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評價中華民國在中國政治制度發展史上的意義
臨時參議院的主要建樹之一,是制定了一份具有憲法效力的《中華民國 臨時約法》。
制定約法,臨時參議院中各派的意見是一致的。因為《臨時政府組織大 綱》並不完全具有憲法性質,而且組織大綱中的若干規定,已迅速暴露出與 現實不合的缺陷。
鑒於《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有不少缺陷,尤其是它僅為政府之規制而非 為民國之規制,因而孫中山提出應另制新法。他在給參議院的咨文中說:「查 臨時政府現已成立,而民國組織之法尚未制定,應請貴院迅為編定頒布,以 固民國之基。並據法制局局長宋教仁呈擬《中華民國臨時組織法草案》五十 五條前來,合並咨送貴院,以資參敘。」①但被參議院拒絕。原因有兩個,一 是認為組織法的名稱,不能包括「人權」的內容,因而主張制定一份名為「臨 時約法」的文本;二是認為立法如「受命於政府,有損立法獨立之尊嚴」, 應由臨時參議院自行起草②。1 月 31 日,參議院將原案退回政府,自 2 月 7 日起,召集臨時約法起草會議,名為編輯委員會,著手起草臨時約法。
編輯委員會最初擬具的約法條文,是繼續採取總統制。但在制定過程中, 發生了將由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的新情況。前已提到,漢口的各省代表會 已作出過決議,只要袁世凱公開贊成共和,使清帝退位,南北不發生戰爭, 便舉袁為總統。孫中山對此一直表示認可。同盟會從上到下,充滿了對北軍 的妥協情緒。中華民國成立後,清政府本已奄奄一息,之所以尚能存在,全 靠袁世凱別有用心的支撐。袁世凱以清政府作為與南方革命黨討價還價的籌 碼,他還企圖將北京清政府與南京臨時政府同時取消,由他在天津另組中央 政府,重新議定國體。這一陰謀被孫中山公開揭露。1 月 29 日,孫中山斥袁 是「民國之蠹」,並宣布「此次停戰之期屆滿,民國萬不允再行展期」①。袁 世凱看到陰謀已被揭穿,便改變伎倆,反過來以革命勢力強硬為理由逼清帝 退位。2 月 12 日,隆裕太後發出退位詔書。次日,袁世凱公開聲明「贊成共 和」。當天,孫中山便實踐諾言,向參議院提出辭職,並薦袁世凱繼任。孫 中山以民國政府的巨大利益換取了袁世凱的「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於中國」 的虛假保證。
臨時大總統既已易人,「臨時約法」如仍采總統制,將意味著袁世凱大
權獨攬。為預作防範,革命黨人便寄厚望於「臨時約法」,企望它能迫使袁 世凱遵循資產階級的政治軌道。於是,臨時約法草案由總統制急變為責任內 閣制。革命黨人計劃推黃興或宋教仁為內閣總理,而將大總統袁世凱置於虛 尊地位,用這一辦法來制服「野性難馴」的「袁宮保」。
責任內閣制的出發點是謀內閣的政策與議會的意旨相一致,行政與立法 相一致,以維持政權的穩定,所以它亦稱為議會內閣制。它的基本內容是:
1.國家元首處於最神聖的地位,對國務不負實際政治責任;2.內閣成員的任 命,形式上由總統下令,實際上內閣不須聽命於總統,相反總統對於內閣會 議所決定了的政策沒有否決權;3.總統發布的法律文書必須經內閣副署,以
① 《南京臨時政府公報》第三號(元月三十一日)。
② 楊幼炯:《近代中國立法史》。
① 白蕉:《袁世凱與中華民國》,《辛亥革命》(八)第 135 頁。
此表明內閣對於全國國務負有責任,未經內閣副署而由總統發布之法律文書 統歸無效;4.內閣閣員的進退取決於議會的信任與否,因此往往由議會中的 多數黨受命組閣而出現「政黨內閣」,內閣產生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內閣必須 對議會負責,內閣的政策如不被議會信任,內閣便須辭職;5.在兩院制的國 家中,所謂內閣對議會負責是指對下議院(眾議院)負責,內閣如被下議院 投不信任票,內閣便應辭職,而內閣認為下議院不代表民意時,可提請總統 解散下議院,總統在取得上議院(參議院)多數同意的情況下,可下令解散 下議院,在全國選舉新的下議院議員,然後由新成立的下議院決定內閣的命 運。因此責任內閣制度下的內閣與議會的關系,一方面是力謀兩者的一致, 另一方面兩者亦相互制約。
臨時約法基本制度從總統制向責任內閣制的這一急速變化,「因人立法, 蓋有不得已之苦衷在也」①。但參與制定臨時約法的谷鍾秀、吳景濂後來否認 「因人立法」之說,而認為純屬制度上的考慮,「關於取美國制度,抑取法 國制度,當時爭論甚多」,「並非為袁氏要做臨時大總統,故定此約法,以 為牽制」②。研究政治史的學者則多數仍然認為「與其謂為制度上之選擇,無 寧認為基於人事之考慮」③。「臨時約法在不同情況下拋棄總統制而採取內閣 制,用心是很好也是很苦的」④。
後來的事實證明,革命黨人想以定都南京、新總統南下就職、和遵守臨
時約法三條件為牢籠,使袁世凱就範,只是天真的幻想。袁世凱僅小施計謀, 在京、律、保製造了一場兵變,一下子就把南方提出三條件中的前兩項條件 頂了回去。南方被迫同意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並表示定都問題可 待正式國會決定。3 月 10 日,袁世凱在北京就臨時大總統職。11 日,孫中山 在南京以臨時大總統名義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民族資產階級 剩下的唯一指望。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分為總綱、人民、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副總統、
國務員、法院、附則等 7 章,共 56 條。內容的主要特點是:
1.它是中華民國當時的最高法律。制定約法的臨時參議院雖不是民選代 表組成的立法機關,但各省都督府是革命的權威機關,因而由它所派出的代 表組成的臨時參議院,其權威性在當時是無可懷疑並無可與之匹敵的。在正 式憲法未產生以前,《臨時約法》的效力與憲法相同。
2.體現了資產階級革命「主權在民」的政治原則。約法規定「中華民國
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 言論、著作、集會、結社、書信秘密、居住遷移、保有財產等項自由,和請 願、訴訟、應文官考試、選舉及被選等項權利。人民被允許享有的這些自由 和權利,其廣泛性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當然,這種自由與權利仍是不充 分的,約法規定「本章所載人民之權利,有認為增進公益,維持治安,或非 常緊急必要時,得以法律限制之」,當政府需要限制人民某項權利時,就可 由立法機關自由地制定法律加以剝奪。約法所許諾的自由與權利將輕易地被 單行法所取消。
❷ 中國近代史的發展歷程
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間,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地探索,無法解決這一問題。五四運動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爆發。
熱血青年為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奮不顧身;青年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努力探尋改變中國命運的科學真理和發展道路。
在救亡圖存的不斷求索中,在「改造中國」的艱苦實踐中,一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經大革命的失敗、土地革命的挫折、抗日戰爭的壯大,在解放戰爭後,建立新中國,成功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崛起。
(2)民國電政管理局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的近代史因此而具有兩個鮮明的特徵:
其一是中國無力保衛自己免於侵略;其二是中國不得不接受不平等條約。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4年,胡繩在《歷史研究》創刊號上發表《中國近代歷史的分期問題》,引起了近代史學界的強烈關注和熱烈討論。
在文章中,胡繩非常明確地把近代史限定在1840—1919年之間,也就是說,以五四運動為分野,在此之前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為近代史;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開始取代民族資產階級成為民主革命的領導階級,此後則為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是為中國現代史。
胡繩的這一主張,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可。
從這時開始,中國歷史學界出現了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的明確分界,分界線就是1919年發生的五四運動。
❸ 論述民國時期政治演變的特徵
內容提要 政學會是中國近代政治舞台上的一個重要派別, 並對中國歷史進程發揮過重要影響。政學會的政治主張,實際上是中國特色資產階級自由派的表現; 它所展開的政治活動, 是體制內中國特色資產階級自由派的重要政治參與, 其在民初國會中的一系列作為, 對北京民國政府的政治變遷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關鍵詞 政學會 資產階級自由主義 北京民國政府 政治變遷
政學會是由民國元年國民黨分化後形成的一個重要政治派別, 聲稱以「研究政務、實行改進為宗旨」。政治主張包括: (1) 對於政權取恬靜主義; (2) 對於政治取穩和改進主義;(3) 對於政府取勸告監督主義; (4) 對於各政團取親善聯絡主義; (5) 對於會務取公開主義; (6) 對於會員取平等主義。政學會成員「百分之九十多是兩院議員或由議員而入政府者」,因而在國會、政府中的主張與活動, 對北京民國政府的政治變遷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一
1913 年10 月16 日由國民黨內穩健派國會議員張耀曾等人受託起草的《中華民國憲法草案》提交憲法會議審議。這部憲法草案因在北京天壇祈年殿起草完成,故又稱《天壇憲法草案》。袁世凱登上大總統寶座後, 悍然下令解散國民黨, 取消國民黨議員資格。11 月10日憲法審議會因不足法定人數自行解散。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後, 1916 年9 月北京憲法會議重新舉行, 逐條審議《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由於各派政見不一, 常常圍繞一些關鍵性的問題展開論爭。對於省制、定孔教為國教、國會體制等議題, 政學會都發表主張並為之奔走。
省制問題, 主要是如何處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的許可權。對此, 國會中的研究系和商榷會爭論激烈, 主要焦點問題為省制是否入憲、省長應否民選。以梁啟超為代表的研究系,反對限制中央集權和加強地方許可權。商榷會則力主將省制寫入憲法, 實行省長民選, 其實質是要實行地方自治, 加強省議會與國會權力, 限制北洋勢力的集權統治。10 月20 日憲法審議會討論省制入憲問題。研究系議員湯化龍認為, 省制入憲會引發爭端,「不但省制加入憲法一層成問題,且會累及憲法難成」。商榷會議員韓玉辰予以反駁。12 月4 日已是政學會議員的韓玉辰就省制問題提出4 項方案: 除省長任免問題無庸規定外, 地方制度大綱加入憲法; 憲法公布後, 以制憲手續制定地方制度; 省長由大總統自由任免,加入憲法地方制度大綱; 省長由民選, 加入憲法地方制度大綱, 但表決沒有通過。政學會、商榷會與研究系為此爭執不休。為打破僵局, 政學會代表積極聯絡其他政團, 提出3 點解決辦法: 嚴守中立;院內沖突之際, 應由院內依法解決; 兩院常會及憲法審議會宜維持開會。由於政學會的調解, 各政團代表開始協商省制大綱。政學會還與其他政團協商擬出地方制度的16 條草案, 但每當憲法會議審議時, 反對派議員不斷提出修正案, 致使地方制度的具體內容沒有獲得通過。這樣, 省制問題前後共經過9 次討論, 最終僅以標題形式列入憲法。盡管省制問題是以標題通過, 但政學會限制集權、維護共和政體的分權主張, 體現了其追求中國政治走上憲政軌道和議會政治的意圖。
政學會在這一時期的又一重大活動是反對定孔教為國教。主張定孔教為國教本是康有為所倡, 張勛也曾聯合各省督軍致電北京政府擁護這一主張。1917 年初國會審議憲法第19 條時, 研究系議員再次提出定孔教為國教。政學會為此舉行討論會,該會主席亦是司法總長的張耀曾發表演說, 一方面對憲法作進一步說明, 提出「憲法之為物, 各國不同, 各有其與國俱存之特殊精神貫注於字里行間」,「憲法非學理的而為歷史的,半屬法律又半屬政治」; 另一方面闡釋孔子的偉大,「孔子集先聖之大成」,「實超耶、沸(佛) 而上之, 故其性格功業非第為東洋偉人, 而實古今之世界偉人」, 孔子可謂為「歷史信仰之重心」、「國民性之主要成分」、「中華文化之主宰」。但他認為「孔子非宗教家,不宜定為國教」, 主張「維持
憲法草案原案」, 並得到了會內議員的一致贊同。由於政學會議員與其他議員的共同努力及社會的廣泛呼籲, 2 月20 日憲法審議會上「國教案」被否決。民初建立共和政體後, 即實行兩院制。由於不同政治派別間的利益紛爭,導致政治上的明顯分歧。研究系主張改兩院制為一院制,「實質是想縮小國會許可權以迎合段祺瑞專制的需要」。政學會認為, 從理論上說, 兩院制與一院制皆有可行的邏輯性,但政治上的事實未必都與邏輯上的結果相符,「主兩院制者, 其精要所關, 在防止國會專橫與立法輕率二點」。從實踐來看, 我國實行的兩院制並無任何毛病發生, 相反實行一院制的國家,「事實無不失敗也」,世界各大國無不實行兩院制, 因此主張「從世界多數而采兩院制」,並多次協商相關政團取得一致。
這一時期, 政學會還主張改組參議院, 目的是「務求參議院之分子, 稍含保守之性質」, 具體辦法是:參議員之資格,必設年齡較高之限制(至少必滿三十五歲) ; 須別設互選團體選出之議員,如退職、特任文武官及法定學問團體之類; 依現時選舉法選出之議員宜減其數; 上院議員總額以一百五六十人為限。政學會希望參議院網羅各方面人才,「使國內各特團體之分子,悉以其意見表現於國會」, 從而擴大參議院代表的廣泛性和影響力。政學會關於兩院制的主張及其活動, 體現了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者的分權思想。因為, 當時的權力掌握在實行專制的段祺瑞之手,實行分權主義, 有利於扼制北洋勢力的集權政治, 對北京民國政府議會政治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 為免遭戰火波及, 北京政府奉行中立政策。1917 年2 月3 日美國宣布對德絕交,並照會中國與美國採取一致立場。圍繞對德問題, 國內各政治派別之間由此展開角逐。對此國家要事,政學會內部的意見並不一致。概言之, 其上層及入閣者多取支持態度, 但多數會員堅持獲得民意後由國會裁定。最終因後者佔多數,政學會選擇了反對參戰的立場。
是時, 無論是政府閣員還是地方大員, 政學會均有重要人物入選, 府院也頗重視該會對德問題的態度。2 月7 日政學會重要成員李根源赴任陝西省長前, 黎元洪設宴送行,「垂詢對德宣戰案」。李根源說:「當茲大勢所趨,為自身國際地位計, 惟有斷然宣戰」。對此,「黎公頗首肯, 惟曰孫先生有反對宣戰通電」,李根源主張「派人赴滬疏解」。2 月11 日政學會開會表決,「對於此次對德外交一致贊助政府」,但同時認為中國外交失敗的「最大之弱點可一言以蔽之曰無後援」,因此決定組織外交後援會, 派韓玉辰和李肇甫與其他政團協商。12 日各政團決定共組外交後援會,次日即通過組織辦法。
25 日外交後援會成立,「會中所有人物以議員為限??會中所有主張,聞純以政府所定之方針為趨向, 只盡協助之力, 不加非難之語」bp。顯然, 政學會組織外交後援會不僅體現了其自身的政治立場,還試圖結集更多的政治力量以支持政府的對德外交。
起初, 府、院均主張對德絕交, 但出發點不一。黎元洪是為迎合美國, 以使今後個人更多得到美國的支持。段祺瑞是為迎合日本,意在得到日本的援助以擴充自己實力。因此, 美國發現日本與段祺瑞的圖謀後, 反對中國對德絕交和參戰,國務卿蘭辛要求芮恩施致電中國表示:「美國政府極感激中國的動向,但他不願因此而使中國捲入戰爭的危險」, 黎元洪向來唯英美馬首是瞻, 且也畏段祺瑞「假公濟私」, 遂由贊同轉向反對。但他並不直接表明態度, 認為對德外交「系關國家生死關頭」,政府「應先與代表國民之國會協議」, 國會與政府若主張一致,「彼必不反對」。他還強調「今次之大戰爭,實為國家與國家之戰爭」, 主張「此事之真正決斷必出之於人民」。黎元洪的主張看起來是要反映民意、發揮國會的作用,真正目的是藉助國會之力制約政府。3 月4 日段祺瑞率閣員至總統府,請黎元洪核准對德絕交電文並蓋印, 黎元洪要求增加「倘國民反對即作為無效」的內容, 段祺瑞則以「各國亟亟欲我表明態度」為由, 認為難以修正, 黎元洪堅持「不修正則不能發」,段祺瑞負氣「拂袖退出」, 下午即辭職赴津。當日, 政學會召開會員總會討論外交, 主張加入協約國和對德絕交,「適段辭職赴津之信至, 議決主挽留段」, 同時訪晤黎元洪,主張維持段內閣。由於政學會的斡旋及與其他政團的一致努力, 黎元洪答應讓步條件, 段祺瑞6 日晚返京復職。
在此過程中, 政學會的兩位閣員也支持對德絕交。張耀曾指出:「中國當與英、俄、法、意、日五國取同一態度。」谷鍾秀認為:「如不絕交,恐受人強迫, 體面亦失, 今日姑決定絕交, 來日之事, 容來日討論之。」 由於二人是政學會的領袖,其意見對國會中的政學會議員頗有影響。參、眾兩院開會前,政學會均發表通告,宣稱政府對德方針, 本會議決贊同,「頃聞政府定期明日赴院報告並徵求國會意見」,「務懇屆時撥冗出席, 查照本會先後兩次議決, 一致主張」。由於政學會持贊同立場,又極力鼓動兩院中的本會議員出席議會並投贊同票, 因而兩院開會表決均以多數票通過對德絕交案, 顯示了政學會在對德外交問題上的「舉足輕重之勢」。對德絕交案通過後,接下來便是宣戰問題。對此, 政學會內部的意見再現分歧。一些會員認為, 對德宣戰「實國家安危所系之大問題」, 主張「政府方面應注意民意」, 對德宣戰案「若交到國會則望其可以通過,否則認為國家之不幸」。因此,他們希望政府慎重考慮對德宣戰問題,「勿以此為政爭之具,否則有莫大危險」。這頗引起政府的重視,「故政府亟於疏通」。5 月3 日段祺瑞以晚餐形式邀請政學會的議員, 說明宣戰有「二不得已, 二不必慮,二希望」。政學會議員李肇甫說, 該會尚未討論對德宣戰問題,「具體的意見此時無從陳述」, 但此事是「自有中國以來第一重大事件, 關系國家興衰存亡」, 對德宣戰案向國會提交「必須盼其順暢進行」,「苟尚無把握,無寧暫緩」, 希望總理能就議員反對或懷疑之處作明確解釋,「斯為立憲的政府應盡之責任」, 對民間輿論竭誠疏通,「俾收舉國一致之效」。5 月6 日段祺瑞特邀政學會李述膺、楊永泰等晤談, 解答了「外間疑團」,「惟言及有人主張不信任則未答」。李述膺、楊永泰等再次聲稱「此事因關系重大,故未議決」,繼續奉勸段祺瑞「先求全國人民釋疑」。這些意見, 集中體現了政學會對政府取勸告監督主義、對政治取穩和改進主義的政治主張, 即「不事對立」、「不走極端」。是時, 政學會多次召開會員總會討論對德宣戰,爭論非常激烈, 意見很難統一。5 日晚開會,「議對德宣戰態度, 贊否未決」; 7 日晚再開會, 到會者八十餘人, 發言者二十餘人之多,「辯論之激越, 為從來所無」,「贊否未表決」; 9 日晚繼續召開協議會,贊成與反對兩派就對德宣戰問題論戰約4 小時,「谷鍾秀、張耀曾交起說明不得已宣戰之理由, 力圖融洽反對者之意見,然終無效, 其後票決, 贊否之結果以數人之差, 終歸反對派之勝利」。本來「政府方面有一線之希望者在政學會」, 政學會最終取反對參戰立場, 使段內閣「遂愈陷於窮境」。
但是段祺瑞一意孤行, 5 月10 日眾議院審查對德宣戰案, 段祺瑞導演了讓「請願團」散發傳單、「公民團」包圍國會的事件, 壓迫國會通過宣戰案。針對段祺瑞的這一行為,政學會閣員甚為憤慨, 指出「圍繞議會, 壓迫議員, 殊非立憲的行動」。次日, 谷鍾秀、張耀曾提出辭職。谷鍾秀在辭呈中稱「此等現象, 殊非立憲國家所應有」, 認為「外交問題必因此益增反感,而國內更將責難於政府」。他們還催促政府「速辦免職令, 還我自由身」, 其他閣員也紛紛遞交辭呈。5 月19 日眾議院表決暫緩討論宣戰案, 三分之二議員贊成先改組內閣,「實際已構成國會對內閣的不信任」。因此, 段祺瑞的武力手段非但沒能使國會通過宣戰案,反而導致內閣成員辭職和國會對政府的不信任, 5 月23 日段祺瑞被免職,實是弄巧成拙。
三
政學會是由民國元年國民黨分化後形成的重要派別, 但與之已有較大不同。作為一個新的政治派別, 政學會成立之初就極力在國會和政府中就一些重大的政治、外交問題提出主張、開展活動,顯示出強烈的政治參與和政治改造意識, 為民初政壇增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他們的政治主張及活動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其他政治派別的贊同和支持, 進而推動和影響了北京民國政府的政治變遷及中國近代歷史的進程。
政學會圍繞省制、定孔教為國教、國會體制等提出的主張及活動, 體現了反對集權和強調「權力制衡」的思想傾向,追求的是分權主義議會政治的道路,表明政學會繼承了民國元年國民黨的自由派傳統。分權主義的議會政治道路, 是中國特色資產階級自由派實現自身價值, 推行政治綱領以及最少風險公開行動的最佳選擇。因為,走分權主義的議會政治道路, 可以通過議會立法的民意化, 使自己的綱領變成當權者的主張; 通過行政手段的法治化, 使自己雖不居其位, 但得行其是; 通過議會政治分權原則的司法獨立化,可以避免和其他政治勢力在發生利益分歧時正面對抗; 通過憲法規定有任期限制的首長對軍隊的統率權, 避免個人私有軍隊, 而使軍隊國家化。
圍繞對德參戰問題, 政學會的主張及活動直接影響了國會能否通過對德絕交與宣戰案, 由於其對內閣的支持和積極斡旋,段祺瑞辭職赴津後又返京復職; 其閣員的辭職又引發政府危機和段內閣的垮台, 由此可見政學會對北京民國政府的政治變遷頗有重要影響。政學會最終取反對參戰的立場, 實因其以岑春煊出任四川督軍作為幫助政府通過宣戰案的交換條件遭到段祺瑞的毅然拒絕,即是說政學會「借機擴充本派勢力的條件未能得到段的同意」。他們的打算是,「擁戴岑春煊為領袖, 謀取地方實權, 以求將來發展」。因此, 以岑春煊督川是他們的一個重要目標。可見,獲得實際政治權力始終是政學會極力追求的目的, 無論在國會還是在內閣都是如此, 而對德外交恰好為政學會尋求發展提供了機會。政學會一度支持段祺瑞政府對德絕交, 是因為段祺瑞內閣中政學會有兩名閣員,同時祺瑞段擁有北洋軍事實力, 若能藉助必有利於實現其政治目的。但面對段祺瑞的暴力舉動, 政學會認為是「玷及政府, 恥在歷史」的事件, 是對北京民國政府分權主義議會政治的破壞,因此選擇與其分道揚鑣。而黎元洪提出對德宣戰與否, 政府「應先與代表國民之國會協議」, 真正的決斷「必出之於人民」; 政學會認為「但須府院國會一致」, 並多次強調「政府方面應注意民意」,此後二者的主張漸趨一致。再者, 黎元洪對民初建立共和政體有功, 於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後恢復共和有勞, 政學會能在國會有一定力量和影響, 在北方獲得較大發展,「皆黎氏提攜之力」,同時也與黎元洪進行了較好的合作。
政學會對德宣戰態度的演變過程, 明確地反映了其「不走極端」、「不事對立」、「不崇拜個人」和「難進易退」的政治主張,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資產階級自由派的屬性, 是體制內中國特色資產階級自由派的一次重要政治參與。其在民初國會中的一系列作為, 對北京民國政府的政治變遷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❹ 百年電力發展史
百年電力發展史:
19世紀百年電力發展史1800年,伏打發明第一個化學電池1831年,人們開始獲得連續的電流法拉第製造了最早的發電機——法拉第盤1866年,西門子製成第一台使用電磁鐵的自激式發電機1870年,格拉姆製成了環形電樞自激發電機供工廠電弧燈用電1875年,巴黎北火車站建成世界上第一個火電廠。
用直流發電供附近照明1879年,舊金山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商業發電廠,兩台發電機共22盞電弧燈。同年先後在法國和美國裝設了試驗性電弧路燈1879年,愛迪生發明白熾燈1881年,英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小型水電站1882年;
愛迪生在紐約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正規發電廠1882年法國人德普勒在慕尼黑博覽會上表演了電壓為1500~2000V的直流發電機組經57km線路驅動電動泵1884年英國人製造了第一台汽輪機1885年製成交流發電機和變壓器1886年3月在馬薩諸塞州的大巴林頓建立了第一個交流送電系統,電源側升壓至3000V,經1.2km到受端降壓至500V。
,顯示了交流輸電的優越性1891年德國在勞芬電廠安裝了第一台三相100kW交流發電機,通過第一條三相輸電線路送電至法蘭克福1894年建成利亞加拉大瀑布水電站。1896年採用三相交流輸電送至35km外的布法羅。結束了1880年來交、直流電優越性的爭論。
20世紀百年電力發展史1903年,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裝設了第一台5000kW汽輪發電機組,標志著通用汽輪機組的開始。1916年,美國建成第一條90km的132kV線路1922年,美國在加州建成第一條220kV線路。
二戰後,美國於1955、1960、1963、1970和1973等年份分別製成並投運30、50、100、115和130萬千瓦汽輪發電機組1954年,瑞典首先建成了380kV線路,採用2分裂導線,距離960km,將北極圈內的Harspranget水電站電力送至瑞典南部。
1954年,前蘇聯建成第一座核電站,1973年法國製成120萬kW核反應堆1964年,美國建成第一條500kV交流輸電線路1965年,加拿大建成第一條765kV交流輸電線路1965年,蘇聯建成第一條±400kV的470km直流輸電線路,送電75萬千瓦1970年,美國建成±400kV的1330km直流輸電線路,送電144萬千瓦1989年,蘇聯建成第一條最高電壓1150kV的1900km交流輸電線路。
(4)民國電政管理局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百年電力的意義:
溶思想性、權威性、文獻性、可視性和科普性於一體,是一部反映中國百年電力發展歷史的文獻片,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節約型社會的電視教材,同時又是一部進行愛國主義和艱苦奮斗精神教育的主旋律作品。同時該片為社會公眾提供了解中國電業及其發展歷史的一扇窗口,是對電力職工進行職業教育和傳統教育的理想教材;對電力企業文化建設,增強職工凝聚力、鼓舞士氣和激發職工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❺ 民國時期的電報局是干什麼的
清末年,國家為通訊而專門設立的管理和籌備機構,(1880)八月中旬,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奏准籌設津滬電報線時,在天津成立官辦的津滬電報總局。(1881)十一月津滬線完工前,正式命名為中國電報總局。
請採納
❻ 國民政府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的歷史
國防部保密局是於一九四六年六、七月間由軍統局的秘密核心組織擴編而成的。先後由鄭介民、毛人鳳任局長。局本部設有三個處,一個秘書室,一個督導室,一個設計委員會和特種政治問題研究所。在省一般設站,縣、鎮一般設組。外勤稱通訊員,內勤稱組員。其站、組都是秘密設冠的,但又常常打出一塊公開或牛公開的招牌作掩護。如東南特區對外稱情報搜集所;南京站對外稱時事通訊社;東北特別組』對外稱長白通訊社;工運組對外稱公正通訊社;偵奸組對外稱公論通訊站。在「公開掩護秘密,秘密控制公開」的反革命策略下,保密局還在中國國民黨、政、軍、警、憲以及其它公開單位設有公組,收集各方面情報,控制國民政府內部人員動向。
保密局成立後,繼承了軍統局的人員與管理方式,一向以特種手段破壞中共地下組織,是國民政府各情報系統中基礎最大、活動范圍最廣的一個情報組織。
國民政府敗退台灣後,於一九五四年十月把保密局改為國防部情報局。
❼ 國民政府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的沿革
國民政府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的沿革:抗日戰爭期間,軍統也從事一些搜集敵方情報並恐怖活動。也有一些軍統人員投降日本,日本佔領區的重要特務頭子不少來自軍統. 1949年,軍統主要機構撤至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對留在大陸的軍統嚴厲鎮壓,到五十年代中,軍統在大陸大致肅清。
❽ 關於民國初期通電的問題
民國時期電報的發報月份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替,而日期用韻目代替。清政府開通電報之初,發送電報非常昂貴,按字論價,所以用地支代替月份,用韻目代替日期。這種方法在電報領域一直延用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
韻目代日以金代編修的《平水韻》的韻目代表日期。從韻目表中挑選出來代替日期的韻目,總共有三十個,分別代表三十天。前十五天用的是韻目上平聲的全部,接後是韻目上聲的十個,再來是韻目去聲的五個;後來使用公歷,又添上—個「世」,代表三十一日,這樣用三十一個字分別代表三十一天。
日期 上平 下平 上聲 去聲 入聲
————————————————————————
一日 東 先 董 送 屋
二日 冬 蕭 腫 宋 沃
三日 江 餚 講 絛 覺
四日 支 豪 紙 寘 質
五日 微 歌 尾 未 物
六日 魚 麻 語 御 月
七日 虞 陽 麌 遇 曷
八日 齊 庚 薺 霽 黠
九日 佳 青 蟹 泰 屑
十日 灰 蒸 賄 卦 葯
十一日 真 尤 軫 隊 陌
十二日 文 侵 吻 震 錫
十三日 元 覃 阮 問 職
十四日 寒 鹽 旱 願 緝
十五日 刪 咸 潸 翰 合
十六日 銑 諫 葉
十七日 筱 霰 洽
十八日 巧 嘯
十九日 皓 效
二十日 哿 號
二十一日 馬 個
二十二日 養 禡
二十三日 梗 漾
二十四日 迥 敬
二十五日 有 徑
二十六日 寢 宥
二十七日 感 沁
二十八日 儉 勘
二十九日 豏 艷
三十日 「卅」 陷
三十一日 「世」、「引」
照規定「三十日」該用「陷」字來代替,但是由於軍隊中忌諱,便用「卅」字來代替。「三十一日」沒有韻目可代,通常都用「世」或「引」字來代替:「世」字是「卅一」的合寫,「引」字像阿拉伯數字「31」。
實際電報中常用表示日期的代用字:
一日--東
二日--冬
三日--江
四日--支
五日--歌(微)
六日--魚
七日--虞(陽)
八日--齊(庚)
九日--佳
十日--灰(蒸)
十一日--真
十二日--文
十三日--元
十四日--寒
十五日--刪
十六日--銑
十七日--筱
十八日--巧
十九日--皓(效)
二十日--號
二十一日--馬
二十二日--養
二十三日--漾
二十四日--敬
二十五日--有
二十六日--宥
二十七日--感
二十八日--儉(勘)
二十九日--艷
三十日--卅
三十一日--世
❾ 中華民國成立 背景及歷史影響
中華民國1912--1949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是中國歷史上大動盪大轉變的時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終結階段。
中華民國的創立民國不同於此前中國的君主王朝,它是經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斗爭而建立的共和國家。19世紀末年,由於清王朝腐敗不堪和資本主義列強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陷入嚴重的民族危機。先進的中國人紛紛探求救亡圖存的辦法。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學說的傳播,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勢力開始登上中國的政治舞台。以孫中山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首先選擇革命救國的道路。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成興中會,提出推翻清王朝,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興中會的活動一開始便和傳統的王朝更替模式區別開來,而具有新時代的特點。但孫中山的創舉當時還不能為廣大群眾所理解,追隨他的志士,只有百餘人。1898年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發動的維新變法的失敗和隨之發生的義和團運動以及八國聯軍的入侵,極大地刺激了中國社會各階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要救中國,必須推翻清政府。於是,孫中山倡導的反清革命迅速地發展成為廣泛的社會運動。20世紀初年,一批公開或秘密反清的革命小團體在國內出現。湖南有黃興組織的華興會,江浙地區有以蔡元培為會長的光復會,湖北有科學補習所,四川有公強會,安徽有岳王會,廣東有群智社等。包括興中會在內的這些小團體,在組織形式上大都受傳統秘密結社的影響,彼此缺少聯系。它們發動的反清起義或斗爭相繼失敗,其領導人紛紛逃往國外。
革命的挫折並沒有使小團體的領導人沮喪,相反卻給了他們反思、改組和大聯合的機會。由於孫中山和黃興的聯合倡導,流亡到日本的革命黨人於1905年8月20日在東京成立了同盟會。會員包括十餘省的革命黨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政黨。孫中山當選為總理,黃興負責執行部。仿照西方資產階級政黨建立起來的同盟會,以激進的民主主義綱領把小團體參差不齊的政治水平提到新的高度。這個綱領就是孫中山提出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後來由此進一步闡發為以民族、民權、民生為內容的三民主義。同盟會還宣布在未來的民國:「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共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這個共和國的藍圖,對長期受封建君主專制壓迫的中國人民有巨大的吸引力。
同盟會成立後,發行《民報》等多種書刊報紙,揭露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禍國殃民的罪行,抨擊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宣揚的君主立憲主張,鼓動人民加入革命行列。經過與康、梁論戰,反清革命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同盟會在南方一些省區不斷組織會黨和新軍起義。以武裝起義推翻清王朝,是同盟會推進革命運動的基本戰略。從1906年萍瀏醴起義至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革命黨人前仆後繼,共發動十餘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雖然給清王朝一次次打擊,顯示出資產階級革命派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由於起義有脫離廣大群眾的單純軍事冒險傾向,沒能從根本上威脅清政府的統治。而起義的連續失敗,卻使一些革命黨人產生消極情緒,成為此後同盟會上層渙散的重要原因。
一場真正的下層革命,從來不單純是少數英雄的業績,而必然伴隨著廣大人民的普遍覺醒。20世紀最初的十年,中國社會正處在劇烈動盪之中,城鄉群眾自發的反抗斗爭如波濤相逐,一浪高過一浪。北方各省民變迭起。長江中下游各省連年發生災荒,飢民成群流入城市,搶米騷動時有發生。為了抵製革命、緩和人民的不滿情緒,清政府舉辦多種新政:練新軍、興學堂、成立各省咨議局、實行預備立憲,等等。1908年底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死後,三歲的小皇帝溥儀繼位,其父載灃監國。處於風雨飄搖中的清政府,內部傾軋日益激烈。載灃放逐北洋新軍首領袁世凱,組織皇族內閣,企圖把軍政大權收攬到滿族親貴集團手中,從而引起立憲派士紳官吏和北洋軍將領的普遍不滿。1911年5月清政府下令實行「鐵路國有」。所謂國有,就是奪取民辦鐵路權力,轉賣給列強,而拒不歸還商民已集的股金。這一掠奪措施激起普遍的民憤。在與鐵路權益有密切關系的立憲派士紳和革命黨人的鼓動下,很快形成全國性的保路風潮,以川漢鐵路經過的四川最為激烈(見四川保路運動)。當清政府由湖北抽調新軍入川鎮壓民眾時,武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乘機於1911年10月10日起義,一舉攻佔總督衙門,並迅速光復漢口和漢陽。新軍協統黎元洪和立憲派首領湯化龍等都歸附革命。黎元洪被舉為湖北軍政府都督。軍政府宣布中國為中華民國,主權屬於人民;號召各省響應革命,推翻清政府。
武昌起義震動全國。各省革命黨人紛紛發動新軍、會黨或商會起義。本來反對革命的各地立憲派紳商多順風駛舵,轉向共和,把他們控制的省咨議局變為鼓動獨立的機關。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有的棄職逃命,有的被迫表示擁護獨立。武昌起義後一個多月,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 上海、 江蘇、 貴州、 安徽、 浙江、 廣西、廣東、福建、四川等省區先後宣布獨立,清王朝的統治呈現土崩瓦解之勢。12月2日革命軍攻佔南京,長江上下游革命勢力聯為一氣,南方各省均告光復。湖北和上海軍政府都倡議組織臨時中央政府。11月30日,各省代表會議在漢口英租界召開,決定在臨時政府未能成立之前,由湖北軍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職權,並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代表會議還決定臨時政府設在南京,在南京召開大總統選舉會。經過反復協商,革命黨領導人多主張推舉剛剛從海外歸來的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選舉臨時大總統,每省一票,孫中山以十六票當選。黎元洪當選為副總統,仍留在武昌。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職,定國號為中華民國,改用陽歷,以1912年為民國元年,以五色旗為國旗。
中華民國的誕生
中華民國誕生以前,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地大物博,文化燦爛,人口眾多,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可是在政治上,則都是帝王專制,人民沒有自主的權利。在十八世紀的時候,正值歐美西方國家工業興起日漸犟大,中國的滿清王朝不和外國來往,以為中國仍是天下最犟的國家。到了十九世紀,滿清王朝政治腐敗,國力衰弱,中國境內動亂不斷。而西方列犟也就以它們犟大的經濟力量,和銳利的武器,趁機侵略中國。滿清政府的無知和無能,使中國幾乎淪落到被瓜分的亡國命運。從西元一八四零年中國和英國發生鴉片戰爭,中國戰敗以後,列犟看出中國的衰弱,就展開了對中國的侵略。中國幾次遭到失敗,不斷地割地賠款,使中國人幾乎完全喪失了民族自信心。
而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一八八五年中法戰爭以後,深深體會滿清政府腐敗,沒有能力挽救中華民族的厄運,於是決定倡導國民革命,傾覆滿清建立民國。
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發動成功武昌起義,並在隨後的兩個多月帶動中國各地的革命響應。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個行省中業已獨立的17個省,派出代表,推選剛剛返國的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1912年1月至3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臨時憲法,南京為臨時首都。2月12日,在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下,宣統帝溥儀的母親隆裕太後發布退位詔書,「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為一大中華民國」;至此,中華民國正式取代與繼承大清帝國。1912年4月孫中山辭職,臨時參議院選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首都遷至北京;此後至1928年間稱為「北洋時期」,該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稱為「北洋政府」。代表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巴黎和會的即是北洋政府。北洋時期的中華民國國旗為紅黃藍白黑五色旗,象徵五族共和之意。國歌為取自尚書大傳虞舜篇的《卿雲歌》,其中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完成二次北伐,攻克北京,改北京市為「北平特別市」(簡稱「平」),並立南京為首都(簡稱「京」)。國民政府所用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取代北洋政府的五色國旗(其後東北易幟),並訂於國府的《訓政時期約法》中。「約法」相當於憲法。卿雲歌亦停用,改以1924年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訓典禮所撰訓辭「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為國歌,並沿用至今。
根據1924年國民政府建國大綱,「軍政」時期在1928年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後結束,「訓政」時期開始。由於國共內戰繼續,以及日本侵華,直到1946年方訂定中華民國憲法並於1947年頒行,訓政時期始告結束。1936年5月擬定「五五憲草」預備正式立憲。後因中日戰爭爆發,立憲遂向後拖延。當時國民政府主席為林森(1932年-1943年),行政院長為汪精衛(1932年-1935年),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為蔣介石(1932年-)。汪精衛因屢遭國民黨內壓力,後出亡河內,與日本接觸,應允反共,停止抗日,於1940年在南京另組一個汪偽國民政府。該政府僅獲教廷、義大利、納粹德國、偽滿洲國的承認。汪精衛於1944年病死東京。
1937年,日本先後攻陷華北、淞滬、南京,占據中國大量領土,國民政府被迫自南京遷往重慶,展開十四年抗戰的後八年全面抗戰。當時,中華民國所屬國民革命軍投入戰爭計步兵128個師、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又6個獨立旅;炮兵4旅,20個獨立團,正規軍合計170萬人。
1937年-1945年間,國民革命軍所屬第五軍、第十軍、第十三軍、第十八軍、第二十六軍、第五十二軍、第五十九軍、第七十四軍,新一軍及新六軍總計與日軍共在38,931次小型戰斗、1,117次重大戰役、22場大會戰中較量,傷亡人數高達330餘萬人(含1937年至1945年間的補充兵員)。國民革命軍雖因裝備等因素無法取得絕對優勢,但也於台兒庄、淞滬、長沙、獨山等正規戰,上海、筧橋等空戰中給予日軍重創。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中美英正式對日德意宣戰,中國戰區遂正式成為二戰盟軍反法西斯戰爭戰場。盟軍委託蔣中正任中國戰區(含越南、泰國、高棉,高棉為今柬埔寨、寮國)統帥,派史迪威中將任蔣參謀長。英國封鎖之滇緬路亦開放向中國後方運補。同時,國軍也派出精銳部隊遠征南方,留下了轉戰緬因、血戰昆侖關等事跡。
1945年8月初,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先後投下核武器,日本天皇於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帝國於9月2日與盟國簽訂降伏文書,接受《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宣言》規定、歸還佔領之外國領土。遂即滿洲國瓦解,汪精衛政府覆亡,台澎諸島後由中華民國進行接收。
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有利於人民的決議,受到全國人民的歡迎。國民黨雖然也宣布批准政協決議,但提出許多保留條件。接著,在3月間召開的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上則公然不承認政協會議的約束力,繼續鼓吹一黨專政。同時對全國人民要求遵守政協決議和反對內戰的活動橫加破壞鎮壓,製造了「較場口事件」、「李聞血案」及「下關慘案」等流血事件。
1946年5月,國民政府從重慶還都南京,國共談判也轉到南京舉行。蔣介石借口共產黨拒絕從蘇北、皖北等地撤退,公然調集二十萬軍隊,於6月大舉圍攻以宣化店為中心的中原解放區,發動全面內戰。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令。 百萬雄師強渡長江, 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防線, 於23日解放南京。 中華民國在大陸最後一屆反動政府垮台,宣告國民黨在大陸二十二年統治的結束。接著,解放軍攻佔上海、 杭州、 南昌、武漢等城市,共殲滅國民黨軍四十三萬餘人,取得了渡江戰役的勝利。殘余的國民黨軍隊紛紛退向兩廣、西南、西北及台灣等地。蔣介石從幕後走到前台,在廣州成立國民黨非常委員會,直接掌握軍政大權,後又退到四川,企圖負隅頑抗。為了徹底消滅國民黨反動派,人民解放軍分路展開追殲戰,席捲兩廣、福建、西南及西北地區。在人民解放軍勝利進軍的形勢下,綏遠、新疆、湖南、雲南等省的國民黨軍政人員通電起義。蔣介石帶領余部逃往台灣省,仍沿用「中華民國」。
雙十節
「雙十節」是中華民國的誕生日,源起於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該年以干支計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領導這次革命的是中國資產階級的政黨同盟會及其領袖孫中山。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
1894年11月(清光緒二十年十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1895年2月,孫中山在香港建立興中會總部,規定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合眾政府,鮮明地提出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第一個綱領。興中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開始。
20世紀初,留日學生創辦的刊物首先出現排滿字樣,有的刊物明確主張顛覆清政府。1903年,東京留學界思想愈益活躍,宣傳民族主義、民權學說的刊物相繼出版。上海知識界也出現了新氣象,公開倡言革命。組織革命團體,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走向革命化的一個重要標志。1903年11月,黃興建立華興會。以後,上海成立了以蔡元培為會長的光復會,江蘇、四川、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也都建立了革命團體。
1905年7月,孫中山、黃興、陳天華等70餘人在東京集會,決定成立中國同盟會,作為全國的革命領導中心。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以及其他小團體的成員陸續加入。8月中旬,孫中山在留學生歡迎會上發表了《中國應建設共和國》的演說。同月20日,同盟會召開成立大會,孫中山被推為總理,黃興被推為執行部庶務,會議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16字綱領。11月,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出版,孫中山在發刊詞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內容的三民主義。戊戌維新運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流亡海外,仍以保皇相號召。《民報》創辦後即同梁啟超主編的《新民叢報》展開論戰。辯論結果,革命派占據上風,改良派的政治影響大為衰落。
革命派積極發動了多次武裝起義。起義雖然都失敗了,使同盟會的精華遭到重大損失,但有力地沖擊了清王朝的統治,擴大了革命影響。與此同時,自發的群眾斗爭蓬勃發展,多達千餘次。民族資產階級中的一部分,因切身利益與帝國主義發生矛盾,參加並領導了收迴路礦權運動和抵制美貨運動。
為了消弭革命,拉攏資產階級,清政府被迫作出一些開明的姿態。1905年7月,派載澤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1906年9月宣布預備立憲。1907年9、10月,下詔籌設資政院和咨議局,允許資產階級可以通過選舉取得向清政府提出建議等部分權力。上層資產階級從中看到了希望,紛紛成立各種立憲團體,從事君主立憲活動,准備參預政權。但是滿洲親貴們對立憲並不熱衷。1908年8月,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規定大清帝國萬世一系,同時宣布預備立憲以9年為期。不久,光緒帝和慈禧太後相繼去世,3歲的溥儀繼承皇位,改元宣統。攝政王載灃採取集權措施,積極推行由皇族獨攬國家大權的政策,滿洲親貴和漢族官僚之間的矛盾加深,1910年,國會請願同志會在北京連續發起國會請願運動,要求清政府速開國會。1911年5月(宣統三年四月),清政府發布內閣官制,成立以慶親王奕為總理的皇族內閣。立憲派分享政權的希望完全落空,少數人拋棄立憲的幻想,對革命活動開始表示同情。革命的形勢愈益成熟。
1911年5月,清政府唯帝國主義之命是從,將從中國人民手中奪得的權利拱手獻給帝國主義,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怒。與鐵路國有直接相關的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省人民強烈反對出賣路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四川保路運動尤為波瀾壯闊。9月,保路風潮擴展為全省抗糧抗捐,群眾暴動接連發生。四川總督趙爾豐在成都逮捕保路同志會和川路股東會的負責人,並槍殺請願群眾數十名,造成流血慘案。同盟會員龍鳴劍等和哥老會組成保路同志軍進圍成都,轉戰各地,攻城奪地,猛烈沖擊清政府在四川的統治。四川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
在清政府全力應付四川保路運動的時候,湖北新軍中文學社、共進會等革命團體乘機發動武昌起義,揭開了辛亥革命轟轟烈烈的一幕。9月下旬,革命黨人感到形勢緊迫,決定於10月6日(中秋節)發動起義,後由於形勢瞬息變化,起義推遲。10月9日(八月十八日),在預定起義的那一天,共進社負責人孫武在漢口裝配炸彈時不慎爆炸,湖廣總督下令閉城搜查,漢口和武昌的起義指揮機關遭到破壞,一些起義領導人被捕、被殺或避匿。在這種情況下,新軍各標營中革命士兵開始主動行動。10日晚7時,武昌城外塘角的輜重營和城內工程第八營幾乎同時發動,各標營繼起,經一夜苦戰,11日晨革命軍佔領總督署,全城光復,首義成功。漢陽、漢口也先後為革命軍佔領。11日,起義士兵聚集到湖北咨議局,在咨議局議長湯化龍等人的參與下,宣布成立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革命黨的領袖們未親身參加起義,缺乏政治經驗的起義士兵對自己掌握政權沒有信心,清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在革命士兵的槍口逼迫下任湖北軍政府都督。軍政府發布文電,號召各省為推翻清朝建立民國而奮斗。11月,湖北軍政府公布《中華民國鄂州約法》。它是全國第一個按照資產階級民主原則擬定的地方憲法。
武昌起義的勝利,在全國得到了連鎖反應,各省革命黨人紛紛行動起來。至11月底,全國宣告獨立、脫離清政府的有14省。北方未獨立各省,有的地方是清王朝統治較強,如直隸、山東、河南;有的遠在邊陲,革命黨勢力較弱,如新疆、奉天。這些省份也不平靜,革命黨仍然組織了一系列武裝起義。武昌起義之後,立憲派紛紛表示贊成革命,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潰。廣大人民群眾在各省起義過程中表現了高昂的熱情。新軍士兵、會黨群眾、知識分子、工人、農民、城市貧民、海外華僑、愛國士紳、少數民族都作出了貢獻。中國的政治生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沸騰局面。
革命的勝利發展使清政府極為震驚。10月27日,清廷起用袁世凱為欽差大臣,授予指揮湖北軍事的全權。11月1日,清軍攻陷漢口。同日,攝政王載灃宣布解散皇族內閣,交出全部軍政大權,以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黎元洪和黃興、宋教仁等過高估計了袁世凱的力量和自身的困難,企圖利用袁世凱和清朝貴族之間的矛盾,以大總統的位置動員他倒戈,把最終推翻清朝的希望寄託於袁世凱。11月27日,漢陽為清軍攻陷。12月1日,雙方議訂停戰3日。此後又擬定雙方派出代表討論大局。停戰是辛亥革命從武裝斗爭走向政治妥協的一個重要轉折。
12月18日,袁世凱的代表唐紹儀和革命軍政府的代表伍廷芳在上海開始和談。11月下旬,各省代表議決承認武昌為中華民國中央軍政府,以鄂督執行中央政務。接著14省代表會議在漢口英租界召開,籌備成立中央臨時政府。12月2日,江浙聯軍攻克南京,代表會議決定以南京為中央臨時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隨即自武漢齊集南京。25日,同盟會總理孫中山自海外歸來。29日,17省代表會議以16票的絕對多數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到南京就職,發布《臨時大總統宣言書》、《告全國同胞書》等文件,正式宣告中華民國的誕生。1月2日,通電改用陽歷。3日,選舉黎元洪為副總統,確定臨時政府組成人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28日,又成立南京臨時參議院。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包括革命派、立憲派和舊官僚3種政治勢力。獨立各省的軍政府多數為立憲派和舊官僚所操縱,南京臨時政府和身為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對它們事實上不能行使中央政府的權力。革命派自身的弱點也更多地暴露出來,孫中山的許多正確主張都遭到反對。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袁世凱感到大總統的位置難以到手,立即撤銷和議代表,造成談判破裂的形勢,迫使革命勢力妥協。帝國主義列強拒不承認南京臨時政府,並且製造外國干涉的空氣。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孫中山被迫退讓。1月22日,孫中山聲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凱宣布贊成共和,即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得到孫中山的保證後,加緊逼迫清帝退位。2月12日,清朝皇帝終於接受中華民國對皇室的優待條件,正式退位。這樣,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朝垮台了,延續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也隨之結束。2月13日,袁世凱向臨時政府正式聲明贊成共和,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辭職。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因實力在北方,拒絕南下就職。孫中山派蔡元培為專使北上迎接,袁世凱暗中指使親信部隊在北京、天津、保定製造兵變;帝國主義也乘機調兵入京,製造緊張空氣,以支持袁世凱。南京臨時政府再次退讓。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次日,孫中山公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個約法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的性質,是中國歷史上的創舉。25日,唐紹儀到南京接收臨時政府,組織新內閣。該內閣中內政、陸軍、海軍、財政、外交等部均由袁世凱的親信或擁護者擔任,同盟會只分配到教育、農林、工商等幾個點綴性的席位。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5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和該院遷往北京。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所篡奪。辛亥革命失敗了。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點深入人心。中國人民長期進行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❿ 民國期間的歷史
1912年(民國元年)中華民國成立;清帝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護國運動開始;新文化運動開始。1916年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張勛復辟失敗;護法運動開始。1919年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1922年初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5年孫中山逝世;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4月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7月15日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7月國民革命失敗;8月1日南昌起義;8月7日八七會議;8月湘贛邊秋收起義;8月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年底廣州起義。
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一.二八事變、十九陸軍抗戰;偽滿洲國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遵義會議;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10月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徵到達陝北;一二.九運動。
1936年10月紅軍第二、四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12月12日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八一三事變;9月凇滬會戰;平型關大捷;秋中國共產黨陝北洛川會議;12月南京大屠殺。
1938年春台兒庄戰役;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1940年3月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百團大戰。
1941年皖南事變。1942年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重慶談判開始;雙十協定簽字。
中華民國(1912——1949),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
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勢力主政中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後政局動盪不安,孫中山南下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建立黃埔軍校隨而建立國民政府,促成國共合作後的孫中山不久病逝。1926年蔣介石繼承孫中山遺志領導國民北伐,意欲統一中國,到1928年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從形式上統一中國,蔣介石成為繼孫中山之後的國民黨領袖。
統一之後,民國進進入所謂的「黃金十年」建設時期,此間社會穩定,教育穩步發展、趨於定型。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中國成為反法西斯同盟國,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一舉成為美英中蘇四大國。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利而遷台。
按照《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並未列明何為固有之疆域。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積為1141萬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領土面積第二大國(僅次於俄羅斯)。
民國堅持共和制政體,主權屬於全體國民。初期頒布臨時約法,後以三民主義和《建國方略》為背景,國民政府實施軍政期,訓政期,憲政期,抗戰後召開國民大會,確定了總統制。
民國時期外交呈現了一個國際化與現代民族國家的建立、遵循國際規則與維護國家利益、法理上的獨立與事實上的自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