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泰山的歷史,文化和自強精神
泰山的歷史就是隨著歷代帝王的封禪而得名於天下。論海拔,論風景秀麗,比其他幾岳差距不大。
泰山的文化表現在他的人文遺跡,如一些名家的篆刻等。
生活在泰山腳底下的泰安人,真沒看出泰山能代表什麼自強精神。
Ⅱ 為什麼稱泰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
泰山是我國最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山,為五嶽之尊,被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盤桓與於濟南、長清、肥城、泰安之間,方圓426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市境內,海拔1545米。在我國的古代神話傳說中,天地萬物之祖盤古氏死後,頭部化作東岳泰山。據梁人任日方撰的《述異記》:「昔,盤古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發為草木。秦漢間傳說:盤古頭為東岳,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從而,泰山成為五嶽之首。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正如天階坊上對聯寫的那樣「人間靈應無雙境,天下巍峨第一山」。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自古便被視為是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徵,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泰山是我國古代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古代歷朝歷代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從夏、商時代開始,各朝代的皇帝登上皇位後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共有72個君王來泰山會諸侯、定大位,刻石記號。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前來游歷,作詩記文。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傳為佳話,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成千古絕唱。
泰山是一座文物寶庫。在中國的名山中,石刻最多且最好的,要數泰山。從岱廟到山頂的碧霞祠,沿途有無數的碑刻和古建築。其中的天貺殿壁畫、經石峪石刻、岱頂唐摩崖,被人們稱為「泰山三瑰寶」。岱廟是歷代帝王祭祀泰山舉行大典的地方,也是我國幾個主要的宮殿式建築群之一,規模宏大,面積達9萬多平方米,原有殿廡800餘間,主體建築為天貺殿,殿內有一幅名為「啟蹕回鑾圖」的巨幅壁畫,傳為宋代作品,高3.3米,長62米,描繪東岳大帝浩盪出巡及其狩獵載而歸的場景,畫中人物數以千計,神態生動,是極其珍貴的文物。泰山有許多摩崖石刻,經石峪是泰山石刻中最著名的一處。在幾百平方米大的石坪上,刻隸書《金剛經》,字徑50公分,筆鋒遒勁有力,被稱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經1000多年的風雨剝蝕,尚存1043字。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一篇文章里寫道:「泰山即使沒有別的東西,沒有碧霞之君祠,沒有南天門,只有一個經石峪,也還是值得來看看的」。唐玄宗李隆基親筆撰書的《經泰山銘》,人呼唐摩岩,字為唐隸,全部貼金,日光照耀下,金光燦燦,洋洋大觀。
泰山(英文名:The Mountain Taishan)於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VI)、N(II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編號: 200-002)。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庄嚴神聖的泰山,兩千年來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對象,其山中的人文傑作與自然景觀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國藝術家和學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國文明和信仰的象徵。
Ⅲ 泰山上歷史文化遺址有哪些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在漢族傳統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嶽獨尊」的美譽。自秦始皇封禪泰山後,歷朝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前來游歷,作詩記文。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因此留下眾多聞名天下的石刻,這些石刻大都文辭優美,書體高雅,製作精巧。泰山現存有石刻1696處,分為摩崖石刻和碑刻,既是記載泰山歷史的重要資料,又是泰山風景中的精彩去處之一。
名氣最大的建築:南天門、碧霞祠。
南天門在山東泰安市泰山上十八盤之盡處,舊稱三天門、天門關,海拔1460米,山於此為最危聳,飛龍岩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
彷彿天門自開。元中統五年(1264年)布山道士張志純創建。
沿天街由西往東,在東端的高崖之上,有一座泰山現存的最完美的一處古建築,保存著中國明清時期的風格,這里集建築與繪畫、雕刻、林木為一體,稱得上是中國古老文化的典範,這就是碧霞祠。碧霞祠供奉的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她是泰山的主宰神,俗稱「泰山奶奶」,據說泰山奶奶非常靈驗,許多人登泰山就是專門來這里向泰山奶奶求願的。有人求富貴、有人求平安、有人求生意興隆、還有人求長壽或有個兒子。求願時一般都要向泰山奶奶許下承諾。一旦實現就必須要還願,既落實所許之承諾,若沒達到目的,就再次祈求,最終滿意後再行還願。許願的方式多種多樣。有供奉獻禮的,有送匾的,有捐資修廟的,也有植樹造林的。心誠則靈,登泰山時到老奶奶前許願是許多遊客非常樂意的事。
摩崖石刻
泰山現存的石刻中,摩崖石刻佔57%以上,重要的如唐《紀泰山銘》摩崖石刻、經石峪《金剛經》摩崖石刻、《宋摩崖》和元《天門銘》摩崖石刻等,其他刻於自然石上的題名、題記、題詩,幾乎遍布泰山上下。
Ⅳ 泰山的歷史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安市之北,為我國五嶽之東岳。古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之譽。早在夏、商時代,就有72個君王來泰山會諸侯、定大位,刻石記號。 秦始皇統一中國封禪泰山後,漢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
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繼仿效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 歷代著名的文人學士,也都慕名相繼來此,贊頌泰山的詩詞、歌賦多達一千餘首。杜甫的<<望岳>>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已成為流傳千古的名詩。
泰山同時又是佛、道兩教之地,因而廟宇、名勝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僅有雄奇壯麗的山勢,而且有眾多的文物古跡,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頂更有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實乃一處名冠世界的文物寶庫和游覽勝地。1987年底,世界保護自然與文化資源委員會已將泰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游泰山,一般先游岱廟。岱廟位於泰安城內,南起泰安門、通天街,北抵泰山盤道、南天門的中軸線, 為歷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禪時舉行大典的場所。從秦、漢起歷經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岱廟主殿天貺殿為我國三大宮殿建築之一,始建於北宋。殿內正中奉祀「東岳泰山神」像,殿壁繪「東岳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畫。東為出巡,西為返回,畫面以儀仗人物為主,場景陣勢浩大,人物生動逼真。壁畫長62米,高3.3米。殿東漢柏院內有五株漢柏,傳為漢武帝手植。岱廟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餘塊,多藏於漢柏院內。大殿前還有秦始皇的無字碑。院北東御座是帝王來泰山封禪時休息的地方。北廳陳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內有秦李斯小篆<<泰山刻石>>。 岱廟實為歷史文物、詩文、繪畫、書法、雕刻藝術之綜合博物館,而碑刻藝術之書 法,可謂集我國書法藝術之大成。
登泰山有東西兩路,一般從東路上山至極頂,再回到中天門,循西路的公路下山。 東路從岱宗坊開始,至極頂共有9000米,上山蹬道計6293級石階。中天門是遊人小 憩或食宿之處,這里還有索道可直上岱頂月觀峰。
Ⅳ 泰山文化的歷史簡介
「學術盛衰,當於百年前後論升降焉。」(清·阮元語)當二十世紀的最後一頁悄然翻過之時,「勒馬回看岱嶺雲」(清人題泰山回馬嶺刻石之語),就會深切感到,關於東岳泰山的探賾考索,在此滄桑百年之中,確乎是豐富而多彩的。眾多的學人專家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成果數量之豐,水平之高,都遠遠超邁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歷史時期,從而將泰山之學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線上。
Ⅵ 關於泰山的歷史故事
1、唐玄宗封禪泰山軼事
唐玄宗是唐代的第六位皇帝,在位44年。他即帝位之初,選賢任能,勵精圖治,以至形成了唐朝以來國家興盛的又一個高潮,出現了「開元盛世」,朝中大臣上書力請玄宗東封泰山。玄宗經過一番謙讓之後,欣然首肯,於公元725年12月16日到泰山舉行了封禪大典。
據說,以前的帝王登封泰山,如果是順承運,功績顯赫,則會出現諸多祥瑞之兆;如果是無德無能,不能順應天時治理天下,則會出現諸多凶象。而玄宗皇帝登封泰山時,雖有功於天下,天氣卻屢屢變化,給他帶來了諸多的煩惱,這大概是上天對玄宗以後沉迷酒色、荒廢朝政的警示。
當時,玄宗皇帝東封泰山,單就儀仗隊伍前的馬隊,就以每種顏色的馬1000匹作為一個方隊,交錯排列,遠遠望去就像彩雲綉錦,可見規模之大,盛況空前。當大隊人馬浩浩盪盪來到泰山西側的時候,突然東北風大作,從中午一直刮到晚上,隨從人員住的帳篷被風撕破,支撐帳篷的柱子也被吹折。
官員們因此十分恐慌,亂作一團。
封禪使張說本來就為封禪之事忙得焦頭爛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更使他手足無措。為了穩定人心,他不得不出來打圓場說:「大家不要慌張,皇上是天子,如今御駕出宮,定會驚天動地,這是東海之神來接皇上封禪的。」
張說的搪塞,才使大家的心稍稍平靜下來,及至來到泰山腳下,天果然變得麗日晴和。但是,到了玄宗齋戒沐浴的晚上,天空突然又狂風大作,寒氣徹骨。天氣的再度變故,不禁使玄宗心神不寧。他停止飲食,肅立夜露之下,直至夜半。
他虔誠地向蒼天禱告:「我自即帝位以來,得到蒼天的佐助,國家昌盛,萬民安泰。我來登封泰山,本欲為萬民祈福,但是,如果是我本人有什麼過失,不配來泰山封禪,請上天來懲罰我本人;如果是隨從的人員沒有福分參加封禪,亦請上天降罪於我,隨從的兵士和騎乘的馬匹確實受不了徹骨的寒風,請蒼天暫停風寒吧。」
玄宗祈禱之後,果然風靜樹止,山間的氣溫隨之轉暖,天氣晴和,微風南來,在縷縷絲竹歌樂聲中,玄宗順利地在山頂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
為了紀念這次成功的封禪,玄宗還親自撰寫了《紀泰山銘》一文,刻在山頂大觀峰,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洋洋千言的唐摩崖碑。
2、岳父為何稱「泰山」
我國習俗,丈夫對妻子父母的稱謂,一般在口語中稱為丈人、丈母。「丈」在古代有「長」的意思。「丈人」原來是對老年人、長輩的尊稱。《論語。微子》中說:「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這里「丈人」就是「老漢」之意。
王充《論衡。氣壽》中也有「名男子為丈夫,尊公嫗為丈人」的說法,也講「丈」之本意,原是尊敬他人尤其是尊敬老年人的說法。不過,在王充所處的漢代,對老年人不分男女,無論公嫗均可稱為「丈人」。
那麼,對妻父尊稱「丈人」源於何時何地?有人以為此說從漢代匈奴那兒傳來。班固著《漢書。匈奴傳》中有匈奴單於謂漢天子為「我丈人」的說法,當時漢朝歷代皇帝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以公主或宗室女(也有以宮女假冒的)嫁於匈奴單於為妻,故有此稱。這大概就是對妻父尊稱「丈人」說法的起源。
而對妻母尊稱為「丈母」,最早的記載大約要算北齊顏之推所著《顏氏家訓。風操》,其中有「丈人之婦,猥俗呼為丈母」的說法,之後對妻子父母尊稱為「丈人」「丈母」的記載屢見不鮮。唐代柳宗元祭祀妻楊氏之父母,著有《祭楊詹事丈人獨孤氏丈母文》,可見「丈人」、「丈母」之稱的來源比較簡單,從上面所述之外,至今還沒有找到過其他的說法。
書面語中,人們又有稱妻父為「泰山」、「岳父」、「岳翁」的。這「泰山」、「岳父」、「岳翁」之稱從何而來?卻有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以為這種稱呼源自唐朝,唐段成式《西陽雜俎》前集卷十二記載,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十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禪,由丞相張說擔任封禪使,張說順便將女婿鄭鎰充作隨從也帶去了。按唐代官例,去泰山封禪後,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級。鄭鎰本是九品小官,張說卻利用職權,一下子提升他四級,成為五品。
九品、八品小官著淺青色官服,而五品官就可穿淺緋色官服,唐玄宗在宴會上看到鄭鎰的官服突然換了顏色,很覺奇怪,便去問他,鄭鎰心中有鬼,只得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這時唐玄宗身邊有位長於諷刺滑稽的優伶黃幡綽插了一句話:「此泰山之力也!」。
借指封撣泰山之事,隱指張說越級提拔女婿,含意深刻,妙語雙關。唐玄宗心中明白,因礙於張說面子,不便發作。此言一下子傳遍朝野,聽者無不掩面失笑。後人有好事者,因此戲稱他人妻父為「泰山」。不料沿襲日久,戲稱成為尊稱。
因為泰山又是所謂「五嶽之首」的東岳,所以又轉而把妻父稱作「岳翁」、「岳丈」等。從此說可以看出,「泰山」之稱雖然雅緻,但出典卻並不十分光彩。也有許多人不同意這種說法,因而有了第二種說法:稱妻父為「泰山」,是由於泰山頂上有丈人峰的緣故。《唐六典》講:「泰山周一百六十里,高四十餘里,群峰得名者甚多,而丈人峰在山頂,特出群峰之表。」
宋代晁說之在《晁氏客語》中以為「泰山」成為丈人代稱,是因為俗稱妻父為「丈人」,而泰山中丈人峰兀然特立,人言泰山必然先想起丈人峰,故而日久天長,「泰山」也成為妻父之尊稱。
對這種說法,有人還作過考證。明代蕭協中作《泰山小史》說:丈人峰「在岳頂西南,巨石特立,儼然人狀,故名。」清代聶劍光著《泰山道里記》說:「泰山絕巔里許為丈人峰,狀如老人佝僂。」由泰山頂上一座狀如彎腰曲背老翁的石峰,想到「丈人」,又從「丈人峰」聯想到「泰山」,漸漸地將妻父之稱與泰山聯系起來。
但是推其本意,此說的起因卻與妻父之稱相差甚遠。還有一種說法比較乾脆,「泰山」之稱乃是從傳訛轉化而來。清代趙翼著《陔余叢考》一書,其卷三十七中說,晉人樂廣為衛厘父,衛厘尊其為「樂丈」、「樂」訛為「岳」,「樂丈」訛為「岳丈」,又從「岳丈」變化為「岳翁」、「岳父」。「岳」又使人聯想起「五嶽之首」的東岳泰山。
因而妻父又被稱為「泰山」。為了與「岳父」之「父」相應並稱,人們將妻子之母尊稱為「岳母」,也有一些人,為了與「泰山」相應並稱,便將妻子之母尊稱為「泰水」。
3、秦刻石與五大夫松
秦始皇登泰山是興行封禪儀式。按照古人的解釋,皇帝乃天帝之子,是奉天命來統治臣民百姓的,天和地早古代價值觀念中的高貴象徵,因此,在改進換代之後,或者某帝王似為治功顯赫時,都可以也應該到泰山封禪,告太平於天地,告成功於天地,以答謝天地的恩澤。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從河南進入山東巨野,由西而東,至今鄒縣鄒嶧山,在鄒嶧山上刻石紀功,隨後由南而北,到達泰山。
秦始皇東巡,在政治,經濟文化道德方面禁其所異,褒其所同,推行他所制定的新政策,新法式,因此,在加強帝國的統一方面,也起了積極的作用,秦始皇泰山封禪之後,在泰山留下了兩件文物,秦刻石和五大夫松。
秦始皇東巡各地,隨處刻石以紀功德,如<<會稽刻石>>秦始皇時代,北方已進入高度文明的時代,而南方卻被認為是蠻荒之地,甚至還存在赤發紋身的現象,道德倫理觀念大異於北方,所以<<會稽刻石>>中就有「夫為寄,殺之無罪「的話。秦始皇石刻,大都毀廢。今天完整保存下來的,有琅牙刻石,藏北京歷史博物館,泰山刻石,只剩數字殘片,藏泰安市岱廟內。
五大夫松亦稱秦松,現在雲步橋與朝陽洞之間,椐史書記載,秦始皇登泰山時,中途遇到大雨,他在「樹」下避雨,就封此「樹」為「五大夫」。
秦始皇封禪其主要目的是維護剛剛建立的秦政權,保持大一統的穩定,但是秦始皇在鞏固統一政權的過程中,也犯過一些極嚴重的錯誤,把六國的貴族和人民不加區別,視為一體,統統以嚴弄峻法對待,對知識分子的特殊性沒有清醒的認識,朋友,敵人社會寄生力量不加區別,焚書坑儒,破壞文化傳統。
好大喜功,窮奢極欲,不知愛惜民力,驅使成千上萬的勞動力大興土木工程,殘民以逞,竭澤而漁。
所以招致天怨人怒,立國僅十四年,就在農民大起義的怒濤聲中滅亡了。由此可見,泰山封禪就其本質而言,不過是一個特殊的登山活動,它不能挽救政策失調,濫用權力的政治腐敗,也不能改變客觀規律,使任何人長生不死。
Ⅶ 泰山有著怎樣的歷史文化
1966年在新泰發現的「智人牙齒化石」證明,早在五萬年前,泰山一帶就有人類活動。1959年在大汶口發現的「大汶口文化遺址」說明,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便在這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還有泰山以北的著名的「龍山文化遺址」,也表明了幾千年前,以泰山為中心的廣大地區是我國古代文化一個重要發源地。傳說少皞居曲阜,舜耕歷山,也和泰山有密切的關系。泰山一帶地處黃河下游,遠古時期經常是洪水泛濫為災,為什麼這里反而一直是人口密集、生產先進、文化發達的地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論述古代東方、亞細亞生產方式時都談到治水問題。我想上述問題,也和治水有關。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當洪水泛濫時,都依託泰山,向高處轉移;等到洪水過去之後,這里又變成大片適宜農耕和放牧的肥沃的土地。所以治理洪水,變害為利,就成了遠古時期人們生產和生活中的大事,並造就了像舜、禹、益這樣的治水專家;而泰山也就成了我們祖先生產和生活以及創造文明的基礎。《尚書·舜典》中稱泰山為「岱宗」,據我的理解是:岱者,代也,宗者,祖也,意為歷代之祖,也就是說,泰山是祖宗之山,由此也可證明,泰山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
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的繁衍,生活在泰山地區的人們不斷向外地疏散遷徙。他們雖然遠離泰山,但仍然視泰山為自己的故鄉,死後靈魂還要返回故土。如漢代樂府民歌中的《泰山吟》、《梁甫吟》、《蒿里曲》,晉代干寶《搜神記》中的《胡母班》、《蔣濟亡兒》、《賈文合》等民間神話傳說,直到宋代《太平廣記》中的《集異記》以及清代袁枚的《子不語》、俞樾的《右台仙館筆記》等書,均記錄了人們死後魂歸泰山或泰山神主管亡人鬼魂的故事。中國這一古老的宗教神話傳說,上下流行數千年,幾乎遍及全國各地;甚至在窮鄉僻壤中還到處可見刻有「泰山石敢當」字樣的石碣,以求泰山神的保護。此外,諸如「登泰山而小天下」、「挾泰山以超北海」、「重於泰山」、「安如泰山」、「泰山北斗」、「有眼不識泰山」等譬喻,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用語。這一切都說明泰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尊貴和崇高地位。
歷代帝王的封禪泰山,對於泰山崇高地位的確立與泰山文化的發展,在客觀上也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封禪之說,最早見於《管子·封禪篇》,原文已佚,司馬遷的《史記·封禪書》曾節引其片斷。據說古者七十七君皆受天命封禪泰山,以表示自己的功業和統治地位得到上天的承認,亦即奉天承運、君權神授。齊桓公大會諸侯於葵丘,自以為有「一匡天下」之功,也想封禪泰山,但管仲認為齊桓公還不夠資格,因而作罷。以後魯國三卿之一季氏「旅於泰山」,即到泰山去祭祀,同樣遭到孔子的反對,認為是非禮的行動。真正把古代封禪神話變成事實的應首推秦始皇帝。秦始皇吞並六國,一統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完全具備了封禪泰山的資格。於是在統一全國的第三年,即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便親率千乘萬騎,大小臣工巡狩山東,封泰山,禪梁父,並立石頌德,成了有歷史記載以來封禪泰山的第一個封建帝王。其後歷代帝王不斷有封禪活動,著名的有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與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等。宋真宗封禪以後,直至清代,歷代帝王雖沒有再舉行過封禪大典,但仍據祀典按時派遣官員祭告泰山,或親臨致祭。如清朝乾隆皇帝來泰山就多達十一次。當然,不論是封禪還是祭祀泰山,現在看來,都屬於封建迷信活動,且有其政治目的;不過從另一方面看,這些活動,也給泰山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豐富了泰山的歷史內容。
泰山不僅是歷史名山,也是文化名山。中國古代文化大體有三個系統:一是道教文化,一是佛教文化,一是儒家文化。這三系統的文化,在泰山都有集中的多方面的反映。自古以來,泰山就是道教興盛之地。從祭祀東岳大帝到朝拜碧元君,從山下到山頂幾乎所有的重要宮觀廟宇(普照寺除外),大都是屬於道教的建築。金元之際興起於山東半島的全真教,在泰山也有一定的勢力。全真教大師棲霞人丘處機的女弟子訾守慎曾在岱廟西北隅的長春觀任主持,後由元帝賜其廟號為妙真觀,廟中原有長春真人丘處機的牒文和成吉思汗敕旨立的石碑。另一全真教道士張志純曾募化擴建泰山頂上的廟宇,「累歲乃成」,其詩友杜仁傑《天門銘序》稱其有「破天荒」之功。普照寺,可視為佛教文化的代表。據說始建於北朝,重建於金代,是泰山現存唯一頗具規模的佛教寺院。明初朝鮮名僧滿空禪師等人渡海至山東,於宣德三年(1428)領得度牒來普照寺,為重開山門之祖。清初詩僧元玉(號石堂)也在此做過主持,著有《石堂集》。普照寺是清代禪宗的著名寺院。泰山書院則代表著儒家文化。可惜已經廢棄,僅存遺址。泰山書院是北宋著名大儒孫復、石介、胡瑗讀書講學的地方,號稱「宋初三先生」。黃宗羲《宋元學案·序錄》說:「宋世學術之盛,安定(胡瑗)、泰山(孫復)為之先河。」這說明泰山學派在中國儒學發展史上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泰山書院治學嚴謹刻苦,注重學以致用,為普及教育、培養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建議恢復泰山書院,把泰山書院建成一個現代教育中心、學術研究中心、對外文化交流中心。
上述儒釋道三大派的文化,通過泰山歷代建築、書畫石刻,以及有關泰山大量的名人題詠,各種文物古跡,而充分表現出來,使泰山成為文化名山。有人說泰山是歷代書法石刻藝術的長廊,也有人說泰山是古代建築的博覽會,這都是當之無愧的。我以為泰山還是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的一個縮影和典型代表。因此,研究泰山,開發泰山,不僅具有歷史的和現實的雙重意義,而且也是我們泰山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
《詩經·魯頌·閟宮》有兩句話:「泰山岩岩,魯邦所瞻。」我斗膽改動其中一個字,曰:「泰山岩岩,萬邦所瞻。」就以此作為向世界名山泰山的獻禮吧!
Ⅷ 泰山的歷史
泰山的歷史文化淵源久遠,從名山發展史來看,其主要內容包括:山神崇拜與帝王封禪祭祀歷史、群眾性的宗教活動歷史、文化墨客的游覽觀賞歷史、農民起義史,以及科學研究歷史等。其中以帝王封禪祭祀活動為主要線索,貫串著整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使泰山形成「五嶽獨尊,雄鎮天下」的特殊歷史地位。封禪、宗教、游覽、科研以及農民起義運動等活動內容的發生,發展及其相互轉化和影響,形成了泰山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之山,成為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很多遠古文化遺存表明,泰山地區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泰山周圍地區包括山東丘陵的人,古稱夷人,因位於東方,又稱「東夷」。古代東夷人傳說是炎帝的子孫,太行山以西黃河中游的居民,傳說是黃帝的後裔,經夏、商、周三代,炎黃兩大氏族群落的融合,最後融為一體,因此泰山是炎黃子孫的根源之山,是華夏歷史文化的兩源之一(徐北文:<<濟南史話>>)。泰山遠古文化的歷史地理背景,是形成泰山在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發展史上特殊地位的人文基礎。
歷代的有識之士和文人墨客,從更高的精神文化層次來觀察泰山的內涵,鑒賞泰山的美蘊。在他們看來,「蒼然萬古與國並存」的泰山,是古老而昌盛的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中華民族雄偉形象的化身。泰山對他們來說,既不是「神道設教」的假物,也不是鎮妖避邪的神靈,而是一座蘊藏美質、激發靈感、觸動愛國情思的靈山、美山。
Ⅸ 泰山的歷史故事
盤古開天東岳為首天下名山無數,歷代帝王和芸芸眾生何以獨尊東岳泰山專呢?
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屬世界初成,天地剛分,有一個叫盤古的人生長在天地之間,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
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就這樣頂天立地生活著。經過了漫長的一萬八千年,天極高,地極厚,盤古也長得極高,他呼吸的氣化作了風,他呼吸的聲音化作了雷鳴,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閃出道道藍光,這就是閃電,他高興時天空就變得艷陽晴和,他生氣時天空就變得陰雨連綿。
後來盤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後終於溘然長逝。剎那間巨人倒地,他的頭變成了東岳,腹變成了中嶽,左臂變成了南嶽,右臂變成了北嶽,兩腳變成了西嶽,眼睛變成了日月,毛發變成了草木,汗水變成了江河。因為盤古開天闢地,造就了世界,後人尊其為人類祖先,他的頭部變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稱為「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嶽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