布概況四 ………………………秦代萬里長城的修建,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共12年之久 一、簡介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跡。歲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當您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於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大智大勇。長城的修建持續了兩千多年,根據歷史記載,從公元前七世紀楚國築「方城」開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5千公里。如果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總長度超過了5萬公里; 如果把修建長城的磚石土方築一道1米厚、5米高的大牆,這道牆可以環繞地球一周有餘。長城位於中國北部,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通稱萬里長城萬里長城在我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東西橫亘著一道綿延起伏、氣勢雄偉、長達一萬多里的長牆。這就是被視為世界建築史上一大奇跡的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防禦工程它凝聚著我國古代人民的堅強毅力和高度智慧,體現了我國古代工程技術的非凡成就,也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 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 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二、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及歷史的概況\過程簡述 長城橫貫中國華北和華中地區。由於歷史上每一個諸侯國和王朝的疆域都不同,因而修築的長城也都不在一條線上,所以長城的起止和長度也都不一樣。據大致推測,長城總長度為七千多公里,接近一萬五千里,因此它通常被叫做「萬里長城」。城牆最高處將近十米。 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游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遂稱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秦長城只有遺跡殘存。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長城的修建客觀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濟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有功於後世,實上大禹治水等」。漢代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黑龍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到了明代,為了防禦韃靼、瓦刺族的侵擾,從沒間斷過長城的修建,從洪武至萬曆,其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一條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邊牆。(但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全長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的是6700公里)。長城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現在經過精心開發修復,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台、慕田峪、嘉峪關等處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長城與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斗獸場,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准確地說,長城不只有一座。在兩千多年間,各代王朝在中國的北方修建了許多座長城。其中,"新"的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於中國明代(1368-1644)。明代長城是一座結構龐大復雜的邊防堡壘,綿延6700公里。它是世界最偉大的人工奇跡。明代長城翻山越嶺,蜿蜒迂迴於崇山之間。看見它人們不由肅然起敬,感嘆在如此險峻的地方使用數量如此眾多而且巨大的建築材料。長城見證了古代中原農業文明和北方游 牧民族間劍拔弩張的激烈對抗。明代長城是人類歷史上耗費人力最巨,時間最久,物資最多的建築。這使它成為一件最大的歷史文物。在今天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保護長城是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最具挑戰性的任務。 三、分布概況 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山海關,嘉峪關,虎山長城,九門口長城等。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的頻繁、激烈和規模的不斷擴大,軍事築城技術廣泛發展起來。各諸侯國為了防禦鄰國的突然襲擊,常常在自己的邊境上修築一些關、塞、亭、障等守備設施,後來又進一步把關、塞、亭、障用城牆連接起來,或把大河堤防加以擴建,便出現了所謂長城。我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長城是楚國的方城,約建於公元前7世紀,位於今湖北竹山至今河南泌陽一帶。到戰國初期和中期,隨著兼並戰爭的加劇,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各主要諸侯國都紛紛築起互防長城。今山東境內,有齊國修築的西起平陰(今平陰東北)東連琅邪(今膠南南)海濱的長城。今陝西東部,有秦國沿洛水西岸修築的「塹洛」長城;有魏國沿洛水東岸修築的河西長城。今河南中部,有魏國修築的河外長城;有鄭、韓兩國相繼修築的鄭韓長城。今河北境內,有燕國沿易水北岸修築的易水長城;有趙國在今臨漳、磁縣一帶修築的漳滏長城;還有中山國在今河北、山西交界一帶修築的中山長城。除這些內地諸侯互防長城外,在戰國中後期,由於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等游牧部族的日益強大和南下,秦、趙、燕三國都修築了規模頗為巨大的邊地長城。其中,秦國的邊地長城建於昭王滅義渠之後,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沿洮水東岸北上至狄道(今甘肅臨洮),轉向東南至今甘肅渭源,向東北越六盤山,經今寧夏固原、甘肅環縣、陝西吳旗,至今陝西安塞境內分為兩支:一支向東,經今綏德北上,止於秦的上郡治所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一支向東北,經今陝西橫山、榆林、神木,達於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十二連城附近黃河岸邊。趙國的邊地長城建於武靈王破林胡之後,築有陰山南北兩道長城:陰山南長城,西起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經今包頭市北沿烏拉山下及大青山南坂而東,經今呼和浩特市北,東至今卓資;陰山北長城,西起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由今烏加河以北向東,直達呼和浩特市西北。燕國的邊地長城建於秦開破東胡之後,西起今河北懷安西北,向東北至今內蒙古正藍旗西南,再向東經今河北圍場、內蒙古赤峰市南、遼寧阜新市北、開原縣東南,轉而南下,達於(氵貝)水(今朝鮮清川江)入海處。這就是秦統一前內地長城及邊地長城的分布概況。四、秦代萬里長城的修建,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共12年之久。 第一階段,由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前221——前215年)。這時剛剛平滅六國,國內正緊張地進行一系列改革和推行鞏固統一的各項措施,對匈奴採取的是戰略防禦方針。 第二階段,自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前214——前210年)。這時形勢已發生巨大變化,秦始皇鞏固內部的工作已經完成,邊地長城的修繕已基本結束,邊防已經鞏固,對匈奴作戰的各項准備皆已就緒,已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並取得重大勝利。
⑦ 分別從政治、文化、歷史、建築的角度說說長城的價值(每個角度不超過150字)
長城是人類社會現存最為宏偉的文化遺產之一,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明。在中國,長城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標志性建築,有著智慧、堅忍、肯奮斗、敢犧牲、堅不可摧、戮力同心的精神內涵。是涉及軍事、交通、建築、地質、氣象、農業、藝術等領域的珍貴遺存,它像一部民族文明史的網路全書,值得全面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著名長城學家羅哲文先生曾在為一本長城研究專著所作的序言中這樣寫道:"巍然屹立在中國大地上的長城,作為古代軍事防禦工程,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今天,歷史已賦予長城以全新的意義,透過新世紀的曙光,我們看到了更加宏偉壯觀的萬里長城,感到了更加博大雄深的長城文化?
長城,古往今來,多少人為你歡呼雀躍,激動不已,血熱中腸。然而,在改革開放已20多年的今天,我們認真研習歷史,回顧在中央一系列英明政策指引下取得的豐碩成果並面對新世紀的偉大征程時,我們還會逐漸揭開長城古老而神秘的面紗,從以往許多情緒化的社會評判規范中解放出來,給長城一個公允的評價。
歷史上,世界許多國家都修建過長城一類的建築,而為什麼只有中國長城堪稱人類最宏大的文化遺產?這是因為她是建造歷時最長、佔地面積最大、建築工程量最浩繁的建築奇跡。中國長城始建於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初是各諸侯國在各自領地上修建的軍事防禦工程,一般小國的長城只有幾百里,一些大國的也不過二、三千里。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後,拆除了六國互防長城,並"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險制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史記?蒙恬傳》)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條萬里長城,它是在原秦國、趙國及燕國的北方長城的基礎上擴充修築的,目的和作用是防禦匈奴和東胡等奴隸主的率眾南掠。自秦朝修築第一條萬里長城後,漢族統治者建立的漢朝、隋朝和明朝,以及其他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統治者建立的北魏、北齊、北周及遼、金各朝,都曾大規模地修築或增建過長城,其中尤以漢朝和明朝的長城規模宏大。漢朝的長城,亭障、烽燧長達兩萬里,明朝長城則至今仍向世界展示著中國長城的宏偉風貌與中國長城防禦工程技術發展的最高水平。據長城專家作過的統計,中國各朝代修築長城的總長度當在10萬里以上,若用修築長城的磚石土來修築一道高5公尺、厚1公尺的大牆,那麼這道大牆可環繞地球十幾圈,如果加上各種關城、衛、所、烽火台、城堡、墩台、營城等等的工程量,這道大牆可環繞地球幾十圈。 ????如此偉大的古代工程,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然而她的偉大,不僅在於工程量的巨大,還在於它嚴密的軍事防禦布局;"因地形,用險制塞"的科學設防;烽火相望、頃刻千里的通訊報警聯絡系統;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各種不同建築材料、多樣結構和藝術的營造方法;以及億萬人民付出的艱巨勞動和無數犧牲。 綿亘萬里的長城沿線,遺存著極其豐富多彩的珍貴文物,不僅是了解中國古代軍事科學、交通往來、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而且也是探索中國北方農業、牧業、氣象、水文、地震等的重要依據,並孕育了一座瑰麗的長城藝術寶庫,千百年來,長城成為千古詠唱的主題,升華為一條連結著中華各民族的精神紐帶,向今人和後人講述著中國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的歷史。巍然屹立在中國大地上的長城已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徵,炎黃子孫的驕傲,成為世人嚮往的游覽觀光勝地。
長城的修建,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那巨大的磚石經過燒制從遠方運來,再依山涉險運上山,堆建構築,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物質條件極其貧乏的條件下,用最簡單的工具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確實顯示了我們先民的智慧和力量。毫無疑問,長城,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結晶。從這個意義上講,把長城作為一個文化的紀念碑,作為文物來保護,並適當修復,供中外遊客參觀游覽是十分有益的。
但是,縱觀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我們還會感到,長城的歷史作用和價值,在其修築的當時就有許多的局限。中華民族的歷史,應該是56個民族的歷史,而長城歷來是對付北方游牧民族的軍事手段。歷史上修築長城次數最多、工程量最大的明朝,正是對北方和西北方少數民族敵意最深,也是最保守、最無能的王朝。恰恰是由於長城的修建,固定了農牧業的界限,限制了民族間的交流和融合,阻滯了經濟的發展。更不用說那磚石之下墊著歷代服役工匠的白骨,迸濺著各兄弟民族間互相廝殺的斑斑血跡了。單就軍事作用而言,長城也並沒有實現中原統治者所設計的防禦目的,一旦中原王朝失去軍事實力,長城就形同虛設。明朝後期,清軍出入長城已如入無人之境。到了近代,雖長城依舊在,但手持洋槍洋炮的洋鬼子們照樣轟開了大清帝國閉關自守的大門。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明,燦爛的文化,一切驕傲與自豪都於事無補。當時,長城也像被抽掉了筋骨的長龍,僵卧在貧窮多難的大地上,「徒為後人觀」矣!
最早重新審視長城價值的人應該是康熙皇帝。他的祖輩是破長城進入北京城的。一個國家要靠什麼來防衛呢?康熙曾多次去過長城,頭腦中時常有這樣的思考。1691年,古北口總兵蔡元向朝廷提出,他所管轄的那帶長城「傾塌甚多,請行修築」。康熙經深思熟慮,提出了不同意見。他的上諭是這樣寫的: 「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士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 也正是康熙的明智,使我國歷史上持續兩千多年修築長城的工程畫上了句號。從審美的角度,從人類智慧的角度,從民族剛毅不屈的角度,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品評長城,無論怎樣都是不過分的,但修築長城的初衷畢竟是封閉、保守的。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人們的思想觀念已經發生諸多變化、以往諸多情緒化的社會評判已經得到糾正的情況下,重新審視和品評長城的價值與寓意,對於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匡正民族精神,將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⑧ 北京長城的長城文化
特色之一 ,景區草木茂盛,樹木成林,植被覆蓋率現今達96%,這種大面積植被是任何長城段都不可比的;
特色之二 ,慕田峪關台奇特。慕田峪關與居庸關、山海關、嘉峪關等都不一樣,正關台是由三座空心敵樓構成,通連並矗,兩側樓較小,中間樓較大,三座敵樓之上有三座望亭,關門不設正中,而是在關台東側,進出關台也是兩側敵樓設門,這種獨特的關台建築是萬里長城所罕見。
特色之三 ,敵樓密集。從慕字一台(大角樓)至慕字四台(正關台)不到500米,就設敵樓4座;從慕字一台至慕字二十台,長度僅3000米,敵樓、敵台、牆台、鋪房就25座,這種百米左右就有一座敵樓的長城段也是不多見的。
特色之四 ,雙面垛口。其他段長城,多為長城外側一面建垛口牆,而慕田峪段長城卻兩面都為垛口牆,垛口牆即守城將士對敵作戰的掩體。兩面垛口牆,即意味著兩側同敵作戰,可見慕田峪段長城在歷史上的重要戰略地位。
特色之五 ,內、外支城並存。支城,即在主長城之外根據戰事需要順山勢又節外生枝修出的長城。慕田峪的外支城即連接慕字十一台的長城,內支城即「禿尾巴邊」。
特色之六 ,長城富有立體感。慕田峪關,地勢最低,海拔僅486米,往東,陡然上升,至大角樓(慕字一台)不到500 米,竟然上升117米。往西,從慕字四台(即正關台)至慕字十九台,起伏不大,較為平緩,從慕字二十台至牛角邊最高處,只經過近10座敵樓,就從慕田峪關的486米上升了533米,達到1039米。從整體角度看,這段長城猶如在山巔騰飛的一條巨龍,高峰處,如巨龍昂首,欲上九天;溝谷處如巨龍飲水,一頭扎進山澗溪流之中,蔚為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