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京劇發展史是什麼
京劇作為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多年歷史了,它以其高超的表演藝術和深厚的文化專內涵著稱於世屬。
京劇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劇,俗稱「皮黃戲」。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相繼進入北京演出,他們把漢調、秦腔、崑曲的曲調及表演方式融入了徽劇,並將其演變成一種更為美妙的聲腔,稱為「京調」。清末民初,京班掌控著上海的全部戲院,於是「京調」正式被稱為「京戲」。
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流,所以京劇也稱為「皮黃」。經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台實踐,京劇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形成了一套規范的程式。京劇在表演上歌舞並重,融合武術技巧,多用虛擬動作,節奏感強,技藝高超,唱腔悠揚委婉,念白也帶有音樂性,形成了中國戲曲「唱念做打」有機結合的表演藝術體系。
B. 京劇的起源與發展
起源與發展:
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雜曲。
清乾隆五十五年,以高朗亭(名月官)為首的第一個徽班(三慶班)進入北京,參加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
1883年一1918年,京劇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為時稱「老生後三傑」的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其中譚鑫培承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各家藝術之長,又經創造發展,將京劇藝術推進到新的成熟境界。
譚在藝術實踐中廣征博採,從崑曲、梆子、大鼓及京劇青衣、花臉、老旦各行中借鑒,融於演唱之中,創造出獨具演唱藝術風格的「譚派」,形成了「無腔不學譚」的局面。
咸豐十年(1861年)京劇始入宮廷演出。當年五月初六起至月末,分由三慶班、四喜班、雙奎班及外班(京劇班)演出。光緒九年(1883年),向太監們傳授技藝。自此,清宮掌管演出事務的機構「昇平署」,每年均選著名藝人進宮當差。
1917年以來,京劇優秀演員大量涌現,呈現出流派紛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發展到鼎盛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為楊小樓、梅蘭芳、余叔岩。
京劇的藝術特點
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台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
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朴、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
C. 關於京劇的發展史
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
1860年到1917年左右,是版京劇進一步走向成熟權的時期。在劇目方面,從徽、漢、梆、昆等繼承下來的傳統劇目,經過演出實踐不斷加工、錘煉,更見精練。
到了民國時期,涌現出眾多京劇名家,他們招賢納士,請來很多文化大家、行家協助吸收、改良、發展京劇,使京劇達到了空前的輝煌。
D. 京劇發展史
京劇的發展歷史: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來自中國南方的四個徽劇班三慶內班、四容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稱為四大徽班)陸續來到北京。第一個進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黃」聲腔為主的「三慶班」,由於其聲腔及劇目都很豐富,逐漸壓倒了當時盛行於北京的秦腔。許多秦腔班演員轉入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隨後,另外三個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來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劇逐漸衰落,昆劇演員也多轉入徽班。京劇
清朝道光年間(1828年前後),湖北演員進京,帶來了漢調(楚調、西皮調),許多漢調藝人,加入徽班,與徽班與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與二黃合流,形成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里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音」的特色。
後來由於他們經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做「京戲」,也叫「京劇」。後來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北京改名北平,「京劇」改稱為「平劇」。又由於平劇迅速發展,使其藝術水平在中國戲曲中名列前茅,後來在全中國流行,近代學者齊如山甚至認為平劇是中國傳統戲劇的精華,所以平劇也被稱為「國劇」。
E. 京劇的發展史
國粹京劇與四大名旦
2004年1月1日是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程硯秋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作為中國京劇藝術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一代宗師,他獨創的幽咽委婉的程派唱腔,成為中國婦女抒發內心情感的獨特方式,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京劇,又叫,「京戲」、「平劇」、「國劇」,它是中國傳統名劇,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清乾隆55年(1790年),四大徽班陸續進北京演出,於嘉慶、道光年間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道光以後,三大班的班主兼主要演員程長庚以唱徽音、二黃著稱,隨著湖北漢調演員餘三勝等進京搭入徽班,又帶來被稱為「楚調」的湖北西皮調,促成由徽調與漢調合流的「皮黃」唱腔的形成。京劇廣泛流行於全國各地。
四大名旦:程硯秋、尚小雲、梅蘭芳、荀慧生(從左至右)
繼程長庚等人以後,著名老生演員譚鑫培對程長庚、餘三勝等許多前輩的唱腔和演技兼收並蓄,並加以發展融合,逐漸錘煉出一套唱法,逐漸形成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北京是該劇種形成的所在地,故而在清末、民初一直把它稱作「京劇」。後來,隨著京劇走出國門,產生了很大的國際影響,它曾一度被稱為「國劇」。在此期間,梅蘭芳、余叔岩等人在北京創立的一個京劇藝術研究機構,便取名為「國劇學會」;該學會出版的期刊,名稱就叫《國劇畫報》。蔣介石的「國民政府」1928年在南京建立後,下令改「北京」為「北平」,京劇便隨之改稱為「平劇」。隨著30年代新劇(即話劇)的興起,京劇又一度被稱作「舊劇」。直到新中國成立,「北平」改稱「北京」,京劇才恢復了最初的名稱。京劇還曾有過許多名稱,如:亂彈、簧調、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黃)、二簧(二黃)、大戲等。京劇對各劇種影響很大。
傳統劇目有1000多個,流傳較廣的有《霸王別姬》、《群英會》、《三打祝家莊》、《三岔口》等劇目。
京劇界傑出人物
同光十三絕
清光緒年間,畫師沈蓉圃以彩色繪制同治、光緒時期的十三名崑曲、京劇著名演員的劇裝畫像,傳世以後,稱為「同光十三絕」。畫中繪老生4人:程長庚飾《群英會》之魯肅,盧勝奎飾《戰北原》之諸葛亮,張勝奎飾《一捧血》之莫成,楊月樓飾《四郎探母》之楊延輝。武生1人:譚鑫培飾《惡虎村》之黃天霸。小生1人:徐小香飾《群英會》之周瑜。旦角4人:梅巧玲飾《雁門關》之蕭太後,時小福飾《桑園會》之羅敷,余紫雲飾《綵樓配》之王寶釧,朱蓮芬飾《玉簪記》之陳妙常。老旦1人:郝蘭田飾《行路訓子》之康氏。丑角2人:劉趕三飾《探親家》之鄉下媽媽,楊鳴玉飾《思志誠》之閔天亮。
京劇三鼎甲
即京劇三傑、京劇老三傑、京劇前三傑、京劇老三鼎甲、京劇前三鼎甲。指的是京劇形成初期,第一代演員中的三位傑出老生演員: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
京劇小三鼎甲
即京劇新三傑、京劇後三傑、京劇新三鼎甲、京劇後三鼎甲。指的是京劇第二代演員中的三位傑出老生演員: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
四大須生
京劇第三代的老生演員。隨著時間 推移,「四大須生」的說法也有所變化。
20世紀20年代,最初的「四大須生」是指:余叔岩、馬連良、言菊朋、高慶奎,簡稱為余、馬、言、高。其後高因嗓敗,退出舞台。譚富英崛起,「四大須生」又演變為:余、馬、言、譚(富英)。至40與50年代之交,余叔岩、言菊朋先後去世,楊寶森、奚嘯伯相繼成名,具有全國影響,「四大須生」即為馬、譚、楊、奚。
南麒、北馬、關東唐
南方的麒麟童(周信芳),北方的馬連良,東北三省的唐韻笙,都是以做工老生聞名全國的京劇演員。其表演風格不同,各具特色,社會上習稱「南麒、北馬、關東唐」,以表示對他們表演藝術的贊譽。
四大名旦
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評選「首屆京劇旦角最佳演員」活動,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當選,被譽為京劇「四大名旦」。名旦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旦角的地位,對京劇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刻苦鑽研藝術,在藝術上不斷進取,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各有獨門劇目,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旦角藝術流派。
四小名旦
繼「四大名旦」以後,20世紀30年代又有一批旦行演員脫穎而出。1940年,北京《立言報》邀請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四人合作,在北京新新大戲院演出兩場《白蛇傳》,四個人分演自己擅長的一折戲,各展所長,社會影響強烈。從此即被公認為四小名旦。
三大賢
在20世紀20-30年代,京劇界的一種習稱。三大賢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當時老生行中的三位代表人物:余(叔岩)、馬(連良)、高(慶奎)。另一種更為普遍的說法是指旦行的梅蘭芳、生行的余叔岩、武生行的楊小樓(又稱武生宗師)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更多內容參照這里!
F. 京劇的歷史發展概況和基本特點
概況: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來自中國南方的四個徽劇班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稱為四大徽班)陸續來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劇逐漸衰落,昆劇演員也多轉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間(1828年前後),湖北演員進京,帶來了漢調(楚調、西皮調),許多漢調藝人,加入徽班,與徽班與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與二黃合流,形成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里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音」的特色。
後來由於他們經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做「京戲」,也叫「京劇」。後來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北京改名北平,「京劇」改稱為「平劇」。又由於平劇迅速發展,使其藝術水平在中國戲曲中名列前茅,後來在全中國流行,近代學者齊如山甚至認為平劇是中國傳統戲劇的精華,所以平劇也被稱為「國劇」。
1950年代,大批國內難民南下香港,並帶著京劇到香港發展,於占元1960年代在香港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並成立七小福(包括成龍、洪金寶、元華、袁和平等)。至1970年後,香港粵語已經成為主流,京劇在香港式微,中國戲劇研究學院(七小福)解散,並各自發展。香港的京劇特色也融入到粵劇與香港電影中去。
基本特點:
第一,京劇具有綜合化的特徵。京劇中包含著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與內容——文學、音樂、舞蹈、武術、雜技等等。綜合化是指多種藝術形式在京劇表演中融為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第二,京劇具有虛擬化的特徵。京劇利用虛擬化的手法可以完全省略掉舞台上一切實在的景物,把無限的空間和時間融化在演員的表演里。通過演員的表演,引起觀眾的聯想,認可它是某個具體時段某個具體環境里發生的某段故事,再利用分場、連場、套場,讓故事連貫起來,一氣呵成。這樣,演員的表演就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第三,京劇具有程式化的特點。京劇表演的過程和形式都已經形成許多規范化、固定化的東西,這些東西就是所謂的程式。例如主要角色第一次出場時要唱、念「引子」和「定場詩」。
G. 中國京劇的歷史發展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
清初,京城戲曲舞台上盛行崑曲與京腔。乾隆中葉後,崑曲漸而衰落,京腔興盛取代崑曲一統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秦腔藝人魏長生由川進京。魏氏搭雙慶班演出秦腔《滾樓》、《背娃進府》等劇。
魏長生扮相俊美,嗓音甜潤,唱腔委婉,做工細膩,一出《滾樓》即轟動京城。雙慶班也因此被譽為「京都第一」。
自此,京腔開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慶班、裕慶班、萃慶班、保和班也無人過問,紛紛搭入秦腔班謀生。乾隆五十年,清廷以魏長生的表演有傷風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將魏長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繼三慶班落腳京城後,又有四喜、啟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鈺、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柵欄地區落腳演出。其中以三慶、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聲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稱。
孫菊仙,18歲時選中武秀才,善唱京劇,常入票房演唱,36歲後投師程長庚。他噪音洪亮,高低自如。念白不拘於湖廣音和中州韻,多用京音、京字,聽來親切自然。
表演大方逼真,接近生活。「老生後三傑」師承各有側重,藝術風格各異,從全面權衡,譚鑫培文武昆亂不擋,藝術造詣及對京劇的發展,遠遠超過汪、孫。光緒年間,譚鑫培被稱為「伶界大王」,在劇界地位,如當年之程長庚。
1917年以來,京劇優秀演員大量涌現,呈現出流派紛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發展到鼎盛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為,梅蘭芳、余叔岩。
H. 京劇經歷了哪些發展歷程
京劇產生之後,既得到了清廷的扶植,又以其獨特的唱腔吸引了各階層人民群眾,從而使京劇藝術不斷成熟,不斷發展,經久不衰。
京劇最初演出時,需要加演陝西梆子戲,以滿足觀眾的需要。到同治光緒年間,京劇已在各劇種中占據首位,得到了觀眾的大力歡迎。
唱堂會戲是京劇的一種表現形式。京都王公府第、大宅門舉辦喜慶宴會時,常常請來京劇藝人在廳堂或飯庄中演出。一些達官顯貴、王公貴族的家中都設有戲台,以供演出。而大部分堂會則在戲園、茶園演出。
清代,內城不允許開設戲園,所以戲園多位於正陽門外。當時北京有廣德樓、慶和園、三慶園、慶樂園、天樂園、中和園、廣興園、德勝園、阜成園、廣和樓、裕興園、同樂園等十餘家戲園。
清末,京劇的影響極其廣泛。從王公貴族到普通百姓,都會哼幾句京劇段子。
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春天,著名京劇科班富連成在琉璃廠西南建立。由吉林富商牛秉坤出資興建,葉春善主持業務,管理各項事務。
富連成每三、四年招收一科,科員學藝7年。
富連成自開辦以來,學員人數日漸增多,1906年,社址遷宣武門外前鐵廠。1912年改稱富連社。
富連成科班培養出許多著名的京劇大師,如馬連良、譚富英、筱翠花等,大大促進了京劇藝術的發展。
京劇最初主要表演皮黃戲劇目,同治年間,一些職業班社開始自編劇本。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三慶班老生演員盧勝奎編寫的連台本戲《三國志》,該戲自《馬跳檀溪》至《取南郡》共四十齣。
清朝後期,帝國主義不斷入侵中國,加之清政府的昏庸腐敗,京劇藝術表演加入了愛國主義的色彩,出現了像《打漁殺家》、《李陵碑》、《岳母刺字》等劇目,特別是一代戲劇大師譚鑫培創造的"譚腔",悠揚中略帶傷感,滲透了對國家衰敗的無限感慨和悲慟之情,得到了國民感情上的共鳴,因此譚腔在京城風靡一時。
I. 幫忙簡述下京劇的發展歷程
京劇的形成與發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孕育、成型、發展;四個時期:孕育融合期、形成期、成熟期、鼎盛期。
各期時間大體為1780 ----1840年間。1840 ---- 1883年間。1883 ---- 1917年間。1917 年後
(字限很簡)
J. 京劇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京劇是一種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的藝術形式。它被視內為我國的國粹容。
清代乾隆年間,崑曲、弋陽腔、秦腔等先後進入北京,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隨後,在1790年,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個徽班入京,和「三慶班」合稱「四大徽班」。盛極一時的崑曲、京腔、秦腔等逐步冷落下來。
1830年,湖北漢劇也進入北京。它和徽劇出於同一源流,因而時常合班演出,聲腔上相互結合。後來,徽班又吸收和融合崑曲、梆子、京腔的精華,在劇目、音樂、身段、服裝、化妝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結合北京當地語言和風俗習慣,便逐漸形成了京劇。它在當時被稱為「皮黃」,又稱「京調」。
1850年前後,京劇在四大徽班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等著名演員,時稱「老生三鼎甲」。他們對京劇藝術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京劇藝術比其他劇種更突出了戲曲集中、概括和誇張的特點,形成了一套唱、念、做、打的完整體系,並開始有了統一的風格。
1919年,梅蘭芳第一次赴日本演出後,京劇開始產生廣泛的國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