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督教對西方文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形成一種自由、平等、博愛的普世價值觀,對西方文明的精神思想理念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基督教起源於耶路撒冷,然而卻在歐洲興盛,並由歐洲向世界各地傳播。作為一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全球16億信徒的主流宗教(註:2006年官方統計全球有21.4億基督徒),基督教在西方文明形成的過程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它集中由精神層面的思想及世俗層面的組織架構,對西方文明各方面都產生了影響。
Ⅱ 基督教對西方文學的影響
文學藝術是體現文化的最好體現。在基督教文化的影響下,西方文學顯現出了獨有的特點。蔡元培曾指出:宗教和文學有很密切的關系,因為兩者都是感情的產物。從中世紀的宗教文學,之後的文藝復興時期,一直到二十世紀,基督教精神一直是西方文學中潛在的暗流。
基督教文化在文學方面的體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基督宗教精神作為西方文學的核心觀念,作家在作品中往往通過隱喻的基督形象來闡釋自己的基督宗教思想,以及以基督精神來審理世俗社會。這使得基督文化的傳播得到了巨大的推動力。霍桑通過細膩的心理刻畫,設置了由原罪到懺悔,再到救贖的故事結構,把海絲特與狄梅斯迪爾放在萬難忍受的境遇里來剖析他們的靈魂。《紅字》的結構框架,開端就是以男女主人公道德上的墮落為出發點,經過千辛萬苦的靈魂上的歷練,從而獲得最終意義上的解脫,實現人性的升華,在宗教的洗禮中求得心靈的平靜。小說的主題在於敘述兩個犯了罪的人如何走向靈魂的新生。而霍桑選擇了不同以往的視角,來探索道德和善惡問題,將《聖經》里充滿上帝感召精神的篇章,溶於整個故事,化作新的成分,把抽象的「原罪」的文化原型融入具體的社會問題的揭示之中。《悲慘世界》中蹲了19年監獄的苦役犯冉阿讓,意外地闖進了主教卞福汝的家裡,受到了熱情的款待,臨走他偷了主教的一套銀器,主教不加追究反而加送了一對銀燭台,他對冉阿讓說:「我的兄弟,我贖的是你的靈魂,我把它從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棄的精神裡面救出來,交還給上帝。」雨果在這里真切的體現出了基督文化中的愛與寬容是最大的拯救力量的思想。
作家們在進行創作時,有意把《聖經》故事的寓意融匯到作品的情節和人物性格里,進行陪襯和烘托,這又多以典故引用的形式來表達和詮釋,更豐富地表現出了基督教文化對其的重要影響。
Ⅲ 基督教對西方文明的影響有哪些
西方文明自近代以來便一直遙遙引領著世界的潮流,各種思想及理念至今仍以高蹈的氣度占據著當代的制高點。而作為一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全球16億信徒的主流宗教(註:2006年官方統計全球有21.4億基督徒),基督教在西方文明形成的過程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本文將探討的,便是基督教對於西方文明中許多已發展為普世價值的思想理念的重大影響。
基督教起源於耶路撒冷,然而卻在歐洲興盛,並由歐洲向世界各地傳播。它集中由精神層面的思想及世俗層面的組織架構,對西方文明各方面都產生了影響。
先談談思想。基督教思想中有著一種人文主義傳統,有著貫穿兩千年歷史的自由、平等、博愛精神。這也是它在創辦初期得到廣大中下層人民信仰的原因。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稅吏(古羅馬時期稅吏在猶太人中最遭厭惡)不也是這樣行的嗎?」(《聖經.馬太福音》第五章第四節)
「我們應當彼此相愛,這就是你們從起初所聽見的命令。」(《聖經.約翰一書》第三章第十一節)
「在此並不分希臘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聖經.歌羅西書》第三章第十一節)
「主的靈在哪裡,那裡就得自由。」(《聖經.哥林多後書》第三章第十七節)
「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聖經.約翰福音》第八章第三十二節)
「你們是重價買來的,不要做人的奴僕。」(《聖經.哥林多前書》第七章第二十三節)
由這些字句,我們可以對基督教中的人文主義思想略窺一斑。它的實質是承認有一位造物者,所有的人都是自它所出,因此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所有的人都應該相互友愛。(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經常翻譯為「生而平等」的這個短語在許多西方著名法律文獻如《獨立宣言》、《人權宣言》中的英文表述是「created equal」,因此正確的翻譯應該是「造而平等」)正是這些以自由、平等、博愛為中心的人文主義思想,正是這種與東方式無情的專制帝國架構——如波斯、亞述、中國等——相抗衡的人文思想,影響了之後西方與東方截然不同的歷史發展。亞當與夏娃的故事使人相信,人人都是由上帝而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與上帝之間無須中介而可直接溝通。(這一點與印度教相比尤為明顯。印度人信奉梵天,認為梵天的頭造出了婆羅門,梵天的胳膊造出了剎帝利,梵天的腿造出了吠舍,梵天的腳造出了首陀羅。這種思想讓明顯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到現代還有牢固的基礎)這就拒絕了東方式的君主,一種至上、絕對的無限權力。源自希伯萊的這一偉大思想,成為後來西方民主政治一個長遠的精神推動力。
當代憲政思想的重要核心,便是限制公權力。而基督教從幾個方面確立了這一核心思想的基礎。首先,是上述人文主義精神對一種東方式帝國架構的制約。再者,中世紀教會的存在,也是公不可沒的。我們現在對於中世紀教會統治大多貶多於褒,然而在中世紀一個強大教權的存在,也給予了王權一個強有力的制約。正如耶酥所說:「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教權主要作用在精神層面,它對世俗王權劃下了一條清晰的界限:你該管的領域到此為止,決不能染指人的思想和精神。你可以管我做什麼,但決不能管我想什麼。這也就為人的思想自由和獨立人格提供了保障。
基督教對於憲政的第三個影響,在其原罪思想。《聖經》記載亞當與夏娃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從此人類便具有了原罪。原罪意識宣告了人人都有罪,沒有任何一個人生來是完人。人性是惡的,哪怕是最偉大的人,他依舊帶有人性本原的罪惡。因此,治理國家的辦法也不再是通過尋找所謂「明君良相清官忠臣」來實現,而是依託於制度,依託於法律。這正是一種從「人治」到「法治」(「rule of law」而非「rule by law」即法制。「法制」是統治者用法律來統治,歸根到底還是「人治」,而「法治」則是由法律來治理)的飛躍。即使你是個普天稱頌的大好人,因為人性罪惡的問題,你還是有可能蛻變為壞人,於是就需要制度來約束你了。「人治」只能期望好人出現,對待壞人卻無能為力。而在「法治」之下,好人盡可以做好事,壞人卻休想干壞事。這種性惡論,看似刺傷了人類的自尊,卻比溫情脈脈的性善論優越得多。只有正視人性中的惡,我們才能盡力去塑造一個真善美的社會。
再談談基督教對科技發展的影響。科技?這與宗教不是扯不上邊甚至勢不兩立嗎?天主教會不是還燒死了布魯諾嗎?是的,當時氣焰熏天的教權統治確實對科學的進步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然而,它對後來科技的發展的作用卻也是不容忽視的。在中世紀,修道院的修士始終認為:「勞動就是祈禱。」體力勞動是精神勞動的組成部分。「他們最早將智能和汗水連在一起,在這一點上,他們十分有助於技術的進步」(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在此之前,古希臘人、古羅馬人、中國人都創造了偉大的文明,然而他們都出於各種原因鄙視手工勞作,因此許多發明未能充分發展。而西方則因為重實踐、重手工,所以科技不斷發展,最終掀起一場技術革命。在這一點上,基督教的修士們是有功勞的。
後來,基督教在西方探索擴張的過程中也起到了一個非常大的作用。在西方歷次對外探索、擴張的活動,如十字軍東征、收復失地運動、新航路開辟、移民北美等活動中,絕大多數領導者、船長、水手、貴族等都是虔誠的基督徒。推動他們勇敢地向外探險的動力,除了財富,主要是巨大強烈的宗教熱情。他們視傳播基督教義為己任,以救其他地方的人擺脫異教徒統治為使命。1630年,在前往北美洲的航程中,清教主義的領袖人物溫斯羅普引用《聖經》中的典故,作出了這樣的預言 :「我們將成為整個世界的山顛之城,全世界人民的眼睛都在看著我們。如果我們在實現這一事業的過程中欺騙了上帝,如果上帝不再像今天那樣幫助我們,我們將成為世人的笑柄」。基督教這種普救情懷為地理大發現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動力,從而使西歐日後成為世界中心成為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傳教士在世界文化傳播中,尤其是傳播西歐先進文化的過程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是他們不遺餘力、不懼艱險地遠涉萬水千山,客觀上傳播了西歐文化,也將其他民族文化帶回歐洲,才促進了世界文化的傳播、交流與融合。
最後,談談基督教在西方倫理道德體系形成中起的作用。在東方,以佛教、印度教為代表的時空觀是一種圓周式時空觀,相信輪回、轉世。而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則是一種現世文化。「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都體現了這一點。反觀基督教,它是一種直線式時空觀,而且特別強調「末日審判」。「頭頂三尺有神靈」,基督教在強調世上有鑒察人心的神,且神最終將審判眾人的前提下,成為警醒人心、使人向善的重要力量。反觀儒家,由於失去了一個「彼岸」、「來世」的寄託,盡管有著系統的道德說教,卻最終流於空洞無力。
而「救贖文化」也是一個閃光點。以耶酥基督為救世人苦難而上十字架與「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類兩邊討好的處世之道相比,孰優孰劣,也就毋須贅言了。
事實上,基督教文化在悠久的歷史中,早已滲透至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方方面面。僅憑此文是無法講完講透的。但本文已盡力將基督教文化中的精華之處對西方文化的正面影響一一分析,希望以此為參照,對未來中國的發展有所裨益
Ⅳ 基督教的淵源及其對後世西方文化的影響有哪些
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
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盡己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
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他的教訓和所行的神跡,在民眾中得到極大的回應。這使得羅馬帝政下的祭司團大受影響,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後快。後來由於門徒猶大告密,羅馬帝國駐猶太的總督彼拉多將耶穌逮捕。耶穌受盡打罵侮辱,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穌的心意卻是為了要贖世人的罪,甘願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據他門徒們的見證,耶穌死後第三天從石窟墳墓中復活了。他的墳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滿心疑惑的門徒們顯現。他們漸漸確信耶穌真的復活了,是勝過死亡的救主。在耶穌升天超離這世界的時空後,他的門徒們起來熱心宣揚耶穌的教訓,並且宣告他是復活得勝死亡的主。信徒們組成彼此相愛、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團體,就是基督教會。
耶穌復活的這一天成為後世的復活節(每年春分以後,又逢月圓的第一個星期日)。教會又定了十二月二十五日為耶穌的生日而則成了聖誕節(耶穌出生的確實日子已不可考)。耶穌出生的那一年被後世定為公元紀年的元年(但因計算錯誤,耶穌實際出生的年份應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部分非基督教信徒的史學家認為,耶穌傳達的教義更加接近猶太教,而保祿對基督教教義做了較大貢獻,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於猶太人范圍。
基督教的經典
基督教基本經典是以《舊約全書》(與猶太教經典相同)和《新約全書》兩大部分構成的聖經。
基本教義(尼吉亞信經)
上帝。基督教信仰聖父、聖子、聖神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體:造物主、聖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聖神受聖父之差遣運行於萬有之中,更受聖父及聖子之差遣而運行於教會之中。但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個上帝(三位一體)。
創造。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宇宙(時間和空間)萬物,包括人類的始祖。
罪。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中違逆上帝出於愛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脫離造物主而獲得自己的智慧,從此與上帝的生命源頭隔絕,致使罪惡與魔鬼纒身,而病痛與死亡則為必然的結局。後世人皆為兩人後裔,生而難免犯同樣的罪,走上滅亡之路。
基督救贖。人生的希望在於信奉耶穌基督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贖罪,並他在三日後從死里復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並得到能勝過魔鬼與死亡的永遠生命。
靈魂與永生。人有靈魂,依生前行為,死後受審判,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進入永生。怙惡不悛者,將受公義的刑罰與滅亡。世界終有毀滅的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卻是永生常存。
基督教的誕生和初期的歷史
基督教產生於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社群中。第一世紀結束前即逐漸發展到敘利亞、埃及和小亞細亞等地,並擴及希臘及義大利。在4世紀以前基督教是受迫害的,直到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發布米蘭敕令宣布它為合法宗教為止。在380年時狄奧多西大帝(Theodosius I)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並且所有人都要信奉。1054年,基督教發生了大分裂,東部教會自稱為正教(即東正教),西部教會稱為公教(即天主教)。16世紀又從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以及其它許多小的教派。
基督教對西方文化之影響
基督教對西方文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逐漸滲透到西方哲學、法學、教育、藝術(文學、音樂、建築、繪畫和雕塑等等)以及科學等各個領域。
在哲學領域,基督教奠定了近代西方的哲學思辨傳統。正如恩格斯所說:「中世紀只知道一種意識形態,即宗教和神學。」基督教哲學就是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意識形態,它是以上帝為核心、神學為基礎的唯心主義思想體系,先後經歷了早期教父哲學、中世紀經院哲學和近代的新托馬斯主義等三個階段。在早期基督教哲學中,關於神的統一性和三位一體論的本體論證明,關於神的本性和人的本性在基督身上結合的爭論以及關於上帝的恩賜和人的罪孽深重的本性的人類學研究構成了教父哲學的全部內容。北非希波城主教奧古斯丁是早期教父哲學最負盛名的代表,作為一名新柏拉圖主義者,他自覺地使理性屈從於信仰,寫下了《懺悔錄》、《論三位一體》、《上帝之城》等多部劃時代的著作,在西方哲學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進入經院哲學時期,經院哲學家把理性應用於啟示,力圖證明關於信仰的教義來自於啟示而非理性,但是信仰和理性並不相互排斥,基督教的教義也可以通過理性推理來論證和說明。托馬斯•阿奎那以創新的精神和淵博的學識,為基督教創立了一個網路全書式的神學體系,是繼奧古斯丁主義之後又一完備的理論形態。為了更加牢固地確立基督教哲學的地位和影響,同時也為了適應當時社會對於理性的普遍要求,托馬斯利用亞里士多德的實在論,進一步標榜自己承認客觀知識和人的理性,在他的哲學體系中,信仰主義、理性主義和神秘主義達到了高度的統一,把中世紀經院哲學推向高峰。經院哲學調和理性與天主教教義,緩和了由理性思潮沖擊所造成的天主教教義危機。但理性一旦進入神學的殿堂,也就埋下了使神學走向衰落的種子。
在法學領域,德國著名法學家魯道夫•耶林有一句名言:「羅馬曾經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則以法律」。中世紀歐洲是被基督教神學家稱之為「神聖秩序」 的時代,根據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國家的地位和作用被貶低,它只是在教會之旁或教會之下的一個負責較低等級事物的社會組織。直到11世紀晚期開始,以義大利為基地開始了羅馬法的復興。在東羅馬帝國保存和臻於成熟的羅馬法又傳回到西方。盡管羅馬成文法的制定是建立在民眾的宗教信仰基礎上的,它的有效運行也都基於此,但與教會法相比,羅馬法畢竟有著鮮明的非宗教性質,逐漸成了王權用以對抗教權的有力武器,使羅馬法獲得了與《聖經》同等的權威並受到與《聖經》相似的尊崇。由波隆那法律學校的羅馬法研究專家愛爾納留於公元1088年編就的《查士丁尼法典》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以致聖伯爾納曾抱怨歐洲的法庭都被查士丁尼法包圍了,再也聽不到上帝的命令了。對此羅馬教廷迫切需要從理論上論證教權高於王權、教會高於國家,盡管羅馬法在西歐的復活與教會有直接關系,但教會更重視教會法,規定法學課程中的教會法要以宗教會議和羅馬教廷公布的教規和命令為依據。公元1140年,愛爾納留的學生格拉蒂安把基督教歷屆會議和教皇的敕令匯編成冊,後世稱之為《格拉蒂安教令集》,由此推動了教會法的研究。那時「城邦的統治者和政府的官員與教會的管理人員均來自相同的階層,在相同的大學里接受教育,並具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因此,在這里存在著一種不斷的相互批評的過程,它刺激了一種受過教育的公眾輿論的發展」(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與西方文化的興起》,第216頁)。在對教會法,特別是民法的研究中,已經包含了合法性、合法政府的原則,包含了國家是建立在法律基礎之上的觀念。法律也開始被人理解為一切人都必須遵守的、凌駕於個人意願之上的訴訟程序。現代羅馬法精神正是經歷了歐洲基督教世界的改造,是宗教信仰進一步理性化和世俗化的產物。
在教育領域,基督教也為近代西方教育打下了基礎。「中世紀早期不僅在宗教生活的精神戒律上,而且在基督教文化的思想發展上都帶有修道院領先的痕跡。它們被稱作西方文化的本尼狄克時代,因為上自7世紀新型基督教文化在諾薩布里亞的興起,下迄12世紀城市生活的復甦和公社的興起,較高層次的文化的連續性在西歐,在作為知識和文學創作的巨大源泉的本尼狄克修道院中得到了維持」(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與西方文化的興起》,第207頁)。嚴格意義上的高等教育、大學制度都是源於中世紀的大教堂學校和修道院學校,其文化知識和多種學科也是在中世紀早期興起的文法、修辭、邏輯、幾何、數學、天文、音樂這「七藝」基礎上發展而來的。12世紀城市大學的誕生,帶來了西方社會學術生活和教育制度的深刻變革。最初的大學不是按照君主的意志,而是由有意學習的人們自己組織的。後來,教會主管各大學的事務,發特許證給已經建立的大學如義大利、法蘭西和英格蘭的大學,又與倡導辦學的貴族合作。這些大學主要是專科性質,在義大利的撒勒諾大學以醫科著名,波倫亞大學以編訂教會法典和羅馬法聞名。那時最大的大學巴黎大學是哲學和神學的中心,它是中世紀後期牛津、劍橋、布拉格、維也納等大學效法的榜樣。威爾•杜蘭在其名作《世界文明史》中寫道,自從亞里士多德以來,沒有一個教育機構能和巴黎大學所造成的影響相比擬。在3個世紀里,它不但吸引了最大量的學生,並且招來了心智最敏捷最突出的人士,例如阿伯拉爾、索爾茲伯里的約翰、大阿爾伯特、布拉班特的西格爾、托馬斯•阿奎那、波納文圖拉、羅吉爾•培根、鄧斯•司格脫、威廉•奧卡姆等,幾乎構成了從公元1100年到1400年之間的哲學史。而這些偉大的學者,又必然是由那些偉大的教師,在一種令人們的心智激盪高昂的氣氛中,在人類歷史達到文明的巔峰狀態下造就出來的。從歐洲歷史上看,各種教育制度、機構設施的產生與發展都是與基督教會分不開的。中世紀大學所確立的一些制度,如指定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以及使用教科書、學生畢業授予學位等,在西方高等教育中一直沿襲至今。
在文學方面,中世紀早期出現的教會文學作品多是贊美詩和描寫基督與聖徒生活的戲劇,托馬斯•阿奎那等人都曾進行過這方面的創作。至於中世紀盛行的英雄史詩,最著名的有:西班牙的《熙德之歌》、法國的《羅蘭之歌》、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俄羅斯的《伊戈爾遠征記》等等,都深受基督教的影響,它們大多借基督教反對異教斗爭的形式,表現一種尋求統一和抵禦外侮的英雄氣概。譬如俄羅斯英雄史詩《伊戈爾遠征記》,全詩具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和宗教意識,主人公為了正教的利益在作戰。馬克思評價說:「全詩具有英雄主義和基督教的性質,雖然多神教的因素還表現得非常明顯。」另外,中世紀還盛行騎士文學,騎士文學是對騎士階層的文化觀念、精神個性和生活理想的文學表達。這類作品以忠君、信教、行俠為信條,歌頌騎士們為榮譽、信仰和愛情而戰的獻身精神,暗示出原始活力如何同禁慾主義相抗衡的悲劇主題。騎士抒情詩、騎士故事詩和騎士傳奇是騎士文學的三種主要類型。如《亞歷山大的故事》採用12音節詩句,也稱「亞歷山大詩體」,是法國詩歌中的著名詩體。隨著城市和市民階層的興起,市民文化也在逐漸形成,進入12世紀以後,市民創作的文藝作品即城市文學開始發展起來,成為繼教會文學、英雄史詩和騎士文學而興起的中世紀第四類文學形態。正象塞萬提斯筆下與風車作戰的堂•吉訶德,在整整一千年中,西方人一直無法擺脫精神和肉體的深刻矛盾,他們既痛苦又無奈地同包括自己在內的周圍一切進行無休止的戰斗。這種神性和世俗性的矛盾在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但丁的《神曲》中表現得最為充分。它以基督教天堂與地獄為題材,充滿了神學典故,它把基督教神學作為最高指導思想,卻又把異教徒維吉爾作為引路人,它既崇奉基督教來世思想,又在作品中謳歌現實生活。基督教文學,尤其是《聖經》對歐美文學的影響至今不衰。許多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都曾從《聖經》中汲取營養,尋找素材。14世紀英國詩人喬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6世紀英國著名戲劇家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17世紀英國詩人彌爾頓的《力士參孫》和《失樂園》、散文作家班揚的《天路歷程》以及當代德國作家托馬斯•曼的《約瑟和他的兄弟們》都取材於《聖經》。由此可見,《聖經》已成為歐美文學的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在音樂方面,基督教要表現的是神的愛,愛在神和人類之間形成了一種情感的交流,而音樂是最恰當不過地表現了這種情感。在世界所有宗教中,惟有基督教音樂作品最多,音樂水平發展得最高最快。在羅馬帝國後期,教堂音樂開始形成以贊歌頌詩為主的獨特體系,到了中世紀,基督教的聖劇、聖樂曾是歐洲音樂的主體。當時教會內部涌現了許多作曲家、歌唱家和音樂理論家。如公元6世紀,羅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花費了十多年時間選出了許多典型的歌調,並訂立了許多演唱規則,形成了音調簡朴、旋律優美的格列高利頌調,至今通用於天主教會彌撒儀式中,是為「格列高利聖詠」,代表著教會非人格化的精神勢力,是歐洲普遍公認的古典音樂典範。基督教音樂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利用了當時的騎士文化和法國游吟詩人的歌謠作品,以及德國戀詩歌手的抒情詩,以擴大基督教的影響。同時被稱為「奧爾加農」的多聲部宗教歌曲誕生,到17世紀,基督教新教音樂又創造出清唱劇的形式,近代聖劇的集大成者亨德爾的代表作《彌賽亞》就是借清唱劇的體裁,以其大規模的合唱、優美的宣敘調和流暢舒適的詠嘆調,而成為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最受歡迎的聖劇。18世紀歐洲音樂界舉世聞名的一代宗師巴赫,為了「使上帝的話語廣為流傳,從而把宗教音樂發展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頂點」,他創作的聖詠、康塔塔、經文歌和受難曲等,蘊涵著熱烈的情感和詩一般的沉思,使「巴羅克」音樂風格達到了鼎盛。可見,教堂音樂不僅為中世紀歐洲音樂確立了模式、方法和風格,也為近代歐美世俗音樂,如交響樂、歌劇等形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造型藝術方面,與基督教發展密切相關的「羅馬式」、「哥特式」和「文藝復興式」等建築藝術風格,構成了西方建築的特色。按照黑格爾的說法,建築是對一些沒有生命的自然物質進行加工,使它與人的心靈結成血肉因緣,成為一種外部的藝術世界。因此,建築藝術一向被看成是一種象徵性的藝術。正是這種象徵性,使它能夠成為神的象徵。公元532~537年建於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墩和牆是用彩色大理石貼面,柱身卻是深綠或深紅。一個人到這里來祈禱的時候,立即會相信,並非人力,並非藝術,而只有上帝的恩澤才能使教堂成為這樣,他的心飛向上帝飄飄盪盪,覺得離上帝不遠」(《外國建築史,第69頁》。而著名的哥特式建築藝術代表之一巴黎聖母院,其中廳寬僅十二點五米,長度卻有一百二十七米。兩側支柱間距不大,造成了內部強烈的導向祭壇的動勢,祭壇上錦綉鋪陳,搖曳的燭光照著受難的基督耶穌,呈現出一種極強的宗教情緒。再加上中廳高度很高,窗子又占滿了支柱之間的整個面積,且以垂直線構成的支柱顯得瘦骨嶙峋,顯示出一種清教的冷峻和嚴酷,而這恰恰是基督教所宣揚的純潔精神生活對現實物質世界的否定。因此恩格斯說,哥特式教堂內部體現的是「神聖的忘我」。文藝復興式建築則提倡復興古羅馬時代的建築風格,多用希臘式石柱和羅馬式圓頂穹隆以及半圓形券、厚實的牆、水平向的厚檐,與哥特式風格中的尖券、尖塔、垂直向上的束柱、飛扶壁和小尖塔等相對抗。在教堂內部布局上,表現為高聖壇與中殿已不再分開,大廳總面積擴大,座位增多,世俗色彩加重。 最後,反映在社會歷史領域,在西方古典奴隸制衰落和中世紀社會誕生的轉折時期里,作為羅馬帝國國教的基督教在西羅馬帝國末年起到了調和各民族、各階層矛盾的安定團結的作用,又在帝國滅亡後的西方大混亂中充當了秩序的代表,在無政府狀態中行使著政府的職能,不僅有力地支持了法蘭克王權的確立,而且承擔了國家機器的相當一部分職能,並幫助那些剛剛從氏族制解體階段走過來不久且毫無國家統治經驗的法蘭克人逐漸建立和發展起了一套適合這一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封建政治制度。
17世紀新教發展的中心轉移到美國,傳入英國的加爾文教稱作清教,英國國內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大多是清教徒,他們認為英國宗教改革不徹底,要求徹底清除英國國教中的天主教因素,如廢除主教制,提倡教會組織的民主化,建議個廉儉教會。他們反對鋪張浪費的宗教禮儀、驕奢淫逸的貴族風格,甚至禁止一切戲劇娛樂。為了積累財產,他們提倡勤儉節欲,經商致富。這些主張符合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資產階級的需要,因而被其採用,作為自己革命的「旗幟」。這種宗教思想是以改組教會為名,目的在於建立資產階級社會制度,1640年爆發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實際上是以清教運動方式發動的一場政治革命。「欽定本」《聖經》實際上適應了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需要,在隨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克倫威爾和英國人民,為了自己的資產階級革命就曾借用過《舊約》的詞句、熱情和幻想」,「在加爾文教中給自己找到了現成的理論」。
可見,基督教在西方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由封建制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歷史時期,在促進西方封建化進程、促進民族融合以及轉變西方社會風氣、促進西方經濟恢復與發展等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是值得肯定的。特別是基督教文化作為中世紀初期西歐主體文化,它對日後西方文化的發展走向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但是肯定基督教的積極影響,並不能淡化其曾經的負面作用。
早在西羅馬帝國末期,隨著大量富人的皈依,基督教會由於活動繁多,經費匱乏,不得不改變對富人的排斥態度,以便在他們身上開辟新的財源。富人一旦進入教會,他們的利益和願望必然會影響早期基督教教義,新約聖經向後人提供了富人入教後教義蛻變的很多信息。首先是對羅馬帝國的態度,《啟示錄》教人以復仇,《羅馬人書》則訓誡說:「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任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其次是對奴隸制的立場,早先基督教認為使用奴隸是不公正的,而且破壞了自然律,到了《彼得前書》則說:「你們作僕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不但要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他。」再次是耶穌形象的變化,由剛毅果決一變而為逆來順受,在新約聖經中,並存著這思想內涵與性格完全不同的兩個耶穌,如《馬太福音》中有這樣明顯對立的話,耶穌說道:「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又說:「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要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迫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另外,《路加福音》對人間天國的許諾被轉移到心靈信仰中,《約翰福音》借耶穌之口說:「我的國不在這世界」。當初所謂唯有信徒中「疲倦者」、「重荷者」這些窮人才可享永福的上帝之國,如今窮人和富人都可享有了。
對於基督教教義的蛻變,傳教使徒保羅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的「因信稱義」說雖然使得基督教排除了猶太傳統的狹隘性,卻又淡化了原始基督教的階級特性。這一方面為基督教成為世界性宗教作了准備,另一方面也埋下了信徒們在信仰名下犯罪的隱患。隨後教階制度的誕生,是基督教無可逃避地打上了世俗政權的烙印,為基督教投向羅馬帝國的懷抱作了組織上的准備。公元392年基督教終於被羅馬皇帝狄奧多西立為國教,而基督教地位的上升,也意味著對初衷的背叛,從羅馬帝國的反抗者,變成了帝國當局的統治工具,君士坦丁曾經說過:「我的意願就應當成為教會的經典」。但是在西羅馬末期,基督教徒仍然以道德嚴謹而著稱,那些加入教會的人出於個人信仰,在精神與肉體的矛盾之間,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雖然那種近乎瘋狂的自我折磨看起來是一種滅絕人性的表現,但同時也表明了信徒們的崇高道德和堅定信念。只是到了中世紀,隨著教會權勢的確立和信仰強制化傾向的出現,贖罪方式發生了巨大轉變。以對上帝的信仰為依託的肉體自我折磨的贖罪方式,除了在修道院中以一種苦行競爭的變態形式走向極端外,在一般信徒的道德生活中卻演變為各種以教會的承諾為根據的替代性贖罪方式,如購買聖徒遺物、向教會捐贈財產、參加十字軍聖戰和購買贖罪券等等。而在信眾面前進行的公開懺悔也讓位於悔罪者與神父在密室中私下進行的靈魂拯救交易。「贖罪方式一旦走向外在化和形式化,靈魂就成了無所羈絆的。人們可以一方面肆無忌憚地墮落,另一方面痛心疾首地懺悔,用外在的善功和種種替代性手段(如金錢)來補償內心善意的缺匱。於是,中世紀基督教徒的道德實踐就開始走上了一條普遍虛偽化的道路」(趙林:《西方宗教文化》)。到了11世紀,天災人禍籠罩西歐,黑格爾寫道:「在這種情形下,不法橫行,獸欲放縱,野蠻殘暴,奸刁詐欺,竟是當時道德人心的特徵。其間位居基督教世界中樞的義大利尤其惹人反感。任何美德均非當時人所能有;結果,德之一字也失卻了它正當的意義:它通常只指暴虐和壓迫,有時竟指姦淫大惡。這種腐敗局面,在俗世人民固然,在教會人員亦莫不然」(黑格爾:《歷史哲學》,第595頁)。當基督教教義已經淪為一種虛偽的道德說教,再也不能有效約束信徒們的修行實踐時,為了維護天主教會的既得權益,羅馬教廷逐漸背離了他們拯救世人靈魂的神聖天職,轉而公然以上帝的名義來從事種種卑鄙齷齪的世俗交易,並對持不同信念者進行精神和肉體上的殘酷迫害。這種迫害「異端」的野蠻作風在13世紀宗教裁判所建立之後愈演愈烈,最終使基督教會日益沉淪為一座人間地獄。這只唯我獨尊的專制黑手在迫害「異端」的同時,當然也不曾放過學術界,保守的神學思想助長了教會內部的思想專制主義,理論批判遂演變為思想迫害。13世紀末期「77禁令」的頒布,結束了經院哲學的鼎盛,清除了信仰的理性基礎。然而,信仰和理性的分離卻使經院哲學從此動搖了立身之本,盛極而衰的經院哲學轟然崩潰。結果,一方面,信徒們喪失了對理性的信心,日益朝著神秘體驗的方向前行,這是一種完全個人化的感悟,在上帝與人之間不需要任何東西以為媒介,由此深刻影響了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另一方面,理性從此擺脫了信仰的束縛,可以根據經驗而非教條去探索自然了,由此孕育了近代意識的形成。可見被譽為「文藝復興」的兩大發現「人」與「自然」,在中世紀末葉已經翹首可見了。
綜上所述,基督教在西方曾經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同時也犯下了令人發指的罪行;它追求上帝之國,卻在世俗界泥足深陷;它在理論上遵循唯靈主義,在實踐上卻採用感覺主義;它希望拯救世人,卻一度沉淪為人間地獄……這種典型的自我分裂和二元對立,以及由於力圖克服這種對立而導致的普遍虛偽,構成了中世紀基督教文化最本質的特徵。神性與人性的深刻矛盾,在信仰與理性的互動之間造成了恆久不變的痛苦。這樣一種搖擺不定的心靈特質,只能靠個人默念體察,固然可以藉助外在的修行實踐來使其偏向一端,但對於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接引方式,用一種自命「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儀式強以為所有人必須遵循的原則,本末倒置的教條化結果,不僅沒有拯救出信徒,反而戕害了億萬民眾,使思想形成禁錮,學術不得昌明。直到文藝復興前夕,義大利人和德國人分別從肉體享樂和精神自由方面試圖打開這個二元對立的死結,前者催生了義大利的人文主義,後者導致了德國宗教改革。這兩場彼此呼應、相反相成的改革運動構成了中世紀基督教文化向近代西方文化過渡的分水嶺,偉大的文藝復興時期就此拉開了序幕,從此信仰和理性各司其職,西方社會逐漸形成了宗教寬容的氣氛和政教分離的局面,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終於得以掙脫了宗教的消極制約性,反而獲得了宗教的積極推動作用,正如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指出:「不停歇地、有條理地從事一項世俗職業是獲得禁慾精神的最高手段,同時也是再生和信仰純真的最可靠、最明確的證據。這種宗教思想必定是推動我們稱之為資本主義精神的生活態度普遍發展的、可以想像的、最有力的杠桿」(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第165頁)。文藝復興終於在中世紀死亡的喧囂之中孕育出希望的種子,並啟動了一個世界性的理性化運動,這個運動後來又伴隨著部分地也是由其自身衍生出來的工業化和民主化諸運動一起,經過一系列發展階段,最終促成了工業革命的成功。
Ⅳ 基督教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回答:
現將《基.督教摧毀希臘文化編年紀事》一文的「譯序」,復制如下,以解答你的「基督教對西方文化的影響」之提問。
基.督教摧毀希臘文化編年紀事
(這篇編年紀事的德文版由德國學者根據Vlassis Rassias 2000年在雅典出版的《毀滅他們!》一書整理。)
譯序:基.督教早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尤其是因為其自身的排他性和不寬容,在羅馬帝.國確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但是,其受迫.害程度遠遠不像教.會、尤其是羅馬天.主.教.會無限誇大的那樣。羅馬帝.國最講究的是效率,如果要對基.督教進行系統的擠.壓,可以說,很短時間內就會把基.督徒殺得一個不剩,至少,天.主.教.會的那些所謂的殉.難聖者的名單不知道會比現在長多少倍。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得以生存,完全是因為羅馬帝.國的宗.教寬容政.策,而基.督教得勢後對異教的迫.害,可以說已經到了慘.無.人道的地步,而且,至今我們沒有看到基.督教為消滅所謂的異教文化像樣地道過歉。教.會無限誇大自己所受的迫.害,實際上已經是在篡改歷.史。今天我們回顧歷.史,一方面是看未被基.督教的有色.眼鏡歪.曲的歷.史,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以史為鑒,明白我們今天所應作和所應避免的。
以下一段編年紀事以希臘文化區為主,其他地區的事.件基本沒有涉及到,因而只是基.督教血.腥歷.史的一斑而已。即使從這一斑,我們也可以看到現代基.督徒經常提出的一個問題的部分答.案,就是基.督教是如何成為一個世界主流宗.教的?如果也有幾百年的時間像基.督教一樣「傳教」 ,現代的任何一個邪.教也一樣會成為世界主流宗.教。
……
詳細「編年紀事」之內容,在網上搜索「基.督教摧毀希臘文化編年紀事」,可一覽無遺。
Ⅵ 試論述基督教對西方文明的影響。
基督教對西方文明的影響——兼談人權和民主思想的淵源
西方文明是個內涵相當寬廣而豐富的概念,作為其主流的,則是基督教信仰和人權、民主思想。
西方人多數信仰基督教。他們認為,一個人一旦出生,上帝就賦予以做人的基本權利,即稱天賦人權。人權的主要內容是自由權和平等權。自由包括思想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等。平等即指任何社會成員在人格尊嚴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除了自由權和平等權外,人權還包括生存權、財產權等。
民主即由人民作主,以使人權中的各項權利得到保證。民主的最大原則是主權在民原則。即權力是屬於人民的;權力的運用是為了保障和促進人民的利益。如果權力的運用不是為了實現這一根本目的,相反是損害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就有權取消這樣的權力。同時,為了使人民能充分行使民主權力,並防止權力在運用中出現問題,權力在運用時要盡可能地讓全體人民來共同參與決策,或讓由人民選舉產生、受人民委託的組織和代表來參與決策,並遵照法定程序進行。
談到西方文明中的人權、民主思想,不少學者認為它發源於古代的希臘羅馬文明,通過十五到十七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得到發掘和提倡,經過十八世紀的思想啟蒙運動得到全面推廣和普及,最終成為西方世界普遍認同的主導思想。正是出於這種認識,所以不少研究介紹西方文明的書籍,都把希臘羅馬文明作為西方文明的主要源泉來介紹。
誠然,古代的希臘、羅馬是很早就具有平等自由思想,進行民主施政的地區。希臘文明中的雅典城邦制,實行公民大會制度,一切重大問題由公民集體決定,公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開創了人類歷史上民主體制的先河。羅馬文明中的共和制政體,實行公民大會、執政官和元老院三者分設的體制,為近代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為特徵的共和制政體提供了範例。而羅馬文明中的法律體系,更以其內容廣博、法理精深而為近代西方社會所接受和借鑒。從這些方面來說,希臘羅馬文明確實為西方人權和民主思想的形成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西方文明中自有其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然而,如把希臘羅馬文明當作西方文明的主要源泉來看待,把它們對人權民主思想的促進作用加以誇大,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事實上在人權民主思想的確立和發展過程中,基督教比希臘羅馬文明發揮了更為巨大的影響力,不僅在時間上比希臘羅馬文明要多出十個世紀,而且所涉及到的深度和廣度,也大大超越於希臘羅馬文明。
人權和民主的概念雖不是基督教所直接提出來的,但它們的實質內容,特別是人權思想中的實質內容,卻是基督教早就予以關注並特別強調的。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之道,其內涵和實質就是上帝的仁愛、公義之道。基督教所提倡的,就是希望人們能遵循上帝的意志,尊重人、愛護人,秉行公義,做到正直、公平、公正。
請看以下方面的具體事例:
一、提倡愛人如己。
據聖經《馬太福音》記載,有人曾問耶穌基督,律法中哪一條誡命最大。耶穌答:「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在此,耶穌基督把愛人如己提高到了與愛上帝幾乎同等重要的程度,把它作為律法的總綱來加以談論,從中足見基督教對人的重視和關愛。
基督教提倡愛人如已,並不是泛泛而談,而是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的。聖經《約拿書》上記著這么一件事:上帝曾派先知約拿去尼尼微城,宣告要毀滅此城。當尼尼微人知罪悔改,上帝收回成命後,約拿就怨上帝使他失信於尼尼微人。當約拿因自己在乘涼的一顆大樹被蟲咬死而惋惜時,上帝就對他說了:這顆樹不是你種的,你尚且愛惜它,何況尼尼微城住著那麼多我的子民,我豈能不愛惜呢?聖經多次提到,上帝最愛人類,盡管人類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罪,但只要真心悔改了,他必廣行赦免。基督教提倡尊重人、愛護人,正是建立在其忠實信奉上帝這一堅實的基礎上的。
二、提倡公義、公正、公平。
聖經《詩篇》這樣贊美上帝:「耶穌華是他百姓的力量,又是他受膏者得救的保障。」「他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正直判斷萬民。」顯然,基督教所崇拜的上帝,是包括普通百姓和受膏者在內的全體人民的上帝,他雖有審判世界,判斷萬民的權能,但絕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按照公義和正直。《箴言》是聖經中專門談論為人處世之道的經卷。該卷在第一章中就指出,所羅門王做箴言的目的,是「使人處事領受智慧、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明白仁義、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 在聖經先知書中,先知們對違背公義的行為多次進行遣責和警告,預言上帝將派耶穌基督來建立公義,拯救世人。先知以賽亞對耶穌基督作了這樣的預言:「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直到他在地上設立公理,海島都等候他的訓誨。」「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這正是基督教藉著聖經所發出的強烈呼籲。
三、提倡自由。
基督教很早就看到了自由的重要性。聖經的《出埃及記》、《利末記》、《申命記》、《耶利米書》、《約翰福音》、《加拉太書》等經卷,都有談及自由的內容。
「你弟兄中,若有一個希伯來男人,或希伯來女人被賣給你,服侍你六年,到第七年就要任他自由出去。你任他自由的時候,不可使他空手而去,要從你羊群、禾場、灑榨之中,多多地給他。耶和華你的神怎樣賜福與你,你也要照樣給他。」這是在《申命記》中,摩西向以色列人重申上帝的誡命。《耶利米書》寫著以色列王西底家與民眾立約宣告自由的事:西底家王曾根據上帝的誡命和民眾立約,向他們宣告自由,釋放了所有在猶大國做奴僕的人。但後來他反悔了,仍叫被釋放的人回來做奴僕。於是上帝就默示先知耶利米:以色列背約違命,必被巴比倫攻取。在《約翰福音》中,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在《加拉太書》中,使徒保羅寫道:「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的心互相服侍。」以上引語中,摩西講的是原始意義上的自由,是指擺脫做奴僕的身份。但到耶穌、保羅談論自由時,其含義由身份狀況擴展到精神狀況,已是廣義的自由了。這些引語足以說明,基督教是十分重視自由的。基督教認為,自由是上帝賦予人類的基本權利,即使是被迫做奴僕的,也有獲得自由的機會和權利。假如侵犯了人的自由權,就是對上帝的違背,必將受到懲罰。基督教還認為,自由是有界限的,並不是可以為所欲為。
四、提倡善待窮人。
聖經多次強調要善待窮人,僅在《箴言》中,就有九次以上。如:「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戲笑窮人的,是辱滅造他的主;幸災樂禍的,必不免受罰。」「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周濟貧窮的,不至缺乏;佯為不見的,必多受咒詛。」「你當為啞巴開口,為一切孤獨的伸冤,你當開口按公義判斷,為困苦和窮乏的辨屈。」在聖經《以賽亞書》中,上帝對那些一邊在禁食祈禱,一邊卻在欺負窮人的人進行了責問:「我所揀選的禁食,不是要松開凶惡的繩,解下軛上的索,使被欺壓的得自由,折斷一切的軛嗎?不是要把你的餅分給飢餓的人,將漂流的窮人接到你家中,見赤身的給他衣服遮體,顧恤身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嗎?」這是多麼令人反省啊。
無庸諱言,不少人對待生活得與自己差不多或好於自己的人,做到愛人如己和公正公平並不難,但對待生活得比自己差的貧窮、孤苦的人,要做到這樣就不容易了。所以基督教提倡善待窮人是十分難能可貴的。無疑,只有那種對待窮人也能一視同仁的愛人如己和公正公平,才是純潔而真實的。
五、提倡重視每一個人。
基督教提倡尊重並愛護人,不僅僅是對人類的整體而言,而且是對每一個人而言,即對每一個人都要給予尊重和關愛。在聖經《馬太福音》第十八章中,耶穌以「迷路的羊」為喻向門徒進道:「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這小子里的一個……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里失喪一個。」值得指出的是,耶穌講這個比喻是有極 其重大的意義的。因為說到尊重人、愛護人,這樣的話許多人都會說;而說了後是否做到,是很難檢驗的,因為這樣的話是對人的整體而言,並非針對每一個人。顯然,只是那種對每一個人,甚至對後進的人都不加以忽視的尊重和關愛,才是最真實的尊重和關愛。在這一點上,基督教對人的重視和關愛,又一次得到了顯著的體現。
以上事例證明,有關人權和民主思想的實質內容,是基督教的主要教義和主張,是基督教所特別重視並著重強調的。那麼,基督教中這些人權和民主思想的種子,是什麼時候播種到西方的土壤中,它有沒有影響並作用於西方文明呢?
基督教中人權和民主思想的種子,是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而傳播的。基督教被西方社會所普遍接受,始於其成為羅馬帝國國教的公元四世紀。這以前基督教並未被世人所認可。羅馬帝國原先也把它當作邪教而加以打壓。在公元64年至公元313年間發生過十次大規模殘酷迫害基督教徒的事件。當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後,得到了迅速而廣泛的傳播。即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等民族的強勢進攻下退出了歷史舞台,基督教仍以其教義深得民心而不斷流傳,以致在中世紀的一千年中達到了「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憑我起誓」(聖經《以賽亞書》第45章第23節。此處的「我」即上帝)的輝煌時期。在這時期希臘羅馬文明尚未引起世人的關注。盡管它們與孕育基督教的猶太文明一樣,都是很早就產生了,但它們被發掘和推廣的時間,卻被基督教要晚十個世紀以上!公元十五世紀左右,義大利的思想家和藝術家通過對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研究,認為它們是對人的尊嚴、價值和才能的充分展示,從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啟發,於是以復興古典文化,提倡人文主義為目標,掀起了一場波及全歐洲的思想文化運動,即文藝復興運動。這時候,希臘羅馬文明才得到了廣泛的發掘和推崇。然而,到這一時期,基督教對西方社會發揮巨大影響力的時間,已達千年之久!所以,就源泉文化所必須具備的時間要素而言,基督教比希臘羅馬文化,更早地對西方文明作出了貢獻。還值得一提的是,文藝復興運動所要復興的希臘羅馬文化,是由基督教會保存下來的。恩格斯說:「中世紀是從粗野的原始狀態發展而來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學、政治和法律一掃而光,以便一切從頭作起。它從沒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來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殘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00頁)確實,當羅馬帝國覆滅時,許多古代文明都隨之消亡了,但基督教卻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一如既往地流傳不息。當時,基督教教會是唯一識得希臘羅馬文明價值的機構,認為其中的理性成份和人性化思維是符合基督教教義的,於是做了大量的收集、抄錄、講授等工作,使其得以留存下來。因此,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得以發掘和復興,從這一角度來看,也應歸功於基督教對它們的重視和保護。
不僅如此,在人權和民主思想的形成過程中,基督教比希臘羅馬文化發揮了更大的影響力。不可否認,宗教信仰具有獨特功能,一旦被人們所接受,其影響力之巨大,絕不是純理性的文化所能比及的。當基督教為西方社會所普遍接受後,就充分顯示了巨大的影響力。有種說法:西方人最愛看的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是沙士比亞作品集。這種說法正反映了基督教的巨大影響力。確實,基督教滲透到了西方社會的方方面面,諸如倫理道德、政法理念、文學藝術、社會風尚,等等,均是如此。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作為其重要教義的「愛人如己」、「公義公正」、 「善待窮人」、「提倡自由」、「重視每一個人」,等等,也都深深地紮根到西方社會之中。西方社會人權和民主思想的形成發展,是深受基督教影響的——
美國的《獨立宣言》在開頭部分就寫道:「在人類事務發展的過程中,當一個民族必須解除同另一個民族的聯系,並按照自然法則和上帝的旨意,以獨立平等的身份立於世界列國之林時,出於對人類輿論的尊重,必須把驅使他們獨立的原因予以宣布。」接著寫道:「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讓與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法國的《人權宣言》在闡述了宣言的必要性後寫道:「國民議會在上帝面前和庇護下,承認並且宣告下述人和公民的權利:一、人們生來並且始終是自由,在權利上是平等的;社會的差別只可以基於共同的利益。二、一切政治結合的目的都在於保存自然的、不可消滅的人權;這些權利是自由、財產權、安全和反抗壓迫……」
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在《自由與權力》一書中寫道:「民主的實質:像尊重自己的權利一樣尊重他人的權利。這不僅是斯多葛學派的觀點,還是一條來源於基督教的神聖的規約。」
美國總統林肯的《演說集》中有這么一句話:「什麼是我們的自由和獨立之保障?並非在於我們厭惡戰爭,並非在於我們綿延的海岸和戰艦上的槍炮,也並非在於我們英勇善戰、紀律嚴明的軍隊……我們依靠的是對上帝賦予我們的自由的熱愛。」羅斯福總統在《論四大自由》中寫道:「我們的國家已經將她對自由的信念置於上帝的指引之下。自由就是人權在所有地方高於一切。」
以上所例舉的,都是由西方人以自身的事實表明:西方社會的人權和民主思想,直接來源於他們對上帝的信仰,是建立在基督教的基礎上的,而不是其它。
所以,那種視希臘羅馬文明為西方文明的主要源泉,而對基督教的巨大影響力及時間上的領先性不予重視的觀點,是與真實情況相悖的。希臘羅馬文明固然為西方社會的人權和民主實踐提供了具體而卓越的範例,它們對西方文明所作出的傑出貢獻是不容置疑的。但我們決不能因為受了無神論的影響,或者是受了其他因素的影響,就以希臘羅馬文明來排斥基督教的主導作用。事實上希臘羅馬文明得以重視和復興,除了它們自身的優勢外,更得益於基督教事先在人們的頭腦中播下了人權和民主的種子。如果沒有基督教事先在人們的頭腦中播下了「愛人如己」、「公正公平」、「重視每一個人」等人權和民主的種子,希臘羅馬文明是否會被西方人所接受和推廣,是不一定的。當然,由於基督教對西方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且至文藝復興時代就己達千年之久,因而人們對它也就習以為常,一部份西方人或許並未意識到基督教對自己所起的潛移默化作用。而中世紀教會的種種違背基督教本義的情況,更使一些人對基督教產生了誤解(把教會的錯誤當作是基督教的錯誤了)以致反感。其實,在人權和民主思想的形成發展過程中,基督教事先提出了原則性的指導思想,並發揮了宗教信仰所獨有的巨大影響力;希臘羅馬文明提供了具體的範例,起到了足資借鑒的示範作用。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泉和主流,是第一位的;希臘羅馬文明是第二位的。
在說明了基督教在西方文明中的源泉和主流地位後,有必要對國內學術界流行著的一種觀點予以商榷。這種觀點是:基督教是以神為本的神本位主義,文藝復興是以人為本的人本位主義,是在反對中世紀的神權統治以及對人性進行重新定義的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誠然,基督教是以神為本的,但根據基督教原理,以神為本與以人為本並不矛盾(在此不談字面含義的不同)。因為以神為本的目的,就是要遵循上帝的意志而尊重人、愛護人、造福於人。在基督教看來,以神為本是以人為本的必要保障;堅持以神為本,有利於做到以人為本。正因為基督教有這樣的思維,所以那些信仰基督教的人,往往能正確處理好以神為本與以人為本的關系,遵照基督教的教義而愛人如己、秉行公義、為他人謀福利、為他人而作出自我犧牲,以實踐自己對上帝之道的信奉和追求。正因為以神為本與以人為本並不矛盾,所以中世紀的那些基督教教會,對於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不是加以排斥,而是予以保護,使之得以留存和復興。也正是因為以神為本與以人為本並不矛盾,所以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等,都能向世人庄嚴地宣告:人類的自由、平等、民主,以及其他一切權利,是由上帝賦予的,是必須加以保護並實現的。所以當人們對基督教有了正確的認識後,不僅不會把以神為本與以人對本對立起來,相反會更深刻地認識到以神為本對於以人為本的重要意義,會在以神為本的指引下,更加自覺、更加踏實、更加徹底地做到以人為本。然而,如果按照目前國內學術界的那種觀點,以神為本與以人為本就對立起來了,就不能正確地認識基督教了,就不能象基督教保護希臘羅馬文化那樣地來保護基督教了。並且,在否定以神為本的情況下,以人為本就好比是失去了根蒂的禾苗,是難以長久地存活於人們的心田裡的。「蒲草沒有泥豈能發長?蘆荻沒有水豈能生發?」聖經中的這一比喻,非常形象地點明了神與人之間的關系。所以基督教把以神為本看成是以人為本的依託和保障,是十分明哲而必要的。
至於文藝復興運動反對基督教神權統治的問題,應從兩方面來看待。一方面,在文藝復興運動前的中世紀,人們對基督教的信仰達到了極端崇拜的程度。那時幾乎人人都入教,事事都由教會來作決定,教會實際上成了管理社會事務的最高權力機構,以致教權泛濫。同時,不少教會違反基督教的本義,有意無意地濫用教權,過多地干預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嚴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特別是有些教會及其教士,甚至教皇,利用人們對基督教的崇拜,以基督教為名招搖撞騙,損人利己,更使人們對他們深惡痛絕。從這方面來看,文藝復興運動對教會進行揭露和抨擊,提倡富有理性成份和人性化思維的人文主義思想,是極其正確的,並極大地促進了人權民主思想的形成和社會的發展。但另一方面,在中世紀,人們對基督教的認識和領會還不夠深刻。基督教經典聖經只掌握在教皇、教主等少數人手裡,一般的教會及其教士並沒有聖經,廣大的民眾就更是看不到聖經了。這樣,人們對基督教的認識和把握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中世紀的教會組織及其人員出現種種問題,並不是基督教有什麼錯誤,而是人們對它的理解有誤、把握不當,加之一些人的有意歪曲甚至破壞所造成的。因此,文藝復興動運中的有些代表人物,以及後世的一些學者,由於教會組織及其人員的問題而否定基督教是不對的。其實對於教會組織及其人員的犯罪問題,聖經中是有預示提醒人們的。聖經在多處提醒人們要防備假先知、假師傅,防備有人憑私意曲解上帝之道,甚至冒充基督或以基督的名義行騙。只是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學者、偉人等,並沒有注意到這些。
選自作者書稿《上帝之道--真理之光》
Ⅶ 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體上有這樣幾方面(我就不細分好與不好了,很多事情沒法說清楚好不好):
1、西方世界道德體系的基石:基本上而言,西方世界的價值觀主要根源於基督教,而價值觀則是形成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西方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社會的絕大部分社會生活都與基督教有關,這個影響從最基層的日常「禮拜」活動,到早期最高層的三級會議里傳教士佔一級(這個現象到法國大革命時期才逐漸消亡),貫穿了整個歐洲的政治、文化生活;
3、基督教的文化特點,是分裂:
A)基督教三教從最頂層的分裂,將西方世界割裂成3個同源,但是迥然相異的三大塊,每一個國家甚至會依據其宗教站隊,形成3個陣營;
B)基督教三教中,每一個都細分成無數的分支,各自認為自己是正統,對方是異端,互撕的不可開交,而且火並不斷;
C)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基督教區,各個文化派別間的激烈互撕,相互攻訐;
4、基督教的文化特點,還有排外:基督教是人類歷史上宗教戰爭最多的宗教,沒有之一,基督教的原則始終都是——跟我不同的要弄死——這個思想也貫穿其文化特點中;
A)「異教徒」這個概念,只在衍生自古猶太教的三個坑爹貨那裡是必須要弄死的(這三個坑爹貨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而且手段一個比一個殘忍,什麼火刑架、鐵處女之類的,你看看隔壁佛教、道教甚至日本人的神教,出過「異教徒」這詞么?
B)只有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能夠因為教義差幾個字,就發動戰爭和大屠殺把同宗兄弟弄死,三十年戰爭就是這么出來的;
C)這個排外的現象,影射到文化領域,就是相近的不同文化派別之間的相互攻訐,哲學界如此、音樂學界如此、文學界亦如此。
Ⅷ 簡要概括基督教會對歐洲各方面的影響
基督教對中世紀歐洲的影響已經滲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無論是思維內容、藝術、文學、科學技術、教育、政治、經濟等等的方面.
尤其是《聖經》對西方文化的影響恐怕遠遠超過一般人所想像的.好多人以為基督教對中世紀科學一直是水火不容,但這只是國內的人的刻板印象.其實,對西歐中世紀史有研究的人都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人們往往會聯想到中世紀天主教對科學家的迫害,想到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可是人們往往不願記得布魯諾伽利略等人原來都是信仰上純正的人,更不願知道布魯諾還是個神甫.
中世紀許多有名的大學(其中不乏到迄今為止我們都熟知其名的大學)都是教會建立起來的.這些大學對科學的進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基督教對社會風俗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例如反對奴隸制和販奴貿易,主張一夫一妻制,反對溺嬰殺嬰等惡俗陋習,提倡辛勤勞動,維護世界和平,等等.有人或許會說,這些不過是教會順利歷史潮流的題下應有之義,並不值得特別表之.其實不然.在上述方面教會多少是種倡導者或推動者.我們再看看當今的教會還在孜孜於此,就知道移風易俗並非輕而易舉,順應歷史潮流又是談何容易,因此不能不承認基督教對社會發展所作的巨大努力和深刻影響.
基督教在政治上的影響也好大.但被奉為國教後,因為教會內容管理不善,教權王權之間的爭斗,一些教會神職人員的腐敗,給人民帶來了苦難.隨著時間的推移,教會逐漸發現了這些問題並進行了相當多的改進,比如宗教改革,教權王權之間的放鬆,對教會權利的修繕等等.中世紀以後基督教各教派基本上都對社會有很大的推進作用.
Ⅸ 基督教對西方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
基督教是猶太教的衍生物,它的創始人耶穌基督本身就是一名猶太教拉比(רב),在希臘化的時代,吸收了希臘拉丁文化及之後各地的傳統因素後逐漸形成今日的格局。西方基督教經歷過兩次重要的教派分裂,第一次的東西分裂造成了希臘正教會(東正教)與羅馬大公教會(天主教)的對立,第二次天主教的南北分裂造成了羅馬教廷與福音教(新教)的對立。另外,基督教創始之初的教派分化造成了諸如埃及科普特教會,衣索比亞教會,東方的景教等與西方三個教會有著較大差異的教派。這里我們主要討論東正教,天主教及新教三者對現今西方文化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表現在語言,思維,文藝及經濟政治活動幾個方面。
語言
有一個現象在全世界范圍之內很具有普遍性,即一種宗教對與其緊密相關的一種或幾種語言有很強的維護作用,因為宗教常常需要咒語或經典,而這些神聖的事物需要絕對的准確與嚴格,於是,這些聖事最直接的載體——語言就受到了膜拜與保護。一如印度教之於梵語,佛教之於巴利語,回教之於古典阿拉伯語,猶太教之於古希伯萊語,祆教(索羅亞斯得教)之於古阿維斯陀語,科普特基督教之於科普特語,西方基督教對幾種早已死亡的語言也起到了至少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保鮮」作用。
我們能肯定,即使沒有早先的基督教或之後的東正教,古典希臘語憑借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今日能具有同樣的重要性,但是,《新約》由希臘語寫成(盡管西方人多以拉丁譯本為准)這個事實對之後一千多年的希臘語的維持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而另一種早已死亡卻至今被使用的語言——與現代任何一種斯拉夫語言都不同的教堂斯拉夫語的傳承卻完全歸功於斯拉夫人的正教牧師們。
天主教的通用語言是在中世紀前期消亡的拉丁語。同樣,拉丁語在書面形式上得以保留至今並仍發揮著活躍的作用不能完全歸功於天主教的傳承,但毫無疑問的是,人們接觸到的拉丁詞彙最多的常常是天主教教義與教儀用語。羅曼語族外的現代西方語言中隨處可見拉丁語借詞,這不能不說是天主教的傳播帶來的文化滲透產生的必然結果。
馬丁·路德在導致新教產生的宗教改革中最重要的舉措之一就是從希伯萊語原本《舊約》及希臘語原本《新約》翻譯成當時的德語版《聖經》,直接後果之一就是極大地促成了當時尚無通用語的德語的民族文學語言的形成。
思維
基督教帶給西方人的第一個思維改變就是從埃及人中萌發,在希伯萊人中得以完全確立的不可具象化的一神思想,從此希臘拉丁人走出了迷信色彩濃重的萬神廟,他們的通過侵略或被侵略展開的傳教活動進而將這種思想灌輸給了日耳曼人,凱爾特人,斯拉夫人,芬蘭人,馬扎爾人等民族,最後,在近代,甚至印度的梵社也是這種傳教活動的產物。一神信仰的本質就是發自靈魂的虔信以及與未可知的唯一真神的直接對話,這與祭司獨斷的薩滿信仰形成了顯然有益的反差。
另外,基督教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傳教,雖然這種發自靈魂的活動常常被不良的政治動機所利用,但是,我們首先要承認,這種本質上是自發的文化開拓行為對一千多年來各文明的交流是大有裨益的。近代西方人了解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以及東方人了解西方的橋梁往往是商隊與傳教士,而傳教士無疑更有學識,他們在文化溝通上的作用顯得舉足輕重。
有時這種開拓進取精神也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惡果,例如西班牙傳教士借上帝的名義對瑪雅文獻的毀滅性焚燒與對瑪雅祭司的大肆屠殺給本已奄奄一息的古老的瑪雅文明的胸口插上了最後一刀。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這種熱心。
文藝
歐洲文藝給人最大的映像就是宗教氛圍濃重而又不失生活氣息。可以由音樂一個方面看出基督教對歐洲文藝的決定性影響。我們無法確定音樂是起源於宗教還是生活,但可以確定的是,今日音樂(在此可以暫時撇開流行因素)與宗教水乳交融的只有西方,只有在西方,音樂不被僅僅視作一種消遣手段,而宗教儀式中也從來不可缺少組織嚴密的專門的音樂作品。只有西方基督教的教堂會專門培養一隊唱詩班與管線樂隊,而管風琴則是每一個體面的教堂不可或缺的裝置(不止是擺設)。只有西方基督教有那麼多相應的音樂作品,以至於每一個宗教儀式以及每一個宗教思想都有相應的音樂,從彌撒,眾贊曲,聖詠,宗教康塔塔到卡農;只有西洋音樂中有那麼多音樂家的最偉大的作品是宗教音樂,以至神學家要從音樂家中探尋上帝的真諦,從約翰·帕赫貝爾,塞巴斯梯安·巴赫,喬治·亨德爾到沃爾夫岡·阿瑪德烏斯·莫扎特。
在建築,繪畫,雕塑,文學中我們同樣也能看到這種情況。
經濟政治
前面已經提到西方人的由開拓精神發展成的侵略熱情。我們可以看到,由摩西創立的猶太教及其分支基督教與晚近的回教都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唯上帝( 拉丁Deus,希臘Θεος,希伯萊「耶和華」 אלוהן ,阿拉伯「安拉」 الله)獨尊的信念造成了「唯我(上帝的選民)在人間獨尊」的自信。我們姑且不論是否盲目,在政治經濟活動中,一神教信徒往往信心十足。這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今日強國的強權政治與弱國的極端主義。
總之,今日的基督教在西方已是一種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緊密相連並隨時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文化組成,考察西方就避不開西方的基督教,西方的基督教也已深深地植根於西方。而通過西方的強勢文化輸出,這些成分在全球范圍內也不同程度地產生了影響(如基督教節日的流行),同時,不同地區的獨特文化也繼續影響著基督教。宗教總是與文化相互作用的。
Ⅹ 基督教對西方人和西方文化的影響和意義是什麼
基督教對西方人和西方文化的影響和意義是什麼?
簡單地講,就是使這些民族中的一批人不活在黑暗中,與中國人不同的是,他們探求終級真理,探索人生日光之上的生命意義。
這位同學,在目前這個道德低下的社會下,加上很小到大我們所受到的低劣的無神論教育,我很理解你這一提問。上帝不光是西方人的上帝,更是全人類的上帝。
當我們認識了這位創造宇宙萬物和我們人類的真神,我們自然就知道,人靈魂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它來自永生真神,在它裡面本來有上帝的榮耀與形像,可惜是人犯罪墮落後污染了這個榮耀。
這位同學,我們都不願意也不甘心像動物一樣活著,我們都在探求人生意義。
除了食,色,性之外,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還有一個真正的需要就是尋找永恆。
,我們生之為人的寶貴就在於人有寶貴靈魂,而動植物沒有,上帝造人時把良知和對永生的渴望放進入人心深處,這更是動物所沒有的。
比如動物就不會問「為什麼活著?」
人活著的最大意義活出生命本有的榮耀來,而不是為了物質慾望而活。
人的靈魂實在是一樣奇妙的東西,只有真正永恆有價值的東西才能滿足它。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最後一章。
是的,如果沒有終極真理,日光之下的所有的事都經不起細想,無論忙碌也好,清閑也好,淺薄的感官享受,精彩的游戲。電影,男女歡娛。。。。。一聲嘆息而且。
孔子說:"朝聞道,夕可死."
救主耶穌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
推薦這位同學看一本書「遊子吟-永恆在召喚」,網上有的,其實人只有了真正的信仰,才會看到生命的榮耀和寶貴,也會有成熟的價值觀,並由此找到生命的意義,過一個豐盛的、真正能帶給我們滿足的人生。並且是一個在愛與感恩中欣然盡責的人生。
願同學們來認識這位又活又真,慈愛憐憫的真神。上帝愛你愛我,他賜下神子耶穌在十字架上做我們替罪羊,他願意引領我們脫離低劣的人生,空虛的人生,過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