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外國音樂的發展歷史

外國音樂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12 08:59:47

1. 求歐美流行音樂 的簡介 起源以及其發展 代表人物等等

歐美現代流行音樂形成發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100多年裡,現代流行樂以其簡易通俗、貼近生活的特質深入人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並改變著一代代年輕人的心態和生活方式。從早期的黑人音樂,到後來的抗議民謠、迷幻音樂、新浪潮音樂、藝術搖滾樂、朋克樂、新浪漫音樂、重金屬,直到近兩年興起的電子舞曲,無不反映出當代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及倫理道德的變化,反映出青年一代內心世界的追求與慾望。
(一)
自第一批黑人奴隸在1619年被販運到北美後的250年間,共有100餘萬黑人被販賣到北美,他們也把自己的音樂文化帶到了美國,特別是邊唱歌邊幹活的習慣,於是便產生了流傳於黑奴中的做工歌和勞動號子,這是最早的美國黑人音樂。後來,受基督教佈道的影響,黑人將他們固有的宗教傳統和歐洲聖詠結合起來,配以宗教舞蹈,形成黑人聖詠的最初風格。另外,黑人還用提琴和班卓琴來演奏歐洲傳統舞曲,並加上非洲色彩的演唱與節奏,形成黑人聖詠等音樂風格相互滲透,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黑人民歌風格,而魯斯音樂誕生了。
19世紀末, 在美國南方密西西比河畔港埠新奧爾良誕產了另一種重要的黑人音樂——爵士樂。爵士樂由新奧爾良克里奧爾入(黑人與法國、西班牙人的混血兒)樂師所創,在引進布魯斯音樂的演奏技巧後,風格趨於成形。雖說布魯斯影響並推動了爵士樂的發展,但在以後的不同階段,布魯斯和爵士樂互相影響,卻又循著各自不同的道路發展。爵士樂盛行於城市,布魯斯流行於鄉村,直於爵士樂傳遍整個美國,布魯斯才開始向北方發展演變。
(二)
6年代以前,世界流行樂壇一直處於美國人獨霸天下的局面,北美、歐洲乃至世界各地,美國流行歌手、樂隊主宰了整個流行音樂市場。然而自1958年ELvis服兵役、1959年Buddy Holly撞機身亡後,美國傳媒改捧青春偶像歌手以凈化文化,搖滾樂在美國已名存實亡。許多搖滾歌手來到英國發展,黑人唱片在英國受到歡迎。由於利物浦是當時英、美間往來的第一大港, 因而這里的音樂氛圍最為活躍,1959年,利物浦誕生了一支傳奇式的4人組合——The Beatles(甲殼蟲)樂隊。
Beatles的迅速走紅簡直象一個神話,單看他們在排行榜上的成績就會讓你目瞪口呆,從1962年至1970年,他們共有43支單曲曾進入英美排行榜前10名,真中美國榜首歌曲21首,英國榜首歌曲17首,在兩地同時奪冠的有13首。
(三)
1961年,當柏林牆開始修建、海軍陸戰隊作為第一批美軍登陸越南,伴隨約瑟夫·海勒《第22條軍規》的出版,Robert Zimmerman開始以Bob Dylan的名字在紐約露面。Dylan的音樂很難用幾句話就概括清楚,但總的來說,他的藝術生涯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各有各鮮明的藝術特徵。最初他受W0oody Guthrie等人的影響以民歌手的身份出現,但其音樂的主題一直放在對種族歧視、人類的不公正和對戰爭的抗議之中。在配器上,保持木吉他為主,配以口琴、班卓琴等。這段時期他最著名的歌當數「Blowin'in the Wind」(隨風飄盪)。1965年,在一次演唱會上,Dylan第一次抱著電吉他以一個搖滾歌手的姿態出現在觀眾面前。盡管觀眾們因一時無法接受他的轉變而把他轟下了台,但Dylan的這次行動無疑暗示著美國民謠搖滾時代的到來,也正是他那暗含譏諷、語帶象徵、思想豐富的歌詞才使得搖滾樂發現了可以大展宏圖的另一領域。後期Dylan的音樂重又回歸民謠。
美國六、七十年代出色的民謠搖滾藝人/團體很多,較為著名的還有Simon & Garfunkel、Joan Baez、Buffalo Springfield(NeilYoung)、Lovin Spoonful、the Byrds、the Mamas and the PaPas、Sonny & Cher、Peter、Paul & Mary等。民謠搖滾樂形式朴實,內涵深刻,歌詞往往發入深省。從此,由抗議民謠演化而成的憤怒搖滾不再是文弱的媒介之花,而成為社會文化迅猛變化的動力中心。
英國在60年代中末期掀起第二浪潮後,許多樂隊開始將重金屬與迷幻搖滾相結合,如Led Zeppelin樂隊的Jimmy Page就使即將衰萎的布魯斯和弦重新煥發魁力,並融合東方神秘主義色彩,音樂頗具爆發力。後來,70年代初期,一些厭倦了貴族搖滾和Zeppelin式炫技性演奏的年輕人聚集於倫敦地區的酒吧中,在啤酒澆灌出的靈感下,同時研究音樂與哲學,而他們組織的樂隊把酒吧變成了新音樂的溫室。當時,一位名叫Dave Robinson的人在樂隊出沒最多的「希望與錨」(Hope & Anchor)酒吧邊建起一座錄音棚,不久後便成立了Stiff唱片公司。「酒吧搖滾運動」和Stiff唱片公司的獨特品味奠定了「新浪潮」(New Wave)音樂的基本格調。
英國New Wave先驅是 Brinsley Schwarz,他與歌手 NicK Lowe一起吸引了大批光顧酒吧的樂迷。New WaVe另一位開山鼻祖是Granam。Parker的低吟淺唱有時聽上去象抽噎一樣,歌中時覺彌漫著一種焦躁不安的情緒,但同時又有一種想要掙脫的激情。Parker後來與 thRumour樂隊合作。風格又開始轉向布魯斯。早期 New Wave 另一種代表人物是Dave Edmunds,其音樂與Parker有些類似,所不同的是由於他早年受布魯斯音樂影響較深,故音樂中有更強烈的布魯斯風格。後期的New Wave與前期風格不太一樣,且又分成兩股小的支流。其一是 Elvis Costelli與 the Attraction樂隊,其音樂旋律編排獨特,由內至外都洋溢英倫文化特徵;其二是Sting 與the Police樂隊。由於Sting早年受雷吉樂與爵士樂影響較深,故Police的音樂從一開始就有英美兼容的特徵。
總的來說,英國的新浪潮音樂既注重使搖滾回歸到早期的快速與配器,也吸收了雷吉等新傳入英國的音樂形式,同時亦具有酒吧音樂所持有的那種漫不經心的業余文化特徵。
(二)
60年代末期Beatles樂隊沖擊美國後,美國出現了一種被稱為the Ga rage Music(車庫音樂)的搖滾樂,可以認為是朋克搖滾的雛型。這其中較為著名的樂隊有:MC5、theStooges、Count Five、Cryan』Shames、Leaves、Paul Rev erse and the Raiders、seeds、Shadows of Knight、the Hombres等。說來有意思的是,這些樂隊中的許多原先都做過沖浪音樂,後來在英國搖滾的沖擊下,才脫胎換骨玩起了車庫搖滾,大多數車庫樂隊的風格都離不開吉它彈奏出的混濁不清的音響和主唱歌手傲然不可一世的咆哮,內容無非是有關不聽話的女孩、討厭的父母及束縛人的社會。這些樂隊都以一種半地上半地下的形式存在,很少有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
另外,進入70年代後,美國紐約曼哈頓地區也涌現了一批另類音樂先鋒,這其中包括the Velvet Underground、the New YorkDolls以及來自著名的GBGB(即Ciuntry、Blue Grass and Blues)俱樂部的Te levision、the Ramones、Talking Heads、the Voidoids、Blondie等樂隊。這些樂隊早期的「噪音實驗」為朋克搖滾開創了先河。來自GBGB的女歌手Patti Smith現已被人們公認為「朋克女詩人」,她1975年出版的專輯《Horses》(馬)是音樂界所承認與接受的第一張朋克專輯。
英國朋克的出現意味著服克大震盪的年代終於來臨。1976年,the Sex Pistols 樂隊發行了第一張單曲。「Anarchy ln the UK」(英國無政府主義),次年5月,樂隊推出第一張,也是唯一的一張錄音室專輯《Never Mind the Bollock,Here』s Sex Pistols》(別介意那玩意兒,性手槍來了)。不久後,樂隊又推出單曲「Good Savethe Queen」(神佑女王),大罵當時的英國政府,與慶祝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登基25周年慶典大唱對台戲。後來樂隊被趕出了英國,由於他們在美國也不受歡迎,Lydon便解散了樂隊,4名成員各奔東西。
(三)
80年代初,流行樂壇百家爭鳴,除前面提到的新浪漫、後朋克音樂之外,還出現了音樂噪音(lnstrial Sound )、未來主義(Futuris m )、新民謠之聲(Neo Acoustic Sound )、新迷幻之聲(Neo Psychedelic Music)、新政治音樂(Neo Political Music)、新古典主義,(Neo Classical Music)等新音樂流派,統稱為「新音樂」(New Music )。從總體上而言,新音樂並不代表某種特定的風格, 而是包羅萬象,但所有新音樂形式也有其共同特點:那就是在復古(回歸六、七十年代的搖滾樂)的基礎上融入新時代的特徵,從而形成一種亦新亦舊的風格,如「工業噪音」便是在70年代實驗性電子音樂基礎之上,將現代工業文明社會的後遺症與創作概念結合,將機器操作或敲打金屬的聲音加入到音樂之中。當然,新音樂的成敗,尚無定論,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2. 簡述外國流行歌曲的源起與發展

據史料的明確記載,流行音樂的發展地在歐洲、北美洲以及拉丁美洲,有其中主要以美國為基點。如果再細細劃分的話,可以把它的起源歸納為兩個: 一是美洲大陸的移民,主要是歐洲移民,或者說是白人帶來的音樂,這種音樂最早是誕生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最早的是《yankeedodo》,隨後還有福斯特的《故鄉的親人》、《美麗的夢中人》等,《老黑奴》於20世紀傳入中國。 另一個就是西非的黑人,主要指的是黑人奴隸帶來的非洲音樂。可以說,真正給現代流行音樂帶來本質力量的就是這種黑人音樂,它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今天我們接觸到的流行音樂其母體就是來自於這種黑人音樂,在這種黑人音樂的基礎上,發展和派生出了現代流行音樂的體系和基本脈絡,下面呢,就簡要地為大家做個介紹: 19世紀後期,由於復雜的歷史原因,黑人的音樂吸收了白人的音樂因素並形成自身的獨特風格,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不久便誕生了流行音樂歷史上最重要的一種音樂體裁——布魯斯(blus),這是一種具有獨特的和聲體系、曲式體系和演唱風格的黑人音樂,甚至可以說它是現代流行音樂之母。 19世紀末,歐非混血的克里奧爾人和黑人共同在布魯斯的基礎創造了爵士(jazz)這種偉大的音樂形式,現代流行音樂的歷史就此開始,並主要順延著一體系不斷發展與完善。 到20世紀初,爵士樂進入了它的輝煌時代,大師輩出,佳作紛繁。這一時期,除了爵士樂,美國流行音樂與戲劇相結合,產生了一種新型的體裁——音樂劇,這是美國20世紀又一個重大的文化成就。美國的百老匯成為音樂劇的中心,從那時開始,音樂劇已經成為20世紀最主流的現代歌劇形式,中國近年來掀起的音樂劇熱潮正是對這一事實的回應。在眾多的音樂劇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貓》 ,我們來欣賞這部音樂劇的經典片段。 20世紀30到50年代初,由於科技的發展,唱片業興起,進入全盛時期,流行音樂得到了強大 的傳播載體,而廣播業開始成為另一個強大的媒體,正因為得益於此,流行音樂開始向各個方向拓展,種類也開始驟然增多,出現了鄉村民謠、抒情歌曲等新型體裁,並開始向世界各個國家大面積擴展,達到鼎盛時期。此時,由於二戰的爆發,導致了西方社會的大蛻變,流行音樂開始帶有了新的特徵,從而產生了劃時代的代言人——埃爾維斯.普雷斯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貓王」,他綜合了爵士樂、福音贊美詩、布魯斯、鄉村民謠以及剛剛興起的電子音樂,再加上粗魯性感的肢體語言,融會成了一種新型的流行音樂體裁,也是流行音樂范疇中最重要的一種音樂體裁——搖滾樂(rock and rock)。之後不久,搖滾樂的火種在最保守的英國引發裂變。今天呢,我們來欣賞一首貓王的一首抒情作品的片段●《love me tender》。 這一時期,來自利物浦的四個青年工人組成的●(beatles)甲克蟲樂隊,也可稱為披頭士樂隊,在1962年獲得成功,轟動英國甚至全世界,並將流行音樂發展成為了20世紀60年代的世界音樂 的主流,樂隊里的代表人物就是約翰.列儂,他於1980年被一名披頭士的樂迷刺殺身亡。如今,雖然披頭士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在全世界搖滾狂熱愛好者的心中,他們是永遠的披頭士,因為他們為流行音樂,尤其是搖滾樂的發展和進步作出的貢獻是永久的,不可磨滅的。 20世紀60年代,美國黑人的●靈歌(soul)獲得了很大發展,這種音樂形式綜合了很多種音樂元素,但極端強調演唱的投入和聲音的運用。在流行音樂中崛起,這種音樂體裁對中國的音樂發展和音樂人的影響頗深。 20世紀70年代,●迪斯科(Disco)音樂興起,這種音樂不注重歌詞,偏重於節奏,特別是大量運用現代錄音技術和播放中的現場調制技術,目前的很多迪廳運用較多,本質上是一種適合於青年人輕松宣洩的舞蹈音樂。另外,搖滾樂的一個分支——●朋克音樂以毀滅性的形象出現在舞台上,他們的發型往往奇形怪狀,化裝也十分反叛,表演狂暴,以宣洩為主,甚至有過激行為 。 20 世紀80年代,世界流行音樂開始進入全面發展、無限拓寬的時期。Midi音樂技術向各方向滲透,一種結合古典音樂、民族音樂和現代流行音樂的新型體裁—— 「世界音樂」和「新世紀音樂」這兩種體裁漸漸形成。這兩種音樂形式素材來自民間,和聲注重和諧化,演奏注重即興化,手段多樣化和融合化,追求寧靜和自然、和諧。 從流行音樂的起源和發展中,我們不難看出,流行音樂並不是憑空產生,也不由任何物質派生而來。它誕生於特定的歷史時代和特定的人文環境中,既然如此,它也必然具有某些特定的屬性,對我們來說,這的確是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直到今天,更多的流行音樂種類不斷誕生和演變,發展成了今天豐富的流行音樂。而上述都只是一個簡短的對流行音樂發展歷史的回顧,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更具體地了解流行音樂產生和發展的基本脈絡,從這基本脈絡中,可以挖掘到流行音樂本身的一些深入的東西。 從流行音樂的起源和發展中,我們不難看出,流行音樂並不是憑空產生,也不由任何物質派生而來。它誕生於特定的歷史時代和特定的人文環境中,既然如此,它也必然具有某些特定的屬性,對我們來說,這的確是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因為熟悉了這些屬性之後,我們就可以更深刻地挖掘到流行音樂的本質特徵,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客觀地去認識什麼才是流行音樂。

3. 誰能講一下美國流行音樂發展史

第一,流行音樂發展的三個階段。(1)一戰後至二戰前流行音樂的主流是爵士樂(Jazz)。爵士樂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源於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一種流行音樂,是美國黑人從非洲帶來的傳統音樂與歐洲音樂長期融合的產物。爵士樂風格多樣、節奏性強,主要樂器是小號。爵士音樂不僅影響了其他流行音樂的形式,也影響了嚴肅音樂的創作。(2)二戰後的流行音樂中有搖滾樂、藍調和新的爵士樂「比博普」。其中搖滾樂(Rock&Roll)成為主流,原因有二:一是二戰後音樂中電子技術的發展;二是新時代大眾心理和思維方式的變化,尤其是青少年對突破傳統的渴望。搖滾樂源於美國,是黑人音樂的節奏與白人鄉村音樂和西部音樂的有機結合。搖滾樂強烈的節奏、以愛情為主題且簡單直白的歌詞以及演奏者身背吉他邊歌邊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裝扮強烈地吸引著戰後的新一代青年。搖滾樂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貓王」普萊斯利。英國的「甲殼蟲」搖滾樂隊也是風格獨特的搖滾樂代表。他們的演奏對以後的搖滾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當時人們對搖滾樂的評價不一。【學思之窗】提供了不同的說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3)70年代以後,音樂風格更加多樣,表現在具有即興性、強調藉助和運用電子手段、注重話筒的操縱技術、商業化傾向日趨明顯。流行音樂的發展日益走向繁榮。

4. 介紹下外國近代音樂發展歷史 比如punk 是什麼意思 特點是什麼 那個時候的 哥特式音樂又是什麼。。。

西歐音樂在古希臘時曾一度興盛,但到中世紀,音樂被教會和封建統治階級所壟斷,成為他們宣傳宗教、鞏固統治的工具,專業作品大多是教堂用的聖詠曲。
到十六、十七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器樂曲、歌劇相繼出現,音樂才開始進入劇場,轉向市民。到十八世紀,音樂逐漸擺脫宗教的束縛,作曲家受文藝復興思想的影響,作品逐漸著重人性的體現和人民生活的反映,創作技法也日趨豐富和精深,遂開始西歐古典音樂黃金時代。
隨著資本主義工業的發達,樂器也逐步改進和完善,廣大群眾成為演出的對象,加上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影響,音樂藝術獲得很大發展。從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的今天,短短二、三百年間,對世界音樂具有深遠影響的大音樂家輩出,聞名世界的優秀的音樂作品(名著)也大量產生。在創作思想和音樂風格的先後變化方面,則形成不同的流派。
主要有古典樂派"(十八世紀),浪漫樂派(十九世紀),民族樂派(十九世紀下半葉),和二十世紀起至今的現代樂派(包括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印象樂派與二十世紀的表現主義、原始主義、新古典主義、十二音體系、序列音樂、具體育樂等形形色色的流派)。
歷史上著名的音樂家基本上分屬於各個不同的流派,但也有兼具不同流派的特點或先後進行不伺流派音樂的創作的。即便是同屬於一個流派的作曲家,他們的作品也是各有其民族特點和個人音樂風格特色的。
(一)古典樂派
出現於十八世紀初到十九世紀二十年代。
主要作曲家有亨德爾、巴赫、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及歌劇作曲家格魯格等人。他們受資產階級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影響,其音樂創作力圖擺脫教會和封建宮廷的束縛,傾向自由、民主和人造主義。作品著重體現新興的市民階層的精神面貌。
創作方法講究樂曲的結構嚴謹、形式完美、昔響和諧與邏輯嚴密。曲風大都淳樸、嚴肅、穩重,崇尚理性,而對情感的表現較含蓄內在,器樂曲多是無標題音樂。賦格曲、奏鳴曲式、交響曲、室內樂以及歌劇等體裁和曲式均於此時期奠定了完美的基礎。 其中巴赫主要進行復調音樂寫作;亨德爾用主調與復調;海頓、莫扎特與貝多芬則著重主調音樂的寫作,其中貝多芬更著重主觀激情的表現,重視器樂的標題性,他是古典樂派向浪漫樂派發展的先驅。海頓、莫扎特與貝多芬被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
(二)浪漫樂派
「浪漫」(Romance)二字是譯音,它源於中古時期描寫神話、英雄與美人的文藝作品。十八世紀德國文學常以此為題材。到十八世紀未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失敗,封建君主復辟,音樂家對現實不滿,又找不到明確的出路,精神苦悶,於是在文學的影響下,十九世紀的作曲家也走向浪漫主義。作品傾向於以古代傳說和神話、幻想故事為題材,或著重於生活現象的描繪、個人生活感受的細致體現。音樂著重感情的抒發和心理的刻劃,而不象古典主義著重理性。他們認為文藝有共性,廊以提倡詩歌、戲劇與音樂的結合和音樂的標題性,注重音樂中的詩情畫意,而對曲式結構則較靈活。
浪漫樂派音樂家們,根據內容表現的需要創造了很多秤體裁形式,如:無言歌、夜曲、敘事曲、小品套曲,音樂會序曲、交響詩、抒情歌曲、聲樂套曲等。他們在創作手法方面則重視民族、民間音調的運用,音樂節奏比之古典主義更加復雜而細致,和聲手法更加豐富,管弦樂隊的編制及配器法到柏遼茲、瓦格納手中更加發展。
浪漫主義樂派的代表人物,前期有舒伯特、門德爾松、舒曼、肖邦和歌劇作曲家韋伯、羅西尼、威爾第等人;同時期和中期的作曲家有柏遼茲、李斯特、瓦格納、勃拉姆斯等人,俄國的柴可夫斯基也屬浪漫樂派;在近、現代(十九世紀末一二十世紀)的現代樂派中,還有馬勒、理查·施特勞斯、拉赫瑪尼諾夫等人,他們可以說是浪漫樂派的最後幾個代表人物。浪漫樂派著名的作曲家還有去諾、比才、約翰·施特勞斯、聖-桑等人。
(三)民族樂派
十九世紀中葉,東歐、北歐和俄羅斯作曲家在吸取西歐浪漫主義音樂創作經驗的同時,著重民族音樂的建立和發展。他們努力創作既具有本國民族音樂特色,又能表現本民族的性格、願望和生活的音樂作品。這些民族樂派的作曲家主要有俄羅斯的格林卡與,「強力集團」(以發展俄羅斯民族音樂為主旨的作曲家集團,包括有:巴技基列夫、居伊、鮑羅丁、里姆斯基一柯薩科夫、穆索爾斯基等五人)及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5芬蘭的西貝柳斯等。波蘭的肖邦和匈牙利的李斯特則兼屬浪漫樂派與民族樂派。
(四)現代樂派
「現代樂派」這個名稱是十九世紀未到現在的音樂藝術的各種流派的總稱。其中除了仍有繼承古典--浪漫音樂傳統進行創作(包括「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作曲家外,專業創作出現許多反浪漫主義的新流派。「xx主義」、「xx音樂」,名目繁多,總的趨向是從多調性走向無調性,以至否定樂音和音階,只用自然音響,完全脫離古典的美學傳統。如果將它們按出現和流派的先後分類,可以分為歷史的三個時期。現將各時期的主要流派和各流派的代表作曲家羅列如下,以便了解二十世紀歐美音樂概況:
1.從十九世紀末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可稱"近代音樂"時期)
(1)晚期浪漫主義。主要作家有:理查·施特勞斯(德)、馬勒(奧)、拉赫瑪尼諾夫(俄)。
(2)印象主義(主張用音樂描繪從外界得來的瞬息印象,重視和聲色彩)。主要作家有:德彪西(法)、拉威爾(法)、杜卡(法)、雷斯庇基(意)。
(3)表現主義(主張用音樂表現人們內心的下意識沖動或慾望、幻覺、夢魘等)。主要作家有:勛伯格(奧)、貝爾格(奧)、威勃恩(奧)、巴爾托克(匈),斯克里亞賓(俄)。(勛伯格與威勃恩又是無調性音樂的創始人,他們與貝爾格被稱為"新維也納樂派")。
2.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可稱"新音樂"時期)
(1)原始主義(重視民間音樂,追求原始性的神秘色彩和野蠻風格,而和聲則是現代的)。主要作家有:巴爾托克(匈)、斯特拉文斯基(俄)。
(2)新即物主義(強調「音樂即音樂」,,可以用音樂表現客觀事物,但反對用音樂表現主觀思想的感情)。主要作家有:米約(法)、興德米特(德)。
(3)新古典主義(反對著重感情表現的浪漫主義,主張回到右典主義,著重音樂自身的形式美,樂曲結構簡朴、內容清晰,和聲與復調很新穎,音樂富於客觀性)。主要作家有:斯特拉文斯基(俄)、興德米特(德)。
(4)六人團(法國青年革新派、反印象主義和反浪漫主義)。作家有:薩蒂(法)、奧涅格(法)、米約(法)、弗朗克(法)、奧里克(法)、泰勒費(法)。
(5)十二音主義(又名「十二音體系」,十二個音同等重要。無所謂「調式」、「調性」和「主音」,十二個音任意先後排列,但不得重復。再次出現時,有嚴格的順序原則。其和聲用音也依此序列原則,無所謂"三和弦")。作家有:勛伯格(奧)、貝爾格(奧)。
(6)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基本繼承古典音樂傳統而加創新,主張用音樂反映社會主義)。主要作家有:普羅耳菲耶夫(蘇)、肖斯塔科維奇(蘇)。
3.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先鋒派音樂」)
(1)序列音樂(序列主義,除十二個音序列化外,,樂曲的節奏力度等也序列化)。主要作家有:梅西安(法)、布列(法)、諾諾(意),施托克豪森(德)、斯特拉文斯基(俄)。
(2)偶然音樂(「不確定音樂」、「機會音樂」)。主要作曲家有:約翰·凱奇(美)、布朗(美)、施托克豪森(德)。
(3)具體音樂(初期的電子音樂)。主要作家有:謝飛爾(法)、布列茲(美)、貝里奧(意)。
(4)電子音樂。主要作家有:艾默特(德),施托克豪森(德),瓦列斯(美)、約翰-凱奇(美)。
(5)磁帶音樂。作家有:貝里奧(意)。
(6)圖譜音樂(反序列主義)。
(7)電子計算機音樂。主要作家有:希勒(美)、布列茲(美)、施托克豪森(德)。

5. 歐美音樂的歷史

主詞條:西方音樂史、歐洲音樂、拉丁美洲音樂、美國音樂、加拿大音樂、古希臘羅馬音樂、中世紀音樂、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巴洛克音樂、古典主義音樂、浪漫主義音樂、現代音樂、新世紀音樂、實驗音樂
西方音樂主要指歐洲的音樂,由於歐洲歷史上統治階層比較重視音樂,因此許多音樂家都得到資助和保護,發展出比較完善的音樂理論。目前西方的音樂理論在全世界的音樂界佔有主導地位,歐洲音樂界發展的記譜法和作曲的程式得到世界的公認。

6. 簡述外國流行歌曲起源與發展

聿懷中學研究論文
英文流行歌曲各階段的發展演變
序言• FOREWORD

作為西方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流行音樂,從一開始就深刻地影響著西方人,特別是年輕人的生活。改革開放以來,歐美流行音樂的傳入也不斷地影響著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在感受本土流行音樂的同時,更多年輕人通過日益發達的傳媒把目光放在先行一步的英文流行音樂上。 英文流行音樂從20世紀的三四十年代開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40年代Nat King Cole那低沉寬廣的布魯斯給人們帶來心靈上的撫慰。50年代「貓王」Elvis Pressley的搖滾促使了一代人自知與覺醒。來自英倫的「Beatles」音樂於60年代更是在全世界颳起搖滾的風潮。美國的鄉村音樂、瑞典ABBA組合的迪斯科音樂都是70年代的樂壇奇范。而80年代是歐美流行音樂大爆炸的年代,音樂商品化走向成熟。Manonna、Jackson這樣的國際巨星應運而生,他們張揚個性、領導潮流。而到20世紀末,英文流行音樂以更加多元化的風格和色彩斑斕的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

此篇論文就是從爵士樂,鄉村音樂,搖滾樂三大方面的角度,詳細的向您介紹英文流行歌曲各階段的發展演變。
英文流行音樂的風格及流派

一、 爵士樂

爵士樂的起源 爵士樂的演變:新奧爾良爵士→搖擺樂→比博普→冷爵士→硬博普→自由爵士→搖滾爵士→拉丁爵士和波薩諾瓦→融合爵士→酸爵士
二、美國鄉村音樂
早期鄉村音樂 西部搖擺→藍草音樂→納什維爾之聲——50年代鄉村音樂→鄉村音樂的叛逆時代——60年代鄉村音樂
三、搖滾樂

搖滾樂產生的背景 搖滾樂的來源 搖滾樂的發展
英文流行音樂的發展及評價
關鍵詞:英文流行音樂發展史 西方流行歌曲簡史
關於我們的調查

關於這次研究課題,我們採用的是上網搜索(文獻研究法),調查問卷(調查研究法) 。
我們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論文,調查表,一些流行音樂歌曲的音頻等。

關於調查表,調查的主要對象是在校高中生,因此我們只能說明此次調查僅僅代表他們的立場,與我們的觀點和立場無關。我們僅僅是拿他們的數據進行闡訴。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們覺得很多高中生對於英文流行曲並不是相當了解,所以我們認為對英文流行歌曲及其類型發展等諸多方面進行一下調查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136人參與的英語歌曲占你所聽音樂的多少?這道題中約有75%的同學認為英語歌曲占他們所聽音樂的一兩成,並且大部分同學39人(129人參與英語歌曲對你的學習有幫助嗎?這道題),佔30.2%認為英語歌曲對學習沒有幫助,但有35.7%同學認為對英語口語有幫助。對於獲取英文歌曲的途徑,有46.7%(有165人參與)的同學是根據排行榜或者是媒體推薦的。

英文流行音樂的風格及流派的發展

英文流行音樂,亦稱通俗音樂(popular music)美國的流行音樂作為歐洲英文流行音樂的主體,主要是以歐洲及其它國家的傳統音樂、民間音樂以及黑人音樂為基礎,融合而發展起來的。隨著逐漸演化和發展,又產生出新的種類形式,如爵士樂、廷潘胡同歌曲、鄉村音樂、拉格泰姆布魯斯、搖滾樂等。流行音樂是與嚴肅音樂相對而言的,它不同於嚴肅音樂,因為嚴肅音樂常具有較深的思想內涵和一些專門的知識層面,需要聽眾運用自己的知識和修養細細領悟、品味。而流行音樂對於聽眾來說,其形式短小、通俗,唱起來上口,並且對於聽眾不需要更多的專門僅依靠對音樂的心領神會與感性認識就能理解。
美國流行音樂具有更多的自娛性與商業性。其自娛性來自非洲的音樂傳統。影響最大的,如爵士樂、布魯斯、搖滾樂等,都起源於黑人音樂。

英文流行歌曲的風格尤其發展到現在,已經進入到走向多元化發展的階段,從流行音樂的歷史上來說,並結合我們的數據:在 你知道英文流行歌曲的幾種風格或流派?這道題中,選搖滾的有46人,選爵士的有32人,選鄉村 的有18人,因此我們將重點放在這三方面上

研究體會

為了探究英文流行歌曲各階段的發展演變,使更多和我們一樣的高中生在欣賞英文歌曲的同時能對英文流行歌曲發展做一定的了解。我們的小組每個成員為了這次研究都沒有說過「放棄」二字。

即使我們在最茫然的時候,也就是在藉助網路搜索功能查閱到相當多的資料(大部分資料都是模稜兩可或者擦不著邊地說出英文流行歌曲是由藍調演變而來的),我們都懵了,眾說風雲的說法左右著我們。特別是在看了網路「知道」一欄之後,更加使我們納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組員分工合作,認真分析了收集到的數據資料,按時間編排,最後我們得到了較少人提出的「同步發展」一詞。其實,英文流行歌曲在同一時期是存在很多風格的,它們並不是按某種風格在發中,而是多樣性地進行。在資料中我們還進一步了解了當時的一些背景,這是我們研究的最大收獲之一。

分工合作培養了我們的團隊精神。最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研究問題的方法,嚴謹的態度將對我們日後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影響,使我們的能力不斷提高。這一次研究的諸多收獲,我們要感謝學校,感謝指導老師,感謝接受調查的同學,謝謝給我們這次機會,我們堅信在接下來的研究性學習中,我們會做得更好!

7. 關於歐美音樂的發展歷史及主要音樂家及其作品

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5年:古希臘古羅馬時期。這時期是基督教會音樂,代表人格力高麗,作品《聖詠》
中世紀:公元5世紀末至15世紀初。這時期有復調音樂的誕生。代表人雷奧南,作品《二聲部奧爾加農》
文藝復興:公元1430至1600,這時期世俗音樂發展,代表人蒙特威爾第,作品《殘酷的牧羊女》
巴洛克時期:1600至1750,歌劇誕生,代表人佩里《尤麗迪茜》,大小調體系的和聲成熟。清唱劇和康塔塔出現。巴洛克晚期大師D斯卡拉蒂《D大調奏鳴曲》,亨德爾《皇家煙火》,巴赫《十二平均率》
古典主義音樂:1750至1815。海頓《弦樂四重奏》,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鋼琴17首鋼琴協奏曲》,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
浪漫主義音樂:1815至1900。肖邦《革命練習曲》,李斯特《鋼琴超技練習曲》,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
民族主義音樂:19世紀下半葉。格里格《陪爾-金特》,德沃夏克《新大陸交響曲》,柴科夫斯基《四季套曲》
晚期浪漫主義和印象主義:19世紀末20世紀初。里夏德-斯特勞斯《莎樂美》,德彪西《牧神午後》
表現主義:20世紀上半葉。勛伯格《月迷彼埃羅》
民族主義:20世紀,西貝柳斯《芬蘭頌》
新古典主義:20世紀,斯特拉文斯基《火鳥》
1945年以後:出現電子音樂,流行音樂,爵士樂。
因手寫代表人不全,但都是各個時期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對當時音樂的發展都有開創和發揚至頂峰作用。

8. 國外音樂總體概述歷史

遠古音樂
概述
有組織的樂音,表達人們思想感情的藝術形式。
音樂的起源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其《人類起源》中,主張音樂起源於鳥鳴。
「音樂起源於下意識」唯心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音樂起源於勞動。勞動創造了人類本身,也創造了音樂。勞動實踐,給音樂以內容;勞動動作與呼聲,給音樂以節奏和音調;誰會生產實踐,是人類創造與發展音樂文化的基本動力。
埃及音樂和蘇美爾音樂
古代亞洲:亞述(始前3000年,終結7世紀)巴比倫,蘇美爾文明
埃及奴隸制社會的樂器琉特琴和豎琴
音樂特徵單音、神秘性和為統治者服務。
《吉佳美士史詩》是巴比倫的傑出文藝作品。
古巴比倫的樂器豎琴、里拉、豎笛、復笛、鼓和鈴。
音樂特徵單音音樂,音樂理論方面,力求說明音樂感人至深的性質,說明音樂對人的莫大影響。
古印度音樂
《吠陀》公元前10世紀末形成,反映和記述了古印度音樂活動情況。其中的《梨具吠陀》是古印度最古老的詩集。詩集中《娑摩吠陀》,是部長達1800多節可配曲演唱的詩集。
古印度的樂器代表性樂器「維那」,「桑林達」,陶制的定音鼓和嘎聲器等。
音樂特徵 單音音樂 七聲音階 二十二律廟宇內出現僧侶樂隊與歌隊,產生獨唱與齊唱輪流演唱的「交替合唱」。
古希臘音樂
史詩分簡單、復雜、苦難、性格史詩。採用六音部英雄格。有專門的吟詠音調。根據詩詞的語音調和格律提煉而成。吟詠史詩的游吟詩人稱為巴德,手持里拉類彈撥樂器,邊彈邊唱。《荷馬史詩》由《伊里亞特》和《奧德賽》兩大史詩組成。獨唱抒情詩歌包括酒歌、情歌、哀歌。帶有地方民族特色。詩歌文體優美,格律豐富,大多用里拉琴伴奏自彈自唱。著名女詩人薩福,既是抒情詩人,也是女音樂家。

「希臘音樂之父」忒爾潘德於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改進了記譜法.古希臘的喜劇,有祭祀劇、悲劇和喜劇三大類。 著名的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阿哈奈人》、《騎士》與《和平》音階由高而低的下行式。

調式四音音列
樂器弦樂器:里拉、吉他拉、豎琴與平琴 管樂器:豎笛、復笛、潘笛,銅管樂器-小號
古希臘人音樂觀,把音樂當作一種高尚的修養,把參加音樂實踐看成是公民的權利,奴隸無權參加。
古羅馬音樂
古羅馬人把音樂當作一種享受。從奴隸中選出有音樂天賦的人加以訓練供自己玩賞。音樂的職業化傾向加強,音樂家的地位降低了。公園392年後,基督教則上升至精神統治地位,從而使教會音樂也在古羅馬得到確認和發展。安布羅斯對教會歌曲的整理和改進,為後世「格列高利聖詠」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備。

古羅馬利用水壓鼓風發音的水力風琴。
音樂特徵 1.銅管樂器與打擊樂器有較大發展。2.完成詩歌與音樂的分離。3.在多神教的古羅馬,隨著基督教的誕生,萌發了教堂音樂。4.出現音樂史上引人注目的教堂用「管風琴」的雛形、出現古代音樂向中世紀音樂過渡的一些跡象。
封建社會音樂(中世紀音樂)
封建社會初期音樂
儀式活動:日課、彌撒兩大類。羅馬教皇哥列高列一世再次改革基督教音樂。於公元599年下令收集基督教聖歌。公元10-12世紀對格列高利聖詠的擴展體現在彌撒禮拜儀式中,表現為:附加段、繼續詠、宗教劇。
封建社會盛期音樂
以市民為主體的民間音樂家叫流浪藝人;以貴族、騎士為主體的音樂家叫游吟詩人;德國的游吟詩人,叫戀詩歌手。
復音音樂
奧爾加農公元9世紀,教會音樂家開始嘗試以「聖詠」為固定曲調,在其下方加個平行四度或五度曲調形成的復音音樂形式。
與奧爾加農區別,Descant運用節奏模式,樂曲整體顯出分句的結構特徵,是音對音的織體形態。
萊奧南(1135-1200)《奧爾加農大全》將奧爾加農發展到頂峰與Descant風格交替出現形成不同風格的對比。
克勞勞拉。在花唱較多的部分上構成並用Descant寫成的段落。它段落分別,有明確的終止式,可以單獨創作。是13世紀最流行的復調經文歌前身。
古調式或教會調式,是中世紀音樂理論家在古希臘四音音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從進行方向上看,古希臘自上而下,中古則自下而上。
13世紀。德國音樂理論家弗蘭科,寫出《定量歌曲藝術》一書,首創以音符顯示時值的定量記譜法。
阿拉伯音樂
公元750年,阿撥斯推翻伍麥王朝,建立阿撥斯王朝。
扎爾亞布音樂理論家,創建了扎爾亞布音樂學派。開辦了學校、創造了新的曲式,將「烏德」增加了一根弦(原來四根)
扎爾亞布的得意高徒法拉比著有《音樂大全書》,《音樂之型》、《節奏分類法》以及《節奏研究補遺》。

9. 歐美音樂的發展史

這里介紹比較詳細專業
音樂空間
http://spaces.msn.com/members/6200z/
http://spaces.msn.com/members/beyond1978/
音樂的發展與變化
第一目「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傑作」,教材主要闡述了19世紀音樂發展的社會背景以及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流派與傑作和美國音樂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19世紀音樂發展的社會背景。

第一,歐洲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促使文藝格局的面貌發生了變化。19世紀上半期歐洲一些國家如英、法、德意志、義大利、奧地利等國都在不同程度地進行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推動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力量日益壯大。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促使音樂藝術逐漸從封建主義的束縛和教會的壓抑下解放出來,開始走向更廣闊的社會階層,更深刻地表現人性,反映更加豐富的社會生活。

第二,各國面臨不同的社會問題使音樂的發展呈現出多樣性和民族性。19世紀的歐洲經歷了拿破崙戰爭、維也納體系的建立、1848年革命、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等重大事件,這期間由於國情不同各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也有所不同:法國需要進一步深化和鞏固資產階級革命已取得的成果;德意志、義大利需要完成國家的統一;俄國需要消滅農奴制發展資本主義。而東歐地區許多弱小和落後的國家則要完成反抗外來壓迫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務。在這種形勢下,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音樂家把對現實的不滿和困惑以及自己的追求傾注在音樂的創作中,使音樂的發展呈現出了多樣性和民族性。

2.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傑作。

第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教材介紹了浪漫主義音樂的興起和發展、主要特點以及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興起和發展。浪漫主義音樂是在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下於19世紀初興起,以奧地利和德意志為中心。19世紀中期走向鼎盛時期。

2)主要特點。浪漫主義音樂與19世紀以前的古典主義音樂不同。古典主義音樂崇尚理性、重視規范、要求感情的節制和形式,而浪漫主義音樂一則著重感情的抒發和個性化的心理刻畫、注重音樂中的詩情畫意,感情熱烈而奔放。二則在音樂作品中大量弘揚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樂派。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浪漫主義音樂家燦若群星,他們給後人留下了許多不朽之作。德意志的貝多芬是維也納古典樂派及向浪漫主義樂派過渡時期的代表,有「樂聖」之稱。其作品題材十分豐富,有鋼琴奏鳴曲、交響樂和室內樂等,如《悲愴》《月光》《田園交響曲》《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等都被列入世界名曲。奧地利的舒伯特不到20歲就開始了自己的音樂創作生涯。一生創作了600多首藝術歌曲,被稱為「歌曲之王」。《小夜曲》是其代表作品之一。此外還創作了交響樂、室內樂和鋼琴音樂等作品。奧地利的小約翰·施特勞斯不到7歲就寫出了第一首圓舞曲,他創作的《藍色多瑙河》《春之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圓舞曲聞名於世,有「圓舞曲之王」之稱。法國的柏遼茲是浪漫主義標題交響曲的創立者,代表作品是《幻想交響曲》。這是一部有文學標題的、浪漫主義的和帶有自傳性的作品,它的副標題是「一個藝術家的生活片斷」,五個樂章的情節線索通過比較詳細的文字標題提供給聽眾。《幻想交響曲》受到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的很大影響,表現出更鮮明的浪漫主義特徵。

浪漫主義音樂在歌劇中也取得了輝煌成就。義大利羅西尼的作品旋律優美、技藝精巧。他還是美聲唱法的開創者。威爾第的音樂作品具有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富有民族特色,對當時義大利民族意識的覺醒起了巨大作用,人們尊稱他為「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其代表作品《茶花女》是名揚世界的巨作。普契尼的音樂除直接採用各國民歌外,還善於使用新手法。如《圖蘭朵》中就採用了中國民歌《茉莉花》。代表作品還有《蝴蝶夫人》等。法國的比才的代表作品《卡門》是世界最優秀的歌劇作品之一,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法國音樂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徵,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德意志瓦格納的作品極有獨創性。他用近20年的時間完成的巨作《尼布龍根的指環》具有鮮明的德意志民族特色。

第二,民族樂派:民族樂派出現於19世紀中後期的俄國和東歐地區。民族樂派的作曲家在音樂創作中著重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間舞曲為素材,採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詩、神話傳說和人民解放斗爭事跡為題材,並且將民族音樂的鮮明特點和古典主義音樂的優秀傳統以及浪漫主義音樂的藝術風格緊密地結合起來,創作出大量既有獨特藝術個性和民族感情,又有強烈藝術生命力的作品。他們通過自己的音樂創作,熱情地歌頌自己偉大的祖國、民族和人民,反映了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內心強烈的民族責任感。俄國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俄羅斯音樂之父」格林卡和「俄羅斯樂聖」柴可夫斯基。格林卡是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奠基人。他創作的俄國第一部民族歌劇《伊萬·蘇薩寧》描寫了一位俄國農民把波蘭軍隊引入歧路而光榮犧牲的故事,是一部愛國主義的歌劇。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著重內心刻畫,旋律和配器富於表現力。《天鵝湖》《胡桃夾子》至今仍煥發著生命力,受到人們的喜愛。

第三,美國音樂的發展:19世紀末,美國經歷了南北戰爭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迅速成為資本主義強國。經濟的發展給人們帶來豐富生活的同時也促使音樂的長足發展。福斯特的歌曲《淡褐色頭發的珍妮》、蘇薩的進行曲《星條旗永不落》等作品,既表現了美國國力不斷上升時的情懷,也體現出美國文化的多元融合特點。

教學建議:19世紀的音樂以浪漫主義音樂為主。教材介紹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傑作,它們幾乎都是世界級音樂大師和世界名曲。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選擇播放風格不同的幾個音樂片段,讓學生體會音樂的語言並在鑒賞中比較分析其特色和浪漫主義音樂的共同特點。

第二目「20世紀世界的音樂發展」主要介紹了流行音樂的發展和當代世界音樂的發展方向。

1.20世紀現代主義音樂興起。20世紀世界經濟的迅速增長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心理和思維方式,這些推動了音樂的進一步發展,現代主義音樂興起。在眾多的流派中,流行音樂脫穎而出。

2.流行音樂的發展及評價。

第一,流行音樂發展的三個階段。(1)一戰後至二戰前流行音樂的主流是爵士樂(Jazz)。爵士樂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源於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一種流行音樂,是美國黑人從非洲帶來的傳統音樂與歐洲音樂長期融合的產物。爵士樂風格多樣、節奏性強,主要樂器是小號。爵士音樂不僅影響了其他流行音樂的形式,也影響了嚴肅音樂的創作。(2)二戰後的流行音樂中有搖滾樂、藍調和新的爵士樂「比博普」。其中搖滾樂(Rock&Roll)成為主流,原因有二:一是二戰後音樂中電子技術的發展;二是新時代大眾心理和思維方式的變化,尤其是青少年對突破傳統的渴望。搖滾樂源於美國,是黑人音樂的節奏與白人鄉村音樂和西部音樂的有機結合。搖滾樂強烈的節奏、以愛情為主題且簡單直白的歌詞以及演奏者身背吉他邊歌邊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裝扮強烈地吸引著戰後的新一代青年。搖滾樂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貓王」普萊斯利。英國的「甲殼蟲」搖滾樂隊也是風格獨特的搖滾樂代表。他們的演奏對以後的搖滾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當時人們對搖滾樂的評價不一。【學思之窗】提供了不同的說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3)70年代以後,音樂風格更加多樣,表現在具有即興性、強調藉助和運用電子手段、注重話筒的操縱技術、商業化傾向日趨明顯。流行音樂的發展日益走向繁榮。

http://www.pep.com.cn/200410/ca530587.htm
回答者: chinmin_2008 - 首席運營官 十三級 6-1 21:40

閱讀全文

與外國音樂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