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民代表大會的意義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選民直接或間接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事務的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是建立我國其他國家管理制度的基礎。
第一,它有利於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的意志。人民不僅有權選擇自己的代表,隨時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見,而且對代表有權監督,有權依法撤換或罷免那些不稱職的代表.
第二,有利於保證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權力的統一。在國家事務中,凡屬全國性的、需要在全國范圍內做出統一決定的重大問題,都由中央決定;屬於地方性問題,則由地方根據中央的方針因地制宜的處理。這既保證了中央集中統一的領導,又發揮了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堅強的統一整體。
第三,有利於保證我國各民族的平等和團結。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在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都有適當名額的少數民族代表;在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使少數民族能管理本地區、本民族的內部事務。
總之,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能夠確保國家權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當家做主的宗旨,適合我國的國情。
❷ 人民代表大會的歷史
在一九七五年憲法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以工農兵代表為主體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現行憲法則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❸ 在樹立黨的理論旗幟上,在中共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有哪些具有特別重大的歷史意義
中共一大----建黨
中共二大----制定黨綱和黨章
中共三大回---提出與國答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中共七大---提出以毛澤東思想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毛澤東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義理論體系。
中共八大---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並提出將黨和國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社會主義建設上來。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把黨和國家的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進行撥亂反正,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三步走的戰略部署,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中共十四大----提出以鄧小平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中共十五大----確立鄧小平理論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綱領。
中共十六大----確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提出到2020年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
中共十七大----確立「科學發展觀」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❹ 回顧以前召開人民代表大會的意義
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完全嶄新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其行動指南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的無產階級因此有了戰斗的司令部,中國的勞苦大眾從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國的革命從此煥然一新。
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黨的生日)。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和意義1954年9月 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到會代表1210人,這次會議的任務是:制定憲法,制定幾個重要法律;聽取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選舉新的國家領導人。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主持了開幕式,並致開幕詞。他指出:「這次會議是標志著我國人民從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展的里程碑。」
劉少奇同志向大會作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報告對憲法草案的基本內容作了若干說明,對憲法草案的意義作了精闢的論述。大會經過認真討論,一致通過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就宣布了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以《共同綱領》代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過渡狀態的結束。
周恩來作了《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了各項工作中還存在的缺點和問題,提出了今後社會主義建設方面的任務。會議經過討論,一致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大會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大會根據毛澤東主席的提名,任命周恩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9月28日,大會勝利閉幕。
從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至今,己經先後召開了9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❺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歷史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954年9月 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到會代表1210人,這次會議的任務是:制定憲法,制定幾個重要法律;聽取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選舉新的國家領導人。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主持了開幕式,並致開幕詞。他指出:「這次會議是標志著我國人民從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展的里程碑。」
劉少奇同志向大會作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報告對憲法草案的基本內容作了若干說明,對憲法草案的意義作了精闢的論述。大會經過認真討論,一致通過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就宣布了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以《共同綱領》代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過渡狀態的結束。
周恩來作了《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了各項工作中還存在的缺點和問題,提出了今後社會主義建設方面的任務。會議經過討論,一致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大會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大會根據毛澤東主席的提名,任命周恩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9月28日,大會勝利閉幕。
從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至今,己經先後召開了9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於1954年9月27日用無記名方式投票一致選舉劉少奇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右圖為劉少奇同志和代表們在一起。
❻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於1978年2月26日至3月5日在北京召開。出席會議的代版表共3497人。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2/20/content_283404.htm
有很多敏感內容權,暫不能為你剪輯過來,看網頁吧
❼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歷史意義是:年,中國共產黨在廣州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會上確定了合作方針: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保持共產黨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幫助國民黨改組成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聯盟的政黨。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東山恤孤院31號(現恤孤院路3號)召開。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蔡和森、陳潭秋、惲代英、瞿秋白、張國燾、李立三、項英等來自全國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會,他們代表了全國420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參加了會議。陳獨秀主持會議並代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作報告。
大會的主要議程有三項:一、討論黨綱草案;二、討論同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問題;三、選舉黨的中央執行委員會。
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討論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問題。陳獨秀在報告中,著重說明了中國共產黨決定和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依據和過程。代表們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經過討論,大會接受了共產國際關於中國共產黨同中國國民黨進行合作的指示,通過了《關於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等文件。這些文件的中心思想是,黨在現階段「應該以國民革命運動為中心工作」,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採取黨內合作的形式,同國民黨建立聯合戰線,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的重要任務。文件還規定了要保持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的獨立性的一些原則。
大會選舉陳獨秀、蔡和森、李大釗、譚平山、王荷波、毛澤東、朱少連、項英、羅章龍等9人為中央委員,鄧培、張連光、徐梅坤、李漢俊、鄧中夏5人為候補中央委員,由陳獨秀、蔡和森、毛澤東、羅章龍、譚平山(後由於譚調職,改為王荷波)5人組成中央局,陳獨秀為委員長,毛澤東為秘書,羅章龍擔任會計,負責中央日常工作。
黨的三大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策略原則和共產國際的指示,結合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充分發揚民主,在分析中國社會矛盾和明確中國革命性質的基礎上,正確解決了建黨初期黨內在國共合作問題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統一了全黨的認識,正式確定了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與國民黨進行黨內合作的策略方針,使黨能夠團結一切可能聯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
黨的三大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孫中山先生對國民黨進行了改組,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召開了國共合作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國掀起了聲勢浩大、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眾運動,勝利地舉行了北伐戰爭,促進了中國革命的高漲。但是,大會對於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農民問題和軍隊問題沒有給以應有的重視。
黨的三大結束的當天,代表們來到黃花崗烈士墓前,在瞿秋白同志的指揮下高唱國際歌。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代表大會,就在雄壯有力的國際歌聲中勝利閉幕了。
❽ 人民代表大會確立對中國歷史有什麼樣的影響
50多年來,人民代復表大制會制度不斷得到鞏固和完善,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它保障了人民當家做主,動員了全體人民以主人翁的精神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50多年來的歷程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最好實現形式,同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關。
歷史反復告訴我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健康發展,人民當家做主就有保障,黨和國家的事業就順利發展;這個制度受到破壞,人民當家做主就無法保證,黨和國家的事業就會遭受損失。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