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職業教育發展歷史給我們什麼啟示
1、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太TM快了
2、中國人職業技能普遍缺乏
3、在中國技術人才永遠不會嫌多
4、中國正大量往國外輸出技能型人才
② 職業教育的發展歷程(國內外)
對於教育,我們正經歷著一場考驗,即就是高等教育過渡的擴張後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如大學生就業問題、教育模式問題、教育負擔問題以及對教育的終極目的之思考等等,諸多問題,僅拿大學生就業問題,其實就是一種誤導性的教育困局--千軍萬馬去走獨木橋,最後學到的東西用不上,不僅造成了大批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而且使得很多家庭為此而負債累累,眾多學生耽誤了寶貴的青春。這種結局當然與我們過分和盲目追求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錯位有關--我們不能盲目的追求大學生數量,而應該是符合社會規律的逐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但是另一個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助孽者--就是我們的職業教育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承擔不了社會賦予的期望,我們的職業教育,現在實際上是另一種高中教育--理論和實踐均是閉門造車,理論上比不上高中,實踐上比不上民間的學徒。也就是說,職業教育沒有它的優勢,過去唯一的優勢是有個文憑,現在呢?!現在在改變,一些職業學校索性把學生扔到社會,不論對方的資質,能否培養人才,扔過去就不管了,這樣的職業教育叫什麼教育?!在講職業教育缺乏實踐之後,我們的職業教育立即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這樣好嗎?!
在國外,職業教育是一種很正規的教育模式,是可以與大學教育獨立存在的教育模式,大學教育培養更高層次的人才,但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投入,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或者每個家庭;而職業教育是為了滿足社會對技術工人的需要而發展的,也許這對於象我們這樣的國家,職業教育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我們有大量的國民需要得到最基本的職業技術培訓--這是高等教育所無法也不可能做到的,因為我們的社會真的不可能需要那麼多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把研究生當民工用是我們社會的悲哀!!!
所以對於我們的職業教育,我們應該使之成為一個與高等教育同樣重要的教育模式和階段。職業教育的模式,應該具有這樣的特點,就是滿足培養熟練技術工人所需要的最基本理論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術,這就需要有合適的理論教育和正規的實習單位,而不能象我們現在把學生放到學校里學些與社會實踐脫節的東西,或者把學生扔出去不管。我們應該圍繞職業教育的特點,為職業教育創造合適的教育模式。如適當的理論學習,而且理論知識更應該符合社會發展的狀況,如尋找符合資質的實習單位,並形成完整的跟蹤和評價體系和標准。
總之,一定要重視職業教育,這也許是解決我們目前高教改革之困的唯一辦法。
③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什麼的職業歷程
職業生涯就是一個人的職業經歷。
職業生涯是以心理開發、生理開發、智力開發、技能開發、倫理開發等人的潛能開發為基礎,以工作內容為確定和變化,工作業績的評價,工資待遇、職稱、職務的變動為標准,以滿足需求為目標的工作經歷和內心體驗的經歷。
職業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歷程,是追求自我實現自我的重要人生階段,對人生價值起著決定性作用。
職業生涯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指一個人一生在職業崗位上所度過的、與工作活動相關的連續經歷,並不包含在職業上成功與失敗或進步快與慢的含義。也就是說,不論職位高低,不論成功與否,每個工作著的人都有自己的職業生涯。
可分為六個階段:
1.職業准備期,即接觸社會初步形成職業意向,從事職業技能學習以及等待就業的時期;
2.職業選擇期,即根據社會職業需求以及自己的能力、願望、作出職業選擇;
3.職業適應期,即走上職業崗位,逐步適應職業崗位要求的時期;
4.職業穩定期,即穩定於某種職業,它占據人的職業生活期的絕大部分;
5.職業能力衰退期;
6.職業結束期。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連續從事和負擔的職業、職務、職位的過程。職業生涯不僅僅是職業活動,而且包括與職業有關的行為和態度等內容。美國的一位職業指導專家薩帕(Donald E.Super)把人的職業發展過程分為五個階段:1、成長階段(出生--14歲),是一個以幻想、興趣為中心,對自己所理解的職業進行選擇與評價;2、探索階段(15--24歲),逐步對自身的興趣、能力以及對職業的社會價值、就業機會進行考慮,開始進入勞動力市場或開始從事某種職業;3、確立階段(25--44歲),對選定的職業進行嘗試,變換工作,到逐步穩定;4、維持階段(45--64歲),勞動者在工作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維持現狀,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5、衰退階段(60歲以後),職業生涯接近尾聲或退出工作領域。我國專家也提出與之相似的劃分方法,即萌發期、繼承期、創造期、成熟期和老年期。
職業生涯專指個體職業發展的歷程,一般是指一個人終生經歷的所有職位的整個歷程。一個人一生中的職業不僅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那些可以實際觀察到的職業發展過程,而且還包括個人對職業生涯發展的見解和期望。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一生只從事一種職業,也許一生中從事多種職業,但每個人都希望找到一個相對穩定、適合自己的職業。如何選擇和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往往受學識、愛好、機遇、工作環境等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只有根據現行的工作需要改變原來的職業目標和興趣,調整心態,培養對所從事職業的敬業精神,在實踐中產生對事業的熱愛,才能集中經歷全身心投入工作,實現個人價值,做出成就。
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特別是社會職業的現實要求;二是當事人自身的實際情況,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當事人自己。
因為職業生涯規劃不是社會或學校強加在個人身上的實施方案,而是當事人在內心動力的驅使下,結合社會職業的要求和社會發展利益,依據現實條件和機會所制定的個人化的實施方案,所以,從個人的角度來討論職業生涯規劃,它的主要內容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規劃(確定職業方向和目標,制定職業發展道路計劃);自我管理(明確需要進行的自我學習、提升准備和行動計劃);自我實現(反饋評估,修正完善)。
在國外,有人將職業生涯發展劃分為 5 個階段:
一是職業准備階段。典型年齡為 0-18 歲,其主要任務是職業想像力,評估不同的職業,選擇第一份工作,接受必需的教育;
二是進入組織(學校)階段。典型年齡在 18-25 歲,其主要任務是在一個理想的組織中獲得一份工作或學到足夠的知識、技能、信息以後,選擇一份合適的工作;
三是職業生涯初期階段。典型年齡為 25-40 歲,其主要任務是學習職業技術,提高工作能力,學習組織規范,學會協作與共處,逐步適應職業與組織,期望未來職業成功;
四是職業生涯中期階段。典型年齡為 40-55 歲,其主要任務是對早期職業生涯重新評估,強化或轉變職業理想,對中年生活做適當選擇,在工作中再接再厲;
五是職業生涯後期階段。典型年齡為 55 歲,退休,主要任務是繼續保持職業成就,維持自尊,准備光榮引退。其特點是調整心態,做好退休後的打算。
④ 記者的職業發展歷程
記者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及重要性
職業生涯規劃也叫職業規劃或職業生涯設計,它指的是從業人員制定職業目標,確定實現目標的手段和途徑。記者職業生涯規劃指的是記者在事業發展上的戰略設想和計劃安排。它是由記者一生中所佔據的一連串不同職位構成的連續的過程,是媒體或者記者將個人發展與媒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個人職業生涯的個人因素、媒體因素和社會因素等進行分析,制定出的有關個人在事業發展各個時期的規劃。記者職業生涯規劃包括媒體對記者的職業規劃與記者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兩個方面。它既是個人職業發展的總體設計,又是單位、機構、行業優化人力資源管理,促進事業發展的重要方略。
職業生涯可以分為職業准備期、選擇期、適應期、穩定期、衰退期和退出期。在職業生涯各個時期中,從工作崗位的角度又可以分為早期、中期、後期三個時期,它們基本上與上述「職業適應期、穩定期、衰退期」相對應。本文研究的是記者(包括新聞媒體的編輯導播人員)在這三個時期的職業生涯規劃問題。
職業生涯規劃的作用首先是有利於記者明確人生的奮斗目標。第二,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記者自身的潛能,有效地實現自我價值,從而保證在事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就。第三,有利於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讓業務上有不同專長的人各得其所、各顯其能。第四,有利於實現記者個人與媒體的雙贏。媒體培養計劃與個人奮斗目標相合拍是職業生涯規劃成功推行的重要標志。第五,有利於促進媒體的有效管理。人員職業發展和工作滿足是媒體和記者之間的重要紐帶,做好職業規劃工作,媒體考評的目的性更加明確,培訓過程也更有針對性,激勵措施會產生更大的效力,從而達到記者與媒體的共同發展。
記者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七步棋」
從記者個人角度來看,成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包括自我定位、目標設定、目標實現和反饋與修正四個方面,其關鍵在於弄清楚自己到底希望從職業(職位)中得到什麼,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是什麼,自己的價值是什麼,以及這些要件與自己考慮的備選職業(職位)、發展方向是否匹配。具體說來,記者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必須走好「七步棋」。
第一,要增強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學習有關知識,把握新聞工作的職業特點,增強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性,把握職業生涯規劃的主動權。第二,認清媒體在競爭環境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將其切實作為職業生涯規劃中的基本要素和憑依,不斷修正與完善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路徑。第三,盡可能地弄清楚自己的能力特長、職業興趣、職業個性,確立嶄新的價值觀念。明了自己處在職業周期的哪個發展階段,同時確定自己的技能所在,並將這些技能按照水平高低加以排列,然後進行自我評估。第四,通過各種渠道尋找和分析可供自己選擇的職業信息和資源,幫助自己了解有關職位的工作標准和要求。第五,在對自己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制訂發展目標和職業生涯規劃,包括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目標。第六,通過各種積極的具體行動去爭取目標的實現,包括向主管人員說明自己的職業傾向,向媒體和管理部門提供所需的技能、工作經驗和職業意願等方面的准確信息,密切關注和利用可能的發展機會,特別是那些有利於自己職業發展的培訓和學習的機會。與主管人員共同商定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能夠達到目標的實施方案並執行雙方設定的行動方案。第七,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自覺地總結經驗和教訓,修正對自我的認知和最終的職業目標。
媒體關於記者職業生涯規劃「七要領」
媒體應當將記者職業生涯規劃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建立和完善規劃和評價機制,實行信息公開與對稱,系統推行職業發展策略,設置多種職業通道,發揮創新的杠桿作用,努力實現職業生涯規劃管理工作向縱深發展。
一是將新聞媒體的戰略計劃、人力資源計劃和記者職業生涯發展計劃結合起來,將新聞產業發展計劃與人才開發項目結合起來。建立與記者職業生涯管理相協調的人力資源管理平台,構建職位階梯,明晰個人發展目標。通過建立高層次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主的多功能培訓體制,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能、技術培訓,實現人才自身素質的持續提升,為記者提供發展機會和項目。與此同時,要在人力資源信息系統中建立職業生涯發展期望的資料;制定綜合性的職業管理及內部晉升計劃,如技能儲備、管理人才儲備等等。應當根據新聞媒體的發展變化,預測未來人力資源的需求和供給狀況,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以適應新聞宣傳和產業發展的需要。
二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及其價值觀完善評價體系。媒體能否正確評價記者個人的能力和潛力是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關鍵,它對於合理地開發、使用人才和記者職業生涯規劃目標的實現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記者個人能力和潛力進行評估可以採取多種方法,如績效評價法、個人資料法、心理測試及評價中心評價等。通過測評,能夠較為准確地衡量記者的能力和潛力。應當破除傳統觀念,淡化「官本位」思想,把中級職稱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放在與中高層管理人員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時通過設立金牌和首席記者等制度,使得專業技術人員在業務上有一個與行政職務同等重要的、平行的、開放式的升遷階梯,使得行政管理、業務管理以及記者的不同業務崗位之間形成合理的比值效應,並且與工資待遇掛鉤,提高采編一線業績優良記者的薪酬待遇,形成新的市場價值導向,並且通過獎勵機制的建立健全,進一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得骨幹記者樂於在采編一線建功立業,引導優質人力資源向采編導播一線合理流動。
三是在記者的不同職業階段採用不同的職業發展策略。對處在職業適應期的記者,職業發展的重點首先是進行新聞業務知識培訓和有針對性的業務輔導。其次是幫助他們判斷當前選擇的職業或職位是否適合自己,如果不適合,可以進行相應的調整。在職業穩定期,媒體應當為記者開辟更寬的職業出路,注重記者的晉升和進步,賦予更多的責任。對處於該階段的記者,組織職業生涯規劃的重點是進行工作崗位輪換,對於在業務上有一定建樹、平時完成工作任務較好的記者給予適當的任職或業務職位提升。對於職業衰退期的記者,應適當減少其工作量,盡可能將其安排到較為擅長的崗位上工作,使其專長和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四是為記者的成長設置多種職業通道,這是職業管理的核心工作。媒體在了解記者個人職業需求、判明其需求合理性及現實可行性的基礎上,根據發展的要求,以及可能提供的幫助和條件,建立幫助記者實現個人職業目標的具體途徑,制定出相應的職業道路實施計劃,如縱向升級或橫向轉移計劃等,進行職業路徑設計。目前常見的職業路徑有縱向(傳統)職業路徑、網狀職業路徑、橫向職業路徑、三維職業路徑等等。傳統職業路徑以及由其改良而來的網狀職業路徑都是基於晉升而設計的,橫向職業路徑可以增加職業生活的多樣性,為記者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三維職業路徑可以保證記者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展,使媒體既可以培養和聘請高技能的管理者,又可以造就和僱用更多高技能的業務人員。良好的職業路徑設計有利於媒體吸收並留住優秀記者,同時,能夠激發記者的工作興趣,挖掘記者的工作潛能。
五是發揮創新在記者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杠桿作用。創新是新聞工作的重要衡量標准。在崇尚創新的今天,應當將其作為記者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根據記者不同年齡段的個性特點,培養創新人才,提升創新水平。在職業適應期,要培養記者的創新意識,發掘創新能力,啟發他們以創新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在職業穩定期,要注意發揮記者在業務建設中的骨幹作用,幫助其拓展創新空間,多出創新精品。在職業衰退期,要避免記者落入老套路,充分發揮其思辨優勢,實現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的過渡、淺層次向深層次的跨越。通過增加理性思辨的分量,煥發老記者的創新意識與活力。有計劃有步驟地對記者進行創新培訓,可以使記者始終以充沛的激情創新創優。
六是及時提供媒體內部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的有關信息,給予公平競爭的機會。個人制定職業目標和職業規劃之前,首先希望得到有關職業情況和職業機會的信息。而及時、准確地提供信息,是媒體搞好職業管理、促進記者發展的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些信息包括媒體有關職務工作的分析資料;媒體的績效考評信息和有關職務開發與調整等。建立詳盡的職業記錄及工作公告制度,通過各種溝通渠道向全體記者及時傳遞職位空缺的信息,從而確保媒體內部候選人的職業目標和技能能夠與各種晉升機會公開、公正、合理地匹配。
七是注重職業規劃咨詢和指導。開展職業規劃咨詢和指導的主要形式包括幫助記者進行實事求是的客觀分析,指導其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析資料和媒體需要,確定職業目標;上級與下級進行討論溝通,充分交換意見;請人力資源專家、顧問和心理專家對記者的職業選擇、職業規劃給予有針對性的、有效的指導、咨詢和幫助;舉行專題討論會,向記者公布媒體職業規劃方案及其實施辦法,幫助記者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並使之與媒體需要相結合。
記者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要與媒體對記者職業規劃相結合
媒體對記者職業規劃同記者個人職業規劃緊密相關,兩者互相呼應,互相作用,當二者相互吻合時,媒體的職業管理才可能是卓有成效的。作為記者個人來說,應當在每個時期了解自己職業生涯的真實狀況,弄清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我現在掌握了哪些技能?技能水平如何?如何去學習和發展新的技能?發展與學習哪些方面的技能最為可行?
2.我在目前的工作崗位上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如何才能達到既使上司滿意,又使自己滿意的程度?
3.根據我目前的技能,是否可以或有可能從事更高一級的工作?
4.我下一步朝哪個職位(或工作崗位)發展為好?如何去實現這個目標?
5.我的計劃目標是否符合本媒體的情況?在本媒體實現自己的職業計劃目標,我應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訓?
媒體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部門應協助記者回答這些問題,並對記者職業規劃目標的實現和實現的途徑進行具體指導和必要支持。作為媒體應當讓記者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1.本單位記者的現狀如何?記者現狀與媒體發展有哪些差距?如何彌補差距?
2.本單位急需什麼類型的人才?打算如何培養或引進這些人才?
3.本單位記者職業生涯發展有哪些規劃?職業生涯各時段各方面人員的結構如何優化?
在回答上述問題的過程中,媒體與記者之間可實現經常性的良性互動。媒體要全面展示職業階梯、任職條件、競爭情況和成功概率,使他們清楚地了解本單位記者職業路徑。與此同時,要科學描述個人職業生涯目標及其運行軌跡。相關業務部門在設計記者職業目標過程中,應當搭建開放式的互動設計平台。從記者的自我評價入手,由所在部門根據其工作質量、效率、表現等方面的分析做出初步設計草案,再提交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作進一步的分析和評價。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綜合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一個階段性的記者職業生涯管理方針目標展開圖,充分體現職業生涯目標管理的動態性,實現職業生涯規劃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⑤ 人的職業生涯發展要經過哪些過程和階段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可分作五個階段,把握住每個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規劃,才能讓自己掌握主動權。
第一坎:「青黃不接」階段
工作1-3年是職業生涯最「青黃不接」的階段:你既不像畢業生那麼「單純」,又不像有四五年資歷的那樣能「獨擋一面」,正處於「一瓶不滿,半瓶晃盪」的狀態,那麼這時候你如果跳槽找工作,其難度可想而知。
第二坎:「職業塑造」階段
工作3-5年後,你就會逐漸步入「職業塑造」階段,逐漸熟悉組織文化,了解組織內情,建立初步的人際關系網,經過一段時期後,你的「職業性格特點」就暴露出來了:哪些是你特長的地方,而哪些又是你不足的地方,於是你開始進入「職業塑造」階段,對職業方向進行合理調整和矯正。
第三坎:「職業鎖定」階段
工作5-10年,隨著你對自身優劣勢及性格特點的日漸清晰和不斷的實踐鍛煉,你漸漸由「職業塑造階段」走向了「職業鎖定階段」,開始認定「你是干哪一行的」了。
在這個階段,有的人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承擔起工作的責任,發揮並發展自己的能力,為提升或進入其它職業領域打基礎。
第四坎:「事業開拓」階段
工作10—15年,你的「職業」將成為終身的「事業」,意味著你開始從前期「職業階段」中的技能、經驗及資金積累走向人生事業的開拓歷程。可能你在這個階段仍然保持著原來的「職業」狀態,仍然是每天在為「老闆的事業」而奔波,但年齡和閱歷已經將你推向了事業發展的起跑線。並且你跑也得跑,不跑也得跑,你要為自己而跑,你的家庭開始逼迫你為他們著想,你的事業心和成就感都決定了你要開始考慮自我了。
第五坎:「事業平穩」階段
工作15年以後,你已經步入「不惑之年」,前期「職業階段」和「事業開拓階段」已經為你留下了幾多積淀。在這個階段,你所需要的是如何使你的事業能夠在平穩的過程中持續上升。這期間你還要不斷地去觀察市場、了解市場,不能有絲毫的鬆懈,所以你可能會感覺很累、很辛苦,不過你見的多了,承受壓力的能力也增大了很多,於是你也就能游刃有餘了。
⑥ 職業生涯理論的發展歷程
職業生涯管理理論源於20世紀初美國職業指導運動的興起。從學科歷史發展角度看,職業生涯管理理論的演進,經歷了從靜態到動態研究的歷程。在我國,職業生涯管理理論也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過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凸顯出各種專業型人才需求的日益緊缺但同時又存在著大量人員無法找到工作的「結構性失業」狀況。為解決這些問題,對不同的群體進行科學合理的職業導引,職業生涯管理理論的研究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
1908年,「職業輔導之父」——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帕森斯創辦了波士頓職業指導局,從事職業指導工作,這也成為人們公認的職業指導工作的濫觴。1909年,帕森斯撰寫了《選擇職業》,該書第一次運用了「職業輔導」這一專門學術用語,建構了幫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了解職業、以及人職相配的職業指導模式,標志著職業指導活動的歷史性開端。帕森斯的這三個步驟包含了「知己、知彼與決策」的三重涵義,其理論成為以後職業指導理論的基石。
1939年,美國學者威廉姆遜出版了《怎樣咨詢學生》一書,進一步拓展了帕森斯的特質因素理論。他將職業指導分為分析、整理、診斷、預測、咨詢(處理)、追蹤六個步驟,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指導方法,被稱為「明尼蘇達輔導學派」。該理論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占據了職業指導的主導地位。1942年羅傑斯所著的《心理咨詢和心理療法》一書出版,提出應以當事人為中心的,尊重人自我選擇的能力及自由發展的權力。同時,羅傑斯以「人性善」和「人的本質潛能的可信賴性」為依據,創立了「當事人中心」的非指導學派。
1951年,金斯伯格等人出版了《職業選擇》一書,通過對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學生職業選擇過程及其間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了「職業發展是一個與人身心發展相一致的過程」,向動態的職業生涯管理理論邁出了一步。1953年,舒伯提出了生涯發展理論,重在對個人的職業傾向和職業選擇過程本身進行研究。他以差異心理學和現象學作為解釋職業選擇的理論基礎,提出了個體生涯發展中成長、探索、建立、維持以及衰退五個階段以及不同階段的發展任務。這一思想把職業指導上升到更高的層面,不僅以個人的發展為著眼點,同時也兼顧社會的需要和利益,從個體發展和整體生活的高度來考察個人與職業、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舒伯生涯發展理論的提出被認為是職業生涯管理理論形成的標志。
20世紀60年代至今,職業生涯管理理論繼續得到了發展,具有代表性的為霍蘭德的類型論與吉列特等的生涯決定論。霍蘭德把人和環境區分為實際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以及傳統型六大類型,以此為依據,把人的特質和這種特質所適合的工作聯系起來。吉列特等的生涯決定理論則以「個體職業生涯發展過程是不斷面臨生涯決定的過程」為邏輯起點,提出了職業生涯管理中的預測系統、價值系統以及決策系統。這些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職業生涯管理理論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對於中國而言,職業生涯管理理論則是一種地道的「舶來品」。職業生涯管理理論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初步引進、停滯與恢復發展的歷程。
我國對職業生涯管理理論的引介始於民國時期。該理論的引入,與辛亥革命以後至20世紀30年代我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興衰密切相關,也深刻反映了當時我國教育發展的內在邏輯。大量新式人才的緊缺和大批學校畢業生「畢業即失業」的現實,成為職業指導理論被引入中國的直接動因。
1916年,中華職業教育社主辦的刊物《教育與職業》第15期專門刊出《職業指導》專號,進行宣傳和推介。同年,清華學校校長周寄梅為了指導學生擇業,發起了擇業演講活動,聘請名人、專家進校職業問題的演講,指導學生填寫工作志願,以預測就業趨勢,並為確定職業指導學科提供依據,此次活動可謂開創了我國指導就業的先河。
此後,在二、三十年代,一系列有關職業指導的著作不斷出版。早在1923年,國外職業指導的理論研究也剛剛起步不久,鄒恩潤就編譯了《職業指導》一書。該書通過對職業指導范圍的界定,指出了職業指導的效用、機關和方法,該書是我國首次系統論述職業指導的著作,堪稱我國職業指導理論研究的開創性著作。其後,喻鑒清和陳重寅的《中小學升學及職業指導》,江恆源的《如何辦理職業指導》,何清儒的《職業指導學》,潘文安的《職業指導》,等等,對我國職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此後,歐美和日本的職業指導理論又相應地被介紹到中國來。由中華職業教育社主辦的《教育與職業》雜志,幾乎每期都要涉及到職業指導問題。而黃炎培、蔡元培、胡適等當時的教育界名流積極投身到對職業指導和職業教育的討論中去,則使得職業指導理論蔚為思潮,對20世紀20年代的學制改革、教育改革實踐活動和教育理論的豐富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但由於當時的的動亂局勢,職業指導理論並沒有真正普遍地應用到實踐中去。
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民族危機的加劇和抗戰勝利後內戰的爆發,職業指導理論也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相當長時間內,各行各業建設人才奇缺,由於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國家對各級各類的人才在配置方式上長期使用「統包統分」的政策,使得職業生涯管理理論沒有用武之地。加之以後十年動亂,使職業生涯管理理論一度在中國處於停滯狀態。
改革開放以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和發展,促使國家就業政策也逐步向「自主擇業」的方向演變,經過近30年的發展,職業生涯管理理論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一方面,職業生涯管理理論的宏觀研究蔚為大觀。在職業生涯管理理論研究的初步階段,具有代表性的有1996年出版的朱啟臻的《職業指導理論與方法》、俞文釗主編的《職業心理與職業指導》等。朱啟臻主要從職業指導的學科類型,職業指導的功能和原則,職業指導和其他學科的關系以及職業指導的基本途徑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對職業指導理論進行了研究和梳理,該書對於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大陸職業指導理論的啟動和發展具有篳路藍縷之功。俞文釗主編的《職業心理與職業指導》,則以心理學為基礎,全面介紹並評價了職業心理和職業指導的各種理論,以及國外各種職業指導和職業咨詢的情況。旨在幫助求職者獲得具體的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達到對未來職業的適應,等等。從出版年代上看,這些著作是隨著我國就業政策向「自主擇業」政策的轉變應運而生的。其後至今,一大批關於大學生職業生涯管理理論的宏觀論著也相繼出版,為當今就業政策和實踐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持。
另一方面,具體到大學生職業指導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繼面世。尚志平針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主編的《職業指導與職業教育》從就業政策與法規、職業素質及養成方法、就業途徑、創業意識與創業教育等方面,闡釋了促使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掌握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的內容和掌握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技巧。熊志梅的《大學生職業指導教程》一書,則是針對全國高校畢業生實行了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情況下,一些學生對這種形式無所適從而做。她把多種學說運用到該教程中來,釐清了學生擇業、就業以及創業方面的若干問題,具有較強的教育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大學生職業指導和職業道德關系的一些專題性論著也相繼出版,則是通過職業價值取向角度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所做的一個指導。
總體上說,改革開放以後職業生涯管理理論論著的相繼出版,對於推進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體制下自主擇業政策的進一步深化和落實,以及幫助緩解當今各類求職人員和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事實,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就這些了。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⑦ 高職院校的發展歷史
1、早在清末1902-1904年的「壬寅-癸卯學制」中,就規定了「高等實業學堂」和「高等師范學堂」,這兩種高等學堂就是中國近現代意義上最早的高職院校。
2、中華民國政府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學制」和1922的「壬戌學制」的專門學校和高等師范學校,是中國近現代高職院校的進一步發展。中國現代教育史上影響最深遠的1922年制定的「壬戌學制」至今仍然在台灣貫徹實施。
3、1949年後,中國的高職院校除了高等師范院校真正是在繼續走高等職業教育之路外,其他的高等職業教育幾乎沒有或是名存實亡。
4、1980年,天津職業大學創辦,這是1949年後在中國大陸出現的第一所師范院校之外的高職院校,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5、1985年頒布的《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逐步建立起一個從初級到高級、行業配套、結構合理又能與普通教育相溝通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決定」頒布以後,全國先後建立起120餘所職業大學,舉辦高職教育。
6、1991年,中國頒布《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決定」對職業技術教育的性質、地位、作用以及方向、任務、措施等都作了明確規定。並再一次重申建立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問題,也再一次提出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任務。
7、1993年,召開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後由國務院頒布了《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會議明確指出我國教育今後發展的兩個重點,一是基礎教育(重中之重),二是職業技術教育。「綱要」更加明確指出:「職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業化和生產社會化、現代化的重要支柱。」「綱要」的實施意見提出:「有計劃的實行小學後、初中後、高中後三級分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發展、相互銜接、比例合理的教育系列。」「積極發展多樣化的高中後職業教育和培訓。通過改革現有高等專科學校、職業大學和成人高校以及舉辦靈活多樣的高等職業班等途徑,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8、1996年,召開了全國職教工作會議,同年,全國人大通過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職教會議提出,通過三級分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通過「三改一補」(高等專科學校、職業大學、成人高校改革;中等專業學校辦高職班作為補充)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同時,《職業教育法》的頒布使職業教育走向了依法治教的道路。《職業教育法》的第13條指出:「職業學校教育分為初等、中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根據需要和條件由高等職業學校實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學校實施。」
9、1998年,全國人大通過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明確指出:「本法所稱高等學校是指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專科學校,其中包括高等職業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在本法中非常明確地把高等職業學校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確定了下來。
10、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了《國際教育標准分類》。「標准分類」將教育分為七個等級:學前教育為0級、小學教育為1級、初中教育為2級、高中階段教育為3級、高中階段與大學階段之間有一段補習期教育為4級、大學階段教育為5級、研究生階段教育為6級。「標准分類」將大學教育(5級)分為學術性為主的教育(5A)和技術性為主的教育(5B)。「標准分類」對學術性為主的教育(5A)描述為:「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論性的,目的是進入高級研究課程和從事工程要求的職業作充分的准備。」「標准分類」對技術性為主的教育(5B)描述為:「課程內容是面向實際的,是分具體職業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獲得從事某個職業或行業或某類職業或行業所需的實際技能和知識,完成這一級學業的學生一般具備進入勞務市場所需的能力和資格。」從「標准分類」可以看出,5B就是我國所追求的高等職業教育,它的發展是世界教育的總趨勢,而不是一個國家的現象。標准分類的頒布,使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權威性的確認。
11、1999年6月全國教育工作會召開,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加快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決定」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12、2006年11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文件《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開始實施被稱為「高職211工程」的「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力爭到2020年中國大陸出現20所文化底蘊豐厚、辦學功底扎實、具有核心發展力且被國外高等職業教育界廣泛認可的世界著名高職院校;重點建設100所辦學特色鮮明、教學質量優良在全國起引領示範作用的高職院校;重點建設1000個技術含量高,社會適應性強,有地方特色和行業優勢的品牌專業。截至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財政部已經正式遴選出了天津職業大學、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100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和8所重點培育院校。自此,中國大陸的高等職業教育和高職院校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發展歷史時期。
⑧ 職業病的發展歷史
中國古代醫籍中已提到有關職業病的內容。古羅馬的老普林尼記述了奴工用內豬膀胱預容防熔礦煙氣的辦法,瑞士醫生帕拉切爾蘇斯提出鑄造及熔煉中的勞動衛生問題,G.阿格里科拉報告礦工中呼吸病多發,B.拉馬齊尼所著 一書,詳細分析和記載了多種生產有害因素與職業病的關系。隨著大工業生產及自然科學發展,職業性疾病越來越多。
⑨ 教師職業發展的歷史階段有哪些
教師專業發展分為八個階段:
第一階段,職前准備階段。是指從進入師范學院版或大學接權受培養開始到初入新崗位時的再培訓,該階段是教師角色的儲備階段。
第二階段,入職階段。是指教師初任教師的前幾年,新任教師努力尋求學生、同事、學校與教育行政人員的認同,在處理日常問題時能夠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第三階段,形成能力階段。在此階段,積極地參加培訓計劃和各種交流會,積極接受各種新的教育觀念,是獲得專業發展的階段。
第四階段,熱心和成長階段。在此階段,教師持續的追求專業的更大發展,不斷尋求進步。
第五階段,職業受挫階段。在此階段,教師的職業滿意度開始下降,體驗到的是挫折和倦怠。此階段多數發生在職業生涯的中期。
第六階段,穩定和停止階段。在此階段,教師已經失去了進步的要求,工作囿於本分,只滿足於完成任務,缺乏進取心和高質量的要求。
第七階段,職業泄勁階段。在此階段,教師帶著各種不同的感情品味著即將離職的感受。
第八階段,職業生涯結束階段。是教師離開工作崗位及離開後的階段,既包括退休教師的離開,也包括因各種原因的被迫或自願的中止工作。
⑩ 職業病鑒定的發展史
人類自開始生產活動以來,就出現了因接觸生產環境和勞動過程中有害因素而發生的疾病。追溯國內外歷史,最早發現的職業病都與採石開礦和冶煉生產有關。隨著工業的興起和發展,生產環境中使人類產生疾病的有害因素的種類和數量也不斷增加。因此,職業性病傷的發生,常與社會經濟生產的發展密切相關。
(一)國外職業病學的發展簡史 從埃及木乃伊中發現矽肺,可以推測古代給法老王修建金字塔的石工因接觸矽塵而罹患矽肺病。但「矽肺」這個名詞直到1870年方才出現。歐洲人於公元前即開始鉛、汞金屬礦的開采。根據記載,Hippocrates(公元前460~ 337年)似乎是第一個認識到鉛是腹絞痛的原因的人。礦工和冶煉工的職業病,包括冶煉金、銀、鉛、銅、鋅、汞等引起的職業病,曾在德國的Agricola(16世紀)所著的《論金屬(Deremetallica)》中述及。同一時期,義大利Ramazzini(1633~1714)出版了《手工業者疾病》(1700)一書,描述了50多種職業病,包括礦工、陶工、制玻璃工、油漆工、磨麵粉工、石工等的疾病和金屬中毒等,成為職業病的經典著作,而Ramazzini也因此被譽為「歐洲職業醫學之父」。
自18世紀英國紡織機械的革新和蒸汽機的出現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上傳統的手工業生產轉變為以機器為主的大工業生產。但當時勞動條件惡劣,職業病及傳染病流行,經常發生意外工傷事故,工人的工時過長,並出現僱傭童工等問題。19世紀,德國因電力的廣泛應用又產生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大規模的采礦和冶煉,開始煤化學工業的生產,還發明了合成染料等。但也出現了工人的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起陰囊癌等問題。特別自20世紀開始,歐美發達國家工業發展迅速,合成生產了許多種有機化合物包括農葯、醫葯、石油化工產品等,出現了多種急、慢性化學中毒和職業性腫瘤等新問題。20世紀以來,許多發達國家又興起了以原子能、高分子化合物和電子計算機為標志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不僅X射線、原子能、高頻、微波、紅外線等技術,還有其他新原料、新化學物質和高科技等被應用於生產,隨之出現勞動方式的變化,帶來了新的職業衛生問題。
自19世紀末起,職業性危害受到西方社會的廣泛關注,開始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進行職業性病傷的防治。工人為維護自己勞動和健康的權益,也廣泛組織起來進行斗爭,促使一些國家的政府建立職業安全衛生以及勞動保險的法規,開展防治職業病的服務與研究。因此20世紀後期,一些發達國家的職業衛生水平得到顯著的提高,並使不少古老或傳統的職業病在大型企業中得到有效的控制。當前這些發達國家在城鄉的小型企業中,在使用新技術和新化學物質的產業中,和醫療衛生服務難以顧及的職業人群中,仍然存在職業有害因素不同程度的危害。慢性肌肉骨關節疾病、職業性外傷、職業性聾和職業性皮膚病是這些發達國家目前較多見的需補償的疾病。然而,許多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因未能避免發達國家兩百年前工業革命早期曾發生過的各種職業危害,仍重復職業病流行的教訓。這些史實說明,防治職業病的需求始終與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伴存;職業病學的發展,與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建設水平密切相關。
(二)我國職業病學的歷史 我國古代即曾見有關於職業病學的論述。早在四千年前即夏末和商初時,我國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業已達到較高水平,開始使用了錫、鉛、汞的化合物。我國漢代王充(公元27~100年)在《論衡》中提到,冶煉時可產生灼傷和火煙侵害眼鼻;公元4世紀葛洪著的《抱朴子》開始記載共用用汞與硫煉丹;11~12世紀北宋孔平仲在《談苑》中述及,「後苑銀作鍍金,為水銀所熏,頭手俱顫」,分別反映了冶煉作業中的燒傷、刺激性氣體中毒和汞中毒等職業病。《談苑》並述及「賈谷山採石人,石末傷肺,肺焦多死」等句,反映了當時石工所得的矽肺病。公元7世紀,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中記載古井和深坑多有毒氣,則是對窒息性氣體中毒的描述。此後,明代李時珍在所著的《本草綱目》 (1593)中,明確提到鉛礦工人的鉛中毒。17~18世紀,宋應星在《天工開物》 (1637)中述及煤礦井下簡易通風方法,並指出燒砒(三氧化二砷)工人應站在上風向操作,並應保持十餘丈的距離,以免發生中毒。
但是,由於長期封建統治和外國殖民主義的壓迫,新中國建立之前,我國工業落後,勞動生產條件惡劣,職業病無人過問,舊中國的職業病學基本上是處於空白狀態。
(三)新中國職業病學的發展與成就
1.職業病防治網路的建立 新中國建立後進入經濟恢復初期,廣大工人生產積極性高漲,但因缺乏勞動衛生知識,勞動保護措施不力,出現了矽肺、急性及慢性中毒等較多的職業病,引起了政府的重視。從1954年起,我國開始建立職業病防治的專業機構。1980年後,在衛生部領導下,以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勞動衛生與職業病研究所為全國中心,建立了七大行政區的勞動衛生與職業病防治中心,各省、市及各工業部門相繼成立勞動衛生與職業病防治研究所,使全國職業病防治專業機構超過200個,並與地(市)、縣近2000個衛生防疫站勞動衛生科相結合,形成了全國的職業病防治網路;在各地開展了生產環境中職業有害因素的監測,接觸職業有害因素職工的健康檢查與職業性健康監護,開展職業病的診斷、治療及勞動能力鑒定,職業病統計報告,以及工人的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等工作。1996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並於1997年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決定指出,要認真做好食品衛生、環境衛生、職業衛生、放射衛生和學校衛生。2002年,全國各級衛生防疫站改為疾病控制中心,大多數省、市職防機構合並入疾控中心。廣東省除了包括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在內的8個職防機構外,其餘均在疾控中心設職防科或職業衛生科。2002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實施,國務院、衛生部相繼頒布了相關的職業衛生法規,職業病防治工作完全進入了法制化、規范化。
2.職業病范圍的修訂和職業病診斷標準的研製 我國1957年公布的職業病名單中,確定了14種法定職業病。1987年進行修訂後,新的職業病名單中規定的職業病為9類102種。與此同時,衛生部組織全國衛生標准委員會職業病診斷標准分委員會,集合各地技術力量,開展我國職業病診斷標準的研製工作。在充分總結國內臨床經驗和參考國外資料的基礎上,研製職業病的國家診斷標准(GB),至1997年底,已制訂有74種職業病的國家診斷標准,形成了我國特有的職業病診斷標准系列,對全國職業病的診斷、治療及管理起到了指導作用。隨著職業病學的進展,職業病診斷標准還得不斷制訂和修訂,使之進一步完善。1996年新頒布的(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 (GB-T16180—1996),為職業性病傷患者提供全國統一的勞動能力鑒定標准和實施勞動保險的醫學依據。200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並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衛生部相繼頒發了《職業病名單》、《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及《職業病報告辦法》等條理法規,進一步為職業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