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列舉廈門歷史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拜託了各位 謝謝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 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 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 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 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 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 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 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 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 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 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 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 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 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 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 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 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 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 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 1978年9月設杏林區。 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 。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⑵ 廈門發展歷史
看下廈門島的歷史沿革跟島內的發展你就懂了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廈門島設嘉禾里,隸屬泉州南安縣。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禦倭寇,移泉州永寧衛中、左二所於廈門島,兵額1204名,兵船20艘。廈門故稱中左所。
其餘不多述,總之清代以前的廈門島一直都屬於泉州府轄區。
泉州與廈門一府雙中心時期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泉州人鄭成功在中左所置吏、戶、禮、兵、刑、工等六官,分理軍政各事。三月鄭成功改中左所為思明州。
順治十四年(1657年)六月台灣荷蘭殖民者派何斌來思明州請求通商,鄭成功以荷蘭當局每年輸餉5000兩、箭坯10萬枝、硫磺千擔為條件許之。之後鄭經又於康熙二年(1663年)將州改制為縣,設縣署,有知縣等職。是為「思明縣」之名首次出現。康熙十九年二月,泉州人萬正色帶領清軍大舉進攻金廈,鄭經逃往台灣,廈門被清兵佔領。由此,結束了30年之久的鄭氏政權,廈門歸屬清政府統治,並取消思明縣,恢復廈門稱謂,仍歸同安縣管轄,復稱嘉禾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水師提督泉州人施琅率師東征台灣,同月攻佔澎湖,鄭克塽降。收復台灣後,在台改承天府為台灣府,屬福建省;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另行建省,才與福建分治。
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移府廈門的首任提督,(康熙元年清廷批准福建專設水師提督,駐海澄,首任提督為施琅)
施琅在廈門城內建提督署,又奏准開放海禁,並在廈門設立海關(清泉州府有海關關所十所,分布於泉州沿海各縣)。自此清政府把廈門作為與台灣聯系的樞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廷設立台灣廈門兵備道,統一管理廈門與台灣軍政要務。清政府開放海禁,在廈門設閩海關,凡商船越省及往外洋貿易者,皆由海關辦理,由此開放廈門與台灣鹿耳門為規定的負責運送士兵,軍資與貿易的唯一單口港,但商民經常無視這一指定航線,"其貪時之迅速者,俱從各處直走外洋,不由廈門出入」,後大勢所趨又開放石獅蚶江等港與台灣對渡(八月,施琅在泉州人萬正色題請未准後再次上書康熙帝請封媽祖。康熙恩准敕封媽祖為天後,次年欽差禮部郎中雅虎等齎御書香帛到泉州廟及湄洲祖廟致祭。)。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從泉州改駐廈門(稱為泉州府廈門海防分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蘇祿國(今菲律賓)派泉州籍華僑龔廷彩為正使,率領官員12人,華僑舵工,水手31人,前來中國朝貢,於7月25日抵達泉州灣的日湖港(今蚶江的石湖港)。
雍正五年(1727年),取消台廈兵備道,而將原設泉州的興泉兵備道衙門移駐廈門。朝廷命令解除「南洋禁航令」,但仍禁止華僑出入國。
雍正十二年(1734 年),增劃永春直隸州歸興泉道,並改稱分守巡海興泉永兵備道。屬於監察區級別。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加兵備銜,稱福建分巡興泉永海防兵備道,共管轄二府一州。其職能為管理海口,稽查商役、洋船、驛務,監發兵餉、監造戰船等。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開放晉江蚶江港(今石獅)與台灣鹿港對渡貿易。設海防通判駐蚶江。泉州附屬各港口航行於台灣的船舶均要到蚶江關口掛驗,方准出海。清乾隆五十七年又准許蚶江與台灣八里岔對渡。蚶江港興盛時期,每日有300餘艘船舶進出港口。嘉慶十年(1805年)蚶江海防通判鄭鍷建造蚶江海防官署。 《台灣史》(台北版)載:道光四年(1824年)台灣又開放海豐與蚶江通航。稱為「泉州總口」的蚶江,成為大陸與台灣通商貿易的中心碼頭。清政府在蚶江設立泉州蚶江海防官署(屬正五品衙門),下設海關、厘金(稅務)、營盤、海陸訊,統管泉州一府五縣(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的對台貿易達110年之久。
廈門獨立出泉州府時期
直至鴉片戰爭後廈門開放為通商口岸,租界,成為閩南對外中心。這段特殊時期不屬於泉州府管轄范圍,在這之前廈門島都是屬於泉州府的一部分。
動盪的民國時期廈門島正式獨立出泉州。
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後時局穩定,廈門設立特區,泉廈分治成為定局。
泉州府的廈門島自清代開始發展,成為泉州以外的另一個中心其實是泉州人一手推出的,明末鄭成功開始,到清初的施琅都是主導廈門島地位的直接推手。近代廈門剛獨立出"泉州府「的發展也是一樣,清末民國時期最初廈門島獨立出泉州的近現代發展中,如最早開發了大半個廈門島的泉州人黃奕住、李清泉、黃仲訓等他們開發了大半個鼓浪嶼的別墅,開發了廈門最早的商業區中山路一帶的商住樓,廈門最初的水電、馬路、電話通訊等等基礎設施建設都與他們有關,清末至民國鼓浪嶼上的富商別墅最多數的是泉州人在住,(即使是廈門本土最著名的陳嘉庚在捐建廈門教育方面也沒少得到他女婿泉州人李光前的大力幫助,特別是在1934年陳嘉庚的企業破產後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到了現在自不用再說了,看看廈門十大富豪大多是哪裡的就知道了,大多是泉州人;廈門其實就是靠泉州府的人自己推動發展起來的,這股力量貫穿了整個廈門島的發展史,所有泉州府對廈門島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知道這些歷史自然一切都不奇怪了。
⑶ 曾厝垵的歷史文化
宗教信仰:
曾厝垵(zengcuoan)具有廈門獨有的、香火旺盛的民間聖媽崇拜,實在可算得上是極具代表性的閩南原生態自然村。曾厝垵作為廈門港口城市的農村和漁村,在「村改居」之後,仍得天獨厚擁有如此之多的歷史遺存,也算一樁幸事。
信眾最多的應該是村口的福海宮與擁湖宮都侍奉閩南的保生大帝與媽祖林默娘,他們在此村有90%的信眾,這個特點與閩南所有其他地方一樣。每到節日,這里總是熱鬧非凡。
在曾山上的太清宮,供奉著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道教神仙。
啟明寺以前是尼姑庵,解放前只有三個比丘尼,她們經常到村裡串門走動,村民都很熟悉。如今,佛教正在這里蓬勃發展著。基督教在該村至今留有遺跡。令人感動的聖媽崇拜
然而,曾厝垵最感動人的宗教遺跡是海邊的「聖媽宮」供奉著媽祖。如果你經常從環島路走過,你一定會對一座小型的宮廟產生好奇。是的,聖媽宮從一定意義上講,可以算得上是曾厝垵的標志性建築了。
曾厝垵的老人說,聖媽的信仰來源於海邊的「漂客之塋」。聖媽宮里的「神」只是很平凡的姑娘,她或許是婚姻不幸,或許是守望、盼望夢中的南洋,也許是想去台灣,也有可能因為生活實在太艱難,所以她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早上出海討魚的漁民看見了她,就將她拖了回來,安葬在這個海邊的地方。
經過了不知多少歲月,這些無家可歸的外鄉人和本地人,就由閩南當地的好心人招魂、辦理殤事。他們由當時社會低層善良、無助的人晉級為至高無上的正神,成為苦難、草根階層的保護神,開始保佑一方凈土。每年的農歷八月初二是聖媽的節日,這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戲班子唱戲長達一兩個月,戲唱完了還會有播放電影。曾厝垵的福海宮,據白礁慈濟祖宮管委會出具的證明,始建於明朝,是白礁慈濟宮的分靈宮,宮內祀奉保生大帝與媽祖林默娘。
它的多重文化、它的多種信仰,它的歷史多變,以及它的城鄉定位……總之,每當從它身旁路過時,都無法在腦海里快速地浮現出一個准確的詞彙來形容它:是農村,還是城區,抑或是城鄉結合部?似乎都不是。也許,這是一個農村的城市化進程在某個時段的狀態,是一個有過輝煌歷史的鄉村投影在這個時代的背影。也許在十年之後,它已經如同廈門其他片區一樣,找不到原本的鄉村氣息了。
曾厝垵片區已經被列入了改造范圍,在它被變成一個社區之前,就讓文字和圖片來記錄它吧。
⑷ 廈門歷史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古代廈門的演復變
1.新石器時代有古人漁制獵足跡,
2.唐代已有「南陳北薛」等記載
3.宋代設行政建制,稱「嘉禾里」
4.明代初首築「廈門城」,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在廈門設「思明州」,厲兵秣馬、操練水師、東渡台灣、驅逐「紅夷」
5.清乾隆至嘉慶年間為廈門港鼎盛時期,僅海關稅銀佔全省一半以上。
現代廈門的重大事件
1.鴉片戰爭廈門被英殖民劃為五口通商之一(可見廈門港在我國和世界的重要性)。
2.辛亥革命後廈門一度稱為「思明縣」
3.1933年首次設「廈門市」
4.1981年廈門開始辦「經濟特區」。
參考資料:http://post..com/f?kz=41576666
⑸ 曾厝垵由來,名字很古怪,有何歷史呢
如煙往事
歷史上的曾厝垵一直是作為農村而存在的。那裡的人們以打漁和出租房子為生。曾厝垵的村民「男漁女耕,男人出去打漁,女人留在家裡耕田帶孩子。
漁村的形成,大抵是因為依山傍海的緣故吧。背靠高山,面朝大海,漁村的日子一開始過得自由而愜意。明初,廈門城建起來之後,身處廈門港南部的曾厝垵也成了軍事要沖。清代更是設水師駐守於此,辛亥革命後國民黨的「海軍航空處」和飛機場也在這里。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後,曾厝垵軍事要塞的區位作用漸漸失去。
九十年代初,曾厝垵人還喜歡把抗日戰爭和兩岸對峙時期的事情掛在嘴邊。日本人從五通上岸後,對曾厝垵村進行殘忍的屠殺,至今仍是老人們心頭的抹不去的痛苦回憶。而兩岸對峙時期的故事,則顯得有些無厘頭:農民在海邊勞作,冷不防地有顆炸彈飛過來,停在腳邊,幸運的便逃過一劫,如果運氣不好,就「壯烈犧牲」了。雖然離奇,但從曾厝垵人的嘴裡說出來,又是千真萬確的。
曾厝垵的奇聞絕不都是沉重的,1929年,曾厝垵飛機場曾迎接了「中國第一個單人駕機飛越歐亞大陸的飛行員陳文麟飛機的降落。陳文麟的「廈門號」飛機從倫敦起飛,途徑歐亞十幾個國家,行程1.5萬多公里,在5月12日飛抵廈門。當年這個事件,成為海內外媒體的熱談,更別說親眼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曾厝垵村民。
嘆歲月如歌,往事如煙,這里的一切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如今,曾厝垵被列入城區改造范圍,規劃建設成為廈門東南海濱的文教、療養、旅遊、居住區,建設安置房、片區市政道路、公建配套、集中綠化景觀等。而曾厝垵的自然村歲月,只能留在人們的回憶里了。
僑村風采
走在曾厝垵,隨處可見當年華僑遺留下來的痕跡。建築是最直
觀的展示,當年華僑建造了大量紅磚古厝和南洋風格的「番仔樓」,至今仍有所保留。較大的住宅群甚至綜合兩種建築風格為一體:古建築的前面兩「落」的屋頂為馬鞍脊或燕尾脊,最後一「落」卻是南洋風味的「番仔樓」。如今,這些華僑房屋由華僑的後代或親戚居住、管理。只是它們也像鼓浪嶼的老建築一樣,正在一步一步地沒落了。
除了建築外,路旁散落的建築構件都在提醒著你,華僑經濟曾經對這個自然村產生的影響,斷殘的龍柱、來自呂宋的鐵花、台灣日據時代生產的瓷磚等等。
村裡最有名的華僑,是曾國辦先生。曾國辦先生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在1927年和弟弟曾國聰一起投資建設了廈門思明電影院,但是,作為一個有遠見的投資者,他對廈門的貢獻並非僅僅在於此。
早在1920年代,曾國辦就投資了當時的環島路(曾厝垵到鎮北關的一段鄉村公路,因城市建設已經發生變遷了),三、四十年代又合股投資了廈門到同安的海上運輸。改革開放之後,這位華僑已是年邁的老人,盡管他在曾厝垵的多數產業早已經毀於日寇手中,但是他在菲律賓再次表示委託子孫回家鄉投資。遺憾天不遂人願,他不久後就去世了,一切獨資、合資、合作也就煙消雲散。
村裡路邊的一塊石碑還記錄著他的事跡。
戰爭的遺跡也充分表明華僑與曾厝垵血脈相連的關系。村裡的老人說,抗戰期間村裡比較好的房子都被日本鬼子燒毀,小洋樓首當其沖。老人們猜測日本鬼子縱火「番仔樓」,是對閩南華僑泄憤。
後來由於多種原因,一個特殊的階級--閩南華僑從這個自然村漸漸淡出了。
家庭旅館
因為是個小漁村,直到2000年左右,這里的客棧才開始發展,當地人並沒有太大的經營思路,也得不到許可證,所有的客棧都是以家庭旅館的性質經營。頭幾年。數量還不多,只有幾家,什麼「喜堂」、「夢旅人」、「廈門素灣海邊客棧」、「守望者」、「藍色小屋」。可以說是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吧。至到近幾年,新的家庭旅館不斷出現,比如「哦啊間(OR間)客棧」「ME2情侶主題旅館」、"然後呢主題客棧」、「阿黛海景旅館」、」夢情海客棧「、「星願客棧」、「252」、「彼岸」、「廈門星月客棧」、「藏馬」、「童年小築」、等。這些客棧各有特色,有的主人非常好客,待你如家人,有的環境好,可以看到海,有的主題鮮明,比如「哦啊間」客棧的老闆就很善於告知你廈門的旅遊攻略。曾厝垵的這些客棧為來廈門旅行的人提供了方便舒適的住所。而且村子裡的人都很淳樸善良。村裡有很多特色小店,咖啡屋酒吧都齊全。就在海邊的小漁村真是個旅遊住宿的好地方。
廈門星月客棧、城果客棧和童年小築、天泉客棧和夢情海客棧,哦啊間(OR間)客棧等在曾厝垵這個廈門現存唯一的原生態漁村,這個小漁村就在環島路邊上,這里可以看美麗的日出,呼吸新鮮空氣。一路上有許多風景,書法廣場(文房四寶),音樂廣場(藝術性與紀念性,知識性為一體),椰風寨(黃金海岸),廈大白城(美麗的沙灘),南普陀寺(閩南文化淵源流長),廈門大學,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的起始點與終點)。
廈門三個廈大人客棧位於廈門風景如畫、環境優雅、交通便捷的環島曾厝垵海濱,與鼓浪嶼、國際馬拉松賽道、胡里山炮台、白城沙灘、廈門大學、南普陀寺、台灣民俗村、景洲樂園、椰風寨、國際會展中心等景點緊密相鄰;相鄰的書畫廣場、音樂廣場、小白鷺藝術團和各種工作室讓您感受到濃厚的藝術氣息,是廈門島內閩南文化保持最好的原生態自然村。
廈門夢情海客棧位於曾厝垵內,客棧主樓高3層,客房總數18間,步行五分鍾即到環島路和海邊,鬧中取靜,環境宜人,附近餐飲娛樂等生活設施完善,交通出行便利,方便前往廈門大學、鼓浪嶼、椰風寨和中山路。客棧擁有客房18間,房內基本設施完善,整潔溫馨,客棧服務周到,是您休閑和旅遊的理想之選。
⑹ 廈門歷史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鄭成功據島抗清; 1842年的通商口岸;1938年5月淪陷;1949年10月再次淪陷;接下來就是PX散步!
⑺ 廈門歷史發展史重要事件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城市人口
[編輯本段]
至2006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60.38萬人,常住人口為233萬人。在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為109.24萬人,島內的思明、湖裡兩個區人口合計72.83萬人,比重達45.4%;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1.36‰,人口死亡率為3.84‰,人口自然增長率7.52‰,比上年提高1.93個千分點;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別為81.07萬人、79.31萬人,各佔50.55%和49.45%,性別比為102.2(女性為100),基本保持平衡。
⑻ 廈門歷史
福建有四大島,依大小次序排列是:平潭島,東山島,金門島,廈門島。
宋元明清的廈門,指的都是廈門島。歷史上的廈門,行政級別很低,它隸屬同安縣,「同安縣十一里之一里耳」,而同安縣隸屬泉州府。據最新唐墓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唐時廈門,稱嘉禾嶼,又名嘉禾里。宋時延續此名,稱其「產嘉禾,一莖數穗,故名」。不過,在24巻簡明《中國大網路全書》里,尚查不到「嘉禾嶼」詞條,可見其默默無聞。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授命興築廈門城,城建成於洪武二十七年,始有廈門之名。清初,鄭成功據廈門,以廈門為反清復台基地,設思明州,旋廢。民國元年,改設思明縣。1933年先改為思明市,後改為廈門市。連同鼓浪嶼,廈門市面積總共不過約為130平方公里,可謂彈丸之地、蕞爾小島。現在廈門面積1516平方公里,那是新中國成立後行政區劃島外的擴展。由於填海造地,目前實際面積已達1645平方公里。這個數字不大,但已經是本島面積的十多倍。
廈門地理位置,於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民國廈門志》說它「實屏蔽澎、台,控制浙、粵」,《台灣府志》雲:「台郡、廈島,鳥之兩翼」。明設中左所,清駐水師提督、海防廳、台廈兵備道、興泉永道。由於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十閩之保障,海疆之要區也。故武則命水師提督五營弁兵守之,文則移興泉永道、泉防同知駐焉。」(《道光廈門志》)也就是說,廈門本身的行政級別低,但在廈門設置的軍事機構與行政機構級別很高,台廈兵備道連台灣都管了,興泉永道署管興化、泉州二府及永春州。
如果把廈門看作一個人,他出身貧寒,沒有顯赫的家族背景,是靠海吃海的漁夫,是灌園織布的村姑。如果把廈門視為一本書,它開篇平平,沒有大起大落,但平淡中有伏筆,有哲理,越來越引人入勝,創造過輝煌的篇章。
廈門歷史地位的彰顯,始於明末清初。明永樂以後,中國閉關自守。鄭成功為籌集軍餉,在廈門設立五商、十行,以廈門港為中心,積極開展海外及沿海地區的貿易。眾所周知,南宋時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口之一,泉州的繁榮帶動了它管轄而離它不遠的廈門的發展。後刺桐港沒落,漳州月港崛起,月港沒落時,興起的是廈門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閩海關在廈門設立。近代的廈門,成為帝國主義列強覬覦之地。鴉片戰爭後簽訂的《南京條約》中,廈門與廣州、上海、寧波、福州一起,被迫成為對外通商的口岸,也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這是廈門的恥辱,但也是廈門抗辱奮爭、發展的契機。新中國建立後,台灣海峽兩岸關於「一個中國」的「對話」,使廈門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那「對話」的形式很特殊,是軍事對峙,是「萬炮震金門」。改革開放以後,廈門成為經濟特區、副省級單列市,越來越為全國乃至世界所關注。著名經濟學家錢偉長預言,廈門的未來將成為東方紐約港。盡管這只是一種方式的表述,但的的確確,廈門更輝煌的篇章,有待未來寫出。
相比起中原歷史文化名城,廈門歷史不長,建城至今600多年。但古之同安包含廈門,今之廈門包含同安,同安有文字記載的歷史1700多年(從它第一次建縣,即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算起)。至於廈門的人類文明史就更長了,20世紀30年代,人類學家、考古學家就多次在本島西南部採集到石錛、石斧,50年代文物普查,曾發現12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最近的翔安考古調查,採集到新石器時代的石斧。
漫步廈門,我深切感受到,這是一塊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古老而年輕的土地,它懷抱里沒有埋藏國之重器,也罕見令人震驚的世之珍寶,然而,它在近現代抗爭中崛起,擁有不遙遠過去的輝煌;他飽含歷史的深刻,不乏文化的厚重,多少金戈鐵馬之聲猶縈在耳,一部近現代的發展史歷歷在目。它盈蘊深遠的文脈,充滿現代化活力,讓人觸得到深沉而強有力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