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中國基督教發展歷史

中國基督教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11 17:20:53

㈠ 關於基督教文化的發展歷程

基督教
Christianity(基督宗教)
Protestant(基督教新教,更正教會)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天主教、新教、東正教、基督教馬龍派統稱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稱「耶穌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馬龍派的統稱一般用「基督宗教」這個詞。但在本詞條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總稱,而不是新教。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約為21.4億信徒,為擁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亞洲、非洲的信徒的發展最快。

(圖片說明: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一、歷史 (參考基督教歷史)

1. 起源

基督教發源於公元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社會,並繼承了猶太教耶和華上帝和救主彌塞亞(根據希臘文翻譯為「基督」)等概念,以及希伯萊聖經為基督教聖經舊約全書。

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 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盡心盡意盡力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 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他的教訓和所行的神跡,在民眾中得到極大的回應。這使得羅馬帝政下的猶太教的祭司團大受影響,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後快。後來由於門徒猶大告密,羅馬帝國駐猶太的總督彼拉多將耶穌逮捕。耶穌受盡打罵侮辱,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穌的心意卻是為了要贖世人的罪,甘願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據他門徒們的見證,耶穌死後第三天從石窟墳墓中復活了。他的墳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滿心疑惑的門徒們顯現。他們漸漸確信耶穌真的復活了,是勝過死亡的救主。在耶穌升天超離這世界的時空後,他的門徒們起來熱心宣揚耶穌的教訓,並且宣告他是復活得勝死亡的主。信徒們組成彼此相愛、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團體,就是基督教會。 耶穌復活的這一天成為後世的復活節(每年春分以後、又逢月圓的第一個星期日)。教會又定了12月25日為耶穌的生日而則成了聖誕節(耶穌出生的確實日子已不可考)。耶穌出生的那一年被後世定為公元紀年的元年(但因計算錯誤,耶穌實際出生的年份應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部分非基督教信徒的史學家認為,耶穌傳達的教義更加接近猶太教,而保祿(又譯保羅,Paul)對基督教教義做了較大貢獻,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於猶太人范圍。

2. 發展

在起初的一二百年間,基督教是作為異教被政府(羅馬帝國)禁止的,基督教信徒受到迫害,甚至被處死。直到313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詔書,從而使基督教成為政府所允許的宗教。325年,尼吉亞信經在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上通過,並成為基督教的最基礎的原則,現在幾乎所有的基督教教派都接受這一原則。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從此,基督教開始迅速發展起來。

476年,羅馬帝國在內部矛盾和外族入侵下分裂為東羅馬和西羅馬,基督教也開始分裂為東正教(自稱正教)和羅馬天主教(自稱公教),兩個教派都自稱是基督教的正統。羅馬教皇(教宗)是天主教最高領導者,而君士坦丁堡牧首則是東正教的首領。到1054年,東部教會和西部教會互相宣布把對方主教驅逐出教,標志著天主教和東正教正式分道揚鑣,稱為基督教大分裂。

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興起,耶路撒冷落入穆斯林的控制之下。西羅馬地區的教會和國家為解放聖地耶路撒冷在1095年-1291年間先後八次十字軍東征。

16世紀,德國、瑞士、荷蘭、北歐和英國等地發生了宗教改革運動,它產生出脫離天主教會的基督教新教教會。領導人物是馬丁·路德、加爾文等人,他們建立了新教和聖公會,脫離了羅馬天主教。中國所稱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這個時候產生的新教。

3. 基督教在中國的歷史 (參考中國基督教)

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基督教開始傳入中國,但當時傳入中國的是一般被認為是異端的聶思脫里派(中國稱景教),後來在唐朝會昌五年(845年)被禁止傳播。元朝時基督教(景教和天主教)又再次傳入中國,元朝滅亡後又中斷了。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穌會派來利瑪竇,他被允許在廣東肇慶定居並傳教,成功的使天主教在中國得以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東正教開始在中國傳播。1807年,新教派遣馬禮遜來華傳教,新教也開始在中國傳播。鴉片戰爭以後,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為基地迅速發展。1843年,洪秀全藉助基督教的教義,自稱是耶穌的弟弟,建立「拜上帝會」,後來建立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天主教徒解放初約有270多萬人,到2006年約有500萬人;基督教徒解放初約有70多萬人,截至2006年,基督教信徒已超過1600萬人。

二、教義 (參看尼西亞信經)

1. 共同教義

基督是「基利斯督」的簡稱,意思是上帝差遣來的受膏者,為基督宗教對耶穌的專稱。所謂基督宗教,是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各教派的統稱。該教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於公元1世紀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穌創立。相傳他是上帝的獨生子,為聖靈感孕童貞女瑪麗婭而降生;傳說他掌握了很多神術,讓瞎子復明,跛子行走,死人復活,但是因為猶太公會不滿耶穌基督自稱為上帝的獨生子、唯一的救贖主,把他交給羅馬統治者釘死在十字架上;據傳死後第三天復活,顯現於諸位門徒,復活第40天後升天;據稱還會於世界末日再度降臨人間,拯救人類,審判世界。他的受難是12使徒中猶大的出賣造成的,受難日為星期五,最後的晚餐連耶穌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們忌諱的數字,並且與星期五一起視為凶日。

盡管有三大教派,但是基本教義都是相同的。即上帝創世說,原罪救贖說,天堂地獄說。《聖經》,由《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兩部分組成,是基督教的經典。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標志。他們信奉的「上帝」或「天主」本體上是獨一的,但是包括聖父、聖子、聖靈(聖神)三個位格。

上帝:基督教信仰聖父、聖子、聖靈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體:聖父是萬有之源造物之主,聖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聖靈受聖父之差遣運行於萬有之中、更受聖父及聖子之差遣而運行於教會之中。但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個上帝(三位一體)。

創造: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宇宙(時間和空間)萬物,包括人類的始祖。

罪: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中違逆上帝出於愛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脫離造物主而獲得自己的智慧,從此與上帝的生命源頭隔絕,致使罪惡與魔鬼纒身,而病痛與死亡則為必然的結局。後世人皆為兩人後裔,生而難免犯同樣的罪,走上滅亡之路。

救贖:人生的希望在於信奉耶穌基督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贖罪,並他在三日後從死里復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並得到能勝過魔鬼與死亡的永遠生命。

靈魂與永生:人有靈魂,依生前行為,死後受審判,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進入永生。怙惡不悛者,將受公義的刑罰與滅亡。世界終有毀滅的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卻是永生常存。

2. 不同教派的教義(參見基督教派)

天主教: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項聖事,即聖洗聖事、堅振聖事、修和聖事、聖體聖事(彌撒)、婚配聖事、聖秩聖事、病人傅油聖事。在這其中,彌撒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誦經也是天主教信徒經常進行的活動,這些經文大都是一些經過編排好的重要經文的連禱,例如天主經,宗徒信經和《玫瑰經》。

東正教:東正教派的神學和對於經卷的解釋都是遵循基督教興起初期所傳下來的典範。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要繼續和延續基督傳給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傳給早期教會僧侶的神學和信仰。從某種意義上說,東正教是最保守的基督教派。

新教:新教具有與天主教和東正教不同的教義,比如:強調「因信稱義」,即得以稱義是不需要任何善行,只在乎信;人人皆可為祭司,因為彼得前書2: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只有聖經為最高的權威,並只承認洗禮和聖餐禮兩者為聖禮,這與天主教和東正教注重聖事(即聖禮)的傳統截然不同。

三、主要節日

基督教主要節日有聖誕節、受難節、復活節、升天節、諸聖日(萬聖節)等,天主教和東正教還有聖神降臨節、聖母升天節,命名日等節日。

聖誕節:12月25日。原為羅馬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的生日;羅馬帝國以基督宗教為國教後將此日改為紀念耶穌基督誕辰,但耶穌基督降生的真實日期無人知道。

受難日:復活節前的禮拜五,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於十字架上。

復活節: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間,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禮拜日,紀念耶穌基督復活。

感恩節:(北美洲基督教傳統節日,而非普世基督教節日)11月的第四個禮拜四(美國),或10月的第三個禮拜六(加拿大)。

四、教堂和遺跡

1. 中國基督教文物

中國著名的天主教教堂和遺跡: 北京南堂和北堂;利馬竇墓;天津老西開教堂;上海徐家匯天主堂;上海佘山聖母大教堂;廣州聖心大教堂

中國著名東正教教堂: 哈爾濱聖索非亞教堂;上海聖母大教堂

中國著名新教教堂: 上海國際禮拜堂;上海沐恩堂;上海聖三一堂;上海景靈堂

2. 世界其他地方著名教堂

巴黎聖母院(法國巴黎),科隆大聖馬丁教堂(德國科隆),救世主大教堂(俄羅斯莫斯科),聖索非亞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

聖經是亞伯拉罕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東正教、猶太教等各宗教)的宗教經典,由舊約與新約組成,舊約是猶太教的經書,新約是耶穌基督以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紀錄。

舊約聖經

天主教和東正教的舊約聖經共46卷,當中包含了其他宗派劃為次經的數個書卷;基督新教的舊約聖經有39卷;而猶太教的聖經由於把多個章節較少的書卷合成一卷,總數只有24卷。

新約聖經

新約聖經的數量比較一致,都有27卷。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並不承認新約聖經為正典。

聖經分舊約和新約兩大部分。舊約內有書三十九卷,新約有二十七卷,共是六十六卷。考古學證明,舊約完成於耶穌誕生前數百年至千年,例如摩西五經(《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完成於公元前1400年左右,新約則完成於公元一世紀末,所以新、舊約的寫作歷時1500年左右。

聖經中的各卷書均是獨立寫成,寫成後即在各猶太會堂及基督教堂傳讀。到了公元前250年左右,猶太大祭司以利沙從猶太十二支派中各選出六位譯經長老,聚集在亞歷山大城,將希伯來文舊約譯成當時流行的希臘文,這就是著名的七十士譯本。到公元70年,當聖城耶路撒冷將被摧毀之際,猶太人召開了高級會議,正式確立舊約正典三十九卷書。而在公元382年及公元397年的兩次著名會議上,則確立了新約正典二十七卷書的地位。

聖經的執筆者有四十幾位之多。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職業、身分也不同。有的是政治、軍事領袖,有的是君王、宰相,有的是猶太律法家,有的是醫生,還有漁夫、牧羊人和稅吏。有的寫於戰爭危難之中,有的寫於太平盛世之時;有的完成於皇宮內,有的則在牢獄或流放的島上……這些在時間上跨越了千年的作者們,並不知道這些書卷日後會被匯編成冊,成為新、舊約正典。然而,當人們把這六十六卷書匯在一處時,這些跨越六十代人寫成的作品,卻呈現出前後呼應、和諧一致、渾然一體的風貌來,彷佛有一隻無形的手,穿過千年的時光,操控著每位作者手中的筆,使這些作品,超越了作者身為「人」的有限性,成為宏篇巨著聖經中渾然天成的一部分.

目前,基督新教所使用聖經為1919年面世的和合本聖經。和合本聖經分為文理、淺文理、官話。前兩種使用文言文,官話本使用當時的白話。聯合聖經公會在1983年決定對官話和合本作出修訂,並組織一隊聖經學者、翻譯顧問及編輯人員,開始了修訂的工作。在修訂委員會的努力下在2006年完成了新約部份的修訂。《新約全書—和合本修訂版》奉獻禮於4月24日傍晚在播道會港福堂舉行,由和合本修訂版總編輯周聯華博士證道、聖公會鄺廣傑大主教主禮。聯合聖經公會和香港聖經公會的同工以及眾多教牧同工出席。

它流傳在五大洲,分布於160個國家和地區。基督教分為三大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其中天主教最為重要,在基督教徒中,天主教教徒的數目佔了半數以上。基督教的核心是信仰上帝。教義的主要內容包括:上帝創造天地萬物;按上帝旨意,耶穌降身人世,被釘死在十字架後,又復活升天,成為救世主(即基督);聖父、聖子、聖靈三位結成一體;人類由於亞當犯罪(原罪)和本人犯罪(本罪)而不能自救,耶穌之死擔當了罪過,信徒和靈魂得到拯救;人都要接受神的審判,善者升天堂,惡者下地獄。天主教除了上述基督教各派共有的信仰外,特別崇敬聖母瑪利亞,認為耶穌的生母瑪利亞無染原罪,信徒尊之為天主之母,歌功頌德。天主教要求信徒嚴守十誡。

天主教教徒須堅持一生中舉行以下七種儀式:洗禮、堅振、悔罪、聖餐、婚配、終博和聖職。他們對於聖誕節、復活節、聖靈降臨節等宗教節日十分重視,每逢星期日和重大宗教節日,教徒們是一定要去教堂作彌撒的。

基督教的歷史:

自耶穌出生至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為止的大約500年,是早期基督教時期。
其後,自500—1500年,基督教逐漸傳播給羅曼、凱爾特、日耳曼和斯拉夫等民族,在歐洲建立起中世紀基督教文明。但是,也是在這個時期,基督教受到嚴酷的考驗。它早期的勢力范圍巴勒斯坦、敘利亞、小亞細亞、北非乃至西班牙部分地區已經伊斯蘭化,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也受到威脅。俄羅斯淪於蒙古可汗及突厥金帳汗的統治之下,隨之安瓦爾人、匈奴人、蒙古人、土耳其人也先後侵入西方。
1054年,基督教分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兩大派。
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使基督教又產生了新教、安立甘宗、信義宗、歸正宗和其他各派。
19世紀是基督教傳播史上的「偉大世紀」,在這個世紀里,基督教被傳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教義的形成

基督教與猶太教的關系,從一開始就是既有繼承又有分離。在1、2世紀,羅馬統治者認為基督教無非是猶太人的教派,對基督教和猶太教一律迫害。自君士坦丁大帝定基督教為國教後,特別是從6世紀起,基督教迫害猶太教,歷次十字軍東征把猶太人與穆斯林同樣視為敵人。然而,歷代基督教神學家向猶太教聖經學家尋求指引,猶太教神秘主義也不斷對基督的神秘主義派別發揮影響。2世紀以後,基督教又從希臘文化吸取營養。一些神學家認為希臘哲學中的邏各斯就是彌賽亞,他成為肉身就是耶穌基督。柏拉圖對現實世界的唯心主義解釋,亞里士多德關於存在和知識的論述,都滲入基督教義。基督教的一部分崇拜儀式和贊美詩也可溯源於希臘密教和神秘哲學。在基督教作為羅馬帝國國教時代,特別是4世紀未,皇帝狄奧多西登位之後,信奉異端成為應受國家制裁的犯罪行為,反對教會就是反對帝國。4—8世紀參加帝國宗教會議的主教們往往將少數持不同宗教觀點的人宣布為異端,當作國賊加以剪除。中世紀教會為了維護正統教義,根據教會法成立異端裁判所並頒發《教廷禁書目錄》。

基督教的教義

基督教教義中關於上帝的概念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上帝是有位格的神;
2、上帝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
3、上帝是歷史的主;
4、上帝要審判世人。

關於魔鬼,基督教教義認為,魔鬼撒旦本來是上帝所造,他是上帝的對手和敵手,對抗上帝的救世計劃。從基督教會創立伊始,教會內部對於耶穌的解釋就一直莫衷一是。例如《馬可福音》說耶穌是人,他在約旦河裡受洗時,聖靈降在他身上,當時有聲音透過雲層傳來,宣布他是上帝之子。安提阿派神學家在研究基督論時,都遵循這樣一種解釋。《約翰福音》提出另外一種看法,它認為耶穌是道成肉身。按照這個說法,耶穌具有神性,並不是說他是具有天賜神力的人,他的神性乃是自先於世界存在的道一脈相承而來。亞歷山大派神學家堅持這種看法。耶穌基督宣布天國將要來臨,並開始建立天國的事業,相信耶穌斯督就必然要相信天國。基督教的末世論與《舊約》中上帝所發出的有關彌賽亞來臨的諾言有關。在耶穌出世以前,以彌賽亞為標榜的起義此起彼伏。耶穌拒絕成為政治上的彌賽亞,使盼望這種天國的民眾失望。除了這種政治性的願望以外,另一種形式的末世論不期望地上的彌賽亞,而指望上天命立的彌賽亞,這位彌賽亞將要建立的是天國而不是地上的國家。

耶穌自命為實現天國的人。對於聖母馬利亞的崇拜,在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大批民眾改信基督教時開始盛行。居住在地中海和近東地區的各民族難以理解聖父的絕對權威;猶太教對上帝的概念中含有狹窄的族權觀念,基督教的早期宣傳中繼承這種觀念,它是上述各民族難以接受的。這些民族幾千年來一直在崇拜一位聖母女神,一位神聖的童貞女,這種崇拜從巴比倫和亞述的古代民間宗教一直傳到希臘文化的末期。盡管基督教的福音書的教導反對崇拜這位女神,但是,這種崇敬卻得以借崇拜馬利亞的形式表達出來;據說正是在馬利亞腹中,具有神性的道才與人性實現奇妙的結合而成為耶穌。根據基督教義,聖靈這個概念的實質是象風吹那樣自由自在,預言之靈與知識之靈不是先知或智者可以隨意左右的。聖靈的啟示,表現為先知的預言或智慧的語言,寫出來就是《聖經》。聖靈又是不斷推進教會歷史的、有創造力的革新動力。基督教關於三位一體的教義來源於早期基督教徒所經歷的特殊教義形成過程。500年通過的《亞大納西信經》對三位一體教義提出最終的明確定義。關於人,基督教教義首先認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出來的,因此在上帝彰顯自己的作為時,人必然起決定性的作用。既然人反映上帝的形象,上帝在實踐自己的計劃時就必然要求人的合作。上帝和人互相緊密依附,可以說上帝和人是互相為了對方的緣故而存在的。根據基督教教義,教會是由蒙上帝選的人組成的末世團體,聖靈澆灌於教會的生命過程中;教會由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們組成,其中既有猶太人也有非猶太人,教會成員都是「新以色列人」,都是上帝的選民;教會是耶穌基督的身體,教會的成員都是建造教會大廈所用的「活石」。基督教教義記述在獲得各派基督教會普遍承認的《使徒信經》、《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又名《尼西亞信經》)以及《亞大納西信經》上。屬抗羅宗的多地區性教會分別制訂各自的信綱。1960年,世界基督教協進會中央委員會在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城一致通過表達基督教各派共同信仰基礎的較詳細的草案:「世界基督教協進會是教會的聯誼組織,這些教會根據《聖經》相信主耶穌基督是上帝和教主,它們因而謀求實現為此共同應召的目標,以歸榮耀於上帝聖父、聖子和聖靈。

基督教會的組織形式

關於教會的組織,東正教和天主教都一貫實行主教制。在英格蘭,盡管經過教改運動和革命,清教徒和獨立派的反對雖然十分激烈,但是,從使徒時代一脈相承的主教制的理論和實踐都原封不動地由聖公會保存下來。瑞典國教信義會保留主教制。在德國福音會(在信仰上屬信義宗和歸正宗)主教制已在宗教改革運動時廢除。蘇格蘭長老會以及北美洲的各長老會還有許多清教派別都採用長老制,形式上類似民主共和政體。公理制強調由各個教會獨立自主地進行傳教、禮拜、管理和行政等方面的事務。

基督教的禮儀

基督教的崇拜形式不一而足,個人祈禱和家庭崇拜受到重視。家庭是基督教社會的基本。集體崇拜形式和多寡因教派而異。關於聖禮,天主教規定七件聖事,即聖洗、堅振、告解、聖體、聖品、終傅和婚配。東正教聖禮也是七件。抗羅宗的古典派信義會、聖公會和歸正會只採用兩種聖禮,即洗禮和聖餐。

基督教在世界的傳播

基督教傳遍全球,其傳布范圍超過任何其他宗教,在伊斯蘭教向西方沖擊之前,東方教會已大力從事傳教活動。東方教會,特別是聶斯托利派教會在3、4世紀傳入中國(稱為景教)、亞洲中部和蒙古等地。東方教會也向西擴展,遷移中的日耳曼部族在小亞細亞和拜占廷接受基督教。在北方、東北方和西北方,斯拉夫系統的不同民族也通過拜占廷教會接受基督教。傳教、開化和殖民這三種活動往往配合進行,因此,代表較先進文化的傳教士往往給許多較後進地區帶來重要變化。抗羅宗的傳教活動從一開始就受到虔敬派的一種理論的影響,這種理論認為,必須用基督福音之光去照亮「黑暗」的異教世界。在20世紀,由歐美傳教機構產生的所謂子教會,強烈要求獨立,要求基督教各派聯合。

基督教的歷史:(按照遭到後現代主義批判的現代主義歷史觀,不是按教義)

基督教的前身是猶太教,而且至今基督教的聖經的大部分內容也是猶太教的聖經內容(舊約全書)。說到猶太教就必須說到它的創始人摩西。摩西是在以色列人被埃及人征服並淪落為埃及法老的奴隸時代的以色列人。但他與一般的以色列人不同,他是以色列人,卻是由埃及法老的女兒撫養,並受到良好的埃及文化教育長大的以色列人。正因為他的傳奇般的經歷和良好的文化教育使得他成為猶太教的創始人和以色列人的宗教領袖。本來以色列人的原始宗教神是耶和華神(上帝),於是摩西利用以色列人對耶和華神的信仰,傳神的意旨,組織以色列人完成了擺脫埃及法老奴役的逃亡行動。對於民族大逃亡行動這種大規模的集體行動,在當時沒有宗教力量的幫助是不可能完成的。不光是領導以色列人,而且對付埃及法老也都是利用了宗教的力量,因為他了解埃及的宗教文化所以才能與埃及法老進行交涉。這些在聖經中都有很具體的記載。如在聖經《出埃及記》「摩西與燃燒的荊棘」一節中有這樣的描述:[神又對摩西說:「你去招聚以色列的長老,對他們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向我顯現,說:我實在眷顧了你們,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對待你們。」我也說:要將你們從埃及的困苦中領出來,往……』]。通過與埃及法老的多次交涉與斗爭,埃及法老才不得不同意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由於摩西的智慧和勇氣,帶領以色列人克服重重困難,成功的擺脫埃及法老的追殺,安全到達巴勒斯坦地區。成功的擺脫埃及法老奴役使摩西成了以色列人心目中的英雄、民族的救星。但是,他知道以色列民族的命運這樣悲慘,其主要原因是沒有民族的團結。而要實現民族的團結就必須有一個精神上的統一,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要實現這一點要求,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個能夠為全民族接受的宗教;並且,這個宗教的教義必須與原始宗教不同,應該具有對人的思想、行為的統一作用,也就是對人的社會性有更加強的支持。為了使大家接受他的思想,摩西需要利用人們對他的信任,利用傳達耶和華神(上帝)的話來建立新的、更加強力的宗教。為此,摩西和以色列人的長老們在西奈山准備了相當隆重、神秘的儀式。這在聖經《出埃及記》「在西奈山」一節中有這樣的描述:[你要在山的四圍給百姓定界限,說:『你們當謹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到山的邊界;凡摸這山的,必要治死他。不可用手摸他,必用石頭打死,或用箭射透;無論是人是畜牲,都不得活。』到角聲拖長的時候,他們才可到山根來。」]所以上帝的話是完全由摩西來轉達的,從而他壟斷了與神之間的交往權,成為神的唯一代言人。這點對於摩西建立新的宗教是極為重要的,因為這實際上使他變成了神的唯一代表,因此他的話也就成了不可違背的神喻。摩西建立新宗教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全體以色列人提出《十戒》,並且是以與耶和華神(上帝)的約定的形式提出的用石板刻下,所以沒有任何可以商量的餘地,必須無條件地、全面地遵守。

對於人的社會性問題,我們來看看作為猶太教的基石的摩西《十戒》的內容。(1)耶和華神是唯一的神;(2)不可用自己想像的任何偶像來祭拜,而要從心裡遵守戒命;(3)不可濫用耶和華神的名義;(4)當記住安息日,工作六天,就休息一天,定為聖日,以記住耶和華神的創造天地功績;(5)孝敬父母;(6)不可殺人;(7)不可姦淫;(8)不可偷盜;(9)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10)不可貪財。從這些內容可以清楚地看出摩西《十戒》除第1~4條是對祭拜的規定,第5~10條就都是對人的社會性的具體規定。並且在聖經《出埃及記》「希伯來人奴僕」,「人身傷害」,「保護財產」,「社會責任」,「公平與憐憫的條例」等幾節都進一步對必須遵守的社會道德、秩序進行了具體的解釋和說明。這些都說明建立該宗教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培養人的社會性,維護統一的社會秩序。即使是以耶和華神的意旨來推行新的宗教,仍然還有很大的阻力,在聖經《出埃及記》「金牛犢」一節中就記載著這樣一件事情。以色列人就在摩西到山上去的時候,立刻就做出了違背戒律的事情——崇拜金牛犢。這顯然是對摩西剛剛確立的政治權威的最嚴重的挑戰。[ 「摩西見百姓放肆,就站在營門中說:『凡屬耶和華的,都要到我這里來!』……他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你們各人把刀跨在腰間,在營中往來,從這門到那門,各人殺他的弟兄與同伴並鄰舍』利未的子孫照摩西的話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殺的約有三千。」]就這樣,摩西用武力重新建立起他那獨一無二的統治權

㈡ 基督教何時傳入中國:基督宗教傳入中國的歷史

使徒行傳
1:7 耶穌對他們說:「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版可以知道的。
1:8 但聖權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耶穌是這樣說的,具體是什麼時間傳入中國的還真不好說,不要認為基督教是一個普通的宗教,和其它的都差不多,耶穌是永恆的,是生命的源頭,也就是人的生命是從耶穌來的。

㈢ 基督教在中國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2000多年。
基督教復是對奉耶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公元1世紀,發源於羅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穌基督的誕生、傳道、死亡與復活。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較小教派。在中國,因為歷史翻譯的原因,通常把新教稱為基督教,為了說明「基督教」的確切概念,本詞條稱「新教」為「基督新教」,而不是慣稱的「基督教」。

㈣ 中國基督教史的貢獻

民國成立以後,中國政府一再表示對各宗派一視同仁,基督教在中國傳布,成效驚人。而教派除了傳道事工之外,並致力於各種社會事業,如建設大學、醫院、書局、救濟院、孤兒院等。另一方面,中國自治教會,也逐漸增多,遍及中國各地,遠及海外,為中國基督教展開一新的局面。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新教教團數目計有六十一個團體、信徒數九萬五千九百四十三人;但到了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教團數以增至八十二、宣教師數目亦增至三千八百三十三人。民國成立以後,教士、教徒數目均激增。根據民國二年(1913年)的統計:宣教師有五千三百九十四人,而信徒數亦增至二十四萬五千九百五十九人。到了民國三年(1914年),教團數以增至一百七十,宣教師亦增為五千九百七十八人,且信徒數以致二十五萬三千二百十人。據抗戰前(民國二十四年)的統計,全國新教教會數有七千二百八十一、信徒數為五十一萬三千、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一年當中,就曾為四萬三千人改宗者施行浸禮。據稱:如包括尚未洗禮的慕道者在內,信徒總數以達百萬人之數。 天主教和新教都在中國建立了一大批教育機構,從幼稚園一直到大學。一些中國著名大學起源於教會學校。比較著名的新教中學早期有煙台中學,後期有培正中學、培道中學(在一二三事件之前)等,大學則有燕京大學、嶺南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湘雅醫學院、華中大學等。而天主教部分有震旦大學、輔仁大學和靜宜大學等。這些學校都為中國培養了大量吸收了西方教育的知識份子。
基督教在華所成立的學校、有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及各種弱勢機構、老幼院(如:盲啞學院、養老院、孤兒院等)等各種。據民國二十六年的統計:男子中學有一百間、女子中學有九十五間、男女合校的中學有五十四間。中學數計二百五十九,學生數約有五萬。大學計有十三間,有:濟南的濟魯大學、福州的福建協和大學、南京的金陵女子理學院、上海的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蘇州的東吳大學、成都的華西協和大學、杭州的文江文理學院、武昌的華中大學、福州的華男女子學院、廣東的領東大學、南京的金陵大學、北京的燕京大學等。(據民國二十六年的統計,上述十三所大學的學生數計有六千四百二十三人),至於教會所興辦的小學,據民國十一年(1922年)的統計:高小九百五十六所,學生三萬二千八百九十九名。初小五千六百三十七所,學生十五萬一千五百八十二名。 出版事業方面,教會所創辦的雜志刊物,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時,計有中文雜志二百十一種,英文雜志二十七種,合計總數為二百三十八種。民國二十四年所出版的基督教叢書計有四千種之多,由六十九所基督教印刷廠分別承印,並有一百三十家專售基督教叢書的教會書局。 除宣教團隊的醫師對貧民免費看診及贈葯外,並在各傳道據點建立醫院或診所,其中亦不乏醫術高明的宣教醫生。在中國基督教的醫學協會,早在一八三八年(道光十八年)就有中國博醫會(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 of China)的成立。該會由一群外籍宣教師所組成,其主要目的為提供義診,並先後資助在澳大利亞、廣州、上海、香港、寧波、廈門等地醫院。該會又出版中文醫療書籍,及主辦醫療人之教育等事工。
另一個規模較大的醫療協會:中國醫療傳道協會於一八0九年(光緒十六年)首次的集會,其第二次大會於一九0五年(光緒三十一年)在上海召開,系由基督教醫師所組成的全國性團體。此後,該會又在一九0七年(光緒三十三年)、一九一0年(宣統二年)、一九一三年(民國二年)、一九一五年(民國四年)、先後開過幾次會議。該會曾經發行醫學定期刊物,及出版數種醫學叢書,其中重要的有中、英對照的醫學辭典。
一九一五年(民國四年),由歐、美回國的中國醫學生,在上海成立了:中國醫學會。隔年(一九一六年),該會與中國醫療傳道協會在廣州開會,決議協助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成立全國公共衛生聯合委員會。在此時期,該會對各種流行病(如:天花、鼠疫、霍亂、結核病等)的防治,曾貢獻不少。
教會創辦的中國醫療傳道協會,為求全國醫療工作的擴展,於一九二五年(民國十四年),自動要求合並於中國醫學會。中國醫學會,最初稱為:「中華民國醫葯協會」,一九二七年(民國十六年)遷移上海後,改稱為「中國醫葯會總會」,並在全國各地設立了分會。 基督教曾在中國成立各種組織來幫助當地的百姓,以破除迷信、戒煙禁賭、輔導妓女從良等。而重要的組織有以下幾個團體:
(一)萬國改良會分會:成立於一八0八年(光緒三十四年),初任幹事為丁義華,勸人戒除煙酒嫖賭。該會對鴉片的禁絕,主張尤力。該會的經費,最初倚賴美國總會的供應,當歐戰發生時,改名為「中國萬國改良總會」,並宣布經濟的獨立。
(二)中華國民拒毒會:成立一九二四年(民國十三年)八月,設總會於上海,發行拒毒月刊。該會系由中華全國基督教協進會,聯合基督教青年會及中國醫學會等團體共同發起的。該會曾在各地舉辦演講,印發拒毒圖畫。該會的工作,到七七事變發生後,因戰亂而告停頓。
(三)中國婦女節制會:成立於一九0七年(光緒三十三年),總會設於上海,由「萬國節制會分會」,相助成立。初任的會長,為上海長老會的范女士,後由九江美以會的石美玉醫師繼任,會務很有進展。該會的主旨,亦為反對煙酒、娼妓,並謀求婦女權益者。另一方面,萬國節制會仍繼續在華工作,一九0九年(宣統元年)北京公理會的美籍女教士富軻慕慈夫人擔任幹事。到處演講,組織支會,計成立支會四十七處。該會在華曾創辦一「節制女子家事學校」於江灣,八一三事變以後,遷往上海租界,改名為「新女子職業中學」。
(四)道德會:一九一八年(民國七年),由上海基督教教士公會及基督教婦女禁酒會等十七個團體,組成一個「風俗改良會」,到一九二0年(民國九年)更名為「道德會」。該會設立有「婦女教養所」,收容沿街拉客的妓女,輔導他們有一謀生的技能,在「婦女教養所」中設立有各種技能訓練班。該會並建議政府,逐年減少妓院的數目,每年按照抽簽,減少百分之二十,並提倡嚴格取締未領執政的私娼。該會發行進德報,並在學校提倡性教育及衛生。

㈤ 基督教的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是什麼謝謝

呵呵,太艱難了,好多電影。書籍都有記載,在中國的傳道太艱難,但是上帝很看顧中國,現在的教會大多都很復興!!給你推薦個電影《六福客棧》就是一位英國女傳道人在中國的艱難史!!

㈥ 中國基督教發展史

基督教入華的傳說:使徒多馬的傳說:當使徒保羅啟程將福音帶給西方,做「外內邦人的使容徒」的時候,使徒多馬則向東方進發,將福音帶到中國、印度等地,後於歸途中在東印度殉道。使徒巴多羅買的傳說:一同來東方傳福音的有多馬和巴多羅買二人,多馬去了印度,而巴多羅買則來到中國。初期教會逃難來華的傳說:公元65年,羅馬皇帝尼祿迫害基督徒,70年耶路撒冷被毀,四散逃難的基督徒當中,有部份來到東方,僑居中國。以上三種傳說都指同一時期,即公元65-70年,是東漢明帝永平年間的事。這期間的基督徒多為猶太人,福音主要靠口傳,新約聖經尚未

㈦ 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史

公元1842年8月29日,中英簽署南京條約。
其中規定,有傳教的權利,中國必須予以保內護。

後來,又陸續簽訂了:容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其中都有類似的傳教條件。

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是伴隨著侵略。
雖然基督教倡導博愛,
但基督教的傳播過程,對基督教自身,是一個無法抹殺的恥辱。

宗教的正常傳播途徑,可以通過「文化交流」,
也可以通過「哲理辯論」。都是正常的可取途徑。
但通過侵略傳播,實在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㈧ 基督教在中國經歷了什麼樣的發展歷程

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基督教開始傳入中國,但當時傳入中國的是當年一度被認為是異端的聶斯托利派(中國稱景教,現稱「基督宗教馬龍派」),後來在唐朝會昌五年(845年)被禁止傳播。元朝時基督教(景教和羅馬公教)又再次傳入中國,稱為「也利可溫」(蒙古語「有福緣的人」),元朝滅亡後又中斷了。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穌會派來利瑪竇,他被允許在廣東肇慶定居並傳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在中國得以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東正教開始在中國傳播。1807年,新教派遣馬禮遜來華傳教,新教也開始在中國傳播。鴉片戰爭以後,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為基地迅速發展。1843年,洪秀全藉助基督教的教義,自稱是耶穌的弟弟,建立「拜上帝會」,後來建立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
戰亂中誕生的《天風》雜志,1945年2月創辦於成都,主辦機構是基督教聯合出版社。1948年1月1日以後,改用「天風社」的名義出版。 1949年以後成為中國基督教會的機關刊物,它的命運與中國的時代變化緊密相連。因而可以有效地觀察分析一批中國激進基督徒的政治主張與立場,進而探討時代變革中基督教與政治、基督徒與社會的關聯與互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天主教徒解放初約有270多萬人,到2006年約有500萬人;基督教徒解放初約有70多萬人,截至2006年,基督教信徒已超過1600萬人。

閱讀全文

與中國基督教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